收藏 分销(赏)

木的文化意义.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096855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的文化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木的文化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木的文化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木的文化意义 木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想它并不只归属于传统工艺,换句话说,它身后有着无数个门类的影子。 传统文学赋予了它题材,古代建筑成为了它的载体,宗教哲学给予了人文方面的内涵,民间工艺地域文化丰富了他的表现形式。正是这丰富多彩中国传统文化,给了它根基,让这样一个门类的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至消亡,展现着它新的形式和美丽。为什么中国人要用木作为主材?从材质本身上讲,木有益有弊,益在于木材本身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色泽,纹路变化多样。从古至今就有“木贵于金”的说法,如久负盛名的乌木,黄花梨,紫檀等,产量稀少,颜色浓郁,木质木纹更是各有千秋,一直都是中国人的心头好。但材料本身弊端其实也是非常明

2、显的。木材存在天然缺陷且变异性大,强度小。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干裂湿胀,易腐蚀,虫蛀,易燃。那为何古人偏偏钟情于木头?最早的木艺榫卯和木雕,据考古发现,可以追溯到新时期时代的河姆渡文化。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古人特殊的文化取向及精神需求。跟欧洲的的“石 结构”相比,古人更喜欢的是含蓄和谐的“木结构”。 古人不求建筑坚固久远,更不会简单地将建筑外形的美观作为一个目标。他们更多地追求是空间的适宜与阴阳的和合。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显然,与西方人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建筑实体的坚固与美观。相反,中国人更关注空间的背负与怀抱,及阴阳的和谐。房子,不是为了看,而是为了栖息其中。这是古人居处的最

3、佳境界。从北京明清故宫的建筑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来,如前三殿太和、中和、保和,如后三宫乾清、交泰、坤宁,如颐和园,其名称意义都象征着阴阳和合。中国风水术,也是围绕阴阳和合建立起来。阴阳和合,建筑的高度不需要太高。用木结构建造的单层或二层,规模适度的厅堂殿阁,就是很好的建筑选择。同样是为了阴阳和合,在性能上最表现阴阳适中的“土木”就是最好的建筑材料。 如果说木质建筑寄予了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需要,表达了阴阳调和的文化取向,那么另一项由木质和人脑完成的艺术木雕,就是人文与自然相融合的经典。 有句话是这样说木雕的。木雕有纹饰,纹饰有寓意,意必吉祥。木雕在我国历史悠久,“中国六大木雕”所说的泉州木

4、雕、东阳木雕、临颍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都是以不同物料为基础,加之不同的地域风格,工艺手法逐步形成的。木雕的美,不仅在于木材的贵重,更在于雕工和材料的契合。无论是风景风俗类的梅兰竹菊,百童嬉戏;寓意类的苏武牧羊,牡丹戏凤;还是神话传说类的八仙过海。从无数木雕工艺品的纹饰中,我们能深深感受到传统文学和传统习俗的影子。这就是人文美的体现。将文化,工艺和自然熔铸到一起,这大概就是古人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状态了。木文化,不仅是木,更是文化。不是用木造房子造艺术品,是用文化造木。木雕工艺,也不仅仅是局限于制作摆件,它更被运用到了屏风,镂空窗花,传统家居等等。从古代的雕梁画栋

5、,到如今的现代演绎,都体现了工艺艺术对生活的改造意义,它不仅美观,更符合使用需求,这种不朴素的实用性对现代艺术设计也是有重大意义的。 社会的变迁让人们改造世界的力量变强大,让城市扩张,机器代替手工。让房子更加的房子,艺术品更加的艺术化。其实,改变最大的是人们的思想。古老的崇尚自然修身养性多了份西方文化里的现实主义和理性分析。这让中华文化更加的多元化了,在这里,木文化也悄然发生转变。 在工业化初期,在人们的普遍高效率需求及生产技术的进步下,钢筋混凝土得到广泛使用。木材制造似乎在生活中逐渐减少,木质结构建筑留下的只是少数民居和特色建筑。这在当时是无何厚非的,当时的人们享受着混凝土带来的高质快捷,钢

6、材的硬度和产量优势符合当时社会需求。而木文化需要适应这个过程,并做出自己的改进和创新。当今,社会继续向前。在人们不同的心理需求,也可以说是在科学技术的改造下,木质材料逐步回到了人们的视野,甚至被灌入了更多的思想和内涵。当绿色低碳提到社会发展这个高度时,木文化的优势再次展现出来。更重要的一点是,木材所具有的传统气质开始被人们所重新发觉。被冰冷金属和化学工艺包裹的人开始寻求自然的东西。木头的温和自然的特质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让城市建筑,家居装饰具有生命力和亲和力,使我们的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更为协调,对协调当代人的心理压力也有积极作用。从本民族来说,随着国家的强大,开放的新思想也让我们开始用现代的眼光欣赏传统的美,复兴中华文化更让我们在心理上越来越需要本民族文化的支持。 建筑大师赖特说木材是二十世纪最富有人情味的材料。我想这也就是木文化在当今受到日益关注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