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090230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6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XX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XX县XX乡政府58 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5一、项目概况5二、现状条件6(一)地理位置6(二)自然地理条件6三、规划目的8四、指导思想8五、规划原则8(一)保护优先8(二)城乡统筹8(三)契丹特色9(四)文旅双馨9六、规划期限9七、规划区范围9八、规划依据9第二章发展目标与空间布局10一、性质10二、目标11三、主题形象11四、规划特点11五、空间布局11(一)“一廊”辽河生态文化廊道11(二)七区12第三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3一、总用地面积13二、总建筑面积13三、游客容量13四、容积率13五、建筑密度13六、建筑高度13七、停车位13八、绿地率

2、13第四章 分区规划设计说明14一、生态游览区14(一)性质类型14(二)规划布局14(三)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14(四)景点设计14(五)用地类型和构成15(六)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15二、管理服务区16(一)性质与功能16(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16(三)主要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16(四)用地构成18(五)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18三、休闲度假区19(一)性质与功能19(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19(三)主要项目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19(四)用地构成24(五)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25四、温泉休闲区25(一)性质与功能25(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25(三)主要项目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25(四)

3、用地构成29(五)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30五、山地度假区31(一)性质与功能31(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31(三)主要项目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31(四)用地构成32(五)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32六、民俗文化区33(一)性质与功能33(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33(三)主要项目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33(四)用地构成34(五)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35七、生态保育区35第五章市政工程设施规划设计36一、供水排水工程规划36(一)规划依据36(二)供水工程规划37(三)污水排水系统规划38(四)雨水系统规划38二、燃气工程规划39(一)气源39(二)用气量39(三)管网规划39三、供热工程规划40(

4、一)采暖方式40(一)电力工程规划40(二)电信工程规划41第六章 规划实施43一、开发时序43二、规划实施44(一)规划实施准备44(二)规划实施启动45(三)规划实施反馈46(四)规划实施保障和调整47第七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48一、投资估算48(一)项目建设总投资48(二)一期建设投资53(三)二三期建设投资54二、效益分析55(一)社会效益55(二)环境效益56(三)经济效益56第一章规划总则一、项目概况XX满族乡位于XX县西北部的光秃山脚下,北接内蒙,西与承德接壤,东邻辽宁距秦皇岛330公里,距承德150公里,距XX县城60公里。全乡共有三条大川,北为胡树沟川,全长26公里,包括石虎

5、村、山咀村、大窝铺村;南为XX川,全长23公里,包括韩杖子村、薛杖子村、张营子村;中为马驾子川,全长10公里,为马架子村所在地。XX满族乡是契丹族和奚族的发祥地,历史上有名的辽道宗、辽景宗、萧太后,都曾在此飞骑逐猎,弯弓射雕。马孟山顶几千亩高山草原,相传曾是“王爷马场”。辽陈国公南院枢密副使窦景庸墓就坐落在公园内的卧虎坡下,辽代石刻艺术精湛。XX国家森林公园就位于该乡境内。公园总面积23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2%,主峰马孟山(光秃山)海拔1738米,公园内保存有大面积的原始次生林;有各类植物200余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金钱豹、金雕在内的野生动物20余种。现有景点65处,以高山、森林、草

6、原、花海、怪石、清泉、古树、古墓等著称。自1996年批准建立以来,不断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顺利晋升为国家“AAA”级旅游区,被评为“市级文明景区”和“旅游质量信得过单位”,2008年年接待游客近8万人,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成为赤峰、朝阳、承德等周边城市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二、现状条件(一)地理位置XX满族乡于河北省XX县东北部,东北邻黄土梁子镇,南邻七家岱乡,地处河北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属阴山山系七老图岭余脉,位于阴山山脉和燕山山脉的交汇处,滦河水系武烈河支系。地理坐标为:东经118 。0605”118。1719”,北纬41。2846”41。4040”。东与内蒙古黑里河国家级

7、自然保护区接壤,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旺业店国家森林公园相嵌,北与盂滦林管局新丰林场相接,南与承德县北大山石海森林公园为邻。(二)自然地理条件1.地形地貌该地区属燕山褶皱与内蒙古台背斜的过渡地带,为华北古陆北缘隆起区,结晶基底为太古代的单塔子群,盖层较薄,缺失晚元古代至早侏罗系地层,仅在燕山运动以后接受晚侏罗系的陆相沉积,并伴有中酸性火山运动,主要活动断裂为透壳的东西向大断裂(沿北纬41。20附近),该断裂生成期早,活动期长。处在地壳由薄变厚的过渡带上,在黄土梁子、七家一带向北,西至大窝铺地带有一地幔凹陷区,中心约在XX一带,其中莫霍面为43km,康氏面为23km,本区基本上处于局部地壳增

8、厚区内。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了XX森林公园地貌格局,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形成了现代地貌形态。园区内山川形势与走向受地质构造河地表出露岩石的物理控制。古老变质岩区地形平缓,海拔600700 m,平均相对高度差150 m,形成西部低山地形,山顶开阔、坡斜平缓;中生代火山岩分布区,地形斜坡中等,海拔700800 m,形成贯串中部的北东走向低山垄岗地形;中上元古界及下元古界沉积地层出露地区则山脊狭窄,斜坡陡峭,海拔在850m以上,形成东部和西南部单面山中山地形。2.水文资源XX满族乡全部河流属辽河水系,发源于该乡的马盂山西麓,由XX县北五十家子镇北五十家子村出境入宁城县。境内流长75klm,流域面积917

9、.2km2。3.气候资源XX满族乡处于暖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地带,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量适中,雨热同季,气候多变。全年平均气温7.3,一月份平均气温一108,七月份平均气温22 .9,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一27.9,大于等于0的年积温3509 .3,大于等于10年积温3193.7。该乡雨量充沛,年降水量500700mrn,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50mm。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匀且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降水多集中于夏季68三个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5,年蒸发量在2000mm左右。全年无霜期平均为11

10、0135天,降雪期一般为11月下旬至翌年4月初,常年平均积雪厚度为5cm。全年有风只数在120d以上,风向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12月至次年2月)以偏北风为主,夏季(6至8月)以偏南风为主,春秋两季正是这两种气流的转换季节,春季接近于偏南风,秋季接近于偏北风。因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每年春、秋、冬三季的风都比较大,年平均风速19 ms。4.动植物资源该乡森林植被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带,为河北植物区系。同时受邻近几个植物区系影响,保存了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据初步调查显示,共有7个植被型29个群系。受气候、地理位嚣和海拔的影响,森林植被垂直分布明显,随着海拔高度增加,依次形成了低山人工

11、油松林和落叶阔叶灌丛带、中山落叶阔叶林和天然油松林带、亚高山草甸。共有高等植物4门135科454属988种,其中高等植物占河北省物种总数的42。有野大豆、大花杓兰、核桃楸、蒙古黄耆、刺五加国家级野生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25种,锦带花、党参等河北省级重点保护植物12种。有大型真菌29科85种。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拥有脊椎动物5纲29目74科166属260种,其中金雕、黑鹳和豹等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秃鹫等国家II级保护动物30种,国家保护的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学价值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71种。河北省重点保护动物49种,河北省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价值的陆生野生脊

12、椎动物41种。三、规划目的以近期建设为重点,以实施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意图为目的,创造性设计旅游吸引物,满足“十二五”期间建筑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今后防洪、防火、抗震以及治安、交通管理等建设方面的需要,在保护和利用好森林风景资源、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契丹历史文化遗产和地方风貌的前提下,建设文化特色鲜明的示范型乡镇。四、指导思想以XX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为基础和主体,充分利用森林旅游资源和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科学保护、合理布局、适度开发建设,创造和提供旅游度假、休憩、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发挥国家森林公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带动农民致富,促进森林生态、旅

13、游产业、文化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五、总体思路“开发两条川,打造一条沟,建设一个中心村”,即沿河流对南北两川进行开发,依托XX国家森林公园,引进项目发展旅游,在马架子川打造集食用菌生产、观光、采摘、加工于一体的食用菌产业一条沟,将乡政府所在地的七家村与原老杖子村整合,建设XX乡中心村。六、规划原则规划的原则是:保护优先,城乡统筹,契丹特色,文旅双馨。 (一)保护优先本规划突出“保护”这一永恒主题,遵循“严格保护、统一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在核心区内,做到“只拆不建、项目只出不进”,核心区内“不砍一棵树,不建一栋房”,重在完善核心区内必要的道路、交通、停车、供水供电、垃圾处理、保

14、护监测站点等配套设施建设,做到“区内景、区外商”,“区内游、区外住”,“山上赏景、山下食宿”,使森林公园真正发挥科研、教育、游览、启智和体验山水文化的多种综合功能,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二)城乡统筹将发展旅游作为当地实现追赶跨越的重要途径,通过森林公园建设,发展文化旅游,带动核心区外各个村的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三)契丹特色本规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基础,将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有机结合,精心挖掘、策划和整合契丹文化资源,为旅游接待设施注入

15、文化内涵,策划和设计特色鲜明、品位高雅、影响面广、吸引力强的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实现以创意激活文化,以文化彰显特色,以特色塑造品牌,以品牌促进发展的目的。(四)文旅双馨本规划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以创建国家级示范项目为目标,始终兼顾森林公园与文化产业园的两个发展目标,通过精心策划和设计文化旅游项目,为XX的释放文化潜能,打造文化产业的物质载体,构建主题性的契丹文化走廊,形成森林公园与文化产业园一体化建设,文化与旅游同步发展的新格局。七、规划期限本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期限为2011-2015年。本规划超期后如仍需实施,应进行修编。八、规划区范围本次规划以XX森林公园为主线,西接承德县,东邻北五十

16、家子镇、黄土梁子镇,南靠七家岱乡,包含XX乡行政范围内的八个村。九、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2.旅游规划通则(2003年)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年)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5.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7.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2008年10月15日)8.XX县城市总体规划9.XX县休闲旅游发展规划10.XX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11.承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12.XX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13.XX县辽(契

17、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规划14.与本规划有关的国家、省、市颁布的规范、规定、标准。第二章发展目标与空间布局一、性质以XX自然生态为基础、以辽代契丹文化为特色旅游乡镇。二、目标通过深度开发利用契丹文化遗产,以旅游景点、休闲度假设施、影视基地、新农村建设等为载体,策划具有原创性的重大文化创意、演艺娱乐、节事活动、影视基地项目,创新文化产品和休闲旅游产品,延展产业链条,打造契丹特色文化产业群,将XX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成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契丹文化的集中展示地,具有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契丹文化产业园区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京东旅游环线上5A级精品旅游区,打造具有全国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

18、牌,带动相关服务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满足环京津地区不断增长的多元化休闲消费需求。三、主题形象幽悠XX,契丹寻梦谷四、规划特点文化内涵特色化,核心景区生态化,村镇设施城市化、乡村景观田园化、乡村旅游景点化、生产技术园艺化、产品销售街区化。五、空间布局南北两川按照“一廊串七区”进行布局,南川包括韩杖子村、薛杖子村、张营子村,北川包括石虎村、山咀村、大窝铺村;中川打造马架子食用菌一条沟;整合原老杖子与七家村,建设新七家中心村。(一)“一廊”辽河生态文化廊道“一廊”即生态文化走廊,贯穿契丹民族发祥、兴盛、消亡的契丹文化走廊,让游客在绵亘林海、幽岩深谷、高山草甸、流溪飞泉、村坊野市、茅蓬穹庐、契丹禘祭

19、、铁骑营盘等的游览和体验过程中,全方位领略辽代皇家休闲文化、渔猎文化、军事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市井文化和祭祀文化等,追寻沉睡千年的历史,寻找远去的古契丹文化。1.生态廊道以高山、森林、草原、花海、怪石、清泉、生物等自然资源为核心吸引物,保护森林植被与生物多样性,不做人为开发,不布置固定建筑设施,拆除仙居山庄,搬迁村庄民居,营造近自然生态环境,组织辽河溯源活动,丰富生态教育解说,建立生物多样性科研教学基地和艺术写生摄影基地,建设集防洪排涝、生态景观、旅游休闲、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生态河流,构建疏林草地型绿带和自然水景型绿带,保护生物多样性,形成以自然与生态为核心,以森林草原、河流水系、农田山体

20、、乡村道路相结合绿带形成的景观生态廊道。2.契丹文化走廊以马盂山契丹发祥为主线,挖掘和利用契丹始祖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修复龙母洞,丰富人文解说。通过独具特色的辽文化底蕴、神奇动人的青牛白马传说,使游客穿行于大辽契丹帝国的情境之中,强化文化特色和旅游吸引力。(二)七区“七区”即管理服务区、观光游览区、休闲度假区、温泉休闲区、山地度假区、民俗文化区和生态保育区。(三)一沟将中川马架子村打造成集食用菌种植、观光、采摘、加工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一条沟。(四)一中心村在乡政府所在地旅游专用公路与黄大线交汇处集中打造七家中心村,统筹城乡,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第三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总用地面积XX满族乡大部

21、分用地属于生态保育区,本规划主要是针对各功能区的设计,总用地面积784.16公顷。二、总建筑面积公园核心建设区总建筑面积约25.65万平米。三、游客容量公园游客容量为2.3万人/天。四、容积率大部分用地为生态保护区,禁止进行建设,平均容积率为0.05。 五、建筑密度建筑密度为3.1%。 六、建筑高度建筑主要以一层和两层建筑为主,大门及标志性建筑的最大限高为13米。 七、停车位以集中式停车和分散式停车相结合,总停车位约2600辆。 八、绿地率绿地率60%。 第四章 分区规划设计说明一、生态游览区(一)性质类型XX国家森林公园属山岳型森林公园。 (二)规划布局本区位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通过设置出

22、入口,形成封闭运行管理的收费观光游览区。(三)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以“全面生态化”规划设计思想为指导,通过资源生态化、建设生态化、管理生态化、人文生态化等一系列生态化举措,开拓全面生态化的科学发展道路,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鲜活的样本和范例。本区适宜生态观光旅游,要尽量保持原貌,突出自然野趣,禁止设置大型人造景点,只建设必须的游览道路、停车点、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各类设施应以不破坏自然景观并与其相协调为前提。(四)景点设计1.景点景点的连续序列布局沿山势、干道、河流水系的走向展开。在文化内涵上以契丹文化为主线相串联,打造集辽河溯源、生态观光、契丹访祖于一体的生态旅游走廊。2.区内游览线

23、路设计(1)游览线路:XX头森林浴场草原花海马盂山龙母洞王爷马场。(2)游览方式由环保电瓶车运载游客,景区统一安排游览。(五)用地类型和构成观光浏览区即是核心区,其用地可分为:行政办公用地、道路用地、广场用地、机动车停车场用地、水域、旱地、草地、林地。表5.1 生态游览区用地平衡表类别代号类 别 名 称用地面积(ha)百分比(%)大类中类小类C公共设施用地0.080.05C1行政办公用地0.080.05S道路广场用地4.232.85S1道路用地3.952.66S2广场用地0.120.01S3社会停车场库用地0.160.01S31机动车停车场用地0.160.01E水域和其它用地144.0697.

24、10E1水域0.130.01E2耕地77.8452.46E29旱地77.8452.46E4林地66.0944.54规划总用地148.37100(六)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1.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2.大气质量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6996)一级标准。3.地面水质量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1988)一级标准。4.土壤质量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标准。5.负离子含量旅游旺季5万个/m3以上。6.空气细菌含量空气细菌含量为1000个/m3以下。7.区内居民数量区内现有农村居民139户、561人,应在五年内全部搬迁,撤出核心区。8.游览、休

25、憩、服务性建筑设施及建筑面积本区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设施占地面积不得超过总用地面积的5%。除必要的保护和附属设施外,不得建设宾馆、招待所、疗养院和其他工程设施。二、管理服务区(一)性质与功能管理服务区位于七家村,是旅游区的主要入口,承担整个旅游区的综合管理服务功能。(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由入口片区和行政管理区组成。(三)主要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1.入口片区由标志性景观门、游客中心、停车点组成,配套特色园林景观。景观大门矗立于大路上,一侧为游客中心和停车点,另一侧是为未来发展所需预留的建设用地,近期只作绿化处理。入口区整个旅游区的第一印象区,其景观文化印象应具有标志性、主题性、特色性和震撼性

26、。(1)标志性景观门标志性景观门是旅游区的首要地标和景观序列起点,必须是代表契丹文化意象的地标性结构物,能起到传达文化特色,引发旅游冲动,留下良好印象的重要作用。设计理念以“帝国之门”(或“镔铁之门”)为设计理念,标志着由此进入,神秘、灿烂的契丹文化之旅已经开始。建筑设计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物高度约7米。构思中兼顾了建筑功能性、文化代表性、景观标志性、视觉震撼性,在契丹典型建筑“穹庐毡帐” 的穹庐顶原型基础上进行构思和造型设计,主体为一个向上突起球面穹窿,穹顶用极具神秘感并代表契丹文化最高文明水平的契丹小字“中国契丹文化”拼接而成图案,引发人们对神秘文化的强烈好奇心。“契丹”本意为镔铁,

27、钢结构的形体与质感,象征契丹人强悍勇武的性格和镔铁般的意志,折射出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整个景观建筑以良好的视觉冲击力给游客留下强烈的第一印象,引领游客进入神秘的契丹文化世界。(2)游客中心和停车点布置大门一侧,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建筑内部由售票台、导游咨询台、旅游解说中心和旅游厕所等组成,门前停车点安排少量停车位,供进出车辆短暂停留之用。(3)景观环境设计进入区段的车道要适当加宽,在中间或两侧隔离带布置“春水秋山”图腾柱景观小品,形成引景空间,透过图腾柱上的放鹘捕鹅、山林虎鹿图案,传递出此地为辽代皇家四季捺钵、休闲度假之地的文化主题信息,表达出契丹文化旅游的空间气氛和

28、意境。图腾柱的雕刻工艺采用镂空技法,镂空形状多不规则,形态上自然朴拙,线条随意自如,不显刻板拘谨痕迹。同时采用乡土景观设计方法,整治入口区景观道两侧的环境,进行自然式的绿化美化。整体上形成有节奏、有韵律又不失“乡土性”的视觉空间效果,给人鲜明独特的第一视觉印象。2.行政管理片区承担整个景区的管理、后勤、服务功能。利用现林场管理处的办公和服务设施,成为整个旅游区的行政后勤服务基地。(四)用地构成管理服务区用地可分为:行政办公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表5.2 管理服务区用地平衡表类别代号类 别 名 称用地面积(ha)百分比(%)大类中类小类C公共设施用地0.726.55C1行政办公用地0.726

29、.55S道路广场用地1.1810.73S1道路用地1.1810.73G绿地0.817.36G1公共绿地0.817.36E水域和其他用地8.2975.36E2耕地0.736.64E29旱地0.736.64E6村镇建设用地7.5668.73E61村镇居住用地7.5668.73规划总用地11.00100(五)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1. 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1公顷。2. 绿化面积(含水面)应大于 40%。3.容积率根据具体区位和功能要求合理确定容积率为0.24。4.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设施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总用地面积的5。5.区内居民数量区内共有居民533人。三、休闲度假区(一)性质与功能以契丹文化艺

30、术为特色的多功能休闲度假区,集休闲度假、住宿餐饮、艺术展示、文化娱乐于一体。通过集聚和打造休闲度假吸引物,形成规模效应,满足近期和中远期高、中端客源的休闲度假需求。(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位于南山门牧场村河谷一线,沿河谷呈线性布局,由契丹艺术度假村、辽河谷车帐营地、土河淀和南山门服务区组成。(三)主要项目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1.南山门服务区由景观大门、停车区、售验票点及配套设施组成。停车场和电瓶车站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供外来观光旅游车停放和换乘。本服务区布置于度假村和营地之间,服务于由承德方向而来的观光游客,以及度假区和营地的休闲度假游客。南山门的景区入口,设计为高大粗犷的辽营寨门,上有

31、契丹图腾、铁器、辽旗等装饰物,配设验票点和值班室。2.契丹艺术度假村深度渗透休闲度假与文化艺术产业链,按照牧场度假区模式,建设集艺术、文化、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古典主题式度假村。度假村由中国首个契丹艺术主题酒店和契丹艺术别墅组成。继承和创新辽代皇家宫廷休闲文化,汲取契丹文化艺术之精华,以原创契丹艺术体验为主题,以星级酒店服务为标准,再现契丹文化的辉煌,给游客惊奇的旅居体验。规模:中小档次:高档功能:度假、商务会议、艺术展示设计特色:创意艺术设计业态组合:旅游、文化创意、演艺、房地产(1)斡鲁朵大酒店取“斡鲁朵”之行宫之意,建设五星级标准的主题艺术酒店,包括300间客房、室内表演厅、

32、会议中心、多功能厅、宴会厅、酒吧、康乐中心、小商场、商务中心、健身房、艺术画廊等。组群布局现代主题酒店建筑既要利用契丹民族优秀文化,又能满足当代酒店功能需要。酒店建筑组群的总体布局严格按照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相对低小简单,体现中国宫殿建筑之美。主体建筑主体建筑为蕃汉合璧的新古典建筑形态,其设计从民族化、现代化、艺术化的的角度出发,求解现代设计与传统空间意向的对应关系,依各种史料,从契丹毡帐图、胡笳十八拍图诼描绘契丹人生活的古画等契丹毡帐建筑资料中,抽取出穹庐、腰线、伞顶、天窗等建筑元素符号,跨越单纯的模仿和形式追求,采用创新的新古典设计手法,将圆型穹庐由圆

33、变方,融入唐代汉式建筑元素,简化、加粗“乌尼”撑杆,保留顶部伞形骨架、立面腰线并适当修改,在结构上化繁就简,体现大胆粗犷之感,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融为一体。使高档主题度假酒店体现出布局协调,雄浑博大,洗练洒脱,典雅凝重,古朴大方的现代美感。让设计在向传统致敬的同时,体现和阐释了现代化酒店的功能与使命。为游客提供了历史文化体验的全新空间。建筑装饰建筑色彩融入唐代等级建筑元素,主色调为白色与朱红相组合,给人以鲜艳悦目、简洁明快的色彩美。青顶屋面,朱红方柱,细节局部用黄、红色装饰,栏杆、台基采用汉白玉或花岗岩等白、黑色石材,辅之以辽代浮雕、壁画、装饰图案、行宫护卫雕塑、陶器、瓷器等景观小品

34、的点缀,凸显出辽代的皇家风范。酒店内部是契丹艺术馆和常规酒店的综合体,从里到外,从入口大堂到每一间客房,除再现“十香院”中深殿、象床、香枕、绣被、香帐、锦茵、瑶席、熏炉、鸣筝等的辽代皇家气息外,创新设计的每间主题客房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体现出浓郁的怀旧情节与民族风格,气质高贵独特。瓷器、床柜、牙刷、毛巾、浴帘、酒杯、托盘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的契丹时尚艺术品。住客可认购自己喜欢的毛巾、茶杯、梳子等物品。走进酒店,就宛如进入一座艺术陈列馆。酒店内设一小型契丹艺术博览馆,与酒店便捷连接,是契丹艺术作品的永久停靠之所。(2)契丹艺墅契丹艺术主题别墅,环布在酒店周围,与酒店之间用草原隔离,按照山地度假区、

35、牧场度假区的模式进行布局。建筑为契丹文化特色,草原学派的有机建筑风格。使毡帐建筑符号通过现代元素武装后,成为一种原创的、具有契丹文化特色的新型艺术别墅,巧妙地隐藏在灌木、丛林、草地、水滨之间的静谧与私密空间。3.配套设计(1)主题性环境景观方案构思丹枫呦鹿园在斡鲁朵艺术村周围,以辽代名画丹枫呦鹿图为蓝本,散养驯鹿,配套养鹿设施,多植红枫、芍药牡丹等,再现茂密树林中群鹿活动场景,营造主题性、原生态牧场公园景观,再现契丹歌中“春来草色一万里,芍药牡丹相间红”的意境,游客可以用草喂鹿,驯养并教习游人哨鹿,与小鹿嬉戏,让鹿成为酒店的成员,与游客亲密接触,通过各种途径,营造强化草原牧场的契丹文化特色。(

36、2)主题特色餐饮辽帝御膳坊布置在酒店内,开发利用契丹古老神秘的饮食文化,恢复辽宫廷膳食,推出貔狸馔、头鱼宴、头鹅宴、射虎宴、射鹿宴、花宴等辽代皇家食谱。将契丹文化符号、契丹服饰、金银玉器等元素融入餐饮器具和服务,营造契丹文化特色。4.辽河谷车帐营地项目位置:与南山门入口区相邻,便于由南山门进出收费景区,与度假村形成便捷联系。在基础设施配套上,也可与河谷中的其它休闲度假项目一线贯通,地域环境条件非常适合建设汽车露营地。档次:高中低兼备。功能:露营、契丹军事文化展示。营地种类:季节性开放的周末营地设计特色:契丹军事主题,草原森林型。业态组合:度假营地、影视基地。功能与规模:本区为满足自驾车游客和未

37、来高端房车游客的需求而设计,考虑到XX旅游的季节性制约因素,原则上充分利用游客自备露营设施,避免建设过多固定住宿建筑,使投资者在运行中,可根据游客量变化和季节性因素随时调配入住接待能力的大小,减少全年的运营和维护费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降到了最低点。本区是一个业态完整、功能齐全、成本较低的大型汽车营地,一个集休闲度假、餐饮住宿、文化体验于一体,融历史文化体验和舒适社区生活的国际汽车露营地。景观特色:远观此处,山峦起伏,碧空辽远,绿茵如毯,芳草萋萋,马队走动,旌旗猎猎,契丹毡帐点缀在斜坡草地上,营造契丹族“居毡庐,或为小室,以皮覆上,环车为营”的契丹游牧生活图,营造一种“东关轮舆多似雨,西关毡房

38、乱如云”以及“平地软草天鹅飞,契丹千骑晓打围”的景观氛围。项目组成:遥辇九帐营区、房车营地、自驾车营地、土河淀和配套的综合服务基地组成,分毡帐营地、汽车营地(自驾车营地、房车营地)、湖滨娱乐、森林休闲、管理服务中心六个功能区域。(1)“遥辇九帐”体验营是整个营地的主要依托,既是契丹影视基地的一部分,又承担常规露营中常备固定生活服务功能,所有毡帐都可以当作一般营地用的简易住宿设施木屋来对待,提供露营住宿出租的服务。奢华的契丹帐篷营地,在国内目前还尚未出现。遥辇九帐依历史资料,仿九可汗的宫帐而建,九个大帐用九个可汗的名字命名,周边环布若干小帐,总体规模占营地总规模的5%10%。毡帐营地的室内外用马

39、饰具、旌旗、马匹、兵器、奚车等小品点缀,由契丹兵提供服务和小型表演,再现契丹军事生活和游牧生活住地小景。毡帐客房要营造以家庭为单位的标准居住空间和温馨风格,一般按容纳四人标准配备必需生活设施,内有床、炉灶、自来水、料理台等炊具,卫生间、洗漱间(淋浴)以及桌椅、照明、冷暖空调设备,配有与管理服务中心的内线电话。游客可换上契丹士兵服拍照留念,随意的拍摄留念,留下最美丽的回忆。(2)汽车营地包括自驾车营地和房车营地。自驾车营位共设营位193个,自驾车单位营位面积为100120,其中停车位的标准面积在25-30平米之间。其余为帐篷搭设、桌椅摆放及活动空间所用面积。本自驾车营地为复合型营地,即包括和广场

40、型营地和区域型营地两种,两者之间的数量比应该在4:6和3:7之间。即广场型营地70个,区域型营地123个。营地地基要平整,排水良好,必要时将车道垫高2到3厘米。如是沙石土壤则需移土改造。帐篷搭设区要垫高30公分,营区内铺设草皮效果更佳,停车区和帐篷区为方便车载帐篷的搭建,应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每个营位要配套自来水设备和洗碗池、圾圾筒,设有排水暗渠设施。广场型帐篷区的排水设备要占营区面积的2%3%。2-4台车数内要有接驳方便的AC电源插座。房车专用营位房车停放营区占总营区面积的10%,约有27个专用营位,每个房车停放营位的标准面积约120。其中停车位的面积达到40左右,其余为桌椅摆放及活动空间所

41、用面积。各个停车位之间要畅通无阻,确保车位长度。营位地面要处理平整,以便于房车搭建帐篷,可多设置一些户外木制餐桌,方便游客使用。停车处要进行硬化铺装,除此之外的场地铺草坪即可。在营区的入口处要设置集中给水设施和集中的污水排水口,集中处理房车产生的污水。除了AC电源以外,为了方便车载微波炉、空调、冰箱的使用,营位内应配备220伏车辆通用标准尺寸的电源插座。营地绿化尽量保留原有的天然树木,在停车位旁栽植有一定树荫的大树。周边自然布局适应四季变化的乔灌木和花草,落叶树、长青树种和灌木丛等巧妙搭配,避免栽种能产生树脂和滋生蚊虫的树木,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有机自然。卫浴中心自驾车营地、房车营地和毡帐营地

42、要按有关标准,各设置一套水冲式旅游厕所、淋浴间、洗漱间、洗碗池(厨房)、洗衣间。管理服务中心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为营地提供管理服务,服务设施包括商店、酒吧、餐厅、出租用品中心、小型会议室、游戏室、影视娱乐室,维修服务室、洗衣房、调度室、球场等。提供“头鱼宴”等特色饮食。5.土河淀将人工水库命名为土河淀,设计为自然式人工湖,养鱼喂鹅,置亲水步道,出租钓鱼器材,营造当年契丹人随水草就畋渔的场景,周边有“链锤”等景观小品,冬季可开展凿冰钩鱼项目。水库边独立设计一露天泳池,以配套营地之用。(四)用地构成休闲度假区用地可分为:行政办公用地、旅游度假用地、道路用地、机动车停车场用地。表5.3 休闲度

43、假区用地平衡表类别代号类 别 名 称用地面积(ha)百分比(%)大类中类小类C公共设施用地51.4431.60C1行政办公用地0.400.25C2商业金融业用地51.0431.36C25旅游度假用地51.0431.36S道路广场用地6.403.93S1道路用地3.992.45S3社会停车场库用地2.411.48S31机动车停车场用地2.411.48G绿地49.4630.39G1公共绿地49.4630.39E水域和其它用地55.4634.07E1水域8.175.02E4林地27.0116.59E5草地20.2812.46规划总用地162.76100(五)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1.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

44、162.76公顷。2.绿化面积(含水面)应大于50%。3.容积率根据具体区位和功能要求合理确定容积率为0.06。4.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设施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总用地面积的5。四、温泉休闲区(一)性质与功能以温泉度假和休闲运动功能为主,契丹文化旅游、观光旅游为辅。(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布局在薛帐子村一线,由契丹上河坊、祭拜广场、大辽温泉街、捺钵运动场、马盂山庄、自然T台组成。(三)主要项目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1.契丹上河坊沿河新建新乡土建筑群,长约600米,是一个具有餐饮、购物、娱乐、休闲、文化等功能的主题性文化休闲街区,也是契丹文化影视基地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本项目根据历史资料,采取唐宋时期北方地区泥草房和土板房形态,汉式民居建筑的形制尺寸,清明上河街的景观意向,采用高科技含量的土墙砌筑(或外立面喷吵处理)而成,并与乡村周边的农田肌理完美相融,体现出生土建筑浓郁的自然性、地域性和民俗性。使具有历史感的乡土建筑升华为符号,变为当代的审美对象,满足旅游者重温历史、回归自然、追求乡土风味的怀旧需求。本项目应着意营造一种的草舍板屋、小桥流水,阡陌纵横,茶坊酒肆,田亩井然的辽代北方繁华乡村画卷。(1)购物街区 泽州榷场XX古称“泽州”,“榷场”为辽宋贸易之地,此设旅游商品购物中心,集中展示和出售XX土特产、特色工艺品、契丹文化旅游商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