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4∕T 3499-2019 安徽气象地理分区(安徽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08957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0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T 3499-2019 安徽气象地理分区(安徽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34∕T 3499-2019 安徽气象地理分区(安徽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34∕T 3499-2019 安徽气象地理分区(安徽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34∕T 3499-2019 安徽气象地理分区(安徽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34∕T 3499-2019 安徽气象地理分区(安徽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TCS 07.060 A 47 DB34.l-.文徽省山巳ET且,万标准DB 34/T 3499-2019 安徽气象地理分区Anhui meteorological geographical division 2019-12-25发布2020-01-25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IJ1=1 本标准按照四月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井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气候中心、安徽省气象台、安徽省农业气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春锋、徐敏、邱学兴、程智、曹雯、戴娟。DB34/T 3499-2019 安徽气象地理分区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徽省气象地理分区

2、的名称、范围和边界及应用说明。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气象信息的地理分布描述。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气象地理分区meteorological geographical division DB34/T 3499-2019 主要依据气候相似特征,井参考安徽省行政区域界限、地形和河流分布特点及安徽省自然区划、气候区划、农业区划等成果,吸纳气象部门长期习惯性、普遍性称谓,综合得出的以市、县为基本空间单元的地理区域划分结果。2.2 一级气象地理分区primary meteorological geographical division 依据气候相似特征,结合气象部门长期习惯性、普遍

3、性称谓,将安徽省划分为淮河以北、江淮之间和长江以南。2.3 二级气象地理分区secondary meteorological geographical division 依据气候相似特征,结合气象部门长期习惯性、普遍性称谓,将安散省在一级气象地理分区的基础土进一步划分为淮北地区北部、淮北地区南部、江淮之间北部、江淮之间中部、江淮之间南部、江南地区北部和江南地区南部O2.4 典型气象地理分区typical meteorological geographical division 依据地形和河流分布,结合山地气候特征和气候过渡带特征,划分出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沿i住地区和沿江地区。3 气象地理分区

4、3.1 一级气象地理分区3.1.1 淮河以北DB34/T 3499-2019 淮河以北,又称淮北地区,包括的市、县有宿州市、两山县、萧县、灵璧县、阳县、淮北市、j帷溪县、毫州市、涡阳县、利辛县、蒙城县、阜阳市、太和县、界首市、|临泉县、阜南县、顾上县、蚌埠市、固镇县、怀远县、五河县、凤台县。分区结果见图A.1。3.1.2 江淮之间江淮之间包括的市、县有淮南市、寿县、i除外|市、凤阳县、明光市、定远县、天长市、来安县、全椒县、六安市、霍fi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合肥市、长丰县、肥东县、月巴西县、巢湖市、庐江县、安庆市、岳困县、桐城市、潜山市、太湖县、怀宁县、宿松县、望江县、和县、含山县、无

5、为市、机阳县。n区结果见图A.1o3.1.3 长江以南长江以南,又称江南地区,包括的市、县有马鞍山市、当涂县、芜湖市、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铜陵市、池州市、青阳县、东至县、石台县、宣城市、郎溪县、广德市、泾县、宁国市、班德县、绩溪县、黄山市、敦县、黯县、祁门县、休宁县。分区结果见图A.1o3.2 二级气象地理分区3.2.1 淮北地区北部淮北地区北部包括的市、县有宿州、|市、喝山县、萧县、灵璧县、j凹县、淮北市、雕溪县、毫州市、涡阳县、利辛县、蒙城县。分区结果见图A.203.2.2 淮北地区南部淮北地区南部包括的市、县有阜阳市、太和县、界首市、I临泉县、阜南县、跟上县、蚌埠市、固镇县、怀远县、

6、五河县、凤台县。分区结果见图A.203.2.3 江淮之间北部江淮之间北部包括的市、县有淮南市、寿县、i阳、|、1m、凤阳县、明光市、定远县、天长市、来安县、长丰县、霍邱县。分区结果见图A.203.2.4 江淮之间中部江淮之间中部包括的市、县有合肥市、肥东县、肥困县、巢湖市、六安市、金寨县、舒城县、霍山县、全椒县、和县、含山县。分区结果见图A.203.2.5 江淮之间南部江淮之间南部包括的市、县有安庆市、岳西县、相同城市、潜山市、太湖县、怀宁县、望江县、宿松县、庐江县、无为市、轨阳县。分区结果见图A.2o3.2.6 江南地区北部江南地区北部包括的市、县有马鞍山市、当涂县、芜湖市、芜湖县、繁昌县、

7、南陵县、铜陵市、池州市、青阳县、宣城市、郎溪县、广德市、泾县、宁国市。分区结果见图A.2。3.2.7 江南地区南部2 DB34/T 3499-2019 江南地区南部包括的市、县有黄山市、黔县、祁门县、敏县、休宁县、隆德县、绩溪县、东至县、石台县。分区结果见图A.203.3 典型气象地理分区3.3.1 大别山区大别山区包括的市、县有金寨县、霍山县、岳西县、潜山市、太湖县。分区结果见图A.303.3.2 皖南山区皖南山区包括的市、县有青阳县、泾县、宁国市、绩溪县、班德县、石台县、东至县、黄山市、野县、祁门县、款县、休宁县。分区结果见图A.303.3.3 沿淮地区沿淮地区包括的市、县有阜南县、霍邱县

8、、服上县、寿县、凤台县、淮南市、怀远县、蚌埠市、风阳县、五河县、明光市。分区结果见图A.40 3.3.4 沿江地区沿江地区包括的市、县有宿松县、望江县、东至县、怀宁县、安庆市、;也州市、机阳县、铜陵市、无为市、繁昌县、芜湖市、和县、当涂县、马鞍山市。分区结果见图A.40 4 气象地理分区应用说明4.1 一级气象地理分区、二级气象地理分区、典型气象地理分区均可单独使用。4.2 一级和二级气象地理分区可以组合使用,但本着简洁高效的原则,直优先使用一级气象地理分区。4.3 一级气象地理分区和二级气象地理分区均可与典型气象地理分区组合使用。4.4 一级气象地理分区中的三个分区可以组合使用,江淮之间和长

9、江以南组合称为淮河以南地区C江淮之间和淮河以北组合称为长江以北地区。4.5 二级气象地理分区中的江淮之间北部、江淮之间中部和江淮之间南部可以组合使用,江淮之间北部和江淮之间中部组合称为江淮之间中北部,江淮之间中部和江淮之间南部组合称为江淮之间中南部。4.6 沿淮地区和淮河以北地区组合称为沿淮淮北。沿江地区和长江以南地区组合称为沿江江南。4.7 宿州市、淮北市、毫州市、阜阳市、淮南市、蚌埠市、六安市、合肥市、游州市、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安庆市、池州市、宣城市、黄山市所包括的范围均是指行政区划中地级市(不包括所辖县或县级市)的地理范围,其余市、县所包含的范围均是指行政区划中县或县级市的地理范

10、围。3 DB34/T 3499-2019 附录A(规范性附录)安徽气象地理分区图安徽气象地理分区图见图A.l图A.40 340N 330N 320N 310N 4 O m LK HV Ol 50 1180E 1190E 图.1 一级气象地理分区340N 330N 320N 310N 300N 290N 二级气象地理分区-淮北地区北部-淮北地区南部CJ江淮之间北部CJl工淮之间中部CJ江淮之间南部-江南地区北部-江南地区南部1150E 1l60E 1170E 图A.2 二级气象地理分区DB34/T 3499-2019 O 50 100km 1180E 1l90E 5 DB34/T 3499-20

11、19 340N 330N 320N 310N 300N 290N 6 典型气象地理分区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其他地区1150E O 50 100km 1160E 1170E 1180E 1190E 图A.3典型气象地理分区340N 330N 320N 310N 300N 290N DB34/T 3499-2019 典型气象地理分区沿淮地区-沿江地区=其他地区O 50 n I L且OU O l 1150E 1160E 1170E 1180E 1190E 图A.4典型气象地理分区7 DB34/T 3499-2019 8 参考文献1J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地理区划于册MJ.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2J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气候图集MJ.北京:气象出版社,2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生活常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