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黄河流域农林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089048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56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流域农林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黄河流域农林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黄河流域农林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131生态资源环境新时期发展过程中,党和政府针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保证各类资源供给不受影响,另一方面也需要发展好各类资源经济,其中林业就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项资源内容。现如今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效果,林业经济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但是林业资源被破坏的行为与情况依旧存在,这种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环境与林业经济的共同进步,因此未来必须要进行工作方向优化。1黄河流域农林经济发展现状黄河作为我国第二大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区,从西向东,全长 5 4 0 0 千米左右,东西高低落差为 4 4 8

2、 0 米左右,同时黄河输沙能力较强,径流量不足长江 1/2 0,但是输沙量为长江的三倍以上。而从农业气候资源的角度上来说,黄河流域基本上可以分为干旱、半干旱、半湿润三种气候,西部地区较为干旱、东部地区较为湿润,降雨量从东到西逐渐递减,因此农林资源也偏向于东部。从农作物生产的角度上来说,兰州、天水以北、长城以南属于广阔的黄土高原,宁蒙河套平原下游则是支流河谷区域,无论是水资源还是温度条件都比较好,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属于我国黄河流域当中重要的农耕区。而河套平原、汾渭盆地土地肥沃、灌溉条件较好,属于我国黄河流域三大农业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产量方面黄河流域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 7.

3、7%,主要集中于中游以及上游,具体来说包括小麦、水稻等。如下表 1 所示,黄河流域农林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具有差异性,一方面,研究中发现农林经济在投入产出方面具有地域性,下游和黄河三角洲的自然条件比较优厚,中游区域具有晋南、渭北两大农业区,上游部分区域游牧产业较为发达;另外,黄河流域不同区域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差异比较大,进而形成不同的生态问题,中下游区域能够得到耦合,也就是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相互促进,但上游部分处于拮抗状态。表1 黄河流域耦合度对比如下表 2 所示,黄河流域农林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点,下游部分区域处于基本协调或者中度协调,但上游部分还是处于中度失调。表2

4、 黄河流域农林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对比另外,黄河流域农林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出微变动、稳趋势的特点。2林业资源的特点与功能针对林业资源实际功能与发展情况来看,实际功能主要包括三方面,分别是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站在生态功能的角度上来说,林业资源的存在可以有效地改善空气环境,避免水土流失,同时大面积的林业资源也可以调节气候,这对优化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建设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林业资源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排出氧气,同时地下的根须也能够达到保水固土的效果,避免发生干旱以及水土流失。而站在经济功能的角度上来说,林业资源的经济功能又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直接经济功能与间接经济功能

5、。直黄河流域农林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研究陈艳萍(达拉特旗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014300)摘要:本文主要对黄河流域林业经济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对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林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讨论,论述我国现如今生态环境保护视角下未来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途径。关键词:林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743(2023)18-0031-03作者简介陈艳萍(1977),女,汉族,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人,本科,副高级林业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林业、农业经济。地区特征值EA FEE PCE E耦合上游最大0.1 40.7

6、 00.9 3耦合最小0.0 20.2 40.4 5拮抗均值0.0 60.4 50.6 3磨合中游最大0.2 70.9 70.9 9耦合最小0.0 60.0 50.6 0磨合均值0.1 20.3 40.8 8耦合下游最大0.2 90.8 60.9 9耦合最小0.0 60.2 60.6 5磨合均值0.1 70.4 50.8 8耦合省(区)EA FEE PDE E2 0 0 9 年2 0 1 8 年2 0 0 9 年2 0 1 8 年2 0 0 9 年2 0 1 8 年山东0.1 50.1 90.3 10.4 90.4 40.5 4山西0.1 00.1 00.1 60.2 30.3 50.3 9陕

7、西0.0 80.1 40.1 70.2 50.3 30.4 3宁夏0.0 30.0 40.2 50.3 70.2 90.3 3内蒙古0.0 50.0 80.2 70.4 80.3 00.4 4甘肃0.0 30.0 40.2 40.4 10.2 90.3 5河南0.1 20.1 30.2 70.4 30.4 20.4 73232生态资源环境接经济功能是指林业资源建设成功之后,可以为建筑、造纸、家具等方面提供原材料,从而直接利用林业资源,产生直观的经济效益。间接经济功能,则是指使用林业资源营造出良好环境之后,给当地其他产业带来的好处。最后,则是社会功能,人类生产生活当中所有有助于社会团结稳定的条件

8、,都属于有利社会条件,而林业资源的建设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性。通过建设林业资源,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将会更加和谐,可以说保护好林业资源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这对改善社会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将会帮助我国社会发展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3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3.1 取得的成效现如今无论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是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均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发展林业经济的过程中,可以针对现如今的林业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分析考量,积极分析林业生态环境状态,并且使用林业经济发展理念来让生态环境得到优化,最终促进林业经济成为社会主流经济的一种。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上来说,发展林业经济让森林乱

9、砍滥伐情况得到了控制,森林覆盖面积的增加让森林生态环境实现了优化与改进,进而有效地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森林覆盖面积的增加,无论是温室气体还是水土流失,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管控,因此,可以说发展林业经济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除此之外,为了更进一步保护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水平,帮助林业走向更加健康的发展趋势,现如今已经出现了比较多的林业资源新兴产业,这对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关键的作用。在发展林业经济的过程中,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也将会实现优化,林业生态环境将会得到改进,形成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化经济发展模式,并且这种经济的发展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与影响,因此值得推广与加强。未来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

10、始终铭记,应用科学合理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林业资源优势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状态与发展水平改进也有着重要意义和关键价值。3.2 存在的问题虽然发展林业经济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来说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如今在实际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这两项工作之间依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质量。具体来说,主要在于现如今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不足,对于各类砍伐行为虽然有明确要求,但是各个地区不科学的砍伐情况依旧存在,这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林业资源健康发展与进步。站在林业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说,林业经济发展模式较为单一,甚至一些地区的林业经济发展存在千篇

11、一律的情况,始终无法站在林业资源发展的角度上来进行优化与改进,这已经成为影响林业资源发展建设的一项核心问题。可以说正是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的林业资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始终无法发挥出最大功能。4生态环境保护下林业经济发展路径针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林业经济发展必须要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衔接在一起,维护两者之间工作的稳定性与平衡性,实现两者协同发展,这对未来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和关键作用。从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上来看,发展林业经济必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4.1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对于林业经济来说,想要让林业经济

12、水平实现发展与进步,重点在于建设完善合理的林业资源体系以及林业生态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更加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模式,这对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模式,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当地林业管理部门必须要对林业资源发挥出的作用和意义作进一步的分析讨论,建立起更加全面的林业资源管理方案与管理体系,针对当地的林业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和优化,从而避免林业资源因此被破坏与影响。其次,则是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度,例如对生态环境辖区进行责任划分、建立监督制度、建立奖惩制度等,这些都属于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度与工作模式。身为当地的林业

13、管理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进一步明确工作的权责以及工作覆盖范围,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不同的林业工作部门与工作人员身上,让工作人员可以真正承担起自己的工作职责。再次,在建设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之后,必须要进一步追加更多的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同时落实资金使用要求与使用制度。简单来说,生态环境保护期间必须要重视每一笔资金的投入与使用,将资金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为了保证每一笔资金都能够应用于林业工程建设当中,必须要对资金的使用进行详细记录,并且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将林业资金设定为专项资金,禁止其他部门挪用。最后,则是需要针对生态环境建立起完善的保护管控机制,这一机制的建设必须要始终贯彻落实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

14、作理念,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与工作模式,将生态效益放在最核心的工作需求上,提升林业资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从而有效解决各类问题,这对林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关键意义。3333生态资源环境4.2 优化林业经济发展目标在对林业发展目标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必须要站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上入手,积极优化林业经济发展状态,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首先,需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详细的考察分析,从而了解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明确林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与工作条件。我国占地辽阔,各个地区的林业资源现状将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与不同,如果不进行详细的前期考察工作,或者考察工作不够深入,那

15、么将会导致林业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其次,需要明确林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始终坚持绿色、可持续化的发展道路。现如今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由于一些地区过于重视经济的发展需求,导致无法有效落实林业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化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未来可以进行封闭式管理,最大程度上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最后,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林业生产工作体系,这对林业经济走向可持续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关键作用。现如今林业经济发展期间,我国林业工程的技术指导不够完善,同时生产体系也不够成熟,这已经成为影响林业工程发展的一项核心问题,必须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生产体系才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建立健全的生产体系期间,必须要使用先

16、进并且完善的林业经济建设模式与生产理念,发挥出人才制度的优势和好处,帮助我国林业经济建设朝着更好的发展方向发展。4.3 发展林业生态旅游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与增长,人们对于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与方向,希望可以在工作结束之后拥有更多的时间回归大自然当中。而正是出于这一理论体系的实际要求,林业生态旅游工作现如今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市场与发展潜力,这已经成为当下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重点以及核心热点,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以及发展机会。首先,在实际开展林业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必须要始终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核心,积极改善林业生态环境的基础条件以及实际状态,协调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生态旅游之间的直

17、接联系。其次,则是要求当地政府必须要对绿色环境工作进行积极宣传与告知,打造出更符合当地林业生态资源需求的文化模式与文化体系,通过自然风光吸引游客,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工作制度与制订出工作方案。最后,则是需要提升林业生态旅游环境对社会人民群众的吸引力,重视对基础条件的打造,建立起同一套系统化的林业生态旅游工作产业链,不仅需要包括森林旅游,更需要打造出餐饮、住宿一条龙的产业链,从而为当地创收。同时,这一工作方式也能够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模式,打造出靓丽的林业生产经济产业体系。4.4 推动林业生态建设进程在我国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并且发展林业经济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积极发挥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效益以及生态

18、效益,同时,也需要积极改善当地的林业工程生态环境,帮助林业生态建设进程走向更好的质量与水平。现如今我国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未来必须要将生态环境建设与林业经济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具体来说这一工作的开展需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加强与改进:首先,需要系统化地对当地林业生态结构进行优化与改进,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思维,制订出合理的林业生态建设方案与建设模式,避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与影响。其次,需要在建设林业生态环境期间改善植树造林工作水平,优化林业资源工作水平与工作质量,提升林业树木成活率。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对林业经济发展状态来进行积

19、极优化与加强,打造出更加适合当地林业生态环境的树种结构,一方面提升林业树木成活率,另一方面也满足林业生态旅游实际需求。5结语在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支持下,林业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发展,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与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积极优化我国林业经济水平,积极协调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两者之间的直接联系。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在于通过辩证的思维与角度来对林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优化,寻找更适合我国生态环境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方案。参考文献:1 龙娟,梁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下的林业经济发展探析 J .山西农经,2 0 2 2(2 3).2 王玉娟.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解决策 J .河南农业,2 0 2 2(2 9).3 洪一平,陈丽丹.生态环境保护下的林业经济发展 J .林业科技情报,2 0 2 2,5 4(0 3).4 康竞予.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策略探讨 J .新农业,2 0 2 2(1 5).5 邵长波.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探析 J .农业灾害研究,2 0 2 2,1 2(0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