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徽州古民居的异地重建与二次叙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083995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徽州古民居的异地重建与二次叙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徽州古民居的异地重建与二次叙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徽州古民居的异地重建与二次叙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本期主题一设计中的中国叙事1 1徽州古民居的异地重建与二次叙事Allopatric Adaptive Reuse and Secondary Narration Of Huizhou Ancient Dwell-ings王红江(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2 0 1 6 2 0)WANG Hongjiang摘要徽州古民居异地重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由多种原因造成。在大力提倡原址修复保护乡愁文化的同时,对已经外迁的古民居,也应该看到其二次叙事被植入后产生的文化新价值。本文重点部析了设计学院参与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校内徽州古民居群落重建,探讨其二次叙事的构建过程和在地价值,这种价值既体现在二次叙事语义重构的

2、古民居全新空间体验上,也体现在全球化背景下乡土建筑文化的对外传播上。关键词徽州古民居;异地重建;二次叙事ABsTRAcT As a cultural phenomenon,the relocation of Huizhou ancient dwellings iscaused by a number of reasons.While vigorously advocating the restoration of the originalsite to protect the nostalgic culture,we should also see the new cultural value

3、 of the ancientresidential houses that have been moved ou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erected processof Huizhou ancient dwellings community in Shanghai Institute of Visual Arts which Schoolof Design has participated in,and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adaptive reuse and local valueof the secondary nar

4、rative.This value is reflected not only in the new spatial experience ofancient dwellings reconstructed by the double narrative semantics,but also in the externalcommunication of the loc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KEY WORDS Huizhou ancient dwellings;allopatric adap

5、tive reuse;secondary narrative一、徽州民居的一次空间叙事特征明清徽商称雄中国商界近5 0 0 年,这些远走他乡的商人,在贩卖盐、茶、米等商品的过程中积累了巨大财富后,很多回到他们位于今天安徽黄山、绩溪及江西婺源一代的故乡,构筑了许多精美绝伦的宅邸和祠堂。今天,随着现代中国家庭单元的日益缩小和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迁移,在徽州1 0 0 多个古村落约7 0 0 0 幢古民居中,当年徽商们的后代很少有人愿意再居住在这些昏暗的祖屋内。除了部分被各级政府原地保护和修的优秀文物民居外,一些早年没被列入保护名录的散落民居,流落他乡被外人收藏,不少古民居在异地重建后又焕发了新生。在

6、当今全球化时代,一些异地重建的优秀徽居,以其鲜明的建筑符号性特征,成为空间叙事的文化使者。建筑叙事用故事赋予场所独特的可识别性和可记忆性,在人和空间之间建立联系。徽州古民居作为徽商大家庭的物理庇护所和精神家园,其一次叙事基于独特的居住文化展开。在北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和山清水秀的丘陵环境中,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的王红江(1 9 7 2 一),男。上海大学博士,上海交大硕士,同济大学学士。现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研究方向为空间叙事设计,疗愈环境设计。选址和空间布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尊重(图1)。防御性的内向空间秩序,以及木、砖、石的应用和精美的雕

7、刻工艺,传达出徽商内敛的生活哲学和儒商的精神信仰。其木雕、砖雕、石雕并称徽州三绝,是徽州古民居中的符号2本期主题一一设计中的中国叙事性叙事元素。这些在建筑梁柱、门窗、入口照壁等部位的装饰浮雕,叙事内容多采用象征吉祥如意的动植物图案,人物则多从中国民间传说和文学故事中取材,运用暗喻、转喻和提喻等修辞手法,传达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基本叙事方法和西方教堂的壁画和雕塑叙事很类似。徽居原始的空间叙事者通常并非专业建筑师,而是业主和民间匠人,徽州古民居的第一次空间叙事当地风土人情和空间叙事者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不断迭代发展,逐渐形成了徽居的独特叙事内涵和文化语义。二、古民居异地重建的二次叙事特征随着经济全

8、球化与信息时代的发展,建筑逐渐变成了一种政治、资本、文化的印章,而脱离了地域既有的场所精神和生活体验 。异地重建中原有居住功能被异化为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后,新故事被不断植入进来。在旧建筑解构拆除、搬迁运输、重建修复和创新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次叙事,使迁的徽居与在地文化完成了新融合。2003年建成开放的美国荫余堂博物馆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故事从美国人南希波琳(NancyBerliner)偶然踏入这栋位于安徽休宁县的黄家古宅开始,1 9 9 6 年,酷爱中国文化的南希遇上了正准备卖房的黄家,双方一拍即合。1 9 9 7 年的房屋拆除耗时4个月,2 7 35 个木构件和9 7 2 块石片,连同当时屋

9、内摆放的生活用品都被打包,甚至鱼池和门口铺设的石路板也被拆了下来。1 9 9 8 年春节,近4 0 个集装箱货柜载着这些东西远渡太平洋彼岸。谁也想不到,这座因早期未被列入保护名单险遭拆除的古民居,2003年却在大洋彼岸被原汁原味重建而获得新生,成为中美民间文化交流中,轰动一时的一段佳话。多年以后,当黄家36 代传人黄秋华站在美国波士顿附近赛勒姆小镇的昔日祖屋内,听着庭院中马友友美妙的大提琴演奏,禁不住潜然泪下。这种物是人非的悲喜之感,是承载家族乡愁记忆的建筑文化基因所触发的。由于原住家族成员全程介入了民居的迁移和重建,并且贡献了大量生活用品、家谱和老照片等,使整个移建故事更显丰满和生动(图2)

10、。有关这幢传奇民居的一次原生叙事和二次重建叙事,在其官方网站上被完整呈现出来。三、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校内的徽州民居重建解析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SIVA)校园内,三幢总建筑面积达2 4 5 0 平方米的古徽州民居重构群落,成为另一类型的创新性移建典型案例。和尽量原汁原味保留原始叙事面貌的美国荫余堂博物馆不同,SIVA徽居重建群落重在动态活化使用而非空间静态展示,大量二次叙事内容被植入进来。三幢古民居均为清末徽居,有着近2 0 0 年的历史,其中两幢,林头古宅和徐氏古宅在2 0 0 5 年被一位民间收藏家购得,2 0 1 2 年转让校方。2013一2 0 1 4 年在上海异地重建后,曾经的林头古宅变

11、身为“双馨苑”茶室,也是SIVA的教工之家;徐氏古宅变身为一个多功能小型学术研讨中心。而2 0 1 4 年新购自江西乐平的状元楼则华丽转型为一幢文物修复学院教学楼。在3年的重建过程中,学校使用方和多位专业建筑师介入了二次叙事,重构了建筑的周边环境、空间形态和内部陈设,借助建筑、景观、室内的综合设计,古民居得以焕然一新。空间受众的改变使空间属性从私密居所转向了公共空间,场所精神因此被完全重塑,使用者获得了基于新功能的全新空间认知体验。(图3)“将建成环境及其承载的生活视为一个整体来考察评价空间建构的社会文化意义,这是建筑叙事的价值取向与目标。”2重建SIVA徽居时,尽管布局上依然按徽居特点保留北

12、入口特征,外观上也传承了徽居标志性的马头墙和黑白灰色调,但由于场地和使用功能的改变,建筑外观和内饰并未按民居原貌复建,很多叙事新元素被植入进来。例如场地内增加了荷花池和庭院曲桥,与移植的大树一起形成了良好的园林化景观背景,很好地呼应了上海本地的江南文化;图1 徽州古民居的空间叙事之美,照片由汇图网授权使用DNYIN YUTANGOPENS-TOTHEPUBLIC图2 远渡重洋的美国荫余堂博物馆,照片来自博物馆官网图3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校内的徽居群落,王红江摄荫余堂http:/yinyutang.pem.org/本期主题一一设计中的中国叙事1 3图4 徐宅移建前后对比,王红江整理合成图5 异地移建

13、过程的构造加固处理,王红江摄图6 专业施工队对缺失的木构件进行了保护性修复,王红江摄为丰富建筑形态和户外空间体验,林头古宅和徐氏古宅原本简单的南立面新增了木质风雨廊,门窗更大、细节也更为丰富;二层为引入更多自然光线,设计师创新地引入了天窗采光;为更好利用中庭空间,原来四水归堂的露天天井都被加盖了玻璃屋顶;为提高学术中心二楼的空间舒适性,原本低矮的横梁被加高了30 0 毫米;为方便大客流上下楼,原本狭窄陡峭的楼梯被加宽和放缓;为满足消防要求和改善使用的舒适度,烟感报警和喷淋系统、VRV(Va r i a b l e R e f r i g e r a n t Vo l u me)中央空调等现代设

14、备被引入,但做了适当隐蔽装饰处理。在林头古宅和徐氏古宅移建(图4)过程中,民居首先被小心地从原地拆解,最核心的木构架被一一编号打包,然后从安徽运到上海,设计师用三维软件建立了原始建筑模型档案以便复原参考。重建过程中,木构架首先被搭建在新做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上,为增强结构安全性,所有新屋面的荷载由独立于原来木构体系的砖混外墙承担,大大减轻了老化木质框架的压力(图5),新旧结构之间通过预埋钢筋做了水平连接。一支精4本期主题一设计中的中国叙事图7 林宅变身“双馨苑”教师俱乐部,王红江摄通传统民居修复工艺的施工队,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原样搭建木构架,并对缺失的木构件进行了保护性修复(图6),新增建筑外壳和

15、门窗装饰尽量按古法仿制,以呼应其内部最精华的木构空间形态。在室内,古法制作的新地砖取代了拆除时破碎的地砖;精美的木雕被精心设计的射灯重点照亮。最后,为满足新的使用功能,软装团队植入了兼顾舒适性、文化性和美观性的新中式家具和布艺纺织品。一对毕业于SIVA设计学院的年轻夫妻精心经营着双馨苑茶室,沁人心脾的茶香和轻柔的古琴背景音乐,从味觉、嗅觉和听觉层面上丰满了空间的二次叙事细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空间认知(图7)。在SIVA这所上海专业最全的艺术设计类高校中,艺术院校的师生们在古徽居中或醉心于品茗待客,赏花观鱼;或静心于文物修复,学习实践;或潜心于学术研究,答疑解惑。由于最精华的木构被整体保留,在这些

16、极具中国传统文化气质的古典空间里,师生们抚摸着那些散发木质芳香的精美木雕,想象着他们曾经穿越百余年历史风雨的动人故事,感受着他们的前世和今生,毫无疑问,这里已经成为最受SIVA师生欢迎的精神新家园。类似的案例还有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2 0 1 5 年落成的古民居群落,中国著名功夫巨星成龙捐赠的4 栋江南古建筑收藏品被大学创新改造,成为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沉浸式教学场所,也广受师生欢迎。为了满足新的教学使用功能,两所大学都不约而同选择了改良利用而非原样复原。从另一方面看,也是这些民居早年被他人匆忙拆除,缺乏充分文献考证的变通之举。四、古民居异地重建的文化意义上述重建案例中,虽然最精华的建筑叙事符

17、号,如木雕构件等虽然可以在迁移中被保留和传承下来,但由于从原生地的环境空间和历史文脉中被割裂,这些远走他乡的零散徽居如同离群的大雁,失去了村落中的群落之美。其承载的原生乡愁文化记忆,在重建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部分失落和异化。索菲亚帕萨拉(SophiaPsarra)在2 0 0 9 年出版的建筑和叙事一一空间与其文化意义的建构一书中,专门针对场所文脉解构而导致空间结构和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缺失的现状,探讨了“空间和文化意义如何建构在建筑中,又是如何传达给观察者”这一命题 3。从建筑文物的不可移动性角度看,文物建2筑的迁移是令人遗憾的。但作为一种抢救性移建和再利用,这类非保护文物类民居的异工地重建,其独

18、特价值在于:建筑原生的居住叙事符号,与移建和活化使用产生的二次叙图8 师生在“双馨苑”内切昆曲艺术,上海视觉艺事融合后,完成了建筑文化的在地化,其故事被不同的设计者和使用者所续写(图8)。术二院宣传部供稿本期主题一一设计中的中国叙事1 5其双重叙事语义重构了古民居全新的空间体验,并且映射出中国近代和当代两种社会环境下的人类生活。从空间行为组织角度看,空间不是一成不变的行为容器,而是具有动态性的行为表述场所 4。同时,通过创新性迁徙重建赋予了传统民居新的生命力,将原来局限在某一地区的建筑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出去。例如当年远渡美国的荫余堂就得到休宁县文物保护部门的大力支持,双方机构还签署了文化交流协议

19、,当地政府希望能借助美国文化机构,提高图9“双馨苑”徽居茶室全数字VR展示,沈忧摄徽州古建筑文化的全球知名度。事实证明这种合作是成功的,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和研究学者,在荫余堂既获得了对中国近代徽居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更深刻感受到当时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生活面貌。皮博迪埃塞克斯(PEM)博物馆经常基于荫余堂,开展系列化的中国文化展示活动。而在SIVA,2 0 1 5 年落成开放的徽州民居群落,不但成为师生们研究中国木构民居的鲜活样本,还成为来访SIVA的海外师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好窗口。SIVA新媒体学院沈忧老师还对徽居茶室进行了全数字VR展示设计,体验者可以借助虚拟现实头盔,实现远程沉浸式的漫游,从

20、而拓展了场所空间认知的表现维度(图9)。五、总结徽州古民居是中国古民居的优秀代表,是凝固在空间中的中国叙事,也是承载中国人过去和现在生活的空间容器。在整个古民居生命周期内,在地保护和异地重建成为两种不同的保护手段。无论是文物古民居的原址修复,还是早年流失或非文物古民居的异地重建活化使用,都被植入了生动的二次叙事内容,并从不同维度丰富了徽州古民居建筑的叙事内涵和文化价值。参考文献1 DEWEY,JOHN.Art as Experience(13th)M.New York:Capricorn Books,1958.2陆邵明.建筑叙事学的缘起 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2,(5):2 5-31.3 PSARRA,SOPHIA.Architecture and NarrativeThe formation of space and cultural meaningM.London,NewYork:Routledge,2009.4 ROPO A,HOYKINPURO R.Narrating Organizational Space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Management,2017(30):357-3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