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 6108∕T19—2021 沙地造林监测技术规程(榆林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52467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8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 6108∕T19—2021 沙地造林监测技术规程(榆林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DB 6108∕T19—2021 沙地造林监测技术规程(榆林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DB 6108∕T19—2021 沙地造林监测技术规程(榆林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DB 6108∕T19—2021 沙地造林监测技术规程(榆林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DB 6108∕T19—2021 沙地造林监测技术规程(榆林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020B 05DB6108榆林市地方标准DB 6108/ T192021沙地造林监测技术规程2021 - 01 - 28 发布2021 - 02 - 01 实施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6108/T192021I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榆林市林草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榆林市造林绿化服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拓飞、刘生权、雷凯宇、齐海波、张瑜、高啸、孟小强。本标准由榆林市造林绿化服务中心负责解释。本标准为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榆林市造林绿化服务中心电话:0912-3591261地址:榆林市榆阳区沙河路市林业科技大楼邮编:7

2、19000DB6108/T1920211沙地造林监测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沙地造林监测中的术语和定义、原则及依据、监测流程、监测方法、成活认定标准、监测成果、监测结论、抽查检验等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榆林市沙地造林监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5776-2016 造林技术规程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年度检查验收办法 林退发2009 294 号。3术语和定义3.1小班造林总株数小班造林总株数是指经初验测定的小班造林总株数。3.2样地成活

3、总株数样地成活总株数是指所有样地调查核定记录的成活株数累加。3.3样地平均成活株数样地平均成活株数是指样地成活总株数除以样地数。3.4每公顷平均成活株数每公顷平均成活株数是指样地平均成活株数乘以系数。3.5小班成活总株数小班成活总株数是指每公顷平均成活株数乘以小班面积。4原则及依据4.1原则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科学规范、职责明确的原则。4.2依据DB6108/T1920212以GB/T 15776-2016、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办法、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年度检查验收办法等造林规划、作业设计和监测验收的规范标准为依据。5监测流程5.1自查及申请监测自查由造林施工单位进行。在造林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

4、对照作业设计对造林地块及边界、造林面积、造林模式、树种、苗木规格、造林密度等进行全面自查,经监理方确认后,向建设单位提交自查报告、工程监测申请,由建设单位组织监测。5.2初次监测5.2.1建设单位收到造林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监测申请后, 在 30 个工作日内会同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组织初次监测。5.2.2初次监测即全面监测,设及小班的所有内容,把测定的数据在监测现场记录表上详实记录,并及时统计监测结果。参与监测人员必须在每张监测现场记录表和统计表上签字确认。5.2.3初次监测结果符合合同约定,可进行年度监测。5.3年度监测5.3.1第一次年度监测在造林完成并经过一个生长季后,建设单位参照初次监测

5、结果组织第一次年度监测。5.3.2第二次年度监测在造林完成并经两个生长季后、补植苗木必须经一个生长季后,由建设单位组织监测。5.3.3第三次年度监测在造林完成并经三个生长季后,由建设单位组织监测。第三年补植的苗木不在验收范围之内。6监测方法6.1内业资料检查6.1.1内业检查结合小班外业调查同步进行,重点核查作业设计、造林合同、监理报告、样地现场监测记录表、 小班造林实施报告、 小班造林实施总结记录表、 内业资料监测评估表、 造林监测汇总统计表。6.1.2检查完成后提交内业资料评估表,并装入小班档案中。6.2外业调查外业调查有两种方法,全面监测和系统抽样调查监测方法。6.2.1全面监测观察造林

6、活动范围内的苗木质量、栽植、生长、管护状况,认定成活或死亡,确认造林工程量,统计成活株数、死亡株数;逐一核查监测配套工程。6.2.2系统抽样调查DB6108/T1920213沙地造林项目调查采用系统抽样调查方法。6.2.2.1样地的形状、大小与设置密度样地的形状为圆形(称样圆)。样地的大小取决于造林密度,样地的设置密度取决于小班面积。表 1样地的大小样圆半径大小样圆半径大小 (m)(m)样地大小样地大小(m(m2 2) )用于计算单位公顷结果的系数用于计算单位公顷结果的系数备注备注17.9100010适用于乔木类14.666715820050适用于灌木类4502002.520500表 2样地的

7、设置密度小班大小(公顷)小班大小(公顷)1 1个样地代表小班的面积个样地代表小班的面积布局的样地的等距离布局的样地的等距离预期设置的样地数量预期设置的样地数量25公顷1公顷100米不超过25个25公顷-75公顷225公顷150米11-30个75公顷4公顷200米17个6.2.2.2样地的布设样地的布设采用系统布样。在1:10000或1:5000的小班造林实施图上,使用“公里网坐标”体系,以横坐标确定东西向,纵坐标确定南北向,通过正东西、正南北方向按照表2的样地距离等距画线,其进入小班内的交叉点即为样圆圆心的坐标。在实地测定时根据这个坐标,用GPS来确定样圆圆心位置。6.2.2.3样地调查6.2

8、.2.3.1小班样地调查时,用 GPS 来确定小班某个样圆的圆心位置后,用一根没有弹性的绳子,其长度按照表 1 样地大小确定的半径长度,一头固定在样圆圆心位置上,另一头拉直并沿半径水平划圆,沿划圆的方向观测进入样圆内的所有苗木,观察其长势,并在小班监测记录表中记录成活及死亡株数。6.2.2.3.2对于处在样圆边界上“可疑的样株”,如果植株的主干部分在样圆半径内或在样圆半径上,认定为“在样圆内”,应计入成活株数;如果植株的主干部分在样圆半径外,则认定为“在样圆外”,不予计数。6.2.2.3.3每个样地的苗木数量不超过设计的最大株数,超出部分不予计数。6.2.2.4小班二次抽样在第二次、第三次年度

9、监测时,对小班进行二次抽样调查。二次抽样调查也针对所有的小班进行调查,调查方法相同,但样地距离增大,样地密度及数量参照表 3 布设。表 3二次抽样样地密度DB6108/T1920214小班大小(公顷)小班大小(公顷)1 1个样地代表小班的面积个样地代表小班的面积布局的样地的等距离布局的样地的等距离预期设置的样地数量预期设置的样地数量25公顷1公顷140米不超过12个25公顷-75公顷225公顷200米6-17个75公顷4公顷300米7个6.2.2.5记录6.2.2.5.1抽样调查时要对监测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填写监测样地记录表。造林地身份识别在每张现场表中,都需要重复。要根据序列号(从 1 到

10、 xxx),对样地按顺序编号。在现场记录表右上角,监测人员应当输入记录表的总页数和本页数,样地调查的数据填写在对应的表格内。6.2.2.5.2监测完成,对数据最终核定后,重新填写监测样地记录表,一式四份,监测人员要在相应的位置签字,并作为存档的资料。7成活认定标准针叶树树冠1/3(由上到下)干枯,阔叶树主干1/2(由上到下)干枯,均认定为死亡。灌木每穴有一株成活,认定为成活,否则认定为死亡。8监测成果每次监测完成后,要提交监测现场记录表、内业资料监测评估表、监测汇总统计表、监测报告等监测成果。9监测结论9.1在监测完成后,要明确提出小班监测的结论:“合格”或“不合格”。结论要在监测报告及汇总表

11、中体现。9.2造林成活(保存)率是造林监测合格与否的指标。9.3经监测,根据工程及地域的造林成活(保存)率标准,认定合格与否。9.4对于监测不合格的造林工程,责令限期整改,推迟进行监测。整改后依然监测不合格的工程,终止工程建设。9.5监测同时要对监理工作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要在报告中明确。10抽查第一年实施的工程抽查比例不低于 5%, 第二年实施的工程抽查比例不低于 10%, 第三年实施的工程抽查比例不低于 20%。并对监测工作进行监督评价。11附表11.1样地现场监测记录表(见附录 A)。11.2小班造林实施报告(见附录 B)。DB6108/T192021511.3小班造林实施总结记录表-1

12、(见附录 C)。11.4小班造林实施总结记录表-2(见附录 D)。11.5内业资料监测评估表(见附录 E)。11.6造林监测汇总统计表(见附录 F)。DB6108/T1920216AA附录A(规范性附录)样地现场监测记录表样地现场监测记录表样地现场监测记录表验收小组:页码: 第_ / 共_页县/区乡镇村土 地 使 用 权类 型小班号造林完成日期造林模式小班总面积(公顷)净 栽 植 面积 (公 顷 )投影坐标样点编号树种1树种2备注西北样圆半径(m)成 活 株 数死 亡 株 数成 活 株 数死 亡 株 数本页前总计监测日期小计(方便下一页统计)样地总株数样地数量监测人员签字盖章总体评价每块样地平

13、均株数DB6108/T1920217每公顷平均株数经计算总株数成活率(%)评价因子经审核认定成活的小班总株数DB6108/T1920218BB附录B(规范性附录)小班造林实施报告小班造林实施报告小班造林实施报告小班基本信息小班基本信息: :县县 / / 区区乡镇乡镇行政村行政村自然村自然村 / / 作业区作业区小班编号小班编号土地使用权类型土地使用权类型小班面积小班面积 ( (亩亩) )承包方承包方: : .合同编号合同编号: :. 合同日期合同日期: : .承包造林内容承包造林内容 ( (见合同见合同):):造林模式树种 1树种 2规划的造林年份/季节株行距总株数株行距总株数承包方记录的造林

14、实施状况承包方记录的造林实施状况: :造林模式树种 1树种 2规划造林的小班面积实施造林的小班面积造林完成日期株行距总株数株行距总株数对具体实施情况与合同的偏差进行评价对具体实施情况与合同的偏差进行评价/ /解释解释: :实施的进一步措施实施的进一步措施 ( (浇水、除草、补植、病虫害防治等浇水、除草、补植、病虫害防治等):):日期日期工作类型工作类型单位单位数量数量人为与自然事件对造林构成的影响人为与自然事件对造林构成的影响: :日期日期影响的性质及其后果描述影响的性质及其后果描述DB6108/T1920219记录人记录日期签字DB6108/T19202110CC附录C(规范性附录)小班造林

15、实施总结记录表1小班造林实施总结记录表小班造林实施总结记录表1 1县县/ / 区区乡镇乡镇行政村行政村自然村自然村 / / 作业区作业区小班编号小班编号土地使用权类型土地使用权类型小班面积小班面积规划的造林措施规划的造林措施: :规划日期规划日期: : _造林模式造林面积树种 1树种 2规划的造林年份/季节株行距总株数株行距总株数造林合同约定的造林内容造林合同约定的造林内容. .合同日期合同日期: : _造林模式造林面积树种 1树种 2合同规定的造林年份/季节株行距总株数株行距总株数造林实施报告造林实施报告: : 承包方名称承包方名称_报告提交日期报告提交日期: : _造林模式树种 1树种 2

16、经计算净栽植面积小班总面积造林完成日期初次监测是否合格株行距总株数株行距总株数初验初验: : 对造林情况进行评估对造林情况进行评估: :监测小组组长监测时间造林模式树种 1树种2成活率(%)经计算净栽植面积小班面积成活株数死亡株数成活株数死亡株数第一次年度第一次年度监测监测: : 对造林情况进行评估对造林情况进行评估: :监测小组组长监测时间造林模式树种 1树种2成活率(%)经计算净栽植面积小班面积成活株数死亡株数成活株数死亡株数第二次年度监测第二次年度监测: :对造林情况进行评估对造林情况进行评估: :监测小组组长监测日期造林模式树种 1树种2成活率(%)成活株数死亡株数成活株数死亡株数第三

17、次年度监测第三次年度监测: :对造林情况进行评估对造林情况进行评估: :监测监测日期造林模式树种 1树种2成活率(%)DB6108/T19202111小组组长成活株数死亡株数成活株数死亡株数评价与规划的偏差是否合理评价与规划的偏差是否合理: :DB6108/T19202112DD附录D(规范性附录)小班造林实施总结记录表实施的进一步措施实施的进一步措施 ( (浇水、除草、补植、病虫害防治等浇水、除草、补植、病虫害防治等):):日期日期工作类型工作类型单位单位数量数量监理单位检查监理单位检查市市/ /县林业局复查县林业局复查日期日期评价评价日期日期评价评价人为和人为和自然因素对林分的影响自然因素

18、对林分的影响: :日期日期人为和自然影响人为和自然影响单位单位数量数量监理单位检查监理单位检查市市/县林业局复查县林业局复查日期日期评价评价日期日期评价评价表格更新记录表格更新记录( (更新日期与更新人名字更新日期与更新人名字):):日期日期更新人姓名更新人姓名DB6108/T19202113EE附录E(规范性附录)内业资料监测评估表内业资料监测评估表内业资料监测评估表监测小组:日期:区 / 县乡镇村土地使用权类型小班编号造林模式造林完成日期小班总面积(亩)净栽植面积(亩)合同及协议合同及协议: : 是否有合同或协议?完整、正确、有签字,还有不足之处?是否有合同或协议?完整、正确、有签字,还有

19、不足之处?项目与土地使用权所有者的合作协议项目与绿化公司/村集体/林场的造林实施合同(合同约定的造林内容是否与造林规划结果相符)对图纸的评估:(区位图、规划总图、设计总图、小班设计及实施图)对图纸的评估:(区位图、规划总图、设计总图、小班设计及实施图)图纸质量、需要改进之处:对造林规划和作业设计的评估:对造林规划和作业设计的评估:是否有规划和设计?完整、正确,不足之处?是否有变更及批复?对完工报告、监理报告的评估:对完工报告、监理报告的评估:是否有报告?完整、正确,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对小班档案的评估(小班规划记录表、小班完工报告、实施总结记录表、每次监测的小班资料等):对小班档案的评估(小班规

20、划记录表、小班完工报告、实施总结记录表、每次监测的小班资料等):是否有?完整、正确,还有不足之处?对造林的整体直观评价对造林的整体直观评价: :小班边界真实小班面积是否相符造林模式是否一致造林是否完成维护情况(辅助措施)对造林树种苗木的直观评价对造林树种苗木的直观评价: :苗木的整体评价:株行距直观的苗木质量(合格率)造林质量苗木生活力DB6108/T19202114其他观察结果其他观察结果: :是否批准进行进一步监测是否批准进行进一步监测: :是是: :否否: :监测人员签字:监测人员签字:DB6108/T1920211FF附录F(规范性附录)造林监测汇总统计表造林监测汇总统计表项目:单位:亩、株数、元小班造林模式规划面积实施面积监测类别树种 1:树种 2:监测评价评论经监理确认完工报告上报的栽植株数经建设单位初次监测核定的栽植株数监测小组认定的成活株数造林成活率%经监理确认完工报告上报的栽植株数经建设单位初次监测核定的栽植株数监测小组认定的成活株数造林成活率%合计辅助工程:监测单位:监测人员(签字):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