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物理知识梳理.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082316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知识梳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知识梳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知识梳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知识梳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知识梳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初中物理知识梳理初中物理知识梳理1. 运动学 运动学通常较为简单,速度是主要考点。考试形式很多,数形结合非常重要相关物理量:时间t ;路程s ;速度v ,平均速度速度v:是指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比值 v = st(1)选择与填空常考参考系问题;计算题可能会考简单的运动学计算题;(2)实验题一般会探究速度与平均速度问题;数形结合题是重要考点也是难点(3)数形结合题首先要看清楚坐标轴代表的物理意义!例如:甲图和乙图是路程s时间t图:甲图表示路程不随时间变化,即在原地静止,速度v =0; 乙图表示路程随时间均匀增大,即做匀直运动,速度v为直线斜率丙图和丁图

2、是速度v时间t图:丙图表示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即做匀直运动,速度为v 丁图表示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典图练习:2. 声学 声学内容很简单,声音的三要素是主要考点。考试形式多见于选择和填空(实验也可能)声音的三要素:音调由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 响度由发声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 音色由发生物体的本质决定(最常考)有关声音的常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条件是15,一个大气压)3. 光学 光学内容有难度,光的三条定律和凸透镜成像是主要考点,多考选择、填空和作图光的三条定律:光沿直线传播,影子是重要的判断依据(小孔成像符

3、合这条定律) 光的反射,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发生在反射面上) 光的折射,入射角和折射角都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发生在两个介质)光的反射图 光的反射发生在反射物体表面 法线垂直于反射面(或垂直于反射面的切面)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反过来说) 漫反射也符合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虚像(实验题)光的折射图 光的折射发生在光斜通过不同介质的接触面 法线垂直于反射面(或垂直于反射面的切面 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气体液体固体 光的色散符合光的折射定律(海市蜃楼也符合) 光在透镜中的传播定律 凸透镜 聚光(远视眼镜) 凹透镜 散光(近视眼镜) 平行于透镜中心轴的 光线作图最常考

4、注意焦点与光路可逆凸透镜成像问题 有关光学的常识: v真空=3108m/s 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 同一介质中不同单色光传播速度不同,频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4. 力学 力学是考试重点,也是难点,出题形式最多,分析物体运动状态、受力情况是解题关键(1)力的产生离不开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必须同时存在才能产生力(2)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态以及运动状态,而惯性则能够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3)平衡状态是物体的一种特殊运动状态(最常考),它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物体一旦处于平衡状态它的受力就是平衡的(合外力为零),使用受力分析图非常重要(4)物体的惯性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与其他因

5、素无关相关物理量:质量m ,重力加速度g(9.8N/kg较为精确) ,重力G ,压力F压 摩擦力f摩 ,摩擦系数 ,力的一般符号为F重力表达式:G=mg 摩擦力f摩 = 摩擦系数 正压力F压 (5)摩擦力的决定因素:接触面得粗糙程度;两个物体间的正压力F压(6)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接触;有正压力;有摩擦系数;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7)摩擦力的方向:沿两物体接触面,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8)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要素:等大;方向;共线(作用力与反多用力发生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这是判断作用力的反作用力的重要依据)(9)平衡力的三要素:等大;方向;共线(物体受力平衡的标志是静止

6、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力发生在受力平衡的一个物体上)(10)对右图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力平衡竖直方向有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水平方向有人的推理和桌面的摩擦力和是两对平衡力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物体对桌面的摩擦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两对作用力与相互作用力5. 密度、压强与浮力 密度、压强与浮力是考试重点,出题形式:选择、填空、实验、计算相关物理量:密度;体积V ;面积S;压强 ;浮力f浮液体密度 = 液体质量m液 液体体积V液 密度=质量m 体积V 物质的密度与它自身性质有关,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压强:是指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一般公式压强 = 压力F压受力面积

7、S (单位Pa) 液体(气体也适用)的压强公式 = h g (h是指距离液面的竖直距离)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过程(右图):在距液面竖直高度h处,面积为S的压强=此面积承受的水压F此面积S因为F=hS g(水的重力),所以 = h g (与所取面积无关)浮力f浮的决定因素: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物体重力G物 = 所受浮力f浮 = 排开液体重力G排(物体密度物 液体密度液)悬浮物体重力G物 = 所受浮力f浮 = 排开液体重力G排(物体密度物 = 液体密度液)沉底物体重力G物 所受浮力f浮 = 排开液体重力G排(物体密度物 液体密度液)浮力公式推导:f浮 = V

8、排g 根据 浮力f浮 = 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可知:求出排开液体的质量即可(因为G排 = m排g)而排开液体的质量可有排开液体的体积求得(因为m排 = V排排 密度公式的变形式)所以将V排 和排带入重力公式G排 = m排g整理可得G排 = V排排g(即f浮 = V排g)上面的甲、乙、丙、丁四图是阿基米德原理浮力计算的实验过程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小物块受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都是0.8N,符合阿基米德原理)6. 杠杆与滑轮 杠杆五要素:1支点、2动力、3动力臂、4阻力、5阻力臂杠杆原理:动力F动动力臂L动 = 阻力F阻阻力臂L阻力臂:首先,分析支点和受力点位置 其次,在受力点处沿力的方向作直线(双

9、向延伸,不是射线) 最后,从支点向该直线引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该受力点处的力臂例如:上面三个图已经证明了杠杆平衡原理,一个砝码的重力为1N,而右图所示:砝码作用点的力臂是6个格子,弹簧测力计作用点的力臂应是3个格子,(由力臂的作图分析可证),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滑轮的区分与规律:定滑轮:不随物体移动的固定滑轮(不省力、不费力、不省距离、不费距离、只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省力但费距离,假如共有n股向上的绳与动滑轮相连,那么对绳的拉力是阻碍动滑轮运动阻力的1/n;而绳运动的距离是动滑轮运动距离的n倍。【注意,这里的规律是受三个条件限制的!a不计绳重、不计滑轮

10、的摩擦;b所有绳都与阻碍动滑轮运动的阻力方向平行;c动滑轮处于平衡状态】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例如:假设图一至图六满足三个限制条件,所有物块重为G物、动滑轮重为G动、动滑轮组重为G组图三、图五和图六都是动滑轮,拉力分别为(G物+G动)/3、(G物+G动)/2和 (G物+G动)/3图一、图二和图四都是动滑轮组,拉力分别为(G物+G组)/4、(G物+G组)/5和(G物+G组)/4而对于横向运动的滑轮需进行横向受力,例如右图:若滑轮组满足三个限制条件,A受摩擦力为f则有F=f/3而A向左运动的距离XA=绳向左运动的距离X绳3杠杆与滑轮部分是考试重点,多出选择和计算题,须牢记规律并灵活运

11、用!7. 功和能 功与能的知识点必考,分值比重一般不低于十分,通常作为中考物理压轴题候选之一!常用到的物理量:功W 功率P 机械能E机械 动能E动 势能E势功与功率: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该物体做的功W = 该力F该力沿该力的方向对物体的作用距离s即:W = Fs (单位通常是J或KJ)功率P =功W时间t (即P = Wt 单位通常是w或kw)当物体在恒力的作用下沿直线运动时,P = Wt= Fst= Fv (此示可求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功率)例如:在恒力F的作用下物体保持匀速v向右运动了L1的距离,撤去恒力F后物体由于惯性仍然向右运动了L2的距离,由此过程可求恒力F对物体做的总功W = FL1

12、 恒力F做功过程的功率保持恒定P = Fv机械效率问题:机械效率 = 有用功(一般是克服重力做的功)W重总功W总重力做功W重 = 重力G竖直方向变化的距离H 例如: 左图物重为G,拉力为F,物体上升高度为h 根据图意可求:有用功W重=Gh 总功W总=F3 h 机械效率 = G(3 F) 如果滑轮组满足三个限制条件且动滑轮重力为G。 那么总功也可以表示为W总= (G+ G。)h 因为拉力F=(G+ G。)3 = G(G+ G。)再如: 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沿斜面 运动距离为L,竖直方向的 上升高度为H 由此可求: 有用功W重=Gh 总功W总=FL 机械效率 = GhFL注意!这里的两个例子都没有涉

13、及时间和速度问题,所以无法求出拉力的功率,但是这一类型的题目是可以结合功率来考的。思考以上两个例题的物体若都以v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它们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都为t,来求平均功率是多少?关于机械能:物体的机械能E机械=物体的动能E动物体的势能E势(物体的势能一般指其重力势能)一般而言,物体的所有能量都与其自身的质量呈正相关(即质量越大能量越高)物体的动能E动与物体的运动速度v呈正相关,速度v越大动能E动越高重力势能E势与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变化h关,h为正E势增加、h为负E势减少例如: 左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沿斜面以v 的速度下滑至地面静止,下滑高度 为h 由此可知: 物体的h为负重力势能减少

14、了 物体的速度v减小动能减少了 因此该过程使物体的机械能减少8. 物态的变化 物态变化这一内容十分简单,中考一般出于选择题中吸热过程:放热过程:常识:a晶体发生物态变化时温度不会改变 b液体的沸点与气压呈正相关: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c升高温度、增加蒸发面积或增大表面空气流速都能加速蒸发d白雾是液体小液滴,白烟是固体小颗粒,水蒸气肉眼看不到e所有物质都有内能,物质内部都存在分子的热运动9. 热力学第一定律 简化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经常会作为一个考点出现在中考试卷,且多见于选择题中,这一考点内容很少,但考生对于该内容充分理解和灵活运动有较大难度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即物体内能的变化U与它接

15、受的功W和接受的热Q相关)外界对物体做功会使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会使物体内能减少物体从外界吸热会使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向外界放热会使物体内能减少注意!初中阶段,物体内能的变化一般只考虑物体与外界进行的热量交换,即 U=Q物体内能的变化U主要体现在物体温度的变化T,也就是说如果物体的温度发生了变化那么物体的内能也一定发生了变化:在物体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T为正)内能U增加;温度降低(T为负)内能减少。但是这个规律不能说成如果物体的内能发生了变化那么物体的温度也一定发生了变化,因为晶体发生物态的变化过程(如:熔化、汽化、液化、凝固等)内能会变但温度不变关于热量Q:功W、能E和热Q是三个

16、物理意义不同的物理量,但是它们的单位相同(一般是J或KJ)物质燃烧可以放热,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物质完全燃烧的质量m该物质的热值q物质的温度发生了变化可能是因为它与外界发生热量的交换(初中阶段计算题一向如此):物质与外界交换的热量Q=物质的比热容C物质的质量m物质发生变化的温度T物质的温度升高(可能)从外界吸收了热量,物质温度降低(可能)向外界释放了热量所以Q= CmT 注意!燃烧、(电)功和热量常常会混在一起设计题目10. 简单电路 关于简单电路的知识是中考的重要考试内容之一,多见于选择题和实验题,有一定难度串并联电路:如右图甲所示为串联电路,电路中小灯泡L1、L2、L3串联串联电路元

17、件中电流相等,即通过L1、L2和L3的电流都等于干路电流I;串联电路元件的分压不一定相等,根据U=RI可知串联电路元件的分压与其电阻成正比;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路元件的电阻之和,即R总=R1+R2+R3,所以各串联电路元件的分压之和等于路端电压U(注意!初中电学除实验题外一般不计电源内阻,路端电压的大小等于电动势的大小,是个定值)如右图乙所示为并联电路,电路中小灯泡L1、L2、L3并联并联电路元件中电压相等,即小灯泡L1、L2和L3的电压相等等于路端电压U;并联电路元件的分流不一定相等,根据U=RI可知并联电路元件的分流与其电阻成反比;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串联电路元件电阻的倒数之

18、和,即1/R总=1/R1+1/R2+1/R3,所以各并联电路元件的分流之和等于干路电流I变动电路分析分析变动电路是历年中考重点和难点!电路发生变化后首要任务是分析电流线路的变化,然后分析电流大小的变化,可以说分析电路变化主要依据分析电流变化,电流可以适当地形象化为水流,而电路元件则可看作有大小之分的阻碍,电阻越大能流过的电流越小,当电流流过有阻碍的电阻时便会产生电功 注意!电流出现分支则出现并联电路,出现分支的电路中只要有零电阻的电路电流就不会通过有电阻的电路,例如假设右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小灯泡L1、L2、L3的电阻分别为R1、R2、R3,当开关K1和K2都断开时电流只通过小灯泡L3,I=

19、UR3;当只有开关K1闭合时,电流依次通过小灯泡L1和L3(电流无分支,串联) I=U(R1+R3);当只有开关K2闭合时,电流分别通过L3和L1、L2(L1 L2串联,L1 L2和L3并联)1/R总=1/(R1+R2)+1/R3,R总= ,总电流I总= 通过小灯泡L3的电流I3=UR3 通过小灯泡L1和L2的电流I1.2= ;当开关都闭合时电流分别通过小灯泡L2和L3(不通过L1, L2和L3并联)总电阻 , 总电流I总= 通过小灯泡L3的电流I3=UR3 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I2= UR2简单电路的几个常识:a短路电流无阻碍通过;通路电流可以通过;断路电流无法通过b一般而言,电流变电阻为零

20、(相当于短路);电压表电阻无穷大(相当于短路)c电流总是从电表标数字的接线柱流进电表,从标-号的接线柱流出电表d电表的两个接线柱代表两种不同的量程,需加以区分!e闭合回路中任何一个电路元件电阻变大都会使整体电阻变大f电源一般不计内阻,电源电压等于总的路端电压导线材质(决定因素,银铜铝其他) 导线长度(导线越长电阻越大) 内因g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导线粗细(导线越粗电阻越小) 温度(外因,纯金属导线随温度升高电阻增大)11. 电功和电功率 P=UI (知道路端电压和电流便可求出总功率) P=U2/R (仅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P=I2R (主要用于求热功率) P=W/t (根据电功

21、求电功率,这类题型最为灵活,往往会牵扯功能转化关系)例如:右图是吹风机的工作简略示意图,假设风扇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110W,内部线路总电阻4;右端为电热丝,电阻为55,当两个开关都闭合时吹风机出热风,只有左边的开关闭合时吹风机出冷风,这便是吹风机的工作原理由此可求:a通过风扇的电流 I=P/U=110W/220V=0.5A b风扇内部线路的产热功率P内= I2R =(0.5A)24=1W c风扇对外做功的功率P外=P额P内=110W1W=109W d电热丝的产热功率为P热= U2/R =(220V)255=880W e吹风机的总功率P总=P内+P外+P热=1W+109W+880W=990W再如:右图是太阳能电源的工作简略示意图,太阳能电源每天可接收太阳能为5kWh,闭合开关K1能够接通热水器的电热丝,已知电热丝电阻为10;闭合开关K2能够使灯泡正常工作,已知灯泡额定功率为100W,电阻为100,若太阳能电源的能量转化效率=42%所以 太阳能电源的等效电压U=(P灯R灯)1/2=(100W100) 1/2=100V 电热丝的功率P=U2/R热=(100V)210=1000W 每天最多能烧开的水量为(假设初始水温10):Q=cmT=W热即51000W3600s42%=4.2103J/(Kg)m(100-10)所以m=20 Kg 思考,烧开这些水需要多长时间?(答案2.1h)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