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药理学教案 第40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第四十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Macrolides, lincomycins and polypeptide antibiotics) 目的要求1. 掌握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的抗菌谱及作用机制;2. 熟悉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的抗菌特点,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齐霉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 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的抗菌作用、临床作用及不良反应;3. 万古霉素、杆菌肽和多粘菌素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
2、及不良反应。 教学重点1. 红霉素的抗菌谱、抗菌机制及耐药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2. 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的体内分布特点、抗菌作用、临床作用及不良反应;3. 万古霉素和多粘菌素的抗菌谱、抗菌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教学难点1. 大环内酯类、万古霉素和多粘菌素类的抗菌机制;2.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万古霉素和多粘菌素类的抗菌作用及临床用途。 教 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药理学第6版,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Macrolides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 一、抗菌作用及机制 抗菌谱窄,G+、G-菌作用强,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
3、体、厌氧菌有效 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快速抑菌剂 ,50S亚基靶位,阻抑肽酰基移位 转移。林可、克林、氯的拮抗。 二、耐药机制 1.产生灭活酶:酯酶、磷酸化、乙酰化 2.改变靶位结构:甲基化 3.摄入减少外排增多 三、药代动力学 1.红霉素易被胃酸破坏,其他不易 2.分布广,组织浓度比血药浓度高,不易透过BBB 3.红肝代谢 4.红主要经胆汁排泄,克拉霉素肾排泄红霉素 erythromycin 【抗菌作用】 G+、G-菌作用强,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厌氧菌有效。 【体内过程】 口服用肠溶片,经胆汁排泄,肝肠循环 【用途】 1.青霉素耐药的G+球菌感染和青霉素过敏者 2.敏感菌
4、感染,口腔、呼吸道泌尿生殖系感染。 【不良反应】 1.刺激性强:胃肠道反应 2.肝毒性 克拉霉素 clarithromycin 可PO,组织浓度高,不良反应少,首过消除明显阿奇霉素 azithromycin 1.对胃酸稳定,PO 2.血药浓度高,组织渗透性好 3.半衰期延长,用药次数减少 4.抗菌谱广,G菌和某些衣原体 5.不良反应少而轻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licomycin 克林霉素clindamycin: 【抗菌作用机制】 1.G+作用强,支原体、衣原体,厌氧菌 2.机制: G+的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合成 【耐药性】 交叉耐药 【体内过程】 口服林吸收差,克完全,骨组织中
5、浓度极高,克肠道中PAE 【用途】 金葡菌感染(青霉素无效或过敏者) 急、慢性骨髓炎、关节感染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伪膜性肠炎:万古霉素、甲硝唑 2.过敏、肝损伤 第三节 多肽类抗生素 一、万古霉素类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1.主要G+菌(耐药菌MRSA),前体肽聚糖结合,诱导生成修饰酶而耐药。 2.po难吸收,只能静脉注射 3.用于G+菌严重感染,po治疗伪膜性结肠炎 4.毒性大,耳毒性、肾毒性,过敏 二、多粘菌素类 多粘菌素B和粘菌素E: 1.对G-杆菌尤绿脓杆菌作用强、不易耐药 2.作用胞浆膜,去垢 3.毒性大,应用少,其它药无效的G-杆菌感染 三、杆菌肽 对G+菌作用强,用于局部感染 思考题1. 红霉素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特点?2. 与红霉素比较,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有哪些特点?3. 林可霉素类为什么不宜与大环内酯类合用?4. 万古霉素类的抗菌作用、抗菌机制及临床应用特点5. 多粘菌素类的抗菌作用、抗菌机制及临床应用特点 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