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069266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发布时间:2011-06-07来源:未知信息录入人:admin访问次数:61次 国家林业局于2009年启动了中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采用资料分析法、座谈讨论法、问卷调查法、态势分析法、价值工程研讨法、国际案例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林业信息化的发展态势、战略定位、需求分析、战略设计、战略内容、战略重点、优先行动、战略保障和发展测评体系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林业信息化进行了规范定义,明确了林业信息化的内涵,为统一认识奠定了基础;对林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客观深入的剖析,为下一步工作明确了努力方向;明确提出了中国林业信息化的战略定

2、位,对规范表述林业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系统提出了中国林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框架、战略目标、实施策略、战略内容、优先行动、战略保障等,对确定全国林业信息化的目标任务和推进进度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发展现状 (一)林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林业信息化是指在林业各个领域应用信息技术,采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促进生态建设、林业产业、生态文化和行政管理的科学发展,带动林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它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林业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衡量林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林业信息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从范围上看,林业信息化涉及到林业的各个领域;从手段上看,林业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

3、技术;从内容上看,林业信息化是采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从目的上看,林业信息化是促进生态建设、林业产业、生态文化和行政管理的科学发展;从本质上看,林业信息化是带动林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二)国外现状。从全球来看,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人类社会正快步迈入信息化新时代。据20092010年度全球信息技术报告显示,美国、加拿大、瑞典、丹麦、新加坡等国都在强力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建设,从而引起全球范围的网络文化大变革。2008年美国大选,政治类的网站成为用户量增长最快类别之一,其用户量增加了43%,达到1200万。55的成年人会利用网络了解大选情况,在网上搜索政治新闻

4、,查看竞选人的背景,获知竞选人的辩论题目等。 欧盟推动电子政务一体化,实现政府部门之间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及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英国政府始终把向用户提供便捷、高质量的服务,使公众与政府方便沟通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目标,提出“一站式”服务理念。英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共同协商建立了面向公众和企业的700项服务项目,到2006年底,地方政府所有服务项目实现了100%在线服务。据英国社区与地方政府部提供的资料,目前电子服务的实现比例达98%,公众对政府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75%。澳大利亚信息化管理体系比较健全,联邦、州两级政府及各部门都有信息化专门机构。人均因特网连接世界排名第九,亚太地区排名第二

5、。网上服务项目位于世界前列,与美国、新加坡等国一样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三)国内现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近几年的大力推进,中国林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 1、信息化发展思路日益明确。国家林业局先后制定和发布了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南、全国林业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召开了两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了林业信息化发展思路,为科学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2、信息网络基础建设稳步推进。国家林业局先后启动实施了局中心机房改扩建工程、内外网物理隔离建设工程、林业专网扩建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国林业专网节点由37

6、个增至72个,联通各省级林业部门和国家林业局京内外各单位。同时,辽宁等部分省区建成了省、市、县、乡四级联网的林业政务内网体系。这些为林业信息化进一步全面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信息发布具备权威平台。经过整合改造,形成了中国林业统一的对外门户网站。局内网升级改造后,开启了国家林业局无纸化办公的新时代。辽宁、湖南、吉林等16个省级林业部门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综合办公系统建设起步较早的省份正在完善功能、强化应用,有的省已延伸到了乡镇林业工作站和国有林场。 4、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日益加强。林业信息化基础平台和国家林业局内外网各应用系统的建设,整合了内外网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初步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建

7、共享,使得网站在线办事服务和互动交流功能日益增强。 5、信息化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成立了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国家林业局信息中心(信息办)、全国林业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全国2/3的省级林业部门设立了独立的信息化机构,专职人员达295人。资金投入得到加强,经费保障长效机制正在逐步确立。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不断健全,梳理、制修订了一批林业信息化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 6、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现有的信息化网络大多都配备了防火、防盗、防雷、防辐射、防泄密等硬件设施,提高了物理载体安全。新建了漏洞扫描、安全审计等一批软硬件安全设施,同时在内、外网配置了防火墙,在重要边界

8、部署了安全网关,加强了防病毒、防入侵、防篡改等网络安全防御设施建设,使得林业信息安全防护水平明显提高。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息化意识不强,发展动力不足。有些单位特别是领导同志对林业信息化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重视程度还不够,思想上认为信息化工作可轻可重,行动上对信息化工作时抓时放,缺乏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个别单位或同志大局意识不强、责任意识不高,工作上存在消极敷衍或抵触情绪。 2、体制机制不完善,信息化发展缺乏活力。管理体制不顺问题比较突出,绝大部分信息中心都是事业单位,缺乏管理协调能力,导致很多工作比较被动。信息化机构不健全,缺位、缺人、缺资金,导致很多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信息化推进机制

9、不完善,绩效考评制度、测评制度、会商制度、项目审查制度、激励机制、协调机制等,都还没有很好地建立,势必会影响到信息化工作的有效推进。 3、建设应用水平低,信息化绩效不明显。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仍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软件,重投入、轻管理等不良现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信息化建设需求不清晰;缺乏统一规划,顶层设计缺失或不科学;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整合共享进展缓慢,关联业务协同度低;标准规范不健全或执行不力;信息化推广应用力度不够等,这些都影响到了林业信息化的实际建设绩效。 4、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推进乏力。一个是绝对不足,即信息化资金总量小,这是个普遍的现象。通常是经

10、济越落后,问题就越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是由于资金投入问题而产生的。另外就是重建设、轻运维等认识上的缺位导致运行维护经费难以为继,影响了整个信息化工作的实效。另一个是相对不足,包括资金预算或分配不合理、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或这或那问题等。如第二期天保工程,国家投资很大,但其中的信息化资金预算却很少。资金使用不科学、挤占挪用资金等也是造成相对不足的重要原因。 二、发展趋势 (一)全球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正在经历一场新的革命,使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虚拟化、通信、云存储、安全、数据中心、物联网技术等方面。 1、虚拟化产品

11、层出不穷。由于虚拟化技术能够通过服务器整合而显著降低投资成本,并通过构建内部云和外部云节省大量的运营成本,因此加速了虚拟化在全球范围的普及与应用。目前许多预测已经成为现实:存储虚拟化真正落地、高端应用程序虚拟化渐成主流、网络虚拟化逐渐普及、虚拟化数据中心朝着云计算的方向大步迈进、管理工具比以往更加关注虚拟数据中心。在虚拟化技术应用方面,企业桌面虚拟化、手机虚拟化、面向虚拟化的安全解决方案、虚拟化推动绿色中心发展等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发展势头比之前预想的还要迅猛。 2、3G应用更加广泛。3G应用可以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互动实用型服务,包括邮件服务、实时通信、垂直搜索、网络游戏、电子商务、互动社区等

12、,人们通过这些服务可以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以手机杂志、手机视频、手机电视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新媒体也不甘落后,要在3G领域大显身手。专家预测,不久的将来通信与网络将逐步融合,在这个融合过程中,由于环境改变所带来的理念上的转变,将使用户能够明显地感到,原来“以自我为中心”的运营商们,开始实现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变。 3、云存储愈受关注。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为它们不断扩大的环境寻找提高存储效率和降低管理复杂性的方法,它们将考虑采用存储服务器和公共云提供商已经部署的存储架构设备。大多数企业将意识到,通用硬件基础架构和增值软件的结合将是向业务交付存储的最佳途径,企业在向云存储持续迁移的

13、过程中,将会采用更加有效的数据管理工具和策略。 4、物联网应用正在兴起。物联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在此基础上,利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编码技术给每一个实体对象一个惟一的代码,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物联网。它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5、信息安全呈现新态势。随着社交网站、云计算和智能手机的发展,网络犯罪分子也将把重点放在这些领域,目前

14、黑客已经精通了蠕虫病毒、网络钓鱼、虚假杀毒软件销售等方法,预测他们将会针对新的目标发起新一轮攻击。国外媒体列举的IT安全趋势有:社交网站将面临更多安全问题,Koobface蠕虫对社交网站用户形成很大困扰,这些恶意软件先感染用户电脑,再窃取信息;黑客也步入“云端”,他们效仿企业的做法使用基于云计算的工具,以便更有效部署远程攻击,扩大攻击范围;搜索引擎成为攻击传播的渠道,因为用户通常都非常信任搜索引擎,对于排在前几位的搜索结果更是没有任何怀疑,这就给了黑客可乘之机,从而对用户发动攻击。 6、数据中心集成力度加大。目前,金融、电信和政府行业是数据中心建设较快的行业,通过数据大集中,银行、电信等行业已

15、经实现了业务的集中管理,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同等水平的业务服务,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同时,业务数据的集中存储与管理,也为高水平、安全的数据保障创造了条件,业务连续性可以达到新的高度。而随着数据中心的发展,数据中心已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服务器统一托管、维护的场所,已经衍变为一个集大数据量运算、存储为一体的高性能计算机集中地。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方向将是以绿色、大规模虚拟化、高密度等为主,同时SaaS模式也会深受业界的欢迎。 (二)全球信息技术应用趋势。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迎来了新一轮建设热潮,这股热潮的特点可以简单地用“更快、更高、更强”来形容,这意味着信息通信技术服务的速度将更快,普及、深化应

16、用的要求将更高,提供的性能也将更强大。预计未来几年,全球信息技术应用将呈现以下趋势: 1、物联网与智慧城市深入发展。目前,以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为实现城市的智能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云计算市场发展速度非常快,预计2012年将达到1280亿美元,大量的数据、应用已经产生出来,大量的服务也被放上来。一个随时在线、随时连接的世界将应运而生,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方式。物联网会在城市监控、智能交通、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公共安全、工业监测、社会服务、智能家居等各个领域发挥作用,促使人们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的变革。与此同时,智慧城市的发展将不断引领出新业务、新领域,不断为新的生

17、产和生活方式增添智慧灵性,为政府提供新的管理和服务手段,为企业呈现新的商机,为市民带来新的体验。总之,信息化让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变革,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使城市更加宜居,生活更加美好。 2、信息技术重构社会发展方式。未来,微电子、计算机、网络通信和软件等各种信息通信技术将加速创新,不断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及终端设备的束缚。信息通信技术创新的内涵将更加丰富,技术、网络、应用、服务深度融合,不断创新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这些新兴产业形态的培育和发展,使得各产业之间的边界更加模糊、日益交融,其蕴藏的巨大能量既满足了人们越来越高的服务需求,反过来也给现代产业体系注入新的内涵

18、,有生命力的新兴产业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将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向网络化和数字化迈进的重要载体。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正在重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式。从生产方式转变来看,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领域的深化应用,正在引发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全球制造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化应用,使得产品分工、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正在转向以信息和全球资源为基础,产品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管理得到延伸,新兴的组织管理模式不断涌现。 3、绿色信息产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是适应当前全球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

19、化对传统行业节能减排有很大帮助。随着信息技术产业自身的绿色化(Green of ICT),开发低能耗信息技术产品、实现制造/服务过程绿色改造、加强信息技术产品的可回收利用等,将为整个国家(地区)的绿色经济做出积极贡献。此外,集团管理监控系统在大型企业环保方面也将发挥巨大作用,这已经得到很多专家、企业的一致肯定。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做好能源工作的重要条件,集团管理监控系统既可以实现对企业有效的管理,同时可以设定相关指标,监控企业的环境与能耗数据,在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同时,控制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对国家能源的环保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循环经济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将如虎添翼。 4

20、、信息技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政府本身的信息化能力不断提高,提供“人性化”的公共服务仍将是电子政务未来的改革和创新方向。一方面,政府将继续加强数据整合和互操作,提高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程度,以提高公众和企业的办事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为建设更好的社会环境,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政府将努力提高电子政务的服务范围,确保所有公民,特别是亟需社会支持而自身直接使用信息技术存在障碍的群体(如老人、残疾人、移民、低收入者等),能够从电子政务服务中受益。 5、电子设备趋于微型化与可移动。电子设备正在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轻,并且大多数是无线和移动的,高性能

21、计算机也从大型机器转向较小、较便宜的机器类型发展。从更广泛的意义而言,成群移动技术概念将被应用于网络和各种应用,计算机网络将会反映社会网络,社会一旦出现某种需求,各种各样的硬件和软件产品将随即进行改装以满足这种特殊需求。各种设备的微型化和移动性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将促使当前趋势继续延续,意味着更多的信息获取机会,更多的信息交流和人与信息更加自由的流动。 (三)中国信息化发展趋势。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信息化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生产力快速

22、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 1、信息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创新驱动。在我国,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基础性、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20多年来,我国信息产业以平均高于国民经济23倍的速度在发展,平均速度在20%以上,目前很多信息产品产量都达到了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但是,我国的信息产业依旧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将进入从规模扩张转向创新驱动的时代,推动优势资源整合,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我国将着力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氛围,并将重点扶持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同时,还

23、将鼓励重点企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支持国际合作。 2、信息化应用领域呈现“多元多层”的格局。随着信息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对国民经济的先导和软化作用进一步增强,e时代的信息化应用领域呈现“多元多层”的格局。如在农业信息化进程中,国家实施的农村信息化为农业信息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成立了信息网络协会,目前正在积极探索“物流+信息流+技术流”的服务模式。在工业信息化进程中,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工业信息化的领导和引导,为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提供政策保障;同时,企业加快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系统,重组业务流程,实现企业内部、企业与合作伙伴、客户等的信息共享,促进工业信息化。在军事信息化进程中,军队将完成从机械化

24、半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过渡,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高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提升军队士兵的信息化能力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在医疗信息化进程中,医疗行业应进一步促进医疗信息的共享,以数据库为中心,实现病人信息的无纸化和无胶片化。 3、信息技术朝着智能化、虚拟化、集成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是在柔性化和集成化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与延伸,未来,它的研究重点将是具有自律、分布、智能、仿生、敏捷、分形等特点的新一代制造系统。虚拟化信息技术主要包括CPU、服务器、存储、操作系统、管理软件、虚拟产品开发、虚拟制造、虚拟企业等,目前虚拟化技术正在进入爆炸式发展期,整合项目仍然是虚拟服务器采购的强大驱

25、动力,企业业务的延续性和实用性成为了虚拟化增长的两个重要原因。信息技术的集成化是基于一定标准,从部门内部的信息集成、功能集成发展到过程集成、部门间的集成和网络集成,主要是为了解决信息系统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问题。信息技术的绿色化是加大信息技术在促进节能减排降耗中的应用,随着国家对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更加关注以及虚拟化等诸多节能技术的逐渐深入应用,绿色信息技术将逐渐成为潮流。 4、“网络应用”安全将成为信息安全的核心。信息安全的核心在于“信息数据”的安全,而在数据处理中,应用才是关键。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应用类别越来越多,应用复杂度也越来越高,人们逐渐发现,单纯解决数据的访问和传输的安全已经无法

26、很好地保障信息安全,必须高度重视维护关键应用的安全,从数据的产生、计算和存储等多个角度来思考和解决。因此,对于“网络应用”安全的关注度也逐渐升温。 5、电子政务发展日益深入。主要体现在:一是以“公共服务”为指导方针,不断深化应用。从电子政务发展的大环境来说,2004年我国政府正式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但目前我国的政府网站离“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大力加强政府网站的服务功能,牢固树立网站的“服务”定位,在此基础上整合后台应用,统一对外服务平台,打造一个协同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网站”。从电子政务自身发展的特点来说,我国电子政务的大规模建设阶段已经结束,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就是如何进

27、一步深化应用,由“量”的扩张转变为“质”的提高。二是适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的管理体制机制。一个健全、完善的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可以分为“咨询、决策、协调、管理、执行、监督”六个环节,这六个环节必须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闭环,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电子政务管理体制。总体来看,在电子政务管理机构的职能定位、编制安排等方面,需要中央作出一些统一的规划。而地方政府在统一的框架下又需保留一定的调整自由度,对电子政务建设的管理、执行和监督出台一些具体的制度规范。三是加强电子政务法制环境建设。自从电子政务在我国兴起以来,这一领域的法制化工作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其中20

28、04年8月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8年5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都有涉及电子政务的部分。但是,与电子政务快速发展的实践相比,我国电子政务的法制化还明显滞后,尤其在2008年国家实行大部制改革、2009年地方政府也纷纷开展相应的政府机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有关电子政务的管理机构、管理职能,亟需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确认。 6、信息环境发展趋势。信息化的发展环境包含政策、法律法规、制度、标准、人才、安全管理等几方面。未来,各地信息化管理部门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信息化管理、信息市场规范、信息技术应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制订

29、法规,为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同时,关注国际信息化标准的发展,宣传贯彻国家标准,制定行业标准,推广和普及现有各项标准,尽快形成信息化标准体系,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还要积极培养和吸收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行业专业知识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开展对相关人员多层次的信息化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技术工作队伍。要建立安全体系认证制度,加快CA认证建设,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建设。 三、战略定位 (一)信息化是现代化的基本特征。随着现代化理论的传播,现代化正影响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对现代化也有了不同的解读。从历史的角度看,现代化主要指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以西欧及北美地区等地国

30、家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比如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等。从发展历程上看,现代化主要有两大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第一次现代化的大致时间是17631970年,第二次现代化的大致时间是19712100年。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指出,按照19802004年的发展速度估算,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达

31、到100%大约还需要年,也就是说,可能在2015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同时,该报告还指出,第一次现代化的典型特征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第二次现代化的典型特征是知识化和信息化,包括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生活质量、经济质量、工业增加值比重、工业劳动力比重等一系列评价指标。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是时代的主要特征,也是现代化的基本特征。21世纪世界各国所追求的现代化目标,已经不是工业化时代的传统现代化目标,即不能只用所谓的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以及与此相匹配的教育程度、生活质量、预期寿命等去加以度量,而是不失时机地加上信息化水平、生态化水平、全球化水平、竞争力水平、集约化水平、公平化水平等,

32、作为从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过渡的基本衡量。林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因此,林业信息化是林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二)林业信息化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林业信息化是充分利用计算机、“3S”、多媒体、网络、通信、虚拟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林业信息资源,促进林业信息交流和共享,提高林业发展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是改造传统林业,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实现林业现代化的必要途径。只有加快林业信息化,才能将全国林地、湿地、沙地和生物多样性等基础林业资源数据落实到山头地块,解决好“资源分布在哪里”、“林子造在哪里”、“治沙治在哪里”等问题,形成对三个系统和一个多样

33、性的全面有效监管,建设完善的生态体系,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只有加快林业信息化,才能构建四通八达的市场网络信息体系,及时了解企业和市场,掌握行业发展情况,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持,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林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建立起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兴林富民的目标;只有加快林业信息化,才能建立强大的信息网络,把林业的声音更快更好地传达出去,构建全方位的宣传阵地,普及生态知识,培育生态意识,树立起牢固的生态文明观。 总之,在林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林业信息化发挥着引领、优化、支撑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精准林业建设、林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林业信息产业等领域,林业信息化都发挥着引领、开拓的作用,极大

34、地丰富了现代林业建设的内涵。信息化与种苗培育、资源调查监测、行政管理等林业业务的结合,能够优化业务流程、改造传统生产方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行政审批、宣传教育、社会服务等林业工作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信息化的手段,信息化支撑、保障林业业务的功能日益凸显。 (三)林业现代化是林业信息化的根本目标。建设现代林业是全国林业工作的主题和方向。现代林业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是大力构建林业三大体系,充分挖掘林业多种功能,努力提升林业三大效益,不断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林业。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好三大体系,必须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林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林业,用现代信息手段管理林业,实现林业发

35、展的科学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林业工作点多面广,涉及千山万水、千家万户,加快推进信息化对林业来说尤为迫切,已成为发展现代林业的当务之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是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林业信息化的根本目标。 四、战略构想 (一)发展框架。林业信息化由林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社区三部分构成,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战略目标 第一阶段:数字林业建设阶段(20112015年)。本阶段以提高林业资源综合监管、营造林管理、林业灾害监控和应急响应能力为主线,通过加强移动采集终端、网络基础设施、基础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建设等,实现林业各种信息的数字化采集、传输、存储、处

36、理和应用。 第二阶段:智慧林业建设阶段(20162020年)。本阶段以提高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公共服务能力为主线,不断拓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信息技术在林业重点业务中的应用,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林业”。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智慧的流程、智慧的结构、智慧的感知、智慧的管理、智慧的应用、智慧的服务。 林业信息化发展框架及阶段目标 第三阶段:泛在林业建设阶段(20212030年)。本阶段以深化信息化与林业现代化的高度融合,全面提高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服务功能为主线,通过大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

37、“泛在林业”,让广大林区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能顺畅地通信,人们在林区可以高效地工作、自由地学习和快乐地生活。 (三)实施策略 1、正确处理统与分的关系。要努力消除各自为政造成的“信息孤岛”、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弊端,逐步向集中统一管理转变。要明确国家林业局与各级林业部门、林业信息化管理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职责权限,使大家在“五个统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 2、正确处理建与用的关系。林业信息化,建设是基础,培训是手段,应用是目的。要努力消除长期存在的重建设轻应用的不良现象,通过持续有效的培训,加强对已建信息化成果的推广应用,

38、切实提高资金产出效益。 3、正确处理技术与业务的关系。林业信息化建设长期以IT技术为主导,建设成果与林业业务需求之间存在一定脱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为此,要进一步加强IT技术与林业业务的紧密融合。 4、正确处理自身与公众的关系。林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自身力量难以完成。同时,自我封闭、以自身为服务对象的理念已难以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因此,必须实现由偏重自我服务向以公众服务为中心转变,由政府自建自管向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转变。 5、正确处理应用与安全的关系。信息化的高效率与信息安全的低效率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必须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要科学划

39、分信息资源的安全保护等级,在此基础上,按照应保尽保、安全第一的原则,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安全保应用、以应用促发展。 6、正确处理“硬技术”与“软环境”的关系。林业信息化的建设进程是硬技术与软环境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软环境是硬技术的外围保障,硬技术是软环境服务的主体。只有使两者相辅相成、协调推进,才能保证林业信息化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此,要实现从重“硬技术”轻软环境向软硬环境建设并重转变。 五、战略内容 (一)电子政务与生态领域信息化战略。发展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生态保护与建设信息获取的信息化、政府管理的信息化、政府服务的信息化。生态保护与建设信息获取的信息化是林业电子政务

40、建设的基础,发展内容包括移动和智能采集终端、数据中心、共享交换平台、业务应用系统、标准规范建设等,以实现信息采集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利用的快捷化。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内容包括综合办公系统、行政审批系统、公文传输系统、监察审计系统、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建设等,以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政府服务信息化的发展内容主要是内外网网站建设,以方便政府部门与社会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政务公开等。 (二)电子商务与产业领域信息化战略。发展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林农的信息化、林企的信息化、服务商的信息化。林农信息化的发展内容主要包括林产品生产

41、过程的信息化、市场供求信息获取与发布的信息化等。林企信息化的发展内容主要包括企业产品设计的信息化、企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企业产品销售的信息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决策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等多个方面。服务商信息化的发展内容主要是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及规范运营,如林业网络博览会、各类林业商务网站等。 (三)网络文化与生态文化领域信息化战略。发展内容主要是围绕生态文化创作、传播、交流、服务等环节,开展信息化建设,为繁荣生态文化提供载体和手段。如建设林业网络博物馆、网络电视、网络博览会、网络植树、网络论坛、共享数据库以及开通网络微博等。 (四)电子社区与新林区建设领域信息化战略。发展内容包括:基于全

42、要素数字地形图、数字正射影像(包括航空、卫星遥感影像)、数字地形模型(DEM)、林区三维景观模型等空间基本信息,结合地下管线、规划、土地、交通、绿化、道路、环境、旅游、人口、工业、商业、电力等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建立林区基础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信息管理系统、综合办公系统、监控与决策系统、网站等,促进林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杨、协调和高速发展。 (五)信息安全与支撑保障领域信息化战略。发展内容包括:完善林业信息获取基础设施,如利用遥感、导航、气象等卫星提高林业宏观感知能力,建立林区视频监控网络、多功能传感网络等提高中观和微观感知能力。优化林业信息传输基础设施,如加强新

43、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加强林区宽带网络建设等。建设林业数据中心、灾备中心,推动物联网在林业重点业务领域的应用,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林业科技、教育、人力资源、后勤服务、装备信息化。 六、优先行动 (一)林业内外网及综合办公系统建设。加强外网网站改造和整合,打造中国林业统一的对外服务窗口。加强内网平台改造和整合,为行政办公、业务协同等提供强大支撑。在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全面推广应用综合办公系统,并根据政府职能和业务管理需求的变化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二)林业资源监管系统建设。包括森林资源监管系统、荒漠化土地资源监管系统、湿地资源监管系统、生物多样性

44、资源监管系统的建设和完善等,以解决“林业资源分布在哪里”的问题,提高国家对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能力。 (三)营造林管理系统建设。以实现营造林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为主线,建立和完善国家及地方营造林管理系统,解决好“林子造在哪里”的问题。 (四)林业灾害防控与应急系统建设。以提高林业行业灾害应急管理水平为目的,在国家和地方建设森林防火监控与应急指挥系统、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管理系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管理系统,在国家和相关省级单位建设沙尘暴监测与防控管理系统。 (五)林权改革管理系统建设。包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管理系统、国有林场改革管理系统建设等。建设内容包括林权数据库、林权交易数据库、应

45、用系统等。 (六)林业经济运行服务系统建设。建设内容包括林业单位数据库、林业从业人员数据库、林业产业数据库、林业经济运行监测数据库、林业统计年鉴数据库、林业产业信息交流平台、业务应用系统等。 (七)林业信息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梳理林业信息资源,建立林业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在此基础上,将各类信息资源有机整合在统一平台上,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 (八)林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按照行业标准林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规定,建设内容包括总体标准、信息资源标准、应用标准、基础设施标准、管理标准等。 (九)林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设内容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

46、用安全、数据安全、制度保障等六个方面,其中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属于安全基础设施。 (十)林业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建设国家级和省级林业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内容为具有基础性、公共性意义的基础设施、数据库、应用支撑、应用系统等。 七、战略保障 (一)大力加强信息化机构和队伍建设。在国家、省、市、县四级林业主管部门均设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机构,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林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管理。全面推行政府首席信息官(CIO)制度,提高信息化管理机构在林业发展决策中的参政议政水平。为信息化管理机构配备强有力的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公务员制度管理。完善信息中心等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建立起决策、执行、

47、监督分离又相互制约的运作机制。加强信息化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技术,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扩大受众范围。按照分类培训、按需培训等原则,举办高级研修班、专题研修班、信息技术培训班等。选派优秀人员出国培训,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信息化人员。 (二)建立持续有效的信息化资金保障机制。研究建立林业信息化建设应用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使林业信息化占有应有的一席之地。在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设立林业信息化建设专项,确保年度投入稳中有升。在育林基金、生态效益补偿金等长期性林业建设投资中,设立林业信息化建设专项,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门用于

48、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加强林业建设项目审查和预算管理,确保信息化建设内容和资金投入应有尽有。坚持项目带动原则,以重大林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带动各级林业部门加大对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资金统一管理、统筹协调和审计监督,切实提高投资效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经济效益明显的领域,积极吸收社会投资。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化测评机制。以测评为抓手,大力完善林业信息化长效推进机制。研究建立林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网站建设水平、信息安全保障水平等测评指标体系和测评制度,通过综合测评与单项测评相结合,加强林业信息化发展监测和绩效评估工作,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目的。中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测评可从建设水平、应用水平、保障水平三个方面进行。林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包括6项指标:林业专网覆盖情况;省厅机房建设情况;省厅电脑普及情况;省厅数据库建设情况;省厅应用系统建设情况;内外网网站建设情况。林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包括6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