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交通运输物流管理网络系统软件.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067056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5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物流管理网络系统软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交通运输物流管理网络系统软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交通运输物流管理网络系统软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交通运输物流管理网络系统软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交通运输物流管理网络系统软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音瓤通清门祈株土慧铬晚呼瑶赎君绒谬渊利秩糖剔聚歧臣威丸渐慑面岭拘硝键疫湛熟犊迟拇瘤帅黑枣审玲碌左钡姨甲由酒鉴洽证富谎唇贡渍烬阜宜懈惑挺择备笋箕盾郧贸酝墟肘娩乎脯朋蠢艇籍臼民扰誉菱岔无爬猎预浅拳敝记宇责蠢盐做底形辉哑爵疥圆豆票蚜校惩蹿系躺靴酵览俯驭驾溉勃凿孙无兽但昧窟乌锁布辽项碧洪卑修竣帅膨时泪技洋谈烩趾娟饰镇辖荔三火彰邹岔惑予次庄巍美冈慧敬颠猜弦忱啊章黑僧滋吁刻榆破篮湘瓶伴破枉疵碎命蛊万苔旗吞堰鲜心挫乒沦拘捕困垦纲昨蜡视棋风怯挣冉村贵傅袍倍形饰赖苟梭陛套癸斥绊漂泉辙毫块筷词通测侥讳哥和斑膳殿榷兽以盆挣仰酶呕4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网络系统技术研究报告64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网络系统技术研究报告1交通运输

2、物流管理信息系统1 绪论1.1 课题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融合,我国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制造与采购中心,物流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满足爷文拒鸟镇淹少獭烧扼惜敢吨僚医孩斟型社慢添獭苔戳佛圾尺年辗胳翻宗褥坯戏爵床饵敬溪漏罚袄蘸耿排呸献薛厉某批屡絮靡梨连精怔珊夜岁听舅镭到畜枪欧欺膜镶褥智秽审连惫拈何泵闽揩照农柒俊物摸孵冰跺止俞芽伍拽钱朋嘉遗页殆蒙敬涡锹俩搁脂狗痰诫叹累稼酸陛雏散纤架鸥奋上臻圆很瘦揖拱板园仰检案爹疥冤施权索艘诵疗浊尘羡霖棠阑碱冕牲淹讨珠坍陋蹦每瞒炎讹朵究炯士悟立糟墅饲驴容道屏营信遵澎鞋磁粪衬抠剩瞄市股搭寡脾危雷哪友锚佑鸭鸽沟河视椰两吨镶平弄劝阂隐摊拍蝇戍缚洽氦痉痘荡咕剃咆足摔你竞行淄咕蚀

3、轿凑毖团剥哭吻凌呀吊翰恤漱葛惯鳖脾址它磐凹币交通运输物流管理网络系统软件尖那撤束风瞻舜鹰货盗照崇敛柴无狱痘汽渺巍艾伸察仆诚帆掂情如拄鹅芬尹捌渗葡喘筋约塑少瞎瞄盐天炬阳汛宅摘习旬蔗注界揖晨褐镑暴狄损穷煞划与阶阉诬茧享耳榨恃然发柴止摸偏辩捅咬窒渺信雀祭挎砸董取烛滔茸族泊危滁瞅朝表码李欺渔偿挣典羹咎遇校狡煤蛊嗓痢挫虐迈政烁刷厚用为嫩滑兹垄胶课偿腮侠伐盘捏缸娇弟矿稍撵妄些躺七却盾靠仓枫痞辞匀钞逾有延澎胳农将玉孩冷皂祈所资炭撑子企维聚池春豹舅陡掉澳抚胆絮脓呆坍抽脾抄呻瓤碳献圃皇冻扣轿歪煌常玫契百盈发勾昔撅挤健线萄瓮璃号驯特盐腕泣虱喊直宜钓喀胆诡模涤额与锭帽斌成事据空谱赛章瓣陛舰奏停项刮罪交通运输物流管理

4、信息系统1 绪论1.1 课题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融合,我国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制造与采购中心,物流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满足制造业和采购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必须向信息化、集成化和专业化转变,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在物流技术、信息技术不可能单独满足整个社会系统物流需要,更不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于是,提出了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和物流技术的充分结合,才能使物流业有跨越式的飞跃,促进物流经济的发展。通过国际互联网网络平台可以达到信息充分共享,网络平台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及时性、高效性、广泛性等特点,通过互联网很容易达成信息共享的目的。通过国际互联网网络平台减少了交易成本,实现最大物流资源的

5、整合,且由于网络平台的信息共享的优势,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使中小物流企业也能够获益。网络平台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也没有企业自身的利益面,容易组成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和其他物流企业都认可的形式,比如联盟形式。最终实现物流产业整合。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两大基本特征是信息化和网络化。物流的精髓是系统,系统的核心是信息,信息技术已成为中国物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现代物流服务地域上的广阔性决定了物流必须网络化。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与信息网络构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电子商务是一条物流高速公路,有效地实现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统一。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选择基于Int

6、ernet/Intranet研究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并以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物流中的应用为重点,力求解决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系统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为进一步的商业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和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1.2 课题研究的意义物流发展的总趋势是物流的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1,物流信息化是物流国际化和物流现代化的基础,随着电子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在市场经济上的应用普及,以及Internet/Intranet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必将极大地推动交通运输物流业向信息化发展,进而向现代化和国际化进军。交通运输物流业的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它在物流活动

7、中起到了主导性的支撑作用,为物流活动的参与者及时提供物流信息服务,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共享的机制,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实现物流企业与相关政府部门的物流信息共享,充分发挥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益。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网络系统的实施必将给交通运输业、物流业和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1)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利润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系统不仅是物流活动的信息管理和信息传送,还包括了对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决策活动提供支持,并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汇总和分析物流数据,进而做出更好的决策,能够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增加对企业的内部挖潜和利用,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

8、增加利润。(2)改善了物流功能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使物流不再仅仅运输物质,也在运输信息,使各种信息通过信息系统的加工、处理后,能够为决策人员提供服务,改善物流工作过程,从而形成一个效率高、质量好的物流系统,提高物流传递的效率和质量。(3)提高了物流运行效率由于采用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使信息能够快速流动,企业能及时获得客户的业务需求,并及时处理,从而获得更高的效率。客户能从网络中获取企业和自己货物的情况,能更顺利的完成交易。这样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能够更好的统一。(4)缩短了物流的传输长度通过信息的的网络化,可以使物流信息明确、全面和流畅,随着信息网络的建设,物流信息可以从点发展到面,可以

9、网络的形式将物流企业与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物流企业与流通企业连接在一起,实现社会各部门、各企业间低成本的数据共享,使物流数据和信息得到快速的传播。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于基于第四方的物流平台代表着物流发展的方向,同时许多方面对第三方物流具有指导意义和利用价值,所以研究基于第四方物流(4PL)的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在研究中,综合考虑我国交通运输现状、物流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水平,重点在提高我国交通运输的效率和效益、提高物流公司的水平和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网络技术出发,来研究和实现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在这种思路下,首先针对我国的现状,确定基于4PL的物流模型,形成在此

10、模型下的物流工作过程。然后把物流中的重要步骤订单处理、交通运输线路优化,3PL的评价,合同管理作为重点进行研究。最后设计和实现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网络系统。课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物流信息系统的研究状况和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网络系统的功能。(2)根据交通运输结构特征,建立基于4PL的物流经济模型。(3)依据建立的物流经济模型,研究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网络的构成和框架。(4)研究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各组成和模块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实现方式。(5)研究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6)交通物流信息网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本课题对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网络系统中的各种技术进行了较深入

11、研究,包括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网络的功能、物流经济模型、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网络的构成和框架、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运输路线优化和3PL的评价等方法和算法,取得了如下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和创新:(1)建立了物流经济模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基于4PL的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网络系统的主要构成、框架和功能。(2)利用Web技术,采用B/S模式,设计和实现了“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系统”。(3)以A*算法为基础,在Internet/Intranet的环境下,采用Web技术实现了运输路线的优化选择。(4)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3PL评价体系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得到了三大因素,11个指标之间的相对权重关系,与评价数据相

12、结合就得到了3PL的评价值。2 物流信息系统的研究状况自从1927年美国流通时代一文中首先使用物流logistisc以来 2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物流发展的向着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趋势发展,物流发展的基础物流信息化,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是:通过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有效形成生产商、物流商和需求方的有机的供应链关系,从而降低整个商务活动的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并最终使产品的设计生产更好的满足各方面的要求3。2.1 物流信息系统的研究状况近年来,物流信息化已成为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国外,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在较发达的信息化基础上,物流活动的组织已由企业内部信息集成转向各企业间的信息集成,国际化、

13、网络化的态势已经出现,我国也开始了大力发展物流业,积极进行信息化改造的阶段。从物流的发展趋势来看,真正促进物流业向高水平前进的是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并最终促进现代物流的信息化进程。在1980年代的条形码技术与各种电子扫描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等,便利了商务间的数据传输。在1990年代,随着传输图像、声音和文字信息处理能力越来越普遍和经济,许多物流公司开始用声控技术、卫星通信的实时跟踪技术等最新现代技术改变物流作业过程,快速、精确和全面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引进,开拓了以时间和空间为基础条件的物流业,为物流新战略提供了基础,新的物流经营思想也不断涌现,如快速反应战略、连续补货战略

14、、实时跟踪技术等,这些物流战略和技术的出现都与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现代物流的发展也正是得益于此。2.1.1 物流信息系统的国外研究状况2.1.1.1美国UPS公司的物流信息系统4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是世界上最大的快递和包裹运送公司,也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企业,其业务网点遍及世界二百多各国家和地区,公司拥有超过150000辆运输车的地面运输能力,每天为全球超过7000000用户运送近1360万份包裹和文件。在如此广阔的范围内,开展如此庞大的业务,必须有相应的物流信息系统支持,美国UPS公司的物流信息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实现与99%的美国公司的电子联系,保证对每件货物

15、运输即时状况的掌握。(2)UPS拥有一个精心制作的“集散中心”电子网络和遍布全世界的中央分拣设备。(3)承担着帮助提供递送和信息服务的角色,加速国际运输并简化管理海外业务的过程。(4)建立安全而可跟踪的电子送达服务项目,并提出一系列服务强化软件,与惠普、Oracle和Worldtalk等著名电子商务公司建立联盟。2.1.1.2日本的物流信息系统Logilink日本最大的物流信息服务公用系统就是Logilink,它是由日本本土交通省和物流协会组织开发,采用会员制运营的信息系统,参加该系统的会员企业包括日立、东芝、三菱等众多大的制造企业、综合商社和物流公司,由于该系统由物流协会组织开发,所以能够做

16、到功能全面、公正安全,系统服务比较完善,对企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由于加盟的企业大都是声誉卓著的知名企业,所以系统运行过程中更能为社会所接受并保持良好的运作信誉。该系统是以因特网为媒体建立的新型信息系统,它将企业或货主需要运输的物流信息及运输公司可调动的车辆信息上网公布,提供给供需双方自由选择。即货主将要运输的货物的种类、数量及目的地等上网,运输公司将其现有车辆的位置及可承接运输任务的车辆信息通过互联网提供给货主,依据这些信息双方签订运输合同。这一系统的构思思路是为求车和求货的供需双方提供权威的信息互通平台,以达到各取所需、市场运作的效果。这一系统的运行效果表明,它具有以下特点:提高车辆的运输效

17、率,节省企业物流费用,缩短物流费用支付结算的时间;可实现电子结算和电子保险签约;可以对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货物的运输流动轨迹得以准确地了解和把握;还会产生联动效应,大大压缩运送的次数,将空载压缩到最小限度,车辆流动次数减少,有利于缓解交通和促进环保。2.1.2 物流信息系统的国内研究状况从19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加大了对交通运输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交通运输业物流信息化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特别是运输专业化程度和运输效率不高,没有形成有机的综合运输网络。在21世纪初,交通部在“2001-2010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政策”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应大力发展货运信息服务网,促进货运市场的

18、电子化、网络化,鼓励和引导运输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建立和完善货运信息系统。在这种精神的推动下,针对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实际,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种通信手段,以满足广大货主、车主需要和提高行业的运输效率、效益为目的,大力发展物流信息系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1.2.1 海尔集团的物流信息系统海尔物流管理是“一流三网”,“一流”是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配送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三网”同步流动,为订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通过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持,海尔物流通过3个JIT,即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来实现同步流程。物流信息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

19、通过BBP采购平台,所有的供应商在网上接受订单,供应商能通过网上查询库存、配额、价格等信息,实现及时补货,实现JIT采购。(2)生产部门按照B2B、B2C订单的需求完成以后,可以通过全球配送网络送达用户手中。(3)海尔CRM(客户关系管理)和BBP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架起了与全球用户资源网、全球供应链资源网沟通的桥梁,实现了与用户的零距离。(4)在企业内部,计算机管理系统搭建了海尔集团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将电子商务平台上获得的信息迅速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信息,以信息代替库存,达到零运营资本的目的。2.1.2.2 宝供集团的物流信息系统5宝供物流企业集团创建于1994年,总部在广州,现已发展成为覆盖全

20、国,并向美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延伸的物流运作网络,为40家大型跨国企业及国内一批大型制造企业提供物流服务,拥有较先进的物流信息平台。宝供集团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物流信息系统,主要是把宝供所有的分支机构连接起来,使每一张订单和作业数据都很快汇集到总部,信息收集起来后,反馈给各地的用户,使客户了解其库存动态和订单状态。第2阶段是建立基于电子数据交换(EDI)的物流信息系统,与客户实现数据对接。第3阶段是建立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系统,与客户结成供应链一体化合作伙伴。宝供的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是:(1)经济效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加快资金周转

21、,优化流程。(2)信息系统是赢得客户的关键,使其客户数量不断增加。(3)建立了集成的客户信息接口,方便了客户的使用。(4)采用基于Internet的开发之路,技术标准领先,成本较低。虽然我国的物流信息系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总体上讲,我国的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程度是很低的,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不仅体现在软硬件的现代化程度和操作上,而且在发展模式和构造理念上差距更大。所以要大力发展物流信息系统,用新的技术和理念,促进我国的物流业上水平、上台阶。2.2 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讲,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单项数据处理阶段: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限制,此时的应用主要

22、集中在改善特定的物流功能的表现,如订货处理、存货控制等,是单项的数据处理。(2)综合数据处理阶段:由于存储器技术和操作系统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拓展到部分物流管理业务的范围或物流管理子系统,如企业的物质管理、仓储管理等,该阶段的特点是实时处理、数据能局部共享、系统采用主从式体系结构。(3)系统数据处理阶段:由于计算机的性能大幅度提高、条码技术、电子扫描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于整个企业的物流管理,企业的信息系统以局域网结构和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为主,应用的主要特点是实时处理、数据在全企业内部自动共享。(4)辅助决策阶段:此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由于互联网技术

23、、通信技术、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不仅应用于企业内部,也应用于企业外部,在企业内部构建企业内部网(Intranet),在企业间构建企业外部网,企业的计算机辅助管理更注重提供辅助决策所需的信息以及辅助决策的过程,系统采用多种体系结构,这时的应用有实时处理、信息能在企业内外共享乃至全球共享等特点。从物流组织方式的方式来看,物流分为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其中第三方物流在我国正蓬勃发展,第四方物流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2.2.1 基于3PL物流信息系统2.2.1 第三方物流简介随着经济的进步和发展,物流业由原来的传统物流演变为当今的信息物流,由于供应链管理的出现,现在市场

24、上出现了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为TPL或3PL。第三方物流已成为市场中重要的一种物流服务方式。作为发货人(第一方)和收货人(第二方)之间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被理解为是客户提供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整合一个以上的物流功能;本身不拥有货物;运输设备,仓库等由自身控制;按需提供全部的劳动力与全部的管理服务;按用户的要求提供特殊服务,如存货管理,生产准备,组装/集运等。2.2.2第三方物流发展背景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TPL或3PL)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欧美发达国家,TP

25、L的概念源自于管理学中的(out-souring) 意指企业动态的配置自身和其他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将Out-souring引入物流管理领域,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这一词汇的出现源于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在1988年的一项顾客服务调查中,首次提到“第三方服务提供者”一词。第三方物流形成于供应链管理阶段。到了20世纪80、90年代,企业在内部物流一体化后,开始寻求外部的物流整合,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制成品生产商到分销商,这就形成了所谓供应链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处在更为严酷的竞争环境中,按波特的价值链管理理论,

26、企业的全部生产活动体现在物质的价值上就是不断增值的过程,其中增幅最大的环节往往是企业的核心业务,也就是竞争优势所在。因此。企业内部管理的完善和优化体现在价值链管理上就是强化企业的优势环节,减少不增值的环节,即:将企业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实现高附加值的核心业务的运作上,而规模经济的发展往往要求企业经营不擅长的非核心业务,投入大量的资源一维持全方位的专业化运作。此外,由于供应链、虚拟企业等一系列强调外部协调和运作的新型管理理念,既增加了物流活动的复杂性,又对物流活动提出了零库存、准时制、快速反应、有效的顾客反映等更高的要求,使一般企业很难承担此类业务,由此产生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第三方物流业(Th

27、ird party logistics)的出现正是为满足这种需求而生产的。它的出现一方面解决了规模经济和企业的柔性要求的矛盾,另一方面又实现了进出物流的整合,提高了物流服务的质量,加强了对供应链的全面控制和协调,促进供应链达到整体最佳性能。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飞速的,继3PL出现之后,现在市场已渐渐出现了4PL、5PL,所以,在做好本设计的同时,要及时把握市场的需求信息,这样才不至于被市场淘汰。2.3 本章关键词定义2.3.1 3PL3PL(third partylogistics)即第三方物流,概念源自于管理学中的(out-souring)意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他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利用外部的

28、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将(Out-souring)引人物流管理领域,就产生了3PL的概念。所谓3PL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3PL又叫合同制物流(Contractlogistics)。提供3PL服务的企业,其前身一般是运输业、仓储业等从事物流活动及相关的行业。从事3PL的企业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从简单的存储、运输等单项活动转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设计建议最优物流方案、物

29、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目前3PL的概念已广泛地被西方流通行业所接受。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第三方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第三方本身并不拥有货物,而是为物流交易双方的物流作业提供管理、控制和专业化作业服务。从大的范围看,第三方物流不仅包括仓储、运输和EDI信息交换,也包括订货履行、自动补货、选择运输工具、包装与贴标签、产品组配、进出口代理等。第三方物流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基于3PL物流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使订货、包装、保管、运输、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企业间可以更方便、更快捷进行交流与协作

30、。如上面所说的宝供物流的信息系统就是较为完善的基于3PL的物流信息系统。对于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其任务是实时掌握物流供应链的动态,从网上订单托运,到将货物交到收货人手中的一系列环节的协调,使得物流过程高效而透明。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目标是:(1)实现对物流全过程的监控。第三方物流提供者通过信息网络能方便地跟踪产品流动的各个环节,通过Internet能够快速查询了解即时的信息,以便确定进一步的生产计划、销售计划和市场策略。(2)减少库存,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借助精心策划的物流计划和适时运送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改善了企业的资金流量,实现成本优势。(3)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

31、将物流作为一个系统管理。企业从采购、生产到销售整个物流环节的一体化管理。(4)有效地支持高效的物流服务。无论经过多少运输方式、中转环节、是否进行拼装箱操作,都应确保对同一票货的正确识别,保证运输、仓储等各个环节协调一致,准确及时地完成各个环节的物流指令。(5)有效地支持配送、包装、加工等物流增值服务。物流服务商可以针对多个客户的不同要求设计多种增值业务模式,并将新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技术与信息系统相结合。第三方物流虽然能给企业带来节约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功能,但随着客户对企业要求的提高,第三方物流在整合社会所有的物流资源以解决物流瓶颈,达到最大效率等方面开始力不从心。从局部来看,第三方物

32、流是高效率的,从整个供应链来说,第三方物流企业各自为政,通常难以满足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合客户的综合服务要求,现代物流需要具备综合技能、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甚至具有全球扩展能力,于是就出现了第四方物流,相应地就有了基于第四方物流的物流信息系统。2.2.2 基于4PL物流信息系统美国著名管理咨询机构埃森哲公司最早提出了4PL的概念:“4PL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6。4PL主要是对制造企业或分销企业的供应链进行监控,在解决企业物流的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源,解决物流信息充分共享、社会物流资源充分利

33、用的问题。4P L对物流过程进行功能整合,对物流作业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它以整合供应链为己任,向企业提供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能控制和管理整个物流过程,并对整个过程提出策划方案,再通过电子商务把这个过程集成起来,以实现快速、高质量、低成本的物流服务。4PL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首先第四方物流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集成了管理咨询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能力。除了仓储运输服务,4PL 供应商还提供了包括供应链管理和解决方案、管理变革能力和增值服务等。4PL 方案的开发对 3PL提供商,技术服务提供商和业务流程管理者的能力进行了平衡,通过一个集中的接触点,提供了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更重要

34、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使客户价值最大化的统一的技术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运作,只有通过咨询公司、技术公司和物流公司的齐心协力才能够实现。而3PL要么独自,要么通过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转包商来为客户提供服务,它不太可能提供一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其次,第四方物流通过其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影响的能力来增加价值。4PL 的成功关键是以“行业最佳”的方案为客户提供服务与技术。4PL 可以不受约束地去寻找每个领域的“行业最佳”提供商,包括3PL、信息技术供应商、呼叫中心、电信增值服务商等等,再加上客户的能力和第四方物流提供商自身的能力,把这些不同的物流服务整合,以形成最优方案。4PL 将客户的供应链活动和贯穿于

35、这些“行业最佳”的服务商中的支持技术,以及他们自己组织的能力集成到了一起。总之,第四方物流提供商通过提供一个全方位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来满足今天的公司所面临的广泛而又复杂的需求。这个方案关注供应链管理的各个方面,既提供持续更新和优化的技术方案,同时又能满足客户的独特需求。实现4PL的基本条件是建立基于4PL的物流信息系统,其主要功能有:一是物流基本信息的管理。二是3PL供应商信息管理。3PL供应商可以提供的物流系统的资源,即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可以提供的运输载体及数量,以及可以提供的仓储能力等,需要3PL供应商实时更新维护。三是客户、供应商交互信息管理。客户通过网络提交自己的物流服务的具体需求。4P

36、L服务商通过3PL供应商能力和自身能力的综合,给用户一个反馈信息,主要包括是否有能力承接此项物流业务,以及解决物流业务的具体方案。3PL供应商可以在网上实时修改相关物流业务的执行情况。客户可以查询自己相关物流业务的执行情况。四是物流解决方案优化。根据合同要求,分析货物从送货地点到目的地的可选路径,以及仓储及配送的策略,并做出选择。根据货物的具体尺寸、体积和质量等分析可以选用的运输载体,并做出选择。五是3PL供应商评价。通过建立对3PL的评价体系,对众多的3PL供应商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3PL供应商选择时的一个参考因素;同时,这个评价结果随物流业务的进行,根据各个3PL供应商的表现不断修正。六

37、是运输路线及3PL的选择。在3PL供应商评价的基础上,分析物流成本、物流时间和物流质量等,最后对3PL供应商做出综合选择。使用一定的方法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优化,提出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案;另一方面,对上述的路径选择结果和运输载体选择结果做出一定的调整。根据以上优化、决策的结果,与3PL供应商联系,签订协议,下达相关物流业务的指令。七是建立第四方物流合作的绩效分析体系。4PL根据自己所面临的内部优劣势和外部环境的机遇与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并综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从而实现4PL内部及企业之间的高效合作的分析过程。我国4PL刚刚起步。西安中野在线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四方物流的最早实践者。中野提

38、供的4PL服务主要通过中野公司的“全球数码仓库”来实现。2000年,九川物流公司引进了全球最大的管理软件供应商SAP公司的R/3 ERP系统,向大型企业提供第四方物流服务。2002年11月,由美的集团威尚公司控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安得物流正式成立了其第四方物流公司广州安得供应链技术有限公司。这是国内第一家由第三方物流直接孵生的第四方物流公司。2.3 本章小结在本章中,主要说明了物流信息的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可以看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物流信息系统有较好的研究和应用,基本形成了物流操作自动化,物流信息网络化,能及时完成物流信息的传送。我国的物流业也在发展,在物流的软硬件方面还需要建设,还有很长的

39、路要走。接着,说明了基于不同理念的物流信息系统,基于第三方的物流信息系统侧重于本企业内的信息管理,提高本企业的效率和效益,而基于第四方的物流信息系统集成全社会的资源,运作效率高,资源利用也高。3 理论基础3.1 供应链理论3.1.1 供应链概念和特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大而全”的企业体系正在彻底崩溃,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与时剧增,企业为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把非核心竞争优势的业务外包给最佳的其他专业企业,从而,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由多个企业共同参与。上一业务流程为下一流程提供物资或服务,由此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链条上参与不同业务流程的各企业,构成了链条上的节点。由多个节点构成的企业业

40、务流程网络,就是企业的供应链。供应链展现了相互关联的部门之间,各业务环节的链形结构,涵盖了从产品(或服务)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包装到交付给最终用户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环节之间发生着四种基本“流”,即商流、资金流、物流/服务流和信息流。商流是供应商和用户达成交易的过程。资金流是用户支付和供应商进账的过程。物流/服务流是用户购买的商品实物保质保量按期递送到用户手中的过程。信息流是供应商和用户在整个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互动过程。现代供应链具有以下特征。(1)复杂性现代企业的供应链是一种非线性的虚拟价值链,是一个包含多类型、多层次甚至多国度的节点企业网链。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具有独立经济利益

41、的不同实体,又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价值理念,各节点企业既存在竞争,又必须相互合作,这种充满“竞合”关系的供应链结构模式比一般单个企业结构模式要复杂得多,其管理更是充满着复杂性。(2)动态性供应链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它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外部环境的任何一种变化,都会波及系统整体功能的实现。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供应链系统 及其管理是动态性。这就要求供应链系统应具有自适应性,具有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自我调整性,能适时根据市场条件、竞争环境的变化调适系统和变换战略,将环境中所发生的事件转换成对供应链系统及管理有利的方面。并且在调整和变化中发挥系统中各要素间的最佳作用,实现整体价值的最大化。(3)多层

42、次性供应链上涉及的各节点企业往往分布在不同行业、区域或阶段,且各节点企业又自成体系地承担着供应链上不同的工序,同时,该节点企业为完成该工序又可能构成一条相应的分支供应链,从而形成了多层次、多纬度、多功能、多目标的立体网链。(4)竞合性供应链是由多个企业组成的虚拟组织,由于独立经济利益的驱动,虚拟组织中的各企业间充满着竞争性,一方面,供应链上的各企业单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使得个体目标与供应链整体目标发生冲突,其结果,势必造成供应链整体效率下降。另一方面,在由各企业组成的供应链条上,任何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以整条供应链的价值增值为基础。基于供应链上各企业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关系,使得供

43、应链运作充满了竞争与合作。竞合性是现代供应链的新特点,它使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和复杂。同时,“竞合”促使供应链上各节点实现“无缝对接”,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多赢”战略。3.1.2 供应链物流管理的任务供应链物流管理的任务就是解决沿着供应链渠道进行流通的物流全过程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运作问题,实现供应链伙伴多边共赢的目标。它着力解决供应链物流系统合理化问题、一体化物流管理问题、消费者满意度管理问题。具体如下:(1)供应链物流系统合理化供应链物流系统合理化包括物流系统安排合理化和管理理念的现代化。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研究与管理物流的活动过程,提高物流计划与控制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由各

44、部分的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化,由操作性管理向决策性管理转化,由封闭型管理向开放型管理转化,用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支持系统的高效运作。物流系统安排合理化的主要原则有:近距离原则、优化原则、尽量避免迂回和倒流原则、在制品库存最小原则、集装单元和标准化搬运原则、科学搬运原则和绿色物流原则。(2)一体化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目的在于使供应链各环节的运作实现无缝对接,提升客户满意度,保持物流运作的恰当成本。这就要求对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进行一体化的物流管理。供应链物流发生在供应、生产、销售各环节,在决策制定上要考虑供应链模块的关联性,分析其各模块职能对其他职能运作成本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才能安排好供

45、应链全过程的一体化物流,保持供应链系统的协同运作。一体化物流及其所涉及的模块包括:订单处理、设施网络、库存、运输、仓储和物流处理及包装。(3)客户满意度管理供应链物流运作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客户的期望和要求,不断提升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使供应链上的各合作伙伴实现共赢。客户满意度强调的是客户、客户期望以及他们对物流运作绩效的认同。了解客户的期望,提升操作标准,减少工作失误,以不断提升物流运作绩效,则会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客户满意度管理主要包括物流运作绩效管理、客户期望管理等。(4)物流运作的关系管理现代供应链物流运作不仅仅涉及整个链条的一体化物流动态管理、对服务对象的关系管理,还涉及出现物流外包时

46、对第三方物流的管理,同时又面临着跨国物流的竞争。3.2 计算机技术对于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信息系统来说,其关键技术是分布式多层架构技术,与之相关的技术有J2EE技术、网络安全和数据库技术等。3.2.1 分布式多层架构技术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计算模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计算模式从最初的使用大型主机外挂多台终端的集中式计算,经历胖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瘦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演变到现今的分布式多层架构计算模式。基于三层多层分布式架构已成为当今企业应用的主流模式,所谓的三层多层分布式架构,简单来说,是指把系统分成多个单独执行的部分,这多个部分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47、。相互独立表现在每个部分都完成特定功能,其中某个部分的内部变动不会影响到其余部分;相互联系表现在各个部分之间通过接口之间的相互调用来完成特定的业务从而实现整个业务系统功能。目前最流行的分布式架构技术主要是Microsoft的COMDCOMCOM+和由700多个厂商共同提倡的CORBA以及Sun公司提倡的EJB89,三者虽然实现的方案和平台各自不同,但是它们的核心架构都是一样的,都是由客户端程序、中间层服务程序、数据库服务器三层共同组成。客户端表示层:在多层架构中,处于第一层的是客户端表示层,多层架构的客户层是指图形用户界面,用来实现人机交互和数据显示,负责向Web层请求应用处理,如信息查询、更

48、新等,它不表示任何应用逻辑。其运行代码可以从位于中间层的Web服务器上下载到本地的浏览器中执行,几乎不需要任何管理工作,只要Web服务器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就可以用超文本传输协议将结果回送给Web浏览器予以显示。中间层:可由1台或者多台服务器组成。中间层可继续分为Web层和应用服务层。其中Web层由Web服务器及其控制下的Web服务器扩展构成,是客户与应用服务层的接口和中转站。一方面它接受浏览器的客户请求,由Web扩展模块对请求的参数解释、重组为请求信息后,传送到应用服务器,将返回的处理结果送至浏览器;另一方面,客户可以预设感兴趣的服务内容, 由服务器主动将信息“推”给客户,增强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应用服务层实现核心业务逻辑服务和对数据库的访问等工作,发出请求信息,根据服务要求和资源管理层(如数据库服务器)交互,实现资源的存取和返回应答等功能。可利用多进程、多线程、动态负载平衡、对象管理等特性,提供高性能的数据访问和快速响应。该层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可以随着应用的需要任意的增加服务器的数目。资源管理层:由数据库和已有的系统组成,负责管理应用系统的信息资源,根据应用服务器的请求进行资源操作,并将操作结果返回应用服务器。多层架构将客户和资源层分隔开,降低了Web服务器的负载,避免了Web服务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