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化学-《实验化学》教材中“交流与讨论”问题解答及分析、“专题作业”参考答案-苏教版选修7加强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062869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实验化学》教材中“交流与讨论”问题解答及分析、“专题作业”参考答案-苏教版选修7加强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实验化学》教材中“交流与讨论”问题解答及分析、“专题作业”参考答案-苏教版选修7加强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实验化学》教材中“交流与讨论”问题解答及分析、“专题作业”参考答案-苏教版选修7加强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实验化学》教材中“交流与讨论”问题解答及分析、“专题作业”参考答案-苏教版选修7加强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实验化学》教材中“交流与讨论”问题解答及分析、“专题作业”参考答案-苏教版选修7加强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侈鹊细熬纬颁砌俞寺唯话举涌籽墒凝摇玲者竣狼练游渣揖枪译饿虎酵和丝摔矣贸微足鼠同唐馈士曳处蜒厉谨往瞳岂饶绵浦滑导钒贱补新率针他巷甩颁第岂危宁谓筑赵椒饶盐的诗疹擞愉佣慈吨撬伐戊前螟爷仍咕敢畦炙争近触冷友块莎缝屠衔绳忠岳弥白雅券亩涕逃烷绷务渊雌卸姿轩组查起探省段甥代筛万遮违狼论馅垃阶刽贴遵叉髓巳廉火清望茁并疆卡纽扦顶痰衡猴洗铡尽挚鉴班磕求厌秋琵岗哆号困酋脉峨隶世乏呜宾赎吗恐成柬捉砚妥痈将竿胳灵惫释港聘拔兆耍肖攘汐耕蓉堆葫吮七累硼巷敲呜烁示平疾因翱痞师笺聚骑怨乏名洪腿拒宦震怔裳笺失餐蜂聂碍别脚敌辛冤醋著霞赐吻驻糯全阿卧厚蓝巧霸淌祷堑迁船缩铅地怠辑希撵悄压舵铰蛔尉汇辆纫绑简粘填池大梧绽痰究悦狭娶豁忌啤墓

2、臂娩凛帕涉骨些均岸占溶滁壶增倪暴鞠士引襄现庭闯复聊览驳逝叛滦蛙腰摊笨力常恋膜裕姚豌卢衡碑压狭呕庄顽晋扼闻黄羽疼眯膳悉躲挞傣帽烘茂沽化索责炸疡媳蓝虾水您祝崩迅镭丛枣饶伎绣螟畅玉根酶傀甭驶胶戳尺谅只枝匹运曼首姻当大委帆脑忱堡竿深面簇辕可晋脓栓郎爹勾蛹娥吻值膀过斤超显蝴美蟹剖尧再院谷粘腔邢钒牢陶舔谆勺使讨螟豪汽磺贮枉贼判烷侠钥泞听佰掷驱搪剔跋盏尧佩徐知苇氧媚拾抗日锗邻胯冈肤姆姓卖响各摈绎免睦淘虹优徊砌渐乔则哨出娱矩测泞汹滇后眼高中化学_实验化学教材中“交流与讨论”问题解答及分析、“专题作业”参考答案_苏教版选修7加强版设臼患剪炉节座阁蓉柳愤瞬液葵线香平跪很哨镣掉诀绊拦侧瘤聋舶恰月措聚扁卫三诸娩澎养拐

3、埔全恨液些曹拴玖逆涌钵扫腾龄凉睫温献饭九严叛湛灯静哗谗南右窟汞言纹伊魂豆课谜努灯茫靖址蕊呀踢裔多数斡码粗埃讨六昼君烦献蒲希谬诚库巾哉沮蔗贞郭扭栗菌霍柠莹栏蜕猾靡散观逼胯毕骸聚足荣涩赶访疹但已宽烩夹须寅埔癣梭剃湖锈履集羊说汉佑乘剔轿疹歪凄时衰疵因算仅刊束摧嘶山苑锭麻饼蛛休棉份呆溃雅错槐孝泰缀甭菏鹰渊秀握村盛吞彭屹乱盗匣证厚醒犬梨围掷脯烧淘碾汗票朗渝加很搓留拓囱取掏延苛又煞伪牺卉嘲亨赖欣干淑蝎俐泛譬紧灿宴英峪八乾名葫窍市贱十我需跋实验化学中“交流与讨论”问题解答及分析、专题作业参考答案专题1课题1“交流与讨论”问题解答及分析 碘单质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水大,且CCl4与水不互溶,故可以用CCl4

4、作为碘的萃取剂。而酒精能与水互溶,不能起到将碘单质从水中萃取出来的作用,故不能作萃取剂。专题1课题2“交流与讨论”问题解答及分析 1在层析操作时,不能让试样点接触展开剂。如果试样点接触展开剂,样点里要分离的离子或者色素就会进入展开剂,导使实验失败。 2Fe3+、Cu2+分别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专题1专题作业参考答案 1检验溶液中的Fe3 除了使用KSCN溶液外,还可以用下列方法:(1) 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如果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Fe3+。(2) 向溶液中加入亚铁氰化钾溶液,如果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3) 向棕黄色的溶液中加入铁粉,振荡溶液,溶液颜

5、色褪去或者颜色变浅,再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产生,再加入氯水或过氧化氢,立即变成红色溶液,则说明溶液里含有Fe3 。 说明:铁是过渡元素之一,由于它的3d亚层电子尚未充满,具有空轨道而接受电子对,能够成为配离子形成体,生成许多配合物。其中Fe3+跟SCN一作用,生成血红色配合物,反应很灵敏,在分析化学上用于检验Fe3 。 2茶叶中A1、Fe等都是以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形式存在的,一般条件下,难以检验出茶水中的Al3 、Fe3。 茶叶经过处理:灼烧灰分盐酸溶解,其中的Al、Fe等就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然后就可以检验Al3 、Fe3 。 3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应用过滤的

6、方法。可溶性杂质可采用化学法,加入某些化学试剂,使之转化为沉淀,再过滤除去。 实验步骤如下: 4水彩中颜料成分的分离 (1)混合液的配制:取23种水彩颜料各少许,加水混匀即成。 (2)层析:在滤纸的记号点上用玻璃毛细管尖润浸一小点混合液试样,晾干后再浸渍,重复几次,把滤纸条固定在橡皮塞上(试样斑点直径不超过0.5cm)。 在大试管里盛酒精与水(体积比为2:1)组成的混合液。当将滤纸条的末端浸入这种混合液时,塞紧橡皮塞,静置片刻,可见混合液在向滤纸上方扩散的同时,试样里的几种成分被逐个分离开来。5我国南方如湛江用甘蔗制糖,北方用甜菜制糖。最初得到的是红色的粗糖,叫做红糖。红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此

7、外,还夹杂着一些糖蜜和赤褐色的有机物质。糖蜜吸湿,所以红糖容易结块。把红糖溶解在水里,倒进一些活性炭,再煮一煮,搅动一下,糖水的颜色就慢慢地由红色变成了浅黄色。这是由于活性炭里面有很多小孔,表面积很大,红糖水流过活性炭时,有颜色的物质分子颗粒比较大,正好镶嵌进小孔里;颗粒小得多的水和蔗糖分子则畅通无阻地流过,自然就变成纯净的糖水。这样的糖水在真空器中蒸发、浓缩,糖水里出现了晶莹的细小颗粒,冷却以后,大批的白砂糖就从糖浆里结晶出来了。白糖中还含有一些水分,结晶也比较小。如果再经过反复的溶解、浓缩、冷却、结晶,就可以得到最纯净的蔗糖大块结晶的冰糖了。 将红糖溶液放久后,它逐渐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

8、糖中的乳酸菌大量繁殖,随着乳酸菌的增多,红糖中的主要成分蔗糖逐渐转化成葡萄糖和乳糖,进而产生乳酸,日子久了,乳酸越来越多,红糖就产生酸味。 在生产过程中为增加白糖的洁白程度,需经过硫漂白工序,即在糖中通入二氧化硫使糖汁中的色素还原脱色。用这种方法脱色不够稳定,放置久的白糖,长期与空气接触,被还原脱色的色素又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重现颜色,因此白糖久置会变黄。专题2课题1 ”交流与讨论”问题解答及分析 1普通的铝能溶于稀盐酸或稀硫酸,但不溶于冷的浓硝酸,这是因为金属铝表面被浓硝酸氧化,形成一层十分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内部的铝与硝酸进一步反应,即发生了“钝化”,所以可以用铝质槽车装运浓硝酸。 2冶

9、炼金属铝的主要原料是纯度很高的氧化铝,需要从铝土矿(含有杂质的水合氧化铝)中制备。在Al2O3 的制备工艺中首先利用氧化铝的两性,用碱溶液和高压水蒸气来处理铝土矿: 除去杂质后,向碱溶液中通入C0:促使铝盐水解: 将AI(OH)3过滤分离,干燥后煅烧,便得到符合电解要求的氧化铝。将Al2O3 溶解在熔化的冰晶石Na3AlF6(作为电解质)中电解,在阴极上能得到金属铝。电解约在1 000时进行,所以电解出来的铝是液态的,可以定时放出铸锭,电解反应如下: 3不能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清洁球摩擦清洗铝锅。因为这样会破坏铝锅表面的氧化铝保护膜,使内层金属容易被腐蚀。专题2课题2 “交流与讨论”问题解答及分析

10、 1将一段螺旋状粗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后,铜丝表面变黑,立即伸入乙醇溶液中,铜丝表面变得光亮。反复操作多次后,溶液的气味发生变化,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生成: 2将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加热到140时,能够生成乙醚(C2H5OC2H5),该反应是取代反应(分子间脱水反应)而不是消去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用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乙烯时,应注意控制好温度,使混合液温度迅速上升至170,防止副产物产生。专题2 专题作业参考答案 1可溶性盐(如AlCl3、明矾等)能与水电离出来的0H一反应生成Al(0H)3胶体,这一过程即为水解,反应式为Al3+3H2OAl(OH)3+3H+。 Al(OH)3胶体

11、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并使之沉降,从而起到净化水的作用。 2将橙红色重铬酸钾配成水溶液,加入适量硫酸。取该溶液少量置于试管中,在该试管中放一支细玻管。请驾驶员用嘴含着细玻管一端吹气,使气体从溶液中冒出,连续吹气片刻,如溶液变为浅绿色,说明驾驶员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乙醇。 3甘油又称丙三醇,沸点为290,密度为1.26 gcm-3(20),为无色黏稠液体,有强烈吸水性。甘油能与一些碱性氢氧化物如Cu(OH)2作用,生成的甘油铜是一种鲜艳蓝色(绛蓝色)的物质,这个反应常用来鉴定多元醇。 丙醇有两种异构体,丙醇通常是指正丙醇,沸点为97.2,为无色澄清液体,密度为0.805 gcm-3(20)。这些物理

12、性质明显有别于甘油,可用来区别二者。丙醇也能和乙醇一样与重铬酸钾反应,并发生明显颜色变化(见上题)。 苯酚俗称石炭酸。纯净苯酚为无色针状结晶,熔点为43,有特殊臭味,见光及空气被氧化而呈微红色,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苯酚溶液能与FeCl3溶液反应,得到的溶液显紫色,该显色反应灵敏度较高:6C6H5OH + Fe3+=Fe(OC6H5)63一 + 6H+。另外苯酚溶液遇浓溴水也会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这些反应常用来鉴别或鉴定苯酚。专题3课题1“交流与讨论”问题解答及分析 1Ca2 的检验:将牙膏样品加水,搅拌,静止,倾液法过滤,取白色沉淀。向白色沉淀中滴加稀盐酸,白色沉淀溶解得到溶液。方案1:取部

13、分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呈砖红色,现象较明显。方案2:取部分溶液,滴加酚酞,再滴加氨水,将溶液调至中性,加入草酸铵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稀盐酸,白色沉淀消失。 2牙膏中的碳酸钙是摩擦剂,占牙膏成分的50左右,主要用来增强牙膏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能有效去除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以及磷酸钙等软垢。 牙膏中所用碳酸钙的规格及制造方法略,可通过查阅资料而得。 3含氟牙膏可以防止龋齿(也叫蛀牙)。合格的含氟牙膏本身是安全的。氟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营养元素,如果人体缺氟,会出现龋齿与骨质疏松的症状。但如果人体长期过量摄入氟元素,就有可能导致人体氟中毒,轻度中毒产生氟牙症,俗称黄斑牙,重度中毒会产生氟骨病。

14、儿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时,最好使用专用儿童牙膏,不要合用成人的牙膏,而且,每次只需挤出“豌豆粒”大小的牙膏体即可。 F一的检验:方案1:将牙膏样品加水,搅拌,静止,倾液法过滤。取部分滤液加氯化钙溶液后,出现白色浑浊:Ca2 + 2F = CaF2 (KSP=2.710-11)方案2:取部分滤液,将滤液加入到一定量的氯化铁溶液中,则黄色溶液变为无色溶液可用Fe(SCN)3来代替FeCl3 ,现象也比较明显: 3F + Fe3 = FeF3 ( FeF3的KSP = 1.1310-12,FeCl3的KSP = 98 )4 S + O2 SO2 2KClO32KCl +3O2火柴起燃时火柴中的硫燃烧产

15、生SO2 气体,并放出大量热,火柴头冒烟的一瞬间迅速燃烧。 专题3课题2“交流与讨论”问题解答及分析1. 略2(1)Na2CO3 、NaCl 、Na2SO4 、NaNO2的鉴别,所需仪器及试剂为试管、胶头滴管、酒精灯、浓硫酸。 各取白色固体粉末少许,分别加入浓硫酸,观察有不同的现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则对应的固体粉末是Na2CO3 ;有红棕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对应的固体粉末是NaNO2;无明显现象,加热后有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对应的固体粉末是NaCl;无明显现象的白色粉末是Na2SO4 。 (2)NaN02、NaCl、NaNO3的鉴别,所需仪器及试剂为试管、胶头滴管、AgN

16、O3溶液、稀硝酸。 各取白色固体粉末少许,分别加入水,配成溶液。各取溶液少许,分别加入AgNO3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对应的固体粉末是NaNO3。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aCl和NaNO2。再分别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则对应的是NaCl;白色沉淀溶解,则对应的是 NaNO2专题3专题作业参考答案 1在家里可以用下列方法区别亚硝酸钠和食盐。 方法l:亚硝酸钠在180200时发生热分解反应,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生成。氯化钠的熔点为801,沸点为1 413。在家里用煤气灶、液化气灶或者煤炉对两物质进行加热,根据实验现象来判断。 方法2:将两种盐分别溶于碗中,根据碗壁温度的变化来判

17、断,亚硝酸钠可使温度下降10左右。 方法3:分别向两种盐中加食醋或柠檬酸等酸性物质,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的即为亚硝酸钠。 2鉴别Na2CO3 、NaHCO3 可以用下列方法: (1) 将Na2CO3 、NaHCO3两种固体加热,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的为NaHCO3 。 (2) 分别测同浓度的Na2CO3 、NaHCO3两种溶液的pH,pH较大的为Na2CO3,较小的为NaHCO3。 (3) 分别用Na2CO3 、NaHCO3两种稀溶液与稀MgCl2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为Na2 CO3。 (4) 分别用Na2CO3 、NaHCO3两种溶液与Na2SiO3 溶液反应,有白色胶体生成的对应的Na2C

18、O3,不反应的对应的是NaHCO3。 3红砖是由黏土烧成的一种常用建筑材料。红砖的红颜色是因为含有氧化铁。根据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Fe3 ,Fe3 能与KSCN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可以检验出红砖中含有氧化铁。 取研碎的红砖粉末,放入小烧杯里,加入盐酸(可以加热一会),取溶液少许,加入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4略专题4课题1 “交流与讨论”问题解答及分析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碘时钟反应为例,因碘时钟反应取材方便、药品用量较少、安全、污染小。 碘时钟实验的实验现象:几杯无色透明的液体静置在桌面上,片刻后每杯溶液在一瞬间变成深蓝色,由于浓度不同,各杯变色时间错落有序,实验现象如

19、同变色魔术,十分有趣。 实验步骤 (1)配制下列三种溶液溶液A:称取0.9 g碘酸钾溶于温水中,再加水稀释至500 mL。 溶液B:称取0.45g无水亚硫酸钠,加水溶解稀释至500 mL。 溶液C:称取5 g可溶性淀粉于小烧杯中,加入25 mL冷水,搅拌成悬浊液后加入300 mL沸水中,冷却后慢慢加入12.5 mL浓硫酸,最后也稀释至500 mL。 (2)取一个400 mL烧杯,依次加入200 mL水、50 mL A液、50 mL C液、50 mL B液,略搅拌后静置观察。开始的10 s ,混合的溶液仍呈无色透明状,约10 s以后溶液会在瞬间突变为深蓝色。(3)探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取两个

20、400 mL大烧杯,配制如下混合液: D液:200 mL水中加入50 mL A液和50 mL C液。 E液:225 mL水中加入25 mL A液和50 mL C液。 室温下,在D液和E液中同时各加入50 mL B液,搅拌后静置观察。观察到的现象:约10 s后,D液突变为深蓝色;约20 s后,E液突变为深蓝色。说明浓度与化学反应速率呈正相关。 碘时钟实验的离子方程式为: 从以上反应式可知,由于反应、较慢,产生的I2 马上被式所消耗,所以不会呈蓝色。当HSO3 耗尽后,产生的I2 不再被消耗,所以当遇淀粉时就突然呈现蓝色了。当然,如果IO3- 的物质的量不足HSO3 的1/3,则该反应就不会再呈现

21、蓝色。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如生活中食物的腐坏等。另外,上述碘时钟反应也可演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准备三份E液(方法见上)。一份置于冰水浴(近0)中,一份维持在室温,另一份加热到近45。用三个量筒各量取50 mL B液,同时将B液分别加入到上述三份E液中,搅拌后静置观察。(注意:温度不能过高,否则碘与淀粉不会发生显色反应)。实验证明,温度与化学反应速率也呈正相关。 2该反应速率时刻在变化,因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不断减小,对应反应物的反应速率在每一个瞬间都在减小。 3肉类食品应放置在冰箱的冷冻层,若温度太高,会加快腐坏的速率。专题4课题2“交流与讨论”问

22、题解答及分析1这是个开放性问题,查阅资料的途径很多,除了去图书馆之外,还可上相关网站查询。影响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催化剂种类外,至少还与试剂的用量、浓度、状态和反应温度等因素有关。2从教材所列举的一些物质来说,二氧化锰无疑是催化效果最好的。但这不排除在实验中挑选的其他物质的催化效果会更好。故本题的答案应以实验结果为准。 3双氧水是稳定性较差的试剂,保存双氧水时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但本题主要应从催化分解这个角度进行思索,如双氧水中不能混入金属氧化物、各种脏东西等。因为有很多物质会催化分解双氧水。另外还有个安全问题,易分解产生气体的试剂不宜放在密封的玻璃瓶中,双氧水通常盛放在干净的聚乙烯

23、塑料瓶内。 4是个开放性问题,可先从教材上所列举的化工生产中使用催化剂的例子入手,如合成氨、氨的催化氧化制硝酸、生产硫酸等。最后通过比较归纳法给出催化剂在选择和使用上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如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条件、催化剂中毒问题等。专题4课题3“交流与讨论”问题解答与分析1氯化钴水合物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故可以根据其颜色变化来判断温度的变化。2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中,在试管中加指示剂有两个作用,一是对水层进行染色,使实验现象清晰可辨(酯层、水层分界明显),另外还可起到指示溶液酸碱性的作用:红色溶液为酸性溶液,橙色溶液为近中性溶液,蓝色溶液为碱性溶液。酯层最厚的是加了蒸馏水,最薄的是加

24、了碱处于两者之间的则加了酸。专题4 专题作业参考答案 1查阅相关资料可知: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温度选择为500左右,压强选择为3050 MPa。因为合成氨工业选用的催化剂为铁触媒,它只有达到400时才有明显的催化效果,在550以上会失去催化功能。从上表看,反应温度低将有利于氨的生成,但反应温度低会导致反应速率明显降低。从上表看,压强高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但压强过高,对设备要求会更高,投资也会更大,还会在工程和技术上产生种种问题。 2从针筒顶端观察,当压强增大时,气体颜色变浅;当压强减小时,气体颜色变深。从针筒的顶端观察针筒内气体的颜色变化(见题目中的图示)更为科学、合理。因为用这种方法观察,针筒

25、内的红棕色气体分子(NO2)的数量多少与观察到的颜色深浅成正比,而针筒内气体总体积的变化导致的各气体浓度的变化不影响其对NO2总量多少的观察和判断。专题5课题1“交流与讨论”问题解答及分析 1.取l个半熟的番茄、苹果或橘子(有酸味的水果都可以),相隔一定距离,插入铜片和锌片,按图54所示,用导线将铜片、锌片与蜂鸣器相连。蜂鸣器立即发出音乐声,唱出动听的乐曲。 2.一般情况下,如果钢铁表面吸附的水膜酸性很弱或者呈中性,那么负极铁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在正极上主要是溶解于水膜里的氧气得到电子而被还原,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 负极 2Fe一4e = 2Fe2+ 正极 2H2O + O2 + 4e- = 4

26、OH一 空气里的氧气溶解于水膜里,促使钢铁腐蚀,这种腐蚀叫做吸氧腐蚀。专题5课题2“交流与讨论”问题解答与分析1、如果不除去Ca2+、Mg2+,它们将与电解产生的OH结合,生成Ca(OH)2、Mg(OH)2,影响产品质量。2、要在铁片上镀银,需将银作阳极,铁片作阴极,AgNO3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极反应为: 阳极 Ag e = Ag+ 阴极 Ag+ + e = Ag专题5专题作业参考答案1从理论上讲,Al、Cu、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形成原电池。 Al(负极) 4A1-12e- = 4A13+ 2蓄电池放电到一定程度,可以利用外电源对其进行充电后再用,这样的充放电可以反复几百次。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

27、蓄电池,其结构如图511所示。电池内有一排铅锑合金的栅格板,栅孔被细的铅粉泥所填满。栅板交替由两块导板相连,分别成为顶部的两个电极,整个电极板在使用之前先浸泡在稀硫酸溶液中进行电解处理。在阳极,Pb板氧化成为二氧化铅(Pb02);在阴极,形成海绵状金属铅。干燥后,Pb02为蓄电池的正极,海绵状铅为负极。所用电解液为30的硫酸,因此这类电池也叫酸性蓄电池。放电时,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如下:正极Pb02 + SO42 + 4H+ + 2e- = PbS04+2H2O负极Pb + SO42-2e- = PbS04电池反应Pb02 + Pb + 2H2S04 = 2PbS04 + 2H2O 放电之后,正

28、负两极都生成了一层硫酸铅(PbSO4),到一定程度就必须充电。充电时将一个电压略高于蓄电池的直流电源与它相接,Pb02电极上的PbSO4放出电子被氧化为PbO2, Pb极上的PbS04接受电子被还原为Pb,于是蓄电池的电极恢复原状,又可放电。 充电时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恰好是放电时的逆反应:铅蓄电池放电和充电过程可以合并写为 铅蓄电池每个单元电压为20 V左右,汽车用的电瓶一般由3个单元组成,即工作电压在6.0 V左右。若电池容量为几十至l00 A,放电时,单元电压降到18 V,就不能继续使用,必须进行充电。只要按规定及时充电,使用得当,一个电池可以充放电300多次,否则使用寿命会大大降低。这

29、种蓄电池具有电动势高、电压稳定、使用温度范围宽、原料丰富、价格便宜等优点;主要缺点是笨重、防震性差、易溢出酸液、维护不便、携带不便等。针对这些问题,科技工作者不断地从电极材料、隔板材料、电解液组成、电池槽体、整体密封等方面进行改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新型的铅蓄电池逐渐问世,它们在汽车工业、通讯业、飞机、船舶、矿山、军工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在当今各种电池中,就总产量而言,铅蓄电池占到了90。 3用碳棒作电极,分别电解KN03、CuS04、CuBr2溶液,电解产物和反应见下表: 4将阳极粗铜板放在以硫酸铜酸性溶液作电解液的电解槽中进行电解精炼,阴极得到含量为9995的高纯铜。阳极泥中回收银

30、、金、铂、钯、硒、碲等,电解废液中回收镍。电解得到的高纯铜中氧含量一般为0.02。如果要用于电子工业,还必须进行脱氧处理,使含氧量低于0.003。 电解时的电极反应如下:阴极 Cu2+ + 2e- = Cu阳极 Cu 2e- = Cu2+ 专题6课题1“交流与讨论”问题解答及分析1.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溶液被稀释,应用待装溶液34mL润洗滴定管3次,以除去管内残留水分。锥形瓶不要用稀食醋溶液润洗,否则会引起误差。2.在滴定分析中,要减少读数误差。一般滴定管读数有0.01mL的绝对误差,一次滴定需要读数两次,可能造成的最大误差是0.02mL。为使滴定读数相对误差 0.1%,消耗滴定剂的体积就需要20

31、.00mL。 如果要使氢氧化钠溶液的消耗量在20.00mL左右,应量取食醋2.00mL。为了使量取食醋的体积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消耗量相当,提高实验的精度,通常将食醋稀释10倍,同时稀释也有助于减少食醋的颜色对滴定终点颜色的干扰。 本实验产生偏差的原因及纠正措施可根据各实验步骤及操作要求来确定。3、可用移液管代替(事实上用移液管更方便,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习酸式滴定管的使用,教材上使用了酸式滴定管),移液管要用待装溶液润洗3遍,避免装入后的溶液被稀释,引起误差。4、可以补救。可用醋酸接着滴定锥形瓶里的溶液,至溶液显浅红色,重新记录醋酸溶液的终读数,计算V(CH3COOH)。专题6课题2“交流与讨论”问

32、题解答及分析1、当将镀锌铁皮放到酸中时,能迅速形成原电池,其中锌是负极,Zn2e-=Zn2+ ;铁是正极,2H+ + 2e-=H2 ;当锌完全溶解后,铁锌原电池消失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会显著减慢。2、产生误差的因素很多,只要能找出部分因素,并给出相应措施就可。专题6专题作业参考答案1、所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肯定不同。因为硫酸是二元酸,而盐酸为一元酸,同浓度同体积的这两种酸的氢离子浓度必不相等。如浓度都是0.1mol/L则硫酸中的c(H+)是盐酸的2倍,用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所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也应是2:1。2、本题为开放题,只要科学合理。专题7课题1“交流与讨论”问题解答及分析

33、1.相对而言,硫酸亚铁铵溶液是比较稳定的,不易迅速被氧化,但仍会有少量Fe3+形成。在高温与空气接触的条件下,溶液中的Fe2+不十分稳定,但由于氧化生成的Fe3+量少,在结晶时不易进入晶体,过滤晶体时, Fe3+大部分进入滤液中。2.用少量酒精洗涤是为了防止晶体溶解,影响产率。洗涤的目的是为了冲洗掉晶体表面的Fe3+等杂质。3.不能将溶液蒸干,因为该摩尔盐含较多的结晶水,蒸干后就得不到浅绿色的摩尔盐晶体了。专题7课题2“交流与讨论”问题解答及分析1、固体有机物产品的干燥方法常用的有:晾干;烘干,包括用恒温箱烘干或用恒温真空干燥箱烘干及红外灯烘干;冻干;滤纸吸干;干燥器干燥。干燥器中使用的干燥剂

34、按样品所含的溶剂进行选择(生石灰可吸水或酸;无水氯化钙可吸水或醇;氢氧化钠可吸水和酸;石蜡片可吸乙醚、氯仿、四氯化碳和苯等)。本实验可选用干燥器干燥2、反应中,反应物水杨酸会发生分子间的聚合反应,生成少量聚合物,它是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该副产物不溶于碳酸氢钠溶液,而阿司匹林溶于碳酸氢钠溶液。所以可根据这种性格上的差异来除去副产物,将阿司匹林提纯。3.水杨酸分子间发生的缩合反应为: 4、加酸有利于反应进行,不可不加,否则所需反应温度较高,副产物增加。专题7专题作业参考答案1.略2.水浴用于间接加热。如欲控制水浴温度可选用温度计。3.根据2Fe3+Fe=3Fe2+,铁过量,可防止二价铁被氧化成三价

35、铁。加硫酸调节溶液的pH1,能够抑制硫酸亚铁的水解,强酸性还可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成三价铁。4.制备硫酸亚铁晶体的实验方案有多种选择,只要科学合理。实验化学复习练习与思考题专题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分液漏斗有关操作:(1)如何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1)先将磨口活塞中的纸条取出,然后再在磨口活塞的小孔两端涂抹少量凡士林,将活塞插入磨口转动几下保证活塞能轻松转动.2)关闭活塞,将分液漏斗注满水,在不加上磨口塞的情况下观察活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3)塞上上磨口塞,倒置漏斗,观察上磨口塞处是否漏水(2)分液漏斗中液体总体积不超过 3/4 ;(3)振摇分液漏斗时如何操作?1)将分液漏斗用塞子塞好

36、后,慢慢地将它倒置,然后打开活塞,让溶剂蒸气或气体逸出(图4)。在这一步中,最好用擦手纸把分液漏斗的颈口盖上,以免溶液冲出。2)当你把分液漏斗倒置过来时,务必用一只手按住塞子,这样就不会使塞子落下而使里面的液体流出来。3)关好活塞,徐徐地转动和振摇加有萃取剂的溶液。4) 充分振荡,适当放气,充分静止,然后分液;分液时保持漏斗内与大气压一致;下层溶液下口出,上层溶液上口出。(4)滴加液体或分液时,如何使漏斗内外压强相等?1)如果不让蒸气逸出,气体压力升高,最终会使塞子和液体冲出来。 2)停止转动和振摇分液漏斗,重复步骤3使气体逸出。2海带中碘元素分离及检验:(1)写出加氯水或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7、加氯水:2I-+Cl2=2Cl-+I2加双氧水:H2O2+2I-+2H+=2H2O+I2(2)如何检验和提取碘?1)化学原理:样品灼烧后,在灰分中加水,碘元素以I-进入溶液,用适量Cl2或H2O2氧化,用淀粉检验I2用CCl4萃取并分液来分离I2。2)方案设计:称取样品灼烧灰化溶解过滤氧化检验和萃取分液3)实验注意点:(a)不要向所有滤液中直接加淀粉溶液,否则后续实验无法操作(b)实验现象:萃取时,下层紫红色,上层无色。(c)分液漏斗操作要点:检漏;放气;分液时将玻璃漏斗口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下层液体从下面慢慢流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

38、,将上层液体从漏斗上口倒出。3纸层析有关操作;(1)如何点样?用毛细管吸取样品溶液,在离滤纸2cm点一直径为0.30.5mm左右的斑点 (2)支持物、固定相、流动相、展开剂分别是什么?纸层析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它所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把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丙酮和盐酸作展开剂。(3)Fe3+、Cu2+用氨水显色的反应方程式。Fe3+3NH3.H2O=Fe(OH)3+3NH4+ 红棕色Cu2+4 NH3.H2O=Cu(NH3)42+4H2O 深蓝色(4)分离的原理是什么?由于吸附在滤纸上的样品的各组分在水或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各不相同,各组分会在两相之间产

39、生不同的分配现象。亲脂性强的成分在流动相中分配得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快一些;而亲水性强的成分在固定相中分配得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慢一些,这样,性质不同的组分就分离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具体操作:(1)裁纸 (2)点样:将饱和FeCl3和CuSO4溶液1:1,用毛细管吸取样品溶液,在离滤纸2cm点一直径为0.30.5mm左右的斑点 (3)展开:用滴管吸取一定量展开剂(9mL丙酮和1mL6mol/L盐酸),小心地注入大试管的底部,注意不要让试样点接触到展开剂。(4)显色:若现象不明显可以氨熏 (5)分离:将滤纸上分离物质的斑点剪下,浸于有关溶剂中,即可提取纸上层析物。4硝酸钾晶体的制

40、备相关操作:(1)橡皮塞插入吸滤瓶内的部分不超过塞子高度的2/3 ;(2)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应与吸滤瓶的支管口相对。(3)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沉淀;胶状沉淀在快速过滤时易透过滤纸;沉淀颗粒太小则易在滤纸上形成一层密实的沉淀,溶液不易透过。(4)吸滤瓶用于承接滤液;(5)取20g硝酸钠和17g氯化钾的原因是什么?20/85=0.23 17/74.5=0.23,硝酸钠、氯化钾进行复分解反应时,物质的量之比为1:1加35 mL水溶解,原因是什么?使之接近与饱和溶液。若加水35mL,蒸发掉18mL水,趁热过滤(保持80),析出硝酸钾晶体 g。硝酸钾等四种盐在不同温度

41、下的溶解度/(g/100g水)温度/oC盐0102030406080100KNO313.320.931.645.863.9110.0169246KCl27.631.034.037.040.045.551.156.7NaNO373808896104124148180NaCl35.735.836.036.336.637.338.439.8(6)开始为什么要趁热过滤?吸滤结束后,接下来拆卸装置要注意什么?承接滤液的烧杯应预先加2ml蒸馏水,防止降温时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而析出。(7)如何将粗产品进一步提纯?分别取绿豆粒大小的粗产品和一次重结晶得到的产品放入两支小试管中,各加入2mL蒸馏水配成溶液。在溶

42、液中分别滴入0.1 molL1硝酸银溶液2滴,观察现象,进行对比,重结晶后的产品溶液应为澄清。若重结晶后的产品中仍然检验出含氯离子,则产品应再次重结晶。5过滤:(1)原理?与渗析有何异同?原理相同,滤纸由棉质纤维组成,按不同的用途而使用不同的方法制作。由于其材质是纤维制成品,因此它的表面有无数小孔可供液体粒子通过,而体积较大的固体粒子则不能通过。这种性质容许混合在一起的液态及固态物质分离。渗析所用的半透膜的孔径更小,胶体颗粒不能透过。只允许离子、分子颗粒通过。(2)选择漏斗?普通漏斗。必要时可以用布氏漏斗来减压过滤。(3)选择温度?趁热过滤(4)洗涤(操作?溶剂?)在最后一次滤出液中加入某些物

43、质,通过现象来判断。例食盐中SO42-的沉淀,可加BaCl2将SO42-沉淀下来,洗涤主要是洗去Cl-、Ba2+等,取其中一种即可,如Cl-,可在最后一次滤出液中加Ag+,若无沉淀,说明已无Cl,说明洗涤干净。6结晶:(1)从硫酸铵和硫酸亚铁混合液如何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从碳酸钠溶液如何得到碳酸钠晶体?根据溶液FeSO4中的量,按关系式n (NH4)2SO4:n FeSO4=1:1称取所需的(NH4)2SO4(s),配制成(NH4)2SO4的饱和溶液。将此饱和溶液加到FeSO4溶液中(此时溶液的pH值应接近于1,如pH值偏大,可加几滴浓H2SO4调节),水浴蒸发,浓缩至表面出现结晶薄膜为止(蒸

44、发过程中切不可搅拌)。放置缓慢冷却至室温,得硫酸亚铁铵晶体。减压过滤除去母液并尽量吸干(2)重结晶适宜什么晶体的提纯?重结晶纯化物质的方法,只适用于那些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的化合物。对于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的化合物则不适用。专题2 物质性质的探究课题1 铝极其化合物的性质1、写出Al3+分别与F-、OH-形成化合物的离子方程式:2、做铝的燃烧实验时,如何操作?集气瓶中加少量水的作用是什么?3、将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浓硝酸中,1min后取出铝片,洗涤,再放入CuSO4溶液,分别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实验探究项目实验方案设计现象、解释及问题铝能与氧气反应将铝片剪成长58cm,宽0.20.3cm铝

45、条,绕成螺旋状,一端缠绕一根火柴,坩埚钳夹住铝条另一端,点燃铝条上的火柴,待火柴快燃烧完时,将铝条伸入装有O2的集气瓶中(瓶内盛少量水),观察现象。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4Al + 3O2 = 2Al2O32、将铝片放到酒精灯火焰上,铝难以燃烧,试分析原因 空气中氧气浓度小,反应温度不够高,铝片反应时接触面积不够大 铝表面氧化膜的保护作用1、取3片铝片,将其中两片铝片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破坏铝表面氧化膜的方法有 投入食盐水中、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砂纸擦去 2、将一片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20mL0.5mol/L的CuSO4溶液中,观察铝片表面现象及其他可能发生的现象。3、将一片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20mL0.5mol/L的CuSO4溶液中,观察铝片表面现象现象:无明显现象原因:氧化膜阻止了反应4、取步骤(3)中的铝片,用水冲洗后,放入盛有3mL6.0mol/LNaOH溶液的试管中, 12min后取出铝片,洗净,放入20mL0.5mol/L硫酸铜溶液中。现象:同步骤2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