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311∕T 183─2021 急流救援人员培训技术规范(丽水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0547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9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11∕T 183─2021 急流救援人员培训技术规范(丽水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DB3311∕T 183─2021 急流救援人员培训技术规范(丽水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DB3311∕T 183─2021 急流救援人员培训技术规范(丽水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DB3311∕T 183─2021 急流救援人员培训技术规范(丽水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DB3311∕T 183─2021 急流救援人员培训技术规范(丽水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DB3311ICS 13.220.99CCS C 80浙江省丽水市地方标准DB 3311/T 1832021急流救援人员培训技术规范2021-08-23 发布2021-09-23 实施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 3311/T 1832021I目次前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3.1 急流救援.13.2 覆盖流.13.3 微笑流.13.4 皱眉流.13.5 翻滚流.23.6 V 流.23.7 倒 V 流.23.8 漩涡流.23.9 白色水域.23.10 洄流区.23.11 沸腾线.24 培训机构.24.1 师资.24.2 场地、设施和装备.24.3 管理制度.

2、34.4 安全保障.35 培训教学.35.1 教学计划.35.2 培训方式.35.3 培训内容.36 培训档案.36.1 应及时做好培训记录和总结.36.2 建立学员培训档案、培训管理档案和培训知识储备档案.36.3 档案采用电子和纸质管理方式.37 评价与改进.37.1 评价主体.37.2 评价内容.4DB 3311/T 1832021II附录 A(规范性)急流救援培训课程内容.5参考文献.11DB 3311/T 1832021I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单位不承

3、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丽水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丽水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景宁大均两山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柯乐芹、刘英、朱显岳、应跃跃、侯巍、陈雅莹、董海洁、吕继雄、周宏芸、李莉。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 3311/T 18320211急流救援人员培训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急流救援人员培训的术语和定义、培训机构、培训教学、培训档案和评价与改进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急流救援人员的培训。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4、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急流救援流速超过0.51 m/s且深度超过0.6 m的水域中的救援。3.2覆盖流河道由宽急速变窄,主水流被推向底部,支流被强压至河道边际撞击后弹回来,并覆盖主水流所形成的急流。3.3微笑流水流撞击河道中的障碍物后,由中央流向河流底部与两侧产生的急流。3.4皱眉流因地形障碍的影响,水流正面撞击平面障碍,形成撞击流与主流的叠加而产生的急流。3.5DB 3311/T 18320212翻滚流顺流而下的强劲水流,遇到落差后与底部水流反弹向上交汇后形成的急流。3.6V 流河道由窄变宽形成的急流,其形状尖

5、端指向上游处。3.7倒 V 流河道由宽变窄形成的急流,其形状尖端指向下游处。3.8漩涡流水流流经河岸转弯处、凹陷区域或障碍物时,形成漩涡状的急流。3.9白色水域急流和障碍物碰撞后产生白色气泡的水域。3.10洄流区水流经过障碍物(礁石、桥墩、倒树等)时,致两侧水流加快,在障碍物正后方形成滞空洄流。3.11沸腾线水流经过拦砂坝、拦水闸、水坝等有瞬间落差的区域,形成快速上下翻滚的急流。4培训机构4.1师资4.1.1资格教学人员应具有行业认可的资格证书,例如EMERGENCY RESCUE EXPERTISE SYSTEM(简称ERE应急救援专家系统)颁发的证书。4.1.2职业素养教学人员应具有良好的

6、职业道德,遵守职业守则。热爱急流救援事业,熟练掌握急流救援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4.2场地、设施和装备DB 3311/T 183202134.2.1应有满足急流救援培训条件的水域。4.2.2理论教学场所和体能训练场应满足培训需要,并配备与培训内容、规模相适应的设施和装备。4.2.3生活场所应能满足教职员工和学员的生活需求。4.3管理制度应制定机构运行管理、培训教学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卫生与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并有效适用。4.4安全保障4.4.1应建立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4.4.2应对培训环境进行安全评估。4.4.3应定期进行训练设施、救援装备的安全性能检查。4.

7、4.4应有完善的安全保障应急方案,并不定期开展演练。4.4.5应落实安全保障人员,并实行定岗定责。5培训教学5.1教学计划5.1.1应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制定培训目标。5.1.2培训教材应依据培训对象选用,并体现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5.1.3教学培训应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培训,依次递进,并与教学目标、形式和一定的条件支持相匹配。5.2培训方式培训方式主要包括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5.3培训内容急流救援培训可分为初级培训、中级培训和高级培训。急流救援初级班培训课程内容见附录 A.1;中级班培训课程内容见附录 A.2;高级班培训课程内容见附录 A.3。6培训档案6.1应及时做好培训记录和总结。6.2应建

8、立学员培训档案、培训管理档案和培训知识储备档案。6.3档案采用电子和纸质管理方式。7评价与改进7.1评价主体DB 3311/T 18320214包括以下类型机构:a)行业管理部门;b)培训对象;c)其他第三方。7.2评价内容7.2.1培训过程评价包括以下内容:a)课程设置满意度;b)师资水平满意度;c)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满意度;d)组织管理满意度;e)后勤服务满意度。7.2.2培训效果评价包括以下内容:a)培训后学员考核合格率;b)学员所在团体对培训质量与效果的满意率。7.2.3可采用意见征询、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评价方式。7.2.4宜建立问题反馈系统,根据评价结果适时作出质量改进。DB

9、 3311/T 18320215附 录 A(规范性)急流救援培训课程内容A.1 急流救援初级班培训课程内容急流救援初级班培训课程内容见表 A.1。表A.1 急流救援初级班培训课程内容序号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目标与要求目标与要求学时学时1急流救援概念1.急流救援定义2.目的与任务3.急流救援意识与理念4.基本原则与注意事项1.认识与了解急流救援概念2.明确急流救援目标与任务3.厘清和遵循急流救援意识与理念4.明确各项原则22急流水流基础理论知识1.河流方位辨别2.急流的流速与力学原理3.水流风险评估与管控4.急流救援编组、分工与职责1.基本掌握河道地貌形态,配备上游观察员、指挥和

10、救援人员、下游确保人员2.认知水流风险和规避方法23急流救援水流风险评估1.各种水流形态识别2.各种水流风险评估3.救援技术与安全预防4.团队配合与分工协作1.基本掌握和识别水流形态,认知水流风险和规避方法2.学会团队分工与配合24急流救援个人安全装备1.安全装备认知2.安全装备使用3.急流专业救生衣功能与作用4.其他辅助器材独立完成正确穿戴和调整(头盔,救生衣,腰挂式抛绳包),适用实战要求)等三类水域救援个人防护装备;25急流游泳救援基本技能1.静水游泳基本技能2.入水技术:涉水静跳式、平跳式3.急流游泳技术:攻击式、防卫式、确保式4.在急流中熟练切换三种泳姿5.洄流区进入6.熟练掌握滚翻式

11、上岸的方法和式使用要求。1.安全意识与危险预防2.不同水流适应能力3.水流不同危险认知与规避4.掌握 45 横渡原理36岸上救援技术:抛绳包救援1.下方抛技术2.侧手抛技术3.上方抛技术4.二次抛技术5.接力抛技术与间隔距离设置1.科学、安全、快速、高效、低风险2.要求快速、准确、一次性成功率,二次抛收绳及抛投速度2DB 3311/T 183202166.岸上抛绳救援实践7涉水横渡救援技术1.单人涉水横渡救援技术:徒手或器械2.双人涉水横渡救援技术:互相协作与配合3.多人涉水横渡救援技术:3人、5 人、6 人等;互相配合与协作1.评估水流状况,选择合适路线2.选择安全、快速、高效、低风险路线和

12、动作38绳结基本技术1.8 字结、布林结、渔人结、平结、水结等 8-10 种绳结理论:功能与作用2.实践操作:正确操作并完成独立完成,正确使用不同场合需要29锚点制作与固定1.打桩法2.埋桩法3.垒石法4.其他固定方法安全、可靠、牢固、适用实际救援需求310绳索救援技术1.绳索系统架设:1/3 系统架设2.绳索固定、收紧、检查3.借助绳索涉水横渡4.脱钩漂流确保式脱困正确架设、安全牢固,适用实战和救援需求311舟艇操作与救 援 技 术(无 动 力艇)1.安装与折卸:充气、折叠2.人工搬运:手举、手提、肩扛、头顶、通过狭窄空间等3.划船操作:直线划行、转弯、倒退、急停,适应各种水流漂流4.分工与

13、合作:艇长、攻击手、救援手、助理人员职责与任务5.翻舟自救:水中集结、上艇、返回1.基本掌握划桨、离岸、靠岸、救援接近、拖带上艇2.遇到舟艇倾覆,快速复位,重新登艇返回安全区或靠岸412水面障碍物脱困1.识别水流风险等级与形态2.水面障碍物脱困:选择正确的方向,从障碍物上翻越脱困3.观察水面情况,正确摆脱障碍物根据障碍物形态和环境选择不同的脱困方式,确保自身安全213岸上活饵救援1.活饵装备使用技术和脱困技术2.活饵单绳救援:出发、接近、控制,拖带技术利用钟摆原理靠岸3.活饵双绳救援:利用主副绳系统控制方向,采取钟摆、矢量原理靠岸或上岸正确使用活饵救援技术,确保自身安全和受困者脱险4DB 33

14、11/T 1832021714现场急救技术1.现场急救:包扎、止血、固定、搬运2.心肺复苏:规范介绍与实践操3.AED 简介严格按救护规范执行;快速、有效、熟练,配合协作415理论与技能考核1.理论考试:无纸考试2.游泳技能:踩水、200 米3.1/3 绳索系统架设与横渡4.急流游泳:攻击式、防卫式、上岸或进入洄流区按目标要求达到考核标准,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4备注:学员自备专业救援装备,适应不同水流风险等级和环境参与教学与训练。A.2 急流救援中级班培训课程内容急流救援中级班培训课程内容见表 A.2。表A.2 急流救援中级班培训课程内容序号项目名称教学内容目标与要求学时1急流救援概述1.洪水、

15、城市内涝急流救援理论2.救援队建设与规章制度3.团队救援的目标与任务4.团队急流救援分工与协作5.基本原则与安全注意事项1.认识与了解2.明确目标与任务3.厘清和遵循4.明确各项原则22团队急流救援组织与指挥1.人员分配与分工2.不同等级流速与力学原理3.不同等级水流风险评估与管控4.指挥系统与实际运用基本掌握,识图23急流救援水流风险评估1.各种水流形态变化与风险评估2.规避风险与实施救援的安全性3.急流救援技术与安全预防4.团队配合与分工协作1.基本掌握和识别水流形态,认知水流风险和规避方法2.团队分工与配合24救援安全装备与器材1.安全装备认知2.活饵救援安全装备认知3.急流专业救生衣救

16、援功能4.绳索救援器材独立完成正确穿戴和调整(头盔,救生衣,腰挂式抛绳包),适用实战要求)等三类水域救援个人防护装备;15复习急流游泳救援1.入水法:涉水静跳式、平跳式2.急流游泳技术:攻击式、防卫式、确保式3.在急流中熟练切换三种泳姿4.洄流区进入5.熟练掌握滚翻式上岸的方法和式使用要求。1.沿上游 45角;安全意识与危险预防2.不同水流三种泳姿转换,适应实际需要2DB 3311/T 183202186船艇横渡救援技术1.两岸之间绳索架设2.T 型船艇横渡救援技术:互相协作与配合3.双绳船艇横渡救援技术4.灾民转移模拟演练1.沿上游 45角游泳到对岸或被救者身边2.科学、安全、快速、高效、低

17、风险27绳结基本技术1.熟练各种绳结打法2.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选择打桩、埋桩、垒桩法制作锚点,运用于各种实践活动3.选择常用的绳结实践操作独立完成,正确使用不同场合需要28团队绳索运用与架设1.运用绳索系统实施无动力艇定点救援2.小组配合能够完成无动力艇两点、四点救援科目3.其他固定方法安全、可靠、牢固、适用实际救援需求29舟艇操作与救援技术(机械动力艇)1.机械原理简介2.一般机械故障处理3.船外机安装与固定4.动力艇驾驶技术5.离岸与靠岸6.“O”“Z”救援技术7.各种风险预防与规避8.分工与合作:艇长、攻击手、救援手、助理人员职责与任务9.翻舟自救:水中集结、上艇10.无桨划艇返回1.基

18、本掌握船外机结构原理和动力救援艇基础操作2.遇到舟艇倾覆,快速复位,重新登艇返回安全区或靠岸610水面障碍物脱困1.复杂水流的脱困方法2.水中障碍脱困技术与方法3.观察水面情况,摆脱障碍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安全手段,正确摆脱困境,确保自身安全211舟艇结合活饵救援1.正确使用活饵装备2.使用舟艇活饵救援技术:动力艇控制、被救者上船技术正确使用活饵救援技术,确保自身安全和受困者安全312高空垂降救援1.正确使用高空垂降器材与安全保障2.固定与搬运3.结合绳索完成高空垂降救援正确使用高空垂降救援技术,确保自身安全和受困者脱险613现场急救技术1.现场急救:颈椎、腰椎固定与搬运2.心肺复苏与 AED

19、规范操作1.严格按救护规范执行2.快速、有效、熟练,配合协作214理论与技能考核1.理论考试:无纸或有纸题考试 5(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按目标要求达到考核标准,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4DB 3311/T 183202192.游泳技能:400 米3.动力艇驾驶技术4.T 型绳索系统架设与救援5.水面障碍物脱困备注:学员自备专业救援装备,适应不同水流风险等级和环境参与教学与训练。A.3 急流救援高级班培训课程内容急流救援高级班培训课程内容见表 A.3。表 A.3急流救援高级班培训课程内容序号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目标与要求目标与要求学时学时1急流救援综合理论知识讨论、研讨1

20、.熟悉各种水流形态与风险评估2.制定急流救援安全预防措施和安全预警3.团队指挥与配合,职责分工与协作4.急流救援各项内容体验与讨论5.识图认知形态,讲解与示范6.综合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讨论与说课熟悉各种水流形态82综合技能教学与研讨1.急流游泳救援:3 级以上风险环境中完成急流游泳技术2.攻击式、防卫式、确保式三种姿势的合理转换3.洄流区进入4.上岸技术1.安全意识与危险预防2.不同水流适应能力3.水流不同危险认知与规避23岸上救援教学与研讨1.动作要领讲解与示范2.抛投准确性、安全性3.快速有效稳定、准确、快速、安全24涉水救援训练与研讨1.浅滩涉水横渡:单人、双人、多人救援技术2.船艇横渡

21、:船艇与绳索结合,横渡救援(灾民转移)进行评估与防范,选择安全路线,完成救援任务25绳索救援技术教学与探讨1.绳结练习与教学2.锚点制作与固定3.实践使用与救援安全保障4.T 型绳索系统架设与救援5.Y 型绳索架设与救援6.抛绳枪抛射至对岸固定、收紧、检查、横渡正确打结,快速固定,选择最安全的方式完成救援任务26高空垂降入水救援教学与研讨1.垂降固定点的选择和设置,确保固定点的稳固与安全2.能利用绳索垂降入水救援正确使用高空垂降救援技术,确保自身安全和受困者脱险4DB 3311/T 1832021103.互相配合与协作7急流综合救援技能演练场景设置:舟艇救援1.无动艇:从上游向下游救援2.机械

22、动力艇:从下游向上游逆流救援3.桨板:平缓水流区域和城市内涝灾民转移4.常规机械故障维修与处理5.翻舟自救:无桨划艇返回1.无动力艇:基本掌握划桨、离岸、靠岸、救援接近、拖带上艇2.机械动力艇:规范操作,安全驾驶3.遇到舟艇倾覆,快速复位,重新登艇返回安全区或靠岸68急流综合救援技能演练场景设置:活饵救援1.正确使用活饵装备2.使用活饵技术进行脱困和救援3.单绳活饵返回,利用钟摆原理靠岸4.双绳活饵救援技术:利用主副绳系统控制方向,采取钟摆、矢量原理靠岸或上岸正确使用活饵救援技术,确保自身安全和受困者脱险49急流综合救援技能演练场景设置:灾民转移1.现场评估2.选择救援装备与器材3.合理使用救

23、援器材和救援方法4.借助游泳、桨板、无动力艇、动力艇5.活饵救援和其他器材救援,利用绳索进行钟摆原理拖带返回靠岸6.团队配合与协作7.小结救援经验1.设置科学、合理、逼真2.符合实际救援需要3.正确使用急流救援技术4.团队协作救援,达到快速、安全的目标410现场急救1.现场急救场地设置与管理2.正确使用有效方法3.熟练操作心肺复苏和 AED 流程4.对部分内容进行讲解与示范5.操作流程与执行严 格 按 救 护 规 范 执行;快速、有效、熟练,配合协作211理论与技能考核1.理论考试:编写一份教学周历;编写一堂课教案无纸考试2.游泳技能:400 米或急流游泳3.说课:动作要领讲解与示范4.综合技

24、能训练工作小结按目标要求达到考核标准:1.周历与教案符合规范;达到培训要求2.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4备注:学员自备适应不同水流风险等级和环境的专业救援装备,参与教学与训练。DB 3311/T 183202111参 考 文 献1 Jim Segerstrom(1998)Swiftwater Rescue Technician,California USA,WORLD RUSCUE SERVICES.2 NFPA#1006(Standard for Rescue Technician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3 NFPA#1670(Standard on Operations and Training for Technical Rescue Incidents)4 Jez Hunter(2010)Swiftwater Ane Flood Rescue Field Guide,USA,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5 Jeef Bennett(1996)THE COMPLETE WHITE WATER RAFTER,USA,A Ragged Mountain Pres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人员管理/培训管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