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级中学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054416 上传时间:2024-05-14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中学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初级中学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初级中学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初级中学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初级中学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标准化寄宿制初级中学2、项目建设单位: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4、项目地址 :牙克石市市区通河东街北侧,扎敦河西侧,食品加工厂东侧,原牙克石市味精厂院区内。5、项目主要特征:、校园占地面积:80000、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57800(其中教学综合楼15950,实验楼12170,学生宿舍7280,办公会议中心4040,生活服务中心9600,体育活动中心5100,地下自行车库2000,操场看台1000,钟塔360,门卫300)、建筑层数:教学综合楼五层,实验楼主体五层、体育活动中心二层、办公会议中心三层、宿舍楼五层、学校门卫及室外水冲厕所一层)、抗震设

2、防烈度:六度、结 构 选 型 :教学综合楼、实验楼、食堂、体育馆均为框架结构,其余为砖混结构建筑。6、项目总投资 :14728万元7、建设年限 :2011年7月2013年9月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国家、自治区、牙克石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3、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基础教育示范校建设有关要求4、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试行)5、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16-20066、教育部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7、牙克石市中小学布局调整总体规划和牙克石市基础教育示范学校控制

3、性详细规划8、国家和地方现行各行业规范和要求9、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和基础数据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的主要范围 受项目承办单位的委托,项目编制单位对项目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在项目承办单位已完成工作的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包括:1、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2、项目建设条件3、项目建设方案4、节能、节水措施5、环境保护6、劳动安全与卫生7、消防8、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9、项目招投标10、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背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

4、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跨上了一个新台阶,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总体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依据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编办等三部门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办法的通知(内政办发200224号)和关于调整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办法中附加编制标准的通知(内机编办发200369号),就牙克石市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处于相对落后状态,不能适应当地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后的素质教育需求。特别是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家正在通过对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建设,改善整个教育事业的软、硬件条件,从而人们对素质

5、教育的迫切需求。牙克石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在校生15583人,初中在校生9498人(其中,市区初中在校生4247人,外镇初中在校生5251人),普通高中在校生7519人,职业高中在校生492人。自2001年开始,牙克石市先后接收牙克石市所属企业办学4所学校;呼伦贝尔直属企业办学3所学校;呼伦贝尔林业局所属5所学校;国家直属企业海拉尔铁路分局的14所学校。2008年,又接收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集团移交学校23所、学前部(即幼儿园)7所。至此,牙克石市共接收企业剥离学校56所。目前,牙克石市域内分布各级各类学校70所。其中,普通高级中学2所,综合高中1所(牙克石市综合高中),综合中学1所(免渡河综合中

6、学),初级中学11所,完全中学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小学30所。另有幼儿园11所(7所学前部),教师进修学校1所,青少年活动中心1个。教职工总数4581人,其中专任教师3582人。根据各镇办人口分布和实际情况,结合校安工程的实施,经市四大班子联席会议讨论通过了牙克石市中小学布局规划和牙克石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建设总体规划。依照中小学布局规划,牙克石市计划撤并24所学校,保留33所学校,新建1所学校(育才中学)。总的原则是外镇办高中全部进入市区,市区内初中进行优化整合,各镇办保留1所初中和1所小学。布局调整后,到2012年末,全市将有34所学校,其中市区12所,各镇办22所。第二节 项目

7、建设的必要性受历史、地理、经济条件、企业办社会等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牙克石市中小学学校布局不尽合理,尤其是初中学校,低水平重复建设、校舍分散、数量多、规模小的现象比较突出,教育投入效益低下。市区林业归属初中学校与地方初中学校校址较近,设计规模偏小,部分学校周围被各种楼房包围着,没有发展空间。现有学校校舍陈旧、教室面积小、功能室欠缺等因素制约着牙克石市标准化学校建设的达标,急需通过新建或扩建学校予以缓解。牙克石市“两基”达标属于低水平达标,办学条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距自治区标准化学校建设达标差距较大,市区尚没有一所初中完全达到呼伦贝尔市和自治区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标准。特别是2008年内蒙古大兴安岭

8、森工集团移交的学校,大部分校舍始建于六七十年代,校舍陈旧,无抗震设防,并且多年未曾维修,安全隐患大,已满足不了现代教育的需要。随着牙克石市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市区初中学校师资相对雄厚以及教育环境、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优于外镇,牙克石市各镇办学生涌向市区学校,给现有的市区初中学校造成很大压力,学校班额过大、缺乏各种功能专业教室,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境域内森工集团各林业局移交之前各林场学校的撤并、教育资源整合力度的不断加大、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新的教育观念的转变,孩子的教育问题普遍受到家长的高度重视,因此也产生了人口流动快于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局面。

9、然而各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相对集中办学的需要,尤其是生活用房的陈旧老化和不足,已无法满足学生在校住宿的需求,大量校外借宿生的存在,既不利于管理,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也急需新建学生生活用房,解决这部分学生就学和食宿。为彻底改善牙克石市初级中学办学环境,把扩大办学规模与就近入学相结合,缓解各校校舍紧张局面,使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化、科学化,以提高办学效益及教学质量,结合实施校舍安全工程这一有利时机,依据牙克石市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规划,为能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牙克石市拟新建一所能容纳学生3000人,寄宿生1200人左右,66个教学班的标准化寄宿制初级中学。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牙克

10、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牙克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尤其在学校管理和升学质量上有了明显改观。但仍然不能满足城区中小学新增生源入学需求,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仍未得到根本缓解。牙克石市委、市政府把学校建设与发展当作社会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集中有限财力,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多方筹措资金为牙克石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二、呼伦贝尔市财政有力支持呼伦贝尔市政府组织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亲自到牙克石市实地调研教育发展情况,研究和指导牙克石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如何解决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多次组织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并决定给予资金

11、支持及无偿划拨土地。三、项目选址符合建设用地规划项目建设地理位置优越。场地内没有国家保护的古迹、树木等移迁。主要交通道路根据总体规划要求布置,符合人流、车流、消防等规范要求。四、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控制范围之内。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第一节 社会经济条件牙克石市位于内蒙占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市域沿大兴安岭主脉南北分布,东连嫩江流域,与阿荣旗鄂伦春自治旗接壤,南与牙克石市相连,西邻额尔古纳市、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北接根河市。南北长352公里,东西宽147公里,总面积27590平方公里。牙克石市辖6个镇、5个办事处、7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3万,有2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24个。我

12、国特大型国有企业500强之一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集团就驻在牙克石,其所属的6个林业局及呼伦贝尔市所辖的3个林业局、3个国营农场也坐落在市域内。牙克石市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境内有天然林地l75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8亿立方米,其中兴安落叶松占60以上:耕地面积达210余万亩,土质肥厚,适合大规模种植小麦、油菜、马铃薯、甜菜等作物;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植物就达500余种,野生动物3 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4种、二级保护动物53种;已发现矿产近30种,其中煤的探明储量大,且质量好,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市域内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全市各项产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农牧业发

13、达,以大规模耕种为主的农场式经营模式机械化程度较高,是呼伦贝尔的粮食和油料丰产区,远销全国各地;以牛、羊等为主的畜牧业发展迅速,畜牧年度牲畜总头数达35万头匹只,奶业发达,年商品奶交售量达10万吨;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森林工业基础雄厚,煤炭、水泥、电力、野生浆果酿造、油脂和木材精深加工等工业,成为全市支柱产业;交通、邮电、金融、保险、科教、卫生等第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水乎不断提高,特别是教育、旅游、医疗等新兴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200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44,99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6,835万元,增长17.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346元,减收719万元,下降

14、3.6%。财政支出7.1亿元,增支19,746万元,增长38.3%。国税收入完成7,044万元,增收707万元,增长11.2%;地税收入完成10,596万元,减收1,370万元,下降11.5%。非税收入27,352万元,增收7,498万元,增长37.8%。第二节 自然条件一、地理位置牙克石市地处东经12028至12229,北纬4739至5052。位于大兴安岭北段,呼伦贝尔草原东端。南临扎兰屯市、北靠根河市,东接鄂伦春自治旗、阿荣旗,西邻额尔古纳市、陈巴尔虎旗、鄂温克自治旗。南北长352公里,东西宽147公里,海拨600米至1000米之间。二、气候条件牙克石市市区属寒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的半湿润森

15、林草原气候,受大兴安岭山地的阻隔,岭东和岭南的气候有显著差异。市区冬季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气候严寒、干燥;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海洋气团影响,降水集中,气候温热湿润,具有明显的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特征: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热,春季多风而干旱,秋季降温急骤,常有霜冻。年平均气温为-50,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最低为-2431,最高月(7月)平均温度最低为1620。极端最高气温为36.8,极端最低气温为-52. 年平均降水量350500毫米日照时数岭西最长为26503100小时。最短为25002700小时。 夏季主导风向为南向,夏季平均风速为1.6m/s,冬季主导风向为西风,冬季平均风速为2.0m

16、/s.年降雨量601.8毫米,日最大降雨量42.1毫米,最大积雪深度3.0米。第三节 公共设施条件1、给水:水源利用市政自来水管网,水量、水压均可满足本工程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的要求。2、排水:本工程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3、电力电信:电源从市政高压电网接入,通讯从市政网络引入。4、热源:热源为市政集中供热,供水温度85度,回水温度60度。第四章 建设方案第一节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及教育部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有关要求确定:学校规划用地面积8公顷,建设规模66

17、个教学班,总建筑面积5.78万平方米,可容纳在校生3000人,寄宿生1200人。一、教学综合楼建筑面积15950平方米 教学楼分为五层,一到四层为教室,66个自然班,3300名学生,五层为教师办公室及其教师活动室、会议室、所有的房间全部有良好的采光。考虑到本教室比较长,在中部下部设过街楼,上部为学生活动区、一层可设两个可容纳四个班的阶梯教室,在各出入口上方均设门廊,以防止冬季冰柱融化产生的不良后果。二、实验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2170平方米,其中A座3820平方米,B座8350平方米) 实验综合楼,主体五层,局部四层,六层,呈“工”字型,在五层内设两部电梯。楼内设置了除教室以外的标准初级中学说要

18、求的各种功能用及图书馆,大台阶拾级而上,行成学校的重要景观节点,通过连廊进入专教区,大台阶下设的德育展厅,通过防寒门斗设计了两层中庭,内外形成了具有北欧艺术气息的独特效果。三、宿舍楼建筑面积7280平方米新建学生宿舍楼容纳住宿生1200人(其中男生600人,女生600人),五层砖混结构建筑,建筑层高为3.4米,建筑总高度17米。学生宿舍分区设男生寝室、女生寝室,每间6人,共计容纳1200人,建筑设公共卫生间,盥洗室。建筑每区设2部疏散楼梯,两个主要出口。四、生活服务中心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含地下室2400平方米)有三部分组成,包括有学生餐厅、清真餐厅、教工餐厅、超市、学生男女浴室,地下有

19、冬储菜窖、供全校使用的设备用房,32辆的汽车库。五、体育活动中心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运动区分为风雨操场及400米标准8道运动场,校园次入口左侧为学生体育活动中心,右侧为体育场。学生体育活动中心(风雨操场)放在次入口一侧,考虑到体育设施社会化,因校外有大型住宅小区,体育设施公用,可以提高使用效率,也可以解决体育设施维护费用。风雨操场主体是篮球馆,净高12米,满足标准赛事,一层设两片篮球场或者8片羽毛场、6片乒乓球场、垫上运动和健身活动区,两层为三片观众席可容纳860名观众。新建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地,包括主席台、看台,主席台上方设膜结构,飘逸,优雅。新建10个塑胶篮球场,满足学生的上课和师生

20、活动需求。六、 会议办公区建筑面积4040平方米 办公部分分为三层,会议部分分为两层,通过台阶有效地调整了两 部分之间的关系,报告厅可容纳884人开会,同时配置了三个小会议室可分组讨论。办公楼与教学楼通过连廊联系,中间设一内院,布置景观小品,形成独特景观。七、 地下自行车停车场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考虑到寄宿制学校的特点在教学楼北侧地下设置自行车泊车位,在地上设地上教职工停车,此外在学生活动服务中心地下也设停车场地,有效地节约了用地,避免了乱停车辆影响校园环境。自行车停车位面积约2000平方米,汽车地上44辆,地下32辆。八、其他建筑看台面积1000平方米,约1000个座位。大门主要为门卫房

21、300。钟塔360平方米第二节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一、编制依据1、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GBJ99-86)2、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95)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03272007)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7、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JGJ36-2005)8、体育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31-2003)9、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10、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JGJ64-89)1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12、污水综合排放标

22、准 (GB8978-1996)1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14、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新建改扩建与加固技术导则15、废弃物处理管理条例二、指导思想l、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将学校建筑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学校建设质量。2、注重建筑的统一性,应考虑建筑的整体规划的一致性,作到整体风格统一协调。3、遵循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原材料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和装修标准,避免奢华浪费和高标准建设校舍;采用适合地方特点的环保技术、方法和材料,创建环保型绿色校园。4、新建项目必须达到不低于重点设防的抗震防灾标准。5、建筑的总体布局和立面造型,总地

23、域文化、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索蒙古传统建筑文化,努力创造一个适合地域文化的建筑形式。6、学校设计运用新的材料、技术与设计方法创造出具有多功能的场所空间,在延续传统空间概念形式的同时,创造出更为适合学生交流、师生交流的交往空间,为广大师生提供多个舒适、方便的交流空间。三、总平面设计1、平面规划本工程用地北面和东面为城市滨河景观带,西侧 、南侧为规划中的住宅小区,地形平坦或成不规则狭长地带;校园主入口设在北侧的道路上,是师生生活的主要出行口。另外在校园的西南侧设置了后勤出入口,洁污分开,流线明确。2、功能分区布局 学习、生活、运动三者之间的“动态分区”和“融合联络”。通过三大校园特点,

24、成组和分区布置,相互之间形成有效分区,减少相互干扰,通过分区的相互咬合,形成有效的联络。教学区教学区包括教学和教学办公功能,包括教学楼、综合实验楼、文体行政楼和报告厅,形成学校的核心区域。教学区位于建设场地的东南部。与东侧学府路相邻,与城市衔接紧密。教学楼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院,是师生们休息、学习交流的良好空间。生活区及后勤区包括学生宿舍、食堂和后勤等功能,位于校园西南侧,与东侧的教学区和北侧的运动区联系方便。生活区与其它区联系紧密,方便学生日常学习和运动,同时又利于后勤杂物的运输。运动区运动区位于校园西侧和北侧,包括400米环行跑道、篮排球场地、器械场地以及体育馆。运动场地西侧设有固定看台,

25、看台正中布置主席台,上部设轻钢结构雨蓬,看台下设有水冲厕所、运动器械库房等用房。场地东北侧的体育馆与室外运动场地联系紧密,形成完整的运动区。将体育馆放置在整个校园的东北侧,学府路与校园北侧城市道路相交路口处,其轻盈运动的建筑态势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形象,并将成为学校的一个重要景观节点。3、新建建筑应有良好的建筑朝向。与校园内各原有建筑之间应符合城市规划、卫生防护、日照、防火等有关规定。4、给水、供热地下管线应采用管沟敷设,电力、通讯采用直埋式敷设,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预留各设备管线入口。5、交通、绿化校园内设自行车道、人行步道、机动车道,校园内要达到人车分流,以保护学生安全和便于学校管理,学校四周与城

26、市道路相邻,校园景观以绿化为主,周边场地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与城市环境相隔离,隔绝城市噪音和污染。四、设计要求1、新建建筑的平面组合应使功能分区明确、内部交通联系方便和有利于疏散。2、建筑防火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建筑防火标准的规定,新建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3、新建建筑的楼梯数量、宽度、位置和形式应满足使用要求,符合交通疏散和防火规范的要求。4、教学用房疏散距离应满足一下要求:(1)、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中小学不应大于30m,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3.13条的规定。(2)、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最大距离

27、中小学不应大于20m,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3.13条的规定。(3)、楼梯间在楼层平台处应设缓冲空间,保证人流疏散通畅。楼梯间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4)、一般教室安全出入口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0m;5、建筑的围护结构及屋面,应符合建筑节能和防渗漏的要求;外窗应选用气密性和防水性能良好的产品。6、建筑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室内净高不应低于规定高度。7、卫生间、盥洗室、实验室等易结露的房间,应采用牢固、耐用、难沾污、易清洁的材料装修到顶;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使蒸汽排放顺利、基地地面排水通畅不出现渗漏。8、污物处理应满足废弃

28、物处理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分类、归集、存放与处置应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规定。五、建筑方案设计1、墙体工程本工程总建筑面积57800平方米。框架结构建筑,建筑外墙为300 mm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外贴100mm厚阻燃聚苯板,内墙为200mm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砖混结构建筑,建筑外墙为370 mm厚机制红砖,外贴80mm阻燃聚苯板,内墙为240mm厚机制红砖。 2、防水、防潮工程本工程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基础采用混凝土防水及卷材防水两道措施,墙体采用卷材防水,卷材采用SBS;防水采用柔性外包防水,即地下室墙身的外表面,并设置保护层及隔离层这样施工方便,便于维修并保证施工质量。室

29、内卫生间需做好防水,采用高分子增强复合防水卷材,遇墙及突出物高起500泛水。 3、门窗工程建筑所有外窗均采用乳白色塑钢单框三玻(中空)平开窗,内窗采用乳白色塑钢单玻平开窗,塑钢窗的各项性能均符合国家规范规定。外门采用钢制门,内门采用实木门。内门要符合国家标准并由当地质检部门认可的三防(防火、防盗、防寒)门。卫生间门下均留30高扫地缝。4、屋面工程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建筑物顶层设不上人屋面,屋面根据建筑具体功能根据实际需要确定。5、室、内外装修(1)、建筑外装饰应体现校园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装修朴素大方,反对追求奢侈豪华;应满足国家及行业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标准、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外围护系

30、统。外墙面应采取防治雨水渗漏的措施。(2)、建筑外墙宜采用乳胶漆涂料墙面。(3)、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建筑内装修材料应符合有关室内装饰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规定。室内环境防污染应按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2006年版)执行。(4)、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民族文化特点,新建项目在总体布局和立面造型上,都努力时期使其具有民族的特色。(5)、室内外装修材料表建筑构造装修地面地面砖用于门厅、楼梯间、走廊及各教室等卫生间、厨房铺防滑陶瓷地砖防水地面体育馆内铺设弹性地板楼面地面砖用于楼梯间及走廊;铺防滑陶瓷地砖防水楼面,用于卫生间、厨房、浴室等铺陶瓷地砖楼面;屋面根据

31、建筑造型需要及使用功能要求确定内墙面砖防水内墙,用于卫生间、淋浴室、厨房;乳胶漆涂料内墙,用于教室、走廊、楼梯间顶棚卫生间、淋浴室用阻燃型PVC板吊顶;门厅、走廊、教室等公共空间乳胶漆顶棚;外墙涂料外墙;门窗采用单框三玻向内平开密闭塑钢窗;外门采用白钢保温门;第三节 结构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32、-2001)7、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8、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GB50023-2009) 二、自然条件基本雪压0.45KN基本风压0.65KN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本工程为学校建筑属特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抗震措施。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三、设计要求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活荷载标准值:荷载类别标准值(kN=)荷载类别标准值(kN=)教室2.0走廊2.5蹲厕卫生间8.0楼梯间3.5体育馆3.5厨房2.0实验室2.0上人屋面2.0不上人屋面0.7静荷载标准值荷载类

33、别标准值(kN/m)荷载类别标准值(kN/m)钢筋混凝土25.0烧结粘土砖22kN/m 本工程结构设计常规使用荷载系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并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值确定,特殊设备荷载应由有关方面提供具体的技术要求和配合土建设计的产品样本或图纸等文件资料确定。四、结构设计1、结构选型学校新建教学综合用房优先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保证结构经济、安全、适用、美观,新建建筑的主体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和砖混。设计使用年限50年。2、基础形式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框架结构建筑基础型式拟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砖混结构建筑基础形式采用毛石混凝土条形基

34、础,长度及截面尺寸待本工程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详勘报告完成后,根据地质条件,考虑地基强度、施工可行性和经济性等因素在初步设计时综合确定。基础设计时,将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选择合适的持力层。基础设计考虑静荷载、活荷载、地震作用和地下水浮力的综合影响。基础设计时将尽可能减少基坑开挖深度以节约基础投资。3、结构材料(1)混凝土:梁、板、柱及其余受力构件-C30(2)钢 筋:梁、柱、基础受力钢筋-HRB335 梁、柱箍筋-HPB235 板内受力钢筋-HPB235、HRB335(3)砂浆:M5.0-M10.0混合砂浆,地下部分采用水泥砂浆(4)墙体: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机制红砖。第四节 给排水方案设计说明一、设

35、计依据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03-27-2007)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版)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389781996)6、本工程其它专业提供的资料二、给水设计1、日用水量为425.5吨日,具体估算如下: 新建项目用水量计算表:序号名 称用水定额时变化系数用水人数用水量1学生40 L日1.23000120td2住宿生120 L/人.班2.51200144td3教师50 L/人.班1.520010td4食堂25L次cap1.2120030

36、td5绿化2L/m25000m210td6不可预见l547.1td6合计361.1td2、水源工程水源为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给;水压为0.30Mpa,水量、水压均可满足本工程要求。在引入管处设总水表井,水表前后均设阀门。共需De200管道长度为500米,提供生活用水量及消防用水量。3、供水方式1)、室外给水管道采用保温直埋敷设,给水管采用PE给水管,电热熔接口埋深为1.7米,电热熔接口。管道工程压力1.0MPa。2)、室内给水系统形式为下行上给式,给水管道敷设在室内地沟内。室内生活给水管道采用PP-R聚丙烯塑料管,热熔连接。4、卫生洁具选用节水型洁具。三、污水设计1、新建工程排水系统内污水来源主要

37、是生活污水,无其它污染物。2、生活污水经过明设的排水管道排入室外检查井。3、室内排水系统管材采用UPVC隔音塑料管、粘接。4、污水经过三格化粪池的腐化、沉淀符合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5、a) 本工程生活排水量取总给水量的90%日排水量为:(361.1-10)x0.9=315.99(m3/d)b)需要新建4座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和1座钢筋混凝土隔油池。c) 管材及接口:室外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管道采用承插胶圈连接。6、进入化粪池的排水管道坡度为i=0.008;经过化粪池的排水管道坡度为i=0.005。7、排水构筑物主要材料表: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 量备注1钢混化粪池100m3座12钢混化

38、粪池80m3座13钢混化粪池60m3座14钢混化粪池40m3座16检 查 井1000个307污水管道De300米2008污水管道De200米6009污水管道De160米30010钢混隔油池座11.5x1.5x1.5m第五节 采暖通风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03-27-2007)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4、本工程其它专业提供的资料二、设计参数1、气象资料室外采暖计算温度:-34;室外通风计算温度:-27;2、设计参数室内采暖计算温度:教室 18宿舍 20办公室 18食堂、餐厅 1

39、8体育馆 16卫生间 163、 室外风速冬季平均:2.6m/s;夏季平均:3.0m/s。4、最大冻土深度:300cm三、采暖设计(1)、热源:热源为市政集中供热供给,供水温度85度,回水温度60度。供水压力为0.38Mpa,回水压力为0.33Mpa,供、回水压差为0.05Mpa。名 称建筑面积供热指标采暖热负荷教学楼15920 55W/ 875.6KW办公会议中心404055W/ 222.2KW实验楼1217055W/ 669.35KW体育活动中心510065W/ 331.5KW 生活活动中心960055W/ 528KW宿舍楼728055W/ 400.4KW门卫30055W/ 16.5KW取暖

40、建筑总计544103043.55KW(2)、由学府路供热管网接管点到学校大门处,然后供给学校各建筑,供回水主管DN250,共需DN250长度为200米;DN200长度为200米;DN150长度为200米;DN125长度为200米;DN100长度为200米.在各楼热力入口处设置热量表及平衡阀进行水量调节。(3)、室外采暖系统管材采用材质为焊接钢管,除可拆卸部分采用法兰连接外,其余管道均采用焊接。(4)、室外采暖管道采用直埋敷设。直埋管道应使用整体式预制保温管道,管道及管件应符合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和高密度聚乙烯外保护管聚安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CJ/T114-

41、2000的要求,管道连接采用焊接连接方式,焊口坡度和焊接质量应符合相关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5)、直埋管道的保温结构在工厂加工制作时,管段两端应留200-250mm的不保温管段接头,以便现场组焊,安装组焊完毕并在水压试验合格后,对接头处在现场用模塑法发泡做好保温结构。越式系统。(6)、散热器:散热器采用铸铁柱翼TX6-6-6(8)型,标准工况下t=64.5,散热量为117W/片,散热面积为0.195m2/片,工作压力为0.6MPa。(7)、管材:室内采暖系统管材采用材质为A2钢、直缝焊接钢管,管径小于等于DN32采用螺纹连接,其余管道均采用焊接。(8)、室内采暖系统形式及管道敷设方式:1)、采

42、用散热器采暖,系统采用上供下回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2)、室内采暖管道地沟敷设。3)、保温材料:地沟内采暖管道、穿越室外空间及不采暖房间的管道应保温,保温材料采用80mm岩棉管壳。四、通风设计1、公共卫生间设置换气扇进行排风,换气量按10次/h。共需卫生间排气扇500m3/h的10台。2、在实验楼、食堂、餐厅、体育馆等建筑需要通风的建筑设置机械通风系统。3、其余均采用自然通风。第六节 电气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5

43、;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9、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10、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JGJ153-200711、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1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1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1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1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16、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二、设计范围 强电系统包括:电力、照明、应急照明等配电系统及防雷接地系统 弱电系统包括:电话、有线电视、综合布线、广播。三、供配电方案1、负荷等级消防水泵、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照明、安全防范系统电源用电为用电二级负荷;一般电力及照明等的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2、供电电源:本工程电源由市政10KV线路引来一路10KV非专线电源,负荷距离为0.3千米,电源以埋地方式敷设引入本工程变电所电缆分界室。3、备用电源:本工程选用一台柴油发电机组做为备用电源,主输出功率为80KW,当市电停电、缺相、电压或频率超出范围或变压器出现故障时,可从配电室的自动互投开关ATS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