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在“探究固体的密度”实验中:
(1) 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横梁平衡(选填“左”或“右”);
(2) 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________,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6所示则矿石质为 。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7所示,在观察量筒的刻度时,视线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矿石体积为 ,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r =__________kg/m3。
图7
图6
(3)如果采用先测量小石头的体积后再测量小石头的质量,这种方法测出的小矿石的密度会比实际值偏 ,原因是 。所采取的实验方案除了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偏差之外,还可能造成另一不良后果,即 。请你对小明的实验方案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 。
2、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
(1)他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试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体积为______________,牛奶密度为______________kg/m3。
(2)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______,这样调整顺序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3、.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4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2)有两块玻璃板分别厚度为1mm和2mm,要选择_________,原因_________
(3)玻璃板应该_________放置,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关系。
(5)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6)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7)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聪在“探究物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田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4
-2
0
0
0
0
1
2
(1)熔点是 ℃,故该物质是 。
(2)实验时,将装有物质的试管放人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 和, 。
(3)3 min时,物体的状态 。
(4)该物质是 ,(晶体或非晶体)原因:
(5)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2min比最后2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 (选填“强”或“弱”)造成的。
5、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说出两种简便易行的判断透镜是否是凸透镜①
②
(2)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还缺少的是 。
(3)应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 ,点燃蜡烛,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蜡烛焰 、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4)当蜡烛的像位于光屏的右上方,蜡烛应该往 移动。
(5)当蜡烛在凸透镜的左侧20cm处时,在蜡烛的右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6)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a、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b、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c、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
d、如果把烛焰从a移动到b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6、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6℃
99℃
(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 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 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3)由表可知,加热了 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
(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5)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l)斜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4)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填"大"或"小")
(5)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sAB=_______cm tBC=______s vAC=_______m/s
(6)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填"大"或"小")
8、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1)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