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互联网 农业”助力农业发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050458 上传时间:2024-05-1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 农业”助力农业发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互联网 农业”助力农业发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互联网 农业”助力农业发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494农学经济“互联网+农业”助力农业发展刘碧利(四川省种子站,四川成都610044)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二三产业快速融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激发出了强大的经济活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从“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技术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入手,分析了“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论述了其发展现状、遭遇的困境,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多措并举,旨在促进“数商兴农”,助力农业发展。关键词:“互联网+农业”;农业发展;数商兴农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74

2、3(2023)19-0094-031“互联网+”与“互联网+农业”概述2 0 1 2 年 1 1 月,易观国际董事长于扬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次提出“互联网+”,“互联网+”是指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创新形态的(创新 2.0)推动下,由互联网形态演进、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互联网+传统行业”,利用信息和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到经济、社会各领域中,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近十年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二三产业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如第二产业的智能制造,第三产业的网上教育等。“互联网+农业

3、”是指利用信息和互联网平台,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综合运用,使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发挥互联网在农业领域对资源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技术渗透到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农业产业链环节,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2“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条件纵观互联网的发展史,互联网技术与第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给经济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到人们的吃穿住行,大到国家的各行各业,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促进了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现如今,信息技术不断完善,且国家对农

4、业高度重视,不断出台各种助农惠农政策,为“互联网+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1 技术环境2.1.1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互联网+农业”提供技术支持一方面,互联网技术渗透到农业的育种、生产、供给、销售、加工等各个环节。例如在育种环节,过去在没有互联网信息共享的时代,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育种专家对同一个品种重复地做着相同的试验,由于不能共享试验结果,造成重复试验的人力物力成本过高。如今,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育种试验结果信息共享,减少了重复试验所产生的成本,无形中也提高了育种的效率。在农业的生产环节,借助于传感器、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实时了解土壤水分、气候条件、植物生长状态等

5、参数,精准管护,降低生产成本。农产品销售环节可以借助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宽销售渠道,降低了销售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周转效率。另一方面,互联网经济是一个共享经济,农业信息、技术、科研成果的共享,为人们作出明智的决策提供了依据,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2.1.2 智能手机的普及、农村通信网络的完善,为“互联网+农业”提供有力支撑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上网人数增加,为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农产品电商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基础。第 5 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 0 2 2 年 1 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 0.6 7 亿,互联网普及

6、率达7 5.6%,手机网民规模达1 0.6 5 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 9 9.8%,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3.0 8 亿,占整体网民的 2 8.9%。另一方面,农村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 2 0 2 2 年底,全国农村宽带用户总数达 1.7 6 亿户,全国建成开通 5 G基站 2 3 1.2 万个,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和 9 6%的乡镇镇区实现5 G网络覆盖。目前全国已实现“村村通宽带”“县县通 5 G”“市市通千兆”。2.2 政策环境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 作者简介 刘碧利(1981),女,汉族,四川简阳人,本科,中级经济师,主要从事

7、农林经济管理工作。9595农学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央从 2 0 0 4 年至 2 0 2 2 年连续十九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可见我国对农业的重视程度。2 0 1 5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2 0 1 6 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加快实现行政村宽带全覆盖,创新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推进农村互联网提速降费。从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入手,为“互联网+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

8、的硬件支撑。2 0 1 7 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推进农村电商发展,要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更加注重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电商企业之间的融合,更加系统化地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2 0 1 8 2 0 2 2 年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在坚持不懈地全方位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如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深入实施

9、“数商兴农”,实现“互联网+”与农业、农村、农民的深度融合,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2.3 经济环境良好的经济环境也为“互联网+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十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如网约车、美团、直播带货等多种形式的线上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同时也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使消费者从线下消费转到线上消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2 0 2 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 4 3 8 2 9 9 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 3.5%。全年网上零售额1 3 7 8 5 3 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 4.0%。3“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

10、合,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销售模式,也实现了农业功能的延伸,使农业功能从生产向生活和生态功能扩展。首先,“互联网+农业”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销售模式。在农业生产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采集系统,对农作物进行实时监测,结合有关专家的建议和科学的信息,对农田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实施精准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率 1。在农产品销售方面,借助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高效地整合了农产品流通环节资源,打破了农产品销售的时空限制,降低了销售成本和风险,提高了商品流通效率 2。同时,各种农产品电商平台百花齐放,如京东到家、美团优选、盒马鲜生等,直播带货的东方甄选,田间直播带货等,同时各大社区

11、、超市还开发了网上商城,提供配送到家服务。据商务部数据,2 0 2 2 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 7 万亿元,同比增长 3.6%。其中,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1.9 9 万亿元,同比增长 4.9%。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 3 1 3.8 亿元,同比增长 9.2%3。其次,农业的功能由生产向生活和生态功能扩展。农民的增收不单单依靠出售农产品,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也被提上日程。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农耕体验、农村康养、传统村落保护等项目的发展,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条件。借助互联网平台经济对资源的整合优势,可以迅速打通外界了解乡村的渠道,吸引更多游客到农村休闲旅游,达

12、到农民增收的目的。4“互联网+农业”发展困境4.1 电子商务平台众多,缺乏行业标准与监管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各种平台经济层出不穷,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但是平台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平台经济进入门槛低,如直播带货、网上订餐等,很多没有实体店、营业执照或卫生许可证,往往只需要一个仓库或者操作间和一些直播器材就能完成。缺乏行业监管,这就很难保障售出商品的质量。“互联网+农业”在面临二三产业问题的同时,其自身还具有特殊性,如农产品生产周期长、易腐烂、对运输条件要求高等特点。国家虽然针对农产品质量出台了相关法规,但是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对农产品包装、运输过程产生的质量安

13、全问题没有进一步明确。众多电商平台因缺乏行业标准和监管,为了各自利益,容易产生无序竞争,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4。4.2 基础设施不完善发展“互联网+农业”不仅需要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其基础配套设施也必不可少,如便捷的交通网络、高效的物流冷链系统、产品的仓储包装等等。特别是农产品电商,农产品易腐烂、不易运输的特点对农村冷链物流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四川甘孜泸定的红樱桃,因其肉质松软、甘甜多汁、营养丰富,被列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但是因其冷链运输存在问题,往往到达消费者手中时,已经失去了本来的口感。如今我国不少边远山区存在这种问题,虽然当地农产品久负盛名,但苦于道路崎岖,包装、仓储、物流设施不

14、完善,导致当地农产品难以走出去。4.3 农村人才缺乏如今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中华人民共和国 2 0 2 2 年国民经济和9696农学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乡村人口 4 9 1 0 4 万人,全国农民工总量 2 9 5 6 2 万人,比上年增长 1.1%。其中,外出农民工 1 7 1 9 0 万人,增长 0.1%;本地农民工 1 2 3 7 2 万人,增长 2.4%。这种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工增速还呈现上升趋势,农村人才大量流失。5多措并举,促进“互联网+农业”发展5.1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行业标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保

15、障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一直是国家的基本方针。2 0 1 5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一方面,“互联网+”和农业的融合才短短六七年的时间,总体布局、进入门槛、行业规范、相关配套措施还不完善。另一方面,农业不同于其他行业,不能完全由市场经济规律来调节,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应从战略高度加强“互联网+农业”的顶层设计。首先,明确东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其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 5。分地区、分重点施策,同时听取有关专家学者(如农业经济学、互联网经济学、社会学、农学等)的意见或

16、建议,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方针政策,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互联网+农业”健康发展。其次,有针对性地制定“互联网+农业”规范制度,如农产品在包装运输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制度、平台经济的准入规范、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促进各电商平台的良性竞争。最后,加强监督检查,在“互联网+农业”发展过程中,深入基层,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相关制度。5.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想要发展“互联网+农业”,便捷的交通网、高效的信息网和物流网、布局合理的仓储基地等基础设施缺一不可。而我国农村地区有大面积的土地,村落分散,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虽然我国农村地区的交通网和信息网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普遍覆盖农村,但是信

17、息网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度还不高,应加快建立健全农业农村数据监测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大数据基础设施,深化移动物联网在智慧农业、农产品仓储物流等领域的应用 6。同时以县域经济为着力点,合理建设大型仓储基地,建设现代化、智能化的物流园区,加快推进数字化的农产品分拣、加工、包装、预冷,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配送效率。5.3 完善人才体系当前我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业生产大多由留守的老人维系。由于缺乏年轻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部分农村地区出现撂荒地,有效耕种面积减少,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从而影响了我国农业农村的健康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更需要大量掌握农业专业技术和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复

18、合型人才作为支撑。没有梧桐树,引不到凤凰来。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业环境,国家应当在政策、财政、税收等方面对农业农村地区适当倾斜,积极引进适合当地发展的项目,鼓励外来投资者到农村投资,建设新农村。其次,畅通人才流动机制,以故土乡愁为精神纽带,采取灵活多样的政策鼓励本地村民回乡创业;鼓励各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就互联网与农业农村的融合发展开展产学研合作,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率;鼓励社会各界,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学校等单位,以接力或帮扶的形式,向农村持续输入人才,参与到“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中来。参考文献:1 杜雄.“互联网+”与现代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M.北京:中译出版社,2016.2 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用书编委会.高级经济实务(农业经济)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23.3 商务部.2022 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 5 000 亿元 EB/OL.(2023-01-30)2023-09-03.https:/ 林羽,刘斌琼.“互联网+”助力农业发展 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1):1+21.5 李如潇,杨阳.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J.统计与决策,2023,39(14):99-103.6 李灯华,许世卫.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研究及展望 J.中国科技论坛,2022(02):170-1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