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文末附答案)2022)2022 届初中化学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总结归纳届初中化学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总结归纳 单选题 1、下列行为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A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下水道中,用自来水冲走 B加热试管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他人,要对着自己 C实验室中可以品尝药品的味道 D酒精灯碰倒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 B加热液体 C闻气体气味 D连接仪器 3、加热盛有固体的试管时,试管口应 A向上 B向下 C略向下倾 D略向上倾 4、绚烂多姿的“冰晕”装点着美丽的
2、天空,它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冰晕”和“冰晶“的形成过程发生的变化是()2 A均为物理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 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5、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6、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 A提出假设 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7、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汽油挥
3、发 C大米酿酒 D玻璃破碎 8、银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长期放置会被氧化而发黑。其中属于银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银白色 B密度较大 C导电性良好 D能被氧化 多选题 9、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做法,错误的是()3 A用 100mL 的量筒量取 30mL 水 B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里的液体 C酸液、碱液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D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一有气泡冒出马上收集,以免造成浪费 E实验室制取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 F用试管加热固体药品时,只有有水生成时,才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实验室里,我们常
4、常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到用量问题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 B洗涤实验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试管水,振荡后倒掉 C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 D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 1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冰雪消融 D钻木取火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滴加液体 12gg1212mLmL344 C 读液体体积 D称量固体氢氧化钠 13、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小芳同学对解决“气密性检查”类问题建构的
5、思维模型如图甲所示。结合小芳建构的思维模型,完成如图乙装置的气密性检查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向锥形瓶中注入水至 a 处,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构建封闭体系”B注入水后,向左推或向右拉注射器的活塞均可改变该装置的压强 C向左推注射器活塞时,观察到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D注射器连接长导管也可以进行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5 2022 届初中化学走进化学世界_012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下水道中,用自来水冲走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腐蚀管道,造成危险等,错误。B.加热试管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他人,也不要对着自己,以免液体喷出伤人,错误。C.实验室不可以
6、品尝药品的味道,以免中毒,错误。D.酒精灯碰倒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正确。故选 D。2、答案:C 解析: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A 选项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B 选项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操作错误;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C 选项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D 选项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 C。3、答案:C 解析:给试管
7、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至试管底部,致使试管底部破裂。故选 C。1313 6 4、答案:A 解析:“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冰晕”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A。5、答案:B 解析: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根据题意,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是猜想与假设环节。A、“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
8、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提出问题,故选项错误。B、“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猜想与预测,故选项正确。C、“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属于进行实验,故选项错误。D、“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获得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 B。6、答案:B 7 解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
9、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A、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提出假设,故选项错误。B、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故选项正确。C、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收集证据,故选项错误。D、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得出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 B。7、答案:C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志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为物
10、理变化。A、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误;B、汽油挥发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误;C、大米酿酒生成了酒精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C 正确;D、玻璃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错误。故选 C。8 8、答案:D 解析:A、银白色,颜色属于物理性质;B、密度较大,密度属于物理性质;C、导电性良好,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D、能被氧化,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 D。9、答案:ABDF 解析:试题分析:A、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 100ml 量筒量取 30mL 水,误
11、差太大,量筒选择不合理;B、过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目的是防止滤液弄破滤纸,使实验失败,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容易把滤纸弄破,起不到过滤的作用,所以该实验操作错误;C、如果不慎将酸液或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故操作正确;D、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因为开始排出的气体是空气,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故操作错误;E、为防止药品的浪费,制取气体前,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加入药品,故操作正确;F、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而不是只有有水生成时,才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操作错误;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固体
12、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10、答案:AD 解析:A、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为了节约药品,一般只取盖满试管底部,故 A 说法错误;B、洗涤实验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 1/2 试管水,振荡后倒掉,若不干净可以用试管刷,故 B 说法正确;C、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为了节约药品,液体一般只取 1mL2mL,故 C 说法正确;D、使用酒精灯的默认考点:初中化学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两查:检查灯芯是否烧焦或平整,检查酒精灯内酒精量不能超过 2/3,不能少于 1/3;两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一酒精
13、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一不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故 D 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AD。9 11、答案:D 解析:A、木已成舟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花香四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冰雪消融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钻木取火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12、答案:BD 解析: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手不能按在短柄处,而应顶在短柄处,A 选项错误;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应遵循“竖直悬空”,B 选项正确;在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C 选项错误;称量固体遵循“左物右码”,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D 选项正确。故选择 BD项。13、答案:CD 解析:A、向锥形瓶中注入水至 a 处,水面超过导管末端,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构建封闭体系”,故 A 说法正确;B、注入水后,向左推会增大装置内压强,向右拉注射器会减少装置内压强,故 B 说法正确;C、向左推注射器活塞时,装置内压强增大,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则说明气密性良好,故 C 说法错误;D、注射器连接长导管,无论装置是否漏气,向外拉注射器长导管中都有上升一段水柱,不可以进行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故 D 说法错误。故选 C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