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pdf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043325 上传时间:2024-05-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1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课本 P23 图 1.2,1.3)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 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类型及特点(课本 P5 图 1.6)构成类型特点判断方法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均3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

2、率,高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1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1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课本 P67)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地区差异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20 世纪 50 年代后,发达国家进入现代型,少数国家负增长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中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已基本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生产力水平是根本原因国家政策 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宗教信仰自然环境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

3、)2.人口迁移分类(课本 P89 图 1.8)人口迁移分类特点方向19 世纪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由于殖民扩张,人口从欧洲迁往美洲和大洋洲国际人口迁移二战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欧洲经济发展快,变为人口迁入地拉丁美洲人口迁往美国、加拿大和西欧西亚由于石油开采,招募大批外籍工人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前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多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人口迁移,规模小频率低由东部地区向西北和东北地区迁移国内人口迁移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人口迁移以自发迁移为主,规模大频率高由内地向沿海迁移;由农村向城市、工矿区迁移;

4、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主要因素(课本 P1011)其他因素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等)的变化。其中经济因素起重要作用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个人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三、美国的人口迁移(课本 P10 图 1.10)时间原因方向19 世纪中期南北战争人口大规模西移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由乡村流向城市20 世纪 2060 年代自然灾害、农业危机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20 世纪 60 年代末70 年代初新资源、新兴工业的发展从东北

5、部工业区迁往西部和南部四、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迁入地迁出地有利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促进人地协调;更好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不利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就业及生态环境的压力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而影响经济发展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2.环境人口容量(课本 P12)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

6、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资源数量。影响因素资源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负相关);(5)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6)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3.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二、地球上适合养多少人(课本 P1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和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

7、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现的措施世界:发展中国家要尽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后质量的平等权利各国、各地区: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三、P14 活动1.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评估依据是耕地资源,因为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2.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人口与水资源关系特别紧张.3.改善我国人口与环境问题必须贯彻执行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4.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少

8、,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低,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资源相对短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进入现代型,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数量大2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形态(补充)城市形态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影响因素平原地形,用地规整,形态集中地形限制、河流阻隔或规划控制沿交通线分布,受地形限制或沿河分布城市举例成都、合肥、华盛顿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又是丘陵山区)、浦东新区兰州、洛阳、西宁、宜昌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2.集聚效应:(课本 P

9、18)理解3.常见功能区: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界限,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课本 P1920)功能区形态特征区位选择原因商业区点状、条状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交通便捷、市场广阔工业区集聚成片城市外缘、交通干线两侧减少对城区的污染,保护环境;交通便利;地租低高级住宅区城市外缘地势高的地方,靠近水源,与文化区相联系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人口素质高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建筑质量上出现高、低级住宅区的分化,背向发展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便于工人上下班;收入低,文化教育程度低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参看课本

10、 P22 图 2.6)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课本 P23 图 2.7,2.8)风向(单一、对吹、不定)工业区一般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自然因素河流(上游、下游)工业区一般布局在河流的下游环境效益因素居民点可以和无污染、规模小,但劳动力需求多的工厂企业交错分布;对环境有轻度污染的工矿企业应当与居民点有一点距离;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工矿企业应远离居民区,并建设防护隔离带经济因素(主要因素)地租地租(地租高低决定于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付租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影响: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地租次高的道路相交处形成

11、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形成工业区其他因素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和宗教历史因素:早期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城市的不同等级(课本 P2526)等级划分标准及类型按人口规模划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市服务范围城市本身、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不固定、无明确界限)城市等级和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城市数目的关系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城市数目越少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地理位置(课本 P27 案例 2)、资源、交通、人口、行政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课本 P2729 图 2.1

12、2,2.13)1.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城市相距较远.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3.城市服务范围六边形嵌套模式可以用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意义)第三节城市化一、什么是城市化(课本 P3132 图 2.16,2.17)表现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数量不断增加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农村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动力城市拉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意义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13、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课本 P33 图 2.19)2.逆城市化3.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课本 P32 图 2.18)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本 P36 图 2.24)有利影响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不利影响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水质、水量,水循环;影响土壤质量;影响大气水热状况2.城市环境问题(课本 P37 图 2.25)类型污染来源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水平发展速度问题初期阶段(开始城市化)水平低慢土地利用方式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加速阶段(郊区城市化)水平较高推进很快市区出现

14、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后期阶段(逆城市化)水平高趋缓甚至停滞市中心空洞化发生空间西欧、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原因大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交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国家起步时间目前速度城市化水平所处阶段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产生差异的原因新的趋势发达国家早趋缓高后期相适应资本主义发展早,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大批农业劳动者向城市迁移逆城市化发展中国家晚快较低初期、加速不相适应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剩余畸形城市化3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燃烧煤炭排出的烟尘

15、;工矿企业排放的烟尘;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噪音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生产、建筑垃圾、生活垃圾3.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课本 P38)(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污染;(2)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一、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3.农业区位因素(课本 P42 图 3.3)区位因素影响气候水热条件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分布、耕作

16、制度、生长发育和产量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 25的山地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利于水土保持土壤不同的土壤适宜不同的农作物生长,如东南丘陵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自然因素水源对半干旱、干旱地区的绿洲农业、灌溉农业来说,是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也是限制因素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运输条件,要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要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发展农业机械(工业基础)提高劳动生产率,地广人稀的地区发展商品农业以机械化为主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科技培育良种可

17、以扩大农业区位选择的范围:小麦可在海拔 4000 米种植;双季稻向北推广到江淮平原;农业科技可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玻璃温室、塑料大棚、无土栽培。社 会经济因素生活习惯历史因素影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结构的转变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变化:市场需求变化使城市周围农业生产重点转为乳畜业和园艺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市场范围扩大;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科技对自然因素的改造和良种的培育;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自然因素的改造改造:玻璃温室、塑料大棚改造温度条件;东南丘陵、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坡度大,修筑梯田改造地形条件;西北地区气

18、候干旱,兴修水利工程改造水分条件;三江平原沼泽地过湿,通过挖渠排水改造水分条件;沿海滩涂土壤含盐度高,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排盐,改造土壤。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具有相同特征。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课本 P4546 图 3.9)分布区域生产结构经营方式澳大利亚西南部、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小麦牧羊为主家庭经营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区位优势自然条件: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降水较多;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灌溉条件

19、较好社会经济条件:地广人稀;市场广阔;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交通便利;政策扶持;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优点土地交替使用,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产系统;生产交替进行,农民可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根据市场决定生产比率,农业生产有很大的灵活性,市场适应性强注意课本 P4243:立体农业、城郊农业(地价高低、单位面积产值、生产需水量、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地中海农业、基塘农业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季风水田农业(课本 P4748 图 3.11)分布亚洲季风区(包括东亚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东南亚、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自然

20、因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河流中下游平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稻土);水源充足便于灌溉社会因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口稠密,对粮食的需求量大;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人们喜食稻米生产特点 原因发展措施小农经营家庭经营,人多地少适度规模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单产高;人多地少,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人多地少,凭传统经验耕作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水利工程量大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频繁政府大力投资水利工程建设二、商品谷物农业(课本 P4950 图 3.14,3.15)概况美国中部平原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主要作物:小麦(春、冬)、玉米基本特征:

21、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专业化和区域化水平高经营模式及分布:家庭经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阿根廷、乌克兰、俄罗斯国营中国的东北、西北自然条件:中央大平原地形平坦开阔;黑钙土广布,土壤深厚肥沃;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社会经济条件:发达的内河航运、铁路和公路运输,交通便利;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发达的工业基础,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农业科技水平高;进入 20 世纪,世界人口猛增,国际市场广阔借鉴:兴修水利、休耕和轮作、农业科技研究、政策(免费推广)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大牧场放牧业(课本 P5152 图 3.16

22、)分布美国和阿根廷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为主基础条件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植被稀疏,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区位优势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优良)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距海港近,交通便利(便于商品性经营)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密集的商品牧牛业)措施围栏放牧,划区轮牧(合理利用草场)开辟水源(保障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种植饲料(弥补天然牧草不足)借鉴意合理利用草场,保护草场生态开辟水源,建立“草、水、林、机”配套的人工草场,提高草场载畜4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铁路的贯通、海上冷冻船的发明)

23、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义 量发展交通事业,研究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市场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牲畜二、乳畜业(课本 P5254 图 3.20,3.21)生产对象奶牛产品牛奶及其制品农场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分布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布局原则以生产牛奶为主的乳畜业分布在大城市附近(需求量大,不耐储藏)乳制品加工业可以分布在离城市较远的地方(高速交通,冷藏保鲜技术)区位优势自然因素:(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凉潮湿,利于牧草生长;(西欧平原)地形平坦,利于饲草和饲料种植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饮食习惯,市场广阔西欧乳畜业特点机械化程度高、集约

24、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生产过程(课本 P58 图 4.1)投入要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社会因素:劳动力、动力、原料、市场、交通、科技、政策、资金产出工业产品 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区位选择原则从经济效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2.不同类型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原则(课本 P58 图 4.2)工业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甜菜或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接近原料地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较

25、高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接近消费市场动力导向型工业需消耗大量能源炼铝厂接近火电厂或水电厂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投入大量劳动力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接近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二、工业区位选择(课本 P5960)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变化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区位因素作用变化的表现原料、燃料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沿海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对工厂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劳动力

26、数量的影响减小,其素质的影响力在逐渐加强2.案例分析钢铁工业区位变化中国(课本 P59 案例一)鞍钢:接近原料和燃料地,是原料导向型宝钢:接近市场,交通便利,科技发达,是市场导向型世界(课本 P60 阅读)19 世纪:以煤炭资源为主导因素,为燃料导向型20 世界初:接近铁矿布局,为原料导向型二战后:在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为市场导向型3.社会、环境需求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课本 P61 图 4.6)工业部门污染类型区位选择原则水泥厂、酿造厂大气污染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或主导风的下风向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水源污染远离水源地,布局在河流下游化工厂、炼油厂大气污染、水

27、源污染综合以上两条火力发电厂、钢铁厂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或主导风的下风向;远离居民区和农田环境需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无污染,对环境要求高环境优美的地方社会需求政策: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在内地建立的大型企业,在西部地区建设的纺织工业中心;80 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20 世纪末西部大开发。乡土情感及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素质:港澳台胞,海外华人华侨回国、回乡投资建厂。工业惯性:搬迁费用高(设备、安置),政府干预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课本 P6263)1.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工厂之间存在产品与原

28、料(投入-产出)的联系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2.工业集聚:作用(优势、意义)集聚位置(例)工业集聚的弊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获得规模效益。共同利用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运量大的工业在港口和铁路枢纽附近集聚;耗电量大的工业在大型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集聚。造成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用地、用水、劳动力价格上涨,运输量大,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3.工业地域 工业地域形成原因:工业集聚 工业地域按形成分类类型特点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以生产工序的工业联系为基础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因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而集聚在一起,存在空

29、间利用上的联系,也可能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工业地域按性质分类类型特点举例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面积小,发育程度低糕点厂、糖果厂、面粉厂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面积大,发育程度高钢铁工业鞍山、攀枝花、马鞍山、匹兹堡(美)石油化工大庆、克拉玛依、阿伯丁(英)机械制造汽车城湖北十堰、底特律二、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课本 P6364)1.工业分散形成表现优势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之间并不要求集聚,有些生产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也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厂,与其零部件生产厂可以分散布局。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

30、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5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厂2.工业地域联系条件作用结果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促进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化企业(跨国公司)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一、传统工业区1.概述(课本 P65)著名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区主要特点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衰落时间20 世纪 50 年代,尤其是 70 年代以后开始衰落2.鲁尔区(课本 P6567 图 4.9、4.12、4.13、)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优越;广阔的市

31、场;便捷的水陆交通;充沛的水源;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较近(法国洛林铁矿)衰落原因:生产局限于传统工业,生产结构单一(内在原因);煤炭在世界能源费消构成中的比重下降(原因: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减少);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及其替代品的广泛应用;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根本原因)。综合整治措施调整工业结构通过统一合并,重点整治煤炭、钢铁工业(减少煤炭、钢铁企业数量,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新建和引入技术水平高的电子、石化、汽车、机械等新兴工业部门调整工业布局工业布局向西部、南部拓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科技、教育、

32、工业旅游、金融服务业优化环境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建立完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植树造林完善交通网(其他地区可以考虑)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区发展条件的对比(课本 P6768 图 4.14)辽中南工业区的条件煤炭、铁矿、石油、海洋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消费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与鲁尔区的相同点煤炭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消费市场广阔与鲁尔区的不同点辽中南工业区铁矿、石油、海洋资源丰富;海洋运输便利;水资源不足;市场体制薄弱二、新兴工业区1.概述(课本 P68)著名工业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德国南部(慕尼黑)、美国的“硅谷”、北京中关村、印度班加罗尔、日本九州岛时间新地点新形式(规模)新2

33、0 世纪 50 年代后开始形成在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形成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课本 P69 图 4.15、4.16)分布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部发展条件大批廉价劳动力;20 世纪 70 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发达的银行信贷系统;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运输方便生产特点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工业大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生产过程分散。萨索洛发展模式:工业小区生产特点:形成了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实现了规模生产优势(作用):加强专业化,

34、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发展条件的相同点:大批廉价劳动力;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发展条件的不同点:意大利有发达的银行信贷系统与温州乡镇企业比较生产特点的相同点: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生产高度专业化最大的不同之处:意大利工业小区的不同企业密切联系、相互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集团;温州乡镇企业之间互不联系,竞争激烈,规模效益大减温州乡镇企业发展建议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3.美国“硅谷”(课本 P7172 图 4.19)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斯

35、坦福大学对硅谷崛起起了关键作用);市场稳定(军事订货军事订货是美国硅谷独有的区位优势);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高技术工业的特点从业人员知识、技术水平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发费用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主导产业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电子工业基地硅谷与中关村比较相同点:紧邻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支持;交通便利不同点:中关村研发费用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尚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制度和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离市区近,环境质量差,交通拥挤,用地紧张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主要运输方式及特点(课本 P78 表 5

36、.1)方式评价运量运价运速灵活性连续性建设成本运输成本适宜运输的货物水路历史最悠久的 运输方式大低最慢最慢差最差最差最低最低最低最低量大远程、不急需、易保存铁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较快差好投资大占地广较低量大、中远程公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较慢最好最好好投资较大短低远贵易死亡、变质的货物及鲜货等的短途运输航空最快捷的现代化 运输方式小高最快最快差差最贵最贵量少、贵重或急需管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损耗小、稳定安全、管理方便最差最差最好最好投资大流体(石油、天然气、自来水、暖气、煤浆)2.交通运输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二、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网(课本 P79

37、80 图 5.3)组成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航道 交通运输点:港口、车站、航空港形式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 两种以上交通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层次省级综合运输网、大区级综合运输网、国家级综合运输网2.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1)自然:地形地势、地质条件、气候、河流(2)社会:交通网络的合理性、资源分布、政治、民族团结、国防(3)经济:发达 VS 不发达(4)技术劣势交通运输成本提高63.南昆铁路的建设(课本 P8081 图 5.4)自然因素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喀斯特地貌广布)起限制限制作用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和城市分布,少数民族聚居贫困人口多,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水平

38、低起决起决定作用影响因素技术因素科技含量高起保障保障作用意义使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繁荣;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加强西南地区与沿海地区的联系;合理布局交通网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一、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课本 P82 图 5.5、5.6)表现举例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因铁路兴起的城市:石家庄、郑州、阜阳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因京杭大运淤塞,加之海运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沿运河的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株洲沿铁路分布,筑波沿南

39、北向的中轴路呈带状分布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美国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英格兰城市带、长江三角洲大城市带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点的影响(课本 P8384 图 5.8、5.9)影响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困难,商业网点密度小影响商业网点位置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和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大城市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以 P85 案例 3 为例)集镇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一、人地关系

40、的历史回顾(课本 P90)时期人地关系环境问题生产力特点采集渔猎时代(崇拜自然崇拜自然)原始的平衡关系,既崇拜又依赖不严重生产力水平低,发展缓慢农业文明时代(改造自然改造自然)与环境对抗性曾强,人地关系有了科学萌芽环境破坏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工业文明时代(征服自然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科技突飞猛进,人类攫取资源能力空前提高,刺激生产力发展后工业文明时代(谋求人地协调谋求人地协调)谋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逐步解决环境问题生产力水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课本

41、P92)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物质和能量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废弃物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去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也会把它所受的影响反作用反作用于人类2.环境问题类型及产生(课本 P9394 图 6.8)类型产生原因表现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破坏当人们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再生速度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自净能力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3.环境问题的其他分类(课本 P9495 图 6.1

42、1)范围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臭氧层遭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危及人类生存局域性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事件,演变为社会公害,制约经济发展,危害人类健康聚落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原因是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过分密集,污染物集中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原因是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国家发达国家体现在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和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课本 P9596 图 6.12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43、;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它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需各国积极参与;地球是一个 整体,解决地区性的问题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协调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课本 P99)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口基数大,尤其是低素质的人口过多,给经济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的资源短缺原因: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少;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自然资源利用率低。自然环境面临极大的危机表现: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且

44、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范围扩大,程度加剧。2.解决措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提高科技水平,科学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3)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3.实施:1994 年 3 月,国务院发布了21 世纪议程,提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二、(经济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课本 P101103)概念途径工业模式:清洁生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把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工业污染来源循环经济手段:环境无害化核心:提高生态效益方式:环境友好方式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 利用;废弃物再生资源化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7消费模式:绿色消费公众参与,低碳出行、自备篮子或购物袋、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三、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发展措施(课本 P103)1.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2.实行综合循环利用;3.开发利用沼气(课本 P104)、太阳能等新能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