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040265 上传时间:2024-05-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吐槽牌复习资料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是水啊,满满的全是水啊!)细胞内液(2/3)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记住是等,而不是只有他们。)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淋巴Ps:上图表示的是。血浆和组织液两个是好基友,但是同时组织液和细胞内液是好基友。然后组织液单恋淋巴,淋巴单恋血浆(好复杂的关系啊)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别问我为甚内环境居然是外液。要怪就去怪操蛋的生物学家吧。)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就当他们一个妈生的),但

2、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就当他生下来比较胖),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奇3武,奇4武。八班的妹子你们懂的。) 调节的试剂: 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这货真心只需要有个印象就好反正不会是氢氧化钠也不可能会是硫酸之类的,那东西都能拿出来调节的话,所有人都是superman了。)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骚年们,记住一个7就万事大吉了。)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

3、、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9、稳态的调节:神经 体液 免疫共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老师们都比较喜欢用这些知识盲点坑人: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蛋白质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当年的大头奶粉就这样来的。)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组织水肿的一些原因啊: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1,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2,营养不良 )大头孩子=

4、、=。 ( 3,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反正都跟蛋白质那货有关系。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就是图上那种一根线上有个坨坨那种。)神经中枢(蝴蝶啊蝴蝶)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递 静息时内负外正(别问我动作电位是什么)静息电位 刺激 动作电位 电位差局部电流 (局部电流都是由正指向负只需要标出 + -号之后神马都明白了)2、兴奋的传递 是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这货是单向,不是可攻可受的双面插座(貌似用词YD了一点)。只能由一个的轴突插向另一个的胞体或者树突。

5、(这货表示他不像在神经纤维上那么没节操了另外,传输速度也慢了) 突触小泡(神经递质)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有特异性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尼玛的真的不止兴奋啊,还可以抑制啊,虽然我真心没懂,为啥冲动到最后还抑制了XD,良心发现啊。)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这货很重要- -)脑干:呼吸中枢(知道板砖该往哪里拍了吧= =)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人脑的高级功能1、高级功能: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2、语

6、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人类的听、写、读、说。与大脑皮层的言语区相对应。3、言语区: S区受损伤:“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不会说话,不能用言语表达思想。 H区受损伤: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话。 W区受损伤: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 V区受损伤:此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Ps:是不是觉得看起来很绕嘿嘿口诀奉上。W(我)不能写字,(M)V不能看(这条已经给和谐掉了),S(说)也不能说话,H(还)没办法听。(外语好的可以直接按照外语单词记忆。原谅我的炸外语)4、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

7、的过程。 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可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a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的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b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胸腺胸腺激素 肾上腺肾上腺素 胰腺其中的胰岛分泌胰岛素(B细胞)与胰高血糖素(A细胞) 卵巢雌性激素(废话) 睾丸雄性激素(还是废话)二、激素调节的实例血 糖0.81.2g/L【实例一】 血糖平衡的调节1、 食物

8、中的糖类 消化、吸收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肝糖原 分解 合成 肝糖原、肌糖原脂肪等非糖物质 转化 转化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2、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贮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能促进糖原分解,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鬼才知道他名字里面有个高就真的提高血糖了)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拮抗(欢喜冤家么),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3、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 血糖浓度升高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 (胰岛

9、A细胞分泌) 血糖浓度降低9、体温调节寒冷刺激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是反馈调节。人体寒冷时机体也会发生变化;全身发抖(骨骼肌收缩)、起鸡皮疙的(毛细血管收缩)10、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人体各个部位)、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12、水盐平衡调节 释放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

10、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1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例如:甲状腺激素成年人分泌过多:甲亢 过少;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婴儿时期分泌过少:呆小症顺便布下下丘脑的作用:(这货用处真不小)1.调节水盐平衡:下丘脑通过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来调节水盐平衡。2.调节体温: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3.调节垂体的分泌:下丘脑内有一些神经元有合成调节垂体激素分泌的多肽类物质,如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4调节糖代谢:

11、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5.传导兴奋:下丘脑可以将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所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引起渴觉,从而增加饮水量,也可以支配胰岛活动(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有丝分裂什么的(15分啊15分)第1节 细胞的增殖一、 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细胞的核质比二、细胞增殖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一)细胞周期(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2)两个阶段:后末中前间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3)特点:分

12、裂间期所占时间长。(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1.分裂间期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2.前期特点: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核膜、核仁消失(膜仁消失显两体)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3.中期特点: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这货是虚拟平面)上 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形数清晰赤道齐)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4.后期特点: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纺

13、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姐妹分手,各奔天涯好吧。=-=高三都会这样,分手了就不算姐妹了,好悲催的说法= =。),染色体数目加倍。(着丝点分裂了)5.末期特点: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现。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真是平面,形成和高尔基体有关。),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末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两消两现重开始)。四、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不同点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前期纺锤体的来源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由中心体周围产

14、生的星射线形成末期细胞质的分裂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相同点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阶段。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染色体在各期的变化也完全相同。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完全相同。五、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六、无丝分裂: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排版空间太挤了= =,只有放下面来了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前中七

15、、有丝分裂相关图像问题:着丝点复制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注:染色体条数 = 着丝点的个数。)后末1.有丝分裂各时期数量变化规律末(二倍体,核中DNA含量为2a,染色体数为2N)时期项目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子细胞DNA含量2a4a4a4a4a2a2a染色体数目2N2N2N4N2N2N染色单体数目O4N4N4NOOO染色体组数(组)222422同源染色体对数(对)NNN2NNN2.特别提醒: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量变化特征:第2节 细胞的分化一、细胞的分化(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

16、过程。(2)过程:受精卵增殖为多细胞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发育为生物体(3)特点:持久性、稳定不可逆转性二、细胞全能性:(1)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2)植物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例如:胡萝卜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3)动物细胞全能性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例如:克隆羊多莉(4)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一、细胞的衰老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

17、关系单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多细胞生物体,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2、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1)在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2)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丧失。(3)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的衰老而逐渐积累。(4)衰老的细胞内代谢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 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5)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二、细胞的凋亡1、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2、意义: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3、与细胞坏死的

18、区别: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第4节 细胞的癌变1. 癌细胞: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而形成了不受有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2. 癌细胞的特征:(1)能够无限增殖。(很明显的EX模式。)(2)癌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3)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癌细胞容易在有机体内分散转移的原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3. 致癌因子的种类有三类: 物理致癌因子、 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4. 细胞癌变的原因:致癌因子使细胞的原癌基因从稳定

19、状态变为活跃状态。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真有趣一个B啊一个T) 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吃货。) 树突状细胞(这货我真不知道是什么)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就是神马干扰素啊,白细胞介素神马的。)、溶酶菌等等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癌症问题)。免疫类型: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痰,烧伤)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伤口化脓)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最主要的免疫方式)(想

20、当初我一直认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说是可以获得的一种病直到如今才发现。获得性不是形容后面的免疫的明明压根就是一个东西)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规律和方法:1。唾液和胃液等各种消化液不属于体液的组成成分,属于第一道防线。2。溶菌酶杀菌如果在口腔内进行,则是第一道防线。如果在体液中进行,就属于第二道防线(虽说都是非特异性免疫)抗原与抗体:来源: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主要是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其次也有自身的物质(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癌细胞,),还有(移殖器官。)抗原(抗原决定簇) 本质:蛋白质或糖蛋白特性:异物性(外

21、来物质),大分子性(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如花粉神马的。),特异性(只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一物降一物啊=、=) 本质 :球蛋白,专门抗击抗原的蛋白质,(所以这货的合成和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系。)存在: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其它体液中也含有。(过敏反应抗体是吸附在细胞表面)抗体: 分类:抗毒素,凝集素,沉淀素,溶解素。功能: 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从而抑制抗原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并不能直接杀死抗原)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吃货最幸福的就是有人专门做东西= =还让你去吃的吧。)淋巴细胞的产生过程: B细胞 浆细胞 抗体骨髓造血干细胞 淋巴器官胸腺

22、T细胞 效应T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 淋巴因子体液免疫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记忆B细胞的作用:可以在抗原消失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产生抗体。(有的记忆细胞可以保留一辈子,如天花病毒,有的则很短,如流感病毒)(流感你个没节操的= =,学学天花病毒的记忆细胞一生一世多好。)体液免疫抗原吞 噬细 胞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效应B细胞刺激别识别别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二次免疫) 吞噬细胞体液免疫中需要注意的是有两条路可以走= =也就是说,即使T细胞没有了,抗原的呈递无法继续下去,但是体液免疫中抗原是可以直接传递

23、给B细胞完成体液免疫的。(B细胞说:谁没谁不一样活么哼。= =,要不要这么傲娇。)细胞免疫抗原吞 噬细 胞T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感应阶段使靶细胞裂解(二次免疫) 抗体与抗原结合(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共同点:针对某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区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对象抗原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作用方式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1、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是有多密切)2、 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增强细胞免疫的效应6、艾滋病:(=-=)(1)病的名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2)病原体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4、),其遗传物质是2条单链RNA(3)发病机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4)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免疫学的应用免疫预防:注射疫苗,种痘,注入抗原激发产生抗体(人工免疫) 免疫治疗:注入抗体,淋巴因子,胸腺素等,移植器官:器官被认为是抗原,起排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手术成败关键取决于供者与受体的(糖蛋白,组织相容性抗原)是否相同一半以上相同就可,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使免疫系统变得迟钝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这张有实验。)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实验过程: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谁再和我说只有向日葵朝着太阳我就跟谁急

25、。)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一把小剪刀,轻松一下无烦恼= =。XD)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事实证明,脑袋比其他位置管用多了)(2)温特的试验:(每次看到这个实验总觉得一行字从我脑袋闪过那就是泰国你好泰国再见) 试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3)郭葛的试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 3个试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

26、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2、判断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均匀:直立生长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3、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 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关于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其实简而言之就

27、是,以地面为分界线,离地面越远的就越是上端。但是不能地上地下比较只能地上与地方,地下与地下。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l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毕竟口味不同,这年头总有几个重口味总有几个小清新。)。l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见上一页的图图)l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l 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

28、侧芽的生长。关于两重性的实例:在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不同:茎 芽 根,敏感度不同;根芽茎(横向生长的植物受重力影响而根有向地性,茎有背地性)许多禾本科植物倒扶后可以自己站起来(自力更生什么的)ABCDDC, BA,(生长素浓度)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 =太空中是不会有重力的注意下),生长素都积累在近地面,D点和B点和生长素都高于C点和A点,又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所以,D点浓度高抑制生长,长的慢,而C点浓度低促进生长,长的快。根向下弯曲(两重性)。而茎不敏感,所以B点促进 生长的快,而A点促进生长的慢。所以向上弯曲。根的向地性与顶端优势中的

29、生长素的作用原理相同,都是体现两重性。茎的背地性与向光性中的生长素的作用原理相同。顶端优势: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附近积累,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受到抑制,顶芽不断生长,侧芽被抑制的现象(松树)l5、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l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l 防止落花落果;l 促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不是孩子)番茄);l 控制性别分化(促进花芽向雌花分化,从而提高产量)(学习泰国好榜样)6、其他植物激素 名称主要作用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果实生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促进果实成

30、熟叶子的离去,是树的不挽留,还是风的追求。原 来是脱落酸。7、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生物群落的演替 (这章依旧有实验= =)第1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种群 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数量特征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直接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2、种群的特征 迁入率和迁出率 空间特征: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遗传特征年龄组成图。类型种群构成特点出生率与死亡

31、率发展趋势年龄锥体图示锥体特点增长型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金字塔型:基部宽,顶部窄稳定型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钟型衰退型老年个体很多,幼年个体很少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壶型:基部比较狭窄,顶部比较宽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1.五点取样法(导与练上有。)2.等距取样法(导与练上依旧有= =)(好吧我承认我懒)标志重捕法: 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32、(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条件: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种群增长率变化(3)应用: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4、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计

33、划的制定和实验方法:培养一个酵母菌种群通过显微镜观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7天内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结果分析:在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充裕的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第2节 生物群落的构成1、生物群落的概念: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得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2、生物群落的结构(1) 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垂直 结构和水平结构。(2) 垂直结构:指群落的分层现象。植物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

34、、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微环境不同。(详情见书上= =,好吧,我又懒了。)意义: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显著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实际上是生物生态位分化的结果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同上)种间的关系(不同种生物的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第三节 生物群落的演替(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也一样。不想被踩死就努力吧= =。)1、 初生演替:(1) 定义:在从未有过生物生长或虽有过生物生长但已被彻底消灭的原生裸地上发生的生物演替。 (2) 过程: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35、如下图)2、 次生演替(1) 定义: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受严重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生物演替,称为次生演替。(2) 引起次生演替的外界因素:自然因素:火灾、洪水、病虫害、严寒人类活动(主要因素):过度砍伐、放牧、垦荒、开矿;完全被砍伐或火烧后的森林、弃耕后的农田群落演替的比较3、 群落演替的过程:植物的入侵(繁殖体包括种子、果实等的传播)和定居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基础。能不能说终于整理完了= =,舒一口气,个人能力就这样啊= =。希望对大家有用什么的= =。真心没精力整理题目了。so,大家靠自己吧。期末加油考。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