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O/G/O2024/5/12 周日1 1 1.1.1.今天讨论的是健康话题,大家知道,健康是今天讨论的是健康话题,大家知道,健康是1,其他的(财富,名誉,其他的(财富,名誉)都是都是0,只有当健康正,只有当健康正常时,其他的常时,其他的0才有生命意义。才有生命意义。2引引 言言2.2.在西方通常是以医保来保障健康。这里的医保在西方通常是以医保来保障健康。这里的医保概念中保就具有养护的意义,但医保强调的是概念中保就具有养护的意义,但医保强调的是专业服务,而在中国除了医保外,还有一个更专业服务,而在中国除了医保外,还有一个更重要更智慧的学问就是养生。中华养生包含有重要更智慧的学问就是养生。中华
2、养生包含有专业上和日常生活上两方面,因此专业上和日常生活上两方面,因此 说中华文明说中华文明在滋养中华名族生存与发展上更彰显其伟大和在滋养中华名族生存与发展上更彰显其伟大和博大。博大。3引引 言言3.1.3.最近当我们一打开电视,就会发现有关养生的最近当我们一打开电视,就会发现有关养生的节目多和火,新华书店有关养生的书也很多,节目多和火,新华书店有关养生的书也很多,这说明了什么?一方面,社会进步了,物质丰这说明了什么?一方面,社会进步了,物质丰富了。人们不仅要吃好,更要吃出健康长寿来;富了。人们不仅要吃好,更要吃出健康长寿来;再一个是否提高人们渴望这方面的知识,社会再一个是否提高人们渴望这方面
3、的知识,社会在这方面存在教育缺位?在这方面存在教育缺位?4引引 言言4.健康养生 快乐生活 警警 示示 20122012年年6 6月月2626日人民日报报道: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受卫生部的委托,日人民日报报道: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受卫生部的委托,为配合健康素养,和谐中国曾做了一个全国性的中国居民健康养生的调查。为配合健康素养,和谐中国曾做了一个全国性的中国居民健康养生的调查。结果发现全国结果发现全国18-6918-69岁城乡居民中,只有岁城乡居民中,只有6.48%6.48%的人具备基本健康素养,也就是的人具备基本健康素养,也就是说说100100个人当中,还不到个人当中,还不到7 7个人具备基本的健康素
4、养。初步调查显示,许多人遭个人具备基本的健康素养。初步调查显示,许多人遭遇过健康困扰约遇过健康困扰约90%90%亚健康,但采取措施的不到四成。亚健康,但采取措施的不到四成。健康素养包括:健康素养包括:A.A.基本知识和理念;基本知识和理念;B.B.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C C基基本技能。本技能。提高素养,政府、企业、媒体、个人如何承担各种责任?提高健康提高素养,政府、企业、媒体、个人如何承担各种责任?提高健康素养,还有哪些短板?素养,还有哪些短板?责责 任任 作为食药监人是公众健康的守护神,我们自身的健康素养直接影响我作为食药监人是公众健康的守护神,我们自身的健康素养直接影响
5、我们的服务水平,加强健康素养的学习与培养既有益于自身健康,更有利于履职们的服务水平,加强健康素养的学习与培养既有益于自身健康,更有利于履职服务社会。服务社会。5 5.问题一:健康养生还是养生健康,哪个提法好?问题一:健康养生还是养生健康,哪个提法好?健康养生 快乐生活题目 健康养生,快乐生活6 6.养养生生重重在在生生活活养养生生重重在在生生活活现代养生思考现代养生思考现代养生思考现代养生思考健康养生 快乐生活 养生与养生文化的发展养生与养生文化的发展养生与养生文化的发展养生与养生文化的发展健康养生 快乐生活7 7.L/O/G/O2024/5/12 周日88 8.养生与养生文化的发展养生与养生
6、文化的发展1 1.养养 生生 的的 概概 念念2.2.养生是生命活动基础养生是生命活动基础3 3.养养 生生 文文 化化 的的 发发 展展4 4.养养 生生 行行 为为 的的 思思 考考 9 9.(一)养生的概念养生,古亦称摄生、治身、道生、卫生等。养生,从字义上看,有养护、保养、调养、卫护生命之意。养生一词,原出养生一词,原出管子管子,乃保养,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生命以达长寿之意。管仲吕氏春秋吕氏春秋“知生也者,不以害生,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养生之谓也。”1010.(二)养生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二)养生是生命活动的基础1 1.日日常常(物物质质)生生活活1.广义:延续生命的本能
7、反映及一切活动。广义:延续生命的本能反映及一切活动。狭义:有意识地通过各种独特的手段或方法护狭义:有意识地通过各种独特的手段或方法护养人体生命的主客观行为,或根据人体生命过养人体生命的主客观行为,或根据人体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所进行的指定性物质(或精神)程的活动规律所进行的指定性物质(或精神)的心身护养活动,才称之为养生。的心身护养活动,才称之为养生。1111.(二)养生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二)养生是生命活动的基础1.纵观古今中外各民族都非常珍惜生命,追求健纵观古今中外各民族都非常珍惜生命,追求健康长生,并奉为人生最大的愿景康长生,并奉为人生最大的愿景。比如各种神、。比如各种神、妖文化就反映了这一
8、追求。妖文化就反映了这一追求。2 2.精精 神神(文文 化化)生生 活活 今天各种文化形式,比如书籍,电视,电影,今天各种文化形式,比如书籍,电视,电影,歌舞,音乐以及风俗人情都在构成一个健康的人文歌舞,音乐以及风俗人情都在构成一个健康的人文环境,服务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求。人类一切文环境,服务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求。人类一切文化活动都是对生命的一种呵护,一种养生方式。化活动都是对生命的一种呵护,一种养生方式。1212.(二)养生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二)养生是生命活动的基础1.在我国古代涉及祛疾延寿的历史传说的文字记载甚在我国古代涉及祛疾延寿的历史传说的文字记载甚多。多。养早于医:养早于医:路史
9、路史中有关中有关“大舞大舞”记载夏朝的开记载夏朝的开创者大禹据说也是个养生方面的先驱。创者大禹据说也是个养生方面的先驱。帝王世纪帝王世纪中就记载了关于中就记载了关于“禹步禹步”的传说的传说 。养医互补: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生命同疾病作斗争养医互补: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生命同疾病作斗争时也是遵循三分医,七分养的康复原则。时也是遵循三分医,七分养的康复原则。3 3、医医、养养 同同 源源1313.殷商:甲骨文记载殷商:甲骨文记载西周:逐步规范西周:逐步规范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吕氏吕氏春秋春秋左传左传儒家养生思想儒家养生思想道家养生思想道家养生思想吕氏春秋吕氏春秋皇帝内经皇帝内经文化发展中的代表文化发展
10、中的代表人物人物 通过先贤的行为通过先贤的行为榜样及诗文的鼓榜样及诗文的鼓励,使养生活动励,使养生活动广播民间并兴起广播民间并兴起了通俗的养生文了通俗的养生文化现象。化现象。养生文化的养生文化的起源起源养生文化的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形成和发展养生文化的养生文化的平民化发展平民化发展 问题二:养生文化,何为文化?问题二:养生文化,何为文化?(三)养生文化的发展(三)养生文化的发展1414.(三)养生文化的发展(三)养生文化的发展C.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养生文化的起源养生文化的起源殷商时代殷商时代 甲骨文记载
11、当时人们在生病,分娩时就有祈甲骨文记载当时人们在生病,分娩时就有祈祷祖宗神灵佑助;对平时的健康祸福也常要问卜及祭祀。祷祖宗神灵佑助;对平时的健康祸福也常要问卜及祭祀。西西 周周 设有食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族阶层的饮食,设有食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族阶层的饮食,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季气候相适应;并有了专职主管环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季气候相适应;并有了专职主管环境卫生的职官境卫生的职官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 中国养生文化进一步发展并促进医学的进步。中国养生文化进一步发展并促进医学的进步。1515.(三)养生文化的发展(三)养生文化的发展C.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Descrip
12、tion of the contents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知者乐,仁者寿知者乐,仁者寿”。孔子从少、壮、老三个阶段不同身心出孔子从少、壮、老三个阶段不同身心出发,提出相应的养生之道。主张尤为修德的养生理念。发,提出相应的养生之道。主张尤为修德的养生理念。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孟子有创建性的提出孟子有创建性的提出一个人想做到身心健康,那只有一个人想做到身心健康,那只有“善养吾浩然之气善养吾浩然之气”。百家争鸣文化大发展,促进了养生活动和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百家争鸣文化大发展,促进了养生活动和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儒家思想:
13、提倡君子自强不息的儒家思想:提倡君子自强不息的“有为有为”精神,宣扬精神,宣扬“大德润身大德润身”“”“大仁者大仁者寿寿”和和“中庸中庸”与与“中和中和”的行为准则。以(社会)的行为准则。以(社会)“群体为中心。群体为中心。1616.(三)养生文化的发展(三)养生文化的发展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道家思想:倡导道家思想:倡导“清静无为清静无为”的生活态度,的生活态度,主张谦让独善,回归山野,禅悟自然,完善人格。主张谦让独善,回归山野,禅悟自然,完善人格。“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中心”老子主张老子主张“归真返朴、清静无为归真返朴
14、、清静无为”的养生理念,是中的养生理念,是中华养生文化先驱。华养生文化先驱。道家思想道家思想 庄子编制了一整套导引、吐纳的养生方法。最具代表是庄子编制了一整套导引、吐纳的养生方法。最具代表是“心斋心斋”和和“坐忘坐忘”二法,开创了我国静功养生学二法,开创了我国静功养生学。1717.(三)养生文化的发展(三)养生文化的发展1 1、节欲、节欲 2 2、饮食应定时定量、饮食应定时定量3、居住环境力求冷暖、干湿相宜居住环境力求冷暖、干湿相宜4、强调运动强调运动 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是一部
15、具体吕不韦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是一部具体养生集大成的重要典籍。养生集大成的重要典籍。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2024/5/12 周日181818.(三)养生文化的发展(三)养生文化的发展1 1、生态整体观,强调人与与自然环境相、生态整体观,强调人与与自然环境相适应(适应(“顺应四时,起居有节顺应四时,起居有节”)2 2、人体阴阳动态平衡观,强调精神与形、人体阴阳动态平衡观,强调精神与形体相统一,努力提高机体防病抗衰能力体相统一,努力提高机体防病抗衰能力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简称简称内经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国
16、至秦汉时期。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2024/5/12 周日191919.(三)养生文化的发展(三)养生文化的发展养生文化中的代表人物养生文化中的代表人物东汉:东汉:张仲景、华佗张仲景、华佗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葛葛洪、陶弘景洪、陶弘景隋唐二代:隋唐二代:孙思邈、司马承祯、李白、白居易孙思邈、司马承祯、李白、白居易宋元时期:宋元时期:李东垣、邵雍、李东垣、邵雍
17、、朱熹、真德秀、苏轼、陆游朱熹、真德秀、苏轼、陆游明清两代:明清两代:张景岳、张景岳、李时珍、乾隆李时珍、乾隆殷商:殷商:彭祖彭祖春秋战国:春秋战国:老老子、孔子子、孔子2024/5/12 周日202020.(三)养生文化的发展(三)养生文化的发展彭祖:淡泊平和,修身养性彭祖:淡泊平和,修身养性 彭祖是我国明年年画福禄寿三星中那位童颜神铄,彭祖是我国明年年画福禄寿三星中那位童颜神铄,年迈不衰的寿星,传说住在彭城,从虞夏一直活到商末,年迈不衰的寿星,传说住在彭城,从虞夏一直活到商末,活了活了760760岁。岁。平日要培养修身养性习惯平日要培养修身养性习惯“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疲,卧不耳不极
18、听,目不久视,坐不至疲,卧不致极致极”。“神伤甚于体伤神伤甚于体伤”“”“神强者长生,气强者易灭神强者长生,气强者易灭”提倡提倡“闭目养神闭目养神”静静坐。坐。节欲:节欲:“冶性清静,不欲于情冶性清静,不欲于情”,节制房事为,节制房事为“活身之本要活身之本要”2121.(三)养生文化的发展(三)养生文化的发展老子:老子:“清静无为清静无为”“”“道朴归真道朴归真”老子是春秋末的思想家老子是春秋末的思想家,哲学家,被封为道家创始人,其道德经是一哲学家,被封为道家创始人,其道德经是一部影响中华文化伟大哲学巨作,也被认为是中国养生的理论开山之作。部影响中华文化伟大哲学巨作,也被认为是中国养生的理论开
19、山之作。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一切活动都应,人类一切活动都应遵循自然,养生亦如此。遵循自然,养生亦如此。除六害生活有常:除六害生活有常:六害: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六害: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除佞妄滋味,五曰除佞妄 ,六曰去妒忌,六害人人皆晓,时时遇之。强调生活要,六曰去妒忌,六害人人皆晓,时时遇之。强调生活要有规律,起居有常,清心少欲,行为有度,活动有序。有规律,起居有常,清心少欲,行为有度,活动有序。养气咽津:养气咽津:人应常口吐浊气,鼻引清气,四肢脏腑润泽人应常口吐浊
20、气,鼻引清气,四肢脏腑润泽 。“柔弱者,生之柔弱者,生之徒也徒也”。主张咽津以养生,唾液乃人生之精华,有。主张咽津以养生,唾液乃人生之精华,有“余津玉液余津玉液”“”“华池之华池之水水”之美称,应常之美称,应常“叩齿鼓漱叩齿鼓漱”以达养生。以达养生。2222.(三)养生文化的发展(三)养生文化的发展孔子孔子 :仁德润寿,自强有律:仁德润寿,自强有律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儒家学孔子是我国春秋末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论语,易经等,提倡道德饮、食派创始人,著有论语,易经等,提倡道德饮、食品卫生及运动在养生上实践的先河。终年品卫生及运动在养生上实践的先河。
21、终年7373岁(鲁国年均岁(鲁国年均3535岁)岁)仁者寿,德润身:仁者寿,德润身:“大德大德必有其寿必有其寿”故故“仁者寿仁者寿”“”“仁,人心也仁,人心也”,“”,“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倡导以天下为己任的大仁,大德。倡导以天下为己任的大仁,大德。主张行为处事的主张行为处事的“中庸中庸”(平衡原则)(平衡原则)“中和中和”(情绪态度),(情绪态度),“无无怨怨”(胸怀)。(胸怀)。2323.自强有为:自强有为:宣扬宣扬“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创世有为精神。的创世有为精神。人格培养:人格培养: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22、生活有律:生活有律:三戒:少戒色,壮戒斗,老戒得(贪)。三戒:少戒色,壮戒斗,老戒得(贪)。饮食八不食:饮食八不食:食物变了颜色不吃,变了味的食物不吃。粮食陈食物变了颜色不吃,变了味的食物不吃。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不吃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不吃,不新鲜的蔬菜不吃。烹调不当的食不新鲜的蔬菜不吃。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习六艺(运动吃。习六艺(运动+情操)即礼(礼仪)情操)即礼(礼仪),乐(音乐)乐(音乐),射(射箭)射(射箭),御(驾车)御(驾车),书(书法)书(书法),数(算数)。
23、数(算数)。(三)养生文化的发展(三)养生文化的发展2424.(三)养生文化的发展(三)养生文化的发展 历代帝王(均寿历代帝王(均寿4343岁)是养生文化的主导者和实践者,岁)是养生文化的主导者和实践者,其中以乾隆最为成功。其中以乾隆最为成功。乾隆:生活有律,勤奋趣广。乾隆:生活有律,勤奋趣广。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在位弘历,在位6060年,享年年,享年8888岁,是中国自秦岁,是中国自秦以来历代帝王中最长寿的一人。以来历代帝王中最长寿的一人。生活有律,四勿十常。生活有律,四勿十常。四勿: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十四勿: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十常:齿常
24、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常: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旅,肢常伸,肛常提。腹常旅,肢常伸,肛常提。兴趣广泛,六下江南,三上五台。兴趣广泛,六下江南,三上五台。琴棋书画,弓马剑戟,心胸豁达,琴棋书画,弓马剑戟,心胸豁达,情趣高雅,据说存诗四万。情趣高雅,据说存诗四万。适当进补,基本素食,重视食疗。适当进补,基本素食,重视食疗。常三种食物蜂蜜、豆腐、粥。常三种食物蜂蜜、豆腐、粥。2525.(三)养生文化的发展(三)养生文化的发展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主流奉行儒道互补的人生哲学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主流奉行儒道互补的人生哲学“通则兼济天下通则兼济天
25、下”,“穷则穷则独善其身独善其身”,是养生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是养生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唐代欧阳修唐代欧阳修秋声赋秋声赋 “形譬灯缸盛油形譬灯缸盛油,神譬灯油燃火,摇翻灯缸则灯油泻,炙干灯油则灯缸裂,必神譬灯油燃火,摇翻灯缸则灯油泻,炙干灯油则灯缸裂,必形与神俱,即魂魄足,营卫调。形与神俱,即魂魄足,营卫调。”-明代王文禄明代王文禄医先医先 “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斗一斗,瘦一瘦
26、;让一让,胖一胖。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斗一斗,瘦一瘦;让一让,胖一胖。”-胡文焕胡文焕养心要语养心要语养生文化平民化发展养生文化平民化发展2024/5/12 周日262626.养养生生文文化化平平民民化化发发展展(三)养生文化的发展(三)养生文化的发展2727.(三)养生文化的发展(三)养生文化的发展2828.养养生生文文化化平平民民化化发发展展(三)养生文化的发展(三)养生文化的发展2929.(三)养生文化的发展(三)养生文化的发展 八八 养养 (清 金缨)少思虑,以养心气;寡色欲,以养肾气;勿妄动,以养骨气;戒嗔动,以养肝气;薄滋味,以养胃气;省言语,以养胃气;多读书,以养胆气
27、;顺时令,以养元气。-格言联壁.摄生莫恼歌莫恼歌 (清 石成全)莫要恼,莫要恼,烦恼之人容易老。世间万事怎能全,可叹痴人悉不了。任你富贵与王侯,天年尽处埋荒草。放着快活不会享,何苦自己寻烦恼。莫要恼,莫要恼,明日阴晴尚难保。双亲膝下俱承欢,一家大小都和好。粗布衣,菜饭饱,这个快活那里讨。富贵荣华眼前花,何苦自己计烦恼。3030.(三)养生文化的发展 睡起晏坐睡起晏坐 (唐 白居易)后亭昼眠足,起坐春景暮。新觉眼犹昏,无思心正住。淡寂归一性,虚闲遗万虑。了然此时心,无物可譬喻。本是无有乡,亦名不用处。行禅与坐忘,同归无异路。多饮多食之弊多饮多食之弊 (明 陈继儒)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多肉
28、谷则气滞,多食辛则气散。多咸食则气短,多甘食则气积。多酸食则气结,多苦食则气抑。3131.(三)养生文化的发展(三)养生文化的发展 起居饮食箴 晚食当肉,缓步当车。无罪当富,无灾当福。莫饮卯时酒,莫飡申时食。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贼。莫吃空心茶,少餐申后饭。古今养生箴言 (宋 陆游)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湿邪乃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洗脚,丹田暖和。3232.(三)养生文化的发展养生文化中常见与追求现象养生文化中常见与追求现象现现 象:象:1 1)有恙)有恙 2 2)老人)老人 3 3)失意)失意 传统养生活动多带有消极、被动和自发性传统养生活动多带有消极、被动和自发性提提 倡:倡:
29、1 1)日常)日常 2 2)终生)终生 3 3)得势)得势 养生应是一种生活态度,应成为人日常生活中必备养生应是一种生活态度,应成为人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一种健康行为习惯和社会风气。的一种健康行为习惯和社会风气。养生是生命活动第一要务。养生是生命活动第一要务。3333.L/O/G/O3434.(一)日常生活就在养生,树立正确的养生态度精神养生精神养生精神养生精神养生起居养生起居养生起居养生起居养生主要内容 环境养生环境养生环境养生环境养生饮食饮食饮食饮食养生养生养生养生35.(一)日常生活就在养生,树立正确的养生态度 认识上:养生是关于身体健康、精神快乐的延认识上:养生是关于身体健康、精神快乐的延
30、年益寿的生活规律。年益寿的生活规律。行为上:养生是培养健康理念,形成一种文明行为上:养生是培养健康理念,形成一种文明健康生活习惯与方式。健康生活习惯与方式。技术上技术上:原则统一原则统一,方法个性与创造并存的活动。方法个性与创造并存的活动。养生活动的范围极为广阔,养生方法极为丰富养生活动的范围极为广阔,养生方法极为丰富历史和经验证明:历史和经验证明:生活是养生的载体,养生是生活中最有效、最生活是养生的载体,养生是生活中最有效、最健康的一种方式。健康的一种方式。2024/5/12 周日363636.(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习惯环境养生环境养生(1 1)环境养生的概念及必要性)环境养生的概
31、念及必要性(2 2)空间环境及社会环境对人体养生的影响)空间环境及社会环境对人体养生的影响A A 办公场所:大气、宽广办公场所:大气、宽广 配有优美环境或休闲区域配有优美环境或休闲区域B B 住宅住宅 休闲、安静、私密、方便休闲、安静、私密、方便 a a 自然容合度:高自然容合度:高 b b 社会成本:低社会成本:低2024/5/12 周日373737.(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习惯(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习惯环境对养生的影响环境对养生的影响(3 3)时间环境对养生的影响)时间环境对养生的影响1 1)四季养生)四季养生“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皇帝内经 2024/5/1
32、2 周日38春春 季季 春季养肝,属木,主东方,应少吃酸,多吃甜的食物。春季养肝,属木,主东方,应少吃酸,多吃甜的食物。夏夏 季季 夏季养心,属火,主南方,应适当吃些辛辣,少吃苦味。夏季养心,属火,主南方,应适当吃些辛辣,少吃苦味。秋秋 季季 秋季养肺,属金,主西方,应多吃酸,少吃辣的食物。秋季养肺,属金,主西方,应多吃酸,少吃辣的食物。冬冬 季季 冬季养肾,属水,主北方,应少吃咸味食物。冬季养肾,属水,主北方,应少吃咸味食物。3838.(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习惯(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习惯环境对养生的影响环境对养生的影响2 2)时辰养生)时辰养生2024/5/12 周日卯时
33、(卯时(5 5:0000至至7 7:0000)见晨光即披衣起床,叩齿见晨光即披衣起床,叩齿300300次,转动两肩,活动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然后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然后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24次。然后去室次。然后去室外打太极拳或练其他引导数。外打太极拳或练其他引导数。辰时(辰时(7 7:0000至至9 9:0000)起床健身后,饮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发百余遍,起床健身后,饮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发百余遍,有醒脑明
34、月的作用。洗脸漱口,早餐。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饱。饭后,有醒脑明月的作用。洗脸漱口,早餐。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饱。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以手摩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和按摩腹部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以手摩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和按摩腹部可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可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巳时(巳时(9 9:0000至至1111:0000)此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养花。疲倦时即闭此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养花。疲倦时即闭目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为说话耗气,老目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为说话耗气,老年人本来气弱,所以须年人本来气弱
35、,所以须“寡言语以养气寡言语以养气”。午时(午时(1111:0000至至1313:0000)午餐应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午餐应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软,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只吃八分饱。食后用茶漱口,涤去滑腻,然软,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只吃八分饱。食后用茶漱口,涤去滑腻,然后午休。后午休。未时(未时(1313:0000至至1515:0000)此时或午眠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或浏览时事此时或午眠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或浏览时事(相当于现代人看报),或做家务。(相当于现代人看报),或做家务。申时(申时(1515:0000至至1717:0000)此时或读名人诗文,或练书
36、法。或去田园绿地,此时或读名人诗文,或练书法。或去田园绿地,或观落霞。或观落霞。酉时(酉时(1717:0000至至1919:0000)晚餐宜早,宜少,可饮酒一小杯,不可至醉。用晚餐宜早,宜少,可饮酒一小杯,不可至醉。用热水洗脚,有降火、活血、除湿之功效。晚漱口,涤去饮食之毒气残物,热水洗脚,有降火、活血、除湿之功效。晚漱口,涤去饮食之毒气残物,以利口齿。以利口齿。戌时(戌时(1919:0000至至2121:0000)轻微活动后安眠。睡时宜右侧,轻微活动后安眠。睡时宜右侧,“睡如弓睡如弓”。先。先睡心,后睡眠,即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入睡。睡心,后睡眠,即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入睡。亥子(亥子(21
37、21:0000至至1 1:0000)安睡以养元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安睡以养元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睡不厌睡不厌蹴,觉不厌舒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可屈膝而卧,醒时宜伸脚舒体,使气血流通,不。即睡时可屈膝而卧,醒时宜伸脚舒体,使气血流通,不要只固定一种姿势。要只固定一种姿势。丑寅(丑寅(1 1:0000至至5 5:0000)此时为精气发生之时,人以精为宝,宜节制房事,此时为精气发生之时,人以精为宝,宜节制房事,但也不宜强制,但也不宜强制,6060岁以后可岁以后可2020日或一个月一次。日或一个月一次。3939.(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习惯(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习惯环境对养
38、生的影响环境对养生的影响3 3)不同年龄段养生)不同年龄段养生胎儿期婴儿期老年期幼儿及青春期壮年期四时年 龄生存力自律力生命力2024/5/12 周日(戒躁)(戒险)(戒偏戒性)(戒欲戒气)(戒德戒惰)4040.(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习惯(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习惯精神养生精神养生(1 1)精神养生的概念及必要性)精神养生的概念及必要性(2 2)精神对人体养生的影响)精神对人体养生的影响喜怒哀乐愁喜怒哀乐愁.五味人生五味人生.“活人活心;养生必先养心;养生必先养神活人活心;养生必先养心;养生必先养神”君子自强不息的大德大仁君子自强不息的大德大仁情怀情怀。谦让独善的清静心态,谦
39、让独善的清静心态,无怨奉献的慈悲无怨奉献的慈悲胸襟胸襟。思想上自觉,行为上无缝对接。思想上自觉,行为上无缝对接。2024/5/12 周日4141.(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起居养生起居养生1 1,起居养生的概念、原则及基本要求,起居养生的概念、原则及基本要求顺应日常生活规律,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动静相宜顺应日常生活规律,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动静相宜“一日之计在于晨一日之计在于晨”“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2024/5/12 周日42主要按照早晚作息时间划分主要按照早晚作息时间划分4242.(二)日常生活践行养生,坚持良好的养生行为
40、(二)日常生活践行养生,坚持良好的养生行为2,起居养生分类:工作养生、休闲养生、晚上养生,起居养生分类:工作养生、休闲养生、晚上养生(1 1)工作养生:坚持正能量,表现在精神饱满)工作养生:坚持正能量,表现在精神饱满,与人为善与人为善,团结团结互助互助,奋发有为,甘当人梯。奋发有为,甘当人梯。“神强者长生神强者长生,气强者易灭气强者易灭”.(.(彭祖)油灯彭祖)油灯(幸福感)油缸(单位)灯油(工作激情)幸福感)油缸(单位)灯油(工作激情)(2 2)休闲养生)休闲养生1 1)运动养生:根据)运动养生:根据“动而不衰动而不衰”的养生观点,运用各种健身运动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的养生观点,运用各种健身运动
41、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使人体的气血调畅,经脉疏通,脏腑安和,达到增强体质、防止疾病、延年益寿炼,使人体的气血调畅,经脉疏通,脏腑安和,达到增强体质、防止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的目的。A A运动养生的主要形式运动养生的主要形式:传统健身运动:导引术、武术、械术、游戏。传统健身运动:导引术、武术、械术、游戏。现代体育运动:健身运动、健美运动、娱乐性运动、格斗运动、医疗体育和康复体现代体育运动:健身运动、健美运动、娱乐性运动、格斗运动、医疗体育和康复体育。育。2024/5/12 周日434343.(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习惯(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习惯起居养生起居养生 B B 运动养生
42、特点与原则运动养生特点与原则特点:特点:传统运动强调运气,现代运动则重强度。传统运动强调运气,现代运动则重强度。原则:原则:必须遵循适宜与坚持两个基本点。必须遵循适宜与坚持两个基本点。因人所宜因人所宜 ,活动适度,量力而行,活动适度,量力而行 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精气神协调统一精气神协调统一 2024/5/12 周日444444.(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习惯(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习惯起居养生起居养生(2 2)娱乐养生)娱乐养生A A 娱乐养生的概念娱乐养生的概念B B 娱乐养生的形式:娱乐养生的形式:音乐、弈棋、书法与绘画音乐、弈棋、书法与绘画 2024/
43、5/12 周日454545.王羲之王羲之兰亭序兰亭序颜颜真真卿卿2024/5/12 周日464646.颜真卿颜真卿欧阳询欧阳询宋徽宗千字文宋徽宗千字文2024/5/12 周日474747.2024/5/12 周日484848.毛泽东毛泽东宋宋徽徽宗宗千千字字文文2024/5/12 周日494949.(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习惯(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习惯起居养生起居养生(3)(3)晚上养生晚上养生A A 重视睡眠前养生活动重视睡眠前养生活动“先睡心,后睡眼先睡心,后睡眼”卧不语卧不语,莫想事(静心);莫想事(静心);“胃不和则卧不安胃不和则卧不安”:睡前不宜大量饮食、饮酒、饮茶
44、;:睡前不宜大量饮食、饮酒、饮茶;睡前温水洗脚与足底按摩;睡前温水洗脚与足底按摩;睡时不要覆被掩面睡时不要覆被掩面2024/5/12 周日505050.(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行为(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行为起居养生起居养生(2 2)房事养生)房事养生A A 房事养生的相关概念及其重要性房事养生的相关概念及其重要性B B 房事养生的注意事项房事养生的注意事项 中医理论认为,肾中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人的健康与寿夭,强中医理论认为,肾中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人的健康与寿夭,强调惜精、养精、固精一直以来是养生防衰之关键。节欲保精,因此也调惜精、养精、固精一直以来是养生防衰之关键。节欲保精,
45、因此也成为房事养生的基本准则。欲不可禁,也不可纵。精气持满,精足则成为房事养生的基本准则。欲不可禁,也不可纵。精气持满,精足则神旺,神旺则寿增。神旺,神旺则寿增。建议:有条件把握条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建议:有条件把握条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警告:要珍惜条件。警告:要珍惜条件。2024/5/12 周日515151.(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习惯(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习惯饮食养生饮食养生1 1,饮食养生的概念和影响,饮食养生的概念和影响 “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药补不如食补药补不如食补”2 2,两个重要养生知识点,两个重要养生知识点 (1 1)人体的贮能功能)人体的贮能功能
46、 (2 2)有毒食物概念)有毒食物概念3 3,饮食养生的基本要求,饮食养生的基本要求 适时适量,切勿偏过适时适量,切勿偏过 谨和五味,平衡营养谨和五味,平衡营养 以人为本,区别对待以人为本,区别对待2024/5/12 周日525252.(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习惯(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习惯饮食养生饮食养生4 4,调补养生多种多样,调补养生多种多样 调补的基本概念调补的基本概念 调补的适用范围调补的适用范围 饮食进补饮食进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先天不足,禀赋亏虚先天不足,禀赋亏虚 后天失养,脾胃虚弱后天失养,脾胃虚弱过
47、度劳累,身心疲惫过度劳累,身心疲惫年迈之体,形神不支年迈之体,形神不支病后体弱,虚待正复病后体弱,虚待正复2024/5/12 周日535353.(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习惯(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习惯饮食养生饮食养生 食养食补举例:食养食补举例:补气温阳:补气温阳:淡菜、大蒜、韭菜、鸡肝、羊肉、狗肉、鹿肉、海参等;滋阴降火:滋阴降火:多种水果、菊花、枸杞、苦瓜、菠菜、白萝卜、黄瓜、龟板、鳖甲等;健脾开胃:健脾开胃:大麦、酸牛奶、苹果、山楂、西红柿、白菜、橘皮、鸡肫、火腿等;润肠通便:润肠通便:蜂蜜、核桃仁、香蕉、苹果、麻油、杏子、各类含粗纤维的蔬菜:茭白、芹菜、青菜等;润肤养颜
48、:润肤养颜:牛奶、蜂蜜、苹果、猕猴桃、胡萝卜、鸡蛋、黄瓜、燕窝等。2024/5/12 周日545454.(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习惯(二)日常生活养生,坚持良好养生习惯 3,日常养生几点建议:一套操、腹呼吸或坐禅、睡前热水洗脚,乒乓球(特别适合50-70岁年龄),杂粮与稀饭,诗书自赏。四不食:瓜果不时不食;蔬菜不鲜不食;酒肉过量不食;食品不合格不食。2024/5/12 周日555555.L/O/G/O2024/5/12 周日565656.L/O/G/O 问题三:文化与文明的差异问题三:文化与文明的差异?2024/5/12 周日575757.(一)人类文明的思考(一)人类文明的思考一)文
49、明的困惑一)文明的困惑 人类文明第一标志:人类文明第一标志:是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提升了人的安全性,但同时也是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提升了人的安全性,但同时也产生了直立之后头部供血和氧的矛盾,血氧供应应是人类智慧的基础。产生了直立之后头部供血和氧的矛盾,血氧供应应是人类智慧的基础。人脑占人体体重的人脑占人体体重的2%2%,但耗氧量达全身耗氧量的,但耗氧量达全身耗氧量的25%25%,血流量占心脏输血,血流量占心脏输血量的量的15%15%,一天内流经大脑的血液为,一天内流经大脑的血液为20002000升。升。目前:我国有目前:我国有2.72.7亿人有心脑疾患;亿人有心脑疾患;5050岁以上岁以上50%5
50、0%有心脑疾患,有心脑疾患,35-5035-50岁死岁死亡亡(男性男性)50%)50%死于心脑疾患。死于心脑疾患。人类文明第二标志:人类文明第二标志:语言,加强了人类信息交流,产生了精神要求和压力。语言,加强了人类信息交流,产生了精神要求和压力。人类文明第三标志:人类文明第三标志:智慧智慧,提升了人类创造力和征服力,同时也扩张了人提升了人类创造力和征服力,同时也扩张了人类的欲望和野心,唯我独尊,自我拯救。类的欲望和野心,唯我独尊,自我拯救。5858.(一)人类文明的思考(一)人类文明的思考二)食文化与食文明:二)食文化与食文明:食文化是研究如何吃,思路、技术、行为,食食文化是研究如何吃,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