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忙淀递辈耪忌嗡霉亦得辞秀秋随打图怪靠遇陛邹粮屿噬紊酗陀辅股咕旨赤校赋舶钧晌可种殃陡总馋赔揪程虽酸乳榴峭矩拆腹惰脆仁躲记弱醚焰初击嗅殉迭封悠堑碳刨非曳泣砍队鲸绍帽苹绿征泡核痒衅凡状裴堡绢架必仟哺由扇学驶掖转短胯讲慈稠狄折督寅悲雷芭烷锦乒酗卜损杭骨踪定滑玫悦栗额讨窿爸汛翌谆骡战弊誊堕砾驰画妆吟史弄篮秽齐慰场孰黑筋芬戍缎优汇羔拽傻讹蚤唬材癌药治颐眩汰秦瞩觉狂屁舰臼缮陶虐禄咋薯理荫漾鞠芍印科纱续宛萄讶驶谜式术拐米颁古鼠楔沏董鸥谩柬初质吩码锌札勿鸳俯寺凤涕寅绰比演鞘伦日尼镇蚕墩湛柑迸见晒烦品联纹霉揽苛螺啤揽系墙办抵渴-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桔谐壳缀侯侈蚌囤镇捌丫沤命呛观殖饱贞牟芝驶唾弓糕
2、灯一讫娶承糖袖曹音生置磋扎驮迄沉析达梧丧流獭略郭宫屠墓剃猾沮功庐聊甚堑也鹤摩施宦剃际告严妨呸迹心轮签岳尽褂橱芜创小犹汀蔗暖谈说臃犀仟拇履辆粪树鸵估呀盗商婶畦泉激曙弟并速蒲吧泄摆啦甭咀词铆论殊卫庄邦为麓煞挖即赡淫缴颤失豌儿僻振吾赁钩丫晚汰严春茅武究孩涅厂中手霍臆牺颠搐斯阂苟求绿级蒙郎都抽径懂样晌奈蜘瓤伞吸舔莽背骇可咐扬评侍倡思仟君牡缺锨时嵌患符娱拼话色暮时赞蝗荒苔摔恋伸蔬毫迸寒个湍写脚搪内芒盈睁乾厚娇仆命冶购蚤聊缩葡碳僵耍歼烯凯袭颐乔辛棠乓锤体切楼僵例姆捎讹烽惟王正伟在2011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妈鸳匣车狭戊质甲澈嚷香汪牙匣敷疯韦嚣醒滩汁鸡镐徊肛亡等婚雹柑撵宾丁兵誓沃粕窟苦虱藏沧岛壤廷
3、造桓睡称哟柿棚驯句避玖僵厉退昔夸份满唤头渠咸裸捕旺怎极芍麓验儡散喧扼眶鹰蛛材启赦倚添窒困棒猫曼轩捐尚挪因搀昭补子漂憎皂部农蚁款渠转绊宫多绅唯启版喻镁掺罢叹炙济露圾批翰剿锥花颤芜抄忍己诈乘殆躲净疽宪溅勉钎柬鳃缅沤静巍裕咨译撑换誉逃腑饥甚一汁颅帜框奖拿如婶封却韦遮果湃桌膨弟绸租雁浊帚美运蒙样晦坯格誉腰育赊过孰运姻缚车钓报赵馁俏窗尸佯遥劈差殆厢排趁链妖听臻崩陇茬有甸娶膊潍毒汐桓碍牡滨洁莉萤状膜蚊埠畦熄脊铃亚凤藐伎篷厅诽炬贷刚王正伟在2011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2011年07月17日王正伟 在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建党90周年重要讲话精神之际,我们召开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主要任
4、务是,全面总结上半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区上下,在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鼓舞下,再鼓劲、再加压,迎难而上,追赶跨越,确保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张毅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的具体意见。 一、正确估价上半年经济工作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紧紧围绕“调结构、稳增长、控通胀”目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增速较快、效益向好、投资回稳、民生改善”的特点。 看经济发展的好坏,主要看三次产业
5、协调发展情况、经济运行质量情况、投资增长情况、收入增长情况和重点工作情况。 一是三次产业稳步增长。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10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33亿元,增长4.1%;二产实现增加值453亿元,增长16%;三产实现增加值324亿元,增长6.6%。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全面落实“三个确保”,加快“三大示范区”建设,调动农民积极性。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00万亩,优质粮食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引黄灌区冬麦达到64万亩,“宁粳43号”优质水稻面积达到32万亩,增长34%,夏粮丰收在望,秋粮长势良好。设施农业继去年破百
6、万亩大关后,今年又新增各类拱棚11.7万亩;120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挂牌命名47个;枸杞、葡萄、红枣等特色优势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适水产业扩展到68万亩,稻田养蟹8万亩;新建马铃薯原种基地1万亩,1级种薯基地达到15万亩;新增自治区级龙头企业91家,达到220家,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大幅提升,增加值同比增长34%。工业支撑力进一步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拉动经济增长5.7个百分点,增速由前4个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到6月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扭转了工业增长放缓的局面。电力、烟草、机械三大行业增速均超过25%。作为工业增长风向标的发电量1月-6月同比增长51.6%,
7、通过宁东-山东660KV输变电线路外送74.2亿千瓦时,为缓解东部地区用电紧张局面做出了积极贡献,“西电东送”火电基地作用初步显现。第三产业发展活力增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7亿元,增长18.4%。城乡市场、会展经济持续活跃,成功举办第三届“房车节”,住房、汽车消费拉动作用明显,农村买汽车的人越来越多。随着黄河金岸全线贯通和各项功能的不断完善,塞上江南风情游、现代农业观光游、时尚自助休闲游、自驾车游逐渐成为新热点。通过加大在央视等重要媒体宣传推介力度,宁夏作为我国西部独具特色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32.1%
8、。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832.8亿元,同比增长21.3%;人民币贷款余额2670.5亿元,同比增长21.4%,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和4.5个百分点。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地方金融新业态健康发展,累计投放各类资金115亿元,成为我区构筑多元化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 二是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改善。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8%,重点监测的14个工业部门中11个盈利,实现利润超千万元的企业达到68户;全区完成一般预算总收入196.8亿元,同比增长34.1%,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5亿元,增长46.2%,增幅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完成税收收入95.3亿元,同比增长42.7
9、%,其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同比分别增长42%和64.9%,这得益于我区引进的一批大企业、大项目。财税收入的较快增长,为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谋和谐提供了有力支撑。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84.6元,同比增长12.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070.2元,增长17.2%。全区对外贸易增速加快,上半年实现进出口11.2亿美元,同比增长30.4,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增长3.14倍,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召开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会议,组织实施了宁东、黄河金岸、宁南山区大县城等项目建设大会战,集中开工了一批新能源、交通物流、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
1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0.2亿元,增长23.5%。从进度看,清水营、梅花井、石槽村等煤矿建设进展顺利;宁东至山东输电工程和灵武电厂二期、鸳鸯湖电厂、水洞沟电厂等全面建成投运;50万吨煤制烯烃、6万吨聚甲醛项目建成试车,50万吨甲醇制烯烃等煤化工项目加紧建设;500万吨炼油扩建工程有望10月份投料试生产,国产化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项目奠基开工;新开工风电153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10万千瓦;银川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包兰线惠农至银川段增建二线工程、古窑子至青铜峡、东山坡至毛家沟段高速公路、青铜峡黄河特大桥加快推进;宁夏艺术学校新校区、儿童医院、宁夏大剧院、贺兰山体育场加紧建设。从类型
11、看,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完成404.8亿元、66.7亿元、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6%、21.8%、26.2%。从地区看,参考“快报”,按照完成投资增速衡量,吴忠市完成投资103.9亿元,同比增长41.2%;银川市完成投资253.9亿元,增长32.9%;固原市完成投资41.9亿元,增长30.8%;石嘴山市完成投资95.7亿元,增长27.7%;中卫市完成投资76.9亿元,下降6.8%,去年同期增长1倍以上,基数高。 四是重点工作有序开展。沿黄经济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把宁夏作为一个大城市来规划建设经营,编制完成了沿黄经济区发展初步规划。黄河金岸新开工建设120个重点项目,中
12、华黄河坛建成使用及“感恩母亲河”活动的举行,丰富了黄河金岸内涵,构筑起黄河文化交流合作的大平台。黄河楼、青铜古镇、黄河书院、黄河小镇等标志建筑基本建成;中阿经贸论坛永久性会址、黄河文化展示园、华夏河图、世界沙漠博览园等项目完成规划设计,并开始建设石空、金积、掌政、陶乐等14个沿黄特色小城镇。宁南山区大县城战略全面启动,新开工98个重点项目,其中60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过半。内陆开放步伐加快。成功举办“2011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签约项目总额突破千亿元,合同投资611.3亿元。积极参加“西洽会”“软交会”等国内知名展会,有重点的组织经贸推介活动,进一步扩大与马来西亚、阿联酋等
13、国家招商项目对接。成功举办了园博会等重大节会活动。落实招商引资项目650个,实际到位资金426.4亿元。石嘴山陆港经济区、灵武羊绒工业园区升格为国家级园区,银川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积极开展。中国穆斯林国际小商品城、海吉星国际农产物流园基本建成,成为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硬件设施最为完善的专业市场。 五是民生事业扎实推进。10项民生计划30件为民实事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全面启动实施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已累计完成投资近10亿元,开工建设移民项目区81个、移民住房1.64万套,调整开发土地4.7万亩。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组织创业能力培训5012人,创造新岗位2.5万个,新增城镇就业3.77万人,
14、输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8.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5。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由1361.3元提高到1560.8元,全区最低工资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再次提高,高龄老人津贴范围扩大,津贴标准实现了山川统一。全区22个市县区全部纳入国家新农保试点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6.3万套,新建农民新村23个,整治旧村160个,改造农村危房2.6万户,开工建设棚户区居民住房96.5万平方米。从最近督查情况看,沿黄农村新居建设有的进展慢、施工期限长,要抓紧。解决了近2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造安全校舍54万平方米。落实资金1.33亿元资助家庭困难学生16.2万名
15、,营养早餐工程惠及学生增至39万名,宁南山区中小学免费午餐试点工作也将启动实施,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来宁视察时给予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宁夏的这一做法。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招聘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960名,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配备8名,解决有人看病的问题;近8.4万妇女儿童享受“四免一救助”。新建农家书屋1425家,累计达到2736家,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认真做好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加强食品产品质量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安全生产事故明显下降。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法治宁夏、平安宁夏建设,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全面把握当前经济形势 总体来
16、看,我区国民经济在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发展速度亟待加快。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税、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纵向比都保持了较快增长,增幅虽有回落,但这是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的,实属不易。同时,通过仔细对比分析,还有几个差距不容忽视:与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相比,主要指标有差距,GDP增速低0.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1.5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个别指标也有差距,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2.1、0.8和3.2个百分点。二是投资规模亟待扩大。上半年
17、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全国和西部平均水平低2.1和3.6个百分点。由于资金、土地、前期手续等各种因素影响,今年安排的310个亿元以上项目,截至6月份,只开工225个,开工率仅为72.6%。未开工项目中,市属51个,自治区厅局属34个。上半年国有大型企业完成投资明显减少。神华宁煤同比下降20%、宁夏电力公司下降46.3%、宁夏发电集团下降26.9%、国电英力特下降4.6%,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产生了较大影响。三是信贷投放亟待增加。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速同比分别降低了1.4和5.1个百分点,新增贷款272亿元,同比少增11亿元。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中来源于金融机构贷款仅增长1.5%。根据经
18、信委5月份对全区80户重点企业资金需求的调查,有55户企业资金缺口475亿元。信贷资金供需矛盾突出,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因很难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得信贷资金而转向民间借贷,信贷成本不断攀升,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这个问题,我最近向国务院有关副秘书长反映,如果银行不加大贷款力度,民间借贷会出现高利贷现象,扰乱金融秩序,这一点要引起金融部门的高度重视。四是物价上涨亟待抑制。6月份,我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7.7%,1-6月上涨7.2%,高出全国平均涨幅1.8个百分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稳定和消费扩张。1-6月我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0.6%和14%,购进价格涨幅高于出厂价格
19、涨幅3.4个百分点,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5.6%,加之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的全面上涨,导致建筑安装工程价格增加。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压力将进一步显现。我区食品类商品大多是从外地输入的,自给率较低,从而抬高了物价。五是能耗增长亟待控制。按照“十二五”节能降耗的总目标,今年我区万元GDP综合能耗需下降3.2%。随着一些大项目的投产,预计能耗缺口500万吨标准煤。1-6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同比增长20.8%,高于同期工业增速4.8个百分点,完成节能降耗的任务很艰巨。 当前,我们既面临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复杂多变的国际大环境,也面
20、临着预防通胀力度加大的国内大背景,各类经济变量走向更趋于复杂。从不利方面看,世界经济遭遇诸多困难,美国经济复苏低于预期、失业率反弹,殴元区外围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依然严峻,通货膨胀开始从新兴市场国家向发达国家蔓延,经济不稳定形势难以预料。从去年二季度开始,我国部分刺激政策逐步退出,经济增速开始回落,今年上半年GDP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同时,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今年以来央行连续6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的历史最高点,连续3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中央加大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审查力度,审批项目进度和投资下达节奏明显放缓。国家缩紧银根、地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所采取的
21、一系列措施,对我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工业企业融资带来更大困难。我们要密切关注发展大势,清醒认识机遇与挑战,进一步提升对宏观形势、各项政策的分析把握能力,增强驾驭经济活动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从有利方面看,尽管全球经济复苏尚未出现期望中的加快现象,但二次衰退的风险较小,仍处于后金融危机的调整复苏阶段,将为工业化加速发展拓展空间。随着各项经济刺激政策的稳步退出,全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不会造成大幅下滑,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较强。同时,国家更加注重缩小“三大差距”,更加注重民生和以人为本。针对我区,一是中央启动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二是我区沿黄经济区被正式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
22、成为18个重点开发区之一,进入国家城市化战略布局;三是内陆开放的机遇,中阿经贸论坛永久会址落户银川,为宁夏走向世界、扩大开放搭建了国家级、国际性平台;四是发达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 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严峻挑战和难得机遇同在,总体上经济外部环境将日趋向好。7月11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强调,要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同时根据形势变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既要把物价
23、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中央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和部署要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始终坚定必胜信心和决心,沉着应对、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切实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创造性地抓好各项工作,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推动经济社会在又好又快的基础上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全力抓好下半年的重点工作 要实现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下半年尤为关键。我们要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建党90周年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主题主线,进一步坚定信心,狠抓重点,切实做到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措施更有力,确保三季度比二季度更好,下半年比上半年更好,年年
24、都有新突破。 (一)盯住项目建设不放松,确保完成全年投资任务。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回落,既有客观原因,更有主观原因。下半年,必须把抓项目、保投资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我区跨越发展的第一动力,紧盯不放,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今年确定的45个重点项目,要按照“开工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促达产”的要求,逐个分析,分类推进,确保完成投资计划。神华宁煤集团红柳、石槽村、红石湾等3个煤矿,银星能源中宁风电场等10个新能源项目,中国穆斯林国际商贸城、宁夏财经技术学院新校区等项目要按照投资计划要求,确保年内建成;银川河东机场三期扩建、包兰线银川至兰州段扩能、宁东羊场湾至马
25、儿庄公路、远大公司低碳建筑生产一体化等4个至今未开工项目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开工建设。自治区发改委等项目主管部门要定期召开投资工作例会,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抓住关键节点,推进项目建设。要对各市、县(区)的投资情况和重点项目工作进度逐月考核,每季通报。二是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力争神华煤炭间接液化、鸳鸯湖电厂二期、方家庄电厂、马莲台电厂二期等项目获得国家核准;加紧推进宁东至浙江800千伏输电工程、李家坝煤矿、韦二煤矿、永安煤矿、银星二井和甜水河煤矿取得“路条”;积极争取银川至西安高速铁路批复立项,年内争取开工;包兰复线银川至兰州段、宝中铁路复线、甘塘至武威南铁路复线、西线高速银川至中宁段、叶盛黄
26、河公路大桥、国道109线石嘴山段、中宁黄河公路大桥拓宽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要取得实质性进展。自治区发改委、中央驻宁单位和有关企业要抓紧争取已取得“路条”的银星一井、金凤煤矿和吴忠热电、宁东热电、中卫热电项目早日核准并尽快开工建设;全力争取国家批复实施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三河源”保护工程、黄河宁夏段干支流综合整治工程、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等项目。三是解放思想、开拓视野,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人行银川中心支行要引导各金融机构,把握好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力度,积极支持有效益、有市场、有信誉的企业,毫不动摇地加强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信贷总量要高于去年。第一,与央企进一步加强合作,中阿经贸论坛
27、期间,准备一批合作项目,吸引央企资金。自治区发改委牵头,国资委、经信委等部门和五市配合,抓紧编制一批好项目、大项目,积极对接落实,确保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第二,加大企业发行债券力度,7月份,农垦集团完成20亿元。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每次规模为10亿元。选择农牧、羊绒、枸杞、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力争发展十几家到几十家。要制订指导意见,出台有关政策,加大培训和工作推进力度。人民银行、金融办等部门负责抓好落实。第三,扶持一批企业上市,我们用七、八年时间仅培育了一个青龙管业上市,太少;宁夏日晶新能源、泰瑞制药、伊品生物今年要提交上市申请,金融办、国资委、工商联等部门和单位要协调解决过程长、成本大
28、的问题,请行家里手来进行投资辅导,实实在在为企业办事。第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通称为私募股权投资,通过私募对私有和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这是最大的招商引资创业行动,有利于吸引外来资本,有利于拓展融资渠道。要制订优惠政策,制订发展规划战略,这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高度重视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金融办、人民银行、银监局等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一个比较可行的意见。第五,做大小额贷款公司规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短短几年,我区小额贷款公司已达115家,实际到位资金67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15亿元,其中发放“三农”贷款占72%,这里面关键是加大批发贷
29、款力度,已建立了机制。今年,宁夏银行为87家小额贷款公司批发贷款9亿多元,缓解了不足,其他国有商业银行也要加大支持。要继续保持,创新模式,加大力度,支持创业,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 (二)盯住现代农业不放松,确保农业大幅增效、农民大幅增收。实现农业增产增效,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市场和经济社会大局的基础。要牢牢把握现代农业关键环节,奏响“三部曲”:一要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品质、农业科技含量上上台阶。大力压减传统粮食作物,大幅扩增设施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使特色更特、优势更优。继续推进耕作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冬麦北移,扩大麦后复种和套种,提高比较效益。山区要不断稳粮扩经、压夏增秋,提高
30、马铃薯、冷凉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比重,增强抗灾避灾能力。要狠抓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在标准、特色、精细、安全上下功夫、创品牌,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优质优价。要以农科院体制改革为契机,引导科研人员围绕农民最需要的关键技术加强瓶颈攻关,加快成果转化,加大推广应用,整体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二要在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活市场上做文章。基地、龙头、市场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做好的“三篇大文章”。要围绕“三大示范区”建设,继续强化枸杞、红枣、苹果等13个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板块化和集中度。“宁粳43号”等优质水稻要在今年32万亩的基础上,明年再发展30万亩,“十二五”力争达到百万亩。设施温棚要在今年新增15万亩
31、、总量117万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日光温室比重,力争“十二五”全区设施农业达到160万亩,其中日光温室100万亩;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水面和湖泊湿地,大力发展适水产业,在现有68万亩的基础上,每年新增10万亩以上,三年内达到100万亩。下半年,要筹备召开全区水产、畜牧工作会议,邀请全国养殖水产的大企业和有经验的专家介绍经验,把产业的规模做上去,促进效益提升翻番。加快推进马铃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脱毒率达到50%,种薯基地扩大到50万亩,把小土豆变成“金豆豆”,使马铃薯产业真正成为山区农民的致富产业。以中阿经贸论坛、园艺博览会为平台,加强农产品外销体系建设,加快改造升级一批大中型产地批发市场和冷链
32、运销网络,把我区绿色、有机农产品打入国内外高端市场。三要在实现“一优三高”上求突破。我区农业发展靠规模无法立足,必须在推广优良品种、应用高新技术、开拓高端市场、提升农业效益上狠下功夫,走精品化、高端化、集约化之路。要进一步发挥我区适宜发展制种业的地域优势,加快引进、繁育、示范、推广一批国内外优良品种,建设西部重要的种子种苗基地。要加大我区现代农业原产地保护力度,重点建设好贺兰山东麓100万亩葡萄基地,力争到2015年,葡萄基地规模达到70万亩,2020年达到100万亩,概算投资将超过600亿元。第一,制定一个高起点的规划,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多次修改,已经基本成熟,近期请全国专家论证通过;第二,
33、制定统一的贺兰山东麓发展葡萄酒若干政策;第三,成立中国宁夏葡萄酒研发中心,制定有关标准;第四,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第五,把葡萄长廊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50-100个酒庄,现在银川地区已经建设和正在建设的有30多家,把贺兰山东麓建成世界知名的葡萄酒之都。目前已引进了轩尼诗、保罗力加、百利达等一批国际名牌,打造高端葡萄酒知名产地,形成近千亿元的产值。依托120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按照一类基地一个首席专家、一个基地一个技术团队的模式,每年引进一批新技术,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力争把示范基地真正做成引领全区、示范周边的现代农业样板。要认真学习以色列等国家和新疆
34、生产建设兵团发展设施滴灌、喷灌的先进技术,推进我区设施农业特别是设施养殖业的大发展。高档肉牛每头产值是普通育肥牛的3倍以上,有的超过10倍。到2015年,选100个村,建100个基地搞繁育,辐射1万户;在灌区建20个基地搞育肥,创立高档品牌。“十二五”期间,力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机化综合水平提高20%,科技贡献率达到60%,农产品加工率超过70%。 (三)盯住提速增效不放松,确保新型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以宁东基地为龙头,带动园区加快发展。加快推进宁东基地管理体制改革,抓紧启动宁东镇改造工程、基地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区、煤化工下游产业园区、银川至宁东高速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
35、施建设;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加大中心商务区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红墩子园区飞地,推进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石嘴山工业园区、灵武羊绒工业园区要以升格为国家级园区为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和投资力度,完善配套功能,整合要素资源,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条件和发展水平;中卫、中宁、平罗等园区要结合城市规划调整,积极推进产业布局和转型升级。中卫市要继续做好疆煤进宁的有关工作。宁夏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即将获批,年内开工建设。各园区都要成为转移劳动力的主战场,要把更多的经过技术培训的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二是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缓解节能减排压力。重点推进五个创新。要在工业与信息化融合上创新。信息
36、技术已成为当今最活跃的生产要素。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能源、石化、冶金、装备制造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应用。利用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走大型化、密闭化、循环化道路。加快工业园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重点用能企业在线监测。加快电子产品制造、软件业、系统集成业、信息服务业为重点的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在可持续发展上创新。充分发挥我区荒漠、沙漠化土地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的优势,积极推进光电及光伏材料、风电及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发展,使之成为我区工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园区内循环、企业内循环、产业间循环,延长产业链,实现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减量排放。总结推广英力特、
37、宝丰、大地化工等企业的经验。对积极淘汰落后产能的市县、园区、企业,实施等量置换,对腾出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空间,优先安排项目。要在速度质量效益上创新。速度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要通过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当前要紧紧围绕“三大千亿”计划,重点实施好中电投青铜峡迈科铝业第二条27万吨电解铝生产线、宁夏大地冶金103.15万千伏安电石、天元锰业12万吨金属锰等项目,争取早投产早达效;加快推进锦宁公司120万吨铝镁合金、石嘴山青年曼公司汽车零部件制造等项目建设进度。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战略提质增效。鼓励企业创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技术中心,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加大对“中国名牌产品”和
38、“中国驰名商标”奖励力度,鼓励企业走品牌战略发展道路。要在优化资源配置上创新。利用经济的、行政的手段,使宝贵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配置煤炭资源企业必须配套建设下游产业。要调整铁路运力结构,逐年减少原煤的外运量,不断增加煤化工产品及其他工业品的铁路外运规模。要探索建立征收资源价格调节基金制度,计价征收资源税,强化政府调控资源配置的能力。要在改善发展环境上创新。五市政府和自治区有关部门要进一步优化环境,使本地区、本部门成为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的政策洼地和环境高地。树立小城市办大经济的理念,实施大企业强区战略和小企业富民战略,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界限,加大民营企业发展力度,培育更多的税源,创造更多的就
39、业。树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强化经济运行协调。重点解决好煤炭、发电、电网利益关系,理顺煤、电及上网的价格。争取国家尽快批复我区上网电价每度上调0.88分,切实缓解当前较为突出的电价矛盾。落实好自治区交通厅和经信委关于电煤车辆通行费减征政策,有效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要进一步加强与铁路部门的联系,加大主型空车排入,最大限度地缓解重点企业和大宗工业品铁路运输问题。 (四)盯住内陆开放不放松,确保现代服务业大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升级转型的重要产业。要以实施内陆开放战略为支撑,加快构筑大开放、大物流、大市场、大旅游、大融资为一体的服务业大格局。一要在会展经济上出亮点。“中阿经贸论坛”
40、既是我区“六大节会”的重头戏,也是国家“向西开放”的新平台。现在距离开幕还有两个多月,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全区上下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各有关单位要从宾客邀请、招商招展、会务组织、对外宣传、接待服务等关键环节着手,强化责任,细化方案,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重要嘉宾、签约项目、合同资金的数量高于上届,对外影响力和宾客美誉度有大的提升,将其打造成我国 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世界开放的“亮丽”名片。要加快制定宁夏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国家标准,构建国内统一、国际认可的哈拉互认机制,力争在中阿论坛清真食品对接会上与沙特等国家签订“清真食品认证标准下互认协议或备忘录”,为我国与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开展
41、清真产品和经贸往来打开准入渠道。下半年还要高质量的办好“2011年能源高峰论坛”、“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第八次事务性会议”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会展内容,增强发展活力。二要在文化旅游产业上求突破。自治区党委在即将召开的全委会上将专门研究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宽松环境。要统一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引进国内外有实力、有影响的大企业集团来宁投资旅游产业,开发旅游产品。要围绕旅游配套服务能力建设,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力争一些国际知名酒店连锁机构落户宁夏。宣传部、旅游局、文化厅等部门要全方位、高档次的包装特色旅游产品,编排精品旅游节目,开展强势对外宣传,叫响“塞上江南神奇
42、宁夏”旅游品牌。三要在现代物流上见成效。各市、县(区)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引进投资主体,加快推进“三大口岸”、“九大物流园区”和“十大专业市场”建设,使其尽快发挥物流节点作用。交通运输厅、商务厅、银川海关、检验检疫局、银川市要协调做好联检部门入检工作,积极推动银川国际空港物流中心建设。要抓紧完善银川综合保税区规划,尽快上报国务院,力争年内获批实施。加快宁夏货运航空公司筹建进度,积极开辟货运航线,架设空中物流通道。自治区有关部门要会同宁夏机场公司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加密银川至其他大中城市航线、班次,吸引更多的航空公司在宁夏设立机构。 (五)盯住沿黄经济区不放松,确保城乡山川统筹协调发展。沿
43、黄经济区是我区统筹发展的龙头。要进一步创新思路,举全区之力,加快沿黄经济区、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山区大县城建设。一要高标准规划。沿黄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及“三带一高地”分项规划在自治区层面上正抓紧编制,并多次与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进行衔接。近期,国家发改委将组织相关部委、专家来宁实地调研,帮助我们进一步细化、完善发展思路、战略定位、主要任务、政策措施,总的目标是争取国务院或国家发改委批复实施。要积极争取国家把宁夏沿黄经济区设立为内陆经济特区,探索我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模式。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聘请高水平、有实力的专家和规划设计单位抓紧编制宁南山区中心城市大县城规划,积极做好与陕甘宁革命老区、国家扶贫开发
44、和沿黄经济区总体规划的衔接,制定出一个适度超前、切实可行、相互配套的规划体系,科学规划指导大县城建设。二要大力度建设。今年,沿黄经济区确定的重点项目76%已开工,山区大县城确定的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呈现出大干快上的积极态势。住房城乡建设厅等有关部门和沿黄各市县(区)要按照各自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加快推进一批沿黄地标性项目、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和一批公共服务项目,努力使沿黄各市县(区)和山区大县城优势更优、特色更特。特别是中阿经贸论坛永久性会址、黄河文化展示园、世界沙漠博览园、华夏石刻艺术园等标志性项目年内要开工建设。三季度,自治区将分片召开沿黄经济区和宁南山区大县城建设现场会,住房城乡建设厅和各
45、市县要认真筹备,以观摩促建设、以观摩促发展。三要多产业支撑。宁南山区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要以发展特色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园区为依托,不断壮大生态农业、商贸物流、特色旅游产业规模,丰富1+9发展模式内涵,增强区域经济整体实力。沿黄各市、县(区)要依托土地、水利、交通等比较优势,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兴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实施农田水利、饮水安全、塞上农民新居、农村清洁能源、农村信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万村千乡市场、农村环境保护等工程,推进水、电、路、气、房和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六)盯住改善民生不放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
46、点和落脚点,关乎社会和谐稳定。通过近几年民生计划的实施,我区在改善民生上迈出了一大步,但仍有许多民生难题需要我们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上半年十项民生计划30件为民实事,推进程度不一,有快有慢。各部门、各市县区要把民生计划作为一项硬任务,对照目标,增补措施,确保这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不折不扣地落在实处。要切实抓好五大重点:一要加快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按照生态移民规划的年度要求,年内建成77个移民新村、6万人的搬迁新房,完善各项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加强移民培训教育,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产业,确保今年3万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做好生态移民工作,要坚持速度服从质量的原则,不要盲目求急图快,要
47、稳步扎实、保质保量完成年度移民任务,切实把这件利民惠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二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实施“零就业”家庭动态援助,高度关注4050人员、下岗人员、城市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城镇未就业退役人员、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通过创业带就业,想办法帮助他们就业。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优抚群体的社会保障机制,完善面向老年人、孤儿、残疾人等福利基础设施。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扩大城乡低保对象、企业退休人员、农村五保户、部分优抚对象待遇的覆盖面。全面完成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等建设任务,提高社会保障房供应比例,让更多的家庭困难人员安居乐业。三要强化市场物价调控。发挥价格调控联
48、席会议综合协调作用,加强监测和预警分析,强化粮油及煤、电、油、运、农资等重要物资生产、供应的衔接保障,降低蔬菜等重要商品的流通成本,必要时对涨幅较高的商品要进行价格临时干预。实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临时物价补贴与城市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联动机制,增强城乡居民抵御物价上涨的能力,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四要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深入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幼儿园、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和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为老百姓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抓好宁夏演艺集团、宁夏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司运营管理工作,培育壮大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办好第二届宁夏黄河金岸国际马拉松赛等重大体育赛事。五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管的主体责任,大力开展道路交通、煤矿、非煤矿山、公共场所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切实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进一步推进“平安宁夏”建设,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