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T 012-2015 (代替 DB41∕ 012-1997)郏县红牛.pdf

上传人:yp****2 文档编号:20243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9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T 012-2015 (代替 DB41∕ 012-1997)郏县红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41∕T 012-2015 (代替 DB41∕ 012-1997)郏县红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41∕T 012-2015 (代替 DB41∕ 012-1997)郏县红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41∕T 012-2015 (代替 DB41∕ 012-1997)郏县红牛.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41∕T 012-2015 (代替 DB41∕ 012-1997)郏县红牛.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30 B 43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0122015 代替 DB41/012-1997 郏县红牛 Jiaxian Red Cattle 2015-08-13 发布 2015-11-13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012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 DB41/0121997郏县红牛,与 DB41/0121997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增加了生长发育指标;修改了肉用性能指标;修改了泌乳性能指标;修改了繁殖性能指标;删除了役用性能指标;修改

2、了外貌评分;增加了良种登记的内容;修改了等级鉴定的体尺、体重评分年龄段,由 5 个简化为 4 个。本标准由河南省畜牧局提出。本标准由河南省畜牧业标准化协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畜牧总站、平顶山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平顶山市羴牛畜禽良种繁育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花菊、耿二强、茹宝瑞、孙红霞、刘太记、李志刚、刘贤。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徐亚铂、左瑞雨、王帅豪、张山林、王红利 本标准于 1997 年 7 月首次发布,2015 年 8 月第一次修订。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0122015 1 郏县红牛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郏县红牛的术语和定义、品种特征特性、生产性能、种牛等级评

3、定和良种登记。本标准适用于郏县红牛。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1432008 牛冷冻精液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郏县红牛 Jiaxian Red Cattle 以郏县、宝丰、鲁山为主产区,分布于汝州市、禹州市等十余个县市区,牛的毛色多为红色的肉役兼用型地方黄牛品种。3.2 胴体 carcass 牛屠宰后去皮、头、尾、内脏(不包括肾脏和肾脂肪)、腕跗关节以下的四肢、生殖器官,剩下的部分。3.3 屠宰率 dres

4、sing percentage 胴体重占屠宰前禁食、禁水24h后的活体重的百分率。3.4 净肉率 meat percentage 胴体剔骨后全部肉重(包括肾脏和胴体脂肪)占屠宰前禁食、禁水24h后的活体重的百分率。3.5 眼肌面积 eye muscle area 第1213肋骨间背最长肌的横截面积。3.6 大理石纹 marbling 脂肪沉积到肌肉纤维之间,形成明显的红、白相间,状似大理石花纹的牛肉。4 品种特征特性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0122015 2 4.1 品种特征 郏县红牛被毛单纯,分紫红、红色和浅红色三种,各色毛中均不混有其它杂色毛。体格中等,体躯较长,侧面观呈

5、长方形,体质强健,体形紧凑一致,结构匀称,骨骼坚实,肌肉发达;头方正,额宽,嘴齐,眼大,耳直立,鼻孔大,鼻镜肉红色,眼圈和口周围均为粉红色;角型不一,有圆形和扁形两种,角较短,质细密,富光泽,色泽红色和蜡黄色,角尖呈深紫红色者居多,角着生以向前上方弯曲和向两侧平伸者居多,而向下方弯曲者,在母牛亦不少见;颈中等长,垂皮较发达;肩峰稍隆起,胸较深,背腰平宽,腹部充实,肋骨开张良好,肋间距离较宽;后躯发育良好,肌肉较丰满,斜尻尖尻不明显;尾根较高,尾细长,尾帚毛色较深,夹有少量白毛是其典型特征;四肢粗壮,肢势端正,蹄圆大坚实,蹄缝紧,蹄壳为琥珀色、蜡黄色或带红筋条纹。公牛头部雄壮,颈稍短,鬐甲宽厚;

6、母牛头清秀,乳房发育较好,腹大而不下垂。郏县红牛公牛、母牛照片参见附录A。4.2 品种特性 耐粗饲,抗病力强,遗传性能稳定。性成熟早,肉用性能良好,皮质致密。5 生产性能 5.1 生长发育 中等营养条件下,不同月龄公牛、母牛体尺、体重标准见表 1。体尺、体重测量方法见附录 B。表 1 不同月龄公牛、母牛体尺、体重 月龄 体重/kg 体高/cm 体斜长/cm 公牛 母牛 公牛 母牛 公牛 母牛 6 164 155 104 98 108 102 12 230 200 109 104 120 114 24 360 300 128 120 142 130 36 450 340 133 124 146

7、139 48 510 410 135 126 152 143 5.2 肉用性能 肉质细嫩多汁、色泽鲜红,大理石纹明显。在育肥条件下,1824 月龄公牛、母牛肉用性能指标均值见表 2。表 2 1824 月龄公牛、母牛肉用性能指标 性别 日增重/kg 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cm2 公牛 1.0 60.0 50.0 91.0 母牛 0.8 57.0 48.5 82.0 5.3 泌乳性能 在一般饲养条件下,母牛 12 胎泌乳量 600kg 以上;3 胎以上泌乳量 800kg 以上。乳脂率 4.5%。5.4 繁殖性能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0122015 3 母牛的初情期为 8

8、10 月龄,性成熟年龄 1012 月龄,初配年龄 18 月龄以上,产后第一次发情多在 23 个月,犊牛初生重 25kg32 kg。公牛 12 月龄性成熟,18 月龄开始配种,种公牛精液质量应符合 GB 41432008 规定。6 种牛等级评定 6.1 等级鉴定年龄 公牛、母牛应均在 12、24、36 月龄进行等级鉴定,在 6 月龄可根据外貌进行初步鉴定。6.2 体型外貌评定 6.2.1 无明显缺陷,繁殖性能正常,符合品种特征的公牛、母牛。6.2.2 外貌按附录 C 中表 C.1 评定。6.3 体尺评定 6.3.1 体尺等级按附录 C 中表 C.2 评定。四项体尺标准,按最低的一项确定等级。6.

9、3.2 体尺分数按附录 C 中表 C.4 评定。根据体斜长、胸围、坐骨端宽数值确定给分。按体斜长、胸围、坐骨端宽三项中等级最低一项给出低限基础分,参考其它两项数值,体斜长每增加 1cm 加 1.5 分,胸围每增加 1cm 加 1 分,坐骨端宽每增加 1cm 加 3 分。6.4 体重评定 6.4.1 体重等级按附录 C 中表 C.3 评定。6.4.2 体重分数按附录 C 中表 C.4 评定。先给出低限基础分,然后按照体重超过等级低限的具体数值加分。公牛每增加 15kg 加 1 分,母牛每增加 10kg 加 1 分。6.5 综合评定 6.5.1 种公牛和母牛的综合评定指数 I 根据外貌、体尺和体重

10、三项指标,按下式计算。b1W1b2W2b3W式中:3 W1W外貌评分;2W体尺评分;3各性状依其重要性进行加权,其参考加权系数b为:体重评分。外貌(b1)0.4;体尺(b2)0.3;体重(b36.5.2 按附录 C.4 的规定将综合评定指数换算成综合等级。)0.3 6.5.3 进行综合评定时,应参考其父、母等级。如父、母双方总评等级均高于本身总评等级,可将总评等级提升一级。7 良种登记 良种登记的种牛应符合下列条件:a)三代系谱完整,档案资料齐全;b)公牛综合评定等级为特级、一级,母牛为二级以上;c)父、母综合评定等级均在一级以上。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0122015 4 A

11、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郏县红牛照片 A.1 公牛 郏县公牛照片见图A.1。图A.1 A.2 母牛 郏县红牛母牛照片见图A.2。图A.2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0122015 5 B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体尺、体重测量方法 B.1 体尺测量 B.1.1 牛体姿势:测量体尺时,人应站在牛只左侧,应使牛只自然端正地站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头部前伸(头顶部与鬐甲接近水平)。B.1.2 测量用具:测量体高、体斜长用测杖,测量胸围用软尺,测量坐骨端宽用盆测器。测量用具在测量前应加以校正。B.1.3 测量部位:a)体高:鬐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b)体斜长:从肩端前缘至同

12、侧臀端的直线距离;c)胸围:肩胛骨后缘处体躯的垂直周径;d)坐骨端宽:坐骨端外缘的直线距离。B.1.4 在坚硬地面测量体高时,应将测得的体高数增加1cm(系测杖下端螺丝钉的高度)。B.2 体重测定 有条件时,应进行实际称重(早饲前空腹称重),测定时,应用灵敏度0.1kg 的磅秤称量;若无条件时,可采用下列公式进行估算:10800221LLM=式中:M体重,kg;L1L胸围,cm;210800校正系数。体斜长,cm;以上公式适用于 12 月龄以上郏县红牛体重估测,实际测算时,可根据牛只膘情对估测值做 5%上下浮动。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0122015 6 C C 附 录 C(规

13、范性附录)郏县红牛等级评定表 C.1 郏县红牛体形外貌评分见表C.1。表C.1 郏县红牛体形外貌评分表 项 目 要 求 公 牛 母 牛 满分 评分 满分 评分 外 貌 具有明显的本品种特征,被毛紫红色、红色或浅红色,体表各部位的毛色均匀一致;牛尾细长,尾帚中夹有少量白毛。鼻孔大、鼻镜宽、肉红色,无杂色斑点。公牛有雄相,肩峰稍隆起,垂皮较发达。母牛头部清秀。15 15 整体结构 体格中等,体躯较长,侧面观呈长方形,体质强健,结构匀称,骨骼坚实,肌肉丰满;头方正,额宽,嘴齐,眼大有神,耳大且灵敏。15 15 前 躯 颈中等长,胸较深;公牛肩峰稍隆起,鬐甲宽厚,母牛鬐甲平而宽。15 15 中 躯 背

14、腰平宽,肋骨开张良好,肋间距离较宽;腹部充实。公牛腹部呈圆筒形,母牛腹大而不下垂。15 15 后 躯 后躯发育良好,肌肉丰满,大腿肌肉充实。公牛睾丸两侧对称,发育正常,母牛乳房发育良好,乳头大,排列整齐。30 30 肢 蹄 四肢粗壮,肢势端正,蹄圆大坚实,蹄缝紧,蹄壳为琥珀色、蜡黄色或带红筋条纹。10 10 合 计 100 100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0122015 7 C.2 郏县红牛体尺等级评定见表C.2。表C.2 郏县红牛体尺等级评定表 单位为厘米 月龄 等级 公 牛 母 牛 体高 体斜长 胸围 坐骨端宽 体高 体斜长 胸围 坐骨端宽 12 特级 117 130 15

15、3 23 112 123 149 22 一级 113 125 149 21 108 118 143 20 二级 109 120 144 18 104 114 137 18 三级 105 115 139 16 100 110 131 16 24 特级 136 150 180 31 128 140 170 29 一级 132 146 174 28 124 135 164 27 二级 128 142 170 26 120 130 159 25 三级 124 138 164 23 116 125 154 23 36 特级 141 157 195 32 132 147 176 30 一级 137 151

16、 189 30 128 143 172 28 二级 133 146 182 27 124 139 168 26 三级 129 141 177 25 120 135 164 24 48 特级 143 163 206 33 134 151 185 31 一级 139 157 200 31 130 147 180 29 二级 135 152 193 28 126 143 175 27 三级 131 147 186 25 122 139 170 25 C.3 郏县红牛体重等级评定见表C.3。表 C.3 郏县红牛体重等级评定表 单位为千克 月 龄 公 牛 母 牛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12 280 250 230 200 250 220 200 170 24 420 390 360 330 370 330 300 270 36 540 500 450 410 420 380 340 310 48 610 560 510 460 480 440 410 380 C.4 郏县红牛等级与评分换算见表C.4。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0122015 8 表C.4 郏县红牛等级与评分换算表 等级 公 牛 母 牛 特级 85 80 一级 80 75 二级 75 70 三级 70 65 _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