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21∕T 2363-2015 南果梨贮运保鲜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ora****at 文档编号:20214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5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1∕T 2363-2015 南果梨贮运保鲜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21∕T 2363-2015 南果梨贮运保鲜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21∕T 2363-2015 南果梨贮运保鲜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21∕T 2363-2015 南果梨贮运保鲜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21∕T 2363-2015 南果梨贮运保鲜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7.080.10 B 31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 21/T 23632015 南果梨贮运保鲜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Nanguo pears 2015-01-22 发布 2015-03-22 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21/T 2363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的起草单位: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果蚕管理总站、海城市果业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宝东、纪淑娟、宣景宏、程顺

2、昌、王文辉、宋良、刘玲、白冰、檀德宏、蒋东华、周倩、李军、冯波、冉庆风。本标准的制订替代DB21/T 1427-2006南果梨冷藏技术标准。DB21/T 23632015 1 南果梨贮运保鲜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鲜食南果梨的采收、分级、贮藏保鲜及运输的技术要求与参数。本标准适用于新鲜南果梨贮运保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0650 鲜梨 GB/T 19958 地理标志产品 鞍山南果梨 GB/T 8559 苹果冷藏技术 G

3、B/T 9829 水果和蔬菜冷库中的物理条件定义和测量 GB/T 5737 食品塑料周转箱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NY/T 1076 南果梨 NY/T 1198 梨贮运技术规范 SB/T 10060 梨冷藏技术 3 质量要求 南果梨采收质量符合GB/T 19958中6规定。4 采收与分级 4.1 采收 4.1.1 采收时期 南果梨适宜采收期为 9 月上中旬。4.1.2 成熟度 果皮底色黄绿或绿黄、阳面显现红晕;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种子颜色由白色转为褐色;离层形成,易于采摘;果实发育期(盛花至成熟的天数)125 d135 d

4、,适当晚采有利于提高产量及果实品质。DB21/T 23632015 2 4.1.3 采收天气 采前3 d7 d无雨,停止灌水,选晴天雾散后采摘。4.1.4 采摘方法 由树下方至上方,先外围后内膛手工采摘。树冠高处果用采果梯。一只手握住梨果轻轻掰成果柄和枝杈成 90左右,使其从果柄离层处脱离。4.1.5 采收注意事项 采收人员戴线手套,采摘筐、篮等衬垫,保持果柄完整,轻摘、轻放、轻装、轻卸,避免磕、碰、刺等机械伤损。采后果实避免日晒、雨淋。4.2 分级 按照 NY/T 1076 中 4.1 和 GB/T 19958 的规定要求进行手工挑选、分级;剔除落地果、过熟果、病虫伤烂果及畸形果,其中的优等

5、果和一等果可用于贮藏。产地贮藏入库机械伤果不超过 3%;销地贮藏入库机械伤果不超过 10%。5 常温贮藏保鲜技术要求 5.1 果品保鲜剂 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 5.1.1 处理条件 在密封条件好的库房里对采后12 h内同一产地、同一时间采收、大小一致装塑料果品箱码垛的果实用1 L/L的1-MCP密闭熏蒸18 h24 h。5.1.2 操作方法 在气密库房里码成:垛长、宽 200 cm,垛底垫高 10 cm,垛距四周墙壁 10 cm,距库(棚)顶 40 cm,垛间距离 20 cm,通道宽 60 cm80 cm。以库容积为准,按 0.073 g/m3称取 1-MCP 装入 50 mL 小

6、三角瓶中迅速放入库房内,在三角瓶内加入自来水充分淹没、溶解粉剂,摇匀,释放出气体,人迅速撤离气密库,关好库门,开动事先放入的微型风机。5.2 贮藏场所 利用空房间、仓库、阴棚等做贮藏场所,要求地势较高,不积水,遮阴,避雨,通风良好,避开鼠害。5.3 贮前准备 贮藏前,对贮藏场所进行彻底清扫,除去垃圾、残物,并充分通风。对使用过的空房间、仓库的墙壁、地面和用过的塑料箱等器材灭菌消毒,灭菌药物及使用方法按GB/T 8559的附录C执行。5.4 入贮 DB21/T 23632015 3 保鲜剂处理后的梨果就地堆码贮藏,或者移入常温贮藏库或阴棚下贮藏,货垛长、宽 200 cm 左右,垛间距离 20 c

7、m30 cm,货垛距墙壁 10 cm20 cm;垛底架空 10 cm15 cm,垛高距贮库棚顶 40 cm50 cm;通道宽 80 cm100 cm。5.5 贮藏期管理 5.5.1 货垛标记 入库的产品及时填写产品标签,注明产地、采收期、处理日期、等级、数量等并绘制货位平面图。5.5.2 温度 利用自然温度贮藏,测温采用最小分度值为 0.1的水银温度计:在贮库侧墙中间,或两端墙中间,或在棚下外围,以及在有代表性、方便观察的果箱内,各挂(插)一支温度计,每天专人观测记录。有条件在库内或棚下安装遥测自计温度计,每隔 2 h 自动记录一次。5.5.3 相对湿度 调控相对湿度 70%75%。每一贮藏场

8、所挂一支毛发湿度计测定湿度,观测记录时间同上。适当遮挡通风或洒水,提高湿度。5.5.4 通风 贮藏场所保持通风。5.5.5 抽检 贮藏期间,每隔 5 d7 d,随机在果堆中抽检 35 箱果,观察其果实转色情况。并从中随机取 5 个10 个果,用果实硬度计、手持糖度计分别测其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计算其平均值,并记录。5.5.6 出库质量 果实新鲜,有光泽,果皮转黄;无果皮、果肉、果心褐变,果实无异味;好果率 95%以上;果实硬度10.0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5.7 贮藏期限 贮藏期 30 d35 d。6 冷藏保鲜技术要求 6.1 贮藏场所 南果梨冷藏保鲜采用标准设计高温

9、果蔬冷藏库或微型节能冷藏库。6.2 贮前准备 6.2.1 贮藏容器准备 符合SB/T 10060的规定,采用条筐、纸箱、塑料果品箱。塑料箱符合GB/T 5737要求,包装箱清洁、干燥、坚固承压。使用过塑料箱按5.3消毒处理。6.2.2 冷藏库准备 DB21/T 23632015 4 贮前对冷藏库进行彻底清扫,除去垃圾、残物,并充分通风。对使用过的冷藏库墙壁、地面、贮藏架等器材按 5.3 消毒处理;6.2.3 冷藏库降温 贮前 2 d3 d,开启制冷机降温,使冷藏库温度降至 810。6.3 入贮 6.3.1 贮库容量 人工堆码冷藏库,贮藏容量150 kg/m3200 kg/m3。库房净高4.0

10、m以上的标准冷库架藏,贮藏容量不超过250 kg/m3。6.3.2 日入贮量 根据库容大小,分期分批入库;标准冷藏库日入贮量在库容的1/51/7;微型冷藏库日入贮量在库容的1/31/5。6.3.3 堆码方式 货垛排列方式、走向及间隙与库内空气环流方向一致。分产地、采期、等级堆码。入满库后及时填写货位标签和平面货位图。库内堆码按GB/T 8559规定执行。6.4 贮藏期管理 6.4.1 温度 入贮后,在 48 h 内将果温降至 10 0.5,3 d5 d 后再降至 5 0.5,4 d6 d 再降至 0 0.5至贮藏到结束。6.4.1.1 温度计的校正 测温仪器使用精度较高的电子数显温度计或水银温

11、度计,其测定误差0.3。水银温度计每年至少校正一次,电子温度计校准后方可使用,且每月至少校正一次。温度计的校正按GB/T 9829中2.3.5规定执行。6.4.1.2温度计的位置 温度计或电子温度计传感器放置在不受冷凝、异常气流、热辐射(如光源等)、震动和可能冲击的地方。点的多少取决于库容,一般每个库房至少选2个以上有代表性的测温点。温度计或电子温度计传感器尽可能放在库房中有代表性的点上。6.4.1.3温度控制 贮藏过程中保持库温的稳定,库内温度变化幅度不得超过1。库内空气温度最低点即冷点不得低于最佳贮藏温度的下限,冷点通常在蒸发器附近的区域内。6.4.2 湿度 贮藏期间相对湿度调控为90%9

12、5%,不足时,开启加湿器,或人工洒水、撒雪加湿。测湿采用毛发湿度计,相对湿度测量仪器误差5%,测点的选择与测温点一致。库内平均温度与致冷剂蒸发温度之差5。采用塑料薄膜包装,可不考虑库内湿度。DB21/T 23632015 5 6.4.3 通风管理 贮藏前期每10 d左右通风换气一次,后期根据库内气味酌情缩短间隔期进行通风,通风过程避免库温明显波动。垛间风速推荐为0.25 m/s0.35 m/s。6.4.4 抽检 贮藏期间,每隔 15 d30 d,随机在果堆中抽检 35 箱果,观察其果实转色情况。并从中随机取 5个10 个果,用果实硬度计测其硬度,用手持糖度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计算其平均值,

13、并记录。6.4.5 贮藏期限 不超过 5 个月6 个月。6.5 出库质量 同 5.5.6。6.6 贮藏期生理病害的症状、病因及预防 主要生理病害原因及预防方法见附录。7 运输 7.1 分选 对贮藏梨果出库前须进行人工挑选,去除病害、褐变、过熟、无梗果实,或按客户要求进行分选。7.2 运输包装 纸箱包装符合GB/T 6543规定要求,塑料箱包装符合GB/T 5737规定要求;包装箱内衬垫板,果实分层装箱,或套网袋分层装箱,也可按客户要求装箱;运输包装装量在10 kg15 kg,或按客户要求。7.3 标志和标签 按GB/T 10650和GB 7718规定要求执行,同批货物包装标志形式上和内容统一,

14、每一外包装印有南果梨的标志文字和图案,对标志文字和图案暂无统一规定,但标志文字和图案清晰、完整、不能擦涂,集中在包装的固定部位。标签按GB 7718执行,如有按照果数规定者,也标明装果数量。标签上的字迹清晰、完整、规范。7.4 运输条件 7.4.1 运输环境条件 按NY/T 1198规定要求执行,运输过程中,保温、保湿、防日晒、防雨淋、防有害气体伤害。7.4.2 注意事项 运输行车平稳,减少颠簸和剧烈震荡。码垛稳固,货件之间以及货件和底板之间留有适当间隙。敞车运输加苫布防雨;温度低时加棉被等覆盖物保温;温度高时遮阴、途中在树荫下停车防日晒。DB21/T 23632015 6 附附 录录(资料性

15、附录)(资料性附录)南果梨贮藏期主要生理病害南果梨贮藏期主要生理病害 贮藏期主要生理病害及预防,见表A。表表 A 贮藏期主要生理病害及预防贮藏期主要生理病害及预防 病害名称 症状描述 可能的病因 预防措施 褐心病 果心变褐色或深褐色 1.采摘过晚 2.梨果氮素过高,钙素过低 3.CO2浓度过高 1.适期采摘及时入库 2.生长期喷钙或采后浸钙 3.防止CO2浓度过高 黑皮病 病部呈黄褐色、褐色、黑褐色斑块,严重时连成片 1.采摘过早 2.贮温过高 3.贮期过长 1.适期采收 2.采用气调贮藏 3.贮期适当 果肉褐变(CO2伤害)果肉呈褐色或深褐色,后期果肉产生空洞 CO2浓度过高 气调贮藏或塑料薄膜贮藏时防止CO2浓度过高 冻 害 果实呈水浸状,温度回升后,果实变软 贮藏温度低于冰点 贮藏温度控制在冰点以上 衰老褐变 果肉软化变褐 1.采收过晚 2.磕碰伤较多 3.贮期过长 4.贮温过高 发现可能出现衰老褐变迹象立即终止贮藏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