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烫染培训教程
一、 烫染概述:
(一)烫发的两个程序:
物理(设计)和化学程序(头发属性)
(二)烫发的目的:直发变为卷曲
(三)烫发的重点:烫发的方向和卷曲度(由卷发芯的直径、形状控制)
注意:烫发的卷曲度和烫发时间没有太大关系。
(四)恤发的主要内容:
1、 物理程序:卷发,与烫发的卷发理论一致。
2、 物理程序:梳理,梳理各种造型的技巧。
注意:所以烫发结果由卷发芯直径和形状决定!
(五)染发的主要内容:
1、 问题:
(1) 遮盖白发的问题;配方—基色+目标色(抗拒性和多孔性)
(2) 两段色统一效果不理想;
(3) 染黑后改色;(与产品属性有关)
(4) 染冷色的要求;
(5) 暖色改冷色/冷色改暖色的问题;
2、 染发的重点:
(1) 色值、色度系统
(2) 了解颜色定律
(3) 漂浅技巧(目的、产品)
(4) 染色技巧(目的、产品)
注意:所有染色结果,由头发色素和染膏色素决定。
(六)烫染的误区
1、 烫发时时间越长头发卷曲度越好?
2、 定型剂用量不足的问题。
3、 烫染同步进行的问题。
4、 错误地将染膏和漂粉调配在一起使用。
5、 随意缩短或延长染发时间。
6、 顾客头发白发的数量判断。
7、 头发属性的不科学的分析。
烫发
烫发概述:烫发设计是建立在物理和化学两个程序下完成的一个设计,设计是在了解烫发芯作用下的合理安排的一种技巧,所以烫发结果就由卷发芯直径和形状来决定,记住此理论是设计的前提。
一、 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 设计的三个要素:形状、纹理、颜色
1、 形状:由修剪完成的所有设计的载体
2、 纹理:烫发的重点,变化的重点,由卷发芯决定(小碎卷/大波浪)
3、 颜色:染色时的重点,发型的焦点所在,用以衬托发型的亮点。
注意:烫发设计的两个重点,纹理和设计原则。
二、 纹理:头发表面变化的视觉感观效果,是烫发设计的重点所在。
(一) 纹理分为静止和非静止纹理两种。
(二) 纹理的特点:
1、分为曲线纹理和有角纹理。
(1)曲线纹理:由圆形或者圆柱形卷发芯创造。
(2)有角纹理:由角形(扁平、三角形)卷发芯制造。
提示:纹理的结果由卷发芯直径、形状控制,范围在曲线和有角之间,而不会产生其他形状,只会产生不同的卷曲度罢了,所以,卷发芯也只有两类:圆形和有角的。
两类模具又分为:
正常卷发芯:指能够以长度、直径分区、分份;
非正常卷发芯:能以直径分份,不以长度分区。
设计设想:组合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卷发芯就能产生新的结果。
2、纹理的另一特点:速度
当理解卷发芯作用就是理解卷曲度结果,使用不同直径的模具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用动词来形容烫发后卷曲度:
分为(1)快速:很卷的头发,直径越小,速度越快;
(2)慢速:大波浪头发,直径越大,速度越慢。
设计设想:组合不同的速度,产生新的纹理效果。
3、烫发前顾客关心的两个问题:
(1) 卷曲度:卷发芯的直径决定;
(2) 膨胀度:发根膨胀,卷发角度控制;外围发量,卷发技术控制。
4、头发长度的减少:经过烫发后产生了头发长度变短的错觉,为了准确预计头发缩短的长度,就必须搞清楚发长和卷发芯直径之间的关系。
(1) 卷发芯直径越小,头发长度的缩短越大;
(2) 裹绕头发圈数的多少也会引起纹理效果的不同:例如,在较短的头发上使用大号的卷发芯会产生松软的波浪;而在较长的头发上使用同样的卷发芯则会产生起伏分明的波浪。(圆周与直径的关系)
(3) 修剪长度的预测:卷发芯直径小,收缩大,预留头发长一些;卷发芯直径大,收缩小,预留头发短一些。
(4) 自己用不同形状、直径的卷发芯制作样本,作为将来的分析参考。
三、 设计原则:卷发芯的排列方式。分为:
(一) 重复:使用相同形状、相同直径的卷发芯就可以产生重复的纹理效果(卷曲度一致)。
(二) 渐进:使用不同直径的卷发芯可以创造一种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纹理效果。
(三) 对比:不对称,在选定区域使用卷发芯而其余部分不加处理,可以产生强烈的反差效果。
(四) 交替:依照次序交替使用形状相同、不同直径的卷发芯,每两个一组进行交替。
(五) 对比交替:依照次序交替换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形状和大小极不相同的卷发芯,会产生极富变化的造型。
(六) 排列卷发芯的重点:形状和直径大小。
1、 理解设计原则的定义和效果,设计前提;
2、 设计的依据:顾客的要求;
3、 发型设计的协调性问题。
(七) 设计的结论:前述纹理的速度、形状,配合设计原则,卷发芯产生的结果等理论观点,再次清晰分析烫发设计所遵循的设计思路,结合顾客要求,灵活运用,才能达到预期的烫发效果,达到顾客的两个要求:卷曲度和膨胀度的要求。
四、 技术步骤:
(一) 卷发的技术:卷发是物理步骤,是烫发程序的重点,此程序会影响烫发的效果。
(二) 卷发技巧:绕卷和压卷
1、 绕卷:把头发环卷在卷发芯上。
(1) 重叠式:头发重复堆叠在一起,产生曲线纹理,由于堆叠过多会产生卷发芯直径变大,适合短发。
(2) 螺旋式:以上升或下降方式控制头发,产生曲线纹理,此方式适合中长发,也是减弱外圈发量的一种技巧。
2、 压卷:头发压印在两模具之间成型的技术,适合长、中、短发。
(三) 裹纸的技巧:
1、 使用目的:控制发尾的平整,跟头发烫卷没有关系。
2、 裹纸的技巧:分为单层纸使用/双层纸的使用/接纸法
(1) 单层纸的使用:用在长发、整齐的发尾;
(2) 双层纸的使用:短发控制;
(3) 接纸法:用在多个结构发式使用,特殊的方法。
注意:在理解了技术的理论点后,如果进行卷发,应考虑:基面;提升;方向三个基本点。
五、 基面:指分区分份后头皮的面积。
(一) 基面形状的划分:由于头型的自然因素,基面通常分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斜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记住基面的形状有利于以后分份控制头发)
(二) 基面的大小:(分份的厚度),由卷发芯直径决定,分为:1倍、1.5倍、2倍。
提示:基面大小会影响卷曲度、速度,同一直径的基面:
1、 1倍:正常卷曲度;
2、 1.5倍:比正常慢;
3、 2倍:比正常更慢。
六、 提升:指头发与头皮的角度关系。以坐标为标准,分为:前45度/90度/后45度。每一角度在同等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结果,实际上也是卷发芯与基面的关系。
例如:前45度—发根膨胀最强烈—卷发芯覆盖基面;
90度—发根膨胀中等—卷发芯半脱离基面;
后45度—发根膨胀弱或没有—卷发芯脱离基面。
提示:如果同一直径,配合不同基面,就能创造不同的卷曲、膨胀效果。
例如:1倍基面
前45度—蓬松效果;
90度—产生不同效果;
后45度—服帖效果。
七、 方向:指线或面的走向。在烫发设计中,方向分为:
(一) 卷发方向:顺绕(向内卷);反绕(向外卷)两种方式来控制头发。
(二) 设计方向:最后头发的走向,分为:上/下/前/后。
提示:设计方向可独立使用,也可以混合两个以上使用,例如扎马尾。
卷发的方向往往就是设计方向。
(三) 卷发芯的放置:以坐标为准。
1、 水平放置:与水平线平行(0度)
2、 斜角放置:与斜线平行(45度)
3、 垂直放置:与垂直线平行(90度)
(四) 卷发的要求:
1、 引纸放平,控制发尾
2、 卷发芯平行分份线
3、 两手用力均匀
4、 整束头发卷至发根:左手控制卷发芯,右手控制胶圈。
5、 胶针正确放置
八、 卷发方式:控制整体卷发的技巧,与前述理论有关,与设计方向有关。分为:长方形、曲线形、圆形扩大(扇形)、砌砖、圆弧形五种传统方式。
提示;五种方式可以独立设计,也可以混合设计。
(一) 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卷发方式?不同方式控制不同的方向。例如:长方形技巧控制方向向下。
(二) 烫发的五个考虑:
1、 结构:指标榜的四个基本形及混合形。
2、 卷发芯:
(1) 形状:圆柱形/有角形—纹理
(2) 直径:卷曲度,纹理的速度
(3) 基面:1倍/1.5倍/2倍—速度
(4) 提升:前45度/90度/后45度—发根的膨胀度
3、 设计原则:设计前要预计排列产生的效果
4、 卷发方向:顾客选择的各种头发走向,与卷发设计方向有关。
5、 卷发方式:在头部使用不同方法的排卷技巧。
提示:设计条件:人文性—各个地方的生活、环境、审美习惯。可以分为:生活发型/表演发型
(三) 五种卷发方式
1、 长方形:最常用的基本方式,其基本走向是向下的。
操作要点:
(1) 两侧前区必须水平放置
(2) 注意分区分份
(3) 注意两侧后区卷发芯的放置
2、 曲线形:是一种灵活多变的方式,体现在两侧的斜角放置。特点是两侧灵活,居中长方形。
方向是向下/向后。
操作要点:
(1) 两侧第一区由斜角转为水平放置
(2) 第二区与第一区保持一致状态
(3) 基面形状的使用
3、 圆形扩大(扇形):长方形的变化之二,两侧头发的方向是向后的,除去居中的长方形,头发两侧采用曲形处理。
操作要点:
(1) 采用梯形基面控制两侧的分区分份
(2) 两侧采用直角/斜角/水平放置
4、 砌砖:分为水平砌砖和垂直砌砖,特点是错落有致,发卷之间紧密相连不留空隙。
(1) 水平砌砖—有多种方向选择,常见的是向后。
(2) 水平砌砖适合中短发,采用重叠技术完成。
(3) 操作要点:
a、 注意基面形状在头部各位置的运用
b、 提升角度在各基面的灵活运用
c、 此技巧适合中、短发
(4)砌砖的另一技巧:垂直螺旋式卷发(一种处理中长、长发的控制技巧),由于使用砌砖+螺旋的技巧,就能够有效减弱外围发量,同时也是纹理变换的一种方式。
A、 特点:中长发使用
B、 效果:螺旋式卷曲效果
C、 模具:正、非正常模具均可
D、 操作要点:
1、 由于发长的原因,方向一般是下坠,卷发时可以分区的方向,前卷或后卷。
2、 由于模具长度等因素,基面、角度须灵活掌握
5、 圆弧形:强烈的方向、波浪效果。
(1) 圆弧结构:
(2) 圆弧交替
(3) 圆弧内连接
(4) 圆弧1/4圆
圆弧形的定义:由一串拉长的、相互平行的“c”字形组成,产生两种摸样:圆突形和凹刻形。
圆突形:(1)从凸位开始卷发(2)斜角45度划分基面(3)顺卷。
凹刻形:(1)从凹位开始卷发(2)斜角45度划分基面(3)反卷
提示:当分区后,选择圆突形和凹刻形技巧,都必须按照操作要求做。
圆弧交替定理:把两个或数个圆弧形排列在一起,但方向相反,就会产生波浪效果。这个定理用在梳理头发、排卷发芯、恤发时使用,都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同形对置:相同的形在相反的位置。
(1) 同形对置是发廊卷发采用最多的一种技巧
(2) 圆弧形放置:指第一区与坐标的关系,分为水平/斜角/垂直
(3) 提示:不管何种放置,分份都以45度为标准,每种放置适合不同长度、结构的头发。当了解了结构、交替定理后,圆弧形就可以创造整体波浪效果。
圆弧内连接:两区之间的基面的连接,增加了对置圆弧形的交合范围。
圆弧1/4圆:两区之间的圆心点为基点,分划三角形基面,使形态合闭,也能加强头发在另一方向的交合。
总结:圆弧形是建立在交替定理的理论基础、以内连接、1/4圆的技巧配合,最后形成设计的波浪效果的卷发技巧。
九、 总结物理步骤:
顾客 操作 物理程序 烫发前 化学程序
分份
卷曲度 角度 变化 基面
膨胀度 方向 提升 烫发液
技术 方向 头发属性
原则
十、 化学程序:
(一) 头发结构:
1、 角质层:头发的表面纤维,起保护作用,影响头发透气性。
2、 皮质层;头发的主要成分,是烫发要改变的结构纤维组织,同时也是自然色素储存的地方。
3、 髓腔:不影响烫发、染色的结果。
(二) 头发属性:头发的质量和视感。头发属性的判断与产品使用很有关联:
油性 中性 干性
抗拒性 多孔性
1、 抗拒性头发的特点:角质完好,吸收液体的能力差,适宜选用高碱烫发液。
2、 多孔性头发的特点:角质受损,吸收液体的能力强,适宜选用低碱烫发液。
3、 注意:越细的头发(不易卷),可以用“臭”的烫发水。
(三) ph值(酸碱度)
1、ph值的数字代表(国际惯用):1 7 14
ph1~6:酸性,ph6
ph7:中性,ph7
ph8~14:碱性,ph8
烫发的安全的酸碱度范围在4.5~10之间。
现在的烫发产品:
抗拒性适用:高碱—“臭”的烫发液—含氨
中性适用:中碱
多孔性适用:低碱
(四)二次冷烫液
1、 第一剂:含氨的碱性剞,作用是切断旧结构,建立新结构,也叫烫发液。
2、 第二剂:含酸性成分,作用是稳定新结构。
提示:烫发过程是一个还原、氧化过程,通过两个步骤,使头发结构在卷发芯的作用下,在烫发液的作用下产生变化的过程,关键是根据头发属性来选择烫发液(酸碱度)的过程。
(五)烫发的操作流程:
3、 洗发;使用专业洗发液,不带护发功能的。
4、 卷发:
5、 上烫发液:
(1) 第一剂,烫发时间以产品为标准,以头发属性为参考。
(2) 第二剂,冲洗第一剂,抹干,涂第二剂,5分钟后在涂一次。
(3) 冲洗第二剂,10分钟后冲洗第二剂,拆卷。
(4) 加热可以减少烫发时间,但与卷曲度无关。
6、 清护(不吹理)
化学要求,清水冲头发,护发素护发,抹干涂保湿定型水。
(六)烫后梳理原理:
1、 不能使用密齿梳(顾客的饿不良习惯)
2、 在5成干的状态下使用保湿剂(冷烫的特点)
3、 七天内不能造型,包括盘发、做花、扎马尾等。
(七)头发烫不卷的原因分析:
1、 卷发芯太大
2、 卷发的方式和技术
3、 头发属性和烫发液不搭配
4、 烫发后没有清洗卷发工具。
染发
一、 染发概述:
1、 染色包括漂浅和储存色素两个理论点;
2、 染色的理论体系:色值、色度系统/颜色定律;
3、 染发的三个方向:
染
浅
同度染色 同度染色
染
深
4、单程染发和双程染发
二、 染色的重点:
1、 染色理论体系(色值、色度系统/颜色定律/光与色的关系)
2、 漂浅理论及产品
3、 染色理论及产品
三、 色值与色度系统
1、 颜色是光的一种反射现象,光主宰颜色(迪吧)
2、 光的反射和光的吸收
黑色房间的颜色被掩盖——引申——自然黑上染红色——必须清除红色——启动漂浅程序
3、 颜色的本质:(看到的颜色不一定是真实的)必须在强烈的自然光下观察。
4、 色值的定义:指一种色相对与另一种色的深浅度。在染色时要改变的第一要素,头发颜色的深浅度。
例如:黄——浅色;红色——中等色;蓝色——深色,真正描述的是颜色的深浅度。
蓝——红——黄,三色比较法
由此得知:
深 深
红—— 中 —— 中
浅 浅
提示:由此产生了一个色度系统用于理解颜色的深浅度,用数字来表示:1——10(12);
1代表最深色;10(12)代表最浅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黑色
白色
5、 漂浅头发用色度来表示两个要点:
(1) 头发颜色深浅之分(判断)
(2) 目标颜色深浅(决定)
例如:
原色——黑色(1度)
头发从1——12度漂浅了11度,经历了所有色度
目标色——白色(12度)
6、 注意用色值的概念来描绘颜色:5/红;2/红;8/黄等。
7、 色度系统的作用:是描绘颜色深浅的坐标,是国际通用的语言,例如,描绘红色,应用深、中、浅来描绘,而更具体的描述可以用8/红;5/红;4/红等方式表示,色度就起这个作用。
8、 色值、色度的区别:
(1) 色值指颜色的深浅度,常用深、中、浅来表示;色度头发颜色、染膏颜色的深浅度,常用1/00;2/00;5/00等国际通用语言表示。
(2) 色值、色度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颜色深浅),只是使用有区别而已。
9、 残留色素:色度系统里面的每一色度都有不同的残留色素:脱色至每个度数时的主导色素,也被称为辅助色素。漂浅的目的就是要得到所想要的颜色或达到辅助色素的某个度数,这个辅助色素就成为最后新颜色的基色。
问题:为什么要记住每个色度的残留色素?
12
白色
11
最浅亚麻色
10
极浅亚麻色
9
很浅亚麻色
8
浅亚麻色
7
中亚麻色
6
深亚麻色
5
很浅棕色
4
浅棕色
3
中棕色
2
深棕色
1
黑色
原因:
染色结果====头发残留色素+染膏色素
红色头发+黄色染膏=====橙色效果
10、深色浅色理解和作用:
深色+浅色=中间色
例如:8./3+6/3=7/3
11、色调的色度范围:
12
白色
11
最浅亚麻色
10
极浅亚麻色
9
很浅亚麻色
8
浅亚麻色
7
中亚麻色
6
深亚麻色
5
很浅棕色
4
浅棕色
3
中棕色
2
深棕色
1
黑色
浅
无
黄
中
黄
紫色
红色
深
黄
无
12、提示:染色一般不漂浅的原因:
(1) 染膏+双氧最高可染浅4度
(2) 自然色在1度的很少,一般在2~3度
(3) 顾客一般倾向于小于8度的颜色
四、 漂浅
(一) 漂浅的定义:指对头发自然色素、人造色素消除的过程。(比染色要困难)
漂色越浅,差别越明显;染色越深,差别越不明显。
头发色度越浅,漂色越困难。
(二) 漂浅的目的:
1、 想要的颜色
2、 新的辅助色(底色)
(三) 漂浅的分析及配方
1、 头发原有色度
2、 决定目标色度
3、 调配漂浅剂——氧化剂
4、 当染浅色度大于3~4度,最好漂浅在染色。
例如:头发原色2度/目标色度6度
通过目标色与原色的计算漂浅(染浅)的色度,从而决定是漂后染还是直接染的技巧,另外清楚漂(染)浅的度数的数量,(色度系统)从2度——6度有4个色度的色差。
(四) 漂浅产品/配方
1、 产品:漂粉+双氧剂
a、 漂粉:一种强碱性的化学物质,粉末状态
b、 双氧剂:一种酸性液体,主要成份为过氧化氢(h2o2)
c、 有不同的度数选择,用以控制效用时间,使用原则:度数高,脱色快;度数低,脱色慢。
10度——3%
20度——6%
30度——9%
40度——12%
2、 配方:漂粉+双氧剂
比例:1:2——用在短发
1:3——用在长发
混合有效时间:60分钟
3、类别:
a、 主要分为可接触头皮漂浅剂和不接触头皮漂浅剂两种
b、 漂浅剂有不同的颜色不代表能上色
c、 状态有油状、膏状、粉末状等
d、 有些漂浅剂本身含有色素。用来增加所想要的色调或中和某种色调。(红、黄、橙、绿)
e、 染浅膏:一种透明膏状物质,具有漂粉一样的漂浅能力,但要弱一些。(0/00,没有色度和主色调)
使用方法:也称光亮剂,在漂浅时使用。
(a) 加入漂浅剂配方内,解决漂浅后染色容易掉色的现象。
配方:漂粉+0/00+双氧
1 : 1
(b) 0/00+40度双氧可以褪5度自然色或2度人造色,在染色时加入0/00,可以帮助染浅1个自然色度。
例如:头发色度——2度
目标色——7/50
配方——7/50+0/00+40h2o2 7/50效果
分析:40度——染浅4度
共同染浅5度
0/00——染浅1度
(c) 在染色配方中加入10%的0/00,可以增加染后亮度。
配方:目标色+0/00+H2O2
作用:增加亮度、光洁度
4、 化学原理:当漂份混合双氧后,头发色素在酸碱作用下逐渐脱离头发,头发的自然(人造)色素减少,变得透明。化学反应——酸碱中和反应。
(五) 头发从1度——12度漂浅的四个过程:
1、1——8度:20度双氧,时间60分钟
2、8——10度:30度双氧,时间60分钟
3、10——11度:40度双氧,时间60分钟
4、11——12度:20度双氧,时间60分钟
注意:从图示可知,头发颜色越浅,漂浅会越困难。
提示:漂浅一般状态下不允许加热
涂漂浅剂最好不要梳理
如果要漂浅到10度,可以用锡纸包裹并加热
深色漂浅的时间要长些(与色度有关)
自然色比人造色容易漂浅(染膏+双氧不能消除人造色素)
(六)配方的使用:
1、 正常的使用:初漂头发,自然色素。
B
A
2cm
A:离开发根2cm开始使用漂浅剂
B:当A发段接近目标色度在梳理发根发段
2、 非正常使用:两段色(包括自然色和人造色)
C B A
自然色 前染色
A:先处理前染色发段
B、C:然后正常处理新生发段
(七)练习:
1、 先染侧发区(发区的1/2)
头发色度:2度
目标色:5/66
配方:5/66+30度双氧
比例:1:1
时间:40分钟
2、 漂浅另外一侧发区(全漂)
(八)时间控制:漂浅和染色都是一个氧化反应,足够的时间是必须的,一般需要60分钟左右,如果氧化反应时间不够充分,漂浅度和颜色的强度、纯度都要受到影响。
例如:40度双氧+染膏/20度双氧+染膏
五、染色技巧
(一)染色的相关理论:颜色定律
1、 分为“三原色理论”和“互补色理论”
2、 颜色定律与一切染色有关,作用:
(1) 了解颜色之间混合和规律和结果,就可以预测染色结果。(红+黄=橙)
(2) 熟悉颜色的互补作用及其产生的结果。(例如:要去掉黄色,可以加其互补色紫色)
(二)三原色原理:
1、 原色添加原色产生二层色:
蓝+红=紫 例如:做绿色可以不直接上绿色而是加蓝色。
蓝+黄=绿
红+黄=橙
2、 原色+二层色=三层色:
红+紫=红紫 蓝+紫=蓝紫 红+橙=红橙
黄+橙=黄橙 蓝+绿=蓝绿 黄+绿=黄绿
3、 色轮:
黄
黄橙
黄绿
绿
橙
红橙
蓝绿
红
蓝
蓝紫
红紫
紫
依此类推:
原色+三层色=四层色
原色+四层色=五层色
例如:红+红紫=红红紫(红色加强)
提示:漂后染可以避免色素的复合,产生教纯的颜色。
例如:头发颜色——黄橙
目标颜色——橙
配方——橙色染膏+双氧=橙黄
例如:头发颜色——黄橙(黄+红)
三原色中和(也可以用互补色原理解释)
目标颜色——紫色(红+蓝)
配方——紫色染膏+双氧=灰黑色?
例如:红紫比红橙深?
(三)互补色理论:色轮中位置相反(相对)的颜色。作用——中和多余的颜色。
注意,如果将两种互补色混合,最后形成的颜色包含所有的三种原色。
例如:橙(红+黄)+蓝=灰黑色
例如:将三原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后,所产生的颜色范围在深棕色和浅棕色之间,深棕色含较多的蓝色,中棕色含较多的红色,浅棕色含较多的黄色。将两种互补色以相同比例混合后,就会产生中性色调,,这种中性色调不带有两种成分的任何特征;如果以不同比例混合,那么所占比例小的那种颜色的强度将减弱,或者它可以中和主导色。
蓝+橙=深棕色 2度
红+绿=中棕色 3度
黄+紫=浅棕色 4度
例如:互补色的作用:中和颜色强度
原色——9/30
目标——4/50
配方——4/50+4/20+H2O2
比例——75%:25%
提示:加入互补色的比例,按色度差的5%递增,最高为1:1,记住,是目标色与互补色的比例。
配方分析:由互补色原理得知,黄+紫(等比例)混合=棕色
(4/50+4/20):黄
100% 100%
50% 50%
紫:黄=1:2
推而广之,
黄:紫
1: 1=棕色
2: 1=黄色变暗——深——红占1
3: 1=黄色变暗——中——红占2
4: 1=黄色变深——浅——红占3
4/50 :4/20
9/30 4/50——75% :25%
8/30 4/50——80% :20%
7/30 4/50——85% :15% 染深的度数越大,所需要的紫色(蓝色素)就越多
6/30 4/50——90% :10%
5/30 4/50——95% :5%
4/30 4/50——?
4/30 6/50——?
(四)染色结果:
1、 头发色素+染膏色素——自然色+人造色——相结合,储存色素;
2、 人造色素+染膏色素——人造色+人造色——相混合,产生新颜色
(五)颜色的特点:当我们谈论颜色的时候,一定要记住颜色的三个特点:名称/色值/强度
1、 名称——通常指色彩或色调,通常以缩写形式出现,记住,颜色的名称及其在颜色轮中的位置可以让我们区别它的冷暖性:
暖色——红色(R)、黄色(Y)、橙色(O)
冷色——蓝色(B)、绿色(G)、紫色(V)
2、 强度——一种颜色的逼真度和纯度,原色的纯度最强,但在色度上有不同。
3、 色值——用来识别颜色深浅的编码系统。
(六)色板代码的说明:
1、 色度——在色板代码数值的第一位。
2、 主色调——在数值的第二位出现。主色调代码一般由生产商安排。
一般情况下: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0/70
绿
紫
黄
橙
红
红橙
蓝
或者:7/B;7/V;7/R
3、 副色调——在数值的第三位出现。例如:7/52表示7度的红紫色,紫为副色调。
(七)染发剂:在染发前必须熟悉产品的特点、分类和使用方法。
1、 染剂分为非氧化和氧化两类。
(1)非氧化染剂(不用双氧):a、临时性(彩胶类)
储存色素的能力,不能染浅,维持时间短(发廊较少使用,也称表演色)
b、半永久性(主色调)
(2)氧化染法剂(使用双氧):a、不含氨:只有储存色素能力,没有染浅能力,维持时间短。3 周
b、含氨:既能染浅自然色素,又可储存人造色素,维持时间较长。
(1~3月)
2、 含氨的染发剂的三种包装及漂浅改色能力:
(1) 牙膏状:含植物色素,染后光泽度、手感、视感较好,染色后能漂浅和改色。
(2) 对装:混合染剂,含金属成分,染色(深色)后只能漂浅至粉红色,不能到亚麻色。
(3) 粉状:完全的金属染剂,染色后不能漂浅,不能改色。
提示:在理解氧化剂的分类和作用后,就能判断以前染发剂的类型,然后根据色度系统就能判断染色方向。
A、 增加色素改变发色(水平染色)
B、 储存色素,染深头发(由浅染深)
C、 染浅自然色,储存人造色素(由深染浅)
例A:
原色——7/40
目标——7/50
配方——7/50+20H2O2
提示:同度染色也叫水平染色,只改变色调,不改变色度,使用20度双氧剂。
例B:
原色——9/30
目标——4/40
配方——4/40+4/20+H2O2
提示:目标色比原色深的染色行为叫由浅染深,使用20度双氧。
例C:原色——2~3度
目标——7/30
配方——7/30+0/00+40H2O2
提示:目标色比头发颜色浅的染色过程称为由深染浅,双氧剂根据染浅色度选择。
例:混合染色
原色——2度+8度(亚麻色)
目标——6/50
分析——此染色包括由浅染深和由深染浅,所以在处理是要注意方式:
A、 6/50+6/20+H2O2(涂在8度发段)
B、 6/50+40H2O2(涂在2度发段)
C、 适合两段发操作
提示:混合染膏调配方法——先混合染膏再加双氧调配。
又:如果头发是挑漂的效果,可用:
6/00+10H2O2(涂8度头发)
再用6/50+40H2O2(涂全部头发)
这样回接近6/50的效果。
4、 双氧剂的强度与染膏混合后染浅色度及时间:
(1) 10度双氧——不染浅自然色,漂后染使用,时间30分钟;
(2) 20度双氧——a、染浅1—2度自然色,时间40分钟;
b、由浅染深,时间40分钟;
c、水平染色,时间40分钟;
d、覆盖白发,60分钟。
(3) 30度双氧——染浅2—3度自然色,时间50分钟;
(4) 40度双氧——染浅3—4度自然色。时间50分钟。
提示:时间代表染色的基本时间,可以延长,不可推前,染浅只针对自然色染浅,并且限于7度以内。
5、 染色剂配方:染膏+双氧剂
1
比例:1: 1.5
2
提示:比例由生产商来决定,由于是氧化反应,所以二者混合后的有效时间为60分钟。
6、 染色前:
(1) 判断发色——色度/色调
(2) 决定目标——色度/色调
(3) 配方——色度+色调+双氧
(4) 处理——
例如:2度 9/30
配方——a、漂浅 漂粉+双氧
b、染色 9/30+10H2O2
又如:2度 6/20
处理——由于目标色是冷色,所以漂后染。
又如:6/50 6/10
处理——由于目标色是冷色并且和原色是互补关系,所以必须先漂后染;(势不两立)
而6/40 6/50可以直接染色。
注意;人造色不能用染膏染浅,如果染的红色要改为金黄色,只能漂后染。
染色的重点:
(1) 三种方向(色度)
头发
(2) 三个问题 目标
配方
(3)二种技巧:单程染发和双程染发
(八)熟悉色板染剂的分类和作用:
1、 两类染剂:目标色/工具色
(1) 目标色——具备色度和主色调(5/50;7/4;8.3/6.2)是顾客主要选择的颜色。
(2) 工具色——辅助目标色染色,处理头发的特殊状态,配合使用,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例如:
基色——1/00——10/00(只有色度,没有色调)
加强色——0/10——0/70(只有主色调,没有色度,常指原色及二层色,使原有颜色更鲜艳、更强烈。
染浅膏——0/00,没有色度、色调,一种透明的膏状物质,具有漂粉一样的漂浅能力,但比漂粉弱。
2、 熟悉工具色的使用,就能解决发廊染色的常见问题,也是提高染色能力的一种技巧。
(1) 基色,含有蓝、红、黄三种色素。
作用1:覆盖白发
首先了解白发的两种属性:
抗拒性——自然遗传的白发,也称少年白。
多孔性——自然退化的灰白头发
技巧:
a、 直接覆盖法:当灰白头发在50%以内,且为多孔性,可直接用(目标色+基色+20H2O2),但注意:
基色色度要与目标色度一致;
基色与灰白发成正比
使用20度双氧
染色时间延长(60分钟)
例如:原色——50%的灰白发,2—3度
目标——5/50
配方——5/50+5/00+20H2O2
比例——50%:50%
作用2:如果灰白发在50%以上,属于抗拒性,且目标色较浅。
处理——洗色+染色
原色——60%灰白发,其余3度
目标——7/50
配方——洗色(漂粉+双氧+洗发液+水)
染色(7/50+7/00+20H2O2)
505:50%
洗色:
配方——漂粉+双氧+ 洗发液 + 水
1 :1 :5—10克 5—10克
时间控制:10——30分钟范围
目的:使深色素变浅,白发膨胀(抗拒性 多孔性),易于染色时吸收色素。
例如:原色——70%灰白发,多孔性,其余3度
目标——6/40
配方——洗色+染色
例如:原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