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1——2012学年度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方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995516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4.50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度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度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章里集学区2011-2012学年 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活动 实 施 方 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邯郸市教育局《关于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活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临漳县教育局有关安排,结合我学区教育教学实际,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校本革命为抓手,以变革教学方法、转换课堂主体为重点,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强力高效推进新课堂模式,促进我学区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二、目标要求 1.努力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新课堂。认真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尽量做到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一般情况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不能少于二分之一。积极建立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宽松和谐、友好公平的课堂氛围,关注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尊重,获得自信,获得成功。适当拓展课程资源,开放教材内容,开放学习形式,开放学习时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努力构建富有活力和特色的新课堂。 2.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以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为依托,着力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要求,促进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创建新课堂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全体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育理论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逐步实现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 4.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在研究探索新课堂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提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在全校掀起一轮教学研究的高潮。 三、实施步骤 (一)组织动员阶段(2011年8月31日前) 本阶段目标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讨论学习,剖析问题,研究新课堂的特征以及创建新课堂的策略,构建“教什么——怎样教——看效果”理念革命框架。 1.成立领导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一是学校要成立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学校制定《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活动实施方案》及相关制度和规定;三是学校要研究制定各学科《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2.加强学习,深入研究。一是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邯郸市教育局《关于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活动的指导意见》及有关文件精神,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丰富理论储备;二是开展创建新课堂论坛活动,统一思想,坚定信念,达成创建新课堂的共识;三是深入剖析教学中存在的真问题和根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四是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和学习外地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研究新课堂特征,依据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探索创建新课堂的思路、模式、途径和策略。 3.结合学校实际,寻找改革突破口。各年级和各学科教研组要根据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发挥本年级和本学科教研组的资源优势,按照“典型引领、稳步推进”的原则,确立创建活动的试点班级和试点学科。 4.制定规划,分步实施。每一位教师要依据自身实际制定一年规划,构建“教什么——怎样教——看效果”的理念革命框架。最终要达到确立新理念、提升新能力、创建新课堂、形成新模式的目标。 5.各试点学校、试点年级要在已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提炼,总结出适合本学校、本年级实际的新课堂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基本框架。 (二)探索实践阶段(2011年9月1日—2011年12月30日) 本阶段目标为:观摩名师课堂教学,学习借鉴,大胆改革,勇于实践,通过试点教师执教试验课,集体听评,研讨总结,探索创建新课堂的路子,为全面推进创建新课堂活动积累经验。 1.加强校本教研。各学校要组织教师分年级、分学科开展创建新课堂研讨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科教师进行本学科常态课的教学研究,探索新课堂的教学思路、模式、策略和方法。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确立各学科新课堂课题研究的方向、目标、方法和预期成果。倡导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和课堂反思能力。 2.提高教研质量。各教研组要保证教研活动时间,提高教研活动质量。要把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同听课评课紧密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第一时间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总结提炼,积累经验。 3.开展多项活动。学校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任课教师积极开展有关新课堂的理论学习、业务培训、教学研讨和教学交流等活动;组织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学校举办一次新课堂教学论坛、每个年级组展示一节学习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课、每位任课教师撰写一篇新课堂模式的《校本课例》;组织各层级的同课异构、试验课、展示课、达标课、示范课等形式的课堂教学观摩或展示交流活动,展示和推广阶段性新课堂教学经验。 4.积极试点探索。各试点班级和试点学科,在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班级、本学科特点,大胆改革,大胆实验,并力争在学习借鉴他人新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形成适合本校、本年级的教学模式。学校要每月召开一次试点年级级和试点学科创建新课堂活动调度会,及时监测、校正与总结。 5.加强全员培训。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全员培训,学习教学理论,提高对开展创建新课堂活动意义的认识,树立开展好创建新课堂活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学习和讨论,理解和掌握新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施策略,为创建新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阶段结束,各试点学校、各试点年级教师要形成创建新课堂活动阶段性报告。 (三)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1月20日—4月30日) 本阶段目标为:在总结前一阶段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示范带动、同伴互助、自主发展”的模式,在全校范围内学习推广试点班级和试点学科的经验,全面开展新课堂创建活动,使每位教师明确新课堂的目标和要求,掌握并运用新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快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上好家常课。这是创建新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障。各年级、各学科教研组要结合自身教学条件、师资状况和学生情况,重点搞好家常课的研究,引领教师研究如何上好家常课,如何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教师要深入研读每一课教材,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组织引导学生当堂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既定目标。 2.打造精品课。每位教师在本阶段及此后每学期至少分别打造1节体现先进教学理念、高水平、高效率的精品课,在学校范围内公开展示,以达到互相交流,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3.强化集体备课研究。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各学科备课组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享。 4.及时反思、总结和提升。每位教师要坚持写教学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问题、经验和心得体会,并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阐述。每位教师在本阶段及此后每个学期分别写出1-2篇体现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研究性论文。 本阶段结束,各年级、各教研组和各学科教师要写出阶段性成果报告。 (四)反思深化阶段(2012年5月1日—6月28日) 本阶段目标为:总结创建新课堂活动情况,反思创建新课堂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形成促进新课堂构建的长效机制。 1.总结反思。学校要分年级、分学科召开教师、学生代表等座谈会,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予以总结和提升;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形成长效机制。在总结、反思、研讨的基础上,调整完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方向和目标,制定出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深化新课堂构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制度和措施,实现新课堂常态化,并形成创建新课堂工作长效机制。 (五)总结表彰阶段(2012年7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表彰,推广典型,巩固和扩大创建新课堂成果。 1.在各年级、各教研组和每位任课教师对创建新课堂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学校召开总结表彰会,对新课堂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先进教研组和先进班级进行表彰。 2.学校还要加强典型培养力度,大力推广先进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并分学科长期坚持组织新课堂观摩研训活动。 四、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为保障创建新课堂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学校成立“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和组织学校的创建新课堂活动,确保活动有序、高效开展。 2.规范相关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学科《新课堂评价标准》,从制度上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和教师业务水平动态检测机制,全面实施新课堂达标活动。 3.以活动促创建。一是要搞好每周的教研活动;二是每学期要举行一次全员参加的大型研讨(论坛)活动;三是每学年要搞一次全员参与的课堂教学艺术评比活动;四是要定期举办新课堂展示课、新课堂校本课例(教案)、新课堂教学能手、特色教师、优秀教学论文等评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为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展示新课堂研究成果提供机会、搭建平台。 4.完善评价考核。学校要根据创建新课堂活动的要求,调整并完善评价考核制度,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重成绩轻能力的现象,加大对课堂教学和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考核权重,并将创建新课堂活动情况纳入教师考核范围,同时纳入绩效工资考核范畴。 5.强化调研和指导。学校领导要经常深入班级,深入课堂,调研指导,发现和培植典型,认真总结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经验,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做好优秀成果的推广工作,并对做出突出成绩的班级和个人予以表彰。 6.加强督导检查。各学校有关领导要密切关注新课堂创建活动,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加强对创建活动的专项督导,将新课堂创建工作纳入学校工作年度考核。 总之,每个教师要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厌学、课堂效益低下的常见问题,让学生在灵动与鲜活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高度重视,创新思维,全力以赴研究新课堂模式,积极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形成自身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0一一年八月十八日 附1: 章里集学区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活动工作组织机构 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马付友 副组长:王双印 许文学 耿风平 成 员:霍双庆 程有星 郑献军 马成福 黄 瑞 郭俊锋 左 涛 赵海峰 郭卫平 王 秀 杨科丰 李志刚 来晨生 5771001803090012095 579036822859633082 5771001803090012386 576137399735760696 5771001803090013594 578077579902515512 5771001803090012387 577164982601818051 5771001803090012138 572131192158918326 5771001803090012359 579036822361076053 5771001803090012356 576135286143791742 5771001803090012355 575087869704693279 17088100343355274 101229944325833379 17088100343355275 101866732938832008 17088100343356107 101581152501500522 17088100343356108 101000180059871732 17088100343354295 101074194142687017 17088100343356184 101878660869628802 17088100343356185 101775831174086674 17088100343356109 101086014373572846 17088100343356110 101152207216014916 17088100343355237 101027041605702709 17088100343355238 101229364861425414 17088100343356169 101862204402635718 17088100343354928 10176065408978880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