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利率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学士学位论文.doc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987142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5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率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利率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利率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利率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利率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NANCHANG UNIVERSITY 学 士 学 位 论 文 THESIS OF BACHELOR(20132015年)题 目 利率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 学 院: 经管学院 系 经济系 专业班级: 双学位2013级金融学135班 学生姓名: 吴敏实 学号: 11000913263 指导教师: 李俭峰 职称: 教授 起讫日期: 2014年12月-2015年5月 摘要利率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专业:金融学学号:11000913263姓名:吴敏实指导老师:李俭峰摘要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经济转型期,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居民储蓄,居民消费和居民投资之间相互转换的关系对于是否能转型成功非常重要。利率政策不

2、仅是我国的一项重要货币政策,而且利率又是联系居民的这三种行为密不可分的一个工具。因此研究利率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更的找到三者之间进行转化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找到更适合我国现状的利率调控方式。第一部分,先说明利率的含义以及各个学派对于利率对储蓄的看法,从理论上解释利率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理论认为利率提高,对于居民储蓄而言将获得更高的利息收入,对于投资而言将会增加借贷成本,降低投资需求,从而平缓经济的高涨,也有利于降低国内的通货膨胀。第二部分,结合了从2000年往后的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利率与居民储蓄率进行分析。其中大多数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低,并且大范围存在收入差距;社会经济制度不完善,居民

3、无法对未来要好的预期;我国还处于经济转型期,居民的信息存在滞后性,失真性等特性是造成居民对于利率并不敏感的主要原因 。最后针对造成居民对于利率敏感度不高的原因,本文在降低改革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居民收入,降低收入差距,完善社保制度,健全资本市场等方面提出了政策性的建议。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我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正在逐年上涨,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并且我国经济体制正在慢慢走向完善。可以预见,在不久的未来,利率对于我国居民经济行为的调控作用将会越来越显著,居民对于利率变化敏感性不高的时代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关键词:利率;居民储蓄;敏感性;居民收入2第三章 利率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实证分析Impact of i

4、nterest rates on the economic behavior of the residentsABSTRACTChina is currently undergoing economic transition, in the process, how to deal with household savings, consumption and residential investment residents whether successful transi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terest rate policy is not only an

5、important part of monetary policy, but the interest rate is a tool with the residents of these three behaviors inseparable. So study the behavior of the residents of each interest rate, help us to better carry out the transition, and to deepen the study of the cognitive regulation of interest rates

6、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The first part of the first description of the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s and the economic behavior of residents, from th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for the consumer interest rates, savings and investment residents affected residents. Theory is that higher in

7、terest rates for household savings in terms of the higher interest income, for the purposes of investment will increase borrowing costs, reduced investment demand, which gently rising economy, but also help to reduce domestic inflation.The second part, from 2000 combined with subsequent research sch

8、olars, from interest rates to the consumer, the interest rate on household savings for residential investment (purchase, for example) these three aspects of economic behavior sensitive to interest rates for residents sex, get the interest rate sensitivity of residents is not high. The low income of

9、most of the residents of the property, and the existence of a wide range of income disparity; socio-economic system is imperfect, the residents cant be expected to be good for the future;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economies in transition, information lags residents, distortion and other characteri

10、stics are residents are not sensitive to interest rates caused the main reason.Finally, the reason for the interest rate sensitivity caused by residents is not high, the paper increase income, improve the financial market, improve the social securityIII system, improving property income residents, s

11、table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system and other aspects of policy proposals.During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property income of residents is rising year by yea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nsumption, and our economy is slowly moving toward perfection. It is foreseeable that in

12、the near future, the interest rates for the regul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behavior of the residents will be more significant, residents will be getting away from us is not high sensitivity to changes in interest rates era.Keyword: Interest rate; Residents of economic behavior; Sensitivity; Residents

13、 income目录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11.1 问题的提出11.2 文献研究综述2第二章 利率对储蓄影响的理论分析32.1 利率及其工具概述32.2 储蓄的定义和分类32.3 各学派观点4第三章 我国利率对储蓄的影响的分析6第四章 分析结果的解释94.1 居民财产收入少94.2 我国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104.3 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11第五章 利率对居民储蓄影响的解决对策145.1 避免政策的不确定性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145.2 缩小收入差距145.3 要健全资本市场155.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5参考文献17致谢18第二章 利率对储蓄影响的理论分析第一章 导言1.1 问题的提

14、出存款利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居民储蓄资金的增值能力。一般理论表明,利率升高会增加居民利息的收入,所以居民会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利率下降则会让居民减少存款,把资金用于消费。自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居民收入不断上升,存款的数额也在不断上升。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多次调整了存款利率,但仍未能改变存款增长的趋势。由于存款利率的上升,加上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的消费也在不断上升,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居民对于利率变化的弹性很低。贷款利率的变化,会使居民考虑是否贷款去进行投资,从而增长自己的财富。因此利率的变化成为了影响经济发张的重要因素,居民又是我的一个庞大的金融主体。所以利率的变化对于居民储蓄的影响都是

15、值得我们去研究的。并且,从2013年发表的数据中可以知道,虽然近几年中国储蓄率居世界第一,在50%左右,但居民储蓄率仅仅只有20%左右。中国的储蓄率高主要表现在政府和企业,而非居民。所以,可以通过对于利率变动对我国居民的影响,找出为何我国居民储蓄率不高的原因,从而进行一些改变,让我过的经济更加蓬勃的发展。从理论的角度看,大部分研究居民经济活动的学者都是从居民收入这一角度切入的,而忽略了利率对于居民这一庞大群体的重要影响。因此从利率角度对居民经济活动进行研究是由一定的必要的。从现实角度来考虑,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我国现在还处于经济制度的转轨期,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不够高、人民一直以来存在的节俭

16、传统、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居民谨慎的心态,导致了我国居民的储蓄率一直很高;低收入人群除了对生活必须品的刚性需求进行消费以外,基本不会消费,高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又不会改变,因此消费水平得不到长足的发展;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居民在进入时不能对未来有好的预期,只能非常谨慎;住房虽然是我国居民的一项重要投资,但由于对于未来房价的不确定,因此在贷款利率不稳定时,居民也不会选择住房进行投资。现实与理论两个方面都表明了,利率和收入在交叉着影响居民的生活。因此研究利率对于居民储蓄的影响可以让我们对于我国皇冠经济的利率传导机制有更深的理解,并且通过这种理解可以加深我们对于利率调控手段的认识。1.2 文献研究综

17、述1.2.1 国外研究综述Balassa和Bela (1989)两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利率与储蓄是同方向变化的。KlausSchmidt-Hebbel (1992)等人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居民家庭储蓄时,则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率对居民储蓄并没有明显的影响。ErkkiKoskela和Matti Viren (1983)通过对一些工业化国家的研究,认为在工业化国家,居民储蓄随实际利率的上升而上升的。而Franco Modigliani (1990)在研究工业化国家的国民储蓄时,得出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是负面的,更甚是无法说明的。Masao Ogaki (1996)等人在研究收入与利率的效应是发现,收入对利率

18、效应的影响非常小。PallR. Masson (1995)等人在研究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时认为,不仅仅是利率会影响居民储蓄,社会因素以及自身的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居民的储蓄。Norman Loayza和Rashmi Shankar (2000)在研究印度的居民储蓄时指出,印度的利率变动的替代效应较大,而收入效应较小。居民储蓄与实际利率正相关,提高对储蓄工具的净回报率将会增加居民储蓄率。1.2.2 国内研究综述尽管我国许多学者对我国利率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是仍然不能得出同意的结论,不过大多为利率与储蓄正、负相关或利率对储蓄的影响不显著,或者无法确定利率是否对储蓄存在着影响。江晓薇(2

19、000)通过对20世纪末我国利率与储蓄变动,设立方程组,实证研究得到名义利率对名义储蓄增长率的影响较大,实际储蓄受实际利率的影响较小的结论,从结论推论出通货膨胀会更多的让储蓄变动。李焰(1999)运用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提供的两套数据,进行互相补充,得出从1979到1998年,无法确定利率对储蓄率的影响,可以从名义利率上看到有微弱的负效应,实际利率也有不显著的正效应。居民储蓄对利率的弹性很低。他提出,这是我国的收入水平不高,资本市场不发达造成的,在这种大环境下,居民的财富价值与收益对利率都不敏感。胡乃武、张海峰(2001)选用1994至2000年的季度数据,综合考虑包含有体制,

20、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研究得出居民储蓄和名义利率负相关,与实际利率正相关的结论。第二章 利率对储蓄影响的理论分析2.1 利率及其工具概述利率,又称“利息率”,即一定期限内利息额与本金额的比率。利率是计算利息额的依据,是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利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钱所支付的代价,亦是放款人延迟其消费,借给借款人所获得的回报。从期限看,利率一般有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二种。现实中的利率大都以某种具体形式存在,例如六个月期限贷款利率、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三个月期公债利率、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利率、贴现利率等。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金融活动的不断增加,方式多样化,利率的种类也在不断地增加。利率政

21、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禾IJ率,包括: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2)调整金融机

22、构法定存贷款利率。(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2.2 储蓄的定义和分类储蓄指将一部分不用于当前消费的收入存储和积蓄起来的行为及其相应的金额。支配人们将收入用于储蓄而不是用于当前消费的动机,称为“储蓄动机”。影响储蓄水平高低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和储蓄倾向。若储蓄倾向不变,个人收入水平越高,则储蓄水平也越高。若收入水平不变,储蓄倾向越高,则储蓄水平也越高。影响个人储蓄倾向的因素主要有利率水平、利息税、消费方式、未来支出预期、资产选择机会等。个人储蓄与企业储蓄、政府储蓄的总和,构成国民总储蓄。国民总储蓄是一国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基

23、础。从西方经济学角度讲,储蓄=收入-消费。仅就居民而言,按货币收入的去向,储蓄可分解为四部分:持币储蓄,银行储蓄,证券储蓄和实物储蓄。严格的说,只有银行储蓄和证券储蓄能够归属于金融知识范畴内的储蓄概念中。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储蓄概念的宽狭,要受间接融资手段与直接融资手段各自在社会融资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储蓄主体可供选择的金融资产种类与范围、该国金融的开放程度和深化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尽管我国的居民储蓄十分庞大,但可以从2012年的数据中得知,储蓄的75%属于仅占人口比例10%的富人,而剩下的25%才是属于占总人口90%的消费主体,这些消费主体的人均储蓄仅仅只有9000元,甚至无法满足一个人的

24、日常使用。2.3各学派观点2.3.1 古典利率理论古典利率理论认为:利率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其达到均衡的作用:储蓄大于投资时,利率下降,人们自动减少储蓄,增加投资;储蓄少于投资时,利率上升,人们自动减少投资,增加储蓄。古典利率理论是一种局部的均衡理论。储蓄和投资均为利率的函数,利率的功能仅是使投资和储蓄达到一个平衡点。古典利率理论认为:储蓄由“时间偏好”等因素决定;投资则由资本边际生产率等决定,利率与货币因素无关,利率不受任何货币政策的影响。因此,在古典利率学派看来,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当利率降低时,预期的回报率大于利率的可能性增大,所以投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因此投资消费是利率的一个减函数。只要

25、投资的预期与货币利率回报率之间存在差异,资本就会在储蓄和投资两者之间不断地发生移动。2.3.2 凯恩斯主义的利率储蓄理论对于传统理论认为利率与储蓄同方向变动的观点,凯恩斯认为这仅对于个人或企业在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才有适用性。他认为,一是从总量上看,利率与储蓄不是同方向变动而是反方向变动的,提高利率一定会减少实际总储蓄量。原因在于:当资本边际效率不变时,利率上升会导致投资下降,投资所决定的国民收入水平会随之下降,从而减少现在消费倾向之下的储蓄数量,使之与减少后的投资数量相等。故从总量上看储蓄和利率是反方向变动的。二是提高利率也会减少消费。原因是提高利率、低投资造成收入下降,且收入下降程度在绝对

26、量上一定大于投资的减少程度,因而消费量随收入的下降而下降,储蓄与消费都减少。可见,从宏观角度看,利率不仅与储蓄量呈反方向变动,且利率与总消费量也呈反方向变动。5第三章 我国利率对储蓄的影响的分析第三章 我国利率对储蓄的影响的分析表3-1 居民收入增长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居民储蓄增长率的值年份居民收入增长率(%)名义存款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存款利率(%)居民储蓄增长率(%)1996139.128.30.8234.5719976.647.172.84.3719.319985.135.03-0.85.8316.119997.92.93-1.44.3315.220007.28

27、2.250.41.857.720019.232.250.71.5512.8200212.292.02-0.82.8215.220039.991.981.20.7816.5200411.212.033.9-1.8715.7200511.372.251.80.4512.9200612.072.351.50.8517.1200717.233.334.8-1.4714.8200814.473.925.9-1.9815.920098.832.250.71.5519.48表3-2 我国总储蓄率的分布年份企业储蓄率(%)居民储蓄率(%)政府储蓄率(%)199211.320.34.4199315.418.24

28、.1199414.121.83.2199515.920.02.6199613.320.23.7199711.821.84.1199812.721.53.3199913.720.22.7200015.717.83.3200116.517.04.3200216.517.94.9200316.719.16.4200421.718.64.6200520.220.18.2200621.319.47.9200722.920.98.1时间1994199519961997按时间加权平均后的1年期名义存款利率(%)10.9810.989.167.12时间1998199920002001按时间加权平均后的1年期名

29、义存款利率(%)5.032.922.252.25时间2002200320042005按时间加权平均后的1年期名义存款利率(%)2.021.982.032.25时间2006200720082009按时间加权平均后的1年期名义存款利率(%)2.353.213.922.25数据来源:1992-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民银行,计算得出居民储蓄率=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额*100%通过上述的图表中可知,我国利率在1994-1999年间有很大的起伏但是我国的居民储蓄率并没有太大的起伏。并且,居民储蓄占总储蓄的比重也在不断下降。由图也可以发现,居民储蓄对于利率的变动不够敏感,并且在2010年前后,

30、我国利率水平也不高。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我国居民财政收入少,无法刺激啊消费,投资与储蓄相互转换的机制不够通畅。并且,我国中产阶级的比例不高,社会财富被少数人占有,富裕阶层的消费早已饱和。第二,我国还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各个方面的机制并没有完善,居民无法通过更多的方法获得收入,收入是影响储蓄的重要因素之一。第7三,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我国社会保证体系不健全,医疗、教育和养老的支出占了居民支出的很大一部分,被动进行储蓄。第五章 居民对利率不敏感的解决对策第四章 分析结果的解释4.1 居民财产收入少4.1.1 利息占居民收入比例小在居民收入中,利息收入所占比例小,所以

31、利率的上涨或下调对居民的影响不大。由于我国的居民储蓄大部分是属于仅占人口10%的富人,小部分属于占总人口90%的普通居民这一类消费主体。因此我国普通居民的储蓄并不高,通过储蓄的到的利息也就更微乎其微。储蓄的数额不高,在普遍5%上下浮动的利率的情况下,获得利息少,居民无法通过储蓄获得更多的收入。利率上升,居民从储蓄得到的利息不会大幅上涨,因此居民不会增加自己的储蓄;反之利率下降,居民从储蓄获得的利息也不会下降很多,因此也不会拿出自己的储蓄进行投资。利率的变化无法对居民的收入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利率的变动就无法刺激居民进行储蓄。4.1.2 红利收入增长缓慢股权投资的分红是红利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但

32、是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我国股利分配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有许多公司不分配红利,股利支付率低。尽管我国派现公司与国外上市公的支付水平相差无几,平均股利支付率达到了40%以上。但从总体看,仍然有许多的不分配公司的存在,这就使得我国股利支付率偏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连一些东南亚国家的股利支付率水平都达不到。二是分配现金股利与融资并存。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再融资行为的制约,甚至成为再融资是否通过的必要条件。按中国证监会对公司配股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要获得配股资格,净资产收益率必须连续三年超过 10%。针对这一规定,一些净资产数额较高的公司,为了达到配股的目的,

33、在净利润一定的情况下,采取发放现金股利以降低净资产额,从而相应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发放现金股利从表面上看是回报投资者,但实际上成了上市公司实行配股行为的一种手段。对有关的统计资料分析表明,在深、沪两市公布 1997、1998 年报的 744、835 家公司中,分别有 211、191 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在 1%至10%之间,刚好达到配股的要求。2000 年末,为了规范上市公司的配股行为,证监会提出把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必要条件。面对新的政策规定,许多上市公司一方面向投资者分配红利,另一方面又提出增资扩股计划。4.2 我国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4.2.1 利率市场化机制不

34、完善我国的利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低,政府规定了利率的总体水平,并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管制。利率管制政策是金融压制的主要表现,存贷利率应该是商业银行基于风险管理和风险程度的判断,均衡利率也应该是市场经济中所有借贷关系利率的加权平均数,但在利率管制下这样的信息是不存在的。长期以来,我国的利率指标大多是根据政府的经验数据制定的,利率指标和实际经济运行的关联程度低,不能真实反映社会资金供求的状况,所以利率水平的高低对居民储蓄和投资需求也不可能真正起到调节作用。另外,因为利率管制往往使实际利率低于市场均衡利率,当利率与价格的波动不能实现及时!同幅度的联动时,必然造成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过分不一致,尤

35、其是在通货膨胀时期,国家控制下的实际利率常常是负利率。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完善的利率机制,居民储蓄利率敏感性必然大打折扣。4.2.2 银行对金融产品定价权小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的运行应该贯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针对市场需求和市场变化提供以客户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和以市场为中心的标准化服务,以追求最大利润,但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利率管制,商业银行对金融产品定价权很小,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术手段,不利于其改革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再加上上级银行对浮动权限的截留和地方政府的干预,使不少银行( 特别是支行) 的利率浮动权有名无实,且利率浮动界限的确定并不能充分反映

36、经济活动的需要,另外,我国央行的利率政策制定并没有系统的量化指标,对有关利率指标的数据缺乏明确的定义,不便分析!观察和监测,所以在风险较大情况下,银行都把安全性放到了首位,利率杠杆的作用发挥不出来。4.2.3 企业制度不完善企业制度的不完善是造成我国利率调控缺乏敏感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面临的只是“软的预算约束”,利率杠杆根本起不到优化配置社会资金资源的作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虽然已经逐步建立起来,但还很不完善,还存在许多问题。许多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的风险机制和利益机制还有待加强,有的企业只有资金的可得性这个概

37、念,不在乎收益率的高低,因此对利率的变化反应迟钝。在企业还不能谨慎和理智地进行投融资的情况下,利率10也不可能起到调节资金资源流向!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的作用,利率敏感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另外,中小企业难以从正规渠道融资,于是向民间融资发展,造成居民储蓄利率敏感性部分失效。4.2.4 不确定预期使居民储蓄存在不确定性预期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公众承担了两类风险,一类是个人风险,表现为身体健康状况、雇主满意程度和企业运行情况等诸多因素对个人未来的不确定性影响; 另一类是系统风险,表现为经济波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利率和汇率的不稳定因素对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影响,无论是个人风险还

38、是系统风险,都给人们的未来收入带来了不确定性,收入的不确定性使消费者的行为变得更为谨慎,且使消费对当前收入更为敏感: 预期收入增加将降低预防性储蓄,从而增加当前消费;相反,收入下降会增加预防性储蓄,因而减少当前消费,可见,由于公众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削弱了居民储蓄的利率敏感性。4.2.5 储蓄投资转换机制不够通畅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不畅在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畅通的情况下,当储蓄利率发生变化时,必然导致大量资金在储蓄与投资之间的转化,而目前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还不够畅通,虽然投资品种不少,如股票、基金、债券、期货等,但投资这些金融资产往往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且风险普遍较高,使许多人不愿或不敢进入

39、该投资领域,使得这部分资金难以在储蓄与投资之间进行转化; 而对于参与金融资产投资的人来说,增加投资与否更多取决于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和风险程度,而不是储蓄利率的高低,如果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很低甚至为负,即使储蓄利率下调也难以使储蓄向投资转化,反之,如果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很高,即使提高储蓄利率,也难以阻止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因而,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不畅,影响了居民储蓄的利率敏感性。4.3 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增加近年来,我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在持续上涨,这导致了居民可支配收入产生的财产的收入降低。并且,由于是预防性的储蓄,居民并不会根据利率的变动而对这笔储蓄进行大量使用。也就是说,居民的预防性储蓄一般是上涨,很难

40、下降。4.3.1 未来教育费用的不确定使我国居民进行储蓄在我国,教育收费制度尚不完善。第一,教育费一年比一年多,书籍、材料每年都是教育费用支出的一个重头戏。并且,自我国实施教育收费并轨以来,教育费用年年上升。可以预见,将来的教育费用,个人在教育方面的消费的上涨,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第二,我国各地并没有统一的一个教育收费标准,一直都是各地实行自己当地政府制定的一套收费制度,国家不能进行统一的、细致的管理,只能对一个大的框架进行一些限制,但这个先知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因为各地还会衍生出各种不同的杂费。而我国的学生大多都不会再同一个地方完成自己到本科毕业的学业,因此到底要为自己准备多少教育经费,对于

41、我国的居民来说是很难遇见的,这就导致了我国居民只能进行储蓄,用来支付自己完成学业所要花费的费用。4.3.2 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使我国居民进行储蓄我国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才刚刚开始,保障覆盖面窄、保障力度弱,这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的两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国地广人多,尽管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相对于国土面积和中国人口,我国政府的财政水平仍然是不足。因此我国的农村居民没有纳入到我国养老保险的体制里。然而我国农村的老人人口比例远远大于城镇居民中老人人口的比例,并且农村大多为低收入人群,所以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的动机比城镇居民的动机要强烈的多。而我国的养老保险缴费制度并不完善,自

42、己享受的养老积累甚至没有自己上缴的多,所以我国还要从其他地方抽调资金来填补漏洞。但我国到2030年,退休人口与就业人口的比例将接近50%,这预示着我国政府将要拿出一笔庞大的费用用以支付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如果还按照以往的养老保险金的缴费制度,我国在2030年将要面临养老金的支付危机。尽管民间的保险公司也会提供养老保险服务,但是并不能有效的结果我国养老保险的这个问题。因此,我国居民不得不自己进行储蓄,用来防止自己晚年无钱可花的尴尬情况。因此居民的储蓄就不能因为利率的变动而改变。4.3.3 为未来购房准备使我国居民进行储蓄4.3.3 购房问题使我国居民储蓄我国的国情普遍为上一代为下一代的住房问题担心

43、,因此从上一代开始就为购房进行储蓄。并且我国的楼市并不稳定,居民无法看到未来楼市的发展趋势,因此只能进行储蓄,以备日后购房时的需要。虽然国家一直在通过政策进行楼改,但是这与居民的期望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虽然国家一直在进行楼改,但是仍然无法改变我国目前房价过高的问题。但是国家的房改又让我国的房价发生了一些上下的动荡,这让我国居民无法预期到未来房价的走势,这些动荡是产生的不确定性,让居民要实现购房这种愿望,只能靠居民12自己的储蓄。这一系列的不确定性使得居民的消费水平下降,被迫进行这类预防性储蓄。第五章 居民对利率不敏感的解决对策5.1避免政策的不确定性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在进行经济改革时,在保证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尽快完成。越早完成,未来的不确定性就越小,居民的风险预期也就小。并且在完成时尽量循序渐进,避免同时出台多个政策,导致接受不了。同时应当及时向群众宣传,是群众能更好的理解政策的目的,预防居民出现粘性预期。政策的稳步提出,能让居民对未来的预期更确定,从而可以进行更多的消费,不会出现不论利率上升还是下降,居民的收入统统进行储蓄的情况。5.2 缩小收入差距使改革后的收入变为长期稳定的收入。只有有了高收入,才能刺激居民进行消费,否则大多数居民指挥进行刚性需求的消费。并且收入需要是货币性收入,而不是实物性的收入。货币性收入才能刺激居民进行消费。在基本不影响高收入人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