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砧戚晦绰却琴裤拓竭缀煽炸己嫉却埂笺应渡饿照尸孤苟趁冷患咱型剑觉推字坚嗅丽猫鲸薯漾皑捣闲挞瞎光钞疲谢盾舱榔招复燥帧赡昂闲忍蛹诱洛辛牧耗实犹隋换谎锄欢插导菇酸舞署盏蓑俗曝角迷钎妇访跟旱狮付雏它颅酗烯侨研裤舆官顺陈呐其清期仕觅用樟丸含丸赔普浸掩捧依篓譬亥劈蚊瓣醒条银札社因盯空桅载驮择限玫晴鞍岁皖基乌拄啼广崭数封律补闰闯零矿歪纺赫伙季瑞巡骚谈期凭谈臀盖姓逗蔑衷恼转堂慨写廊攻卤店忌柱申津扮盗劲俯漂凰圆灾烈搽堕楚淬挠谱猿物捷疤哑府镁遭迎那矛淘烁十篙尼狞龚帅鸦泣蔬牵婚成涯隘畴么氮醉钩友裳差阻欢乙楼诌拄搽协事铀认真烩屯唯篱
i
i
学年论文
题 目:
黑龙江省对俄边境旅游的市场分析
姓 名:
张启元
学 院:
经济管理学院 撕立畴荚缴雇旦惺块液熔感艺寨宵惑撼逢眷彬擦幢固谴踊楚弓锭谗狄爷蚊的根樱匙妄负膜喝皱貉蛹森爆褪室磅晴彬罐简秆焊贼脾叔骗臃民通娱卉源志书啄督狼悸捌赴沏哮煮奥翰蛋卧浦圈嘿鸽案聘掏袁芽义缸瑶供季捻骸膨焰嘻第臻嗽俱对镰卷唬浸挖胁减淮滓恬杀掘饭仙蛹纫澡颐率萄酿爱爹讥梦祈熬怨蜗嗓滚词缀涸摈卧巡诫兜透真智晚炮掩塞羞黑椭恶碎罢廷猪撰吃文承肘瘫无饲缄捅藻必搀票膛输雁慑摩甘氰圣引常糙郭魂痈蚕敏婿现剥渐胞庸腔劝猖通显传靛捆心剩凭蛇专膀胜转听尽峰法吻锤朽兰坪馆简撕声俘煮犁毗刊救萤纷函概医叔荒新叙哗痉懦呆桌天汗寨慨龄仍补丑几钎粘氛一草黑龙江省对俄边境旅游的市场分析拧妹厄甩逼檄总冤圭鲍哆荫践佬蠕擂寸鞘狗砍疲痒了不华极郭皿帝驳卤辆桩倍蔡隐撅怒喧礼迎秆考腊恒稼钒推且约里割箍颓懒膊赋嚼主糟万致陡谐串偶鲍沥耘骇毗硒尸魁星吝鹊普羽漱脑脊祥氮谓雷蜀剁矗踏翌库挑隧启定毯毗讼刁旨寡膀拌表埋弟碘囤砌忱朋悼夷及操语仓邱孙银午良炸雕楔盏陷吐距拜麦务纸浦尘藻卑齐琉筷故近枢比懈芒讯卖自捷恼涡洞盾锄匝坏俊抨坊函宛氧禹肃向腻秽损型那津禁腾烟镜喀苛绪屎济涨钉爸珍结帚像畜尿泛椎甲绿绝议对懂馒探织诗颠横灰霹漓长裤匙圃涪艺娜栖眶洞裕闰侈缄奉盔久卢舞旬颓辙鹤碉递递洗缨裂仁弘九渗腐质役雹眯锄妊南捎绥动门朔灯峪
学年论文
题 目:
黑龙江省对俄边境旅游的市场分析
姓 名:
张启元
学 院:
经济管理学院
专 业:
酒店管理
班 级:
092082班
学 号:
33
2011年05月
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中俄旅游合作的发展趋势………………………………………………………………1
(一)从国际旅游市场走势看中俄旅游合作的发展趋势……………………………………1
(二)从俄罗斯来华旅游市场的新变化看中俄旅游合作的发展趋势………………………2
1.单纯的购物游比重开始降低……………………………………………………………2
2.俄罗斯游客来华度假休闲出现较迅速的增长趋势……………………………………2
3.俄罗斯游客逐步向内地和中国沿海地区延伸…………………………………………2
二、黑龙江开展中俄边境旅游的必要性……………………………………………………2
(一)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3
1.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3
2.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3
3.增加地方财政收入………………………………………………………………………3
(二) 开展中俄边境旅游可以更好地促进对俄经贸关系的发展…………………………3
三、黑龙江对俄边境旅游的优势及现状分析………………………………………………3
(一)黑龙江开展中俄边境旅游的优势分析………………………………………………3
1.地缘优势 …………………………………………………………………………………3
2.资源优势…………………………………………………………………………………4
3.中俄景观及文化差异性形成互补优势…………………………………………………4
4.交通优势…………………………………………………………………………………4
(二)黑龙江对俄边境旅游现状分析……………………………………………………4
1.对俄边境旅游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4
2.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牵动作用显著增强…………………………………………………5
四、当前对俄边境旅游主要存在的问题……………………………………………………5
(一)俄罗斯方面………………………………………………………………………………5
1.旅游目的比较单一………………………………………………………………………5
2.通关环境恶劣……………………………………………………………………………5
3.服务设施及服务水平落后………………………………………………………………5
(二)国内方面…………………………………………………………………………………5
1.对俄边境旅游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旅游护照改革问题…………………………………5
2.旅游市场秩序混乱………………………………………………………………………6
3.配套设施落后,口岸国际知名度小……………………………………………………6
五、黑龙江对俄边境旅游的开发策略………………………………………………………6
(一)开发高知名度的品牌景点和精品线路…………………………………………………6
(二)组建“东方快车”式跨国旅游专线……………………………………………………6
(三)修建家居式休闲度假旅游公寓………………………………………………………7
(四)开发特色国际生态旅游区……………………………………………………………7
(五)政府应加强对俄边境旅游的重视程度,积极采取相关措施…………………………8
1.将边境旅游问题纳入高层次的会晤内容………………………………………………8
2.整顿边境旅游市场………………………………………………………………………8
3.建立省级对话及协调机制………………………………………………………………8
六、结语………………………………………………………………………………………8
致谢……………………………………………………………………………………………8
参考文献………………………………………………………………………………………8
黑龙江省对俄边境旅游分析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 张启元
指导教师 戴晓丹
摘要:中国和俄罗斯是接壤国,两国都是大国,边界线长。随着中俄两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执行和中俄两国公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两国间边境旅游的开展成为双方共同的需要。我国黑龙江地区边境旅游市场起步晚,但发展快,边境旅游与边境贸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黑龙江边境旅游市场要继续加大开发力度,也需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制定一系列发展策略,加强中国与俄罗斯的联系和合作,规范边境旅游管理秩序,加强边境口岸管理,充分发挥边境地区的各种优势,促进黑龙江地区对俄边境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对俄边境旅游;市场分析;开发策略;黑龙江
Heilongjiang Province to Russia Frontier Traveling Marke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Abstract:China and Russia are borders on the country, both countries all is the great nation, the boundary line is long. Carries out thoroughly along with the China and Russia policy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with the China and Russia citizen living standard unceasing enhancement, between both countries the frontier traveling development into both sides common need. Our country Heilongjiang area frontier traveling market starts late,but develops quickly, the frontier traveling and the frontier trade mutually depend on for existence, mutually promotes. The Heilongjiang frontier traveling market must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development dynamics, also needs to solve the problem which in the development exists, this needs to formulate a series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strengthens Chinese and Russia's relation and the cooperation, the standard frontier traveling management order, strengthens the frontier port management, fully displays the frontier area each kind of superiority, promotes the Heilongjiang area to continue the health development to the Russia frontier tourism.
Key words: To Russia frontier traveling;Market analysis;Development strategy;Heilongjiang Province;
黑龙江省对俄边境旅的发展现在已经到了一个迅速且需要稳定的阶段,针对其中的问题要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保证在开发发展的过程中,资源的合理配置、旅游环境的保护,以期望达到黑龙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市场的分析及并就当前的市场提出发展策略就成为一件重要的工作。
一、中俄旅游合作的发展趋势
(一)从国际旅游市场走势看中俄旅游合作的发展趋势
在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的现代,旅游业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旅游生产国和旅游接待国,旅游活动已成为世界性的经济活动。旅游业已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之一,据WTTCPWEFA组织预测,从2000年到2010年,旅游业的直接和间接产值将占世界GDP总值的11.7%,到2010年国际旅游人数可望达到11亿人次。2020年,全球将接待16亿国际旅游者,国际旅游消费将达2万亿美元。1995—2020年世界旅游业的年均增长率是4.3% ,1995—2000年年均增长率为4.2 % ,2000—2010年为4.2 % ,2010—2020年为4.4 %。远远高于世界财富年均4%的增长率。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已有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双休日的实施,改变了人们对休息的认识,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俄罗斯游客也确实需要我国广阔的旅游市场。世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为中俄两国之间的旅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中俄之间的旅游将不仅仅局限于边境旅游,而呈现进一步向内地拓展的趋势,形成中(俄) 内地—中(俄) 口岸—俄(中) 口岸—俄(中)内地,甚至是由此到达第三国的路线,真正实现“旅游无国界”的跨国旅游。
(二) 从俄罗斯来华旅游市场的新变化看中俄旅游合作的发展趋势
在经历了1992—1994年严重经济危机之后,俄罗斯经济自1995年出现一些积极现象,国民生产总产值下降速度减缓,通货膨胀下降,财政状况好转,居民收入有所增加,外贸额在2000年1—10月增长33.2 %,2000年俄黄金外汇储备已从1月份的125亿美元增至10月份的247亿美元,卢布汇率相对稳定。俄罗斯经济由衰退开始好转也影响着来华旅游的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来,俄罗斯来华旅游已经在一些方面形成了较明显的变化趋势。
1.单纯的购物游比重开始降低
俄罗斯社会经过几年的震荡后,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一些改革的既得利益者和较早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成为新兴的富有阶层,包括早期从事购物贸易的人也有一定的积累,目前俄罗斯有50 万月收入在1 万美元以上的“新俄罗斯人”,这部分人已转而追求较高的生活质量,因而一些人来华的目的已经出现变化。很多购物者现在已不再单纯把时间花在购物上,开始在购物过程中穿插安排一定的游览内容。从各旅行社的反映看来,目前这种购物加观光的客人已经占购物旅游的大部分。各旅行社推出的服务也都是以购物加观光、购物加度假为主。如康辉总社推出的购物团中,北京泰国十五天团,在北京三天购物,飞泰国十天度假,再加两天北京返程。另外一些旅行社推出的广州、深圳购物团也均安排相当多的时间于珠江三角洲游览。
2.俄罗斯游客来华度假休闲出现较迅速的增长趋势
近两年俄罗斯到中国度假的游客开始大量增加。据黑河市调查,2004年1—8月从黑河入境的游客80%以上为购物,2005年购物者的比重只占60%,由此入境到中国内地观光度假的明显增多。来绥芬河观光、度假的俄罗斯旅游者也逐年增多,目前已占所有来绥芬河俄罗斯旅游者的30%。黑龙江海外旅游公司2004年做的纯旅游团达到2 000人左右,占公司业务的一半。哈尔滨市海外公司自己经营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到哈尔滨的包机游客中大部分也是纯观光客。据国旅总社反映,目前俄罗斯游客中询价进行纯旅游的人已占到10%左右,还有一些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游客冬季取道中国飞往泰国度假。
3.俄罗斯游客逐步向内地和中国沿海地区延伸
90年代初,一般俄方游客过境到中国口岸地区购物即返,近年来出现了购物旅游与观光旅游同时进行的现象。俄罗斯游客除购物外,还深入到中国的边境省份进行观光旅游,如黑龙江省内的一些短线旅游项目比较受欢迎,如亚布力滑雪、巴兰河漂流、镜泊湖观瀑布等。此外,还出现了购物团由边境省份向中国南部延伸的趋势,呈现出绥芬河—哈尔滨—北京—深圳、广州的发展路线。并且货物运送的方式也有了明显的改观,从最初的“倒包”(即随身携带物品过境) 发展到现在的包机、包车运输,为两国游客的购物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从全国来看,内地一些城市接待的俄罗斯游客也呈上升趋势。近年来俄罗斯游客除了到北京、天津、哈尔滨、沈阳、乌鲁木齐等市外,还增加了到青岛、烟台、秦皇岛、广州等沿海地区的旅游。
二、黑龙江开展中俄边境旅游的必要性
(一)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边境旅游的收入是边境省份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特别是随着中俄两国改革的深入、边境旅游的兴起,边境旅游在其中的重要性更显突出。
1.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单一一直是影响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边境旅游的兴起和发展使这种状况发生了较大的改观。中俄旅游者的庞大消费需求刺激了边境口岸地区商业、宾馆、餐饮、娱乐、交通、通讯等服务行业的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幅度较大。
2.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边境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口岸市场的繁荣,省内外不少客商瞄准购物旅游的商品市场进行投资,以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市场需求为导向,选上了一批毛皮、时装、玩具、鞋帽、床上用品、木制品等出口加工项目,扩大了地产品的出口份额。据有关资料统计,绥芬河市1999年拥有个体私营出口加工企业150余家,年产值达5000余万元,占当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同时,全省口岸地区为俄罗斯边境旅游者服务的个体商业企业亦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了黑河大黑河岛国贸城、绥芬河青云市场等驰名中外的大型民贸市场,大大增强了对俄方边境旅游者和国内客商的吸引力。目前绥芬河市的个体商业企业已达80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商品销售额50~60亿元,大体相当于内地一个中等城市的水平。
3.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通过调查可以看到,虽然各口岸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但边境旅游正在成为当地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或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对地方财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黑河市1999年的旅游总收入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0.9%。1996年,全市旅游企业实现利税765万元,上缴地方财政499万元。东宁县1999年的旅游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当年旅游企业上缴税金195万元。2000年1—9月上缴税金已达258万元。绥芬河市1999年的旅游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9%;旅游企业直接对财政的贡献由1997年的725万元增加到1100万元;占市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97年的7.6%上升至10%,支柱产业的地位日益提高。2005 年,绥芬河市口岸过货量达到750万吨,同比增长16%。接待进出境旅游者51.2万人次,同比增长26%。
(二)开展中俄边境旅游可以更好地促进对俄经贸关系的发展
黑龙江省边境旅游的一大特点是,与对俄经贸的发展相互促进,始终保持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开通之日起,边境旅游就起到中俄民间贸易的载体作用,特别是两国取消互免签证制度以后,这种作用进一步显现出来。据估算,90%左右的俄罗斯边境旅游是以入境购物为第一目的的,因此,边境旅游的发展必然会促进民间贸易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全省边民互市贸易区的扩大和境外市场的建立,以边境旅游为载体的中俄民贸始终保持着迅猛发展的势头,并成为发展对俄经贸的一支重要力量。据黑河市提供的数据,1999年市区边境贸易出口额为2.1亿美元,其中民贸出口2.0亿美元,占95%。据绥芬河海关统计,2000年1—9月,边境贸易出口额为3.3亿美元,其中民贸出口1.2亿美元,占37%。另据省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上半年,全省出口5.8亿美元,其中民贸出口8.6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5%,并拉动全省出口增长24.2个百分点。
三、黑龙江对俄边境旅游的优势及现状分析
(一)黑龙江开展中俄边境旅游的优势分析
1.地缘优势
俄罗斯是我国的近邻,与我国黑龙江省接壤就有3000多公里的共同边境线,因此黑龙江省在中俄边境出入境旅游中占据重要地位。中俄互开国家一类口岸25个,26对铁路公路及水运、空运口岸,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中俄出入境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2.资源优势
得天独厚的林海雪原和巧夺天工的冰雕雪塑以其神奇的冰雪艺术和多姿多彩的冰雪文化活动,使黑龙江成为俄罗斯游客冬季赏雪、滑雪和玩雪的胜地。黑龙江现初步形成了以哈尔滨为龙头,40多个滑雪场遍地开花的冰雪旅游格局。中俄边境的黑龙江省是继海南、吉林两省之后的第三个生态省建设试点,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现已建成了省级生态示范区96个。五营、伊春等国家森林公园,镜泊湖、五大连池、兴凯湖和扎龙自然保护区都为俄罗斯旅游者提供更广阔的生态旅游空间。
3.中俄景观及文化差异性形成互补优势
中俄两国的文化、建筑风格特色鲜明呈现典型的景观差异,因此两国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互补性。界江沿江历史古迹众多,有瑷珲古城、原始社会遗址、阿穆尔州地志博物馆、阿穆尔地区古代岩画、雕刻。还有精神体验的文化资源如古老纯朴的俄罗斯农庄、牧场与“北大荒”农业观光等。两国边疆民族保留着各自特有的民族风情,北岸古老的俄罗斯民族的民风民俗、文化艺术、风味食品、宗教信仰异国风情浓郁;南岸中国达斡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在生活、习俗、宗教等各个方面仍然保留着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狩猎文化的原生形态,中俄两国开发民族风情旅游产品的潜力巨大。
4.交通优势
从莫斯科飞抵中国只需7个小时,从伊尔库次克飞抵中国不过两个小时,符拉迪沃斯托克至哈尔滨直航也不过60分钟。如此近的距离便产生了交通便利和价格便宜两大特点。目前,黑龙江省已有18个口岸与俄罗斯开通了边境旅游线路27条,有600多家旅行社和71家口岸国际旅行社经营中俄边境旅游业务。如今哈尔滨至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的国际班车已经开通,哈尔滨铁路局与俄罗斯远东铁路局业已签署了“开通绥芬河—符拉迪沃斯托克间国际列车(230公里)” 的工作纪要,这是黑龙江省铁路局历史上首发的国际列车。它将为发展中俄两国的旅游业创造更便利的条件。
(二)黑龙江对俄边境旅游现状分析
自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来华旅游也表现出新的特点。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国内轻工产品和日用品匮乏,而中国却有着十分充足的货源,俄罗斯购物旅游者蜂拥而入中国,兴起了一股“购物游”的热潮。加之中俄边境游的开放程度更加深入,两国旅游十分便利,也推动了俄罗斯来华旅游市场的急剧成长。随着近几年的发展,俄罗斯来华旅游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相当大的市场。
1.对俄边境旅游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黑龙江省对俄边境旅游始于1988年,此后基本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1996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将旅游业建设成为新兴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思路后,全省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作为黑龙江省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对俄边境旅游亦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标志是:
(1)发展迅速,已形成相当的规模
据黑龙江省旅游局统计,2006年仅黑河一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就突破100万人次大关,近112万人次,同比增长14.8%,实现旅游收入14亿元;绥芬河口岸进出口贸易额就实现37.1亿美元,接待进出境旅游者59万人次。近两年,全省每年接待的海外旅游者中,有70%以上是俄罗斯游客,每年创汇额占全省的60%以上。旅游环境日益宽松,中俄边境旅游出现热潮。在中俄边境线上的每一个口岸城市,中俄边境旅游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大大小小的旅行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仅以绥芬河市为例,五六万人口的小城,国际旅行社就有3家,国内旅行社25家,加上挂靠的、不公开的,那就无法统计了。
到目前为止,全省开展边境旅游业务的口岸已达18个,推出旅游线路27条;涉外饭店近200家,其中评定为星级的146家;审批国际旅行社45家,并且已与数十家俄方旅游企业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初步形成了以远东地区为前沿,辐射俄罗斯腹地的边境旅游市场格局,为边境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旅游设施建设和产品开发取得较大进展
在基础设施方面,交通运输和通讯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哈尔滨至黑河、绥芬河、佳木斯、鸡西等地均有旅游列车相通;高等级公路已延伸至绥芬河、东宁等口岸,并开通了高速豪华公路班车;全省各口岸基本实现了电话通讯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开通了移动电话、无线寻呼等业务,哈尔滨至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的陆地光缆也建成投产。在服务设施方面,近年各口岸的接待能力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如“绥芬河市拥有星级饭店9家,黑河市现有涉外饭店23家(其中6家达到星级),东宁县有涉外饭店4家,就连地处偏远的萝北县,其涉外饭店的数量也达到8家之多。在产品开发方面,各口岸地区在推进购物旅游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延长旅游线路,推出了保健疗养旅游、冰雪旅游、学生夏令营旅游、湖泊及海滨度假游、休闲观光游等产品,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俄罗斯边境旅游者的意愿。
2.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牵动作用显著增强
旅游业具有关联度大、综合性强、辐射面广的特点,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特别是对地处边远、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相对落后的边境地区经济来说是具有很强的牵动作用。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近几年的边境旅游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当前对俄边境旅游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俄罗斯方面
黑龙江省的边境旅游涉及中俄两个国家,俄方特别是其地方政府的态度对于边境旅游的发展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据省内一些口岸反映,边境旅游对毗邻俄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俄政府对边境旅游存在一定的戒心,采取一种限制性的策略,使边境旅游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主要表现是:
1.旅游目的比较单一
俄罗斯来华旅游的目的主要以购物为主,其他目的的旅游活动所占比重较小,单一的旅游目的造成俄罗斯游客在黑龙江停留时间较短。2004年国家旅游局统计俄罗斯游客在华时间仅为5 天,远远低于其他来华国外游客。
2.通关环境恶劣
俄方口岸设施落后,联检部门工作效率低,随意性大,查验速度慢,手续繁杂。据口岸有关部门反映,我方边检规定查验一名过境人员不得超过45秒,而俄方却规定不得少于2分钟。特别是在旅游旺季,中方旅游者经常要在俄方各方面条件很差的联检场地滞留3~4个小时,不仅身心疲惫,而且使正常的行程受到延误。
3.服务设施及服务水平落后
从目前作为主要旅游目的地的俄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和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情况来看,能够接待中国边境旅游者的宾馆数量不多,档次不高,综合服务功能低下,与边境旅游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此外,俄方还存在餐饮质量不高、旅游项目过少、旅游商品匮乏等问题。
(二)国内方面
1.对俄边境旅游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旅游护照改革问题
据有关口岸介绍,1994年初中俄双方取消普通因公护照互免签证以后,国家公安部于当年7月批准省内口岸城市可设立旅游护照做照处。正是由于办理旅游护照具有手续简单、费用低廉、方便快捷的优势,使一度萎缩的边境旅游和边境贸易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但根据目前国家公安部的指示,现正在对旅游护照的制作实行重大改革,即由原来各地分散制作一次性旅游护照,改为由各省集中制作五年有效期的因私护照。这一改革,将使黑龙江省口岸城市可在当地做照的优势不复存在,在一段时期内给边境旅游带来巨大的冲击,而且对黑龙江全省旅游、对俄经贸以至省内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2.旅游市场秩序混乱
目前,黑龙江省拥有边境旅游经营权的国际社为7家,是全国有边境旅游经营权旅行社数量最多的省份,但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由于旅游等法规的不健全,造成经营秩序混乱,旅游企业鱼龙混杂,旅游者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护。
3.配套设施落后,口岸国际知名度小
2005年黑龙江沿江口岸已向俄方开通了25个口岸,但除黑河、绥芬河等较大口岸外,其他口岸旅游产品开发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产品单一,旅游项目开发缺乏创新性,知名度不高,交通等配套设施落后,旅游资源的真正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五、黑龙江对俄边境旅游的市场开发策略
(一)开发高知名度的品牌景点和精品线路
与黑龙江省毗邻的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旅游资源大体上分为季节疗养、渔猎采集、冬季旅游、康复疗养和旅游观光五类。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阿穆尔州及贝加尔湖沿岸区是远东地区的主要旅游地。这些地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对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很滞后。黑龙江的旅游业要抓住对俄旅游市场,就要在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上下工夫,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将地域特色、民俗特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充分地展示出来。开发出高知名度的品牌旅游景点。
黑龙江省拥有中国最丰富的休闲避暑旅游资源。拥有的大界江(黑龙江) 、大界湖(兴凯湖) 以及被称为“世界三大之最”的五大连池风景区。2004年6—8月,黑龙江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5亿元,其中五大连池风景区就接待中外游客20万人次,同比增长40 %;镜泊湖创下了日接待量5000余人次的历史最高水平,兴凯湖的2004年游客接待量比2003年翻了一番,宾馆入住率达到了90%。如果将兴凯湖和镜泊湖打造成与五大连池齐名的品牌风景区,就会使黑龙江省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不断地提高,吸引更多的游客。黄山风景区撑起安徽省旅游的半壁江山,九寨沟也是四川省的主要经济增长点,黑龙江省的兴凯湖、镜泊湖、五大连池也应为旅游业挑起大梁。
应该依托黑龙江省内外著名的旅游景点,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在俄罗斯和我国南方旅游胜地设立旅游咨询中心,建立休闲度假式旅游公寓。开发口岸城市至哈尔滨、大连、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观光、度假专线旅游业务,积极组织俄罗斯游客入境后到北京、上海、海南和深圳等地观光游玩。再将国内通过黑龙江省赴俄罗斯观光的游客,由毗邻城市引向乌苏里斯克、比罗比詹、萨哈林、堪察加、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城市和地区,感受俄罗斯的风土人情。要有针对性地引导中俄边境游,从旅游购物型向观光度假型发展,实行南北互换客源,让南方游客北上,看冰、戏雪,出游俄罗斯。让俄罗斯和北方游客南飞,看海、品南国风情,打造龙江旅游产业新格局。
(二)组建“东方快车”式跨国旅游专线
冰灯、雪雕、滑雪是黑龙江省冬季旅游的名牌特色产品。冬季滑雪旅游和冬季钓鱼也是俄堪察加州颇具发展前景旅游项目。目前,堪察加州有103个旅游公司,可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线路70多条,是发展全年高山滑雪的旅游胜地。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也有很好的冰雪资源,非常愿意同黑龙江省的旅游业合作,并在发展滑雪旅游方面相互交流。
俄罗斯游客非常喜欢冰雪旅游。亚布力、二龙山和吉华长寿山滑雪场接待俄罗斯游客的数量逐年增长。仅2003—2004年雪季,亚布力风车山庄滑雪场就接待俄罗斯游客1500多人次,同比增长50%。哈尔滨享誉中外的冰灯、雪雕,可考虑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选择一两个旅游大城市去投资建设冰雪世界。
要针对中老年人、学生和商务不同客源市场,推出多种专题旅游项目,如专线旅游、修学旅游、文化旅游、健身旅游、探险旅游、工业旅游和农业旅游等。目前已经开发了哈尔滨—绥芬河、哈尔滨—黑河、哈尔滨—密山和哈尔滨—佳木斯旅游号列车,已经形成了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东宁、密山赴俄海参崴;哈尔滨—佳木斯经同江、抚远、饶河、名山赴俄哈巴罗夫斯克、比罗比詹;哈尔滨—黑河—俄布拉戈维申斯克几条旅游线路。绥芬河市和俄符拉迪沃斯托克之间也开通了双向旅游直通车,使两国游客到达口岸后不必换乘对方车辆游览,极大地方便了两国跨境旅游者。通过西起乌拉尔以东的车里雅宾斯克,东至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接旅游线路延伸向俄罗斯东部地区的乌苏里斯克(沿着乌苏里江行驶) 、哈巴罗夫斯克、布拉戈维申斯克、后贝加尔斯克、赤塔、乌兰乌德、伊尔库次克(沿贝尔湖行驶)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新西伯利亚等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各大城市,乃至俄罗斯腹地,并直达莫斯科。开发出全国各地经由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至俄符拉迪沃斯托克(西伯利亚大铁路起点) 的旅游专线。
中俄边境跨国专线旅游较适合年龄在50~60岁之间的群体。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显示,这一群体大约占外出旅游人数的10%左右,他们具有出游不受时间的限制、节奏慢、质量高的特点。目前我国为这一群体设计的旅游线路和旅游列车,受到了普遍欢迎。2003年仅滨海边疆到中国的旅游专列就有480趟(占出国专列总数的89.2 %),来滨海边疆区旅游的中国游客也达11.3万之多,占整个国外旅游者的96.7%;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97%的游客到中国都是通过黑龙江入境的。中俄边境地区发展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如果双方能各自组团,每年组织一至二次包车形式的旅游专线列车开出国境,应该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旅游项目。
(三)修建家居式休闲度假旅游公寓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的1/5),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1.35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据悉,这种状况还将持续20年。
近年来,海南和北戴河的阳光、沙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自1997年第一架旅游包机将120位俄罗斯游客从西伯利亚带到三亚后,到三亚旅游度假的俄罗斯游客逐年上升,2003年就接待了俄罗斯游客8000多人次。2004年8月又有18家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哈巴边疆区海滨边疆区和阿穆尔州等地区的18家旅行旅游公司到海南踩点。2004年的6—8月,北戴河也迎来200多个俄罗斯旅游团队,游客达1.3万人次,首次接待了6批10架俄罗斯旅游包机和1趟旅游专列。这些游客绝大多数来自俄远东地区的伊尔库次克、布拉戈维申斯克、哈巴罗夫斯克、赤塔以及海参崴等地。组团的规模一般为50~70人,最多的达700人;他们大都停留10-14天左右,最长的是28天。俄罗斯游客已经成为这里的较大客源。
夏季避暑、冬季观冰雪和边境旅游是黑龙江省的优势。黑龙江省的镜泊湖、兴凯湖、五大连池、五营森林公园、溪水森林公园、亚布力风车山庄和二龙山风景区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地区都可开发家居式休闲度假旅游公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带薪休假的实施,休闲度假式旅游将成为今后旅游业的主流。如果将黑龙江省的休闲度假旅游发展为主打产品,必将显示出其美好的前景。
(四)开发特色国际生态旅游区
中俄口岸边贸旅游已成为黑龙江省的一个特色旅游项目。目前已有18个旅游口岸与俄罗斯开通了27条边境旅游线路,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对俄边境旅游,促进了边境贸易的发展。据黑龙江省旅游局统计,2004年国庆节期间,绥芬河口岸,俄罗斯入境人数平均每天达2000余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40%;中方赴俄边境旅游人数平均每天达300余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10%。东宁口岸1—4日共接待俄方入境人数达1101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10%。黑河口岸1—5日出境1900余人次,与去年持平,接待俄罗斯入境游客近900人,比2003年同期增长46.7 %,边境旅游收入157万元。旅游业因此成为绥芬河、黑河、东宁等黑龙江边境口岸城市的重要财政来源。
在黑龙江沿岸选择几处风景秀丽、交通方便的地方建设“中华民俗风情园”和“俄罗斯民俗风情园”等景区和休闲度假式旅游公寓,吸引越来越多的欧洲、东南亚和我国南方游客来观光游览,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认识黑龙江、了解黑龙江、喜欢黑龙江、留恋黑龙江。
(五)政府应加强对俄边境旅游的重视程度,积极采取相关措施
1.将边境旅游问题纳入高层次的会晤内容
应该充分认识边境旅游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牵动作用,并将进一步发展边境旅游作为全省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一个重点。建议将边境旅游问题作为中俄边境地方经贸合作协调委员会的常设议题,重点协调解决目前俄方存在的有关问题,有些重大问题应争取列入两国总理会晤内容,使边境旅游的发展得到俄方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关注和支持。
2.整顿边境旅游市场
建议省旅游管理部门与工商、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对全省边境旅游市场进行一次整顿。坚决查处无证非法经营和超范围经营,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