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ppt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980507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2.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气管导管拔管的专家共识邵嗣超.气管导管的拔管是麻醉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尽管拔管相关并发症大多较轻微,但有些并发症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致死,麻醉医生需要面临巨大的挑战。困难气道管理指南的发布和普及以及多种气道管理工具的不断出现与更新,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和死亡率得到明显降低。前言主要内容初步计划初步计划拔管准备拔管准备实施拔管实施拔管拔管后处理拔管后处理 初步拔管计划应该在麻醉诱导前制定,并于拔管前时刻保持关注。该计划包括对气道和危险因素的评估。大体上气管拔管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两大类。初步计划总总风风险险气道危险因素A、困难气道患者:诱导期间已预料的和未预料的,以及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加

2、剧的困难气道包括病态肥胖、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以及饱胃的患者等。B、围手术期气道恶化:例如,解剖结构的改变、出血、血肿、手术或创伤导致的水肿以及其他非手术因解剖结构的改变、出血、血肿、手术或创伤导致的水肿以及其他非手术因素素。甲状腺手术、颈动脉剥离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颈深部感染、颈椎手术、血管性水肿、后颅窝手术、气管切除术以及长期气管插管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因为拨管后再次气管插管往往比第一次插管理更加困难,且常常合并面罩通气困难。C、气道操作受限制:插管时气道在可操作范围内,术后因为各种固定装置导致气道操作困难或无法进行,如与外科共用气道、头部或颈部活动受限(下颌骨金属丝固定、植入物固定和颈

3、椎固定等)。一般危险因素患者的整体情况也需要引起关注,它们可能使拔管过程变得复杂,甚至延迟拔管。包括呼吸功能受损、循环系统不稳定、神经或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受损、低温或高温、凝血功能障碍、酸碱失衡以及电解质紊乱。手术的特殊要求部分手术要求患者平稳苏醒,避免呛咳和躁动:咳嗽和躁动可以使静脉压升高而形成血肿、气道受压和伤口裂开眼内压和颅内压的升高可破坏手术的效果甚至造成手术失败心血管系统的改变可导致严重的心肌缺血。人为因素工具准备不充分、缺乏经验或助拖累以及与患者沟通障碍等。指常规拔管操作,患者的气道在诱导期间无特殊,手术过程中气道保持正常,如拔管后需再次气管插管容易,患者常规禁食且不存在一般危险因素

4、。“低风险“拔管指患者存在术前为困难气道、术中气道恶化、术后插管受限、饱胃、合并一般风险因素等一项或多项气管拔管风险因素,拔管后常需要再次插管且再次插管困难的情况。“高风险“拔管气道拔管危气道拔管危险因素的因素的评估估1、评价并优化气道情况(1)上呼吸道:拔管后有上呼吸道梗阻的可能性,故拔管前需要考虑面罩通气的可行性。可以使用普通喉镜、可视喉镜或纤支镜检查有无水肿、出血、血凝决、外伤或气道扭曲。但是需要注意,气道水肿可在气管拔管后快速进展而造成亚重的上呼吸道梗阻,因此不可盲目依赖评估结果。(2)喉:套囊放气试验可以用来评估声门下口径,判断有无气道水肿。以套囊放气后可听到明显的漏气声为标准,如果

5、合适的导管型号下听不到漏气的声音,常常需要推迟拔管。如果有临床症状提示存在气道水肿,即便套囊放气后能听到声音,也需要警惕。(3)下呼吸道:下呼吸道因素也会限制拔管的实施。例如下呼吸道外伤、水肿、感染、气管软化以及大量分物等。如果术中氧合不满意,胸片有助于排除支气管插管、肺炎、肺气肿或其它肺疾病。(4)胃胀气:胃胀气可能压迫膈肌而影响呼吸,在实施面罩正压通气或声门上通气时,经鼻或经口胃管减压是明智的。拔管准备2、评估并优化患者的一般情况 拔管前,肌肉松驰药的作用必须被完全拮抗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足够的通气,并使患者的气道保护性反射完全恢复,便于排出气道的分泌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及适当的有效循环血量

6、,调节患者的体温、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凝血功能至正常范围,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防止气道不良反射的发生。拔管准备3、评估并优化拔管的物质准备 拔管操作与气管插管具有同样的风险,所以在拔管时应准备与插管时相同水平的监护、设备及助手。另外,与外科医师及手术团队的充分沟通也是拔管安全的重要保障。拔管准备拔管前的评估和准备是非常重要的。拔管后的 目标是保证患者维持有效的通气,避免气道刺激。拔管前麻醉医生要制定一套方案来应对拔管失败的突发性况,拔管时准备与插管时相同水平的监护、设备与人员,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有效通气或再插管,保证拔管时的安全。方案的制定要依据手术、患者情况以及麻醉医师的技术和经验综

7、合判断。目前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拔管策略可应对所有的情况,拔管执行者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具体分析。理想的气管拔管方法应该是待患者自主呼吸完全恢复,在可控、分步且可逆的前提下拔除气管导管。实施拔管 所有的拔管操作都应该尽量避免干扰肺通气,保证氧供。(1)氧储备:拔管前需建立充分的氧储备,以维持拔管后呼吸暂停时机体的氧摄取,同时可以为进一步气道处理争时间。(2)体位:目前主要倾向于头高脚低位和半侧卧位。头高脚低位位尤其适用于肥胖患者,左侧卧位头低位常用于饱胃患者。(3)吸引:理想情况应该在足够麻醉深度下使用喉镜辅助吸引,特别是那些口咽部存在分泌物、血液及手术碎片污染的患者。(4)肺复张措施:保持一定

8、的呼气末正压(PEEP)及肺活量呼吸等肺复张措施可暂时性地减少肺不张的发生,在吸气高峰同时放松气管导管套囊并随着发生的正压呼气拔出气管导管,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并减少喉痉挛和屏气的发生率。拔管需要注意的问题(5)牙垫:牙垫可防止麻醉中患者咬合气管导管导致气道梗阻。(6)拔管时机:根据拔管时机可将气管拔管分为清醒和深麻醉下拔管。清醒清醒拔管拔管总体上来说更安全,患者的气道反射和自主呼吸已经恢复。深麻醉拔管能减少呛咳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波动,但是可增加上呼吸道梗阻的机率。深麻醉拔管是一种更高级的技术,常应用于气道容易管理且误吸风险较低的患者。拔管需要注意的问题低风险 拨管高风险 拔管 A清醒拨管:“高

9、风险”患者的清醒拨管在技术上同“低风险”患者没有差别,而且适用于绝大多数的“高风险”患者,例如有误吸风险、肥胖以及绝大多数困难气道患者。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以下一种或多种技术可能对患者更有利。高风险 拔管 B高风险 拔管 C高风险 拔管 D气道交换导管(Airwayexchangecatheter,AEC)辅助技术高风险 拔管 DPS:气道交换导管(如COOK气道交换导管、Frova插管引导器等)是一种内径很细的中空半硬质导管,国内亦有“换管器”的称呼。常用于气管拨管的Cook气道交换导管长83cm,有外径3.7mm和4.7mm两种规格A、延迟拨管:气道损害严重往往需要延迟气管拨管。延迟拨管几小

10、时或几天待气道水肿消退后再拨管可增加拨管的成功率。如果患者在24小时内有再回到手术室的可能,明智的做法是保留气管插管。特殊情况下当自身技术和周围条件不足时也可以延迟拨管,例如在深夜人员不足而患者又是困难气道则建议延迟拨管。不安全拔管B、气管切开:患者由于预先存在的气道问题、手术(如游离皮瓣重建 术)、肿瘤、水肿以及出血可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保持气道通畅时,应考虑行气管切开。麻醉医生应该与外科医生共同讨论,主要依据以下四点:手术结束时气道受累的程度;术后气道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是否具备重建气道的能力;气道明显受累可能的持续时间。气管切开可减少长期使用气管导管造成的声门损伤,尤其当患者发生喉头水肿或者气道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时。不安全拔管拔管后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并发症并不只局限发生于气管拔管后即刻,拔管后仍应持续管理监测,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人员配置和交流 2、监测和预警信号 3、设备 4、转运:所有的气管拨管均应由麻醉医生执行,“高风险拨管应该在手术室内执行 5、气道损害患者的呼吸管理 6、镇痛 拔管后的处理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