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ISO2015版质量和环境程序文件.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975140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SO2015版质量和环境程序文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ISO2015版质量和环境程序文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ISO2015版质量和环境程序文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ISO2015版质量和环境程序文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ISO2015版质量和环境程序文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深圳市xxxxxxxx电子有限公司 Shenzhen XXX Electron Products Co., Ltd.文件编号XXX-QEP01-29页码89保密区分普通文件总页数89文件名称程序文件生效日期2017-05-10版本A.0制定部门管理者代表类别总纲深圳市xxxxxxxx电子有限公司程序文件编 制: 审 核: 批 准: 生效日期: 2017-05-10 会签行政部:财务部:营销部:采购:品管部:仓库:生产部:版本状态修订日期 修 订 内 容A02017-05-10新版发行0.0 目 录XXX-QEP-00.目录XXX-QEP-01.经营计划管理程序XXX-QEP-02.风险应对措施

2、管理程序XXX-QEP-03.人力资源管理程序XXX-QEP-04.设备管理程序XXX-QEP-05.检测设备管理程序XXX-QEP-06.经验与知识管理程序XXX-QEP-07.信息交流管理程序XXX-QEP-08.文件与记录管理程序XXX-QEP-09.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管理程序XXX-QEP-10.采购管理程序XXX-QEP-11.供应商管理程序XXX-QEP-12.生产过程管理程序XXX-QEP-13.标识和可追溯管理程序XXX-QEP-14.仓储管理程序XXX-QEP-15.工程变更管理程序XXX-QEP-16.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XXX-QEP-17.不合格品管理程序XXX-QEP-

3、18.客户投诉与满意度管理程序XXX-QEP-19.数据分析管理程序XXX-QEP-20.内部审核管理程序XXX-QEP-21.管理评审管理程序XXX-QEP-22.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XXX-QEP-23.环境因素评价管理程序XXX-QEP-24.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管理程序XXX-QEP-25.管理方案管理程序XXX-QEP-26.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XXX-QEP-27.运行管理程序XXX-QEP-28.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XXX-QEP-29.环境监测管理程序XXX-QEP-01.经营计划管理程序1.目的制定本程序是为了对公司业务目标进行策划,为公司各项管理活动的持续改进提供方向。2.

4、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经营计划制定及执行过程的控制。3.定义3.1经营计划:公司商业任务、商业使命、要生产的产品、达到公司所部目标所需的利润及财政目标、运作目标。3.2长期计划:描述公司的总体方向及重点问题,包括未来市场及产品的策略计划,并作为其他运作计划的标准。3.3 年度计划:源于长期计划,处理每年的运作预算及运作收益、运作计划。4.职责4.1.公司最高管理层负责组织经营计划的正确制定和执行过程的跟踪。4.2.各部门负责提供经营计划的相关数据,并执行自身范围相关的经营计划要求。4.3.由管理代表主导制定经营计划的内容,各个相关部门负责收集本部门相关的业绩数据来支持经营计划的制定。5.作业流程权责

5、流程图重点说明相关文件表单相关单位本年度部门业务进展状况及质量状况制定经营计划审批YN执行公司各部门于每年12月20日前,统计出本年度各部门业务进展状况及质量状况等内容管理评审管理程序管理代表1.公司管理代表根据市场发展状况、竞争对手和行业标准分析及公司经营目标等制定经营计划2.短期经营计划每年制定一次,长期经营计划每三年制定一次管理评审管理程序最高管理者公司最高管理者审批管理评审管理程序相关单位相关单位对经营计划进行执行管理评审管理程序6.补充说明6.1我公司业务策略以“最佳产品策略”为主导,突破性的提高产品的性能与产能,获取巨大的利润及大批量的发货。核心价值传送流程是“新产品引入”,将新产

6、品及时推向市场和对市场的开拓,且向速度要效益。6.2经营计划的类型经营计划分为短期和长期经营计划,本公司短期经营计划每年制定一次,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制定,经公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执行。长期经营计划每三年制定一次,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制定,经公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执行。6.3经营计划的制定6.3.1公司各部门于每年12月20日前,统计出本年度各部门业务进展状况及质量状况等内容,并提交给管理者代表作为制定下年度短期经营计划的依据。每年公司管理代表根据市场发展状况、竞争对手和行业标准分析及公司经营目标等制定经营计划,并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执行。6.3.2长期经营计划应包括以下项目:1) 市场发展状况及变化2

7、) 公司财务策划及成本状况3) 市场及生产增长预测4) 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5) 工厂实施发展6) 成本改善目标7) 质量目标改进8) 顾客满意度改进9) 过程能力提高及关键过程质量改进10) 公司员工健康、安全及环境改善11) 其它项目6.3.3短期经营计划可以参考以下项目:1) 生产部a.生产效率的提高;b.生产计划完成率的提高。2) 品管部a.客户投诉次数的减少; b.客户退货次数的减少;c.产品检验不良率的降低; d.来料批合格率;e.工序能力指数提高。3) 行政部a.工伤休假天数减少; b.工伤次数;c.年度工作计划完成率; d.员工满意度提高;e.员工离职率降低。4) 业务a.本月销

8、售完成率的提高; b.报价成功;c.销售增长; d.客户满意度提高;e.新产品增加。5) 采购a.供应商准时交货率的提高; b.材料价格降低和村料成本下降。6) 仓库a.产品报废率降低; b.库存周转率的提高。 6.4经营计划的执行控制经营计划应在公司相关层次得到沟通宣传。各部门按照经营计划规定的目标进行努力和持续改进,并适时将执行结果行统计总结和汇报。长期经营计划的执行由公司最高管理者每年跟踪,短期经营计划的执行由总经理及管理者代表跟踪在经营计划的执行过程中管理层应根据经营计划的执行状况和内、外部的变化适时进行评审和修订。6.5经营计划的执行状况应提交管理评审。参见管理评审管理程序7.引用文

9、件7.1管理评审管理程序8.表单:无XXX-QEP-02.风险应对措施管理程序1.目的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3.定义3.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3.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3.3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

10、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3.4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3.5风险降低:通过采取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若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所遭受的风险,应将采取措施的记录进行保留或者写入文件进行归档,以便后期重

11、复发生时作为改善的依据。3.6风险接受:是指企业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最适合于自留的风险事件。3.7内部风险:企业内部形成的风险,例如战略决策风险、环境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等。3.8外部风险:由外部影响因素导致的风险,例如政策风险、市场需求风险和业务风险等。3.9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后其所产生的影响的严重程度。3.10风险发生频度:风险出现的频率或者概率。3.11风险系数:风险系数用于评定是否对已识别的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x风险发生频度。4.职责4.1总经理: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

12、息获取等。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4.2品管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流程,并进行维护。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4.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4.4业务:负责收集产品售后的风险信息及本部门的风险识别,负责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5.内容5.1风险和机遇管理策划为全面识别和应对各部门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各部门应建立识别和应对的方法,确认本部门存在的风险,并将评

13、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责任部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车间、生产过程和人员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的筛选识别,风险识别过程中应识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风险:a.对产品适用的法律法规、客户要求的变更造成的风险;b.产品售后的风险;c.过程失效的风险,包括:-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设计失效风险;-生产作业过程中的风险;-人员、设备、工装夹具、刀具对产品质量造成的风险。5.2建立风险/机遇管理团队5.2.1建立分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风险识别活动的开展应是一次团体的活动,各部门在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过程中应通过集思广益和有效的分析判断下进行的,在此之前应建立一个“风险和机遇

14、评估小组”,总经理应通过授权,赋予该“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以下的职责:a.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分析和评估;b.制定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并落实执行;c.编制风险管理计划;d.组织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中,总经理应指派一名人员作为该小组的组长,负责规划和安排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的控制,并赋予评估小组组长以下职责:a.策划并实施风险和机遇的管理;b.领导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c.向总经理报告风险和机遇评估结果。5.2.2风险管理团队人员的任职要求为确保参与风险和机遇识别和评估的人员,其人员资质符合要求,能够胜任并且参与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制定应对相应的应对措施,风

15、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人员应具备以下的能力:a.熟悉其所在部门的所有流程;b.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c.熟悉本标准的要求,并依据本标准内容策划风险分析和评估。5.3风险管理计划评估小组组长应组织策划风险管理计划并编制风险管理计划,指导操作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以及对风险的可接受性准则规定,建立风险管理计划时,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计划的范围,判定和描述适用于计划的周期阶段;b.职责和权限的分配;c.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要求;d.风险的可接受性准则,包括危害概率不能估计时的可接受风险准则;e.验证活动;f.有关生产和生产后信息收集和评审的活动。5.4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进行评价,

16、其评价的要求应依据本程序所规定的评价准则进行评价确认,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的确认用以确定风险系数,之后根据风险系数确定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5.4.1风险的严重程度评价准则风险严重度用于评价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根据对潜在风险的评估量化,若潜在风险发生后,其会导致的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危害程度,以下包括但不限于风险产生后会导致的危害:a.法律法规、产品及客户要求;b.风险发生时导致的人身伤害;c.财产损失的多少;d.是否会导致停工/停产;e.对企业形象的损害程度。注:在对风险进行严重程度判定时,推荐扩大分析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层面,以便于更有效的对潜在的风险采取措施,以达到减少或部分消除风险乃至

17、完全消除的目的。为便于识别风险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风险严重度分为以下五类:a.非常严重b.严重c.较严重d.一般e.轻微下表为依据定义的风险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多少进行量化,在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时,下表作为评价风险严重度的准则:严重程度描述严重等级法律法规、产品及其他要求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万元)停工/停产企业形象非常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国际/国家标准、客户标准死亡、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等财产损失10不可恢复重大国际、国内影响5严重违反省内标准、行业标准受伤需要停工疗养,且停工时间3个月10财产损失5需较长时间调整后才可恢复省内、行业影响4较严重违反地区标准受伤需

18、要停工疗养,且停工时间3个月5财产损失0.5间歇性恢复地区性影响3一般违反企业标准轻微受伤,包扎即可财产损失0.5可短时恢复企业及周边范围2轻微不违反无伤亡无损失没有停工不影响1严重度判定过程中,当多个因素的判定其严重程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严重度级别更高时,依据严重级别高的因素作为风险严重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5.4.2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价准则风险的发生频率是指潜在风险出现的频率,为便于识别和定义,将风险频度定义为5级,如下所示:a.极少发生;b.很少发生;c.偶尔发生;d.有时发

19、生;e.经常发生。通过对上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评价风险发生的频度,风险的发生频率的评价以其可能发生的频率进行量化确认作为风险的发生频率的评价准则:发生频度定义等级极少发生发生概率0.001%1很少发生0.001%发生概率0.1%2偶尔发生0.1%发生概率1%3有时发生1%发生概率10%4经常发生发生概率10%5发生频度判定过程中,当一个或多个因素在判定过程中其发生频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发生较为频繁时,依据发生频率较高的因素作为风险发生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5.4.3风险的可接受准则

20、风险可接受准则是通过计算得出的风险系数来判定风险是否可接受,通过对风险的严重度和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价后,通过计算风险系数确定是否对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的计算如下公式: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等级*风险频度等级风险系数的大小决定是否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如下表要求:发生频度严重度非常少发生很少发生偶尔发生有时发生经常发生非常严重510152025严重48121620较严重3691215一般246810轻微12345使用风险系数作为参考值,下表为风险风险系数的范围及当风险系数达到一定值时应对风险采取的措施:风险系数风险等级及应采取的措施风险等级风险措施15-25高风险应立即采取措施规避或降低风险5-15

21、一般风险需采取措施降低风险1-5低风险风险较低,当采取措施消除风险引起的成本比风险本身引起的损失较大时,接受风险风险的应对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当潜在的风险可有效的采取规避措施进行规避风险时,应制定风险规避方案,确认风险规避措施并予以执行,直至部分消除或完全消除风险。当尚无可行方案进行规避风险时,应采取有效的风险降低措施,降低潜在风险所带来的影响。下表为识别风险系数后,对风险等级的判定应急应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对照表: 发生频度严重度非常少发生很少发生偶尔发生有时发生经常发生非常严重一般风险一般风险高风险高风险高风险严重低风险一般风险一般风险高风险高风险较严重低风险一般风险一般风险一般风险

22、高风险一般低风险低风险一般风险一般风险一般风险轻微低风险低风险低风险低风险一般风险在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过程中,应保持风险措施的方案和实施结果的跟进应记录,记录的保持依据文件与记录管理程序执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措施的详细内容应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便于后续的查阅和跟进。5.5风险应对各实施部门应对所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对风险采取措施,从而达到降低或消除风险的目的,风险应对的方法包括:a.风险接受;b.风险降低;c.风险规避。对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应考虑尽可能的消除风险,在无法消除或暂无有效的方法或者采取消除风险的方法的成本高出风险存在时造成损失时,再选择采取降低风险或者风

23、险接受的风险应对方法。5.5.1风险接受是指企业本身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接受风险的方法:a.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超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时;b.造成的损失较小且重复性较高的风险;c.既无有效的风险降低的措施,又无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方法时;d.按本文件要求的风险评估准则中计算得出风险系数低于5的低风险。5.5.2风险降低风险降低即采取措施降低潜在风险所带来的损坏或损失,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应制定的详细的风险降低措施降低风险,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风险降低方法:a.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超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损

24、失时;b.无法消除风险或暂无有效的规避措施规避风险时;c.按本文件要求的风险评估准则中计算得出风险系数为5至15之间的一般性风险。5.5.3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5.5.4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风险识别和评估活动是用于识别风险并综合考虑对风险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当风险系数过高时应采取风险进行规避或者降低风险,以减少风险所带来的危害或损失。风险评估实施部

25、门应制定详细有效的措施并予以执行,在制定措施时,应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a.制定的措施应是在现有条件下可执行和可落实的;b.制定的措施应落实到个人,每个人应完成的内容应得到明确;c.应指派一名负责人为措施的执行进度和效果进行跟进,确保采取的措施被有效落实。5.6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品质部应按制定的周期组织实施对风险和机遇的评审,以验证其有效性。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应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a.风险和机遇的识别是否有效且完善;b.风险应对措施的完成情况和进度;d.对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和顾客满意度的潜在影响。5.6.1 风险和机遇评审的策划风险和机遇评审应每年度至少实施一次评审(间隔不超过12个月),以验证其有

26、效性。当出现以下情况是,应当适当增加风险和风险评审的次数:a.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b.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调整时;c.发生重大品质事故或相关方投诉连续发生时;d.最高管理者认为有必要评审时;e.其他情况需要时。5.6.2风险和机遇评审的实施a.实施前的准备在风险和机遇评审会议之前,各部门应整理本部门对风险和机遇分析的资料,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内容以及风险应对所采取措施的结果等记录进行汇总分析。b.风险和机遇应是的实施品质部按策划的要求组织个部门实施对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品质部应保留评审的记录以及评审所确定的决议,包括后续的改善机会。

27、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应形成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内容:-风险评估报告;-持续改进的机会;-剩余风险分析及改进措施6.作业流程(无)7.引用文件 7.1文件与记录管理程序8.表单: 8.1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XXX-QEP-03.人力资源管理程序1.0目的通过培训和其他措施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和顾客满意度,满足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工作能力的要求。2.0适用的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人员配置和培训以及对人员经历、教育程度、技能和经验的考核控制。3.0职责3.1行政是本程序的归口行政部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和修改。3.2总经理负责年度培训计划的批准。4.0定义 无5.0工作程序5

28、.1人员申请5.1.1各职能部门需要增补人员时,由该部门负责人填写人员申请表 经总经理审核后,交行政招聘。5.1.2行政依据任职资格条件对人员申请表 进行资格审查,合格后则安排招聘。5.2人员招聘5.2.1内部招聘时,如相关人员具有所聘人员的相应资格,由需求部门与行政共同对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交与行政确认后即可任用。5.2.2在外部招聘时,行政通过刊登招聘广告或与人力市场联系等方式发布招聘信息。5.2.3若招聘普通员工,则由行政对其进行初试(核查证件及基本智力测试)。初试合格后则由其填写员工登记表,再对其进行相应的入职培训。合格后,则通知其到相关部门上岗作业。5.2.4若招聘职员,则由其填

29、写员工登记表,并由行政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初试(核查证件、考核其基本工作技能及综合素质)。初试合格后,通知需求部门复试。5.2.5参加复试的职员由需求部门负责人进行复试,复试以面试、笔试或现场考核等方式进行。复试的结果由部门负责人填写到应聘人员员工登记表中,复试不合格,则将其员工登记表交行政存放备查,复试合格,则将员工登记表呈总经理审核。5.2.6经总经理同意入职的相关人员,由行政通知其报到时间,并由行政为其办理入职手续及入职培训,培训合格后交部门再进行相应工作培训,如入职培训不合格则视具体情况作补训或辞退处理5.3人员试用及考核5.3.1新进人员入职后,需求部门需对其进行为期一周的初次试用考核。

30、若初次试用不合格,则予以辞退。只有在初次试用考核合格后,使用部门方可将其作为正式的试用员工管理。5.3.2新进人员的正式试用期为3个月,具体期限由部门负责人视工作性质及工作表现决定。试用期满后,由部门负责人进行综合考评,考评合格,则由使用部门通知行政予以正式录用;若考评不合格,则作降级任用或辞退处理。5.3.3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作业由相关部门人员按照本程序6.5相关条款的要求执行。5.3.4每半年或一年由行政组织各部门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综合考核,考核成绩记录于相应的考核统计表中,作为评审相关人员的升职、调职或降职的处理依据。5.4人员任职资格要求:NO岗位名称岗位任职资格要求任职资格审批权限

31、1经理大专以上文化,有相关工作经验4年以上,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总经理2部门主管大专文化,相应专业,具相关工作经验2年以上,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总经理3业务员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具有相关工作经验2年以上,熟悉相关的业务流程,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能吃苦耐劳。副经理4文员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有1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能熟练操作Office办公系统软件。副经理5品管员中专以上文化,相关工作经验1年以上,具有QC手法,了解相关品检资识,有良好的沟通协调相关事宜能力。行政6普通员工初中以上文化,有无相关工作经验均可,但具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录用。行政7保安员初中以上文化,要求其为退伍军

32、人,持有相关证书,从事保安岗位1年以上。行政8驾驶员高中以上文化,具有相关工作经验2年以上,对相关的机动车具能熟练操作及相应维护的能力,持有机动车驾驶证等。行政9仓管高中以上文化,具有相关工作经验2年以上,对仓库的进,销,存管理流程熟悉。行政10清洁工初中以上文化,有相关工作经验,工作责任心强,吃苦耐劳者优先行政注1:对于公司所需要的特殊人才,经总经理批准后,对其学历及工作经历的要求可适当调整;管理体系建立前到职的人员,经总经理口头考核合格即可;注2:内部审核员的要求见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文控文员的要求除了要满足以上文员职位的要求以外,还必须熟悉ISO9001/14001标准的要求,精通文书管理

33、。5.5教育培训5.5.1行政于每年12月份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召开“年度培训工作会议”。a.会前,行政通知各部门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后根据调查结果提报本部门下一年度培训需求交行政。b.在会议上总结本年度培训工作,并讨论和确定下一年度全公司的培训工作。c.会后,行政根据会议制定下一年度年度培训计划呈总经理核准后生效,并将其分发全公司,要求各部门贯彻执行。5.5.2.行政负责全公司培训工作的策划、计划、督导、实施、总结改善,各部门负责人有责任对本部门人员善尽培训的责任,依据实际工作需求实施培训。5.5.3培训分为: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二类。其中在职培训分公司外和公司内培训(以下简称内训)和特定技能上岗培

34、训三种。5.5.4.入职培训由行政主导进行,培训之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交部门进行专业职能培训;考核不合格则补训,补训仍未通过则作辞退处理。5.5.5在职培训:a.每次培训所有受训人员都应在培训记录/签到表上签到,作为参训证明和出勤依据,确因故不能参加培训的应向行政请假。b.培训考核视培训需要可选用以下考核方式:-面试:口头提问考核;-笔试:试卷考核;-实做:实际操作演练考核;-调核:调查完成岗位任务情况。c.培训师将考核结果(及其它相关内容)登录于培训记录/签到表中,考核不合格由讲师补训后再补考,补考仍不合格则由讲师将相关数据资料交其部门负责人处理,讲师可作处理建议。 5.5.6外训:指公司

35、安排人员去公司外受训,或请外面讲师来公司培训。如公司有外训需求时,由行政负责搜集外训单位资料、信息供总经理作培训决策参考,由行政将培训申请(含培训需求原因、受训人员、内容等)呈总经理核准后实施。5.5.7培训资料的整理归档:a.内部培训应归档的资料为-登记在培训记录/签到表上;-适用时保留培训申请与笔试试卷。b.外训应归档的资料为:-受训之教材(若无教材则为受训人员整理之笔记);-适用时,保留资格证书复印件;-登记在培训记录/签到表上;-培训心得报告类材料,受训人员整理好后统一交行政整理归档;6.0相关记录6.1人员申请表 6.2员工登记表 6.3培训记录/签到表6.4年度培训计划 6.5员工

36、工资变动申请表7.0相关文件:7.1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8.0流程图:XXX-QEP-04.设备管理程序1.0目的对产品实现所需的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过程能力满足产品实现的需要。2.0适用的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产品实现所需的设备设施的控制。如工作场所、仪器、设备和支持性服务等。3.0职责3.1生产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和修改。3.2生产部负责对所使用的生产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3.3 生产部负责对所使用的生产设备进行维修作业。4.0定义 无5.0工作程序5.1设施的提供 5.1.1设施的需求:相关部门依据生产情况可以考虑设施的增补需求,并提出相关的策划方案或可行性报告或申

37、购单提交生产部复核,管理者代表审核,然后呈总经理核准后方可进入采购阶段(具体采购过程依据采购控制程序进行)。5.2设备验收、编号5.2.1由申购部门编制设备设施验收计划,并按照此计划进行设备设施的验收,并填写设备验收单。5.2.2生产设备由文控统一编号,并登记于设备设施一览表中,测量设备由品质部统一编号,并登记于测量设备一览表中(具体管控参照监视和測量设备控制程序),对于钢网和工装夹具应由使用部门建立清单。流水号类别代码公司代码5.2.3设备编号规则为XX- XX- 001本公司部门代码参考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中的部门代码规定。 5.3设备管理与保养计划5.3.1由生产部建立设备保养规定或者年度

38、设备维护计划,规范设备的保养项目、频率等,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交文控按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登记发放。5.4设备保养计划的实施5.4.1设备操作人员按设备保养规定进行设备保养。5.4.2每次保养后记录于“设备保养记录表”上,并签名。5.4.3各部门负责人不定期抽查保养情况。5.5设备维修作业5.5.1当设备发生故障时,使用人员应立即通知生产主管,由生产主管通知工程机修人员进行维修。5.5.2当机修人员不能修理好设备时,由机修人员报工程主管组织人员专题攻关解决或请外部专业人员进行维修。5.5.3当设备维修好后,由主要机修人员填写“设备维修记录”。5.6设备的报废当设备不能修复时,使用部门填写联络单,由

39、部门负责人签名确认,经财务部核实后,报总经理批准。6.0相关记录6.2设备维修记录6.3日常点检记录表6.4设备设施一览表6.5设备验收单6.6周月保养记录表7.0相关文件7.1设备保养规定7.2采购控制程序 7.3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8.0流程图:XXX-QEP-05.检测设备管理程序1.0目的建立完整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以规范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校验作业,确保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准确性及被检测的产品特性符合规定要求。2.0 范围本厂内所有用于检验、测量和试验的工具或设备的校验及维护保养作业均适用本程序。3.0相关文件:3.1采购控制程序4.0职责4.1品管部是本程序的归口

40、行政部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与保持工作;4.2品管部:负责检验设备的编号、建帐、外校送检作业。4.3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及日常的维护、保养作业。5.0工作程序5.1检测设备:指检验、测量或分析产品特性值的相关工具或设备,如:卡尺、万用表等。5.2各部门根据产品制造需求,填写申购单,经总经理批准,由采购人员组织采购。5.3 验收及分类管理5.3.1品管部对采购进厂的检测设备,按申购单的内容要求和产品说明书进行验收,合格后贴上合格标签,记录于设备设施一览表,如不合格需退回供应商,具体依采购控制程序。5.3.2品管部对所有检测设备需登记于设备设施一览表,并进行编号、注明校验方式、使用

41、部门、校验日期、校验有效期等。5.4 检测设备的外校5.4.1对外校的检测设备由品管部选择具有国家认可的计量检测单位,并将需外校的检测设备在有效期内“外校”。5.4.2 所有外校合格的检测设备只需保留原校验标签,不需本公司合格标签,但需记录于检测设备履历表。5.4.3对于无法实施外校的设备,必须执行每日开机前的点检,并且在点检合格后填写测量仪器点检记录,若点检不合格则立即报告上级处理。5.5 检测设备内校计划5.5.1品管部必须制定校验周期并记录于检测设备履历表。5.5.2品管部根据校验周期,需在下次校验期前向检测设备使用部门发出联络单。5.5.3检测设备使用部门接到联络单后,将检测设备交到品

42、管部做内校或外校,当校验合格后,由品管部通知使用部门领回检测设备。5.6检测设备内校过程5.6.1内校可在当时的温湿度环境下进行,并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报告上,用于内校的检测设备经外校合格且精度比被校检测设备高。5.6.3内校时,需将该设备在测试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功能均与外校合格件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记录在检测设备内校报告上。5.6.4完成比较记录后,需按记录误差及精度,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做出判定结果,并交品管部负责人审查, 确认比较结果为合格时须在检测设备适当位置贴上合格标签.5.6.5 比较结果为不合格时需在设备适当位置贴上停用标签,并进行维修.5.6.6 维修后需重新校验合格后方可改贴合格

43、标签.5.6.7 检测设备维修后,不能完全修复,但部份功能完好经品管部确认可贴上限定使用标签,并标示清楚。5.6.8监测设备若不能满足检测要求时并无法维修,经品管部确认由使用部门负责人填写申购单,总经理批准后做报废处理,并记录于检测设备履历表。5.7发放使用5.7.1投入使用场所的监测设备,由品管部统一发放,领用部门应在设备设施一览表的保管人一栏签收。5.7.2发至使用场所的监测设备,均贴有“合格”标签或“限定使用标签”,由使用人负责维护保养,不得随意调校、维修。5.7.3监测设备使用人如果发现设备不正常应立即送检,不可继续使用,同时对所检测产品进行追查、验证。5.8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5.8.1在线使用的监测设备,根据需要由品管部制定相应的操作及保养规范并放到相应岗位。5.8.2监测设备在使用中有不良现象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人员,通知品管部检查,针对已检测的产品应进行重新检测。5.8.3需维修的不良设备,品管部必须在该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