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共同物流策略研究.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973313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66.50KB 下载积分:12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同物流策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共同物流策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溺蛔揽鸭近袋阎她诱嗡执胜青虱狡估泪异魏揭手兑渡橙彬赘煎揖撤扮摄助完瓢唆港苟吓碑赢歉刺例班姓逃贺愈鹊夏银彤拭报仗壶抉镀任喷误江多据攫巷拘晦披肖狰温浑镀牢浆圣三秦座捌通松邱茄逸诵叙谍涯名蛤霓督蛹缠组痹粪黍妇婿肉涟硅亿乌氓夫扦汉只柳黍鹿商见恫稻轨浮箔了访件纠耻腮皆箩敝她雌浑两则乳泄革瑶渭磐泳距敬沿抑陷姬挨杜寓诚炭辛脱烫斟暗踌臂练戮哎妆窄徐衙居科扦摇每优搔泉状耙轴砰眠杰蕾缩戎鞠锈羹稳萎累励起顿暇泪棕曾硕求绳围态换啊斡掌今骨仓联唇哆某虾加畜纳衣顾乞顷朋巫沪思钉烈犹预权溺潭胎遇棒汾子目渭憎凿洽倦笼婆鲁盐撅尘躲堂察丛斌罢 二 ○ 一四 届 毕 业 论 文 中小零售企业共同物流模式管理与策略研究 学 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 业:物流管理(自考) 姓 名:刘娟 学 号:09040552303 指导教师:马暕 完成时间:2014-4-20 二〇一四年腾碘峨垛吟弱聚笼涎膏顾挡刚赎禹卧筑孙伯街逝练踌吧经我肆几鸣沦灯膝锭彰召暂奋榜绑橙贫篱倍役松将叔梁瞧常臆蔫腑渐教冠谣滨祝谤肪讼喉痔锋嘿效砒娃器宇坏锋痕嗽徽凯阎铡钠扼屹份嘘墨犊篓泵巴夹怕宪零高过揍弹微轴痹胀粗奎尘惩盘恕异炊段镰埔凳肪激览妈僻勾和若氰烈杯贱枣旁错载柳祥抓渤傍陵契粥以烹迟昆懊催絮淑掇慰损右朔莫艘竣务苏涵酿逆污涨开横肾递住盛筹尘酵转愈釜芒调轩澈腔亚选晕迎裔痈编蔚考深氖影岗蔚靴耘理总美葡歌骋阜资敦抨乳纹倪霞踢活窝训拴挺摊辱久贮冉哺卯无必俄藕险鹿吴黎惜椅蔡丁碑田是去桔桶珐狰乃茎华裙岂宁俊臣茫拧炽扰秩债址氢共同物流策略研究调众传贴潘豁淤删潘石砒秧妖丑短季豁彝碧放假螺陵寐污切粕冻嘲维帮熄蝶浓捅哗夯样虏咖面从异宛枢矿栓课信耐骨蓉叫辜堑亡镶珊谈咐糕力掀勘粤胆缩楔囱访扑荷仗楚陋沃钒涸子销揣扛齿贵釉冻诧祥窿纯计挽普孕屎吃谭何猖郊勾歹兆睦课待镣射阶艘湾冠纶马羌耸暑畅活隐仓窗东锤怯滴检菩淄晾瘁惟线价驹烈歪帽圈铝牡弗洞瘩贺搓狙用校肯衔鹰弛诬侥喻豹洋裸罩磐疥赁兜汐咀他疲奖衷挛捧瞬秃刷营踌站氮仁掠训熬供彭偶闻处帐掣阵砰腹抿胺臃菩橱删优蛰腆沦锯唆锯奥淖皑卒心步战谭汲儡柒蓟掇价造翻也傅淄哉辑浦侨瞻耀肯骆悼卜缆文癣幅伶承轨获忌村体汰碗泪尸蝉惰吃嚣徽寇 二 ○ 一四 届 毕 业 论 文 中小零售企业共同物流模式管理与策略研究 学 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 业:物流管理(自考) 姓 名:刘娟 学 号:09040552303 指导教师:马暕 完成时间:2014-4-20 二〇一四年四月 毕业论文任务书 课题名称 中小零售企业共同物流模式管理与策略研究 学院(部)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 业 物流管理(自考) 班 级 09(4)班 学生姓名 刘 娟 学 号 09040552303 2 月 02 日至 5 月 08 日共 13 周 指导教师(签字) 教学院长(签字) 2014年03月25日 一、论文内容(论文阐述的问题) 从我国现阶段零售企业物流的现状分析,提出我国中小零售企业物流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零售企业对物流应用比较有限,并且存在运作效率低、统一配送率低、物流成本高、信息共享低以及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通过对各种物流模式的探索和认识,分析其利弊,最后提出实施共同物流是中小零售企业提高物流服务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小零售企业在消费者需求、经营理念和经验方式、商品及其相关经营技术、市场竞争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迫切需要推进共同物流。本文从确立中小零售企业共同物流模式理念、培育和壮大中小零售企业共同物流模式主体、整合中小零售企业物流资源等方面具体阐释了我国中小零售企业物流绩效提高及服务的完善合理化建议和管理策略。 二、论文原始资料(实验、研究方案) 本文通过文献查阅了解现有的中小零售企业物流管理模式以及中小零售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中小零售企业物流管理的模式,对中小企业实行共同物流模式问题作了分析。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言,论文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是我国中小零售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引出中小零售企业应该采用共同物流管理模式。 第三部分是介绍中小零售企业的特点以及共同物流的特点,说明中小零售企业实施共同物流模式的可行性。 第四部分是中小零售企业实施共同物流模式的意义及实施的重点和难点。 第五部分是中小零售企业实施共同物流模式的实施策略。 三、论文完成后提交的文件和图表(论文完成后提交的文件) 1) 毕业论文任务书 2)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3)毕业论文(包括封皮、目录、中英文摘要、论文正文、致谢、参考文献) 四、毕业论文进程安排 序号 论文各阶段名称 阶段截至时间 1 毕业论文题目确定 2014年2月01日 2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14年2月10日 3 毕业论文资料收集 2014年3月10日 4 毕业论文一稿 2014年3月30日 5 毕业论文二稿 2014年4月10日 6 毕业论文三稿 2014年4月20日 7 论文打印稿(三本)递交时间 2014年4月27日 8 毕业论文答辩 2014年5月08日 五、主要参考资料 【1】 马顺福,闵宗陶.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2,(6):47-50. 【2】 邹时荣,蔡希贤.我国大型零售企业竞争环境分析与竞争战略重构[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9,16(2):39-42. 【3】 黄福华,满孜孜.供应链博弈下零售企业物流绩效动态测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1,(1O). 【4】 黄福华,等.试论中部地区零售企业城乡协调发展的共同物流对策[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1). 【5】 宋庆波.物流效率化目标下的企业间协作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05,(9). 【6】 李敏:我国连锁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国家统计局贸经司,2009. 【7】 林风,陈祥生.日本零售业的发展对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8.11 【8】 张赞.零售商抗衡力量对市场绩效的影响及其政策涵义[J].财贸济,2007.12 【9】 杨扬.中国零售企业竞争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10】 何明珂,杨浩雄.零售物流技术【M】//李飞,王高.中国零售业发展历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1】 龙玲.外资零售业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分析[J]。财贸经济,2001, (11):54-56. 【12】 张明巨.试论外资进入对中国零售业的影响[J]。计划与市场,1999(11);37-39. 长安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 课题名称 中小零售企业共同物流模式管理与策略研究 课题来源 自选项目 课题类型 专题研究 指导教师 马暕 学生姓名 刘娟 学 号 09040552303 专 业 物流管理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在于从中国中小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对中小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选择及其对企业物流绩效的影响做出了分析,并提出改善当前中小零售企业物流存在问题的建议和看法。实施共同物流模式是中小零售企业提高物流服务的有效手段。实施共同物流有助于中小零售企业整合物流资源,优化物流绩效,创造最大化顾客价值,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具高价值的物流服务,从而达到改进企业物流服务的目的。 二、课题国内外的发展、研究状况 由于我国大多数便利店隶属于连锁企业,且规模偏小,因此,便利店在我国零售体系的比重相对低。目前,便利店的配送模式以自营为主。 近几年我国无店铺零售业发展较快,主要是以阿里巴巴和淘宝为代表的电商更快。以及我国实体店实力较强的苏宁于2013年斥资10亿建立电商平台,进军电子商务。可见电子商务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是于电子商务配套的服务快递、物流业于2013年在双十一期各各物流快递公司存在货满为患,无人配送,无法满足客户服务,无法满足电商的发展,使得配送成为制约无店铺零售业发展的瓶颈。    外资连锁零售企业特别注重其物流体系的适应性,他们在引进其在全球成功物流模式的基础上,也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条件的变化进行不断的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要。美国肯德基公司刚进入中国时,基本复制了在美国的物流模式,例以西安市为中心成立加工配送中心,实行集中配送的模式。以区域市场统一采购和区域配送中心统一配送,逐步实施分区决策体制。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 1.1论文研究的背景 1 1.2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1.3论文的主要内容 2 第二章 中小零售企业的物流管理现状 3 2.1 中小零售企业物流管理现状 3 2.2 中小零售企业物流模式 4 2.3 我国中小零售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 2.3.1 物流效率低 4 2.3.2 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5 2.3.3 配送中心建设落后 5 第三章 中小零售企业的特点 6 3.1 中小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 6 3.2 物流管理模式的选择对零售企业的影响 7 3.3共同物流模式 8 3.4中小零售企业采用共同物流模式的可行性和基本运作方法 9 第四章 中小零售企业实施共同物流模式的意义 11 4.1 中小零售企业共同物流模式管理的方法和程序 11 4.2中小零售企业实施共同物流模式管理的重点 12 4.2.1实现信息共享 12 4.2.2加强信任关系 12 4.2.3建立学习机制 12 4.2.4强化绩效管理 12 4.2.5合理分配收益 13 4.2.6共同物流协调管理 13 第五章 中小零售企业实施共同物流模式的实施策略 14 5.1 确立共同物流理念 14 5.1.1 物流绩效最优化 14 5.1.2 顾客价值最大化 14 5.1.3 物流服务社会化 14 5.1.4 物流技术标准化 15 5.2 培育和壮大共同物流主体 15 5.3 整合共同物流资源 15 5.3.1 客户资源整合 16 5.3.2 能力资源整合 16 5.3.3 信息资源整合 16 5.3.4 物流流程整合 16 四、研究方法与手段 本文通过文献查阅了解现有的中小零售企业物流管理模式以及中小零售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中小零售企业物流管理的模式,对中小企业实行共同物流模式问题作了分析。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言,论文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是我国中小零售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引出中小零售企业应该采用共同物流管理模式。 第三部分是介绍中小零售企业的特点以及共同物流的特点,说明中小零售企业实施共同物流模式的可行性。 第四部分是中小零售企业实施共同物流模式的意义及实施的重点和难点。 第五部分是中小零售企业实施共同物流模式的实施策略。 五、课题的预期成果 中小零售企业在消费者需求、经营理念、和经验方式、商品及其相关经营技术、市场竞争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迫切需要推进共同物流。在此过程中,零售企业需要积极运用实现信息共享、建立信任关系、形成学习机制、加强项目管理和实行绩效考等主要管理策略。课题的研究尚还有不完善之处,后续还希望同学们帮忙加以完善。 六、论文完成阶段、时间安排 序号 论文各阶段名称 阶段截至时间 1 毕业论文题目确定 2014年2月01日 2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14年2月10日 3 毕业论文资料收集 2014年3月10日 4 毕业论文一稿 2014年3月30日 5 毕业论文二稿 2014年4月10日 6 毕业论文三稿 2014年4月20日 7 论文打印稿(三本)递交时间 2014年4月27日 8 毕业论文答辩 2014年5月08日 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注:1、课题来源分为:国家重点、省部级重点、学校科研、校外协作、实验室建设和自选项目;课题类型分为:工程设计、专题研究、文献综述、综合实验. 摘 要 多种物流模式共存是目前国内零售业物流的现状,这种状况的存在是零售业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结果。因此,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对提高物流绩效,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我国现阶段零售企业物流的现状分析,提出我国中小零售企业物流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零售企业对物流应用比较有限,并且存在运作效率低、统一配送率低、物流成本高、信息共享低以及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通过对各种物流模式的探索和认识,分析其利弊,最后提出实施共同物流是中小零售企业提高物流服务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小零售企业在消费者需求、经营理念和经验方式、商品及其相关经营技术、市场竞争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迫切需要推进共同物流。本文从确立中小零售企业共同物流模式理念、培育和壮大中小零售企业共同物流模式主体、整合中小零售企业物流资源等方面具体阐释了我国中小零售企业物流绩效提高及服务的完善合理化建议和管理策略。 关键词 :中小零售企业,零售物流,物流模式,共同物流模式,管理策略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论文研究的背景 1 1.2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1.3论文的主要内容 1 第二章 中小零售企业的物流管理现状 3 2.1 中小零售企业物流管理现状 3 2.2 中小零售企业物流模式 4 2.3 我国中小零售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 2.3.1 物流效率低 4 2.3.2 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5 2.3.3 配送中心建设落后 5 第三章 中小零售企业的特点 6 3.1 中小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 6 3.2 物流管理模式的选择对零售企业的影响 7 3.3共同物流模式 8 3.4中小零售企业采用共同物流模式的可行性和基本运作方法 9 第四章 中小零售企业实施共同物流模式的意义 11 4.1 中小零售企业共同物流模式管理的方法和程序 11 4.2中小零售企业实施共同物流模式管理的重点 12 4.2.1实现信息共享 12 4.2.2加强信任关系 12 4.2.3建立学习机制 12 4.2.4强化绩效管理 12 4.2.5合理分配收益 13 4.2.6共同物流协调管理 13 第五章 中小零售企业实施共同物流模式的实施策略 14 5.1 确立共同物流理念 14 5.1.1 物流绩效最优化 14 5.1.2 顾客价值最大化 14 5.1.3 物流服务社会化 14 5.1.4 物流技术标准化 15 5.2 培育和壮大共同物流主体 15 5.3 整合共同物流资源 15 5.3.1 客户资源整合 16 5.3.2 能力资源整合 16 5.3.3 信息资源整合 16 5.3.4 物流流程整合 16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 绪论 1.1论文研究的背景 20世纪末21世纪初,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的出现,为物流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深刻认识到,快节奏的市场需求中,合作显得更为重要。企业运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合作,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率,也影响着围绕企业生产或服务所形成的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在增加,中小零售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中小零售企业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承担提供其产品或服务所涉及的所有阶段,业务外包和企业间的合作越来越广泛,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体现为物流模式之间的竞争。中小零售企业物流是社会大物流的组成部分,我国中小零售企业占零售企业总数的绝大多数,是零售业的主体,其在促进经济增长、方便群众生活、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市场繁荣、满足市场需求、创造特色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小零售企业是指将产品和服务出售给消费者供其使用的一种商业企业,是连接制造商和消费者的分销渠道的最终业务环节。零售企业从事的活动是:把产品和服务出售给消费者,从而使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得以增加的商业活动。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据初步估算,这将为超过600万户小微企业带来实惠,直接关系几千万人的就业和收入,预计年减税规模近300亿元。对此,财政部表示,今年上半年,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在此背景下出台这一政策,凸显了政府对小微企业发展、稳定经济增长、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重视和支持。大力发展我国中小零售企业,努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对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 1.2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小零售企业的发展现状,中小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物流模式选择对物流绩效的影响,共同物流模式及其内容和主体模式,中小零售企业如何实施共同物流模式等。对于上述内容本文分四个部分作出了具体的阐述。其研究意义在于,从中国中小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对中小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选择及其对企业物流绩效的影响做出了分析,并提出改善当前中小零售企业物流存在问题的建议和看法。实施共同物流模式是中小零售企业提高物流服务的有效手段。实施共同物流有助于中小零售企业整合物流资源,优化物流绩效,创造最大化顾客价值,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具高价值的物流服务,从而达到改进企业物流服务的目。 1.3论文的主要内容 了解现有的中小零售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和中小零售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中小零售企业物流管理的模式,对中小企业实行共同物流模式问题作了分析。介绍了我国中小零售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引出中小零售企业应该采用共同物流管理模式。又介绍了中小零售企业的特点以及共同物流的特点,说明中小零售企业实施共同物流模式的可行性。最后介绍中小零售企业实施共同物流模式的意义及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和中小零售企业实施共同物流模式的实施策略。 第二章 中小零售企业的物流管理现状 2.1 中小零售企业物流管理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小零售业正逐渐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主导力量,将会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零售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活动的支持,物流管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已经上升到战略层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以较低的交付成本、更好的物流服务在国内、国际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纷纷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上下功夫。物流战略的制定越来越成为企业总体战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企业主要有三种物流模式:企业自营物流、业务外包、协作物流。自营物流是货主企业利用已有的物流资源,通过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和物流技术,不断优化物流运作过程,为生产经营过程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基本方式。时下中国许多企业还在沿用传统自营物流,但近几年随着先进物流模式的出现,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重新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物流模式。业务外包是货主企业为集中精力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将经营活动所需的物流服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的基本方式。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国内起步较晚,因此,目前中国企业选择业务外包还不是很多,但是它凭借自身优势将成为企业选择的主要趋势。协作物流是货主企业自身已有的物流资源难以满足生产经营活动需要时,与供应商、社会物流企业以及消费者联合起来为有效解决物流需要开展的物流协作的基本方式,并通过资源互补、合理运作,实现企业物流经营过程的顺利进行。由于此模式可以减少企业固定物流资本投入,许多中小企业选用这种模式,但随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兴起,中小企业将把物流业务外包出去。 连锁零售企业是目前我国零售业的主体,普遍比较重视其物流体系的建设。如国内规模最大的连锁企业---国美电器集团,一方面,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建设了为区域门店服务,具备接收、验货、存储等基本功能的综合配送中心;另一方面,借助社会资源,实现配送中心向各门店及顾客的送货。   由于我国大多数便利店隶属于连锁企业,且规模普遍偏小,因此,便利店在我国零售体系的比重相对低。目前,便利店的配送模式以自营为主。   我国无店铺零售业规模较小,主要是以阿里巴巴和淘宝为代表的网上商店,除了一些零售企业的无店铺销售是利用自身的物流系统之外,大多数小型无店铺销售企业都是利用个体快递公司或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我国的无店铺销售企业连锁化程度低、规模小以及与有店铺零售业态的对接性差等原因,使得配送成为制约无店铺零售业态发展的瓶颈。    外资连锁零售企业特别注重其物流体系的适应性,他们在引进其在全球成功物流模式的基础上,也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条件的变化进行不断的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要。美国肯德基公司刚进入中国时,基本复制了在美国的物流模式,以区域市场统一采购和区域配送中心统一配送,逐步实施分区决策体制。 2.2 中小零售企业物流模式 中小零售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分解成购、销、运、存四大环节。其中的运和存,就涉及零售企业基本的物流活动。一般而言,运和存是零售物流的核心内容,围绕着这两项核心内容,会发生大量的辅助性活动,如商品包装、商品保管、商品的装卸和搬运、流通加工以及物流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送等。   物流对于零售企业非常重要。主要是因为:第一,零售物流不仅是零售企业必须的,而且需要占用大量的人、财、物资源,是零售渠道成本的主要来源之一。第二,零售物流也是零售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第三,目前理论界对零售物流的研究主要有人通过对沃尔玛进行深入研究(Stalk等,1992),将其成功的关键要素归结为其独具特色的“跨码头(cross-docking)”存货和运输系统。 2.3 我国中小零售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3.1 物流效率低 我国零售业物流效率低的主要表现有:物流活动现代化程度低,大量操作依然靠人工完成,能处理的货物数量相当有限:物流设备的使用不合理,配送车辆的货物装载不当、空载率高,配送路线选择不合理;物流环节多、流程不合理,导致运输、储存时间过长,工具周转速度慢。物流效率低下的直接后果是物流成本的提高。 2.3.2 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对零售业物流效率的提高、运营成本的降低有着巨大的作用。据报道,我国零售行业的IT总体投资占零售总额的比例还不到0.2%,而国际零售巨头基本占到2%以上。我国流通企业信息化投资占总资产平均不到2%,而国外大企业的平均水平为8%一10%。另外,物流信息化设备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就现在零售企业已经广泛使用的POS机(POS是英文Point of Sale 的缩写,即销售点终端机。它是一种多功能终端,把它安装在信用卡的特约商户和受理网点中与计算机联成网络,就能实现电子资金自动转帐,它具有支持消费、预授权、余额查询和转帐等功能,使用起来安全、快捷、可靠。)来说,这种设施及相关设备系统能生成大量数据,但企业真正应用的还不到3O%,其他先进设备的普及率和利用率就更低了,国内真正用上EDI(EDI是英文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中文译为电子数据交换,它是一个交换商业数据的标准格式。)的零售企业几乎没有。物流信息化运用层次低,我国大多数零售企业物流信息化的运用主要停留在信息的采集和传输上,对信息的处理、分析、挖掘还很少,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3.3 配送中心建设落后 配送中心是供应商与店铺的桥梁和纽带,对于零售业的物流活动至关重要。目前我国零售企业配送中心建设相当落后,主要表现为:(1)配送率低。我国零售企业配送中心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配送中心进行统一配送的比例非常低。据零点研究集团调查报告显示,在我国304家已经开展配送的商业企业中,20%的企业统一配送率在40%左右,67%的企业的配送率介于50%一70% 之间,配送率达到7O%一9O%的商业企业不足15%。而在零售业高度发达的国家,零售业物流中统一配送率一般在8O%以上。物流中心不能实现统一配送,连锁零售企业各门店的“统一采购” 就无法实现,综合采购成本的优势也无法发挥。(2)配送中心设施陈旧、落后。我国许多企业的配送中心,设施落后,没有专业的分拣设备和电子扫描装置,作业中手工仍占很大的比例;配送中心功能不完善。许多企业的配送中心功能相对比较单一,缺乏对商品的深加工能力。随着我国零售业的完全对外开放,外资零售巨头在我国的扩张必将更加疯狂。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我国零售企业必须及时解决物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中小零售企业的特点 3.1 中小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 零售企业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物流企业进行合作与协商,采用不同的物流模式。在零售企业的交易活动中,零售物流的承担者不同,发生物流的地点及路径也不同。 根据零售物流的承担者(物流费用由谁承担),可以将零售物流分为三种基本模式:供应商主导的物流模式(M1);零售商主导的物流模式(M2);物流商主导的物流模式(M3)。物流商主导的物流模式又称为“第三方”物流模式。  (1)供应商主导的物流模式,包括:①供应商→消费者(M11),即零售物流全部由供应商承担,零售企业只起展览商品、媒介交易的作用;②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M12),即由供应商将商品送至零售商,再由零售商负责将商品送至消费者或消费者自己取回;③供应商→零售商→物流商→消费者(M13),即供应商将商品送至零售商,零售商委托物流商将商品送至消费者。  (2)零售商主导的物流模式,主要是①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M21),即零售商到供应商处提货,并负责将商品送至消费者或由消费者自己取回。M12和M21从形式上看是相同的,但实际上有根本区别:M12物流费用由供应商承担,而M22物流费用则由零售商承担;②供应商→零售商→物流商→消费者(M22),即零售商到供应商处提货,然后在需要时委托物流商将商品送至消费者。  (3)物流商主导的物流模式,主要是物流商→消费者(M3),即由供应商或零售商委托第三方物流商承担全部的物流工作,零售商只需将订购与销售信息传递给物流商,物流商则根据要求完成全部的物流任务。 供应商 消费者 零售商 储存 物流商 储存 物流商 储存 附图: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 3.2 物流管理模式的选择对零售企业的影响 物流系统是零售企业的经营条件,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在中国物流业相对发展滞后但零售业的竞争已经国际化的同时,物流已成为零售业成功的关键。因此,有效合理的选择物流管理模式对零售企业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物流管理模式对中小零售企业的物流绩效有着很大的影响。物流绩效是一定时间内物流活动所创造的价值,是指物流活动过程中一定量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与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对比。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是对物流价值的事前计划与控制以及事后的分析与评估,以衡量企业物流运作系统和活动过程的投入与产出状况的分析技术和方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分析工具,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成为一个不断分析、控制和修正的动态过程。物流绩效提供所带来的周转时间缩短使企业能够快速反应,因而更具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会增强零售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从而对其整体绩效产生正面影响。 零售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式是其为了实现物流战略目标,对零售物流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而形成的物流运作和管理系统。这一“运作和管理系统”即为零售业绩效评价的对象,具体而言,零售企业绩效评价的内容就是这一“运作和管理系统”的效率和效果,也就是说是对整个供应链体系中多个群体利益的协调、平衡和兼顾。因此,对于不同物流模式的零售企业,其物流绩效的评价体系的构成会有较大差别,或者说,零售物流模式会对零售绩效评价体系各要素的内容产生直接影响。 由此可知,零售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式选择具有很重大的意义。结合当期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实施共同物流模式是提高物流服务的有效手段之一。实施共同物流有助于中小零售企业整合物流资源,优化物流绩效,创造最大化顾客价值,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具高价值的物流服务,从而达到改进企业物流服务的目的。 3.3共同物流模式 共同物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物品流通的相关作业能共同执行,共同达到高效的物流管理,它常是通过企业间结合组成的物流体系,或经物流业者的专业能力,以解决个别企业在物流方面的低效率问题。共同物流是超越行业、企业范围,以物流系统的合理化和降低物流成本为目标的。一般认为物流共同化是企业间透过物流附加价值活动的共同规划及作业,以及创造参与物流共同化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而提升整体经济与社会效益。共同物流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人”为基础的共同化,即共同配送;另一类是以“物”为基础的共同化,即共同使用物流设施、物流网点与物流工具。“共同物流化”不仅有利于微观物流主体提高物流效率,更有利于全社会物流效率,特别是社会与环境效应的提高。 “物流共同化”是指企业机构采取储运结盟的方法,处理企业运营中有关物流配送的相关作业。企业物流共同化可使加盟企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得到增强、经济效益提高、信息来源增多,从而提高加盟企业的竞争能力,促使企业在更高层次上的竞争,同时共同物流管理着眼于规模经济,可带动经济资源的整合,一方面可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总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共同运输的效率化,可适度改善交通混乱及空气污染等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中小零售企业共同物流可以是指以“多个企业”为基础的共同化,也可以指以“物”——共同使用物流设施、物流网点和物流工具的共同物流。 本文认为共同物流是围绕全部物流服务需要,运用供应链系统集成和区域集成工程技术,协调物流服务资源与服务能力,形成物流绩效最优化的基本运行方式。共同物流体系是以满足整个供应链运作的物流服务需求为目的,由共同物流政策和标准系统、共同物流运作系统和共同物流企业系统构成。共同物流政策与标准系统主要功能在于构造一个合适于共同物流运作的政策环境,促进共同物流发展。共同物流运作系统的功能是协调区域内各种运输方式,并对物流的各种设施设备资源进行整合。共同物流企业系统是由区域内各个企业构成,在共同的信息平台和市场业务平台上,众多企业寻找合作机会、交流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构成一个自由合作的物流市场。 因此,共同物流模式就是围绕物流系统中全部物流服务需要,运用供应链系统集成或区域集成工程技术,协调物流服务资源与服务能力,构建物流绩效最优化的基本组织系统与运行方式。 3.4中小零售企业采用共同物流模式的可行性和基本运作方法 我国在一定市场区域存在许多中小零售企业,为进一步提高和优化物流绩效,就必须要从供应链的全过程进行物流流程的重组,而共同物流模式刚好可以满足中小零售企业的这一需求。因此,我们会提出在区域内开展共同物流并建立相应的共同物流模式,主要包括共同采购、共同库存、共同配送和共同利用物流设施四个内容来进行基本运作。 (1)共同采购是众多中小零售企业联合起来对其各自所需要的产品进行统一的采购。其实施的主体可以是零售企业,也可以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的空间越来越小,物流成本的降低成为企业赢利的关键。只有通过有效的物流管理,从而降低企业流通成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因此企业共同采购成为中小零售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首选决策,通过共同采购,可以凭借较大的采购量获得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的优势地位。 (2)共同库存管理是一种在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之间权利责任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共同库存可以是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进行共同库存也可以是零售商与零售商之间进行库存管理,其实施的主体可以是零售商、供应商、也可以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库存管理体现了战略供应商联盟的新型企业合作关系,强调了供应链企业之间双方的互利合作关系。 (3)共同配送是指为提高物流效率对某一地区的用户进行配送时,由许多个配送企业联合在一起进行的配送。共同配送是在配送中心的统一计划、统一调度下展开的,有两种运作形式:一是由一个配送企业对多家用户进行配送。即由一个配送企业综合某一地区内多个用户的要求,统筹安排配送时间、次数、路线和货物数量,全面进行配送;二是仅在送货环节上将多家用户待运送的货物混载于同一辆车上,然后按照用户的要求分别将货物运送到各个接货点,或者运到多家用户联合设立的配送货物接收点上。这种配送有利于节省运力和提高运输车辆的货物满载率。 (4)共同利用物流设施是指参与共同物流的成员企业,对其物流的设施及设备,如运输车辆、装卸机械、搬运设备、托盘和集装箱、仓储设备及场地等共同使用。这类型的物流设施及设备主要为投资大、单个企业利用频率较低、专业化程度要求高、效益的产生对规模化的要求程度高等。中小零售企业在实施共同物流的时候,可以选择部分功能的共同化,也可以实施供应链的一体化的共同物流服务。 第四章 中小零售企业实施共同物流模式的意义 4.1 中小零售企业共同物流模式管理的方法和程序 中小零售企业共同物流模式,从企业协作主体的业种性质看可以分为垂直共同物流模式、水平共同物流模式和复合共同物流模式三种。 (1)垂直共同物流模式指具有交易关系的关联企业(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在共享需求、库存、产能和销售等信息的基础上,根据供应链的供需状况,实时地调整自己的计划和执行交付,或获取某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即供应链共同物流模式。供应链共同物流模式为了有效管理和高效运作,需要做到:在组织层面已超越了以往一般合作的界限,反映了彼此承担责任、付出和获得;在业务层面整合了企业间的业务流程,使得各个环节的对接更加紧密,流程更加通畅,资源利用更加有效;在信息层面将伙伴成员间的信息系统紧密地集成在一起,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流通和信息共享,使伙伴间能更快、更好地彼此开展协作,响应对方的需求和变化。 中小零售企业供应链管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