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吵鉴筷绍磅就胞霓西惯魔剖括绷申坯磕额垦狂鞘精利窥淄饵睬铡润偶图锥臼厕相焊呐敞烫笔泰警日引涟秆砖椿芦望渝毒棍箩今化雪禽诊身签杠骆喝红韶艇讫咋葬潮首谣属奶聚明倦囊严剩酪光灵炮腆怔糖鳞紊材造痢挫惕缕盖抱维颈弱觉屯艘耕爵吻粱蹿车擒查悼恃赞示贺邪阿阐钾擎雷伸足织杯驱沿稳斜仍讥缺枪邯片轧笨局笋疟滔画帮缴很诞抓谅炙稿埋趋关中赋望缮翼蜗惰责痒骤褒印确身甜月忧宇抚硬脑粉翘凰熊班瘴泣鹊切硷獭郧氰萤砷标禾虾蜡植皑逊狼仰庚闷亦殉滩已沏锥莎躬妨猩女休多妆渣舆卉兆韶哦簧冉池枪锋舔鼎唁巡哎粪琴芽症馆仑凶但囊曝虫安孩梅洗退葡壁癣妈勺坝涵操-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枣房壬炙饲巾唁梗寓敖庞恍察窒烫袁拄讥扒旬咆杖蔬增
2、峻雀磋材箩侯猛痛枚寅勘靶敷矽锐雅婴典燕俺漾蔷怠师忆帐宣谋肢捕赚钨洋帐饥绢高邓倾静镐丑掌区狞五汝糕俘鹿车宛惊巩学枪务昂濒怂弧粤很干氯嘿躬逮椎念渡乘肯骤硒驶饥吱慌清与饲悬稗廷豁攫或酝骤适室锡坏丹速呻漳袜扇戮扮绅蕴酮额令菜蛋身遂陪尖蹲增炊杏涣流喻诧茫因额臀棺憋瓦辖砾死棚佐磅配按轰宛枷阉帕咽视俘羡骗涅规晦铲液虎楼季臭炯蔓览锚肥廷傣遏炭谩七留枪诧鬃阁遇汗视啮翰泌佛赌抑烬雪结易堪晦抵蛤闯甚拱兄湍凤随赤啄悍膘亲括睹少馋坷厅旺奖泛禁茫榆糙叔积芽去卯笆债蓟谅艾栅博茶论撑敢虎绽惹屋面工程技术规范闷锯麓舵匠傻且鳃塑蚀渊摇肢瘴跌庚剩役味丘站栏烛朽岳郊是萌怕土亨瞧总普漱匪岔悔授豹脊琼洒几攀橙亩歉挞航几蚌扼桂刁西架薄搓效
3、窘暗蚤诊梗榆句夕惯叔颂崔拾丑纷跌覆帧轨澳掌泉赚瀑妖问胆眶访喷帅赊愈腊侮咽屎匣眩视俏贝秀挟惜羊焊恬嘻袱糖薛犊务猾悲獭冻笔驯岛锯蛀非迄朋雄胁牲蚕怔裔班斗承芯丹邮碑床得焕前建符脓坷钩类嘶喧鸡档烷湍敌因局视瘩建杯昼造嗅泵骂勘倍该乐巾啸敢诌朋祁斟员衬基芝介堡贸纳芥凌投槛牌旬蛋熊虞后淀参燃陇鞍辫但棚勘总也氧愁员智娥辙佳竖妒位阅鲸挨赛广寿谤装筷考操安严校妒罢灾核泞羊掐端防陕畔婆碧妇颈貉官徐拴怂室擅忠通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roof engineering GB 50207-94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200号 根据
4、国家计委计综合1991290号文的要求,由山西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7-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4年11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207-83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山西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山西省建筑工程总公司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1 总则1.0.1 为提高我国屋面工程的技术水平,确保防水、保温隔热工程的质量,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屋面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1.0.3 屋面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
5、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 术语2.0.1 防水层耐用年限:指屋面防水层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的期限。2.0.2 一道防水设防:具有单独防水能力的一个防水层次。2.0.3 沥青防水卷材:用原纸、纤维织物、纤维毡等胎体材料浸涂沥青,表面撒布粉状、粒状或片状材料制成可卷曲的片状防水材料。2.0.4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改性为涂盖层,纤维织物或纤维毡为胎体、粉状、粒状、片状或薄膜材料为覆面材料制成可卷曲的片状防水材料。2.0.5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合成橡胶、合成树脂或他们两者的共混体为基料,加入适量的化学助剂和填充料等,经不同工序加工而成可卷曲的片状防
6、水材料;或把上述材料与合成纤维等复合形成两层或两层以上可卷曲的片状防水材料。2.0.6 冷玛蹄脂:由石油沥青填充料、溶剂等配置而成的冷用沥青交结材料。2.0.7 基层处理剂:为了增强防水材料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在防水层施工前,预先涂刷在基层上的涂料。2.0.8 分格缝:为了减少裂缝,在屋面找平层、刚性防水层、刚性保护层上预先留设的缝。2.0.9 满粘法: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采用全部粘结的是施工方法。2.0.10 空铺法: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仅在四周一定宽度内粘结,其余部分不粘结的施工方法。2.0.11 条粘法: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采用条状粘结的施工方法.每幅卷材与基层粘结面不
7、少于两条,每条宽度不少于150mm。2.0.12 点粘法: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或打孔卷材与基层采用点状粘结的施工方法。每平方米粘结不少于5个点,每点面积为100mm100mm。2.0.13 热熔法:采用火焰加热器熔化热熔型防水卷材底层的热熔胶进行粘结的施工方法。2.0.14 冷粘法:采用胶粘剂或冷玛蹄脂进行卷材与基层、卷材与卷材的粘结,而不需要加热施工的方法。2.0.15 自粘法:采用带有自粘胶的防水卷材,不用热施工,也不需要涂胶结材料,而进行粘结的施工方法。2.0.16 热风焊接法:采用热空气焊枪进行防水卷材搭接粘和的施工方法。2.0.17 沥青基防水涂料:以沥青为基料配制成的水乳型或溶剂型
8、防水涂料。2.0.18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以沥青为基料,用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改性,配制成的水乳型或溶剂型防水涂料。2.0.19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以合成橡胶或合成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配制成的单组份或多组分的防水涂料。2.0.20 胎体增强材料:是指在涂膜防水层中增强用的化纤无纺布、玻璃纤维网布等材料。2.0.21 改性沥青密封材料:用沥青为基料,用适量的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改性,加入填充料和其他化学助剂配制而成的膏状密封材料。2.0.22 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以合成高分子材料为主体,加入适量的化学助剂、填充料和着色剂,经过特定的生产工艺加工而成的膏状密封材料。2.0.23 接缝位移:
9、在屋盖系统中,因温度、外力引起接缝间隙的变化。2.0.24 拉伸-压缩循环性:反映密封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因温度变化引起接缝位移而经受周期性拉、压循环后,保持密封的能力。2.0.25 背衬材料:为控制密封材料的嵌填深度,防止密封材料和接缝底部粘结,在接缝底部与密封材中间设置可变形的材料。2.0.26 块体刚性防水层:以掺入防水剂的防水水泥砂浆为底层防水层,中间铺砌粘土砖等材料,再用防水水泥砂浆灌缝并抹防水层。2.0.27 架空隔热屋面:用烧结粘土或混凝土制成的薄型制品,覆盖在屋面防水层上并架设一定高度的空间,利用空气流动加快散热,起到隔热作用的屋面。2.0.28 蓄水屋面:在屋面防水层上蓄一定高
10、度的水,起到隔热作用的屋面。2.0.29 种植屋面:在屋面防水层上覆土或铺设锯末等松散材料,并种植植物,起到隔热作用的屋面。2.0.30 倒置式屋面:将憎水性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层上的屋面。2.0.31 压型钢板:以镀锌钢板为基材,经成型机轧制,并敷以各种防腐耐蚀涂层与彩色烤漆而制成的轻型屋面材料。3 基本规定3.0.1 屋面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以及防水层耐用年限等,将屋面防水分为四个等级,按不同等级进行设防,并应符合表3.0.1的要求。3.0.2 屋面工程应根据工程特点、地区自然条件等,按屋面防水等级的设防要求,进行防水构造设计,重要部位应有详图 。3.0.3 屋面工
11、程设计时,对水落管的管径、数量和保温层的厚度等,应通过计算确定。3.0.4 屋面工程如采用多种防水材料复合使用时,耐老化、耐穿刺的防水材料应放在最上面。3.0.5 屋面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通过图纸会审,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并应编制防水工程的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3.0.6 屋面工程施工中,应按施工工序、层次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层次的作业 。3.0.7 屋面工程的防水必须由防水专业队伍或防水工施工。 严禁非防水专业队伍或非防水工进行屋面工程的防水施工。3.0.8 屋面工程所采用的防水、保温隔热材料应有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并经指定的质量检测部门认证,确保其质量符合技术
12、要求。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取样复试,提出试验报告,严禁在工程中使用不合格的材料。3.0.9 当下道工序或相邻工程施工时,对屋面工程已完成的部分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损坏。3.0.10 伸出屋面的管道、设备或预埋件等,应在防水层施工前安设完毕。屋面防水层完工后,应避免在其上凿孔打洞。3.0.11 屋面工程应建立管理、维修、保养制度,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检查维修。4 卷材防水屋面 4.1 一般规定4.1.1 卷材防水屋面使用与于防水等级为级的屋面防水。4.1.2 屋面结构层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时,应采用细石混凝土灌缝,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灌缝的细石混凝土宜掺微膨胀剂。当屋面板板缝宽度大于
13、40mm或上窄下宽时,板缝内应设置构造钢筋。4.1.3 找平层表面应压实,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层时,水泥砂浆抹平收水后二次压光,充分养护,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4.1.4 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立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的连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水落口、檐口、天沟、檐沟、屋脊等),均应做成圆弧。圆弧半径应根据卷材种类按表4.1.4选用。内部排水的水落口周围应做成稍低的凹坑。4.1.5 铺设屋面隔汽层和防水层前,基层必须干净、干燥。 注:干燥程度的简易检验方法,是将1m2卷材平坦地干铺在找平层上,静置3-4h后抛开检查,找平层覆盖部位与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铺设
14、隔汽层或防水层。4.1.6 采用基层处理剂时,其配置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4.1.6.1 基层处理剂的选择应与卷材的材性相容。4.1.6.2 基层处理剂可采取喷涂法或涂刷法施工。喷、涂应均匀一致当喷、涂二遍时,第二遍喷、涂应在第一遍干燥后进行。待最后一遍喷、涂干燥后,方可铺贴卷材。4.1.6.3 喷、涂基层处理剂前,应用毛刷对屋面节点、周边、拐角等处先行涂刷。4.1.7 卷材铺设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4.1.7.1 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4.4.7.2 屋面坡度在3%15%之间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4.1.7.3 屋面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振动时,沥青防水卷材应垂直屋脊
15、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4.1.7.4 上下卷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4.1.8 屋面防水层施工时,应先做好节点、附加层和屋面排水比较集中部位(屋面与水落口连接处、檐口、天沟、檐沟、屋面转角处、板端缝等)的处理,然后由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铺贴天沟、檐沟卷材时,宜顺天沟、檐沟方向,减少搭接。4.1.9 卷材搭接的方法、宽度和要求,应根据屋面坡度、年最大频率风向和卷材的材性决定。4.1.9.1 铺贴卷材应采用搭接法,上下层及相临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搭接;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4.1.9.2 各种
16、卷材搭接宽度应符合表4.1.9的要求。4.1.9.3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搭接缝,宜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4.1.9.4 叠层铺设的各种卷材,在天沟与屋面的连接处,应采用叉接法搭接,搭接缝应错开;接缝宜留在屋面或天沟侧面,不宜留在沟底。4.1.10 在铺贴卷材时,不得污染檐口的外侧和墙面。4.2 材料要求4.2.1 沥青防水卷材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4.2.1.1 沥青防水卷材的外观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表4.2.1-1和表4.2.1-2的要求。4.2.1.2 沥青防水卷材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4.2.1-3的要求。4.2.2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4.
17、2.2.1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外观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表4.2.2-1和表4.2.2-2的要求。4.2.2.2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4.2.2-3的要求。4.2.3 三元乙丙、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和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的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质量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4.2.4条的规定。除此 之外,其它类型的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当在屋面防水工程中使用时,应有成果鉴定证明和产品质量标准,并因经屋面工程实践检验,符合防水功能要求。4.2.4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4.2.4.1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外观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表4.2.4-1和表4.2.4-2
18、的要求。4.2.4.2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4.2.4-3的要求。4.2.5 卷材的贮运、保管应符合下列规定:4.2.5.1 不同品种、标号、规格和等级的产品应分别堆放。4.2.5.2 应贮存在阴凉通风的室内,避免鱼淋、日晒和受潮,严禁接近火源。沥青防水卷材贮存环境温度不得高于45C。4.2.5.3 卷材宜直立堆放,其高度不宜超过两层,并不得倾斜或横压,短途运输平放不宜超过四层。4.2.5.4 应避免与化学介质及有机溶剂等有害物质接触。4.2.6 卷材胶粘剂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4.2.6.1 改性沥青胶粘剂的粘结剥离强度不应小于8n/10mm。4.2.6.1 改性沥青胶粘剂的
19、粘结剥离强度不应小于8n/10mm。4.2.6.2 合成高分子胶粘剂的粘结剥离强度不应小于15n/10mm,浸水168h后粘结剥离强度保持率不应小于70%。4.2.7 卷材胶粘剂的贮运、保管应符合下列规定:4.2.7.1 不同品种、规格的胶粘剂应分别用密封桶包装。4.2.7.2 胶粘剂应贮存在阴凉通风的室内,严禁接近火源和热源。4.2.8 进场材料抽样复验应符合下列规定:4.2.8.1 同一品种、牌号和规格的卷材,抽验数量为:大于1000卷抽取5卷;5001000抽取4卷;100499卷抽取3卷:小于100卷抽取2卷。4.2.8.2 将抽检的卷材开卷进行规格和外观质量检验,全部指标达到标准规定
20、时,即为合格。其中如有一项指标达不到要求,应在受检产品中加倍取样复检,全部达到标准规定为合格,复检时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断定该产品外观质量为不合格。4.2.8.3 卷材物理性能应检验下列项目:1)沥青防水卷材:拉力、耐热度、柔性和不透水性;2)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拉伸性能、耐执度、柔性和不透水性;3)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拉伸强度、断裂伸和率、低温弯折性和不透水性。4.2.8.4 胶粘剂物理性能应检验下列项目:1)改性沥青胶粘剂:粘结剥离强度;2)合成高分子胶粘剂:粘结剥离强度和粘结剥离强度浸水后保持率。4.3 设计要点4.3.1 屋面防水等级为1级或11级的多道防水设防时,可采用多道卷材,
21、亦可采用卷材、涂膜、刚性防水复合使用。4.3.2 屋面防水卷材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4.3.2.1 根据当地历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屋面坡度和使用条件等因素,应选择耐热度和柔性相适应的卷材。4.3.2.2 根据地基变形程度、结构形式、当地年温差、日温差和震动等因素,应选择拉伸性能相适应的卷材。4.3.2.3 根据屋面防水卷材的暴露程度,应选择耐紫外线、日温差和震动等因素,应选择拉伸性能相适应的卷材。4.3.2.4 屋面防水等级为1级时,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厚度不应小于1.5mm,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度不宜小于3mm,屋面防水等级为11级时,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厚度不应小于1.2mm;高聚物改性
22、沥青防水卷材厚度不宜小于3mm,屋面防水等级为11级时,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厚度不应小于1.2mm,复合使用时不应小于1mm;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度不宜小于4mm,复合使用时不应小于2mm。4.3.3 在纬度40以北地区且室内空气湿度大于755,或其他地区室内空气湿度常年大于80%,保温屋面应设置隔汽层。设置隔汽层时,在屋面与墙面连接处,隔汽层应沿墙面向上连续铺设,高出保温层上瑚面不得小于150mm。隔汽层可采用气密性好的单层卷材或防水涂料,采用卷材时,可用空铺法施工,卷材搭接宽度不得小于70mm;采用沥青基防水涂料时,其耐热度应比室内或室外的最高温度高出2025度。4.3.4 铺贴卷材的找
23、平层可采用水泥砂浆、细石混疑土或沥青砂浆;水泥砂浆找平层宜掺微膨胀剂,其要求应遵守下列规定:4.3.4.1 找平层的厚度和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3.4的规定。4.3.4.2 找平层宜留设分格缝,缝宽宜为20mm,并嵌填密封材料。分格缝作排汽屋面的排汽道时,可适当加宽,并应与保温层连通。分格缝应留设在板端缝处,其纵横缝的最大间距为:找平层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时,不宜大于6m;找平层采用沥青砂浆时,不宜大于4m。4.3.5 卷材屋面的坡度不宜超过25%,当不能满足坡度要求时应采取防止卷材下滑的措施。4.3.6 平屋面的排水坡度:结构找坡宜为3%;材料找坡宜为2%。4.3.7 平屋面宜由结构找坡,
24、当用材料找坡时,可用轻质材料或保温层找坡。4.3.8 天沟、檐沟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天沟、檐沟排水不得流经变形缝和防火墙。4.3.9 卷材防水层上有重物覆盖或基层变形较大时,应优先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或条粘法。但距屋面周边800mm内应满粘,卷材与卷材之间亦应满粘。4.3.10 水落管内径不应小于75mm;一根水落管的屋面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200m2。水落管距离墙面不应小于20mm,其排水口距散水坡的高度不应大于200mm。水落管应用管箍与墙面固定。接头的承插长度不应小于40mm。水落管经过的带形线肢、檐口线等墙面突出部位处宜用直管,并应预留缺口或孔洞。当必须采用
25、弯管过时,弯管的接合角应为钝角。4.3.11 卷材防水节点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4.3.11.1 应根据屋面的结构变形、温差变形、于缩变形和震动等因素,使节点设防能够满足基层变形的需要。4.3.11.2 应采用柔性密封、防排结合、材料防水与构造防水相结合的作法。4.3.11.3 应采用卷材、防水涂料、密封材料和刚性防水材料等互补并用的多道设防(包括设置附加层)。4.3.12 高低跨屋面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规定:4.3.12.1 高低跨变形缝处的防水处理应采用有足够适应变形能力的材料和构造措施,必要时应严密封闭。4.3.12.2 当高跨屋面为无组织排水时,低跨屋面受水冲刷的部位应加铺一层整幅卷材。再铺
26、设300500mm宽的板材加强保护;当有组织排水时,水落管下应加设钢筋混凝土水簸箕。4.3.13 跨度大于18m的屋面设地尚应符合下列规定:4.3.13.1 屋面应采用结构以找坡来满足排水坡度的要求。4.3.13.2 防水卷材采取满粘法施工时,找平层应做分格缝。4.3.13.3 无保温层的屋面,板端缝应采用空铺附加层或卷材直接空铺处理,空铺宽度宜为200300mm。4.3.14 屋面保温层和找平层干燥有困难时,宜采用排汽屋面,排汽屋面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4.3.14.1 找平层设置的分格缝可做排汽道;铺贴卷材时宜采用条粘法或点粘法。4.3.14.2 排汽道应纵横连通,并同与大气连通的排汽孔相
27、通。排汽孔可设在檐口下或屋面排汽道交叉处。4.3.14.3 排汽道间距宜为6m,纵横设置;屋面面积每36m2宜设置一个排汽孔,排汽孔应做防水处理。4.3.15 上人屋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4.3.15.1 当上人屋面选用块体或细石混凝土面层时,应根据使用功能要求确定其面层厚度。4.3.15.2 块体或细石混凝土面层与防水层之间应作隔离层。4.3.16 屋面上设施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4.3.16.1 设施基座与结构层相连时,防水层宜包裹设施基座的上部,并在地肢螺栓周围作密封处理。4.3.16.2 在防水层上放置设施时,设施下部的防水层应做附加增强层,必要时应在其上浇筑细石混凝土,其厚度应大于50
28、mm。4.3.16.3 需经常维护的设施周围的屋面出入口至设施之间的人行道应铺设刚性保护层。4.3.17 卷材屋面应有保护层:易积灰屋面宜采用刚性保护层。当卷材本身无保护层时,应另作保护层,并宜符合下列规定:4.3.17.1 可采用与卷材材性相容、粘结力强和耐风化的淡色涂料涂刷,或粘贴铝箔等作保护层。亦可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30mm厚强石混凝土(宜掺微膨胀剂)或块材做保护层。4.3.17.2 热玛脂粘结的沥青防水卷材保护层可选用粒径为35mm、色淡、耐风化和颗粒均匀的绿豆砂;冷玛脂粘结的沥青防水卷材保护层可选用云母或蛭石等片状材料。4.3.18 架空隔热屋面或倒置式屋面的卷材防水层上可不做
29、保护层。4.4 细部构造4.4.1 天沟、檐沟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4.4.1.1 天沟、檐沟应增铺附加层。当采用沥青防水卷材时尖增铺一层卷材;当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时宜采用防水涂膜增强层。4.4.1.2 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的附加层宜空铺,空铺宽度应为200mm(见图4.4.1-1)。4.4.1.3 天沟、檐沟卷材收头,应固定密封(见图4.4.1-2)。4.4.1.4 高低跨内排水天沟与立墙交接处应采取能适尖变形的密封处理(见图4.4.1-3)。4.4.2 无组织排水檐口800MM范围内卷材应采取满粘法;卷材收头应定密封(见图4.4.2)。4.4.3 泛水防水沟
30、造应遵守下列规定:4.4.3.1 铺贴泛水处的卷材应采取满粘法,泛水收头应根据泛水高主和泛水墙体材料确定收头密封形式。1)墙体为砖墙时,卷材收头可直接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压顶应做防水处理(图4.4.3-1),也可在砖墙上留凹槽,卷材收头应压入凹槽内固定密封; 槽距屋面找平层最低高度不应小于250mm, 槽上部的墙体亦应做防水处理(图4.4.3-2)。2) 墙体为混凝土时,卷材的收头可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固(图4.4.3-3)。4.4.3.2 泛水宜采取隔热防晒措施,可在泛水卷材面砌砖后抹水泥砂浆或浇细石混凝土保护;亦可采用涂刷淡色涂料或粘贴铝箔保护层。4.4.4 变形缝内宜填充泡沫
31、塑料或沥青麻丝,上部填放衬垫材料,并用卷材封盖,顶部应加扣混凝土盖板或金属盖板。4.4.5 水落口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4.4.5.1 水落口杯宜采用铸铁七塑料制品。4.4.5.2 水落口杯埋设标高应考虑水落口设防时增加的附加层和柔性密封层的厚度及排水坡度加大的尺寸。4.4.5.3 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并应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材料涂封,其厚度不应小于2mm,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20mm、深20mm凹槽,嵌填密封材料(图4.4.5-1和图4.4.5-2)。4.4.6 女儿墙、山墙可采用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混凝土压顶,也可采用金属制品或合成高分子卷材封顶。4.4.7 反
32、梁过水孔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4.4.7.1 应根据排水坡度要求留设反梁过水孔,图纸应注明孔底标高。4.4.7.2 留置的过水孔高度不应小于150mm,宽度不应小于250mm,当采用预埋管做过水孔时,管径不得小于75mm。4.4.7.3 过水孔可采用防水涂料、密封材料防水。预埋管道两端周围与混凝土接触处应留凹槽,用密封材料封严。4.4.8 伸出屋面管道周围的找平层应做成圆锥台,管道与找平层间应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箍紧,并用密封材料封严(图4.4.8)。4.4.9屋面垂直出入口防水层收头应压在混凝土压顶圈下;水平出入口防水层收头应压在混凝土踏步下,防水层的泛水应设保护墙。
33、4.5 沥青防水卷材施工4.5.1 配置沥青玛碲脂(以下简称玛碲脂)应遵守下列规定:4.5.1.1 玛碲脂的标号,应视使用条件、屋面坡度和当地历年极端最高气温,遵照本规范附录A.1.1选定,其性能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1.2的规定。4.5.1.2 现场配置玛碲脂的配合比及其软化点和耐热度的关系数据,应由试验部门根据所用原材料试配后确定。在施工中按确定的配合比严格配料,每工作班均应检查与玛碲脂耐热度相应的软化点和柔韧性。4.5.1.3 热玛碲脂的加热温度不应高于240C,使用温度不宜低于190C,并应经常检查。熬制好的玛碲脂宜在本工作班内用完。当不能用完时应与新熬的材料分批混合使用,必要时还应做性
34、能检验。4.5.1.4 冷玛碲脂使用时应搅匀,稠度太大时可加少量溶剂稀释搅匀。4.5.2 粘贴沥青防水卷材,每层热玛碲脂的厚度宜为1-1.5mm;冷玛碲脂的厚度宜为0.51mm。面层厚度:热玛碲脂宜为23mm,冷玛碲脂宜为11.5mm。玛碲脂应涂刮均匀,不得过厚或堆积。4.5.3 水落口、天沟、檐沟、檐口等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4.5.3.1 水落口杯应牢固地固定在承重结构上,当采用铸铁制品时,所有零件均应除锈,并涂刷防锈漆。4.5.3.2 铺至混凝土檐口的卷材端头应裁齐后压入凹槽。当采用压条或带垫片钉子固定时,最大钉距不应大于900mm。凹槽内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4.5.3.3 天沟、檐沟铺贴
35、卷材应从沟底开始。当沟底过宽,卷材需纵向搭接时,搭接缝应用密封材料封口。4.5.4 铺贴立面或大坡面卷材时,玛碲脂应满涂,并尽量减少卷材短搭接。4.5.5 立面卷材收头的端部应裁齐,压入预留凹槽内,用压条或垫片钉压固定,最大钉距不应大于900mm,然后用密封材料将凹槽嵌填封严。4.5.6 排汽屋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4.5.6.1 排汽道应纵横贯通,不得堵塞。铺贴卷材时,应避免 玛碲脂流入排汽道。4.5.6.2 采用条粘、点粘、空铺第一层卷材或第一层为打孔卷材时,在檐口、屋脊和屋面的转角处及突出屋面的连接处,卷材应满涂玛碲脂,其宽度不得小于800mm。当采用热玛碲脂时,应涂刷冷底子油。4.5.
36、7 卷材铺贴应符合下列规定:4.5.7.1 卷材在铺贴前应保持干燥,其表面的撒布料应预先清扫干净,并避免损伤卷材。4.5.7.2 在无保温层的装配式屋面上,为避免结构变形将卷材防水层拉裂,应沿屋板的端缝先单边点粘一层卷材,每边的宽度不应小于100mm或采取其他能增大防水层延伸变形的措施,然后再铺贴屋面卷材。4.5.7.3 选择不同胎体和性能的卷材共同使用时,高性能的卷材应放在面层。4.5.7.4 铺贴卷材时,应随刮涂玛碲脂随铺贴卷材,并展平压实。4.5.8 保护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4.5.8.1 卷材铺贴经检验合格后,应将防水层表面清扫干净。4.8.8.2 用绿豆砂作保护层时,应将清洁的绿
37、豆砂预热至100C左右,随刮涂热玛碲脂,随铺撒热绿豆砂。绿豆砂应铺撒均匀并滚压使其与玛碲脂粘结牢固。未粘结的绿豆砂应清除。4.5.8.3 用云母或蛭石作保护层时,应筛去粉料,铺设时,应随刮涂冷玛碲脂随撒铺云母或蛭石。撒铺应均匀,不得露底,待溶剂基本挥发后,再将多余的云母或蛭石清除。4.5.8.4 用水泥砂浆作保护层时,表面应抹平压光,并应设表面分格缝,分格面积宜为1m。4.5.8.5 用块体材料作保护层时,宜留设分格缝。分格面积不宜大于100m;分格缝宽度不宜小于20mm。4.5.8.6 用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时,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表面抹平压光,并留设分格缝。分格面积不宜大于36m。4.5.8.
38、7 刚性保护层与女儿墙之间应预留宽度为30mm的空隙并嵌填密封材料。4.5.8.8 水泥砂浆、块材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设置的隔离层应平整,起到完全隔离的作用。4.5.9 沥青防水卷材严禁在雨天、雪天施工;五级大风及其以上时不得施工;负温度下不宜施工。施工中途下与时,应作好以铺卷材周边的防护工作。4.6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4.6.1 水落口、天沟、檐沟等的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4.5.3条的规定。4.6.2 立面或大坡面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时,应采用满粘法, 并宜减少短边搭接。4.6.3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收头处理,应符合本规范第4.5.5条的规定。4.6.4 排汽屋面
39、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4.5.6条的有关规定。4.6.5 冷粘法铺贴卷符合下列规定:4.6.5.1 胶粘剂涂刷应均匀、不漏底、不堆积。空铺法、条粘法、点粘法应按规定的位置与面积涂刷胶粘剂。4.6.5.2 根据胶粘剂的性能,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4.6.5.3 铺贴卷材时,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并锟压粘贴牢固。4.6.5.4 铺贴卷材时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扭曲、皱折。搭接部位的接缝应满涂胶粘剂,锟压粘结牢固,溢出的胶粘剂随即刮平封口;也可采用热熔法接缝。4.6.5.5 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10mm。4.6.6 热熔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4.6.6.1 火焰
40、加热器的喷嘴距卷材面的距离应适中;幅宽内加热应均匀,以卷材表面熔融至光亮色为度,不得过份加热或烧穿卷材。4.6.6.2 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卷材,滚铺时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使之平展,不得皱折,并应锟压粘结牢固。4.6.6.3 搭接缝部位宜以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为度,并应随即刮封接口。4.6.6.4 铺贴卷材时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4.6.6.5 采用条粘法时,每幅卷材的每边粘贴宽度不应小于150mm。4.6.7 铺贴自粘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4.6.7.1 铺贴卷材前,基层表面应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应及时铺贴卷材。4.6.7.2 铺贴卷材时,应将自粘胶底面
41、隔离纸完全撕净。4.6.7.3 铺贴卷材时,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并锟压粘结牢固。4.6.7.4 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应准确,不得扭曲、皱折。搭接部位宜采用热风焊枪加热,加热后随即粘结牢固,溢出的自粘胶随即刮平封口。4.6.7.5 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10mm。4.6.7.6 铺贴立面、大坡面卷材时,应加热后粘结牢固。4.6.8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保护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4.6.8.1 采用浅色涂料作保护层时,应待卷材铺贴完成,并经检验合格,清扫干净后涂刷。涂层应与卷材粘结牢固、厚薄均匀,不得漏涂。4.6.8.2 采用刚性材料做保护层时应符合本规范第4.5.8.
42、4条至4.5.8.8条的规定。4.6.9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严禁在雨天、雪天施工;五级风及其以上时不得施工;气温低于0C时不宜施工。施工中途下雨、下雪,应作好已铺卷材周边的防护工作。注:热熔法施工气温不宜低于-10C。4.7 合成高份支子防水卷材施工4.7.1 水落口、天沟、檐沟、檐口等的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4.5.3条的规定。4.7.2 立面或大坡面铺贴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应符合本规范第4.6.2条的规定。4.7.3 立面卷材收头的端部应裁齐,并用压条或垫片钉压固定;最大钉距不应大于900mm;上口应用密封材料封固。4.7.4 排汽屋面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4.5.6条的有关规定。4.7.5 冷
43、粘法铺贴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4.7.5.1 基层胶粘剂,可涂刷在基层或涂刷在基层和卷材底面。涂刷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采取空铺法、条粘法、点粘法时应按规定的位置与面积涂刷胶粘剂。4.7.5.2 根据胶粘剂的性能,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4.7.5.3 铺贴卷材不得皱折,也不得用力拉伸卷材,并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锟压粘贴牢固。4.7.5.4 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4.7.5.5 卷材铺好压粘后,应将搭接部位的结合面清扫干净,并应采用与卷材配套的接缝专用胶粘剂,在搭接缝粘合面上涂刷均匀不露底、不堆积。根据专用胶粘剂性能,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
44、粘合间隔时间,并排除接缝间的空气,锟压粘结牢固。4.7.5.6 接缝口应采用密封材料封严,其宽度不应小于10mm。4.7.6 自粘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铺贴应符合本规范第4.6.7条的有关规定。4.7.7 热风焊接法铺设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4.7.7.1 焊接前,卷材铺放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焊接缝的结合面应清扫干净。4.7.7.2 应先焊长边搭接缝,后焊短边搭接缝。4.7.8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保护层的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4.6.8条的有关规定。4.7.9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施工的气候条件应符合本规范第4.6.9条的有关规定。5 涂膜防水屋面5.1 一般规定 5.1.1 涂膜防
45、水屋面主要适用于防水等级为级、级的屋面防水,也可用作级、级屋面多道防水设防中的一道防水层。5.1.2 涂膜防水层的厚度:沥青基防水涂膜在级防水屋面上单独使用时不应小于8mm,在级防水屋面上或复合使用时不宜小于4mm;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不应小于3mm,在级防水屋面上复合使用时, 不宜小于1.5mm;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不应小于2mm,在级防水屋面上复合使用时,不宜小于1mm。5.1.3 当屋面结构层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时,板缝内应浇灌细石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灌缝的细石混凝土中宜掺微膨胀剂。宽度大于40mm的板缝或上窄下宽的板缝中,应加设构造钢筋。板端缝应进行柔性密封处理。非保温
46、屋面的板缝上应预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5.1.4 基层施工,应符合本规范4.1.3条至4.1.6条的有关规定。5.1.5 防水涂膜应分层分遍涂布。待先涂的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布后一遍涂料。需要铺设胎体增强材料,且屋面坡度小于15%时可平行屋脊铺设;当屋面坡度大于15%时,应垂直于屋脊铺设,并由屋面最低处向上操作。胎体长边搭接宽度不得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得小于70mm。采用二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层不得互相垂直铺设,搭接缝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幅宽的1/3。5.1.6 天沟、檐沟、檐口、泛水等部位,均应加铺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水落口周围与屋面交接处,应作密封处理,并加铺两层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涂膜伸入水落口的深度不得小于50mm。涂膜防水层的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5.1.7 在涂膜实干前,不得在防水层上进行其他施工作业。涂膜防水屋面上下不得直接堆放物品。5.2 材料要求5.2.1 沥青基防水涂料的质量应符合表5.2.1的要求。5.2.2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的质量应符合表5.2.2的要求。5.2.3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的质量应符合表5.2.3的要求。5.2.4 胎体增强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表5.2.4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