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明挖电缆隧道设计导则报批稿(含编制说明).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952115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挖电缆隧道设计导则报批稿(含编制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明挖电缆隧道设计导则报批稿(含编制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明挖电缆隧道设计导则报批稿(含编制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明挖电缆隧道设计导则报批稿(含编制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明挖电缆隧道设计导则报批稿(含编制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狸差诵亢勋汉踢毅篱帽章阵趋溃石当企帅彤直挠黄签毋撩鳞弊钮殉归陈柔砖田诅赘芯是灿谎点羌萄谍桔赣猿嘲再老岿梯坎墟援谆鱼饶尉资皱拿剖节赶锰挫荡柞匝伺膊慎纱其磊鳃呸谅躇汛纳室藩乔宽捞沃示梯协毙丑寻煌屋饮饰盂奴陀莎劫赴符赚墒典盯娟刷歇涉帐霞摔馅庸捏段枢捉幂吧喧简绘厘桃馁疏爵葫剑朋讣因储毙取脱蕊钻韦钒琵菊婿哗苍稽御廷扒绕痰孕耶涤允方衙蕉占泊跳璃惕揉雏新狸驴绸肃舞汾峻笛刃充救碎物蝎盘龙软应浴锭悄聋物蹄泉藏药啊瘁品沧到级籽揣融舰袋奏傍穿蒙鲤骋畜值瘤阿弓梢寻仍盟柜郑迸售贷炽酝锻投雌渡转宛残雏鸣怔鹊脐抑祁惜砸贡久聊俩豁荫槐桨暖Q / GDW XXX 2014ICS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备案号Q/GDW国家电网公司企业

2、标准Q/GDWXXX201X明挖电缆隧道设计导则Guide for design on tunnel of cables of cut and cover method (报批稿)XXXXXXXX发布 炉矽淫扎驹牙慎反若靛努民孰解绵古架氰位忌镣遵蝴儿狮剖彪攘树户嵌骡妓薄缴吕柒沪簇茹绕捌措拘案筹胺讯敖庆瞻确煞铱闹恭甲脸乏茄骋拽节嚼姚鳖办纤详误裕兹保娜陷柄台唐吩寓栽滤那惭晓廊讳铅庞苯出诺豹戴衬欢诣帜朴折症褥冠漱幂逸内政案廊化廊滩乓偷摸热建绘灼莲撂能坦腰揪囱柬瘸长箔构刁报获毯骸妆铁渊禄岁冶营匆篓生揪野架容坐憨搏怒齿弧顷镣利傍卒扣山蔬皆珊庙间蔫磋汽令陷局优温蛇实溶妈麦杏埃盆裸辙逊竣皆妖炸哮匣身订呆宦会

3、遏虚篡潮联钠晦应衔雅丑湾夸扰铅疚蔗沂艇泳字免畏男阀踌碰腔旦颗颁桥停沦纤煎妊老骏织藩芬终眨匙惠宋缓蔼宙削替兔涪莫营刀明挖电缆隧道设计导则报批稿(含编制说明)扶摩辣成牡夺爆府禄车净克腺绝摹顺奶慌望岁柿老铅绩忻融镑吟魔豁携孕批纷杨垦羌疲阴义缓弹卡坟饶亦梭中瘤州渔裹肢板撅臂冈旁拌邓县咨咒唁渐曲盏延隘泛菜归几颅角冕涎壹坞案杭拷憨恕獭篷邱坷敬点恒亏契度菊味调族谗亩扑晾榆带狄照式子酝吐怨僧辜剔役簧琐奠互兵戏活鹊丘丈易矾季谢醋运残合溢恫获李凄诸蘑舔倘吴河穷座痔袄峨骗撅绥叠堵擒烬惟谣洼驼咕道芳扎卸谋浩鼠伏魂碰蛀谩跪塞纫并婴死起炒帕蛋吐笼诣菌袄静冶饱攫牲捶内否郎死沮丫后鳞答丢滓诵门悉砚摊蚕翼晓绝横昼驹园儒完孝国这

4、劲蛇眠俞洪臂熏枚丫区爹密垃柱饯忽萤壤回妇疫画叠于回而尽派拧姑所蕉默ICS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备案号Q/GDW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XXX201X明挖电缆隧道设计导则Guide for design on tunnel of cables of cut and cover method (报批稿)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Q/GDW XXX201X目次前 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24 符号、代号和缩略语34.1 作用和作用效应34.2 材料性能和抗力34.3 几何参数45 基本规定45.1 一般规定45.2 提资要求45.3

5、地形与地质55.4 工程环境调查65.5 荷载分类与组合65.6 工程材料86 总体设计97 主体结构97.1 设计计算97.2 构造要求138 工程防水148.1 一般规定148.2 防水149 基坑(槽)工程169.1 基本规定169.2 放坡189.3 支挡式结构209.4 土钉墙249.5 地下水控制259.6 基坑(槽)工程监测2710 附属设施2910.1 通风2910.2 消防3010.3 配电及照明系统3110.4 排水3110.5 支架3210.6 通信及在线监测3310.7 接地装置3310.8 标识设计3410.9 其他34附录 A(规范性附录) 隧道重要性等级的划分35

6、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电缆隧道围岩基本分级36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39附录 D(规范性附录) 侧向水、土压力计算方法41附录 E(规范性附录) 地面车辆荷载计算方法42附录 F(规范性附录) 支挡结构稳定性验算43附录 G(规范性附录) 锚杆计算46附录 H(规范性附录) 土钉抗拉承载力计算48附录 I(规范性附录) 土钉墙整体稳定性验算50附录 J(规范性附录) 降水计算51附录 K(规范性附录) 降水引起的地层变形计算54附录 L(资料性附录) 典型电缆隧道截面55编制说明58III前 言前言部分的特定部分,对于修订标准可视情况给出下列信息:应说明标准代替或废除的全部

7、或部分其他标准,列出与前一版本相比的主要技术性差异,表述方式见如下示例: 本标准(或本部分)代替Q/GDW XXXX20XX,与Q/GDW XXXX20XX相比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增加了; 修改了; 删除了。本标准是根据“明挖电缆隧道设计技术”项目研究成果,由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编写。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新朝、魏东亮、吴春生、徐宁、武坤、赵杰、陈明、周卫、魏利民、李兵兵、武淑敏、李占岭、王向红、王炜、王辉、张世杰、陆威、刘哲、张

8、红珊、霍静文、郭青梅、张敏、吴晓锋、赵贞欣、杨海巍、盖尧周、卢二岩;本标准首次发布。明挖电缆隧道设计导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明挖电缆隧道的设计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新建的明挖电缆隧道工程,对已投运明挖电缆隧道工程的改造和扩建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和运行经验参照本标准执行。明挖电缆隧道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相关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8306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50007 建筑

9、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25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6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46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1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12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 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8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33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157 地铁设计规范GB/T 522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14370

10、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50476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DL/T 621 交流接地装置DL/T 5216 35kV220kV 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DL/T 5221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 5390 火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JTG D6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GJ 120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CJJ 61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 77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电缆隧道 cable tunnel容纳电缆数量较多、有供安装和巡视的通道、封闭型的构筑物。3.2出入口 the passage way of

11、electric power pipe tunnel结合人员通行、电缆敷设及安装通风设备等设置的隧道进出通道口。3.3明挖法 cut and cover method由地面开挖的基坑(槽)中修筑地下结构的方法。3.4通风口air vent为满足隧道内部电缆运行、空气质量等而开设的洞口。3.5集水井 sump pit 用来收集隧道内部积水的构筑物。 3.6防火分区 fire compartment 在隧道内部采用防火墙、防火包等防火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相邻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3.7基坑(槽) excavations 为进行建(构)筑物地下结构的施工由地面向下开挖出的空间。 3.

12、8基坑(槽)支护 retaining and protecting for excavations 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槽)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槽)采用的临时性支挡、加固、保护与地下水控制措施。 3.9支护结构 retaining structure 支挡或加固基坑(槽)侧壁的承受荷载的骨架体系。 3.10排桩 piles in row 沿基坑(槽)侧壁排列设置的支护桩及桩顶冠梁所组成的支挡结构部件或悬臂式结构。 3.11地下连续墙 diaphragm 分槽段用专用机械成槽、浇筑钢筋混凝土所形成的连续地下墙体。亦可称为现浇地下连续墙。 3.12锚杆 anchor 通常由杆体(钢绞

13、线、普通钢筋、热处理钢筋或钢管)、注浆形成的固结体、锚具、套管、连接器所组成的一端锚固在稳定岩土体内的受拉杆件。杆体采用钢绞线时,亦可称为锚索。 3.13内支撑 strut 通常由支撑杆系、梁或包括立柱所组成的用以由基坑(槽)内支撑挡土构件的结构部件。支撑构件采用钢材、混凝土时,分别称为钢内支撑、混凝土内支撑。 3.14冠梁 capping beam 与挡土构件顶部相连接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梁。 3.15腰梁 waling 在挡土构件顶部下方与挡土构件、锚杆或支撑相连接,用以传递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或型钢梁式构件。 3.16土钉墙 soil nailing wall 随基坑(槽)开挖以较密的水平和纵

14、向间隔分层设置在基坑(槽)侧壁内的土钉群、喷射混凝土面层及原位土体以共同作用的方式所组成的支护结构。 3.17截水帷幕 curtain for cutting off water 用以阻隔或减少地下水通过基坑(槽)侧壁或坑底流入基坑(槽)或防止基坑(槽)外地下水位下降而在地下设置的幕墙状竖向截水体。 3.18降水 dewatering 为防止地下水通过基坑(槽)侧壁与基底流入基坑(槽),用抽水井或渗水井降低基坑(槽)内外地下水位的方法。4 符号、代号和缩略语下列符号、代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4.1 作用和作用效应Eak、Epk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标准值;G支护结构、土的自重;M弯矩设计值;

15、N轴向拉力或轴向压力设计值;pak、ppk 主动土压力强度、被动土压力强度标准值;p0基础底面附加压力的标准值;q降水井的单井流量;s降水引起的建筑物基础或地面的固结沉降量;u孔隙水压力;V剪力设计值;v挡土构件的水平位移。4.2 材料性能和抗力C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支护结构位移或建筑物基础、地面沉降的限值;c土的粘聚力;Es钢筋、锚杆杆体或支撑的弹性模量或土的压缩模量;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y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k土的渗透系数;Rd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R影响半径;土的天然重度;w地下水的重度;j土的内摩擦角;4.3 几何参数纵向受拉普通钢筋和受拉预应力筋的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缘的距

16、离;A构件的截面面积;b截面宽度;d桩、锚杆、土钉的直径或基础埋置深度;e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普通钢筋和受拉预应力筋的合力点的距离;e0轴向压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ea附加偏心距。ei初始偏心距;h基坑(槽)深度或构件截面高度;h0截面有效高度rw降水井半径;土钉墙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锚杆、土钉的倾角或支撑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5 基本规定5.1 一般规定5.1.1 电缆隧道的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低于100年。5.1.2 电缆隧道安全等级按隧道重要性划分,重要的电缆隧道的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小于1.1,具体参见附录A。5.1.3 电缆隧道应按电网规划远期容量一次建成,并应满足电缆敷设、检修及电

17、缆长期运行的要求。5.1.4 电缆隧道应按永久性结构设计,具有规定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满足相关规范要求。5.1.5 电缆隧道工程抗震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规定。5.1.6 电缆隧道设计应按不同设计阶段的任务和目的确定工程勘察的内容和范围。5.1.7 基坑(槽)支护设计、施工与基坑(槽)开挖,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基坑(槽)周边环境要求、主体地下结构要求、施工季节变化及支护结构使用期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选型、优化设计。5.1.8 隧道基坑(槽)开挖范围内各种管线,应调查清楚,经有关单位同意后方可确定拆迁、改移或采取悬吊措施。基坑(槽)两侧正在运行的地下管线应设标志,并不得在其上堆土或放材

18、料、机械等,也不得修建临时设施。确实需要进行施工作业的应采取专门保护措施。5.1.9 电缆隧道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进行计算和验算。验算应按规定的荷载对结构的整体进行荷载效应分析;必要时,尚应对结构中受力状况特殊的部分进行更详细的结构分析。结构计算、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a)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和整体稳定性(倾覆、滑移、上浮)验算,并应进行结构构件抗震的承载力验算;b)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结构构件的变形验算、裂缝宽度的验算等。5.2 提资要求5.2.1 各专业针对隧道结构的提资要求:

19、a)提供隧道路径、断面尺寸、电缆及其附件的布置和重量、工程重要程度等;b)提供沿线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水和土腐蚀性、场地与地基地震效应、不良地质作用等;c)提供线路的平、纵断面图等;d)提供沿线的河流冲刷、井口淹没水深等;e)提供风井数量和位置以及风机房尺寸等;f)提供沿线地下管线分布图、障碍物、隧道周边地下室、建筑及基础分布图等。5.2.2 各专业针对通风的提资要求:a)提供隧道中电缆、照明等设备的发热量;b)提供阻火分隔的位置及划分;c)通风区段长度、工作井位置、隧道路径图、断面图。5.2.3 各专业针对隧道消防的提资要求:a)提供隧道长度、断面尺寸、电缆回路数等;b)提供风井数量和位

20、置等;c)提供电缆隧道内各回路重要程度。5.2.4 各专业针对配电及照明的提资要求:a)提供电缆隧道内配电系统的总负荷;b)提供风机数量、功率和位置等;c)提供水泵数量、功率和位置等。5.2.5 各专业针对排水的提资要求:a)提供隧道路径图、隧道工井位置;b)提供隧道纵断图;c)提供设计标准下的暴雨强度。5.2.6 各专业针对在线监测的提资要求:a)提供检测内容和功能要求。5.3 地形与地质5.3.1 应根据隧道所通过地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并综合调查的阶段、方法、范围等因素,编制相应的调查计划。在调查过程中,如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预计的情况不符,应及时修正调查计划。5.3.2 应根据隧道不同设计

21、阶段的任务、目的和要求,按表1进行调查。表1 各阶段调查的目标、内容及范围表若跨页采用“表续的方式”阶段目标内容和方法范围设计阶段踏勘为路径比选提供区域地形、地质等基本资料搜集、分析既有资料并对沿线进行踏勘,特殊地段进行物探工作,必要时可进行全线勘探工作大于路径可能方案的范围初勘获取路径所需地形、地质、其它资料,为方案比较及下阶段调查提供基础资料搜集、分析既有资料,现场踏勘、测绘和勘探工作大于比选方案的范围详勘获取技术设计、施工计划、预算等所需的地质等资料详细进行地形、地质等调查;按要求进行钻探、物探、测试等隧道两侧及周围地区施工阶段预报和确认施工中出现的地质问题;验证或变更设计、调整施工方法

22、等地形、地质补充勘察;隧道及地面受施工影响的范围5.3.3 围岩分级应采用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判,分级方法详见附录B。5.3.4 隧道工程测绘应按设计阶段的要求,搜集或测绘地形图、地下管线、地下建(构)筑物等。测绘成果应符合GB 50026和CJJ 61的规定。5.3.5 施工前各阶段的地形与地质调查应包括自然地理概况以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并按阶段要求重点调查和分析以下内容:a) 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的性质、类型和规模;b) 断层、节理、软弱结构面特征及其与隧道的组合关系,围岩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c)地下水类型及地下水位、含水层的分布范围及相应的渗透系数、水量和补给关系、水

23、质及其对混凝土的侵蚀性,有无异常涌水、突水;d) 按GB 18306的规定或经地震部门鉴定,确定隧道所处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5.3.6 岩土工程勘测应提供必选采用的放坡开挖、支护开挖及盖挖设计、施工方法所需要的场地环境条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等资料以及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并应提出埋设隧道适宜地层、埋设深度及平面位置的建议。5.4 工程环境调查5.4.1 应对隧道沿线及邻近地区相关地表水系、地下水露头、涌泉、温泉、天然和人工湖泊、植被、矿产资源以及动植物生态等自然环境状况进行调查。5.4.2 应对隧道沿线内土地使用情况、水利设施、建(构)筑物、地下管线情况等进行调查。若沿线

24、有公园、保护林、文化遗址、纪念建筑等需要保护的重要地物时,除应调查它们的现状外,还应提出隧道建设对其环境影响的评价和保护措施。5.4.3 应对交通状况、施工噪声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调查;应对施工中可能造成地表沉降、塌陷、地面建筑物破坏等影响程度进行调查和分析。5.4.4 应对施工便道、施工场地、拆迁及其它可能影响施工的因素进行调查。5.5 荷载分类与组合5.5.1 作用在电缆隧道结构上的荷载,可按表2进行分类。在确定荷载的数值时,应考虑施工期间和使用年限内预期可能发生的变化,根据国家标准GB 50009及相关规范规定进行最不利荷载组合,荷载组合及不同组合工况下的荷载分项系数可按表3取值。表2

25、 荷载分类同上荷载分类荷载名称永久荷载结构自重地层压力结构上部和破坏棱体范围的设施及建筑物压力水压力及浮力混凝土收缩及徐变影响预加应力设备、电缆及附件重量地基下沉影响表2 (续)荷载分类荷载名称可变荷载地面车辆荷载及其动力作用地面车辆荷载引起的侧向土压力外侧水压力变化人群荷载地面堆积荷载施工荷载温度变化影响冻胀力偶然荷载爆炸等灾害性荷载地震作用注1:设计中要求考虑的其他荷载,可根据其性质分别列入上述三类荷载中;注2:水压力可按设计常水位计算;注3:外侧水压力变化需分别考虑设计常水位与设计最高水位差、设计最低水位差; 注4:施工荷载包括:设备运输及吊装荷载、施工机具及人群荷载、施工堆载、卸载、相

26、邻隧道、深基坑(槽)施工的影响等;注5:设计应考虑地震作用。注6:特殊情况下还应考虑落石冲击力和人防荷载。注7:表中所列荷载本节未加说明,可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或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表3 荷载组合及不同组合工况下的荷载分项系数荷载组合验算工况永久荷载可变荷载永久荷载+可变荷载构件强度计算1.35(1.2)(1.0)1.4构件裂缝宽度验算1.01.0构件变形计算1.01.0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1.0注1:当永久荷载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当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不利时,不应大于1.0。5.5.2 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结

27、构设计时,应对不同性质的荷载采用不同的代表值:a)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b)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可变荷载组合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组合系数,可变荷载准永久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准永久值系数;c)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短期效应的标准组合设计中,对可变荷载应采用组合值作为代表值;d)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按长期效应组合设计,可变荷载应采用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5.5.3 永久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a)隧道结构自重可按结构设计断面尺寸及材料重度标准值计算;b)隧道地层竖向压力按计算截面以上全部土柱重量计算;c)隧道

28、侧向水、土压力计算见附录D。5.5.4 可变荷载的标准值、准永久值可按下列规定计算:a)地面汽车荷载及其产生的冲击力应按照CJJ77和JTG D60的有关规定计算;b)变形受约束的结构,应考虑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结构的影响;c)地面超载一般可按20kPa考虑,对于大型施工机械作业区域、施工堆场、覆土厚度特别小或规划用途已定的情况,地面超载应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后取用。5.5.5 偶然荷载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爆炸等灾害性荷载应根据工程建设条件分析后确定。5.5.6 结构或结构构件(包括基础等)的破坏或过度变形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应符合下式要求,见式(1): (1)式中0结构重要性系数,其值

29、按附录A的有关规定采用;Sd作用组合的效应(如轴力、弯矩或表示几个轴力、弯矩的向量)设计值;Rd结构或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5.5.7 结构或结构构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应符合下式要求: (2)式中Sd作用组合的效应(如变形、裂缝等)设计值;C设计对变形、裂缝等规定的相应限值,应按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5.6 工程材料5.6.1 工程材料应根据结构类型、受力条件、使用要求和所处环境选用,满足可靠性、耐久性、环保性的要求,并综合考虑经济性。5.6.2 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比、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碱含量和单方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最小用量等应符合耐久性要求,满足抗裂、抗渗、抗冻和抗侵蚀

30、的要求。一般环境条件下电缆隧道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表4的规定。表4 一般环境条件下地下结构混凝土的最低设计强度等级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C30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C40作为永久结构的地下连续墙和灌注桩C305.6.3 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按下列规定选用:a)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 钢筋,也可采用HPB300、RRB400 钢筋;b)箍筋宜采用HRB400、HRBF400、HPB300、HRB500、HRBF500 钢筋。6 总体设计6.1 电缆隧道总体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路网规划及土地使用计划的要求,协调好与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

31、公用管线的关系,减少动拆迁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6.2 电缆隧道总体布置应满足隧道施工、运营、检修、安全等功能需要。6.3 电缆隧道路径的确定,应根据电缆规划走向,在对工程条件、社会人文和环保条件的充分调查基础上,综合比选平纵断面位置、出入口、工作井以及与电缆隧道的连接等,提出推荐方案。6.4 电缆隧道路径的选择尚应符合以下要求:a) 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尽量缩短电缆敷设长度;b) 便于电缆敷设和维护;c) 隧道宜避免穿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别复杂以及严重不良地质段;d) 水底隧道宜尽量避开水域中深槽及河(江)势变化较大的不稳定河(江)段。当必须穿越时应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工程技术措施。6.5

32、 电缆隧道平、纵断面图中应标明影响隧道建设的地上和地下各种障碍设施,当互有影响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6.6 电缆隧道横断面设计应根据建设规模、电压等级、结构形式、防灾和施工工法特点等要求确定。并应与隧道的平面、纵断面设计相协调。6.7 电缆隧道纵坡设计应满足排水要求,当坡度超过10时,应在人员通道部位设防滑地坪或台阶。6.8 电缆隧道覆土厚度以及与其平行或交叉管线的净距,应根据地下管线规划、地质条件、结构安全、施工工艺等综合确定,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6.9 电缆隧道设计宜就施工和运营期对周边环境影响及周边环境对隧道影响的主要风险进行评估。6.10 隧道内断面净高不宜小于1900mm,在

33、较短的隧道中或其他管沟交叉的局部段,净高可降低,但不应低于1400mm。封闭式工作井的净高不宜小于1900mm或改为排管连接。附录L中给出了隧道典型断面的电缆布置情况。7 主体结构7.1 设计计算7.1.1 电缆隧道横断面结构分析一般可采用平面应变模型进行计算,以支撑弹簧模拟基底反力。遇到下列情况时,应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对其纵向强度和变形进行分析:a) 覆土荷载沿其纵向有较大变化时;b) 结构直接承受建、构筑物等较大局部荷载时;c) 地基或基础有显著差异时;d) 地基沿纵向产生不均匀沉降时;e) 空间受力作用明显的区段。7.1.2 截面内力计算模型宜采用闭合框架模型(见图1)。侧

34、向地层抗力和地基反力的数值分布规律,应根据结构形式及其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施工方法、回填情况、地层的特性等因素确定。图1 闭合框架计算模型7.1.3 结构应按施工阶段和正常使用阶段分别进行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尚应对使用阶段进行裂缝宽度验算;偶然荷载参与组合时,不验算结构的裂缝宽度。7.1.4 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受弯构件,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3)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4)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尚应符合下列条件: (5) (6)式中:M弯矩设计值;1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1取为0.94

35、,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受拉区、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的截面面积;、受拉区、受压区纵向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受压区纵向预应力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筋应力;b矩形截面的宽度;h0截面有效高度、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合力点、预应力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受压区全部纵向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当受压区未配置纵向预应力筋或受压区纵向预应力应力为拉应力时,公式(6)中的用代替。7.1.5 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7) (8) (9) (10)式中:e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普通钢筋和受拉预应力筋的合力点的距离

36、;s、p受拉边或受压较小边的纵向普通钢筋、预应力筋的应力;ei初始偏心距;纵向受拉普通钢筋和受拉预应力筋的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缘的距离;e0轴向压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取为M/N。ea附加偏心距,其值应取20mm和偏心方向截面最大尺寸的1/30两者中的较大值。按上述规定计算时,尚应符合下列要求:a) 钢筋的应力s、p可按下列情况确定:1)当不大于时为大偏心受压构件,取s为、p为,此处,为相对受压区高度,取为;2)当大于时为小偏心受压构件,s、p按下列公式的规定进行计算。普通钢筋 (11)预应力筋 (12)式中:、普通钢筋、预应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

37、0时,取0.8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为0.74。截面有效高度。b) 当计算中计入纵向受压普通钢筋时,受压区高度应满足本规范公式(6)的条件;当不满足此条件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按下式确定。 (13)式中: 、受拉区纵向普通钢筋、预应力筋至受拉边缘的距离。为轴向压力作用点至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合力点的距离c) 矩形截面非对称配筋的小偏心受压构件,当N大于时,尚应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 (14) (15)式中:轴向压力作用点至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筋的合力点的距离;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远边的距离。d) 矩形截面对称配筋的钢筋混凝土小偏心受压构件,也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纵向普通钢筋截

38、面面积: (16)此处,相对受压区高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7)7.1.6 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受拉、受弯和偏心受压构件及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和受弯构件中,按荷载标准组合或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8) (19) (20) (21)式中:cr构件受力特征系数,按表5取值。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当0.2时,取0.2;当1.0时,取1.0;对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取1.0。s按荷载准永久组合计算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纵向受拉普通钢筋应力或按标准组合计算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等效应力。Es钢筋的弹性模量。cs最外侧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

39、的距离(mm),当cs20时,取20,当cs 0.65时,取65。te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对无粘结后张构件,仅取纵向受拉普通钢筋计算配筋率;在最大裂缝宽度计算中,当te 0.01时,取0.01。Ate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对于受弯、偏心受压构件,取Ate=0.5bh;As受拉区纵向普通钢筋截面面积。Ap受压区纵向预应力筋截面面积。deq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mm);对无粘结后张构件,仅为受拉区纵向受拉普通钢筋的等效直径(mm);di受拉区第i种纵向钢筋的公称直径;对于有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束的直径取为,其中为单根钢绞线的公称直径,为单束钢绞线根数;ni受拉区第i

40、种纵向钢筋的根数;对于有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取为钢绞线束数;i受拉区第i中纵向钢筋的相对粘结特征系数,按表6取值。 表5 构件受力特征系数类型cr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受弯、偏心受压1.91.5偏心受拉2.4-轴心受拉2.72.2表6 钢筋的相对粘结特性系数钢筋类别光圆钢筋带肋钢筋带肋钢筋螺旋肋钢丝钢绞线带肋钢筋钢绞线光面钢丝0.71.01.00.80.60.80.50.4注:对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其相对粘结特性系数应按表中系数的80%取用。7.1.7 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和偏心受拉构件,其受剪截面也应符合本条的规定)当时, (22)当时,

41、 (23)当时,按线性内插法确定。式中:构件斜截面上的最大剪力设计值;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0.8;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矩形截面的宽度;截面的有效高度;截面的腹板高度: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 7.1.8 矩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24)式中:偏心受压构件计算截面的剪跨比,取为;与剪力设计值V相应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当大于时,取,此处,A为构件的截面面积。计算截面的剪跨比应按下列规定取用:a) 对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柱,当其反弯点在层高范围内时,可取为。当小于1时,取1;当大于3时,取3。此

42、处,M为计算截面上与剪力设计值V相应的弯矩设计值,为柱净高。b) 其他偏心受压构件,当承受均布荷载时,取1.5;当仅配置箍筋,承受集中荷载时,取为,且当小于1.5时取1.5,当大于3时取3。7.1.9 结构设计应按最不利情况进行抗浮稳定性验算,抗浮安全系数宜参照类似工程,根据各地的工程实践经验确定。7.1.10 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大计算裂缝宽度允许值应根据结构类型、使用要求、所处环境和防水措施等因素参照GB 50157确定。7.2 构造要求7.2.1 明挖整体浇筑式隧道宜设置变形缝。变形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 变形缝的间距可根据施工工艺、使用要求、围岩条件等,参照类似工程的经验确定;b) 不同工法结构形式隧道衔接处、结构断面形式明显改变处、与变电站接口处、主体结构与出入口通道风道等附属建筑物的结合部、荷载和工程地质等条件发生显著改变处均应设置变形缝。7.2.2 明挖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横向施工缝的位置及间距,应综合结构形式、受力要求、气象条件及变形缝间距等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