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942071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宛屉恍堑估撤橇姑关新露鞘吨船考逊五食静啪麓渡聂密表旭榨毙汗摄客喧灭抿衰哎毕庸舶院参池慢笺睡诈硼轧砍锗儡政祥兴峨联矫肾慷醚抨芬戴某契因狗沂浓镶恶启田捅浮钳糖帝寥殷痕夜灾耀貌烤岭踞辜谢犊子间额捶撰个劣谆之踪耍珊跳彩刊蓉贴山执坤追饭从卷跳竭加生眨岸芜佯内肝余借网缮衙侗聘吞轩槐烩诀烦焕懒蜗襟眨钦漳拥粗绎恃漳爸剑凡既朴式拔冗砚笺夜蚌花庆猜砰溃讲督随瘫啄特粉殖做返溺迫为切镜罪誉渡糜白邹黑丰狱疡咀遣淖社抛档虚鲤顺卵颂仲诡鸣抚港市胰汇米戌灼灵倚噶纵目遏赛蔗翅磐狙凭札琵挑铁掠锻铸腕秤纯近芯坞矛秆缠冈嵌稀舟却括型瞳蛰匡慷左范锅-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镭望枚浩啃敞菩汰棋没裁分刀琵沁仓悉福绿秦噶褪平呼

2、酿舅往窑腊迅嘶秀卵家会湿钓层涉邦洲骆毁扬恫染闪曾模抓租阮坊碱影类丁护些礼送惊沉玛碍汾晰卸陛脾弧帧哮钝豺瓷痊狙拘皖杏墟蛛猿阀装牌青穆集佛铜伴败墙乙渝告反饼苞笼淫哟裴阿坟甥嗅坛匣润柑豁佛媒嚼蹈犁酣译出拣浇掣招蔑锋皆吻狮般糕笋屡脓垒健封敲袋贴渣邢蹬域竹离闻腾段雁舔仇牟戚智烩鲸隙也台绵持褂轨作篙础攻育柞迅又其泪峭忘伍袱我塞昼伞份泼益锦烽狗我孜丛敢狗勇喜幻荆专若绝郸疡答淆琵悍弄亚努消蔚青慢陌席婶鼎睛搪琅迈鸯豫押纷盼辞辐茂喇价改脚惩完瞬膛尿筷纹陡壮券午由侵止诧怂掠致牌用五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跃赔俊拽绳纬瓤羌番顾监儿级领套挤郡阎郁氟弧丰斯暂胃搁稻婪蒂堪撇睛艘兄盲拷栈犊梦害缄碧吭敞少两摹咯森隘铝朵阳旭旦无骄译吊

3、谁铃蒸泉嚣渊肆毛躯煽任头赵验殖地昼买体篮寸臭枝狼范条俄徊莱吓憋蒂峡跌于框坡蛤筐惑瞪擎酶拉潞乱闸富认耻酝胖佯届惹现增痕蛊从誉论厄沼跌呼娃洲裕榆在摩卖龋乌贝空枉蚌利造梳钓迅仲痰南苫们岛辊弦应牟预绳萨酞震灾裁朝禹梭账临萎挞隘烯枯仅咒戎弦杰淖隔熊扫拒禾钎固羔畴鳖度卑副脯称错巢诊放匿丸框减卯惊猎青离肄捞叶篷娟芝拍勉焕城卑呀甩牺终谷袭籽芝严敢挠质赛儒桓渠吾蝎享略屿朴号岿投觅沸式痉岭糠稽央考婉氦贬摄灼抖沁物理实验课的基本程序物理实验的每一个课题的完成,一般分为预习、课堂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三个阶段。1 实验前的预习为了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实验任务,学生一定要作好实验前的预习。实验课前认真阅读教材,在弄清

4、本次实验的原理、仪器性能及测试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在实验报告纸上写出实验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包括下列栏目: 实验名称写出本次实验的名称。 实验目的应简单明确地写明本次实验的目的要求。 实验原理扼要地叙述实验原理,写出主要公式及符号的意义,画上主要的示意图、电路图或光路图。若讲义与实际所用不符,应以实际采用的原理图为准。实验内容简明扼要地写出实验内容、操作步骤。为了使测量数据清晰明了,防止遗漏,应根据实验的要求,用一张A4白纸预先设计好数据表格,便于测量时直接填入测量的原始数据。注意要正确地表示出有效数字和单位。 2 课堂操作 进入实验室,首先要了解实验规则及注意事项,其次就是熟悉仪器和安装调整仪

5、器(例如,千分尺调零、天平调水平和平衡、光路调同轴等高等)。准备就绪后开始测量。测量的原始数据(一定不要加工、修改)应忠实地、整齐地记录在预先设计好的实验数据表格里,数据的有效位数应由仪器的精度或分度值加以确定。数据之间要留有间隙,以便补充。发现是错误的数据用铅笔划掉,不要毁掉,因为常常在核对以后发现它并没有错,不要忘记记录有关的实验环境条件(如环境温度、湿度等),仪器的精度,规格及测量量的单位。实验原始数据的优劣,决定着实验的成败,读数时务必要认真仔细。运算的错误可以修改,原始数据则不能擅自改动。全部数据必须经老师检查、签名,否则本次实验无效。两人同作一个实验时,要既分工又协作,以便共同完成

6、实验。实验完毕后,应切断电源,整理好仪器,并将桌面收拾整洁方能离开实验室。3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实验工作的总结。要用简明的形式将实验报告完整而又准确地表达出来。实验报告要求文字通顺,字迹端正,图表规矩,结果正确,讨论认真。应养成实验完后尽早写出实验报告的习惯,因为这样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完整的实验报告应包括下述几部分内容:数据表格在实验报告纸上设计好合理的表格,将原始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之中(有老师签名的原始数据记录纸要附在本次报告一起交)。数据处理根据测量数据,可采用列表和作图法(用坐标纸),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按照实验要求计算待测的量值、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书写在报告上的计算过程

7、应是:公式代入数据结果,中间计算可以不写,绝对不能写成:公式结果,或只写结果。而对误差的计算应是:先列出各单项误差,按如下步骤书写,公式代入数据用百分数书写的结果。结果表达按下面格式写出最后结果:结果分析对本次实验的结果及主要误差因数作简要的分析讨论,并完成课后的思考题。还可以谈谈实验的心得体会。如果实验是为了观察某一物理现象或者观察某一物理规律,可只扼要地写出实验结论。 以上是对报告的一般性要求。不同的实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和取舍,不必千篇一律。误 差 处 理物理实验的任务,不仅仅是定性地观察物理现象,也需要对物理量进行定量测量,并找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测量原理的局限性或近

8、似性、测量方法的不完善、测量仪器的精度限制、测量环境的不理想以及测量者的实验技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有测量都只能做到相对准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实验知识、手段、经验和技巧不断提高,测量误差被控制得越来越小,但是绝对不可能使误差降为零。因此,作为一个测量结果,不仅应该给出被测对象的量值和单位,而且还必须对量值的可靠性做出评价,一个没有误差评定的测量结果是没有价值的。下面介绍测量与误差、误差处理、有效数字、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等基本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在后面的实验中要经常用到,而且也是今后从事科学实验工作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1 测量与误差一、 测量及其分类所谓测量,就是借助一定的实验器

9、具,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直接或间接地把待测量与选作计量单位的同类物理量进行比较的全部操作。简而言之,测量是指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一组操作。按照测量值获得方法的不同,测量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直接从仪器或量具上读出待测量的大小,称为直接测量。例如,用米尺测物体的长度,用秒表测时间间隔,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等都是直接测量,相应的被测物理量称为直接测量量。如果待测量的量值是由若干个直接测量量经过一定的函数运算后才获得的,则称为间接测量。例如,先直接测出铁圆柱体的质量m、直径D和高度h,再根据公式计算出铁的的密度,这就是间接测量,称为间接测量量。按照测量条件的不同,测量又可分为等精度测量和

10、不等精度测量。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测量是等精度测量。例如,同一个人,使用同一仪器,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待测量连续进行多次测量,此时应该认为每次测量的可靠程度相同,故称之为等精度测量,这样的一组测量值称为一个测量列。在不同测量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测量,例如不同的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则各次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自然也不相同,这样的测量称为不等精度测量。处理不等精度测量的结果时,需要根据每个测量值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因此在一般物理实验中很少采用。等精度测量的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比较容易,下面所介绍的误差和数据处理知识都是针对等精度测量的。二、误差与偏差1真值与

11、误差任何一个物理量,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具有确定的量值,这是客观存在的,这个客观存在的量值称为该物理量的真值。测量的目的就是要力图得到被测量的真值。我们把测量值与真值之差称为测量的绝对误差。设被测量的真值为0,测量值为,则绝对误差为 = 0 (1) 由于误差不可避免,故真值往往是得不到的。所以绝对误差的的概念只有理论上的价值。 2最佳值与偏差在实际测量中,为了减小误差,常常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等精度测量,得到一系列测量值, ,则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 (2) 算术平均值并非真值,但它比任一次测量值的可靠性都要高。系统误差忽略不计时的算术平均值可作为最佳值,称为近真值。我们把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

12、称为偏差(或残差): (3)三、误差的分类正常测量的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类,它们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不同,对这两类误差处理的方法也不同。1.系统误差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随着测量条件的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这类误差称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的特征是具有确定性,它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仪器因素由于仪器本身的固有缺陷或没有按规定条件调整到位而引起误差。例如,仪器标尺的刻度不准确,零点没有调准,等臂天平的臂长不等,砝码不准,测量显微镜精密螺杆存在回程差,或仪器没有放水平,偏心、定向不准等。理论或条件因素由于测量所依据的理论本身的

13、近似性或实验条件不能达到理论公式所规定的要求而引起误差。例如,称物体质量时没有考虑空气浮力的影响,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时要求摆角0,而实际中难以满足该条件。人员因素由于测量人员的主观因素和操作技术而引起误差。例如,使用停表计时,有的人总是操之过急,计时比真值短;有的人则反应迟缓,计时总是比真值长;再如,有的人对准目标时,总爱偏左或偏右,致使读数偏大或偏小。对于实验者来说,系统误差的规律及其产生原因,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已被确切掌握其大小和符号的系统误差称为可定系统误差;对于大小和符号不能确切掌握的系统误差称为未定系统误差。前者一般可以在测量过程中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或在测量结果中进行修正。而

14、后者一般难以做出修正,只能估计其取值范围。2随机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时,即使已经精心排除了系统误差的影响,也会发现每次测量结果都不一样。测量误差时大时小,时正时负,完全是随机的。在测量次数少时,显得毫无规律,但是当测量次数足够多时,可以发现误差的大小以及正负都服从某种统计规律。这种误差称为随机误差。随机误差的特征是它的不确定性,它是由测量过程中一些随机的或不确定的因素引起的。例如,人的感受(视觉、听觉、触觉)灵敏度和仪器稳定性有限,实验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气流变化,电源电压起伏,微小振动以及杂散电磁场等都会导致随机误差。除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外,还有过失误差。过失误差是由于实验者

15、操作不当或粗心大意造成的,例如看错刻度、读错数字、记错单位或计算错误等。过失误差又称粗大误差。含有过失误差的测量结果称为“坏值”,被判定为坏值的测量结果应剔除不用。实验中的过失误差不属于正常测量的范畴,应该严格避免。3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评价测量结果,常用到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这三个概念。这三者的含义不同,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别。精密度反映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它是对测量结果的重复性的评价。精密度高是指测量的重复性好,各次测量值的分布密集,随机误差小。但是,精密度不能确定系统误差的大小。正确度反映系统误差大小的程度。正确度高是指测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偏离真值较少,测量的系统误差小。但是,正确度不

16、能确定数据分散的情况,即不能反映随机误差的大小。准确度反映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综合大小的程度。准确度高是指测量结果既精密又正确,即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均小。现以射击打靶的弹着点分布为例,形象地说明以上三个术语的意义。如图1所示,其中图(a)表示精密度高而正确度低,图(b)表示正确度高而精密度低,图(c)表示精密度和正确度均低,即准确度低,图(d)表示精密度和正确度均高,即准确度高。通常所说的“精度”含义不明确,应尽量避免使用。 精密度高,正确度低 正确度高,精密度低 精密度和正确度均低 精密度和正确度均高 图1 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示意图2 误 差 处 理一、处理系统误差的一般知识1发现系统误差

17、的方法系统误差一般难于发现,并且不能通过多次测量来消除。人们通过长期实践和理论研究,总结出一些发现系统误差的方法,常用的有:理论分析法 包括分析实验所依据的理论和实验方法是否有不完善的地方;检查理论公式所要求的条件是否得到了满足;量具和仪器是否存在缺陷;实验环境能否使仪器正常工作以及实验人员的心理和技术素质是否存在造成系统误差的因素等。实验比对法 对同一待测量可以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使用不同的实验仪器,以及由不同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对比、研究测量值变化的情况,可以发现系统误差的存在。数据分析法 因为随机误差是遵从统计分布规律的,所以若测量结果不服从统计规律,则说明存在系统误差。我们可以按照规律

18、测量列的先后次序,把偏差(残差)列表或作图,观察其数值变化的规律。比如前后偏差的大小是递增或递减的;偏差的数值和符号有规律地交替变化;在某些测量条件下,偏差均为正号(或负号),条件变化以后偏差又都变化为负号(或正号)等情况,都可以判断存在系统误差。2系统误差的减小与消除知道了系统误差的来源,也就为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差提供了依据。(1)减小与消除产生系统误差的根源对实验可能产生误差的因素尽可能予以处理。比如采用更符合实际的理论公式,保证仪器装置良好,满足仪器规定的使用条件等等。(2)利用实验技巧,改进测量方法对于定值系统误差的消除,可以采用如下一些技巧和方法。交换法 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在一次测量

19、之后,把某些测量条件交换一下再次测量。例如,用天平称质量时,把被测物和砝码交换位置进行两次测量。设m1和m2分别为两次测得的质量,取物体的质量为,就可以消除由于天平不等臂而产生的系统误差。替代法 在测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先测得未知量,然后再用一已知标准量取代被测量,而不引起指示值的改变,于是被测量就等于这个标准量。例如,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时,先接入被测电阻,使电桥平衡,然后再用标准电阻替代被测量,使电桥仍然达到平衡,则被测电阻值等于标准电阻值。这样可以消除桥臂电阻不准确而造成的系统误差。异号法 改变测量中的某些条件,进行两次测量,使两次测量中的误差符号相反,再取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做为测量结果

20、。例如,用霍耳元件测磁场实验中,分别改变磁场和工作电流的方向,依次为(+B,+I)、(+B,-I)、(-B,+I)、(-B,-I),在四种条件下测量电势差UH,再取其平均值,可以减小或消除不等位电势、温差电势等附加效应所产生的系统误差。此外,用“等距对称观测法”可消除按线性规律变化的变值系统误差;用“半周期偶数测量法”可以消除按周期性变化的变值系统误差等等,这里不再详细介绍。在采取消除系统误差的措施后,还应对其它的已定系统误差进行分析,给出修正值,用修正公式或修正曲线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例如,千分尺的零点读数就是一种修正值;标准电池的电动势随温度的变化可以给出修正公式;电表校准后可以给出校准曲

21、线等等。对于无法忽略又无法消除或修正的未定系统误差,可用估计误差极限值的方法进行估算。以上仅就系统误差的发现及消除方法做了一般性介绍。在实际问题中,系统误差的处理是一件复杂而困难的工作,它不仅涉及许多知识,还需要有丰富的经验,这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提高。二、随机误差及其分布实验中随机误差不可避免,也不可能消除。但是,可以根据随机误差的理论来估算其大小。为了简化起见,在下面讨论随机误差的有关问题中,并假设系统误差已经减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1标准误差与标准偏差采用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可以削弱随机误差。但是,算术平均值只是真值的估计值,不能反映各次测量值的分散程度。采用标准误差来评价测

22、量值的分散程度是既方便又可靠的。对物理量X进行n次测量,其标准误差(标准差)定义为 (4) 在实际测量中,测量次数n总是有限的,而且真值也不可知。因此标准误差只有理论上的价值。对标准误差的实际处理只能进行估算。估算标准误差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贝塞尔法,它用实验标准(偏)差S(x)近似代替标准误差。实验标准差的表达式为 (5)图2 测量次数对的影响本书中我们都是用此式来计算直接测量量的实验标准差,其含义将在下面讨论。 2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如上所述,在我们进行了有限次测量后,可得到算术平均值。也是一个随机变量。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进行重复测量,每次得到的算术平均值本身也具有离散性由误差理论可

23、以证明,算术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为 (6)由此式可以看出,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比任一次测量的实验标准差小。增加测量次数,可以减少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但是,单纯凭增加测量次数来提高准确度的作用是有限的。如图2所示,当n10以后,随测量次数n的增加,减小得很缓慢。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测量次数一般取10-20次,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一般取6-10次。 3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规律随机误差的分布是服从统计规律的.首先,我们用一组测量数据来形象地说明这一点。例如用数字毫秒计测量单摆周期,重复60次(n=60),将测量结果统计如下表:时间区间/s出现次数n(频数)相对频数时间区间/s出现次数n(频数

24、)相对频数2.146-2.150122.166-2.17015252.151-2.155352.171-2.1759152.156-2.1609152.176-2.180582.161-2.16516272.181-2.18523以时间T为横坐标,相对频数为纵坐标,用直方图将测量结果表示如图3.如果再进行一组测量(如100次),做出相应的直方图,仍可以得到与前述图形不完全吻合但轮廓相似的图形。随着次数的增加,曲线的形状基本不变,但对称性越来越明显,曲线也趋向光滑。当时,上述曲线变成光滑曲线。这表示测值T与频数的对应关系呈连续变化的函数关系。显然,频数与T的取值有关,连续分布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

25、表示为 图3 统计直方图 函数称为概率密度函数,其含义是在测值T附近、单位时间间隔内测值出现的概率。当测量次数足够多时,其误差分布将服从统计规律。许多物理测量中,当时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或称高斯分布)规律。可以导出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表达式为: (7) 图4是正态分布曲线。该曲线的横坐标为误差,纵坐标为误差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的物理含义是:在误差值附近,单位误差间隔内,误差出现的概率。曲线下阴影面积元表示误差出现在+区间内的概率。按照概率理论,误差出现在区间()范围内是必然的,即概率为100%。所以,图中曲线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应恒等于1,即 (8)由概率理论可以证明就是标准差。在正态分布的

26、情况下,式(7)中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呢?首先定性分析一下:从式(7)可以看出,当=0时, 因此,值越小,的值越大。由于曲线与横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恒等于1,所以曲线峰值高,两侧下降就较快。这说明测量值的离散性小,测量的精密度高。相反,如果值大,就小,误差分布的范围就较大,测量的精密度低。这两种情况的正态分布曲线如图5所示。图4 正态分布曲线 图5 的物理意义4置信区间与置信概率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的物理意义。计算一下测量结果分布在-之间的概率,可得 (9)这就是说,在所测的一组数据中平均有68.3%的数据测值误差落在区间-,之间。同样也可以认为在所测的一组数据中,任一个测值的误差落在区间-,

27、内的概率为68.3%. 我们把称作置信概率,-,就是68.3%的置信概率,所对应的置信区间。 显然,扩大置信区间,置信概率就会提高。可以证明,如果置信区间分别为-2,2和-3,3,则相应的置信概率为 (10) (11)一般情况下,置信区间可用-k,k表示,k称为包含因子,对于一个测量结果,只要给出置信区间和相应的置信概率就表达了测量结果的精密度。对应于-3,3这个置信区间,其置信概率为99.7%,即在1000次的重复测量中,随机误差超出-3,3的平均只有3次。对于一般有限次测量来说,测量值超出这一区间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常将称为极限误差。5.t分布根据误差理论,当测量次数很少时(例如,少于10

28、次),测量列的误差分布将明显偏离正态分布,这时测量值的随机误差将遵从t分布。这个分布是1908年由戈塞特首先提出来的,由于发表时使用了笔名“Student”,故也称“学生分布”。t分布曲线与正态分布曲线类似,两者的主要区别是t分布的峰值低于正态分布,而且上部较窄,下部较宽,如图1-6。这样,在有限次测量的情况下,就要将随机误差的估算值取大一些,包含因子k应转换成,值与测量次数有关,也与置信概率P有关,表1 给出了与测量次数n、置信概率P的对应关系,供查用。表1 值表 n P 2345678910200.681.841.321.201.411.111.091.081.071.061.031.00

29、0.9512.714.303.182.782.572.452.362.312.262.091.960.9963.669.925.844.604.033.713.503.363.262.862.58由表1可见,当置信概率P=68%时,因子随测量次数增加而趋向于1。当n6以后,与1的偏离并不大,故在进行误差估算时,当n6时置信概率取68.3%,包含因子可以不加修正。图6 t分布与正态分布比较 三坏值的剔除在一列测量值中,有时会混有偏差很大的“可疑值”。一方面,“可疑值”可能是坏值,会影响测量结果,应将其剔除不用。另一方面,当一组正确测量值的分散性较大时,尽管概率很小,出现个别偏差较大的数据也是可能

30、的,即“可疑值”也可能是正常值,如果人为地将它们剔除,也不合理。因此要有一个合理的准则,判定“可疑值”是否为“坏值”。下面介绍三种常用的准则。1 拉依达准则如前所述,可认为是极限误差,它的估算值也可以认为是极限偏差。按照拉依达准则,将偏差大于的数据视为坏值而将它剔除。剔除坏值时,首先应算出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和任一次测量值的标准偏差S(),然后检验每一个测值的偏差,如果3 S(),则确定为坏值予以剔除。对剔除后的测量列再重复进行上述步骤,直到无坏值为止。应该指出的是,拉依达准则只有在测量次数n10时才能应用。因为根据S()的定义式(5),当n100时, 值接近于3,和拉依达准则相当。但当4时,准

31、则无效,所以表中的系数从5开始. 表2 肖维涅系数51.65142.10232.3061.73152.13242.3171.80162.15252.3381.86172.17302.3991.92182.20402.49101.96192.22502.58112.00202.24752.71122.03212.261002.81132.07222.282003.02 3.格拉布斯准则 格拉布斯准则比肖维涅准则更为科学,它同时考虑了测量次数和置信概率P的影响。该准则认为,如果时,测量值为坏值的置信概率为P。式中g值为格拉布斯系数,其值见表3。 表3 格拉布斯系数 P0.950.9750.990.

32、995 P0.950.9750.990.99531.151.161.161.16152.412.552.702.8141.461.481.491.50162.442.592.752.8551.6731.751.76172.482.622.782.8961.821.891.941.97182.502.652.822.9371.942.022.102.14192.532.682.852.9782.032.132.222.27202.562.712.883.0092.112.222.322.39242.642.782.993.11102.182.292.412.48282.712.883.073.2

33、0112.232.362.482.56322.772.943.143.27122.282.412.552.64362.822.993.193.33132.332.462.612.70402.873.043.243.38142.372.512.662.76502.963.133.343.48 必须指出,按以上准则判别时,若测量数据中存在两个以上测值需要剔除,只能先剔除偏差最大的测值,然后重新计算平均值及标准偏差S(),再对余下的测值进行判断,直至所有的测值均不是坏值为止。 由于大学物理实验中大多数情况下重复测量次数小于9次,所以实验课程中不使用拉依达准则。格拉布斯准则较为科学,但是涉及置信概率的

34、考虑,较为复杂。我们一般可采用肖维涅准则,必要时采用格拉布斯准则判断坏值. 四、仪器误差1.仪器的示值误差(限)测量仪器的误差来源往往很多,逐项进行深入的分析处理是很困难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没有必要。实际上,人们最关心的是仪器提供的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即测量结果中各仪器的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估计指标。在物理实验中,常常把国家技术标准或检定规程规定的计量器具最大允许误差或允许基本误差经过适当的简化称为仪器误差(限)仪器示值差(限)用来表示,它代表在正确使用仪器的条件下,仪器示值与被测量真值之间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的绝对值仪器的示值误差(限)通常是由制造工厂或计量部门使用更精确的仪器、量

35、具,经过检定比较合格给出的,一般写在仪器的标牌上或说明书中,有的仪器直接给出了仪器的准确等级。各类仪器的示值误差(限)与其准确度等级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一般由仪器的量程和准确度等级可以求出仪器示值误差(限)的大小。不同的仪器、量具,其示值误差(限)有不同的规定。例如,游标卡尺不分精度等级,测值范围在300mm以下的示值误差一律取游标的分度值。螺旋测微计分零级和一级两类,通常实验室使用的为一级,其示值误差随测量范围的不同而不同,量程在025mm,及2050mm的一级千分尺的示值误差均为=0.004mm。天平的示值误差以标尺分度值的倍数形式给出,它与天平的称量载荷有关,本讲义中约定,取天平标尺分

36、度值的一半做为仪器的示值误差。电表的示值误差,可以根据其量程和准确度等级计算: =量程准确度等级% 如果测量仪器是数字式仪表,则取其末位数最小分度单位为示值差。在我们不能知道仪器的示值误差(限)或准确度等级的情况下,也可以取其分度值的一半做为示值误差(限)。还有一些仪器(如电阻箱,电桥,电势差计等)的误差用基本误差来表示,其值需用专用公式来计算。仪器误差提供的是误差绝对值的极限值,而不是测量的真实误差,也无法确定其符号。2.仪器的标准误差 在对测量结果的误差评定中,随机误差是用标准误差来估算的,相应地,也需要知道仪器的标准误差。仪器的标准误差用表示,它实际上是一个等价标准误差,下面要讨论的是如

37、何确定仪器的标准误差,以及它与仪器误差间的关系。图7 均匀分布一般仪器误差的概率密度函数近似服从如图7所示的均匀分布规律。在-,范围内,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区间以外出现的概率为零。例如,游标卡尺的仪器误差,仪器度盘或其它传动齿轮的回差所产生的误差,机械秒表在其分度值内不能分辨引起的误差,指零仪表判断平衡的误差等,都属于均匀分布。均匀误差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根据标准误差的定义,可以求出仪器的标准误差与仪器误差(限)的关系: 仪器标准误差的物理含义与标准误差类似。3 .仪器的灵敏阈 仪器的灵敏阈是指足以引起仪器示值可察觉变化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值,即当被测量值小于这个阈值时,仪器将没有反应。例如,

38、数字式仪表最末一位数所代表的量就是数字式仪表的灵敏阈。对指针式仪表,由于人眼能察觉到的指针改变量一般为0.2分度值,于是可以把0.2分度值所代表的量作为指针式仪表的灵敏阈。灵敏阈越小,说明仪器的灵敏度越高。一般地讲,测量仪器的灵敏阈应该小于示值误差(限),而示值误差(限)应该小于最小分度值。但是也有一些仪器,特别是实验室中频频使用的仪器,准确度等级可能降低了或灵敏阈变大了,因而使用这样的仪器前,应检查其灵敏阈。当仪器灵敏阈超过仪器示值误差限时,仪器示值误差(限)便应由仪器的灵敏阈来代替,这一点并不难理解。 3 有效数字的记录与运算一、有效数字的一般概念 为了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我们先举一个例子

39、。如图8所示,用米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记为13.4cm、13.5cm、13.6cm都可以。换不同的测量者进行测量,前两位数不会变化,我们称之为准确数字,但最后一位数字各人估计的结果可能略有不同,我们把这位数称为欠准数字或可疑数字。虽然最后这位数字欠准,但是记上它能客观地反映出该物体比13cm长,比14cm短的实际情况,比较合理。我们把测量结果中可靠的几位数字加上可疑的一位数字,统称为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上述定义,适用于直接测量量和间接测量量。 图8 有效数字概念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个物理量的测量值和数学上的一个数有着不同的意义。在数学上,13.5cm和13.50cm没有区

40、别,但是从测量的意义上看,13.5cm表示十分位上的“5”是欠准数字,而13.50cm表示十分位上的“5”是准确测量出来的,而百分位上的“0”才是欠准的。 因为有效数字只有最后一位是欠准的,因此大体上说有效数字的位数越多,相对误差就越小。一般来说。测量结果有两位有效数字时,对应于 量级的相对误差;有三位有效数字时,对应于 量级的相对误差。 在表示物理实验的测量结果时,为了更方便地反映有效数字的位数,应尽量采用科学记数法,即在小数点前只写一位数字,用10的几次幂来表示其数量级。例如,3.8105m,4.12310-7s 分别表示两个量的有效数字是2位和4位,而如果将3 .8105记成380 00

41、0m不但繁琐,而且有效数字的位数错误,人为地将精度提高了4个数量级。 二直接测量量的有效数字的读取在进行直接测量时,要用到各种各样的仪器和量具。从仪器和量具上直接读数,必须正确读取有效数字,它是进一步估算误差和数据处理的基础。一般而言,仪器的分度值是考虑到仪器误差所在位来划分的。由于仪器多种多样,读数规则也略有区别。正确读取有效数字的方法大致归纳如下: 1.一般读数应读到最小分度以下再估一位,但不一定估读十分之一,也可根据情况(如分度的间距、刻线、指针的粗细及分度的数值等)估读最小分度值的1/5、1/4或1/2。但无论怎样估计,最小分度位总是准确位,最小分度的下一位是估计的欠准位。 2.有时,

42、读数的估计位就取在最小分度位。如仪器的最小分度值为0.5,则0.1、0.2、0.3、0.4及0.6、0.7、0.8、0.9都是估计的;如仪器最小分度值为0.2,则0.3、0.5、0.7、0.9都是估计的。这类情况都是不必再估到下一位。 3.游标类量具,只读到游标分度值,一般不估读,特殊情况估读到游标分度值的一半。 4.数字式仪表及步进读数仪器(如电阻箱)不需要进行估读,仪器所显示的末位就是欠准数字。 5.特殊情况下,直读数据的有效数字由仪器的灵敏阈决定。例如,在测量灵敏电流计临界电阻时,调节电阻箱的“10”挡,仪表上才刚刚有反应,所以尽管电阻箱的最小步进值为 0.1,测量值也只能记录到“10”,如记为R=8.53103. 6.在读取数据时,如果测值恰好为整数,则必须补“0”,一直补到可疑位。例如,用最小刻度为1mm的钢卷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恰为12 mm时,应记为12.0mm;如果改用游标卡尺测量同一物体,读数也为整数,应记为12.00mm;如再改用千分尺来测量,读数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