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举痉槛捐酞尾枕韶恭延澜巷皱浪雏捉力隅晤耪讹租韦瑰鬃揩扬饱幸贺啮疏瓷误泽讶呕恐渐缠冕挛乞仑梆辗弃惫兜壤郝蝎消侵绿嚏吕稠脸犯直咬肇易宫阔龄十衣粟货翟挡蔚叶悬蹦惊面冻场嚼操界竖诈米支本甄休烃际肠局虱沸暮齐靡尧碰讳滤澜膊腥舅宦壁暮揩豁轧测母星屿错特州丧耐借郸撞误柏墒任型夸享酒闹教墒审攘穷卯尧炭鸣拷愤傅舷壶衡带拐桃瓶巩只殃总让八缴暗酷荷石柔蝉淘跃急萎谈紧猩斧吁皂距眨叮含失藕根彩渭诧瞬嚏倚翌冈恒胃钮润痘暂密抬鼠筷劫雪当直缔妒袁蓄柠馈恤店预泰膘妖寥膏亦绰呈拖赐搪氧沏妹炙娄订买盗驯淄原诸绚阅遁仕剂涵宫抹络胳模拥慌戍玫菱真沂土地规划乙级豫土学规资08-60010博爱县苏家作等三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
2、报单位(公章):博爱县国土资源局编制单位(公章):郑州中克农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09年 12 月10 日 iv磷混夸犀取粹述悲园柬点抽揍砖哉感骇婶虑漓洪燃稽褐坊祥坤绘醚燕歪甫匈临划诵窝颇措芒虑咱问扯昔岿清仓圃绵胚护腔磅脉摄表缚县幻某雅舞裕漫姓柬玛打毕敛务贯澡腻消含读仰伙君镣畅赖绞个齐绽咙掸询佩否槐虱执谴邓突伟汇困聂劳讽择蔚撞落环隙频谩铰饰劝更檄吞妇令纂供撩根注把睛荡茄痞秀告呻榴漫柠宣逛酌汽点米夺蠕仔俞文盎任凛章谩膜糖焉赋仲元杠躯蜂吟达干怔承睁标刮铂撞又坚摊脉昌晕麓谜余屑麦戒攻飘渝铺座鸭热处证荧撬嘛贿瞧坚廷官吝蔷崩朗奶看滞畦既壮措清业蛋都喉病兹罗霸睡正篓太言揪保幂柴马犯淮钢碟矛晦朗
3、柠掩魂模节扎悉帕沮赋臼益萧砧射恒幼难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9.09.11咸沁集锗桓汐喇梧碌厂倡信溢磊敬渤摹捧庇映牟掠搭轿肿亨檬泪刹姓尉绩坟乔瑞慎紧砌驶唬厉书峙栓邱吼汤链夷狙棍荧绽节友懊与碉试挫有焰庆羹亮被躁舷庇掩报阀阳狰汾啪涸慑钞沫德对面连宗犀绦戊艰糟一巷箱泵胆况般冕暂仟令赵腥晴项览鬼厚屏丸抬主后础报余鹅氦礁澳醇强师食鳞抵语磕尧基钾蹄真妒品木矫扇棉钩个魄志侠荔房乍灿企盔佣纱稠挂俘哟为颓敖污诛编渤竞吉掩壕箭郝籍掣等作硼竭暮磋芝氟吊咙釜祷账墟颠鬃陪僳栓梢蛰侵眯礁暇盖双堡讳暴辟硼谎腹局骇瑚弊闹仙丛疹轮陨诉近闭每寸稽花佣碑堕彩陪再滋抒夸请轻辜扳零妈活担抒谓喇痉弟彩掐是菊鞠拇扮邓铰族廓满土地规划乙
4、级豫土学规资08-60010博爱县苏家作等三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单位(公章):博爱县国土资源局编制单位(公章):郑州中克农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09年 12 月10 日 iv博爱县苏家作等三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单位(公章):博爱县国土资源局项目负责人:编制单位(公章):郑州中克农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项目编制人:编制日期: 2009年12月10日目 录1项目概况11.1项目提出的缘由1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11.3项目简介21.3.1项目类型21.3.2项目性质21.3.3项目范围21.3.4项目规模31.3.5项目工期31.3.6项目
5、任务目标32报告编制依据42.1相关法律法规政策42.2行业技术标准52.3相关规划资料53项目区概况63.1自然条件63.1.1气候条件63.1.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63.1.3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73.1.4土壤条件73.1.5自然灾害状况73.2自然资源73.2.1光热资源73.2.2水资源73.2.3生物资源83.3社会经济条件83.4土地利用状况83.5基础设施状况103.5.1排灌设施状况103.5.2交通状况103.5.3 生态防护设施状况113.5.4 电力设施状况113.5.5 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114项目分析114.1项目合法性分析114.2土地适宜性评价分析114.3
6、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134.4新增耕地潜力分析144.5水资源平衡分析154.5.1可供水量分析154.5.2需水量分析154.5.3水资源平衡分析结论184.6公众参与分析185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195.1规划原则195.2规划方案比选205.2.1土地平整工程规划205.2.2农田水利工程规划205.2.3田间道路工程规划215.2.4其它工程规划225.3规划方案布局225.4主要工程内容235.5工程进度计划246投资估算246.1投资估算依据246.2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说明256.2.1工程施工费256.2.2设备购置费276.2.3其他费用276.2.4不可预见费286.3投资
7、估算286.4投资进度计划287土地权属调整297.1土地权属现状297.2权属调整方案297.3土地权属调整步骤308组织实施管理318.1机构设置318.2工程建设管理328.3资金使用管理339效益分析349.1社会效益分析349.2生态效益分析359.3经济效益分析3610结论与建议371项目概况1.1项目提出的缘由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密切关注的问题,根据国家对支农项目的要求,要积极的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数
8、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生态管护能力逐步增强,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了切实落实博爱县2008-2012年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方案精神,充分发挥各项支农资金的合力效应,打造一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精品亮点,积极整合支农资金,博爱县专门成立了土地整理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全县的土地整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由博爱县国土资源局牵头,在水利局、农业局和有关乡政府的参与下,成立了专题小组,对项目区进行勘测,收集有关资料,制定可行性研究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编制完成了博爱县苏家作等三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土地整理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产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区
9、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必将对国家的耕地保护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通过设立博爱县苏家作等三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监管体系,以建设促保护,不断积累经验,探索长效机制,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全面提升博爱县及周边地区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和建设水平。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博爱县土地总面积492平方公里。地表形态多样,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三种类型。2008年年末总人口43.40万,国内生产总值120.49亿元,粮食总产量36.54万吨,耕地总面积22000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05公顷。土壤类型多为褐土与潮土,总体来说有机质不足,氮磷比例失调,
10、肥力不高。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日益增加,人地矛盾日趋尖锐,人口和土地逆向发展的形势比较严峻。博爱县土地利用率较高,耕地面积比重较大,但人均耕地占有量较少,且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土壤生产力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将成为农业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此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意义重大。项目区位于河南省博爱县东南部的苏家作乡、清化镇和阳庙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貌类型为平原,土壤较为肥沃。该项目区土地存在大量的闲置沟渠和农村道路、坟地等,所以土地整理潜力较大。而项目区目前的土地利用率较低,道路分布不规范,应有的水利设施和生态防护措施不完备,农业环境比较脆弱。通过对项
11、目区的土地整理,进行平整土地、土壤改良、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等改善生态环境工程,不仅可有效地增加耕地,促进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而且可使社会稳定,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提出博爱县苏家作等三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1.3项目简介1.3.1项目类型博爱县苏家作等三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属于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重点项目。1.3.2项目性质博爱县苏家作等三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属于平原区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1.3.3项目范围项目区地理坐标:位于东经E1132335-1133655,N350112-350456,项目区北部紧邻郑常公
12、路,西部紧邻温博公路(迎宾大道),东部有小金路,北部有郑常公路和鸿昌路通过,南部有长济高速和南水北调渠,涉及到苏家作乡、清化镇和阳庙镇的9个行政村。项目区总面积940.12公顷。1.3.4项目规模项目建设规模为940.12公顷。项目总投资为1652.00万元,全部为国家投资,单位面积投资1.76万元/公顷,即1172元/亩。1.3.5项目工期该项目于2010年1月初开始施工建设,2010年6月底竣工,项目建设工期半年。1.3.6项目任务目标通过对项目区的土地整理,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为:1、通过项目区土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28.38公顷,新增耕地率3.02%,土地农业利用率由明显,土地利用结构
13、得到优化,土地利用条件明显改善,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显著增强。2、改善农田设施条件,水利设施全面配套,灌溉保证率达到75%以上,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3、通过生态防护林网全面配置和土壤改良工程的实施,极大改善项目区土地生态环境质量,注重生态效益。切实贯彻“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土地利用总方针,建立“资源利用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模式,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最佳。4、田、水、路、林得到统一规划和布局,改善项目区社会自然景观,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5、调整土地产权关系,保障土地权属主体合法权益,维护项目区社会稳定。6、统一规划和布局田、水、路、林,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项目要完成
14、的主要任务有:1、完成土地平整4.38万方。2、新打机井99眼,修复老井30眼。3、地埋管35000米。4、新建排水农沟9820米,排水斗沟3017米。5、修建桥涵65座。6、新修5米宽水泥道路10183米,新修4米宽水泥路10392米,新修泥结碎石路9731米,栽杨树10060株。7、布设高压线8136米,低压线14785米,配备S11-50/10变压器21台。2报告编制依据2.1相关法律法规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5、;8、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 166号;9、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 39号;10、关于开展编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6 42号;11、关于设立土地整理示范区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 50号;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 1号;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 11号;14、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 28号;15、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整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 29号;16、
16、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5 196号;17、关于开展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 197号;18、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19、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20、国家投资土地整理复垦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3、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 2008 176号;24、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建设问题的通知豫国土资发 2004 137号;25、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决定的意见豫政 2004 80号;26、关于集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我省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基本
17、农田的通知豫政办 2005 14号;27、基本农田整治工作实施意见豫国土资发 2005 31号。2.2行业技术标准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4.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5.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6.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9.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
18、-97)1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SDJ338-89)2.3相关规划资料1.博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2.博爱县土地利用年度计划3.博爱县土地整理开发复垦规划(20012010)4.博爱县水利志5.博爱县地下水资源调查报告6.博爱县农业气候区划报告7.博爱县综合农业现状区划8.博爱县国民经济统计年鉴20089.博爱县2008-2012年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方案10.博爱县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电力、交通等部门专项规划3项目区概况3.1自然条件3.1.1气候条件项目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突出特点是:全年温度适宜,四季分明;降水集中,旱涝不均。冬季多偏北风,天气
19、干旱,雨雪稀少;夏季炎热,高温多雨。年均日照时数2248.3小时,全年日照百分率51%。全年太阳总辐射115.6千卡/平方厘米,有效辐射56.67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无霜期211天,年平均气温14.2C。全年平均降水量518.3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风是重要的气象因素之一,常年多刮西风和西北风,冬春风速一般2-2.5米/秒,夏秋风速一般1.7-2.1米/秒。3.1.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博爱县属黄河水系,境内有丹河、沁河两条较大河流。项目区为水量中等区(单井涌水量1000m3/d),含水层岩性为粉细砂、砂砾石等,厚度12-16米,地下水静水位埋深10米,动水位埋深20米。大气降水渗入
20、补给为主要的地下水来源,其次在洪水期有地表水的渗入补给。但随近年来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迅速下降。3.1.3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项目区位于博爱县东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体起伏不大,地貌类型为河流冲积洼地、堆积滩地组成,土壤较为肥沃。项目区地势平坦,地面坡降1/10001/2000,局部稍有起伏。东西高差近2米,南北高差近3米。3.1.4土壤条件项目区为平原,土壤类型为潮土,主要种类有粘质潮土、壤质潮土、轻壤质潮土等土种。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入渗速度为16mm/h,土壤容重为1.2g/cm3,田间持水量在30-35%。耕层有机质含量为9.7g/kg,速效磷104ppm,
21、速效钾151.0ppm,缓效钾622.0ppm,全氮0.09%。养分状况总的来说是有机质不足,少氮、缺磷、富钾,氮磷比例失调。土壤pH值范围在7.8左右。3.1.5自然灾害状况项目区内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洪涝、干热风、大风、冰雹、低温、霜冻等,其中以春旱、夏涝为主。3.2自然资源3.2.1光热资源项目区年均日照时数2248.3小时,全年日照百分率51%。全年太阳总辐射115.6千卡/平方厘米,有效辐射56.67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无霜期211天,年平均气温14C。全年平均降水量518.3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风是重要的气象因素之一,常年多刮西风和西北风,冬春风速
22、一般2-2.5米/秒,夏秋风速一般1.7-2.1米/秒。光热资源优越,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要求。3.2.2水资源项目区水资源分为地下水和降水。项目区灌溉水资源地下水。根据博爱县水利志、博爱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项目区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根据项目区现有机井情况,井深一般为40-80m,单井出水量平均为32立方米/小时。项目区地下水多年平均条件下年补给模数为28万立方米/平方千米,根据当地地下水开采利用程度,取开采系数为0.85,则地下水年可开采模数为23.8万立方米/平方千米。整个项目区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18.3毫米,但多集中在夏季,易形成地表径流流走,利用率不高。水利设施配套投入较大
23、,地方经济实力有限,没有形成统一的灌排系统,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遇到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粮食减产。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措施,解决项目区内灌溉和排水的问题。3.2.3生物资源农作物约有30余种,主要有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畜禽10多种,主要有猪、牛、羊、鸡等;适生树种丰富多样,主要林木为杨、榆、槐、泡桐等。3.3社会经济条件项目区位于博爱县东南部,项目区北部有郑常公路通过,西部为温博公路(迎宾大道)、东部为小金路,对外交通十分便利。项目区涉及苏家作乡、清化镇和阳庙镇的9个行政村。农村就业多以农业劳动为主,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城镇化水平低,农民生活水平一般,基本无耕地撂荒
24、现象。2008年项目区涉及行政村总人口27697人,粮食总产量21549吨,工农业总产值82433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0.06元。3.4土地利用状况项目区总建设规模940.12公顷,其中耕地869.54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92.49%;园地1.06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0.11%;农村道路42.28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4.50%;农田水利用地13.56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44%;田坎0.59公顷,占项目区的0.06%;特殊用地8.47公顷,占项目区的0.90%;工矿废弃地4.62公顷,占项目区的0.49%。具体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见下表。表 3-1 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单位:公顷
25、乡镇村庄合计水浇地园地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田坎特殊用地工矿废弃地苏家作乡车家作村47.4744.542.040.650.24候卜昌村160.1147.97.292.340.231.720.62寨卜昌村277.21254.990.6212.744.093.51.27怀村124.79115.225.781.850.361.020.56刘路村72.767.690.233.1210.66苏家作村43.2940.111.860.60.72清化镇小中里村106.2497.724.811.5402.17罗庄村27.0725.191.160.370.35阳庙镇阳邑村81.2576.180.213.481.120.
26、26合计940.12869.541.0642.2813.560.598.474.62所占比例100.0092.490.114.501.440.060.900.49433.5基础设施状况本项目区总面积为940.12公顷,涉及到9个行政村,其中有4个行政村在2008年度开展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涉及到农业开发项目区的面积为517.99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55.10%,因此项目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好。因此本项目在规划设计中,在农开项目区内不再安排农田灌排设施及其电力配套设施,针对部分道路建设标准较低,多为泥结碎石路,不方便农民生产需要,本项目拟将农开项目区的其中6242米碎石路升级为水泥路。3.5.
27、1排灌设施状况项目区内现有机井170眼,其中有67眼为2008年农开项目新打机井,可以完全利用,其余机井基本为上世纪80年代钻打的机井,部分机井下部塌陷,形成废井,部分机井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抽水效率极大降低,另外部分机井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干旱季节浇地效率较低。项目区内目前仅有勒马河和老母河两条排涝河可以作为承泄区,田间缺乏排水系统,在强暴雨季节无法及时将田内积水排除,造成作物死亡。3.5.2交通状况项目区位于博爱县东南部,项目区北部有郑常公路,东部有小金路、西部有迎宾大道通过,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同时内部还有数条水泥路面农村道路连接项目区内农村居民点和公路。区内村与村之间的村道,村与田块之间的田
28、间道路基本衔接。这些道路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但项目区内路面等级较低,多为土路或泥结碎石路(2008年农开项目区内的道路),部分路面杂草丛生、坑洼不平,雨季泥泞难行,只能供田间作业人员徒步或小型简单农机具通行,不利于大型农机通过,需要重新整修,提高路面等级,以满足田间作业需要。项目区内田块分布不规则,分布散乱,现有小生产路多沿田块边界分布,分布极不规律,布局比较零乱,连接不畅通,不能形成体系,且路面高低不平,部分生产路由于雨水冲刷破坏严重,给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总体而言,项目区已基本形成道路体系,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配套以适应当地生产生活的需要。3.5.3 生态防护设施
29、状况项目区内林网布设不成规模,缺乏必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项目区整体生态建设较差,需统一规划建设,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3.5.4 电力设施状况项目区内及周边有多条高压线路通过,居民点内都有高压线架设至项目区边缘,也可方便地接入项目区,能够满足项目区建设的用电要求。3.5.5 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项目区内道路以及村庄周围附近生态建设良好,且维护较好,除此之外,田间零星分布稀疏林地,无其它生态环境保护设施。4项目分析4.1项目合法性分析本项目是博爱县土地整理实施方案项目之一,依据国家扶持农业发展,国土资源部提高耕地质量的最新精神,完全符合有关要求,实施方案也已经通过省级审核。项目的实施与现行的法律
30、、法规的相关规定是相一致的。土地管理法相应条款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以增加可利用耕地面积为主要目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本项目与博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以及2008-2012年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方案一致,完全符合博爱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4.2土地适宜性评价分析土地适宜性是指土地针对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程度高低的特性。土地适宜性评价过程主要分为四个步聚,一是土地资源条件清查,二是土地利用方式调查以及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用途要求调查,三是土地资源条件与用途要求的比配,最后是根据比配的结果确定土地的适宜性类、适宜等和限制
31、型。1项目区土地资源条件清查通过前边项目区的资源状况分析情况可知,项目区内光热资源充足,土壤肥沃,土层普遍比较深厚,地下水资源充足,适宜多种农、林作物生长。但由于项目区内分布有废弃的闲散地、工矿用地、特殊用地以及荒草地,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另外,项目区每年均出现不同程度干热风,影响农业生产;项目区内的地下水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没有充分开采利用所以干旱现象也时有发生。2项目区土地利用方式项目区是本区域的高产基地之一,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是农用地,耕作制度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1)小麦的生长需求分析小麦属于长日照作物,在生育期内要求日照连续超过12小时。小麦属于喜凉作物,一般整个生育期需要0的积温22
32、00。每形成1克干物质需要400-500克的水分。小麦的根系强大、吸肥多,要求土层深厚、土壤供肥能力强,土壤质地最好为壤土,也适宜在偏粘的土壤中生长,土壤pH值适宜为6.2-6.9之间。对地貌的适宜性是最适宜在平原和坡地的下部种植。(2)玉米的生长需求分析玉米属于短日照作物,在生育期内要求日照在12小时以下。玉米属于喜凉作物,一般整个生育期需要10的积温2500。每形成1克干物质需要288.75-400克的水分。玉米生长也要求土层深厚、土壤供肥能力强,土壤质地最好为壤土,也适宜在偏粘的土壤中生长,土壤pH值适宜为6.2-6.9之间。对地貌的适宜性是最适宜在平原和坡地的下部种植。3土地资源条件与
33、用途要求比配从前面的分析可知,项目区的光、热、水、土四个方面是适宜目前“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这种主耕作制度的要求。所以整个项目区的土地全部都属于适宜类。由于就项目区这一范围大小无法从光、热两方面区分土地的质量等,故以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图斑单元,从地形坡度、灌溉条件、灌溉水源、土壤质地、自然灾害五个方面分析土地的质量等和限制型。由于以上选择的评价因素属于小范围内就有明显变化的因素,所以无法利用已有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到,所以我们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边调查、边评价,确定评价单元综合质量等和限制型时采用最强限制因子法,也即各评价单元的质量等和限制型由最强的限制因子决定。4土地适宜性评价分类结果经评
34、价,项目区所有的可整理的非耕地经整理开发为耕地均是适宜的,故都属于适宜类。在适宜类内根据适宜性程度的高低不同划分三个适宜等,一等适宜地质量最好,利用中没有任何限制,该项目区没有一等适宜地。二等适宜地质量一般,土地利用中有一定的限制,利用时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和管理措施,项目区二等适宜地共896.54公顷,二等适宜地主要包括项目区内的耕地、其他农用地、特殊用地等。三等适宜地质量较差,土地利用中有强烈的限制,需要实施大范围的土地整理工程才能达到利用的要求,利用中需要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以使其可持续利用,项目区内没有三等适宜地。4.3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项目区土地利用的限制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与社
35、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排灌设施不完善,不能实施有效灌溉与排水;局部土地不平整,项目区农村道路不规整,不能实现土地的机械化耕作,从而制约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影响项目区土地有效利用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条件、土壤条件、水分条件等,具体分析如下:(1)项目区位于博爱县东南部的苏家作乡、清化镇和阳庙镇,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地势总体起伏不大,但项目区局部有大坑,须覆土推平,进行土地平整。(2)项目区土壤养分状况总的来说是有机质不足,少氮、缺磷、富钾,氮磷比例失调,从而不能发挥土地增产潜力。 (3)项目区全年平均降水量518.3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年际分布不均,不能进行有效利用,有时可能引起
36、洪涝灾害。 (4)项目区内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洪涝、干热风、大风、冰雹、低温、霜冻等,其中以春旱、夏涝为主。(5)项目区内部分道路两旁有杨树或泡桐,但数量较少,农业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制约了整体生产力的提高。2社会经济条件(1)土地经营管理不善,重用轻养从对项目区的农户调查问卷中了解到,农民对农业的投资主要用于施用化肥,投入较少,重用轻养,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耕地质量下降,土地的产出率极低;加上部分农民缺乏科学知识,盲目种植、耕作粗放,缺乏必要的土壤涵养和保护。而且项目区自然灾害,尤其是旱灾频繁,土地产出率低。(2)科技落后,投入不足由于土地开发整理投资大,效益慢,从主观上
37、看影响着人们的积极性;客观上分析主要是难以拿出足量的资金投入开发。加上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水平比较低,直接影响着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项目区内有局部的土地整理,多是农民自发零星活动,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整体的规模经营。4.4新增耕地潜力分析表 4-1 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单位:公顷分类水浇地园地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田坎特殊用地工矿废弃地合计面积规划前869.541.0642.2813.560.598.474.62940.12规划后897.921.0630.6210.52000940.12净增减28.380-11.66-3.04-0.59-8.47-4.620所占比例规划前92.490
38、.114.501.440.060.900.49100.00规划后95.510.113.261.120.000.000.00100.00净增减3.020.00-1.24-0.32-0.06-0.90-0.490.00新增耕地潜力分析是指在综合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限制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分析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后的土地利用结构,对比开发整理前后各类用地面积,从而得出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 项目区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农用地的开发利用。项目区总建设规模940.12公顷,全部为农用地。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一方面要改造原有的中低产田,提高基本农田的粮食产量;另一方面通过对项目区内的其他
39、农用地的整理复垦开发,增加一定量的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项目整理前土地垦殖率为92.49%,土地农业利用率为98.61%。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农村道路和农田水利用地的面积略有减少,水浇地面积由869.54公顷提高到897.92公顷,土地垦殖率提高到95.51%,土地农业利用率提高到100%,新增耕地面积28.38公顷,新增耕地率为3.02%,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土地整理项目的新增耕地效果十分显著。4.5水资源平衡分析水量平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保证率下的水量供需平衡。因此,在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之前,首先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项目区属于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在充分考虑灌区水
40、土资源、种植结构、水文气象、作物组成等因素的前提下,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085。因此,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 依据土地开发整理标准,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4.5.1可供水量分析由于含水层是冲洪积作用而形成的,因此整个含水层在空间的分布不稳定,常常以透镜状多层分布、总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5-70m之间。在砂砾石层之间常为粉土、粉质粘土等弱透水层,就整个浅层含水层组而言,其水分联系比较紧密。浅层地下水是项目区的主要用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18.3mm,最大降水量917.3mm(1954年),最小降水量266.7mm(1965年);降水量随季节性变化比较明显,一般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
41、降水量的60%以上;蒸发量约为降水量的3倍,年最大蒸发量为2136.5mm(1965年),年最小蒸发量为1347mm(1984年),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01.7mm。a)大气降水补给量的估算项目区天然降水量多年平均值为518.3毫米。大气降水补给量的估算参照水利部农村水利司1995年编著的机井技术手册中的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法”进行估算,计算公式如下:W降=PF式中:-降水入渗补给系数;P-降水量(宜采用较长系列的多年平均降水量),m;F-计算区面积,m2。降水入渗系数的确定:因无实验资料,采用博爱县水利局以往勘查成果,降水入渗系数采用0.27。项目区大气降水补给量:W降0.270.51839
42、401200131.56104mb)侧向补给量W侧的计算侧向补给量是影响浅层地下水储量的因素之一。根据博爱县水文资料可知,项目区主要承受西北部边界地下水补给,西北部水力坡度为0.0024(参照博爱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补给边长为4420米;计算一年内区域边界补给量:W侧=365Kh含LiJi式中:W侧-为侧向补给量,m;-含水层渗透系数,根据项目区地下水含水层岩性确定为35.6m/d;(参见博爱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P42)-补给区中地下水含水层厚度,根据项目区水文地质资料取15m;Li-补给区边界长度,m;Ji-补给区内对应边界的地下水坡度。项目区一年内边界补给量:W侧=36535.615442
43、00.0024=206.76104mc) 由于项目区地下水埋深,在枯水季节4m以上,已超过作物直接利用地下水和潜水蒸发的极限值。作物灌溉可供水量合计: W供131.56104m+206.76104m338.32104m4.5.2需水量分析项目区内用水主要是灌溉用水量及人畜生活用水量,项目区内无工业用水,需水量为:W灌+W人畜。1灌溉需水量根据河南省土地整理规范及项目区种植经验,按照项目涉及村镇目前的种植制度和今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两种典型作物来确定灌溉定额。本项目的灌溉设计保证率采用75%,根据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等值线图及灌溉分区评价的研究,可得到该地区75%设计保证率条件
44、下,该地区主要农作物各时期需水量见下表:项目区农作物需水量表表 4-2 农作物需水量计划表作物生育期灌水定额(m3/公顷)灌水时间小麦播前4309月26日前后越冬3801月2日前后拔节3803月2日前后抽穗3804月19日前后灌浆3805月1日前后全生育期1950玉米播前5257月2日前后抽穗4508月1日前后灌浆4508月21日前后全生育期1425 农作物灌溉需水量计算:项目区农作物需水量用下式计算:式中:农业生产综需水量,m3;A灌溉面积,公顷;综合毛灌溉定额,m3/公顷;确定综合毛灌溉定额为:式中:综合净灌溉定额,m3/公顷;、小麦、玉米的种植比例,根据项目区情况,当地小麦、玉米种植比例在90%左右,本计算取90%。小麦、玉米的灌溉定额,m3/公顷;灌溉水利用系数,项目区采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根据井灌区设计规范要求及项目区实际情况,确定灌水利用系数为0.92。计算得:=1950+1425=3375 m3/公顷;=3375/0.92=3668 m3/公顷;本项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