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1下列估测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B安静的环境里你呼吸一次的时间大约为2sC一名普通中学生的体积约为0.5m3D八年级同学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000Pa答案:C解析:C【详解】A两个鸡蛋大约为100g,合0.1kg,重约所以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故A不符合题意;B安静的环境里人1min约呼吸30次,则呼吸一次的时间约2s,故B不符合题意;C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合50000g,密度与水相当,约为1g/cm3,由可知体积约为故C符合题意;D八年级同学的体重约为600N,站立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2、约为0.04m2,则八年级同学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关于“立定跳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立定跳远前,静止站在地面上的人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立定跳远时,向后蹬地瞬间,人受到向前的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立定跳远中,人离地后继续向前运动,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D从起跳,腾空到落地的过程中,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C解析:C【详解】A立定跳远前,静止站在地面上的人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属于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受到
3、向前的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立定跳远中,人离地后继续向前运动,由于人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C错误,符合题意;D从起跳,腾空到落地的过程中,人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3如图所示是小强研究单摆摆动规律的装置,小球在细线作用下从位置A经C到达B,再从B经C返回A,如此往复。某时刻小球摆到B位置时绳突然断裂。下列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小球经过C点时受力平衡B小球在A、B两点处运动状态不变C绳子断裂时小球将继续沿CB方向运动D绳子断裂时小球将从B点竖直下落答案:D解析:D【详解】A小球经过C点时会继续做曲线运
4、动,速度的方向在变化,大小在变化,故C点不是平衡态,故不受平衡力,故A错误;B小球在A、B两点处,仅仅是瞬间静止,受力不平衡,它们将向下运动,故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错误;C D绳子断裂时,小球在最高点,速度为零,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向下运动,故C错误;D 正确。故选D。4科学知识可以通过对自然的探究获得。探究下列事实,具有减少摩擦作用的是()A泥鳅体表有一层滑粘的液体B蛇的体表覆盖粗糙的鳞片C蜈蚣腹部有许多足D啄木鸟有尖尖的喙答案:A解析:A【详解】A泥鳅的体表渗出的黏液,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B蛇的体表覆盖粗糙的鳞片,有利于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使其
5、能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同时也是增大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C蜈蚣腹部有许多足,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D啄木鸟有尖尖的喙,是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已知物体A质量为2kg;物体B质量为5kg,体积为103 cm3。先用手握住A,待放手后()A物体B将沉入水底B物体B将停留在水面下任何地方C物体B将离开水面上升D物体B最后浮在水面上答案:B解析:B【详解】物体A的重力大小物体B的重力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体B挂在动滑轮上,物体A挂在定滑轮上,当整个系统静止使,物体B受到的拉力大小为若此时物体B浸没在水中,则物体B排开的水的体
6、积为物体B受到的浮力大小为此时因此待放手后,物体B将悬浮在水中,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6如图所示的杠杆平衡,把A端所挂重物浸没在水中,杠杆失去平衡,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应当()A将支点向A端移动B将支点向端移动C支点不动,在端再加挂钩码D支点不动,在支点处加一水平向左的力答案:B解析:B【详解】A如图所示的杠杆平衡,根据可知,把端所挂重物浸没在水中,杠杆失去平衡,由于浸没在水中,故的示数变小,若将支点向端移动,减小,变大,不变,变大,而变得更小了,故不可能平衡,故A不符合题意;B由于浸没在水中,故的示数变小,若将支点向B端移动,减小,变大, 变小,故有可能与与相等,再次平衡,故
7、B符合题意;C把A端所挂重物浸没在水中,杠杆失去平衡,由于浸没在水中,故的示数变小,支点不动,不变,不变,在端再加挂钩码,变大,变大,变小,与不相等,故C不符合题意;D支点不动,在支点处加一水平向左的力,对杠杆的没有任何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盛相同深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分别放入其中,鸡蛋静止时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盐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或“=”)。答案:= 【详解】1对物体在水平方向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到
8、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两次拉动物体时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水平方向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所以物体所受的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解析:= 【详解】1对物体在水平方向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两次拉动物体时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水平方向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所以物体所受的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因为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所受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次都在同一水平面上拉动,所以两次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即两次拉力相同,又因为两次都沿着水平方向移动了10m,根据公式W=Fs可得,两次拉力做的功相等。即W1=W22两次拉力大小相同,但第一次拉动时速度小于第二次,根据公式可知,第一次的功
9、率小于第二次的功率。即P1”“”或“=”),由此证明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成立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以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为前提条件,该新实验方案的优点是_(写出其中一条,合理即可);(3)若在实验中物体C接触水面前测力计A的示数为5N,物体C浸没后测力计A的示数为3N,则物体的密度为_kg/m3。(g取10N/kg)答案:变小 变大 = 不需要 实验操作方便 2.5103 【详解】(1)12调高平台F时,重物排开的水的体积增大,受到的浮力增大,则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小解析:变小 变大 = 不需要 实验操作方便 2.5103 【详解】(1)12调高平台F时,重物排开的水的体积增大,受到的浮力增大
10、,则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小,而薄塑料袋中,水的体积增大,质量增大,所受的重力变大,那么测力计B的示数变大。(2)34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FA即是物体浸入水中时,排开对应水所受浮力的大小,而测力计B的示数变化量FB是物体排开的那部分水的重力,且无论重物浸入程度如何,都有FA=FB这就说明了阿基米德原理成立不需要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中。5这个实验中,通过调节平台F的高度便可控制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重物浸入水中时的浮力由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可求出,而排开的水的重力直接从测力计B得出,这样操作起来更方便,且读数更直接。(3)6由题意知,物体C的质量浸没后,物体的体积与其排开水的体积相同,受到的浮力F浮=
11、G-F示=5N-3N=2N则物体C的体积C的密度24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让同一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 _,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比较 _的动能大小。(2)对比甲、乙两次实验可知,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 _。(3)质量较小的子弹能穿透厚木板,说明飞行的子弹一定具有 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速度。答案:不同 小车 大 较大 【详解】(1)1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让同一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2实验中是通解析:不同 小车 大 较大 【
12、详解】(1)1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让同一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2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比较小车的动能大小,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越远,小车的动能越大。(2)3对比甲、乙两次实验可知,质量相同,速度不同,甲图中小车木块移动的距离较远,所以可以得出: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3)4质量较小的子弹能穿透厚木板,说明飞行的子弹一定具有较大的动能,而子弹的质量很小,所以子弹具有较大的速度。2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此时应将杠杆左端的螺
13、母向_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杠杆平衡后,小李在左右两侧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的_端会下沉,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不改变钩码悬挂点的位置和改变较少钩码的前提下,只需将_即可;(3)在杠杆的两端加挂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测出力臂。多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实验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4)某同学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_;(5)如图乙和图内中的杠杆均静止,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和F2,则F1_F2(
14、选填“”、“”或“=”);(6)实验结束后,某同学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她利用如图丁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发现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答案:左 左 杠杆的左端取下一钩码 便于测量力臂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 杠杆的自重对实验产生影响 【详解】(1)1实验前,将杠杆的解析:左 左 杠杆的左端取下一钩码 便于测量力臂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 杠杆的自重对实验产生影响 【详解】(1)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杠杆向右偏),此时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
15、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2设杠杆每个小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重为G,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杠杆的左端为4G2l=8Gl杠杆的右端为2G3l=6Gl因为8Gl6Gl,所以杠杆左端会下沉。3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不改变钩码悬挂点的位置和改变较少钩码的前提下,只需将杠杆的左端取下一钩码,此时,杠杆的左端为3G2l=6Gl杠杆的左端力与力臂的乘积等于杠杆右端力与力臂的乘积,杠杆平衡。(3)4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之间的距离,当杠杆处于水平位置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直接从杠杆的标尺刻度上读出来。 5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实
16、验的偶然性,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使结论具有普遍性。(4)6某同学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改变动力和阻力的方向,使力臂不在杠杆上,再去验证结论。(5)7如图乙和图内中的杠杆均静止,都处于平衡状态,当杠杆由图乙的位置变成图丙的位置时,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是不变的,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则F1=F2。(6)8图丁中,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自身的重力对杠杆的转动产生了影响,导致拉力的大小比由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出来的数值偏大。26重为100N,面积为1m2的方形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再把重力为50N,底面积为50cm2的圆柱体放在木板中央。求:(
17、1)圆柱体对木板的压强;(2)地面受到的压强。答案:(1)1104Pa;(2)150Pa【详解】解:(1)圆柱体对木板的压力为F1G圆柱体50N由题意可知,受力面积为S150cm2510-3m2故圆柱体对木板的压强为(2)解析:(1)1104Pa;(2)150Pa【详解】解:(1)圆柱体对木板的压力为F1G圆柱体50N由题意可知,受力面积为S150cm2510-3m2故圆柱体对木板的压强为(2)地面受到的压力为F2G木板+G圆柱体100N+50N150N由题意可知,受力面积为S21m2,故地面受到的压强为答:(1)圆柱体对木板的压强为1104Pa;(2)地面受到的压强为150Pa。27如图所示
18、,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时,物块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2)物块A受到的浮力;(3)往容器缓慢加水,至物块A刚好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弹簧伸长了3cm,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拉力F。答案:(1)2000Pa;(2)4N;(3)6N【详解】解:(1)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p=gh=1103kg/m310N/kg2010-2m=2000Pa(2)物块A体积为V=(0.1解析:(1)2000Pa;(2)4N;(3)6N【
19、详解】解:(1)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p=gh=1103kg/m310N/kg2010-2m=2000Pa(2)物块A体积为V=(0.1m)3=10-3m3根据题意可得,物块A排开水的体积V排=V-V露=V-V=V=10-3m3=410-4m3物体A受到的浮力F浮=水gV排=1103kg/m310N/kg410-4m3=4N(3)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时没有发生形变,此时物块漂浮,物体的重力G=F浮=4N当物块A完全浸没时,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水gV排=水gV=1103kg/m310N/kg10-3m3=10N物块A刚好完全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与弹簧的拉力之和,则弹簧的拉力F=F浮-
20、G=10N-4N=6N答:(1)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2000Pa;(2)物块A受到的浮力为4N;(3)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F为6N。28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500N的重物匀速提高3m,所用的拉力为200N。不计绳重和滑轮组的摩擦。(1)此过程中人通过滑轮组所做的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2)求动滑轮的重。(3)若小明用此滑轮组以0.1m/s的速度提升某重物,知此时机械效率为60%,求此时拉力的功率。答案:(1)1800J;83.3%;(2)100N;(3)25W【详解】解:(1)观察图中的滑轮组,三条绳子托着动滑轮,重物匀速提高3m,那么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
21、9m,所用解析:(1)1800J;83.3%;(2)100N;(3)25W【详解】解:(1)观察图中的滑轮组,三条绳子托着动滑轮,重物匀速提高3m,那么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9m,所用的拉力为200N,拉力所做的功是总功,这个总功大小是这个总功大小是1800J;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克服重物自身的重力所做的功,重物重为500N,匀速提高3m,这个有用功的大小是这个有用功的大小是1500J;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是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约是83.3%。(2)由(1)解析可知,此过程中总功大小是1800J,有用功的大小是1500J,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那么额外功的大小是额外功是300J,不计绳重和滑轮组的摩擦,那么克服动滑轮自身的重力所做的功,就是额外功,可得到解得,动滑轮的重力是100N。(3)若小明用此滑轮组以0.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