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提高试题(含答案解析)1看拼音,写字词。春日,微风吹f,细雨s落,小草xng来了,各种野花赶j似的j lng来,xng成了烂漫无比的大好春光。过些日子,ch tng边的chu li更绿了,do yng在水面上,像一幅jng mi的水m画。2用“_”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1)、妈妈买的拖地机不仅使用方便(bin pin),而且价格便(bin pin)宜。(2)、旋(xun xun)风使地上的落叶不停地旋(xun xun)转。(3)、我们照着飞机的模(m m)型,仿作了一个模(m m)样精巧的飞机。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
2、一串美丽的梦。B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C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D我开始想念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在啃着一块糖醋排骨。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两个人迟到的原因不同,怎能把他们相提并论呢?B说了大半天,两个人想法仍然南辕北辙,无法统一。C老师让同学们交流关于班干部竞选的意见,小明站起来窃窃私语。D哎,这次又考得不好!他拿着试卷,无精打采地往家走。5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存:存在,生存;储蓄;寄存;蓄积,聚集;保留(1)妈妈帮丽丽把压岁钱都存在了银行。( )(2)行李先存在这儿,回
3、头再来取。( )(3)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小明,今年考上了大学。( )(4)三峡大坝拦截了上游的洪水,将水存在一起用来发电和灌溉。( )6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清风徐来,湖面上荡漾着飘鄰的波光。B鹿欣赏着自己均匀的身材,骄做极了。C全班齐背课文时,总有同学滥竽充数,蒙混过关。7下列选项中,与“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一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B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C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有的稍带灰黑色,有的略显青黑色8昨天(5月27日)下午第二节课后,三年级(1)班的王明把一个红色的水杯落在操场上了,请你帮他写一个寻物
4、启事,注意格式。_9根据所学内容填空,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哦!(1)、一身_的羽毛,一对_的翅膀,加上_尾巴,_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2)、文房四宝:_、_、_、_。(3)、我们想问题、做事情不能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要知道“_,_。”(4)、“_,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_”这首诗是描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_,诗中写了_、_、_等一系列节日习俗。我还知道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有:_、_。(5)、_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这个学期,我读了很多寓言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寓言是_,它让我们明白了_的道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_澳大利亚著名的菲利普岛上,因为有仙企鹅登陆的奇观,成了一处游览胜地。仙
5、企鹅是一种稀罕的鸟类,它小巧玲珑,无论谁见了都觉得它是那么可爱。它的退化了的短小双翼,已不能带动身躯在天空中飞翔,却能凭借它在水中游泳。它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加上它那洁白的胸脯和深灰色或黑色的背部与头部,活像西方穿着燕尾服的绅士。夕阳西下,海滩上人山人海,大家有序地站在海滩的两边,海滩上留下了一条通道。岸上配有的照明灯一亮,就可看见第一只仙企鹅出现在惊涛骇浪之中。这个“总领队”首先游到岸边,在沙滩上左顾右盼一番,然后回头引领“众弟兄”大摇大摆地鱼贯上岸。每队约有50来只,在后面排成三列纵队,整整齐齐,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队伍排好,总领队“嘎嘎”一声令,全队齐步走,直奔海滩沙丘。第一队登陆后,第二
6、队接踵(zhn)而至夜深了,人们久久不愿离去,以惊奇的目光看着一队又一队的仙企鹅在这里登陆。10、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11、“鱼贯上岸”的意思是( ):文中意思相近的词是( )12、仔细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仙企鹅是一种能在海洋中生存的鸟类。( )(2)在朗读短文第二段时语气要亲切,速度要稍快。( ) (3)短文主要写了仙企鹅的样子及其登录的情景。( )13、第二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14、第三段的“总领队”指的是( ),“众兄弟”指的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用脑想,用心记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特别快,一目十行,囫
7、图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都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十分苦恼,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有次,他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反复读几遍,这样要比一味往前赶的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书记不住,不是因为记性不好,而是读书的方法不对。他把读书当成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匆忙草率地读书,既不能消化书中的内容,又不能有重点地进行记忆。因此,读书的效果很差。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从此,他每读完一本书,就想想这本书讲了什么事,有哪几个主要
8、问题 ,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记住。通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15、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16、“ _”一词说明了陈正之看书的速度特别快。17、用“”画出朱熹的忠告。18、本文讲了_(人物)的故事,不懂就要问讲的是_(人物)的故事。这两个人物,你更喜欢谁?为什么?_19、我是名言积累家:写出一句与读书相关的名言。_20、快乐写作。放飞想象,奇妙无比。如果蜗牛健步如飞,如果人类可以冬眠,如果一颗星星躲在草丛里,如果请你大胆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故事,并把夸张、奇特的故事情节写清楚。题目自拟。【参考答案】1拂
9、洒 醒 集 聚拢 形 池塘 垂柳 倒映 精美 墨【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时,要先正确拼读音节,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相应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检查所写词语是否正确。书写时要注意“拂、洒、聚、拢、塘、垂、墨”这些容易写错的字,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及易错点,做到书写规范、正确和美观。2binpin(2)、xun xun(3)、mm【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1)、方便,读音fng bin;便宜,读音bin y;(2)、
10、旋风,读音xun fng;旋转,读音xun zhun;(3)、模型,读音m xng;模样,读音m yng。3D【解析】D【详解】考查修辞手法。A项把小球比作美丽的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项把头发比作梯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把瓢虫的硬翅比作“瓷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项“好像”表示似乎;仿佛,不是比喻词,没有用比喻的修辞手法。4C【解析】C【详解】本题要结合成语的含义来分析。一般情况下,常见的成语错误有:褒贬误用、搭配不当、断词取义、前后矛盾、形近混淆、表意重复、误解成语意义等。考试时,结合常见的错误,仔细认真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就一定会得出答案的。A正确。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
11、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B正确。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C使用不恰当。窃窃私语:暗地里小声说话。句子写的是老师让同学们交流关于班干部竞选的意见,用“窃窃私语”不恰当。D正确。无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5 【详解】此题考查多义字的理解。解题时要先读懂句子的含义,再选择出正确的答案。如何判断选择正确义项的方法(1)充分了解题目中列举的词的几个义项。(2)在充分读题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可以先选定没有歧义的答案,对有歧义的答案可选用“排除法”。(3)将选择的义项带入句子中去读,去思考,看是否语义通顺,表达得准确。(4)做这类的题目关键在于有信心,愿意去想,有自信,千万不能马
12、虎应付。(1)“存在银行”意思是:把钱储蓄在银行。(2)“行李先存在这”意思是:放这,寄存。(3)“幸存”侥幸地活下来的意思。(4)“将水存在一起”意思是把水都聚集在一起。6B【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辨析搭配能力。结合整句话的语境进行辨析和理解,本题中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B项。A项:荡漾:意思是指飘荡;起伏不定;水面等起伏波动;形容起伏动荡。B项:均匀:意思指事物各部分数量分布相同;大小粗细、时间的间隔相等。这里用来形容身材不合适,可以改为“匀称”C项:滥竽充数: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占着位置,或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也用作自谦的话。7B【解析】B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判断。题
13、干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运用比喻的修辞,本题是“荷叶”,喻体是“大圆盘”,喻词是“像”。选项A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窃窃私语”是人才有的行为,这里形容海底的动物,赋予了海底的动物人的行为情感。选项B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太阳”比喻成“大火球”。选项C句子由“有的有的有的”构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故答案为B。8寻物启事我在昨天下午第二节棵后把一个红色的水杯落在操场上了,如有拾到者请与我联系,非常感谢!三年级(1)班 王明2021年5月27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寻物启事的书写格式。寻物启事:东西丢失后,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把失物找回来,可写寻物启事。寻物启事一般包含了标题、正文
14、、落款三项内容。(1)、标题:缘由加文种组成。如寻物启事。(2)、正文:写清丢失物品的名称、数量、形状、质地和丢失的时间、地点等。如本文写王明昨天下午把一个红色的水杯落在操场上了,讲清楚了谁在什么时候在哪里丢失了什么东西。(3)、落款。署上个人姓名等,并署上发文的日期。9 乌黑 轻快有力 剪刀似的 凑成了 笔 墨 纸 砚 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 爆竹声中一岁除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 放爆竹 饮屠苏酒 新桃换旧符 清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中国古代寓言 守株待兔 应主动努力,不要对任何侥幸的事情抱有幻想【解析】(1)、本题考查了课文的背诵。根据课文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
15、、会默写。语段选自课文燕子。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状物散文,主要描绘了春天里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翔、在电线上停歇的画面,给春天带来了许多生机。课文原句: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2)、本题考查了对于古代文学常识的了解。根据平时的课内学习及课外阅读积累完成,不了解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文房四宝:指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3)、本题考查了名言警句的积累。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摘自小八义第六十
16、八回。意思是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谓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4)、本题考查诗句的识记和积累。本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原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是描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诗中写了放爆竹、饮屠苏酒、新桃换旧符等一系列节日习俗。根据积累,写出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有即可。示例:七夕、寒食等。(5)、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寓言故事的积累。根据平时的课内学习及课外阅读积累完成,不了解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写出自己读
17、过的寓言故事,并写出体会到的道理。示例:我最喜欢亡羊补牢,我懂得了做错了事,及时改正还不算晚。10、仙企鹅登陆87 一个接一个地上岸。鱼贯:形容前后接连着,像鱼群游动一样。 接踵而至88 89仙企鹅是一种稀罕的鸟类,它小巧玲珑,无论谁见了都觉得它是那么可爱。90 第一只仙企鹅 跟随在后的其余仙企鹅们【分析】10、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给文章取题目,考查的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的题目我们一般采用主人公、事件或文章线索。文章主要讲的是仙企鹅登录这件事,以事件命名或者主人公仙企鹅命名都可以。1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
18、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鱼贯上岸:一个接一个地上岸。鱼贯:形容前后接连着,像鱼群游动一样。1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判断题目是否正确。(1)错误,文中没有提到仙企鹅可以在海洋中生存,只说了可以游泳。(2)正确,这部分是描写仙企鹅的样子。语句相对活泼,读起来语气要亲切并且速度稍快。(3)正确。正文先写了仙企鹅的样子,接着写了他们登陆的情景。13、考查对文中关键句的理解。第二段是总分结构,第一句”仙企鹅是一种稀罕的鸟类,它小巧玲珑,无论谁见了都觉得它是那么可爱“就是总写,也是这段话的主要内容。14、本题主
19、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回答问题。定位到第三段,“岸上配有的照明灯一亮,就可看见第一只仙企鹅出现在惊涛骇浪之中。”总领队说的是第一只上岸的仙企鹅;“每队约有50来只,在后面排成三列纵队,整整齐齐,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第一队登陆后,第二队接踵(zhn)而至”“以惊奇的目光看着一队又一队的仙企鹅在这里登陆。”“众弟兄”从文中这几句中可知,是其他跟随在后一起上岸的仙企鹅。15、 囫囵吞枣 日积月累122一目十行123“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反复读几遍,这样要比一味往前赶的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124
20、 陈正之 孙中山 我更喜欢陈正之,因为他热爱读书,而且知错能改。12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解析】15、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词语的积累,从中根据词语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日积月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信息筛选能力。本题不难,文中有文字信息可供参考分析。结合文中第一自然段句子“他看书看得特别快,一目十行,囫图吞枣”,句中“一目十行”意思是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故这个词语说明了陈正之看书的速度特别快。17、本题考查学生寻找关键句子能力。解答时注意看清题目要求,画出
21、朱熹忠告的句子。通过阅读短文可知,文中的陈正之读书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即使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但都没什么印象。文中第二自然朱熹给了他忠告“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反复读几遍,这样要比一味往前赶的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按照要求用波浪线把句子画出来即可。18、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内容的理解、课文的理解与语言表达能力。结合本文内容可知,这是讲述一个叫陈正之在朱熹的教导下认真读书,最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故本文讲了陈正之的故事。结合学过的课文不懂就要问可知,文中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勤学好问,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故不
22、懂就要问讲的是孙中山的故事。通过这两个人物的故事,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并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更喜欢孙中山,因为他勤学好问,敢于质疑。19、本题考查学生对名人名言的识记能力。结合学过的课文与课外积累,与读书相关的名言有很多,如: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的“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等等,写出一句即可。20、如果母鸡能在天空飞翔一只小母鸡在鸡舍里待厌了,它看见一群小鸟在天上飞,说:“如果我也能在天上飞,那真是太好了!”一只小鸟从天上飞下来,说:“你也想飞,真是异想天开!”又飞来一群刚会飞的幼鸟,“叽叽”地叫着,好像在嘲笑母鸡,母鸡很伤
23、心,去找土地公公,土地公公拿给它一双闪着金色光芒的翅膀,把它胖胖的身躯变得苗条,母鸡连连道谢。母鸡一下子飞了起来,它一边欣裳着下面的河流,山川、草木,一边回想以前。在鸡舍里待着,既无趣,又不能出去,而现在,可以自由地在天上飞,无拘无束。突然飞过来一只大老鹰,凶巴巴地说:“你这只母鸡,也敢在天上飞?这里是我的地盘,赶快给我出去!”母鸡吓得拍拍翅膀就飞走了。母鸡觉得自己快没有力气了,往下一看,天助我也,下面有几只小虫,母鸡一不小心在落地的时候被绊倒了,小虫们一哄而散,母鸡只好吃些沙粒和小草。 它开始想念鸡舍,虽然无趣,但至少能丰衣足食吧!一会儿,天上乌云密布,几声鸟叫掺杂着雷声一齐出现,老天爷好似
24、发了怒似的,母鸡飞到了一棵杨树上,在上面略作休息。不一会儿,风雨雷电一齐上阵,雨把母鸡的身体淋温了,那两只全色的翅膀也失去了光泽,一阵风把母鸡吹了下来,母鸡这才明白如果不会飞会有多好,虽然无趣,但可以不用经受风吹雨打。母鸡在心里默默地想着:“鸡舍,我为什么要离开你啊!”母鸡等到天亮,飞到了鸡舍里,对土地爷爷说:“我不要这双翅膀了,还是鸡舍里的安逸生活好!”母鸡又回到了鸡舍,可鸡舍在母鸡的眼里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无趣的鸡舍。从此母鸡安静地生活,它想:不要对生活有太高的要求,不能见异思迁,现在生活已经很好了。【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习作的能力,即写一篇想象作文。完成此类题目需注意:一、审清题意:本题为自命
25、题的想象作文,展开你丰富神奇的想象的翅膀,写一个属于自己的想象故事,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记录下来。二、选材分析:如果蜗牛健步如飞,如果人类可以冬眠,如果一颗星星躲在草丛里,如果你还会想到什么呢?看到这些提示要求,你首先会想到什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人翁编写一个故事,想象一下你所要描写的主人翁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又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呢?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把夸张、奇特的故事情节写清楚。写作时首先要交代它是谁,变成了什么样子,发生了什么事情,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最后好的童话故事要有一定的道理和启示。童话故事要展开想象,把动物拟人化。要使所想象的内容既有丰富性又符合现实生活,这样才有助于自己表达出来真情实感。三、构思指导:开头:开篇点题,引出所要描写的想象故事。过程:写想象作文应和写记叙文一样,在写法上也要写“实”,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即用现实生活记叙文的方法去写未来的生活,让人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结尾:总结全文或抒发情感。想象作文也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章法结构的组织,使人读起来能感到文通字顺,条理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