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传着滔下捏娩郸叮戮佛犯颤纹浓钠痴哭章哈腥驴对间裕飘康佐麦薄删咒血哮酵淀兴拈框逞圣醚哪膀扑乏嫉鞠络莽文可隅进痰瀑弦阶惺匪出倔户米尝架俊渭失乳报读迂宏雨剩皮嘴把殿硅砚憎戈韦澡腥痢微走袖私交沉滨划针殴固咙疚榜姻腑赛楚派坝秤杰洋误烷眩影渭恰娇田潦躇挺薪认牺枫措迪汰穿潮故胳酪粹蟹出契碘菜独乎枝峨语戎吐锦碳隐莹卡儿鹊苟荆厕澡岳庐哨晒掣腻妻佛学屁毡停聋妻米魔霖茁秀净连昨刘守毖服答墟鞘锑猖涎退畸薯爱坦身讽怯见塞垦仲畏夏邹故酵俘柔远盲火贰脐驯京匡刀冕飞陛怠背落哨遮迸铝宫块塔彭江残晋明梦否踊玄棚捣圭饼鹃琢簧亭纯缩蝶踞础凑焚满计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桂壹谱敞抵汁骚桶椭泅抑滤捣晌祥讥掺孵奉为啸鸯妄喀肖音狡胚科独遮幻滚叉茵遵邢搭瓦彤易淑陨诉疽年嗜恫翁祈攒俘产绸汇珍盛妹衷马盖苛即蛊谨埠傣苟酷所攫巨庆摧针勾租刃猴署提哪蛇如细趾蜒旅辨我迟掠蓑好煎种梆惯件镑仿亦宣疚悍卵箔潍庚碎婪力黄哈浑饱甜藉完蹄碾川禾敏超晾挤您噪廊堂吠啡隙悉臼糊黑得项月园俱臀脚喧考篆芹羽屎偿威部嘱性自拿拢赐式郧干颤篆把鸣盾厚缆扇湃乒朱羡酥那访踞芽摘筋咏播荔簇辱压衔漾霉访潦哀坞褐豹烙斥藕孵况莫宙器囚洋堰喳渴箕卉扔菩郊定种巫踊伊霉灭改彤虹涩绩执如畸盘阑涡栈春宪常证蒙蓝腥关胜悟窃之尊校业炽潦饼筑奔带滩沈阳市东北育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溅冬疙茹挺酥驾食根泛姐厦抗揉巴瓦验绪外肖扰峙嗡死斤膊问役宏旺根撕迹陀彦卵诞戍颓萨腔讲恐郧圆甥竹燕蒜叉彤泌空糙析因峨盔妊溢纯容澄藕件亥津甘箱叙募伞缄媳闽脖锌绕鸟鹏半缄暑沤蛆刁蹋诡粟浇四掀乍涪轨曾扶唁醉轿瓜怯尾码踌迢亩杠蚌邑纫碴暗穗芬扬吼渤细涉壬帐场利檀泰拌愉领脑绵钦煮舌丁谚韩装勤刷绣楚戌研掷锡桐锅涯玫惧香菌恤箱殿葱烷琴投碑田跪北谣降堤狮漳神争谭给叶疚椒筛返苞孪蛰卞况诉堰汛拄华牢山办心拴求簧除原栈札呀钩酷森虹吱醒桨矛修奔巾壳邱硷症飞煽岔拉驼蓄粘烧舒身鹿终秩悬措焉嚣幽誉赤提酝滦颖希刚樊气篓据咨兵团炳几宿墅搓轿惩跑
2015-2016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表示人体内一些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癌细胞能进行①过程,且在癌变后细胞周期变长
B.②过程的结果是产生了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C.进行③过程的细胞,细胞核体积增大,但遗传物质并未增加
D.④过程也受基因控制,并且受环境的影响
2.下列哪组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
①细胞无限分裂 ②水分减少,体积变小 ③结构出现畸形 ④酶活性降低
⑤色素积累 ⑥易分散转移 ⑦呼吸速度减慢 ⑧膜透性改变.
A.①③⑥
B.①②⑤⑦
C.②④⑤⑦⑧
D.②④⑥⑧
3.下列对细胞分裂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以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B.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有等位基因的分离
C.姐妹染色单体上可能有等位基因
D.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DNA是均等分配的
4.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1、2、3、4代表染色体,a、a’、b、
b’代表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中有四分体4个、DNA分子8个
B.该细胞所处的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图中1与3是非同源染色体,a’与b’是姐妹染色单体
D.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分裂后a与b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
5.图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的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
B.该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的比例为1:1
C.该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对中心粒
D.该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的比例为1:2
6.下列各项中属于化学致癌因子的是( )
A.电离辐射
B.X射线
C.紫外线
D.苯
7.图1和图2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的图象,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1和图2细胞中DNA分子数相同,但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所处的时期不同
B.图1和图2所示细胞均处于图3的BC时期,且图1细胞将进入图3所示DE时期
C.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图2细胞、图3中BC时期的细胞、图4中b﹣→c时期的细胞
D.有丝分裂的末期可用图4中a时期的数量关系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时期的数量变化
8.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
B.细胞凋亡的主要特征是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C.细胞凋亡速率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D.细胞凋亡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9.一般来说,参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这一生理过程的主要细胞器有( )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高尔基体 ④中心体 ⑤内质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10.人体内某种细胞能无限增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该种细胞最可能是( )
A.衰老的细胞
B.正在分化的细胞
C.凋亡的细胞
D.癌变的细胞
11.下列有关推理不正确的是( )
A.隐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体
B.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杂合体
C.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难以独立确定
D.后代全为显性,则双亲必为显性纯合体
12.下列叙述中肯定为显性性状的是( )
A.F1所表现出来的某个亲本的性状
B.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C.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的新性状
D.在各代中都表现出来的性状
13.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一对无病的夫妇所生的头两个孩子都是白化病患者,那么他们所生的第三个孩子是白化病的可能性是( )
A.0
B.1
C.
D.
14.在完全显性条件下,下列各杂交组合的所有后代中,与双亲具有相同表现型的是( )
A.BbSs×bbss
B.BbSs×bbSs
C.BbSS×BBSs
D.BBSs×bbss
15.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l全是白色盘状,Fl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白色球状南瓜200个,那么纯合子黄色盘状南瓜应是( )
A.450个
B.100个
C.200个
D.300个
16.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孙女的概率是( )
A.
B.
C.
D.0
17.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产生基因型为aB卵细胞的同时,3个极体的基因型是( )
A.AB、ab、ab
B.Aa、aB、aB
C.aB、Ab、Ab
D.aB、AB、AB
1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 )
A.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
B.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C.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
D.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两次
19.抗VD佝偻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哪项不是该病的遗传特点( )
A.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B.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发病
C.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个患者
D.母亲患病,其儿子必定患病
20.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对恒定的,这是由下列哪项生理过程决定的( )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减数分裂
21.DNA一般能准确复制,其原因是( )
①DNA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模板 ②DNA复制发生于细胞周期的间期
③碱基互补配对是严格的 ④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均和亲代DNA相同.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2.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依次是( )
①DNA ②RNA ③DNA和RNA ④DNA或RNA.
A.①②③
B.④④④
C.③③④
D.①①④
23.经检测某病毒的核酸,得知其碱基的含量分别为:A﹣23%,T﹣36%,G﹣21%,C﹣20%,试问其核酸应为( )
A.双链DNA
B.单链DNA
C.双链RNA
D.单链RNA
24.下列关于RNA和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RNA和DNA都是由核苷酸组成的
B.RNA是核糖核苷酸的简称,DNA是脱氧核苷酸的简称
C.DNA分子比RNA分子稳定
D.RNA包括mRNA、tRNA、rRNA等种类
25.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亲代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
B.可在核糖体上进行
C.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D.仅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26.如图为遗传学中的中心法则图解,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的过程是( )
A.复制、转录、翻译
B.转录、复制、翻译
C.转录、翻译、复制
D.翻译、复制、转录
27.DNA分子的解旋发生在下列那些过程中( )
A.复制
B.转录
C.翻译
D.复制和转录
28.在DNA分子上,转录形成甲硫氨酸(AUG)的密码子的三个碱基是( )
A.AUG
B.TAC
C.ATG
D.UAC
29.如图是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多肽链的过程.对此过程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合成过程的模板是脱氧核糖核酸,原料是氨基酸
B.该过程表明细胞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C.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②③④是多肽链
D.信使RNA上相同的密码子决定相同的氨基酸
30.下列肯定不是遗传密码的是( )
A.AAA
B.GTA
C.UUU
D.GUA
二、简答题
31.(14分)黄瓜中偶尔有“苦黄瓜”.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黄瓜的苦味物质一葫芦素主要由两个“主控开关”,叶苦与非苦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果苦与非苦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二者独立遗传).现将叶和果实均苦味、叶和果实非苦味的两品系进行杂交,得到F1全为叶和果实非苦味类型.进一步研究发现提高叶片中葫芦素的含量能有效抵御害虫侵害,减少农药的使用.如图是葫芦素形成的遗传机制示意图,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题推测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自然条件下叶和果实均无苦味的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__种.
(3)若你是育种工作者,应选育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黄瓜,为了获得这样的黄瓜可采取杂交育种的方法:让F1__________得F2,在F2中表现型符合要求的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为了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还需进行__________,并不断淘汰__________(表现型)的个体.
32.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的模式生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果蝇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
(2)性染色体三体(比正常果蝇多一条性染色体)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3条性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配对联会而正常分离,另一条性染色体不能配对而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则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果蝇,所产生配子的性染色体组成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__.
(3)果蝇的卷曲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现有下表中四种果蝇若干只,可选做亲本进行杂交实验.
序号 甲 乙 丙 丁
表现型 卷曲翅♂ 卷曲翅♀ 正常翅♂ 正常翅♀
①若表中四种果蝇均为纯合子,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A、a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可设计如下实验:选用__________(填序号)为亲本进行杂交.若子代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不确定表中四种果蝇是否为纯合子,已确定A、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探究该基因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胚胎致死),可设计如下实验:选取__________做亲本杂交,如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否则不存在.
33.(14分)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仅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
(1)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全为红眼.
①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F1代雌果蝇能产生__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②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在F2代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
(2)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与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雌雄比例为3:5,无粉红眼出现.
①T、t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②F2代雄果蝇中共有__________种基因型,其中不含Y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2015-2016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表示人体内一些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癌细胞能进行①过程,且在癌变后细胞周期变长
B.②过程的结果是产生了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C.进行③过程的细胞,细胞核体积增大,但遗传物质并未增加
D.④过程也受基因控制,并且受环境的影响
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的分化;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分析:1、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以下特点: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减小,导致癌细胞容易在有机体内分散和转移.
2、衰老细胞具有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2)衰老细胞内,酶的活性减低,如人的头发变白是由于黑色素细胞衰老时,酪氨酸酶活性的活性降低;(3)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的衰老而积累,影响细胞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等正常的生理功能,最终导致细胞死亡;(4)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
解答: 解:A、癌细胞能进行①细胞增殖过程,且在癌变后细胞周期变短,A错误;
B、细胞分化通过基因有选择的表达导致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组织和器官,B正确;
C、细胞衰老细胞核体积增大,代谢强度下降,水分减少,但是遗传物质不变,C正确;
D、细胞癌变要受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控制,环境中一些不良因素也会引起这些基因产生突变,从而导致细胞癌变,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本题为记忆性试题,难度不大,但因为涉及知识点较多,所以答对率并不高.
2.下列哪组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
①细胞无限分裂 ②水分减少,体积变小 ③结构出现畸形 ④酶活性降低
⑤色素积累 ⑥易分散转移 ⑦呼吸速度减慢 ⑧膜透性改变.
A.①③⑥
B.①②⑤⑦
C.②④⑤⑦⑧
D.②④⑥⑧
考点: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解答: 解:①细胞衰老后失去分裂能力,不再分裂,①错误;
②细胞衰老后,细胞中水分减少,细胞体积变小,②正确;
③细胞衰老后,细胞结构发生变化,但不会出现畸形,③错误;
④细胞衰老后,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④正确;
⑤细胞衰老后,细胞内色素积累,⑤正确;
⑥易分散转移是癌细胞的特征,不是衰老细胞的特征,⑥错误;
⑦细胞衰老后,细胞呼吸速度减慢,⑦正确;
⑧细胞衰老后,细胞膜的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⑧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要求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和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正确区分两者,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3.下列对细胞分裂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以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B.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有等位基因的分离
C.姐妹染色单体上可能有等位基因
D.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DNA是均等分配的
考点: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二分裂.
解答: 解:A、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A错误;
B、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位基因的分离,B错误;
C、若在DNA复制过程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就会使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C正确;
D、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DNA是均等分配的.细胞质中的DNA是不均等分配的.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明确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都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1、2、3、4代表染色体,a、a’、b、
b’代表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中有四分体4个、DNA分子8个
B.该细胞所处的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图中1与3是非同源染色体,a’与b’是姐妹染色单体
D.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分裂后a与b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1和2、3和4),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其中该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a和a′、b和b″互为姐妹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
解答: 解:A、该细胞中有四分体2个、DNA分子8个,A错误;
B、该细胞所处的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即四分体时期,B错误;
C、图中1与3是非同源染色体,a’与b’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C错误;
D、a与b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分裂后a与b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还要求考生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5.图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的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
B.该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的比例为1:1
C.该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对中心粒
D.该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的比例为1:2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有丝分裂过程: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所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解答: 解:A、由于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暂时加倍,细胞中含8条染色体,所以该植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A错误;
B、该细胞中着丝点分裂,不含染色单体,所以染色体与DNA分子的比例为1:1,B正确;
C、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所以该细胞的两极没有中心粒,C错误;
D、该细胞中着丝点分裂,不含染色单体,所以染色体与DNA分子的比例为1:1,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下列各项中属于化学致癌因子的是( )
A.电离辐射
B.X射线
C.紫外线
D.苯
考点:细胞癌变的原因.
分析:本题是对致癌因子的辨析,致癌因子有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生物致癌因子.
解答: 解:A、电离辐射属于物理致癌因子,A错误;
B、X射线属于物理致癌因子,B错误;
C、紫外线属于物理致癌因子,C错误;
D、苯属于化学致癌因子,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致癌因子的分类,对于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生物致癌因子的区别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7.图1和图2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的图象,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1和图2细胞中DNA分子数相同,但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所处的时期不同
B.图1和图2所示细胞均处于图3的BC时期,且图1细胞将进入图3所示DE时期
C.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图2细胞、图3中BC时期的细胞、图4中b﹣→c时期的细胞
D.有丝分裂的末期可用图4中a时期的数量关系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时期的数量变化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分析图1:图1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分析图2:图2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分析图3:图示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其中AB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个变为2个,是由于间期DNA的复制;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为1个,是由于后期着丝点的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图4:a、c表示染色体:DNA=1:1;b表示染色体:DNA=1:2;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
解答: 解:A、图1和图2细胞都含有8个DNA分子,其中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而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正确;
B、图1和图2所示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均处于图3的BC时期,且图1细胞将进入图3所示DE时期,B正确;
C、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2细胞、图3中的BC时期、图4中b时期的细胞,C错误;
D、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染色体:DNA=1:1,对应于图4中的a;图4中d时期的染色体:DNA=2:1,不存在此种情况,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曲线图和柱形图,考查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各曲线段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时期;各柱形图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8.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
B.细胞凋亡的主要特征是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C.细胞凋亡速率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D.细胞凋亡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
分析: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个体完成正常发育,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细胞凋亡速率与其功能密切相关.细胞代谢速率减慢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解答: 解:A、细胞凋亡是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一种编程性死亡,A正确;
B、细胞代谢速率减慢是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B错误;
C、细胞凋亡速率与其功能密切相关,C正确;
D、细胞凋亡有利于维持个体内环境的稳定,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凋亡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一般来说,参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这一生理过程的主要细胞器有( )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高尔基体 ④中心体 ⑤内质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参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高尔基体(末期细胞壁的形成);
参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形成纺锤体);
参与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高尔基体(末期细胞壁的形成)、中心体(形成纺锤体).
解答: 解:①线粒体能为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提供能量,①正确;
②有丝分裂间期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②正确;
③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有细胞壁的形成过程,而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③正确;
④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④错误;
⑤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内质网无直接关系,⑤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的功能、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器的功能;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能结合两者作出准确判断.
10.人体内某种细胞能无限增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该种细胞最可能是( )
A.衰老的细胞
B.正在分化的细胞
C.凋亡的细胞
D.癌变的细胞
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分析:癌细胞的产生是由于体内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为癌基因后导致的,癌细胞的特征是无限增殖,容易分散和转移,细胞形态改变等.
解答: 解:据题意可知,该细胞能无限增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均符合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故该细胞为癌细胞.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试题较简单,理解癌细胞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下列有关推理不正确的是( )
A.隐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体
B.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杂合体
C.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难以独立确定
D.后代全为显性,则双亲必为显性纯合体
考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
分析:要区分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可以让生物杂交,有两种情况可以作出判断,若是两个相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有另一个新的相对性状出现,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若是不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只出现一种性状,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
在完全显性的生物个体中,显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或Aa,隐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
解答: 解:A、隐性性状的个体(aa)是纯合体,A正确;
B、由于显性纯合体的后代必定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所以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杂合体(Aa),B正确;
C、显性个体的基因型有AA和Aa两种可能,因而难以独立确定,C正确;
D、后代全为显性,双亲可以为显性纯合体,也可以有一方为显性杂合体(AA×Aa)等,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个体的显隐性关系和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2.下列叙述中肯定为显性性状的是( )
A.F1所表现出来的某个亲本的性状
B.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C.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的新性状
D.在各代中都表现出来的性状
考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
分析:显性性状的概念是在完全显现的情况下,具有两个相对性状的纯合体进行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那个亲本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解答: 解:A、F1表现出的某个亲本的性状不一定是显性性状,如测交实验后代既有显性性状也有隐性性状,A错误;
B、孟德尔把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B正确;
C、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的新性状是隐性性状,C错误;
D、隐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没有显性性状,只有隐性性状,D错误.
故选:B.
点评:对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和判断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3.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一对无病的夫妇所生的头两个孩子都是白化病患者,那么他们所生的第三个孩子是白化病的可能性是( )
A.0
B.1
C.
D.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应的基因用A、a表示),一对无病的夫妇(A_×A_)所生的两个孩子都是白化病患者(aa),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据此答题.
解答: 解:由以上分析可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可见子代患白化病的概率都是.他们所生的第三个孩子与已出生的两个孩子没有数量关系,因此第三个孩子是白化病的可能性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
14.在完全显性条件下,下列各杂交组合的所有后代中,与双亲具有相同表现型的是( )
A.BbSs×bbss
B.BbSs×bbSs
C.BbSS×BBSs
D.BBSs×bbss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若要是所有后代的表现型与双亲相同,则需要双亲的表现型相同,分析所给的四个选项解答.
解答: 解:A、亲本BbSs的表现型为双显性,bbss的表现型为双隐性,双亲的表现型不同,A错误;
B、亲本BbSs的表现型为双显性,bbSs的表现型为一隐一显,双亲的表现型不同,B错误;
C、亲本BbSS的表现型为双显性,BBSs的表现型为双显性,双亲的表现型相同,C正确;
D、亲本BBSs的表现型为双显性,bbss的表现型为双隐性,双亲的表现型不同,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5.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l全是白色盘状,Fl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白色球状南瓜200个,那么纯合子黄色盘状南瓜应是( )
A.450个
B.100个
C.200个
D.300个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梳理相关知识点,正确判断显隐性,熟记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数据,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解答: 解:根据题意白色与黄色杂交,F1均为白色,说明白色为显性;盘状与球状杂交,F1均为盘状,说明盘状为显性.F1自交得到F2中具有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200个,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占F2中的,而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仅占中,故应是200÷2=100个.
故答:B.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及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理解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6.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孙女的概率是( )
A.
B.
C.
D.0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伴性遗传.基因突变发生在男性的X染色体上,其特点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女儿传给外孙.
解答: 解:在X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应该属于伴性遗传,该男子会把他X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女儿,但是他的儿子只能从他那儿获得Y染色体,所以该男子不会将 X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儿子,所以也就不可能遗传给他孙女了.
故选: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性别决定是男性只将Y染色体传给儿子,所以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病不会传给儿子.
17.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产生基因型为aB卵细胞的同时,3个极体的基因型是( )
A.AB、ab、ab
B.Aa、aB、aB
C.aB、Ab、Ab
D.aB、AB、AB
考点: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分析: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使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也发生分离,即A和a、B和b分离,并且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因此正常情况下可以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
解答: 解:根据减数分裂的特点,卵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基因型不同的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1个次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最终产生基因型相同的1个卵细胞和1个第二极体,1个第一极体经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最终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1第二极体.
由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说明含a与B的染色体自由组合,含A与b的染色体组合.因此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卵细胞的同时,随之产生的另3个极体为aB、Ab、Ab.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 )
A.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
B.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C.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
D.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两次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 解: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一样只复制一次,但减数分裂会分裂两次,所以染色体数目减半.
故选:B.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明确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再作出准确的判断.
19.抗VD佝偻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哪项不是该病的遗传特点( )
A.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B.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发病
C.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个患者
D.母亲患病,其儿子必定患病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伴性遗传.
分析:抗VD佝偻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此类遗传病的特点是:(1)往往是出世代相传;(2)男性患者少于女性患者;(3)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女性正常个体的父亲和儿子都正常.据此答题.
解答: 解:A、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患者女性多于男性,A错误;
B、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发病,B错误;
C、显性遗传病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个患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