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山东省济南市花园路第二小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921991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山东省济南市花园路第二小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山东省济南市花园路第二小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山东省济南市花园路第二小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山东省济南市花园路第二小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山东省济南市花园路第二小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语文】山东省济南市花园路第二小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1看拼音把汉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zhn xnn dnsh linwi wnjun lin2将下面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用“”标出。(1)听到擂(lili)鼓声,他绰起刀一挥,对方弓弩(nn)手射来的箭纷纷落到了地上。(2)一群猕(n m)猴在山涧(jin jin)里游玩。(3)望着阻挠(no ro)他的对手,他不禁咆(po bo)哮起来。3下面选项中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预记喵准摩拳擦掌B附庸端庄跃跃欲试C板凳飞弛出谋划册D船梢钮扣一针见血4与“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的情感不一样的是()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

2、祸福避趋之。B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育才学校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规模与速度。B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C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了解。D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的体育成绩很有成效。6选择下面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话未说完C表示插说内容D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7排列句子。()其中最大的一个就要在今晚皎洁的月光下开

3、放了。我夹在人群中,盯着花朵,觉得里面充满了奥秘。这盆昙花大约有30多片既长且宽,碧绿的叶子。许多人聚集在昙花周围,等待它的开放。那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在叶子的边缘,长了四个花骨朵。ABCD8仔细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练习。记者就饮食习惯问题对某班5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调查项目购买食品时的首要选择常喝饮品类型营养价值包装好看味道好纯净水果汁汽水可乐白开水人数比例72%8%20%24%30%40%6%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该班学生最值得肯定的是_,今后应该注意的是_。9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景阳冈选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_第二十三回。我知道这部名著里的故事还有_、_等。(2)古诗是

4、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范成大用“_,_”赞扬热爱劳动的孩子;杜甫用“_,_”展望旅程的美好与平易坦荡;王之涣用“_,_”表现了戍守边疆的士兵无限的相思离情。(3)“一块土,两人站,中间隔条线,两人看不见。”这则字谜的谜底是_。10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诗中有童年:“童孙未解供耕织,_。”是儿童学着大人劳作的天真;“_,短笛无腔信口吹。”是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_,彩丝穿取当银。”是孩童不怕寒冷玩冰的快乐。(2)诗中有真情:从军行中“_,不破楼兰终不还,”写出边塞将士的胸怀和壮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_,南望王师又一年。”饱含遗民企盼早日收复失地的愿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却看

5、妻子愁何在,_。”写出了诗人全家得知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之情。(3)阅读有方法:抓住人物的_、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当收到长子毛岸英牺牲的电报时,毛主席一整天不说话可以感受到他_的心情:刘伯承元帅在没有打麻醉剂的情况下接受手术时一声不吭,可以感受到他_的品质:方志敏同志经手百万筹款,却说一个铜板都没有,感受到他_的美德。(4)名著有魅力:“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句话写的人物是_,通过课文学习,我们知道他有_的特点(可以写性格,也可以写本领),请写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_。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说起我们中国

6、人使用筷子的习惯,话可就长了。早在商代,筷子称为“挟”,后来改称“箸”,上百年后又改为“筷”。“筷子”的“筷”与“快”是同音字。“快”表达了人们的肚子饿了,急于进食的心情,于是便拿起“筷子”美美地吃起来。今天,在全世界,凡吃中餐者,都用筷子。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给予中国的筷子很高的评价:“中国的筷子取代餐桌上的刀叉,反映了学者以文化英雄的优势胜过了武士。”中国筷子还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许多来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总愿带回几双中国的筷子作为纪念。小小筷子传播了友谊,加深了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材料二】【热点背景】江苏省泰州市出台了全国首个公勺公筷使用规范地方标准,指出公勺公筷为两人以

7、上同桌共餐时,用以舀(夹)取菜(点)的勺子、筷子,是就餐者不与嘴接触的分餐工具,并从长短、颜色、标识等方面规定了公筷的制作要求。【热点聚焦】不光是泰州,不少省市都发出了使用公勺公筷的倡议。首都文明办、北京市卫健委发出争做文明健康好市民倡议书,建议市民尽量分餐进食,使用公勺公筷。上海市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上海首批100家餐厅对外承诺,全面提供一菜一公筷或公勺。疫情之下,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成为人们的共识,打喷嚏时遮挡口鼻、排队时保持距离等不少细节都已成为人们的习惯。人们对生命健康高度重视,健康意识被唤醒,在此契机下提倡使用公筷公勺无疑会事半功倍。不过,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只有

8、规范标准和餐厅的承诺还不够,还需要每个人切实地参与。在一项有21万人参与的投票调查中,针对“你外出聚餐有用公筷公勺的习惯吗”这一问题,有5 7万人选择“会用,已成习惯”,有6 4万人选择“没有,嫌麻烦”。有网友留言说:“有时候提出用公筷,对方用一副我们不讲义气的样子拒绝,也不好意思再提。”“我想用但怕他们觉得我做作,也就忍了。”【材料三】11、读材料一,“说起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惯,话可就长了”这句话中“长”的意思是()A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筷子作的评价很长B筷子的传播距离很长C筷子的历史悠久,关于筷子有很多话可说1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使用公筷公勺体现了人们对生命健康的重视。B政府

9、出台相关政策有利于人们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C使用公筷公勺是小题大做,完全没有必要。13、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筷子”的“筷”与“快”是同音字,表示中国人吃饭很快而且很快乐。( )(2)从调查结果看,有6 4万人觉得使用公勺公筷太麻烦。 ( )(3)材料三的宣传图片中,“吃饭新风尚,健康好习惯”告诉我们只要进餐时使用公筷,就不会得病。( )14、上海市出台了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红红认为在自己家也要使用公筷公勺,而爷爷却认为在自己家不用这么做。你认同谁的想法?为什么?_文言文阅读。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10、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注释】 闻已:听完; 益:增加;尚尔:如此; 口爽:口味败坏。15、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字的意思。 缘有盐故 ( ) 便空食盐( )16、读好下面的句子,读出停顿处用“/”划开。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17、文中“愚人”的“愚”表现在:_18、结合注释,想想画“ ”句子的意思并写下来。_19、我从这则小故事中得到的启发是: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成全善良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

11、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个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站站就到了。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位姑娘流露出了笑意。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有点责怪父亲似的。这让我看得很疑惑。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下子急刹车

12、,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多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问清他在哪个病室。也正因为我这样停了一停,才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爸,伤口痛了吧?”“一点点吧!”“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我不禁又想起车上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那个姑娘的

13、善良。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20、在让座给老人的过程中,那个姑娘的神态表情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请在选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并写下来。( )( )( )21、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看望( )痛楚( )22、前文说“这让我看得很疑惑”,后文中的哪句话解答了这个疑惑?请把这句话用波浪线画出来。23、从女儿的哪些动作中可以看出她对父亲的爱?请用横线把相关的语句画出来。24、选文题目是“成全善良”,请你说一说:谁“成全善良”?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5、习作。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在你的班集体中,也许他(她)不是最优秀的,但他(她)的某方面才能或某一个优秀的品质,让你

14、觉得他(她)就是最“出彩”的。请以“他(她)是最出彩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选择一两件具体的事例,通过细节描写,体现他(她)的独特。(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学名。(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400字左右。1崭新 拟定 熟练 慰问 眷恋【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拼写能力。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崭新、熟练、慰、眷”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2(1)lin(2)mjin(3)nopo【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1)擂鼓(li):亦作“攂鼓”。急击鼓。 弓驽手(n):以弩弓为

15、武器的(如兵士或猎人) 。(2)猕猴(m):哺乳动物。猴的一种。山涧(jin):山间的水沟 。(3)阻挠(no):(动)阻碍扰乱使不能顺利进行。咆哮(po):(书)(动)猛兽大声吼叫。人因暴怒而厉声叫喊或形容水流奔腾发出的轰鸣声。3B【解析】B本题考查字形辨析。所选词语均是生活中常用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是同音字和形似字。A有误,“预记”的“记”应为“计”;“喵准”的“喵”应为“瞄”;B全部正确;C有误,“飞弛”的“弛”应为“驰”;“出谋划册”的“册”应为“策”;D有误,“船梢”的“梢”应为“艄”;“钮扣”的“钮”应为“纽”。4D【解析】D本题考查诗词的理解。“遗民

16、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出自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全诗为: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意思是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表现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迫切希望,强烈的爱国之情,对中原百姓的同情以及对南宋出师北伐这一举措年年落空的失望。A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七言律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最出名的两句诗,被后人传诵不绝。其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表达了作者愿为国献身,不计个人得失的崇高精神。B项出

17、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意思是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C项出自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全诗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意思是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D项出自孟郊的登科后,全诗为: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

18、看尽长安花。”意思是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表达了诗人中了进士后的喜悦心情。与“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的情感不一样。5B【解析】B【详解】此题考查病句辨析。A有误,搭配不当,“加快”和“规模”不搭配,可以改为“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速度和扩大规模”。C有误,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随着”或“使”。D有误;前后不一致,“能否”包含两个方面,去掉“能否”。6A【解析】A【详解】略7D【解析】D【详解】略8 注重食品的营养价值 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详解】略9 水浒传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吴用智取生辰纲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

19、向洛阳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坐【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景阳冈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该文作者是施耐庵。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水浒传经典故事:宋公明三打祝家庄、斗杀西门庆、武松打虎等。(2)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和诗词名句理解。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20、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诗人的联想,身在梓州,顷刻间就已回到家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

21、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在这样苍凉 的环境背景下,忽然听到了羌笛声,

22、所吹的曲调恰好又是折杨柳,这不禁勾起戍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愁。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常在别离的时候折柳相赠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就提到了行人临别时折柳。这种折柳送别风气在唐朝尤其盛行。士兵们听着哀怨的曲子,内心非常惆怅,诗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戍边的士兵,只能说,羌笛何必总是吹奏那首哀伤的折杨柳曲呢?春风本来就吹不到玉门关里的。既然没有春风又哪里有杨柳来折呢?这句话含有一股怨气,但是又含无可奈何语气,虽然乡愁难耐,但是戍守边防的责任更为重大啊。一个“何须怨”看似宽慰,但是,也曲折表达了那种抱怨,使整首诗的意韵变得更为

23、深远。这里的春风也暗指皇帝,因为皇帝的关怀到达不了这里,所以,玉门关外士兵处境如此的孤危和恶劣。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3)本题考查猜谜语。由谜面可知,这个字由“土”与两个“人”组成,应是“坐”。10 也傍桑阴学种瓜 牧童归去横牛背 稚子金盆脱晓冰 黄沙百战穿金甲 遗民泪尽胡尘里 漫卷诗书喜欲狂 动作 万分悲痛 镇定自若 舍己为公 诸葛亮 神机妙算 三顾茅庐11C【解析】11、C12、C13、 14、我认同红红的想法。在家里使用公筷公勺也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降低家人生病的风险,还有利于培养好习惯。【解析】11、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能力。

24、认真阅读课文,根据文章内容体会这句话中“长”的意思,它指的是中国人使用筷子历史长、内容多,有很多话可说。故答案选C。A.错误;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筷子作的评价很高。B.错误;筷子的传播距离跟筷子本身没有关系。12、本题考查信息获取能力。A.正确;北京市卫健委发出争做文明健康好市民倡议书建议市民尽量分餐进食,使用公勺公筷。就是体现了人们对生命健康的重视。B.正确;上海市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上海首批100家餐厅对外承诺,全面提供一菜一公筷或公勺。这样有利于人们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C.错误;使用公筷公勺是对我们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并不是小题大做。故选C 。13、本题考查内容理

25、解。(1)“筷”:筷子,吃饭时夹食物的用具。“快”:速度高;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短(跟“慢”相对)。虽为同音字,但是字义不同,不能放到一起去理解。故此项错误。(2)正确;符合材料二,一项有21万人参与的投票调查中,针对“你外出聚餐有用公筷公勺的习惯吗”这一问题,有5 7万人选择“会用,已成习惯”,有6 4万人选择“没有,嫌麻烦”。(3)正确;材料三图片中宣传的标题就是“吃饭新风尚,健康好习惯”。14、本题考查观点论证。上海市出台了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就是倡导大家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使用公筷公勺,所以我们应该认同小红的想法。可以围绕“使用公勺公筷不仅干净卫生,而且能够预防疾病”,“不使用公筷,

26、实际上大大增加了疾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风险”等方面来写,言之有理即可。15、 因为 空口16、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17、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或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18、这个人没有智慧,空口吃盐,味觉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19、干任何事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分析】译文: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朋友家。主人给他食物,食物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之后,于是添加盐。加了盐,食物就味美,于是(他)自言自语说:“之所以味道鲜美,是有了盐的缘故。很少就如此,何况又多了?”这个愚蠢的人没有智慧,就只吃盐。味觉

27、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15、本题考查字义掌握。 “缘有盐故”翻译为“菜这么好吃,是因为放了盐”。这里“缘”意思是“因为”。“便空食盐”翻译为“就空口吃盐”。这里“空”意思是“空口”。16、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停顿划分。句子翻译为“于是自言自语说:之所以味道鲜美,是有了盐的缘故。很少就如此,何况又多了?”划分文言文句子的朗读节奏的方法: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起强调语气或领取全句乃至全段的作用。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必须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合成词。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

28、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份,不能把成份省略当作没有省略来读。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过文章“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的翻译“这个愚蠢的人没有智慧,就只吃盐”体现了“愚人”的“愚”。18、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智”翻译翻译为“智慧”,“空”翻译为“空口”,“口爽”翻译为“口味败坏”,“患”翻译为“祸患”。19、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这篇文言文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限度,恰到好处是美妙无比,-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弄得很糟。因为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成了谬误。20、 微笑 尴尬 流露出了笑意21、 探望 痛苦22、“

29、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23、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24、是那个老人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良、坚强、宽容的人。【解析】20、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提取。由第段“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可知,姑娘让座时的神情是微笑;由第段“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可知,姑娘让座,大爷拒绝后她的神情是尴尬;由第段“那位姑娘流露出了笑意”可知,大爷坐下后,姑娘的神情是流露出了笑意。21、本题考查近义词。看望:到长辈或亲友处问候起居情况。近义词:拜望、探访、探问痛楚:痛苦、苦楚。近义词:

30、疼痛、痛苦、疾苦、难过22、本题考查找出关键句子。前文中的这句话“让我看得很疑惑。”说出了作者对姑娘给老大爷让座这件事,老大爷的女儿不但不感谢,反而表现出明显的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所以作者感到不理解。读完全文可知,后文中的这句话“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告诉了人们女儿明显不高兴、责怪父亲的原因,也解答了作者的疑惑。23、此题考查找出关键句子。第段的第一句话“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从“挡着”“挽着”这些动作中可以看出女儿对父亲的照顾非常周到,表达了女儿对父亲的爱。24、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老人他虽然身

31、体不适,却为了成全姑娘这让座的善良行为,即使被女儿不赞同也要而独自忍耐自己的病痛,可见这位老人也是一位十分温柔、善良的人。25、他是最出彩的犹记得,小明在学校的踢毽比赛中,让那彩色的羽毛毽在身边轻巧的飞舞,被体育老师一眼相中,转而去参加区里的比赛。 接到任务的时候,小明脸上有难以言表的激动,亦有一点退缩之意。他曾经偷偷告诉我“我能做好吗?”然而,小明坚持下来了。 巨大的赛场让气氛骤然紧张,多日训练所得到的自信烟消云散,耳畔的哨声或许更让他的心砰砰乱跳。那一刻,小明一定意识到,此刻不容退缩,他代表的是班级,何况有那么多人注视着他,他该荣幸,该兴奋才对。时间像一把剪刀,瞬间剪断了他所有的不勇敢。

32、于是,小明的目光中却陡然多了坚定,扫视下面那一双双眼睛,内心一定感到无比的自豪。何况政治老师把赞许的目光投想了他。于是场上的那羽毛毽在他的脚下似乎有些沉,却压不下他的自信。哨声响了,同样是哨声,此时却成了一种力量,一种为校争光的力量,一种谁与争锋的信心。很快小明的汗水滑落,控制着毽子的腿似乎有些发软,然而他依然坚持着,热血在沸腾,似要喷张而出,向所有人证明他的夺目。此时的一分钟,那么长,一定令他疲惫不堪,然而他却坚持到最后。 比赛结束的那一刻,小明带着微笑,带着激动走下赛场,那时俨然是个英雄,因为他努力了,奋斗了,坚持了,终于绽放了自己的色彩,向所有人证明,我可以。我想,任凭时光把岁月剪瘦,那

33、一刻的精彩永远夺目,永远定格在我们脑海中。 他是最出彩的!【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此次作文是命题作文,本题考查对作文题目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对语言的组织、表述能力。“出彩”意思为表现出精彩来。所写的故事必须源于生活,可以写他(她)的某方面才能或某一个优秀的品质。注意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交代清楚,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挚。无论写什么,都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出彩”,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刻画人物,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作文写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景物环境渲染气氛引出下文)。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