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试卷测试卷(含答案)
1.
看拼音,写词语。
wēi wǔ zǒu láng mò shēng yǎng tóu
chuàng jǔ sī xù fù zé xiāng cháng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税务局(shuì) B.差异(chà)
C.歪着头(wāi) D.懦弱(nuò)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好的同桌能带着你变得优秀起来,而不认真学习的同桌也会对你有不好的影响,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自相矛盾与自欺欺人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C.赵州桥虽然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才干,而且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D.两只小虾的搏斗很猛烈。
4.下列选项中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水面的小圆晕一圈圈地 开去。
②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唱起了一首 的歌曲。
③这只小狗的鼻子真 ,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A.荡漾 轻巧 灵敏 B.荡漾 轻快 灵敏
C.飘荡 轻巧 灵巧 D.飘荡 轻快 灵巧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照样子写词语。
翩翩起( ) 没精打( ) 学( )五车 争奇斗( )
津津有( ) 窃窃私( ) 翻山( )岭 ( )南闯北
滥竽充数(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下列“释”的解释与“因释其耒而守株”中的“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爱不释手 B.手不释卷 C.冰释前嫌 D.如释重负
7.看到公园里有同学随手扔垃圾,下面的劝告最恰当的是( )
A.“你怎么这么懒?垃圾不扔到垃圾箱里去?”
B.“同学,你怎么可以乱扔垃圾?立刻捡起来扔到垃圾箱去!”
C.“同学你好,乱扔垃圾多不文明。公园这么美,需要我们每个人维护,你说对吗?”
D.“嗨,严禁乱扔垃圾。你太不文明!”
8.按要求,写句子。
①请你根据下面的开头续写一段话。
你可知道,图书馆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围绕一个意思)
他是我们班不折不扣的“热心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给溪水_______,_______一只红蜻蜓。忽然_______,___________蹦跳着_______。这一段选自课文《_______》。
(2)、《_______》是一首题画诗,其中“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描绘出美丽的春光。
(3)、“元日”指农历_______,就是传统节日,“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告诉我们过节时要_______。农历_______是重阳节,从唐代诗人_______写的这句诗“_______,_______。”中,我们知道这个节日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4)、看到“历历在目”这样的成语形式时,我也能照样子写出三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前,朋友成天玩电脑、不认真学习,现在,他知道错了,开始认真学习了,你会对他说: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海边男孩
①去年暑假,爸爸带我去海边玩儿。金黄的沙滩上,一个穿大褂儿的男孩儿,正收拾着一大堆五光十色的贝壳,有黄的、有红的、有蓝的,在阳光下色彩是那么鲜艳。我拉爸爸走过去:“我要买贝壳。”男孩儿见我要买,很高兴,一个劲儿地让我挑选。他告诉我,这些贝壳是他自己捡的,卖了钱可以交学费、买书。我一边听,一边掏钱买了几个好看的贝壳。
②我一边走一边欣赏着买来的贝壳,突然发现其中一个褐色的贝壳破了一块,就返回去换。天快黑了,男孩儿正收摊儿。他为难地说:“对不起,全卖完了。要不明天下午你再来……”
③“我们买的是明天早上七点的车票哇!”我扫兴地走了。
④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火车站。“大哥哥——”身后传来清脆的声音。我猛一回头,啊,是那个卖贝壳的男孩向我跑来,气喘吁吁地对我说:“给你。”我刚要说什么,他把贝壳塞给我就走了。哇, 好漂亮的一个贝壳!整个贝壳洁净光滑,色彩艳丽,样子就像孔雀的尾巴……
⑤这个贝壳我一直摆在书柜里,珍藏到现在。
10、这篇文章围绕“贝壳”展开,先后写了:挑贝壳——( )贝壳——换贝壳——男孩送贝壳——( )贝壳
11、小男孩儿捡贝壳、卖贝壳,为了什么?请用“ ”在文中画出。
12、把对第①自然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写在下面。
加点的词语“五光十色”让我感受到:________
13、第②自然段中,卖贝壳儿的小男孩儿为难的原因是( )
A.因为他根本不想给我换,换起来比较麻烦。
B.因为他靠卖贝壳儿挣钱,换了就少挣一份钱。
C.因为贝壳全卖完了,没有贝壳可换了。
14、“我”将贝壳一直摆在书柜里,珍藏到现在的原因是( )
A.它是所有贝壳中最昂贵的一个。
B.它让我看到了海边男孩儿的真诚与善良。
C.它是我在海边费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沉甸甸的小鱼篓
①我常在故乡的小河里撒网捕鱼。一片旋转的网,就像短短的裙,飘落在河面,溅起无数颗水珠,撩起我无限的喜悦。
②屏气凝神,拉紧网绳,我将网收起,在沙滩上抖开,抖出一条条银白色的小鱼儿,抖出了小河的生命。那么可爱的小生命,我却把它们引到了一个干涸的世界。
③我想来想去,决定把小鱼放了,让它们重新回到河里。河水清清,小鱼儿悠悠地游向深处,那漂亮的尾巴一甩又一甩……
④妈妈知道了,点点我的脑门儿:“这是傻孩子捕鱼。”
⑤爸爸却摸着我的头,乐呵呵地说:“让小鱼又回到河妈妈怀里,一点儿也不傻。”
⑥我的小竹篓虽然是空的,却沉甸甸的,盛满了欢乐和爱意。
15、照样子,写一写。
(1)例:(乐呵呵)地说 ( )地说 ( )地说
(2)例:河水(清清) 眼泪( ) 白发( )
16、从第②段中找出描写“我”捕鱼动作的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描写妈妈动作的字词是“______________”,描写爸爸动作的字词是“__________________”。
17、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18、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多么可爱的小生命”指什么?“干涸的世界”指的是什么?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尾句中的“空”和“沉甸甸”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作
同学们,在你的身边一定有不少有特点的人:勤劳能干的妈妈、热心肠的同桌、爱看戏的爷爷、幽默风趣的爸爸……他们给你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温暖和欢乐。请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写出他(她)的特点。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1.威武 走廊 陌生 仰头
创举 思绪 负责 香肠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看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时,首先要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词语,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易错点和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威、廊、仰、绪”等字。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B
【解析】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税务局,读音shuì wù jú;差异,读音chā yì;
歪着头,读音wāi zhe tóu;懦弱,读音nuò ruò。
3.A
【解析】A
【详解】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自: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会让自己也变好,接近坏人会让自己也变坏。
B自相矛盾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难一》。该成语比喻行事或言语先后不相应、互相抵触。在句中常用作谓语、定语,不能用于两方以上,只能用于单方自我抵触。
自欺欺人,汉语成语,意思是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现指“就是明明知道真相,却骗自己也骗别人,一般指不肯面对事实。”出自宋·黎靖德《朱子语类》。
C“虽然”应该改为“不仅”,“不仅……而且” 中的而且表示进一步的意思,用在后一个分句的开头。
D“猛烈”应该改为“激烈”。
猛烈,汉语词语,意思是气势大,力量大;急剧。出自《书·舜典》。
激烈,是汉语词汇,指的是(动作、言论)剧烈;(性情、情怀)激奋,刚烈。如:激烈争辩。
4.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
荡漾:指飘荡;起伏不定;水面等起伏波动;形容起伏动荡。
飘荡:在水上浮动。
根据句子①的语境,小圆晕在水面上一圈圈地起伏波动,因此选择“荡漾”符合语境。
轻巧:指小而灵巧。
轻快:轻松愉快。
根据句子②的语境,与“歌曲”搭配的词语是“轻快”符合语境。
灵敏:反应灵活敏捷快速。
灵巧:灵活巧妙,在手的使用或身体的其他活动方面显得灵活、熟练或机敏。
根据句子③的语境,小狗的鼻子大老远就能闻到气味,因此选择“灵敏”符合语境。
5. 舞 采 富 艳 味 语 越 走 杯弓蛇影 守株待兔
【详解】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望梅止渴、四面楚歌、卧薪尝胆、背水一战、围魏救赵、负荆请罪、纸上谈兵、完璧归赵、草木皆兵、指鹿为马、唇亡齿寒
6.C
【解析】C
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在因释其耒而守株“中释"字意思把东西从手里放下来,放下的意思。ABD选项中的“释”都是放下的意思,所以在选项中不同的一项是C项“释”字意思是消散误会全部消除。
7.C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口语交际能力。
A.不恰当。“你怎么这么懒?垃圾不扔到垃圾箱里去?”劝告语气过于强硬。
B.不恰当。句子中“立刻”是命令的语气,不恰当。
C.恰当。“同学你好,乱扔垃圾多不文明。公园这么美,需要我们每个人维护,你说对吗?”语气礼貌,劝告合理。
D.不恰当。“你太不文明!”劝告时,批评别人,语气生硬,不容易被别人接受。
8. 书真多呀!有奇妙的科幻书,有有趣的漫画书,有引人入胜的小说,还有实用性很强的工具书…… 经常帮别人打扫卫生,又爱帮助学习成绩稍差的同学……
【解析】
①本题考查了句子的补充。
补充句子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基本成分齐全的句子,叫做完整句。
本句可补充图书馆里面有什么,可用上排比句。
②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概念与结构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给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以及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首先要了解所给内容的意思,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联系,组织语言后再进行仿写。排比是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或成分组合成一个句子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句用三个“怕……”的句式组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本句要例举几个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他是热心肠”。
9.A
【解析】 人影 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 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 鱼儿和笑声 溪边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正月初一 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对联 九月九日 王维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谆谆告戒 欣欣向荣 亭亭玉立 知过能改, 善莫大焉。
【解析】
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1)、“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出自《溪边》这首儿童诗选自组诗作品《童年的水墨画》,诗中描绘了儿童在溪边钓鱼的情景。诗中的孩子是那样的快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竿,立着红蜻蜓,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寥寥几句,勾勒出一个现代垂钓儿童的形象。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出自宋代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意思:竹村外有盛开的桃花三两枝,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春江水暖戏水的鸭子最先得知。生长茂盛的蒌蒿铺满了地面,芦苇也抽出了短短的嫩芽来,这正是鲜美的河豚快要上市的时候。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代王安石《元日》翻译: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元日就是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翻译: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4)、“历历在目”的格式为:AABC式,这样的成语有:谆谆教诲、谆谆告戒、欣欣向荣、历历在目、亭亭玉立。
5、“知过能改, 善莫大焉。”指一个人犯了错误后,能够认识并改正错误,就是最好的事情。
C
【解析】10、 发现坏 珍藏 117.卖了钱可以交学费、买书。 118.贝壳的颜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119.C 120.B
【分析】
10、该题考查了文章的顺序,是按照挑贝壳——发现坏贝壳——换贝壳——男孩送贝壳——珍藏贝壳的顺序描写的。
11、该题考查了对文章段意的理解。从小孩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卖贝壳是为了挣钱交学费,买书。
12、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南朝梁·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故宫珍宝馆的玻璃柜里,摆着~的稀世奇珍。用在这里是用来描写贝壳的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13、本题考查了对文章段意的理解与概括。从后文来看,小孩不是存心不换,只是全卖完了,没有贝壳换。故选C。
14、本题考查了对文章段意的理解与概括。从后文中可以看出,他一直珍藏着这个贝壳是由于男孩的真诚与善良,使得他非常感动,故此珍藏。
A
【解析】15、 笑眯眯 懒洋洋 汪汪 苍苍 237. 拉 收 抖 点点 摸 238.一片旋转的网,就像短短的裙,飘落在河面,溅起无数颗水珠,撩起我无限的喜悦。 239.“多么可爱的小生命”指小鱼,“干涸的世界”指的是沙滩。这句话是“我”的心理描写,也是反思。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思考,才会有后面放鱼的行为。 240.不矛盾。“空”指的是放掉了鱼,鱼篓里什么也没有。“沉甸甸”指的是“我”因为放掉了鱼儿而收获满满的欢乐和爱意。
【分析】
15、本题考查词语仿写。
乐呵呵是ABB式词语。如:笑呵呵地说;笑眯眯地说;笑嘻嘻地说。
河水清清是ABCC式词语。如:眼泪汪汪:意思是眼中饱含泪水。
白发苍苍:形容人年迈而头发花白。
16、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仔细阅读第二自然段,从“拉紧网绳,我将网收起,在沙滩上抖开,抖出一条条银白色的小鱼儿”中可知“我”捕鱼的动词是拉、收、抖。
从“妈妈知道了,点点我的脑门儿”可知描写妈妈的动词是点点。
从“爸爸却摸着我的头”可知描写爸爸的动词是摸。
17、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一片旋转的网,就像短短的裙,飘落在河面,溅起无数颗水珠,撩起我无限的喜悦。”是比喻句,把“网”比作短裙。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从“在沙滩上抖开,抖出一条条银白色的小鱼儿,抖出了小河的生命。”可知“多么可爱的小生命”指小鱼。
从“在沙滩上抖开”可知“干涸的世界”指的是沙滩。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表明人物的品质或情感。
“那么可爱的小生命,我却把它们引到了一个干涸的世界。”属于心理描写,也是对自己撒网捕鱼行为的反思,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思考,才会有后面放鱼的行为。
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结合句子“我的小竹篓虽然是空的,却沉甸甸的,盛满了欢乐和爱意。”
“我的小竹篓虽然是空的”指的是自己将小鱼放回河里,竹篓里什么都没有。
“却沉甸甸的”指的是自己收获了欢乐和爱。前后并不矛盾。
20、范文:
一个熟悉的人
“我有多少话哎,我有多少歌,老师啊老师,您最理解我……”。每当我唱起这首歌,我就想起胡老师。
胡老师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很年轻,身材苗条。胡老师把头发染成了黄色。圆圆的脸上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要是我们犯了错误,胡老师就用眼睛瞪着我们好像在说:“你怎能这样做呢?”她高高的鼻梁下有一张能说会道地嘴,她上课的时候,我们听得津津有味,要是我们犯了错误,胡老师总是说的我们心服口服。
有一天,听说胡老师病了,我正准备写作业。突然胡老师出现在教室门口,只觉得她脸色苍白,一点精神也没有。上课的时候她一直咳嗽着,她的声音有点沙哑,但是她讲的十分的清楚,写字时手有点抖,但是字写得非常工整。我们的心理多么感动啊,老师为了我们竟带病来给我们上课,真这是一位好老师。
多么好的老师啊!她是我最熟悉的人。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阅读题目可知,本题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写人的记叙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交代清楚他是什么人,如他的年龄、性别、外貌、职业、性情,及与自己的关系。
②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就是要写出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只有把特点写出来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也才能与众不同,有了新意。
③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人物,所选的事件要能充分表现这人性格和品质。当你把事情写好了,人物也就写好了。
④要抓住人物细微的动作及其变化,给予具体、生动的描写。即抓住细节刻画人物,使原来比较刻板、模糊的形象变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⑤在进行人物语言描写时,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因为不同的年龄、职业、性格等的人物他们所讲的话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所写的话也是不同的。
⑥要紧紧扣住人物的特点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写人,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马虎拼凑,拉拉杂杂,更不能重复啰嗦,画蛇添足,使人看了不知在说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