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山东省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题.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920622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山东省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山东省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山东省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题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选择合适读音,用“√”标出。 (1)这是一个美丽的湖泊(A.pō   B.bó),澄(A.chéng   B.dèng)澈的湖水泛着涟漪(A.qí   B.yī)。 (2)村里的大喇(A.lā   B.lǎ)叭一响,村民们豁喇(A.lā   B.lǎ)喇都出来了。 (3)她穿着崭(A.zhǎn       B.chàn)新的衣裳(A.cháng       B.shang)矜(A.jǐn    B.jīn)持地站在门口,忽然“拿钱来!”的恐吓(A.xià   B.hè)声把她吓(A.xià     B.hè)得向前踉(A.niàng     B.liàng)跄了两步,她踌躇(A.chóu chú B.shòu zhù)了一下,回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弟弟在恶作剧。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樱挑     眷念     私自 B.拔河     发泻     衷心 C.阴凉     诡计     崭新 D.栓住     拐仗     探听 3.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是(       ) A.眼急手快 B.翻来复去 C.拧锣丝 D.矜持不苟 4.“坏事干多了,一定会自取灭亡。”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       ) A.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B.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C.多行不义,必自毙。 D.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A.观看日食时不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以免不要灼伤眼睛。 B.全班同学励精图志,终于获得了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C.生搬硬套别人的做法犹如削足适履,实在不可取。 D.老百姓期待着战士们凯旋归来。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B.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 C.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D.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7.下列乱句重组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于是,冒出了一个个像尖塔似的小脑袋。 ②而且都戴着一顶有黄色穗子的小帽子,它们就是笋。 ③清明节过后,地面上出现了一道道裂痕。 ④这些裂痕不知在什么时候渐渐地扩大了。 ⑤笋在春天的怀抱里,迅速地往上长。 ⑥据老农说,一个下春雨的夜晚,笋能长高一尺多呢! A.③④①②⑤⑥                            B.⑤⑥③④①②                            C.③④②⑥①⑤ 8.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热: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2)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4)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遗民泪尽胡尘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 (7)《鸟鸣涧》的作者是_______,诗句中以动衬静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按课文内容填空。 (1)敲成玉磬穿林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5)《景阳冈》一文,按照故事发展顺序依次写了喝酒——( )——( )——( )等四件事。 (6)请你简单说一下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材料一】: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校五、六年级学生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开展了“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评选活动。评选票数排前几名的书依次是:《城南旧事》269票;《西游记》257票;《草房子》203票;《狼王梦》124票;《中国民间故事》103票,《安徒生童话》86票;《父与子》51票……从票数统计的结果来看,儿童小说类书籍投票率占50%,远远超过了童话类、故事类和图画书类书籍,是最受同学们喜欢的一类书籍。 【材料二】:说完,吕洞宾拔出宝剑,一边抛入海中,一边念动咒语。只见长剑倏(shū)地一下变成一条青龙,吕洞宾拱手说道:“小弟先走一步。”一飞身便跃到了青龙背上,青龙立刻飞速向远处游去。吕洞宾有青龙相助,其余七人见状,纷纷各显神通。铁拐李将手中的拐杖抛到海里,喝了一声“变”,一条大鱼噌(cēnɡ)地跃出水面,然后他笑呵呵地跨上鱼背。汉钟离紧随其后,将自己那柄芭蕉扇变作小船,舒舒服服地躺了上去。随后,张果老、何仙姑等人也陆续将各自的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游向远方。 【材料三】:书名:《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请从“内容、语言、情节、人物、思想启迪”这些角度中选择一个角度把“推荐理由”写具体,不少于50个字)。 11、材料一中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说明方法,明确告诉了我们最受欢迎的一类书籍是____________。 12、材料二的语段选自中国民间故事《______》,语段中没有出现名字的三位神仙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13、读材料二时,当我读到“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时,就知道这一段讲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简要概括),像这样借助______来读,可以提高我们阅读的速度。 14、材料三是推荐你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请按要求完成推荐内容。 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15、请将根据这段文字所形成的成语填在标题处横线上。 16、并用“________”画出文中表示该成语寓意的句子。 17、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解释下列句中“其”指代什么。 (1)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 (2)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 18、翻译下面的句子。 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 19、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改错 孔子带领着几个门生周游列国,讲学传道。一天晌午,他们来到朐阳山下,山那边是大海。 孔子问道:“大海是什么样子呢?” 子贡抢先答道:“大海呀,无风三尺浪,有风浪滔天……”子贡见孔子脸色有点儿发红,急忙把话头一转:“老师,咱们到山上逛逛,一来观赏大海,二来避暑乘凉,不亦乐乎?” 师生们下了马车开始登山,孔子一鼓作气攀到山顶,向东一看,哟!只见天连水,水连天,波浪滔滔,望不到边,好大的海呀!这时,孔子觉得喉咙发干,嗓门冒火,口渴得难受,叫来颜渊说:“你到山下去,舀点儿海水来解解渴。”颜渊正要下山,一个面孔黝黑、身材魁伟、精神抖擞的老渔民,冲着孔子和颜渊直笑。孔子问道:“老兄,你笑什么呀?” 老渔民说:“你们是外乡人吧?要知海中事,须问打渔人,那海水咸、腥、涩、苦,不能喝,一喝就会闹肚子。”说完,从腰间解下盛水的葫芦,递给孔子解渴。 孔子又惭愧,又感激,捧起水葫芦喝了几口,觉得心里凉爽痛快,正要向老渔民道谢,天空中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陡陡地扑了过来。老渔民说:“莫慌,跟我来!”说着,把孔子和他的门生领进一个山洞。孔子站在洞口,观看海景,吟诗一首:“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老渔民听了忙道:“先生,你说的不对呀!‘千层浪’、‘万点坑’都不妥当。难道海浪整头整脑只有千层,沙坑不多不少正好万点?先生你数过吗?”孔子反问道:“既然不妥当,怎样才合适呢?”老渔民不慌不忙地说:“这两句诗应该改成‘风吹海水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才合乎情理。”孔子心服口服,正想赞叹几句,不料子路在一旁火了,冲着老渔民说:“哎,哎,圣人作诗,你怎能乱改!” 老渔民拍着子路的肩膀说:“小伙子!对圣人,咱敬佩,可你也不能拿‘圣人’吓唬人呀!圣人有圣人的见识,但也不见得样样都比别人高明。比方说打渔,你们会吗?”老渔民说完,飞身奔下山去,跳上渔船,撒开渔网,挥舞渔叉,表演起打渔的招数来。 孔子看着老渔民熟练的打渔动作,想着老渔民谈海水、改诗句、议“圣人”、贵子路的情形,严肃地对门生们说:“为师以前对你们讲过‘生而知之’,这话错啦!大家要记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只因这么个传说,加上早先人们尊孔崇圣,所以后来“朐阳山”就改叫“孔望山”了。 20、短文中哪一句被录入《论语》了?这句话对你有何教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借用文中的好词妙句描写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的老渔民和孔子,你更敬佩谁?根据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写一写你敬佩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孔子为什么“又惭愧,又感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如果让你创造性地复述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做?概括列举3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习作 题目:厉害了,我的 提示:横线上可以填人,也可以填你钟爱的有灵性的动物。要求:通过一两件事表现他(她,它)的历害: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1.A 【解析】(1)A   A   B (2)B   A (3)A   B   B   B   A   B   A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求学生能读准字音,注意区分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声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1)泊:读作“bó”时,释义为:1.船靠岸;停船。2.停留。读作“pō”时,释义为湖(多用于湖名)。“湖泊”是指湖,故这里的“湖”读作“pō”。 澄:读作“chéng”时,释义为:1.(水)很清。2.使清明;使清楚。读作“dèng”时,释义为:1.使液体里的杂质沉下去。2.挡着渣滓或泡着的东西,把液体倒出。“澄清”在这句话中指湖水清澈明净,故这里的“澄”读作“chéng”。 漪:读作“yī”时,释义为水波纹。“涟漪”意思是细小的波纹。这里的“漪”读作“yī”。 (2)喇:读作“lǎ”时,释义为喇叭、喇嘛。故这里的“喇”读作“lǎ”。 (3)崭:读作“zhǎn”时,释义为高而突出;特别、很。读作“chán”时,古同“巉”,险峻。“崭新”意思是非常新;簇新。这里的“崭”读作“zhǎn”。 矜:读作“jīn”时,释义为同情、怜悯;庄重、敬慎;矜持、矜行。读作“guān”时,同“鳏”。无妻的老人。也泛指无妻的人。“矜持”是指拘束;拘谨。故这里的“矜”读作“jīn”。 吓:读作“xià”时,释义为使害怕。读作“hè”时,释义为:1.恐吓;恫吓。2.表示不满。“恐吓”意思是用要挟的话或要挟的手段吓唬人、威胁人。故这里的“吓”读作“hè”。“吓得”是指让人害怕得怎样,故这里的“吓”读作“xià”。 踉:读作“liàng”时,释义为走路不稳,跌跌撞撞。“踉跄”形容走路不稳,四处跌撞的样子。故这里的“踉”读作“liàng”。 踌躇:读作“chóu chú”,释义为:1. 犹豫不决。2. 自得的样子。 2.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中易错字字形的掌握,要求我们注重识记与积累。 A.樱挑——樱桃 B.发泻——发泄 C.书写正确 D.栓住——拴住;拐仗——拐杖 3.D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 所选词语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要仔细辨析。 A.有误,眼急手快——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B.翻来复去——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C.拧锣丝——拧螺丝:两手握住物体的两头各向相反的方向用力(扭、绞)螺丝。 D.正确。 4.C 【解析】C 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A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B项,“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思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 C项,“多行不义,必自毙”意思是:坏事干多了,一定会自取灭亡。 D项,“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意思是:一个懂得羞耻的人,就会主动拒绝做一些事情,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所以结合“坏事干多了,一定会自取灭亡。”来看选C。 5.C 【解析】C 【解析】略 6.A 【解析】A 【解析】略 7.A 【解析】A 【详解】略 8.吵:隔壁装修真的很吵,吵得整个房间仿佛都在颤抖,吵得每一缕空气都不得安宁,吵得我快要脑震荡了。 【详解】本题考查情景写话和句子仿写。题目给出了三个情景,选择其中一种,仿照给出的例句格式,写句子。 例句的格式结构为总分。开头是总写,然后是分述,分为三个分句,格式是“(热)得怎样”,例如: 酸:这个柠檬太酸了。妹妹酸得浑身抖了几抖,我酸得牙齿快要掉了,妈妈酸得整张脸皱了起来。 冷:下雪天真冷啊,冷得动物们都不敢出窝,冷得人们瑟缩着脖子和双手,冷得窗户玻璃上都结了一层霜。 学生能仿照这个句式结构和格式,选择题干提供的其中一个,写出通顺合理的句子,即可得分。 9.     羌笛何须怨杨柳     烟花三月下扬州     黄沙百战穿金甲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南望王师又一年     唯见长江天际流     王维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详解】(1)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本题考查作家作品、诗词歌赋默写和诗词名句理解。 唐代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末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有异曲同工之妙。 10.     忽作玻璃碎地声     西出阳关无故人     遗民泪尽胡尘里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上冈     打虎     下冈     因为刘伯承在做手术时拒绝使用麻药,疼痛使他把身下的新床单都抓破了,但是却一声没吭。遭受剧痛的折磨,却能清楚地数出刀数,手术后还谈笑自如,他那惊人的毅力与顽强的意志,深深地打动了沃克医生,所以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毛主席认为儿子既然是革命者,就是把身心都献给了人民解放事业,死后躯体是否回到家乡并不重要,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战场又何妨呢?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及古诗词的理解与默写能力。 (1)“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稚子弄冰》。这两句的意思是: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两句的意思是: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两句的意思是: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这两句的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5)《景阳冈》是《西游记》里一个比较经典的故事。讲的是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店家劝告,连喝18碗,然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突然,他遇见了一只老虎,武松抡起哨棒,与老虎殊死搏斗,最终保住了性命,杀死了老虎的故事。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依次写了喝酒、上冈、打虎、下冈等四件事。其中打虎这部分比较精彩。 (6)《军神》这篇课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用麻药,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而拒绝使用麻药是一般人所不能忍受的,刘伯承却一声不吭,他的这种钢铁般的意志,深深打动了沃克医生,所以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7)“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之一》,同时也是毛主席为是否把毛岸英葬于朝鲜所做出的抉择。诗的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岸英虽是毛主席的儿子,也是革命者,他是把身心都献给了人民解放事业,死后葬于他乡又何妨? 11.11、     列数字     作比较     儿童小说类书籍 12、     八仙过海     韩湘子     蓝采和     曹国舅 13、     吕洞宾有青龙相助,其余七人见状,纷纷各显神通。     八仙过海     关键信息 14、《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最杰出的充满奇思异想的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运用浪漫主义手法,翱翔着无比丰富的想象的翅膀,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分析】 1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识记和判断。 作比较: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 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数字要准确无误,估计数字要有可靠根据。注意事项列举时间年代不属于列数字。 句子“评选票数排前几名的书依次是:《城南旧事》269票;《西游记》257票;《草房子》203票;《狼王梦》124票;《中国民间故事》103票,《安徒生童话》86票;《父与子》51票……”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句子“从票数统计的结果来看,儿童小说类书籍投票率占50%,远远超过了童话类、故事类和图画书类书籍,是最受同学们喜欢的一类书籍。”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从票数信息可以知道最受欢迎的一类书籍是儿童小说类书籍。 1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八仙过海,是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神话传说之一。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 八仙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文章只提到“吕洞宾”、“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这几个人物。 13、本题考查阅读策略与方法。 从“吕洞宾有青龙相助,其余七人见状,纷纷各显神通。”可以知道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同学们可以联想到语段在讲述“八仙过海”的故事。 阅读时,借助语段中的关键信息,可以概括出语段的大意,这样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 1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材料一中提及到一些书籍,同学们可以参考材料一提到的书籍来进行介绍。题目要求从“内容、语言、情节、人物、思想启迪”这些角度中选择一个角度来推荐,同学们结合书籍的内容和个人的感受来思考相应的推荐理由。 示例一:《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最杰出的充满奇思异想的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运用浪漫主义手法,翱翔着无比丰富的想象的翅膀,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示例二:《草房子》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江南水乡一个动人动情的童年故事,主人公男孩桑桑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 1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6、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17、     树     蝉 18、蝉伏在高高地树枝上,高声鸣叫着,在喝着露水,却不知道螳螂就在它的身后。 19、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 【分析】 译文: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在高处鸣叫,吸饮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螳螂弯曲着身子紧紧贴附在树枝上想捕捉这只蝉,但不知黄雀在它旁边;而当黄雀伸着脖子想要啄螳螂时,却不知道我的弹丸在它下面呢。这三只小动物都只顾着它们自己眼前的利益,却不考虑它们身后的祸患。 15、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这段文字所形成的成语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16、本题考查查找关键句子。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文中表示该成语寓意的句子为: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意思是这三只小动物都只顾着它们自己眼前的利益,却不考虑它们身后的祸患。 17、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的理解。 解答此题时要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和平时积累的字、词、句,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1)园中有树,其上有蝉: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其:指树。 (2)不知螳螂在其后也: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其:指蝉。 18、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诗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意思是蝉伏在高高地树枝上,高声鸣叫着,在喝着露水,却不知道螳螂就在它的身后。 19、本题考查故事主旨的概括。 故事讲述了螳螂正想要捕捉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黄雀正想要捕捉螳螂,却不知道弹丸就在它的下方。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育意义: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21、无风三尺浪,有风浪滔天。天连水,水连天,波浪滔滔,望不到边,好大的海呀! 22、孔子,因为孔子作为大圣人,能知错就改,又有谦虚的态度,实属不易。而且在自己改错误的同时还说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样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句子。 23、因为孔子不了解海水不能喝,很惭愧。老渔民把自己盛水的葫芦给孔子,孔子很感激。 24、1.孔子带着几个门生周游列国,来到胸阳山下,山那边是大海,他们决定下山逛逛。孔子路上口渴,让颜渊去舀点儿海水来解解渴,老渔民告诉他们海水不能喝,并把自己的水给孔子。2.突遇暴雨,孔子一行和老渔民躲雨,孔子作诗,老渔民指出错误并表演熟练的打鱼动作。孔子告诉大家一定要记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孔望山”名字由来的原因。 【解析】 20、考查对知识的积累及理解名句的教育意义。 文章中孔子让大家记住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被录入《论语》,这句话地教育意义: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21、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提取。 文章描写大海的句子有很多,例如:无风三尺浪,有风浪滔天。天连水,水连天,波浪滔滔,望不到边,好大的海呀! 22、考查对人物的分析。 无论敬佩谁,根据要求写出理由即可。例如敬佩老渔民,因为他不仅善良,而且打鱼技艺纯熟,面对孔子还能不卑不亢。 2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文中内容老渔民说那海水咸、腥、涩、苦,不能喝,一喝就会闹肚子又从腰间解下盛水的葫芦,递给孔子解渴。可知因为孔子不了解海水不能喝,很惭愧。老渔民把自己盛水的葫芦给孔子,孔子很感激。 2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复述和概括。 文章主要讲了两件事及“孔望山”名字由来的原因。据此,我们可以概括为:1.孔子带着几个门生周游列国,来到朐阳山下,山那边是大海,他们决定下山逛逛。2.孔子路上口渴,让颜渊去舀点儿海水来解解渴,老渔民告诉他们海水不能喝,并把自己的水给孔子。3.突遇暴雨,孔子一行和老渔民躲雨,孔子作诗,老渔民指出错误并表演熟练的打渔动作。孔子告诉大家一定要记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5、范文: 厉害了,我的姑父 每个人,都有自己崇拜的榜样。而我崇拜的榜样就是我的姑父。 我的姑父,他是一位平凡的人,有着不出众的样貌:小眼睛,大鼻子,上火而容易烂的嘴巴,平头寸发,清爽阳刚。虽然他的样貌很是一般,但是他的脑袋里装的知识量,可真是令人惊讶! 他是我学习上的“智能机”。有一次,我在读课文时,读到了“一瞬间”这个词时,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个问题:“一瞬间是多少秒?”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想去问“智能机”时,又想:“如果“智能机”也不知道那怎么办?”狡猾的我先去百度中去寻找答案,当我怀着侥幸的心理去问“智能机”时,“智能机”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了正确的答案,我都不敢相信我的耳朵啦! 我的姑父还是一个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的人。 早上送我去上学回来买菜,再送我表弟上学,下午接我表弟放学,回家煮饭,吃完饭带表弟去琴行练琴,回家还要给我辅导作业,还给我们削水果吃……他经常跟我和表弟说:“家庭是每一位成员都需要努力和付出,我和表弟努力学习,姑姑全身投入她的教育事业中,而姑父就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姑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高级工程师,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工作起来时常达到了忘我境界,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手指不停的在键盘上挥动着,不管我们看电视多吵多闹,他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中,仿佛时间都静止了。 厉害了,我的姑父!您永远是在我成长道路上的那盏明灯,我要像您学习! 本题考查的是半命题作文,根据材料和题干的要求,首先补全标题内容,然后根据标题的内容进行写作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开头:点明我要描写的厉害的是什么,简单铺垫这个人或者这个物的主要特点,为下文做铺垫。 过程:具体写出为什么厉害,厉害在哪里,把一件事情描写清楚完整。可以加入一些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结尾:点明文章的主旨,升华文章的主题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