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001].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920131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00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00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1.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 八曲河的水是温和的,它huǎn   huǎn( )地流着,guàn   gài( )着两岸的zhuāng   jia( ),送给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千龙湖的水是热情的,它bēn   liú   bù   xī( ),迎接一年一度的龙舟赛,带给我们无尽的qī   dài( )。 2.下面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笨拙(zhuó)       拯救(zhěng) B.芥菜(jiè)       凭借(píng) C.韭菜(fēi)       殷切(yīn) D.淮安(huái)       骨髓(su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抗击疫情时,医务工作者打头阵,挑大梁,不叫苦,不叫累。 B.传说中的神仙不但能呼风唤雨,还能上天入地,真是太神奇了。 C.叔叔秀气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显得亭亭玉立,英俊潇洒。 D.秋天悄无声息地来了,迈着轻盈的步子,带着收获的希望和喜悦。 4.将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再用两个成语各写一句话 眉清目( )             容光( )发       ( )发童颜       膀大腰( ) 造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颐和园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B.科技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 C.这本书的内容和插图都很精美。 D.战士们每次突击,都被密密麻麻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赖:顽皮、淘气) B.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恭勤:恭敬勤劳;通:通畅) C.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是:这;方:正在)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天系。 B.读书时如果我忘记了书中前面的一些内容,就会再返回去看一看 C.我猜他今天肯定又要迟到了。 D.我获得了乒乓球比赛冠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 8.仿写句子。 照例子,根据提供的情境写一两句话,要求用上一组连续的动作。 例子: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情境:王大伯放风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口语交际。 元旦节快到了,学校准备开展一次班级故事会,要求讲历史人物故事。每个同学都在积极准备着。你准备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的故事,讲之前我们可以把故事的重要信息写在卡片上。你打算在卡片上写哪些内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课文内容填空。 (1)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如苏轼在《题西林壁》里所写的那样:_______,________。 (2)《出塞》这首诗中融抒情和议论为一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博学之,_________,慎思之,________,笃行之。”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要广泛的学习,深入的追问,谨慎的思考,明晰的分辨。 (4)到了农历八月份,大雁开始向南飞了,大雁一旦南飞,就表示要下霜了。让我想起了一句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 (5)《精卫填海》故事的主人公是精卫。精卫填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自然界的隐藏大师 ①窗帘后、柜子里、书桌下……捉迷藏时,藏在哪里最不容易被人发现呢?快来向大自然中的捉迷藏高手学艺吧,在大自然中有一群(       )的家伙,他们就是站在你的面前,都很难被识破真相。 ②枝头上,淡粉色的兰花正在随风摇曳,一只悠闲的蝴蝶在花丛间翩然起舞。 突然,一朵“兰花”向蝴蝶猛扑过去,“花瓣”化成利刃,迅速结束了蝴蝶的生命。这场惊心动魄的捕猎可不是虚构的电影情节,它是兰花螳螂日常生活写照。兰花螳螂有着最优雅美丽的伪装——酷似兰花花瓣的步肢、花苞般的腹部、随着附近花朵颜色深浅而变色的皮肤……这一切可都是它为了让猎物掉以轻心而做出的努力。 ③有的猎手假装花朵,有的猎手则装成叶子,叶尾壁虎就是装叶子的佼佼者。为了把自己伪装成干枯的树叶,它的尾巴不但可以模仿落叶的颜色,甚至还在边缘部位还生出了凹陷,仿佛被啃食过一样。将自己伪装成枯叶,(       )方便捕食昆虫,遇到天敌时,(       )可以用这招来隐藏自己,躲过一劫呢。 ④在浩瀚的海洋中也活跃着很多隐藏大师,比如乌贼。和变色龙一样,乌贼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迅速改变皮肤的颜色,以此来隐藏自己。不过比变色龙更高明的是,乌贼还有“后手”,当变色不足以保护自己的时候,乌贼还会喷出乌黑的墨汁制造混乱后逃生。它是不是很机智呢? ⑤和四处游荡的动物不同,通常保持“静止”的植物们,往往有着更高的安全需求。看上去像是一块奇怪石头的“生石花”,是一种极其擅长隐藏自己的小生命。为了躲避鸟兽吞噬,先伪装成其貌不扬的石块,然后才敢在花季悄悄绽放。 11、你觉得第①自然段括号中填入“ ”一词最合适。 A.变化莫测 B.调皮可爱 C.机智勇敢 D.身手敏捷 12、第③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A.只有……才…… B.因为……所以…… C.不仅……还…… D.虽然……但是…… 13、下列描述与短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兰花螳螂优雅美丽的伪装是为了让猎物掉以轻心。 B.“生石花”伪装成一块石头,是为了躲避鸟兽吞噬。 C.乌贼既可以改变皮肤的颜色,也可以喷出乌黑的墨汁。 D.叶尾壁虎将自己伪装成枯叶,只是为了方便捕食。 14、以下是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你认为最全面的一项是 A.介绍了自然界中几种动植物的本领。 B.介绍了自然界中几种动植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C.介绍了自然界中几种动物捕猎的技巧。 D.介绍了自然界中几种动植物神奇的隐藏技能。 15、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中的“迅速”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漫长的一课 石头最近非常贪玩,学习成绩滑落谷底。一天下午放学后,班主任跟他边走边谈。他们来到一个池塘边,班主任问他是否想把学习成绩赶上去,石头说,那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班主任指着池塘里的一大群鹅说:“你信不信,我能让这些吃素的家伙像猫一样喜欢吃鱼,如果实验成功了,学习上你可得听我的,行吗?”石头舔了舔嘴唇,又挠了挠头,心不在焉地说:“那好吧!” 第一天,老师弄来一盆泥鳅,大鹅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石头偷偷地笑。第二天,老师将泥鳅剁碎,可大鹅们视而不见。石头又偷偷地笑了。第三天,老师将泥鳅煮熟剁碎来喂鹅,大鹅们气得一转身就走了。此时,石头正想着找谁来玩球。第四天,老师将泥鳅碎肉拌入谷糠中,大鹅们挑挑拣拣地吃了几口就又“罢工”了。可石头放下的心开始悬着了。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谷糠中的碎肉不断加多,当两个月后的一天,老师再端来一盆活泥鳅的时候,大鹅们吃的劲头比起猫来毫不逊色。 漫长的实验终于成功了,石头彻底服了。他一声不吭地来到老师面前。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人最怕的就是自己否定自己,只要你树立信心,耐得住时间的考验,就没有不可能实现的事。”石头听了嘿嘿地笑了,他坚定地说:“老师,今后在学习上我听您的。” 16、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视而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文中划线的句子,猜猜石头当时心里在想什么?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短文右边空白处做批注,至少两处。 19、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短文,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下面的提示完成一篇习作。 寒暑假是同学们特别期待的,在假期里,你身边有发生有趣的或令你难忘的、意想不到的事情吗?这件事发生的起因是什么呢?事情的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请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写一篇35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2)把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3)写清楚事情中的重要内容。 1.     缓缓     灌溉     庄稼     奔流不息     期待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缓、灌、溉、稼”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B 【解析】B 【详解】考查汉字字音。 A.笨拙(zhuó)——zhuō C.韭菜(fēi)——jiǔ D.髓(suí)——suǐ 3.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解释,注意结合词语的特点以及语境的含义进行分析,在本题中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C项。 A项:打头阵:释义是在先头作战,比喻临事当先。 B项:呼风唤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有褒义。常用来比喻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有意兴风作浪。 C项:亭亭玉立: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D项:悄无声息:意思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也形容没有名声,默默无闻。 4.     秀     焕     鹤     圆     眉清目秀:小明是个漂亮的小男孩,长得眉清目秀。     容光焕发:他容光焕发,丝毫看不出是大病初愈。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补全成语与成语造句能力。 眉清目秀: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 容光焕发: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 鹤发童颜: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膀大腰圆:形容魁梧粗壮的人。 在掌握词义基础下再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两个成语造句即可。 示例:(1)鹤发童颜: 年逾古稀的张老伯鹤发童颜,走起路来却健步如飞。 (2)膀大腰粗:他身材粗壮,膀大腰圆,像个丰硕的秋冬瓜。 5.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项:“颐和园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词序混乱,应该是“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B项:“科技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搭配不当,“深刻”改为“巨大”。 D项:“ 战士们每次突击,都被密密麻麻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重复啰嗦,去掉“密密麻麻”。 6.B 【解析】B 考查对词语的解释。 B项,有误。“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意思是: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恭勤指:谨慎勤劳。 多通指:精通。 7.B 【解析】B 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A项,结合题干来看“是否”与“好成绩的取得”属于一面对两面。 C项,结合题干来看“猜”和“肯定”前后矛盾。 D项,结合题干来看“忍不住”和“情不自禁”语义重复。 8.王大伯拿着风筝,慢慢地跑起来,边跑边放手中的风筝线,直到风筝飘上了天空。 考查了句子的仿写。 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例句用了一组连续的动作,仿写时注意,写出王大伯放风筝时候的动作,比如拿、抓、跑、跳、握等。 9.     吴王夫差     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准备出兵伐齐,越王勾践带臣子及厚礼来朝见,夫差特别高兴。吴国大臣伍子胥认为出兵伐齐,作用不大,当前越国才是吴国的心腹之患。夫差根本不听。没过几年,越国趁吴国北上伐晋国时出兵伐吴,将吴国彻底打败了。 【解析】 考查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及口语交际的能力。 完成本题注意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组织语言材料,注意语句通顺,有条理即可。既然是向大家推荐一篇自己印象最深的历史故事,那么首先就要挑选自己最熟悉的,其次,介绍故事简介要完整。语句要通顺,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示例:故事人物:西门豹 故事简介: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今河南安阳市北,河北临漳县西)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官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并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重又繁荣起来。 10.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审问之     明辨之     八月里来雁门开     雁儿脚上带霜来     女娃游于东海     溺而不返 A 【解析】11、A 12、C 13、D 14、D 15、不能。“迅速”的意思是速度高,非常快。这个词语写出了兰花螳螂结束蝴蝶生命的速度之快,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分析】 1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窗帘后、柜子里、书桌下……捉迷藏时,藏在哪里最不容易被人发现呢?快来向大自然中的捉迷藏高手学艺吧”可以得出这些家伙总会变出不同的形状,所以这是“变化莫测”的。 B项:调皮可爱:人很机灵,爱搞点小的恶作剧,聪明伶俐。 C项:机智勇敢:指聪明灵活,能随机应变,不怕危险,不怕困难,有勇气,有胆量无所畏惧,勇担责任。 D项:身手敏捷:迅速而灵敏。多用于书面语。 12、本题考查的是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可以得出表示递进关系,用“不仅……还……”连接。 1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第三段的内容“叶尾壁虎就是装叶子的佼佼者。为了把自己伪装成干枯的树叶,它的尾巴不但可以模仿落叶的颜色,甚至还在边缘部位还生出了凹陷,仿佛被啃食过一样。将自己伪装成枯叶,不仅方便捕食昆虫,遇到天敌时,还可以用这招来隐藏自己,躲过一劫呢。”可以得出D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叶尾壁虎将自己伪装成枯叶,不仅是为了方便捕食,还为了隐藏自己。 1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结合原文的内容可以得出整篇文章主要是围绕不同的植物自己的隐藏技能来展开描写的。例如文章第三段和第四段的内容“有的猎手假装花朵,有的猎手则装成叶子,叶尾壁虎就是装叶子的佼佼者。”“在浩瀚的海洋中也活跃着很多隐藏大师,比如乌贼。”等内容可以得出,所以本题中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最全面的是D项。 15、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明确语句中的词语是否能去掉,首先要分析词语的特点,然后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分析去掉与否的区别。根据划线句的内容:突然,一朵“兰花”向蝴蝶猛扑过去,“花瓣”化成利刃,迅速结束了蝴蝶的生命。可以得出这句话中“迅速”是不能去掉的,因为“迅速”的意思是速度高,非常快。所以这个词语可以更直接的体现出螳螂结束蝴蝶生命的速度非常快。如果去掉就不能体现出这个速度之快了。 16、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 17、鹅怎么能像猫一样喜欢吃鱼呢? 18、“石头偷偷地笑”这句话说明石头觉得老师的实验不可能成功。“可石头放下的心开始悬着了”写出了石头摇摆的心理,他觉得老师的实验有可能成功。 19、班主任为了让石头听从自己的安排认真学习,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训练大鹅从吃素变得喜欢吃鱼,最后石头对老师心服口服,答应认真学习。 20、人最怕的就是否定自己,只要你树立信心,耐得住时间的考验,就没有不可能实现的事。 【解析】 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不难,根据上下文进行理解。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 17、本题考查学生揣测人物心理能力。 结合文中第1自然段班主任说的话“你信不信,我能让这些吃素的家伙像猫一样喜欢吃鱼,如果实验成功了,学习上你可得听我的,行吗?”与句子“石头舔了舔嘴唇,又挠了挠头,心不在焉地说……”可知,因为石头根本不相信大鹅会喜欢吃鱼,所以对于老师说的话他“舔了舔嘴唇,又挠了挠头”,据此可揣测出石头的心理活动,即“不相信老师的说话,不相信大鹅会变得像猫一样喜欢吃鱼”。 18、本题考查学生作批注的能力。 解答时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示的地方等作上批注,至少作两处,言之有理即可。示例:“第一天,老师弄来一盆泥鳅,大鹅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去”这句话中“乘兴而来,败兴而去”写得好,写出了大鹅们非常不喜欢泥鳅。“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谷糠中的碎肉不断加多,当两个月后的一天,老师再端来一盆活泥鳅的时候,大鹅们吃的劲头比起猫来毫不逊色”这句话说明了老师做的实验成功了,大鹅们变得像猫一样喜欢泥鳅。 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叙事类的文章应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几方面的信息,分别进行概括,然后连在一起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通过阅读本篇文章可知,事情的起因是“班主任为了让石头听从自己的安排认真学习”,经过是“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训练大鹅从吃素变得喜欢吃鱼”,结果是“最后石头对老师心服口服,答应认真学习”。据此概括作答。 2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文章内容可知,文章描写的是老师花费两个月的时间完成让鹅吃肉的实验,告诉我们只要树立信心,耐得住时间的考验,就没有不可能实现的事。据此整理作答,有类似答案也可。 21、范文: 寒假里最难忘的事 寒假里的一件件事犹如一朵朵烟花丰富多彩,像一片片飘落的雪花轻盈快乐,我仔细地拾取其中的一件,我最难忘的是和哥哥放鞭炮。 那天,天气阳光明媚,就像是春天来了呢!我和哥哥 【解析】范文: 寒假里最难忘的事 寒假里的一件件事犹如一朵朵烟花丰富多彩,像一片片飘落的雪花轻盈快乐,我仔细地拾取其中的一件,我最难忘的是和哥哥放鞭炮。 那天,天气阳光明媚,就像是春天来了呢!我和哥哥到小区楼小放鞭炮去了。哥哥说:“这个叫小鞭炮,那个叫甩炮。”然后哥哥就让我先玩甩炮,因为我怕玩那个,哥哥拿起小鞭炮,然后用打火机把它点燃,再扔到了地上,等里面的烟停了小鞭炮就爆了。我把甩炮用力扔在地上,它也破了。突然,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甩炮放在地上踩,这样甩炮就叫踩炮了,真是一炮两用呀,说着,我把炮踩了下去,一声雷鸣吓了一跳,我看见哥哥手上拿着甩炮向椅子上扔去反弹到了其它的地方,然后哥哥说我们来玩小鞭炮吧!我说:“我不敢!”哥哥又说:“加油,你一定能。”经过哥哥的鼓励和指导下我终于挺身而出,按哥哥说的做,结果我终于成功了!我又拿了一个小鞭炮,点了火,结果忘记扔了,我想起我还没扔,我加快把它扔掉,它就在空中爆破了。天色已晚,我和哥哥上了电梯回家了。 放鞭炮真有趣,让我克服了心中的恐惧,变得英勇无敌。想起这件事,那个小鞭炮又在我心中绽开了花。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 本次是记事的作文,要求写在假期里的一件有趣或令人难忘或意想不到的事,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语句通顺,内容具体即可。 开头:开篇点题,写清楚自己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中间: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事情的经过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写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 结尾:抒发自己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