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南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909447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南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收稿日期:2 0 2 3-0 2-1 7基金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基本科研费项目阶段性成果“提升河南粮食供应链韧性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 3 E 2 2)。作者简介:李丽菲(1 9 8 8),女,河南济源人,助理研究员,就职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河南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研究李丽菲(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河南 郑州 4 5 1 4 6 4)摘 要: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是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求,对于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研究河南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管机制与风险应急响应机制,提出以实现

2、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自主可控、韧性足为目标,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能够有效应对和防范各种突发事件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冲击,更好地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关键词: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应急响应 中图分类号:F 1 2 7(2 6 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76 9 2 1(2 0 2 3)1 40 0 2 50 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安全”提升到与发展并重的高度,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1,在经济方面集中体现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美贸易摩擦和全球扩散的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不断加大,不少发达国家通过“锁链”“缩链”“断链”甚至“撤

3、链”行动,不断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脱钩风险,影响了我国供应链安全和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2。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成为新时期国家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点环节3。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做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规划,是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求,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对于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 概念界定从时代背景出发,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是在国内外环境不确定不稳定的大环境下,做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的监测分析,及时掌握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情况和苗头性风险,确保重点产业有能力在供应链完整性遭到破坏时

4、及时恢复,从而打通国民经济循环堵点,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其核心是强化对产业链供应链的管理,及早发现和处置产业链供应链苗头性问题,有效控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风险。具体而言,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主要实现目标有:产业链供应链完整。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强化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的目标之一。要不断稳链、补链、固链、强链,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特别是要补齐基础软件、核心硬件、基础原材料等突出短板,确保重点产业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具有连续性,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抗力性和协同性,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

5、通。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坚持自主可控是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的内在要求,当突发事件发生导致关系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产业的外部产品、零部件、技术等供应受限时,能够依靠国内稳定运行的产业链供应链保障正常供给,保证整个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这需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进一步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足。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在受到外部强烈冲击时,产业链供应链快速恢复并有效响应外部需求变化的能力,核心是化解产业链供应链的不确定性,本质是提升风险免疫力、风险抵御能力、恢复能力与变革能力,在中断事件发生之后能够迅速恢复到原始状态或变化到更理想状态4。2

6、 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管机制以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自主可控、韧性522 0 2 3年7月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J u l y 2 0 2 3第1 4期 总第5 2 8期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E c o n o m yN o.1 4 T o t a l N o.5 2 8足为目标,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管机制应在确定风险监测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产业链供应链风险信息集成机制和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研判机制,动态把握产业链供应链风险来源。2.1 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指标在确定安全监测预警目标的基础上,根

7、据产业链供应链内外部风险来源,构建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包括产业链供应链参与主体指标(质量、改进活动、准时交付、产品安全问题以及受限、制造能力和潜力、次级供应链控制等)、产业链自主可控指标(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产地集中与分散、单一货源问题、对国外依赖性问题等)、供应链安全稳定指标(产业工业门类齐全性、产业配套与布局、供应商的脆弱性和可靠性问题、市场需求等)、环境风险指标(政治风险、宏观经济波动、信息安全、自然灾害、流行疾病、恐怖活动等)、供应链能力指标(风险评估能力、风险预警能力、灾害恢复能力、保持供应链连续能力等)。2.2 产业链供应链风险信息集成机制2.2.1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信

8、息搜集机制。建立自下而上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信息搜集渠道和数据库。政府部门发挥宏观调控、战略组织管理、信息服务等职能,以行业协会为主导建立本行业产业链数据库,统筹协调重点产业的重点部门、科研院所、重点企业,梳理各个产业链供应链的“卡脖子”技术,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发展图谱,加强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监测,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信息及时准确向上汇总。2.2.2 产业链供应链风险数据挖掘机制。紧抓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搭建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充分运用卫星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度挖掘产业链供应链中的海量数据,包括实时、连续发生的交易数据、行为数据、传感数据等,实现产业

9、链供应链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动态数据的实时汇聚和智能分析,让风险防范更加主动、更为精准。2.2.3 产业链供应链成员信息共享机制。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系统的运行依赖于产业链供应链内外部成员之间信息数据共享与沟通。建立产业链供应链长期战略合作联盟,链上各成员基于安全稳定目标实现信息共享、协同运作,消除信息障碍,将个体利益最大化与产业链供应链总体利益最大化进行有机统一,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资源浪费,实现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2.3 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研判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前提是准确研判风险。依托应急指挥中心组建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研判团班子,对内积极分析、研究、解决问题,对外主动领导、协调

10、、组织,落实风险报告制度,加强风险因素监测、分析和判断,不断提高对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研判的敏感性。建立健全常态化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研判机制,针对内外部风险的各种情况,对各类风险进行“点穴式”精准研判,通过常态化和专业化、线上和线下、重点领域和重点时段的风险研判相结合,科学判断风险变化趋势和风险严重程度,为科学应急提供依据,及时处置潜在风险,实现全方位“脉诊”,做到“防在早、防在小、防在准”。加强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市场价格变化监测分析,落实重点化工产品、有色金属等重要原材料保供稳价措施。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编造散布涨价信息等违法行为。3 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应急响应机制按照系统论,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应急响应机

11、制是一个包含决策、信息、执行、保障等系统的四位一体构架体系,即由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案、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应急指挥与处置机制、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应急动员保障机制、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发布机制等四部分组成5。3.1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案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的应对有赖于良好预案建设。通过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典型突发事件场景分析等方法,建立应急保障响应预案,包括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分级响应标准系统、分级响应管理协调系统、应急响应信息管理系统和决策系统等,对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进行详细设计,明确各有关部门在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通信等应急保障工作方面

12、的职责,并注重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应急演练和培训。当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疫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导致市场出现价格异常波动、供求失衡等状况,行政主管部门及时提请启动安全应急预案。应急状态消除后,应当及时停止应急措施,恢复应对应急状态的能力,并对应急处置的效果进行评估。3.2 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应急指挥与处置机制3.2.1 应急案例库。利用区块链技术,运用情景构建的方法梳理产业链供应链风险下应急情景,归纳应急案例的类别与属性,以结构化的方式将历史事件特征、信息、经验进行规范化处理,构建应急案例库,通过可供检索的关键属性特征,实现对相似历史案例的筛选和提取,便于突发事件下应急供应信息62总第5 2 8期内 蒙

13、古 科 技 与 经 济的全程追溯和实时共享,实现应急供应决策的效率及科学性。3.2.2 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跨区域协调机制。做好政府服务,建立非常时期的应急渠道,搭建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跨区域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突发事件下企业物料运输、人员到岗及其供应商复工复运等各类稳链诉求,在更大范围内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断点。深化政企协作机制,深入重点企业、行业和园区,倾听市场主体关切,收集供需卡点堵点,及时动态更新清单,提前防备断链断供。搭建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加强前后方协同、上下游衔接,强化部省联动,保障重点企业稳定生产和重点产业链运转顺畅。搭建供需对接撮合平台,组织大型企业面向中小微企业发布供应

14、链需求,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融通发展。3.2.3 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制度。聚焦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园区,认真落实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制度,编制供应链重点工业企业及其配套企业名单,优先关注国计民生重点领域,比如集中资源优先保护基础工业产品、重大装备制造、重要生活物资、卫生防疫突发事件等重点产业,建立汽车、集成电路、消费电子、装备制造、农用物资、食品、医药等重点产业和外贸企业白名单,确保它们在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主导作用。3.3 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应急动员保障机制3.3.1 风险防范执行主体。产业链供应链风险防范主体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机制,政府主导、其他利益主体有效参与的协同机制,

15、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相结合的监管机制,以及自下而上的新型监管救济机制。3.3.2 大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建立产业大数据,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开放共享,打破产业链供应链领域数据的体制机制约束、技术约束和实践壁垒,明确各部门数据共享的范围边界和目的方式,厘清各单位数据管理和共享的职责和权利,消除信息资源自上而下的碎片化、以邻为壑、信息孤岛和数据沉睡,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供需不匹配、结构失衡、产销缺口等问题,释放数据活力,提高监管精准度和市场透明度。3.4 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发布机制3.4.1 信息解读引导机制。充分发挥信息发言人和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专家作用,及时有效开展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工

16、作,加强政府政策透明度,明确政府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现状的解读,包括对未来形势、政策内容、战略部署和未来展望的看法,避免政府与公众之间形成信息交流和沟通的博弈过程,在信息服务中做好舆论引导和民意沟通工作。3.4.2 舆情跟踪反馈机制。要跟踪社会舆情变化,及时了解社会关注、大众关心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热点难点问题,消除信息黏性和突变性,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防止歪曲、误读、错读等现象的出现,促使公众预期方向与政策目标方向一致。对于因迟报、漏报,特别是瞒报、谎报和企图掩盖事实真相,从而引起重大社会舆情的情形,要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4 对策建议4.1 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的组织与管

17、理机制高效的组织与管理体系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建立常态化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监测机构和专家委员会,全面规划、统一安排全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工作,统筹协调全局性、长期性、跨领域跨地区跨部门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重大创新决策督察,从根本上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组织和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政府、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充分利用行业协会专业性、非营利性、中介性、独立性和搜集企业信息便利性等优势,建立产业链供应链数据库,科研院所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术,解决跨产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难

18、题,支持大型链主企业成立市场调研部等风险预警机构,建立链主企业为主、配套企业为辅的苗头性问题企业联盟预警机制,形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工作的合力。4.2 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政策法规体系健全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管理政策法规体系是产业链安全预警体系的制度保障。河南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完善重要领域产业政策体系,加强制度政策供给的集成和联动,针对传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不同产业类型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制度设计,构筑重要领域核心关键技术“防火墙”,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政策体系要与国家战略步调一致,形成与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科技政策、贸易政策等相互补充、配合、协调的

19、产业链供应链政策体系,明确各领域之间政策协同框架,破解各种主体的衔接不够问题,保证在面对外部环境突变时能够灵活有效。加快制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管理中的责任,以明确的制度保障产72李丽菲 河南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研究2 0 2 3年第1 4期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监测体系运行的可持续性,面对产业链供应链风险,能够协调运用反垄断法、紧急状态法等。4.3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风险识别、精准有效处置能力提升风险及时识别发现、精准有效处置能力是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的内在要求。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监测平台要梳理河南的优势技术和“

20、卡脖子”技术,通过建立各种清单加强对产业安全、产业“卡脖子”技术问题的动态研判、机制分析和分级管理,增强关键原材料、核心零部件供需失衡、价格异动等风险应对能力,有效应对要素资源短缺、循环畅通受阻、产能短缺过剩、环节链条断供、产业对外转移、对外贸易摩擦等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力争做到风险早预警、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处置。以数字化提高风险识别处置能力,依托数字技术拓展和畅通数据获取渠道,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和可比性,依托数字技术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快速响应、分级处置的多跨区域联动风险处置机制,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治理模式。参考文献1 高培勇.

21、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N.经济日报,2 0 2 0-1 0-2 7(1 1).2 刘伟华.疫情下全球供应链重构与中国制造业应对J.人民论坛,2 0 2 0(1 8):6 1-6 5.3 李雯轩,李文军.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政策建议J.价格理论与实践,2 0 2 2(2):9 6-9 9,2 0 0.4 刘芷君,孙倩文.高度重视产业供应链安全的战略意义 N.中 国工业报,2 0 2 0-0 7-2 7(6).5 任继球.建立完善产业链供应链苗头性问题预警机制E B/O L.(2 0 2 2-0 7-2 7)2 0 2 2-1 1-1 8.h t t p s:/

22、www.c h i n a-c e r.c o m.c n/z h o n g h o n g/2 0 2 2 0 7 2 7 2 0 2 0 9.h t m l.(上接第2 4页)4 蔡征超,张艺,郑林昌.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投入产 出效率评价 J.统 计 与 管 理,2 0 1 7(9):6 5-6 8.5 X I A X i n g n e n g,F E NG T a o z h u,Z HOU X i e.S t u d y o n C h i n a R e g i o n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E f f i-c i e n c y o f O n e B

23、 e l t a n d O n e R o a dJ.S c i e n c e I n n o v a t i o n,2 0 1 7,5(4):2 3 8-2 3 8.6 A n d e r s e n P,P e t e r s e n N C.A P r o c e d u r e f o r R a n k i n g E f f i c i e n t U n i t s i n D a t a E n v e l o p-m e n t A n a l y s i sJ.M a n a g e m e n t S c i e n c e,1 9 9 3,3 9(1 0):1 2

24、 6 1-1 2 6 4.7 T o n e K.A S l a c k s-b a s e d M e a s u r e o f S u p e r-e f-f i c i e n c y i n D a t a E n v e l o p m e n t A n a l y s i sJ.E u r o-p e a n J o u r n a l o f O p e r a t i o n a l R e s e a r c h,2 0 0 2,1 4 3(1):3 2-4 1.8 程广斌,张雅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科技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地域研究与开发,2 0 1 7,3 6(

25、2):1 7-2 3.9 赖一飞,谢潘佳,叶丽婷,等.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 测 评 及 影 响 因 素 研 究:基 于 超 效 率S BM-M a l m q u i s t-T o b i t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 0 2 1,3 8(1 3):3 7-4 5.1 0 R a m z i T,S a l a h A B.T h e d e t e r m i n a n t s o f i n n o-v a t i o n c a p a c i t y i n t h e l e s s i n n o v a t i v e c o u n t r i e s i n t h e

26、E u r o-M e d i t e r r a n e a n R e g i o nJ.J o u r n a l o f t h e K n o w l e d g e E c o n o m y,2 0 1 5.1 1 T o m B r o e k e l.D o C o o p e r a t i v e R e s e a r c h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R&D)S u b s i d i e s S t i m u l a t e R e g i o n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27、?E v i d e n c e f r o m G e r m a n yJ.R e g i o n a l s t u d i e s,2 0 1 5,4 9(7):1 0 8 7-1 1 1 0.1 2 李芸,雷宏振,张小筠.基于S BM模型的科技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技术经济,2 0 2 0,3 9(5):1-8.1 3 马书刚,谢欣圆,吉海荣.基于D E A和T o-b i t模型的县域科技创新效率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J.河北企业,2 0 2 1(1 0):5-1 0.1 4 陈银娥,李鑫,李汶.中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时空异质性分析J.中国软科学,2 0 2 1(4):1

28、 3 7-1 4 9.1 5 S UN S h a o q i n,L I X i n g.P r o d u c t i v e s e r v i c e s a g g l o m e r a t i o n,f i n a n c i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r e g i o n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i n t h e Y a n g t z e R i v e r E c o n o m i c Z o n eJ.F i n a n c e R e s e a r c h L e t t e r s,2 0 2 2(5 0).1 6 朱天星,陈晨,于鑫洋,等.亚洲一带一路国家科技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 E A和累积T F P指数J.工业技术经济,2 0 1 7,3 6(1 2):1 4 8-1 5 4.82总第5 2 8期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