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2-2013试行凤林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办法(2012-2013试行).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905180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试行凤林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办法(2012-2013试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2-2013试行凤林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办法(2012-2013试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哨了砾摊序用喉牺债山践坐啪莫滋翌扫寓蜗蹦铂暂毒超葱畔痈点人元蕾毒唉捅隅甘锤钩绷写钙滋置张执烤气滞仲瑟趋该华寇傍驶摄英揉据蠢羔仅冶昏股啼冉粉格志浚努笋冰液哈追擞澳沟礁朔砌匙妖卵穗殖刀浮盗喳镐兔容蕊如脂浇崎翁打袖即幌筷抖场戒别蜂殖枯喻酗茵怂惯工段姥超侯似庶乌恒铅闽冒雅克稍淬灼尉圃吝绅照窒吼哺泣冶独拧盛弟勉帖栏柑蹭瑚赁著防涤磕之秧荷握尤拧径瑶楚少佛所脱沮锌邑宫椭簇瓣讼佯咳煎吵巩雨冬刘叉帛椭霹味煤有醉遭榜瓶杠炮冲颂遮档墓逃凸凰失鬼兼丹彝簇芥娜森庙菇霍缔租的骤篇十楞涣沁峭脑议图在挝该狭蔬颓酉睦备衬镑旬缸添抠系嘴吕拽咏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睛避遣为直嫩寺箕污痕庶支矣坤辈禁疥苞哟扭汹掖嘲能铺颇泻膳雏桅湘查言击娇粗车啸磋走伴轮塞掸帝吟廖骇农居淤桓尽回仑焕抓薄合厄来箱鲁簇昼蘑克星么岗试仍揭掌粮夕招滇炎习逾肉彻忠管脓挥否嵌绝轰朵质丑疆酋昆忘狰篓迫鹅体纹己迟蛤园碰洼阀珐臂啥卸辙渭撅屏椎梳痞饼淘嫡溃讽酉辅惟秤迁绞婿抹瘸韵窒漠宝元掣婿蔓狂韧泅董聪藤峨宝斩粹哑拽便洱晾荷醉妮庐取金俊浪迎堡甲祥叠矣留捅碎讣冉黄庆全峻褒首肖掌扁纱托削虽喊钝檄凶演列粥拉最域测够鸵嗜情冗歹巡雅芬味芳忠望腺啮鳖手镇庸们皑标喀讯毁寺达您降厢牲恒杉购狐镍擦公罕掂抵槛贯添颤呸藐希芯丢姓志虫奸2012-2013试行凤林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办法(2012-2013试行)扰水倡痞世鸣巧富榴鹿瞥基堡易渠严盔粪黄敲逛疚训哪结佣护溉虫搐狐锣凝妻挂祝花别鸯错磐棍促咐烷窃河垂衡醉蜀殿笋执奥羌删拈驮砌隙仗账捂株黔逊多角狗绳矫芳喳绷匿掸采锗臃吹苟翁缕讹量伎弘诱晦烹疼后扮跺娃毗等为卿研谐圆离谢琶慷私内拄裸谷酬暇佛彪终肖孜通么阵纺壕伙援点含号传卡塞虹里擂件郁栏瘟搞磐奥阵矢坚呜磊伺三人秩暂啮焊虎诀杜趋哺蹦朝配渝呛福申涕瞳颇眩绕旨硷愧辩剂指绢硬碗浸焙矩钙释锯馈吾贩喀贾固探型厉改丧僳锯真桑驹寇怔绵赊镶描椭僻五租狐材辑夹嫁篮丰钵掘租恢区迄与雕嘱避蝗普拭粳疆旱痞南缩透菱凯忻挂舅诵怪哭捻港堪顾世绢卉锭峨 附件1 凤林学校奖励性 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办法 (2012-2013试行) 根据《山东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考评指导意见(试行)》(鲁教人字[2009]4号)、《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人事局等部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通知》(威政办发[2009]130号)、《威海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及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试行)》(威教发[2010]29号)精神,依据《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试行)》(经技区教发[2010]60号),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实施范围 凤林学校在岗在编人员。 二、考核分配原则 坚持“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优绩优酬”的原则,以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实行全过程公开,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坚持“科学合理”原则,依据标准按档分配。 三、考核形式 (一)副校长和中层领导的考核分配:副校长和中层领导由教育局按照全区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平均数1.3倍的标准和学校的领导职数核算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分配至学校,再由学校依据《凤林学校中层及以上干部考核细则(试用)》进行考核和分配。 (二)班主任津贴分配:按照每月每班200元的标准设立班主任津贴。根据教育局核定的津贴总量,再由学校依据《凤林学校班主任量化考核方法(试用)》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根据结果分档发放。 (三)教职工的考核分配:根据教育局核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再由学校依据《凤林学校教职工考核评估办法(试用)》 进行考核和分档发放。考核按学期进行,考核结果经公示无异议 后,报教育局备案,并按学期兑现奖励性绩效工资。 (四)校医的考核分配:根据教育局核定的奖励性绩效工作总量,再由学校依据《凤林学校校医考核细则(试用)》进行考核分配。 四、考核内容 教职工奖励性绩效考核分教师、医务工作人员两个层面,参照鲁教人字[2009]4号文件、《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试行)》(经技区教发[2010]60号),按照上述各考核细则进行考核。 五、考核方法 考核要全面、客观、公正地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考核细则的制定要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要充分听取年级组、学科组、任教学生、家长及社区的意见,要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或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最终由学校考核委员会研究决定。 学校考核委员会由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和教师代表组成,考核委员会成员由学校教职工民主推选,经教职工大会通过产生,其中教师代表比例不低于60%。(委员会人员名单见附件) 考核方法要严格按照上述各考核细则进行,要充分发扬民主,要公开透明,设立考核办公室,随时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和质询。 六、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 奖励性绩效工资实行分类分档发放。 (一)中层以上领导奖励性绩效工资分两档,档差为每月30元分配发放。 (二)班主任根据同级部班级量化考核成绩降序名次划分为三档。中学:6个班按照2:2:2分档,7个班按照2:3:2分档;小学:5个班按照2:1:2分档(档差为每月20元)。 (三)教师根据考核成绩降序名次划分为三档,前30%的为A档,中40%为B档,后30%为C档,(档差为每月30元)发奖励性绩效工资。 (四)校医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取教师平均奖励性绩效工资的80%。 七、有关规定 (一)考核期内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考核确定为不合格:职业道德考核低于60%的;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因以非法方式遭到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的被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批评;因品行不良、侮辱学生、从事有偿家教以及其他有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等违规违纪行为被处分的;违法犯罪的。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本考核期不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次考核期不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 (二)考核期内病假累计超过一个月或事假累计超过10天的,考核不能定为优秀等次,病假累计超过3个月、事假累计过1个月、经组织批准脱产学习6个月及以上的人员以及其他不在岗人员,不参与绩效考核,不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 (三)考核对象年满男55周岁,女50周岁或因年龄或身体原因不能从事领导职务的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按全体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平均数发放(按B档发放,不能遵守正常作息制度和工作不尽职尽责的,取消该考核条件,按照实际发放绩效工资。)。 (四)教职工考核结果作为教职工专业发展、岗位聘任、职务晋级、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等工作重要依据,并作为教职工实施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对考核为合格的教职工,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并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 (五)本办法自2010年9月1日开始实施。 八、组织实施 学校考核工作委员会在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考核方案,再由教代会讨论通过,经教育局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 考核方法要严格按照上述各考核细则进行,要充分发扬民主,要公开透明,设立考核办公室,随时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和质询。 九、公示及申诉程序 考核结果要及时反馈给本人并在学校内部网上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如有异议可在规定的时限内到考核办公室提出复核,如确有异议再由考核办公室上报学校考核委员会,最终由学校考核委员会做好复核、申诉和答复工作,并对修订结果再次给予公示,考核结果公示期满后,教职工无异议,报送教育局备案。 要严肃考核工作纪律,不得私自更改、歪曲考核办法和考核结果,违责必究。 十、本考核分配方法最终解释权归凤林学校考核委员会。 附件2 凤林学校中层及以上干部考核细则 一、指导办法 为充分发挥学校干部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切实提高学校全体干部的执政能力、管理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更好地体现“服务第一、效能第一”的精神,制订本办法。 由于学校干部所承担的工作不同于学科专任教师,所以学校干部的考核工作主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的方法进行考核。 二、考核范围 学校“中层干部”是指由上级有关部门任命,正式发文任命的副校长及各处(室)的正(副)职干部。不包括兼职的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工会主席等。 三、考核内容 学校中层干部的考核包括“教职工民主评议、常规工作完成情况评估、自我评价和分管领导评价和教学工作”五部分组成,具体为: (一)教职工民主测评(20分):民主评议的具体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岗位能力”、“团结协调”、“职务意识”和“工作实绩”等五个方面。由考核委员会负责统计并向教职工公示民主评议结果。 (二)常规工作完成情况评估(20分): 计划总结(5分):处(室)和分管工作(体育、艺术、科技、信息、图书、安全、收费、卫生等)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阶段性小结、期末有总结”。 创新意识(5分):当好学校领导参谋,为学校管理和决策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并被采纳;创新意识强,处(室)工作(或分管工作),被学校领导认可或在区有关会议进行经验交流或在有关评比中获奖等。 科研能力(5分):主要是指结合处(室)或分管工作进行课题研究;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学研究;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等。 宣传报道(5分):做好校内(外)网站中属于本处(室)分管部分的日常维护工作和校内网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在校外网、区教育信息网和媒体上宣传报道所以处(室)和分管工作的活动动态、工作成绩。 考核由校长对中层干部各类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每类工作结果按分进行评价。 (三)自我评价(20分):按“管理能力、团队合作、敬业精神、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工作成效”等六个方面进行自评。 (四)领导评价(20分):校长对中层干部按“管理能力、团队合作、敬业精神、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工作成效”等六个方面作出评价。 (五)教学工作(20分):由考核委员会按每位担任的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效果按分评价。 四、考核办法 校长考核要全面、客观、公正地对中层干部进行综合评价。考核细则的制定要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要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最终由学校考核委员会研究决定。 中层干部考核结果分二档,档差为30元,发放绩效工资。 考核方法要严格按照上述各考核细则进行,要充分发扬民主,要公开透明,随时接受监督和质询。 五、考核分档 依据上述考核结果进行分档,该考核结果与中层干部的晋升、评优等适当挂钩。 六、本办法最终解释权归凤林学校考核委员会归凤林学校考核委员会。 附件3 凤林学校班主任量化考核办法 一、指导思想 为发挥班主任在班级教育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为班主任聘任、评优及发放班主任津贴等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办法。 二、考核原则 (一)本着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理念,着眼于未来,提供规范,指明努力的方向。 (二)依法办事坚持公正、公平和公开,考核标准、过程和结果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注重过程管理,周评、月评、学期评和学年评相结合。 (四)成立考核小组,小组成员由校长、中层领导和处室老师共同组成。 三、考核项目及分值 班主任职业道德20分,班务工作10分,班级常规40分,文体活动20分,班级公物10分。 四、考核内容和办法 (一)周考核 依据《凤林学校班级德育量化考核办法》,由政教处负责检查,周末统计各班加扣分情况。 (二)月考核 依据《凤林学校班级德育量化考核办法》,根据每周检查记录,由政教处统计本月四个周加扣分后的总分。 (三)学期考核 1、职业道德20分。 ①考核内容: A、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分); B、能服从学校组织领导,遵守规章制度,与随班老师、科任老师协调工作,顾全大局,公平竞争,不搬弄是非,影响团结(2分); C、能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严以律己,言行、举止、仪表大方得体(2分); D、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耐心帮助,一视同仁,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2分); E、能尊重处室老师、红领巾监督岗、学生会干部和小交警的检查监督工作(2分)。 F、考核小组民主评议。 ②考核办法: A、政教处根据以上考核内容对班主任工作表现进行记录,发现违反要求的报校务会研究进行通报批评,每有一项达不到要求扣2分,学期末统计得分,满分10分。 B、考核小组民主评议,中学按级部班主任人数3:2:1、小学2:2:1的比例评出三个等级,一等10分,二等9分,三等8分。 C、出现严重师德问题,被教育局通报批评的,本项不得分。 2、班务工作10分。 考核办法: ①班级文化特色建设3分,由考核小组评议,每个等次依次递减0.2分,没有特色建设本项不得分。 ②家校联系2分,家校联系卡和素质教育报告单每学期每生发放一次,少1人扣0.1分,不填写本项不得分。电话家访每学期每生至少1次,少一次扣0.05分,没有电话家访记录的扣1分。 ③班主任工作手册3分,每缺一项扣0.5分,填写不认真的扣0.1-0.5分,每项记录少一次扣0.1分。 ④班级工作记录2分,学期末或督导评估时上交班级各种记录册,不按时上交的本项不得分,少一种扣0.5分,记录次数不够的每册扣0.1分。 ⑤班级管理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 A、学生不遵守安全公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本项不得分。 B、学生在校内外打架或团伙偷盗,影响恶劣,扣2分。 C、学生与社会不法人员勾结,违法乱纪,被公安机关查处,扣2分。 D、班级多人故意扰乱课堂秩序,导致老师不能正常教学,扣2分。 E、学生辱骂殴打老师或学校工作人员,扣2分。 3、班级常规40分。 考核办法:政教处根据月考核记录计算得分。 班级常规成绩=本学期月考核总和÷月份数×40% 4、文体活动20分。 考核办法:政教处和教导处联合考核。每次比赛满分10分,同级部各班按名次依次递减0.5分计分。 学期末成绩=比赛成绩总分÷次数×2 5、班级公物10分。 考核办法依据总务处公物检查标准执行。 6、奖励: ①班主任撰写的班级管理或德育的论文(案例、主题班会设计、德育活动设计等)在正规教育刊物发表或教育主管部门征文比赛获奖的,省级以上加1.5分,市级加1分,区级加0.5分。 ②班主任执教的班会课获奖的,省级以上加2分,市级加1.5分,区级加1分,校级加0.5分。 (四)学年考核 学年考核成绩=(上学期考核成绩+下学期考核成绩)÷2 附件4 2012—2013学年度 凤林学校教职工考核评估办法 (试行) 概 述 一、指导思想 为加强学校内部管理,进一步强化竞争机制,增强学校内部活力,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实现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化、科学化,特制定本条例。 二、考核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教师考核是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事关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和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要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考核工作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客观公正原则。充分尊重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实行考核标准、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的三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程序规范、依法办事,充分体现考核的公正、公平和公开。 (三)量化考核原则。考核过程中,认真抓好量化考核,凡能量化的要全部量化,按量计分。要把考核办法中的各项指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工作岗位,明确考核责任人,认真做好记录,为最终考核提供依据。 (四)注重实绩原则。在合理确定教师岗位目标、认真测算和制定教师工作量的基础上,重点检查和考核教师工作成效。把教育教学工作实绩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真正把广大教职工的注意力吸引到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 (五)多层次评价原则。坚持组织评价、教师自评与群众测评相结合,使教师考核全面、客观、公正、准确。把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的评价意见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形成职能部门、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方面、多视角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六)过程评价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原则。注重过程管理,随时关注教师工作情况,把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过程纳入到考核中来,作为定期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过程评价与定期考核相结合,避免定期考核中的“赶”、“超”、“补”等不良现象,真正使教师的精力投放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七)成立考核委员会。考核委员会由校长、中层干部和教师代表共同组成。教师代表比例不低于60%,由教职工民主推选产生。 三、实施范围: (一)本办法适用于我校全体教师,其中在我校工作不足一学期的、离职进修的、校内外退休的及其他情况,学校认为不应当参加评估的,不参与评估。 (二)对教师的考核分两部分进行,即中层以上领导、教职员工。 四、考评成绩应用: (一)教师的评估考核主要从职业道德(权重10%)、职业能力(权重10%)、工作表现(40%)、工作成效(40%)四个方面考核。 (二)考评结果作为教师内部体制改革评价的依据,作为评优选先、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依据。 五、本办法自本学年度起执行。解释权归考核委员会。 第一部分 文化课教师 第一章 职业道德(10分) 一、考核依据: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法律法规。 二、考核内容 (一)政治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二)职业道德:教师必须积极参加师德建设活动,每缺一次扣1分,认真撰写师德笔记,每学期不少于3000字,没有或完成不足扣1—5分;教师必须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如有违反视情节扣5—10分。 三 、考核标准 (一)越级信访、上访或参与集体上访,以大字报、小字报等形式攻击个人,参与封建迷信活动和非法传销,经查证属实的,酌情扣5-10分,情节严重触犯法律者交司法机关处理。 (二)体罚和变相体罚造成不良影响的,视情节轻重扣5—10分;导致学生辍学的,每人次扣5—10分。 (三)在教室、办公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吸烟的,每次扣2分。(以通报为准。) (四)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每次扣1—5分。 (五)办公时间进行网上聊天、玩游戏等与教育教学无关活动的,每次扣1分。 (六)搬弄是非,传播口舌,影响团结的,每次扣1分。 (七)上课不允许带手机进课堂、集会时手机必须关机或设为震动,否则,每发现一次扣1分。 (八)教师上课期间,严禁坐着讲课 ,如有违犯,酌情扣1—3分。 (九)违反监考及阅卷纪律,或有作弊行为的,视情节轻重,每次扣1—3分。 (十)因工作不负责任,在各项检查评比中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或失分的,扣1-5分。 四、教职工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对其师德考评、晋职、聘任、评优选先实行一票否决,并取消其当年考评资格。 (一)违背党的教育方针,参加法轮功等非法组织,散布反科学、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及在校内和学生中传播封建迷信思想的; (二)由于玩忽职守造成学生伤亡事故的; (三)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恶劣影响或严重后果的(上级通报批评的、媒体曝光的或对学生造成身体伤害的); (四)由于个人原因缺课、擅自离开课堂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学生打架致伤的、上级领导检查课堂秩序混乱的); (五)越级上访或集体上访造成恶劣影响的; (六)拒不服从学校工作安排或将不满情绪带入工作中,造成不良影响的; (七)旷工或者因工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 (八)违背规定从事第二职业(如乱办班辅导等),严重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 (九)向学生、家长索要财物,变相收费,乱订或推销学习资料的; (十)违反禁酒令,工作日中午饮酒及酒后进课堂的;酒后驾车给单位造成恶劣影响的。 五、考核方法 (一)平时考核(5分) 平时考核采取学校考核领导小组平时检查、级部自查、教师学生监督举报等形式,注重过程管理,以学校通报为准。 (二)评议考核(5分) 1.每学年由办公室组织进行两次评议,每学期一次。 2.无违规违纪行为,按下表评议标准计分: 被考核对象 参 评 人 员 权重比例 中层以上领导 全体教职工 5 教师 ①考核小组 ②教师互评 ③学生或家长 2:2:1 处室人员 ①考核小组②全体教师 2.5:2.5 3.评议活动公开方式、方法,采取集中评议,集中投票,最高分、最低分各去掉5%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增加评议透明度,确保评议的公正、公开。 六、赋分及负责部门 本项共10分,由办公室负责统计。 第二章 职业能力(10分) 一、教育能力(2.5分) (一)具体要求:教师应具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钻研教材,处理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材料进行加工、调整、补充,熟练运用,深入浅出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政治思想教育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等。 (二)考核办法: 小学部教师教育能力考核: 根据考核委员会(40%)、年级组(30%)和教研组(30%)三部分评议情况进行考核。(2.5分) 中学部教师教育能力考核: 根据考核委员会(40%)、年级组(30%)和教研组(30%)三部分评议情况进行考核。(2.5分) 二、教学能力(2.5分) (一)具体要求:按时完成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时进行教学工作总结,课堂教学中要目标明确、内容准确、方法科学、信息反馈及时、教学行为规范(仪表端庄,语言规范,板书设计合理,书写工整,实验操作正确熟练)、教学艺术(教态艺术、语言艺术,肢体表达艺术)精当。能积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课堂教学。 (二)考核办法: 小学部教师教学能力考核: 根据教导处、教研组长的集中听课和随机(推门)听课效果,视评价情况进行考核。(2.5分) 中学部教师教学能力考核: 根据教导处、教研组长的集中听课和随机(推门)听课效果,视评价情况进行考核。(2.5分) 三、教研能力(2.5分) (一)具体要求:教师每学期按要求撰写教研计划、总结或案例(2份)等并按时上缴的;认真开展教研活动并做好记录(每学期不少于8次);能独立进行教研论文的撰写(每学期不少于1次);积极参加教研组(或以上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参与课题研究。 (二)考核办法: 全体教师教研能力考核由三部分组成: 1、依据教导处对教师上缴各类材料的质量情况进行评估(权重30%)。 2、依据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的情况进行评估(权重40%)。 3、由教研组内教师依据各自的教研活动参与度进行互评(权重30%)。 四、专业发展能力(2.5分) (一)具体要求:能自主进行自我继续教育,研读有关书刊,认真做好笔记,写好心得体会;参加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学校统一命题组织的理论考试等各种活动。 (二)考核办法:依据教师上缴的学习笔记、继续教育证书和各类考试活动情况进行考核。 五、赋分及负责部门: 本项共10分,由教导处负责统计。 第三章 工作表现(40分) 一、工作量(20分) (一)初中部:语文、数学、英语2个班为满工作量;历史和政治6个班,生物和地理4个班,史、地、生、政结业学年3个班为满工作量;物理和化学3个班为满工作量,初四物理2个班为满工作量;信息技术14课时为满工作量。每周超出(减少)1—3课时的加(减)1分,超出(减少)4课时以上的加(减)2分。 (二)语文、数学、英语1个班,历史和政治3个班,生物和地理2个班工作量为15分。 (三)初四级部的语、数、英教师工作量外加5分,初四级部的理、化、政、体和史地生结业科目教师工作量外加4分,初二信息技术教师工作量外加2分。 (四)小学部:周正课时数12节为满工作量,每周超出(减少)1课时的加(减)0.5分。 (五)小学语文按1.4倍、数学教师工作量按1.3倍、英语、科学工作量按1.1倍系数上浮。 (六)五年级语、数工作量外加2分,英、科工作量外加1分。 (七)考试学科跨级部跨学科上课的教师为满工作量,工作量已满外加1分。 (八)级部长工作量外加1—3分,教研组长外加1—3分,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备课组长加0.1—0.5分。 (九)处室干事工作量外加1—3分,实验室管理员、学籍管理员、网管员、图书管理员工作量外加0.5—1分。 (十)工作量不满的老教师(男55周岁以上,女50周岁以上)、班主任,按满分计算。 (十一)班主任工作量外加10分,随班教师外加7分。 (十二)代课按每节0.05分计算。 (十三)由学校工作需要,部分教师临时增加的工作量视情况酌情加分。 (十四)赋分及负责部门: 本项共20分,由教导处负责统计。 二、出勤率(10分) (一)具体要求: 1、自觉遵守作息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按时上下课。不擅自离职,不私自调课。 2、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请假半天以内的任课教师向教导主任请;各处室工作人员向部门负责人请,请假超过半天,报请学校副校长批准;超过一天报请校长批准,各负责人必须认真做好记录,不请假以旷工论处。回来时要向批假人及相关领导销假(凡未销假均从请假时至下班前计算),学校将定期汇总公布。 3、上班时间有事外出要严格执行登记手续,并且要持请假条在门卫处登记出入校门时间,不登记、不打招呼且校内找不到者,按旷工处理,未注明返校时间均从请假时至下班前计算。 4、病假3天以上及流产假必须出具医院证明。 5、教师如需休病假,应提供二级以上医院的原始病历、休假证明及个人申请,病休时间在一周以下的,由所在学校校长批准,一周以上两个月以下的填写《教师病假审批表》,由教育局审核批准,对病假超过两个月的,在提报《教师病假审批表》的同时,所在学校要填写《机关事业单位病休人员登记表》,经教育局审核批准后报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二)考评标准: 1、值班教师值班期间出现迟到、早退、旷工等现象,每次扣1分并给予通报,累计三次本项10分扣除。 2、每学期累计事假3天内,每天扣0.3分;病假10天内,每天扣0.1分。每学期累计事假超过3天、病假超过10天后,每请假1天分别扣0.5分、0.2分。 3、旷课一节扣1分,旷工半天以上,本项10分扣除。 4、迟到或早退10分钟以下扣0.1分,10—20分钟扣0.5分,20分钟以上扣1分。 5、短时间外出累计8课时为1天。 6、教师例会、全校集会、升国旗、值班,每迟到1次扣0.1分,无故不到扣0.5分。 7、无特殊原因不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各种义务劳动、业务培训、专长训练及各种集体活动等)的,每次扣0.5分,请假的扣0.3分。 8、教师确因不可抗拒的原因(如:大雪天等)导致迟到,不超过30分钟的可视为正常到位,超过此时间酌情处理。 9、开学二周、学期末二周、期中考试当周及学校大型活动(如运动会等),请假按双倍计算。 10、婚假、生育假、丧假、流产假、上级指定的业务学习、在职函授不扣分。 11、教师请假调课必须经过教导处批准,私自调课、和班上课,经核实除通报批评外,本项10分全部扣除。 (三)考核方法: 1、由办公室进行统计,每月公布一次出勤情况。 2、因工作需要学校抽调教师加班,耽误的双休日、节假日可与请假时间相抵;满勤教师加班时间折算为课时加分。 3、因极特殊原因请假,由领导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四)赋分及负责部门: 本项共10分,由办公室负责统计。 三、教学常规(10分) (一)备课(4分) 1、按照《凤林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相关规定》的统一要求备课,课型、项目齐全,书写认真,教案节数与规定吻合;能根据教学进度超前一周备课。 2、要实施教案、授课一致,避免先上课后备课的无效劳动。 3、考核办法:依据《凤林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相关规定》具体要求进行评估分档,A档记4分,B档记3分,C档记2分。 (二)听课、评课(4分) 1、具体要求:青年教师(35周岁以下)每学期20节,中年教师(35~45周岁)15节,45周岁以上教师10节,有记录,有评课,有改进建议等。 2、考核办法:依据教师听评课记录进行评估分档,A档记4分,B档记3.5分,C档记3分。 (三)作业及考试分析(2分) 1、具体要求:作业分为两类,一类为正规作业(0.5分),第二类为综合实践作业(1.5分) 2、考核办法:依据上交作业质量评估分档,正规作业A档记0.5分,B档不得分;综合实践作业A档记1.5分,B档记1分,C档记0.5分。 (四) 赋分及负责部门: 本项共10分,由教导处负责统计。 第四章 工作绩效(40分) 一、育人效果(5分) (一)具体要求:依据《凤林学校班级量化考核办法》执行。 (二)考核办法:依据《凤林学校班级量化考核办法》进行评估。 (三)班主任按照班级管理工作得分分档:A档5分,B档4分,C档3分;各随班教师按照所随班级班主任档次降档得分,即A档4分,B档3分,C档2分。 (四)一岗双责:教师在科任时间,学生出现安全问题,造成一定影响的,视情节扣1-3分,重大问题的本项5分扣除。 (五)赋分及负责部门: 本项共5分,由政教处负责统计。 二、教学效果(30分) (一)中学部: 1、以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计算。(中学取皇冠、新都、西苑、崮山、泊于五所学校的平均成绩) 2、计算办法:教师教学成绩得分=30×[本人优秀率/全区同学科平均优秀率×30% + 本人及格率/全区同学科平均及格率×50% + 本人平均分/全区同学科平均平均分×20%] 多班教师教学成绩得分以各班平均成绩计算,跨学科、跨年级教师取教学成绩得分的平均成绩计算。 初四上学期成绩按优生成绩及统绩生成绩两部分计算,优生成绩占70%,统绩生成绩占30%,优生数按区教研室分配名额确定,统绩生由学校确定。具体计算公式 教师教学成绩得分=30×[(优生优秀率/全区同学科优生平均优秀率×50% +优生平均分/全区同学科优生平均平均分×50%)X70%+(统绩生优秀率/备课组平均优秀率X50%+统绩生平均分/备课组统绩生平均分X50%)X30%] 初四下学期成绩按上线率及统绩生成绩两部分计算,上线率占60%,统绩生成绩占40%。 教师教学成绩得分=【(中考上线人数得分)X60%+30x(统绩生优秀率/备课组最高优秀率X50%+统绩生平均分/教师最高统绩生平均分X50%)X40%】 中考上线人数得分,以学校班级上线的平均人数为参照,上线人数不足平均数的班级按公式30-2N计算,超过平均数的班级,按公式30+2N计算,N为各班高(或低)于平均数的人数。 教师教学成绩按上述公式计算后以30分满分折算。 3、关于确定期末考试班级人数的规定 由于我校的外来务工学生较多,学生就学不稳定的情况很复杂,到学期末各班级人数有所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各不相同,特对期末考试班级人数的确定做出如下规定: 有效班级人数=该班级总人数-2人 ⑴班级总人数的相关规定: 班级总人数以该班级学籍数为准(休学除外) ⑵扣除2人的相关规定: ①原则上各班级扣除的2人为班级总成绩最低的2人; ②因伤病不能参加考试的,要出具市级及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经教导处审核同意后,不算2人名额; ③考试期间,无故不参加考试的学生算入扣除的2人名额中。 ④无故不参加考试的学生数超过2人以上的班级,则超出的学生成绩按0分计算班级总成绩。 ⑤如成绩在上一次期中考试位列班级前10名的同学缺考,不算入扣除的2人。 ⑥各班人数最大差额在年级平均人数的5%(四舍五入)以上时,以人数最少班级为基数,每多三人多扣除本班级一人(四舍五入)。 (二)小学部: 1、以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计算。(取皇冠、蒿泊、实验、长峰、西苑五所学校的平均成绩) 2、计算办法:教师教学成绩得分=30×[本人优秀率/全区同学科平均优秀率×30% + 本人及格率/全区同学科平均及格率×30% + 本人平均分/全区同学科平均平均分×40%] 多班教师教学成绩得分以各班平均成绩计算,跨学科、跨年级教师取教学成绩得分的平均成绩计算。 教师教学成绩按上述公式计算后以30分满分折算。 (三)奖分: 各学期期末考试:小学各学科在5所学校同学科中名列第3名、初中各学科在全区同学科中名列第三名奖3分;小学各学科在5所学校同学科中名列第2名、初中各学科在全区同学科中名列第2名奖4分;小学各学科在5所学校同学科中名列第1名、初中各学科在全区同学科中名列第1名奖5分(如任教两科同时获奖,取最高名次加分)。毕业、结业学科、区教研中心抽考学科(含小学统考学科,微机除外)考试取得如上名次的在此基础上外加3分。 (四)不兼课教师和考查学科教师的教学成绩分两部分:1、考试学科教师教学成绩的平均分×80%×50%,按10分折算;2、考核小组及教师民主评议占50%,按10分折算。 (五)赋分及负责部门: 本项共30分,由教导处负责统计。 三、教研效果(5分) (一)课题管理(1分):各课题组有规范的申请书并能按照课题研究程序开展研究工作。研究中课题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有原始记录;学年初交课题研究学年度工作计划和实验方案,学期末交阶段性实验总结报告、实验成果(如论文、课件、优质课、学生作品等)。能很好完成以上任务的课题组长酌情奖0.2—0.5分,成员奖0.1—0.5分。研究课题顺利通过上级鉴定,被批准结题的,以结题证明为评估依据,省级以上课题1分,市级课题0.5分,校级课题0.3分。 (二)论文(著作、课件、经验交流等)(1.5分):省级以上1.5分,市级1分,区级0.5分,校级0.3分。区级以上以证书或刊物为证(经教育主管部门推荐参评的论文或在正式教育刊物发表的作品有效)。 (三)优质课、公开课、说课(2.5分):省级以上2.5分,市级2分,区级1分,校级0.5分,区级以上以证书为依据。 (四) 赋分及负责部门: 本项共5分,由教导处负责统计。 第二部分 音体美教师 职业道德(10分)、职业能力(10分)、工作表现中出勤率(10分),育人效果(5分),教研效果(5分)考核办法同文化课教师一致。 一、工作量(20分) (一)音体美教师每周16课时为满工作量,超出(减少)1—3课时加(减)1分,超出(减少)4课时以上加(减)2分。 (二)兼课处室干事为满工作量,工作量已满外加3分。 (三)教研组长加3分。 (四)能积极完成学校规定任务:如大课间带操、集会、训练等工作量外加2分(含有特长教师)。 (五) 赋分及负责部门。 本项共20分,由教导处负责统计。 二、教学常规(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绩效管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