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三教”理念的跨学科“情境―问题”教学探索——以“指数函数的概念”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900915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三教”理念的跨学科“情境―问题”教学探索——以“指数函数的概念”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三教”理念的跨学科“情境―问题”教学探索——以“指数函数的概念”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三教”理念的跨学科“情境―问题”教学探索——以“指数函数的概念”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54 第 25 卷第 5 期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3 年 10 月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通过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创设跨学科情境,发展跨学科思维,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把握数学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交流,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1可见,创设教学情境与提出数学问题对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实际课堂中存在情境不够真实、有时浮于表面、问题不深刻、流于形式等现象,不能有效促进学生理解性学习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为此,以“

2、指数函数的概念”内容为例,谈谈对开展跨学科“情境问题”教学的几点认识与思考。一、“三教”理念与跨学科“情境问题”教学吕传汉教授2提出在数学教学中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简称“三教”)的教育理念,尝试用“三教”引领“情境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收稿日期:2022-07-28作者简介:张琳玲,女,贵州遵义人,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育。基于“三教”理念的跨学科“情境问题”教学探索以“指数函数的概念”为例张琳玲1,冉胜利1,张转周2(1.贵州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遵义师范学院 数学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摘要:随着基

3、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基于“三教”理念的“情境问题”教学成为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而跨学科情境在此基础上能让学生从多学科的角度深入思考和深刻体验。立足双新课程,以“指数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设计五个环节,即创设情境、形成概念、回归情境、动手实践以及升华理解,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感受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在情境中体验,在感悟中表达,进而学到“活知识”与“活技能”。关键词:三教;跨学科情境;情境-问题教学;指数函数中图分类号:G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583(2023)-0154-03Interdisciplinary“Situation-Problem”

4、Teaching ExplorationBased on the Concept of“Three Teaching Methods”Taking“the Concept of Exponential Function”as an ExampleZHANG Lin-ling1,RAN Sheng-li1,ZHANG Zhuan-zhou2(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2.School of Mathematics,Zunyi NormalUniversity,Zun

5、yi 563006,China)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the“situation-problem”teaching based on the concept of“three teaching methods”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in mathematics.On this basis,the interdis-ciplinary situation can enable studen

6、ts to think deeply and experience deeply from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Based on the newcurriculum,taking“the concept of exponential function”teaching as an example,designing five links,including establishing situation,forming concept,returning back to situation,hands-on practice and sublimat

7、ion to understand,so as to develop the student s field of vi-sion,to feel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isciplines,to let the student in question thinking,experience in the situation,express in com-prehension,and thus achieve“flexible knowledge”and“living skills”.“three teaching methods”;interdiscipli

8、nary situation;situation-problem teaching;exponential function第 25 卷第 5 期2023 年 10 月遵义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Zunyi Normal UniversityVol.25,No.5Oct.2023 155“教思考”,即“想数学”,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教体验”,即“做数学”,关注学生的数学活动体验,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获得;“教表达”,即“说数学”,关注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2跨学科“情境问题”教学是在“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情境外延做拓展,即基于其

9、他学科背景进行情境创设并提出问题,情境内容蕴含着数学本质,需要学生转换思维方式和分析视角,建立起跨学科情境与数学问题之间的桥梁,从而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丰富学生的直接体验和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跨学科“情境问题”教学是“三教”理念的重要载体,而“三教”理念引领跨学科情境的创设。所以,基于“三教”理念的跨学科“情境问题”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3,帮助学生运用多个学科观念思考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深入思考、深刻体验、精准表达,进而强化学科理解,达到“活知识”与“活技能”。二、教学案例分析立足双新课程,根据人教版新教材关于函数主题的编排顺序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1关于指数

10、函数的学习要求,基于“三教”理念创设跨学科情境开展“指数函数的概念”的教学,更新教育观念,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一)创设情境深入思考,把握数学本质创设情境旨在激发学生兴趣和确定问题解决的方向。因此,跨学科情境的创设应当紧扣数学知识的本质,其难点在于如何从其他学科中汲取合适的情境,并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和解读情境,将跨学科情境问题转化为与数学知识本质相契合的数学问题。典故少年:“读书有什么妙法?”陶渊明:“学习并没有什么妙法,只有笨法子,必须下苦功,勤学则进,辍学则退!”名言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设计意图:教师以讲述陶渊明劝学典故创设

11、跨学科情境,此情境与该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想法相吻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主动参与学习并融入情境中去,让学生置身于“少年”角色,使学习者角色化,深入思考“读书妙法”的问题,理解情境的内涵。思考 1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解读陶渊明先生的劝学名言吗?问题 1如果每天进步 1%,进步结果 y 与天数x 的关系是什么?问题 2如果每天退步 1%,退步结果 y 与天数x 的关系是什么?请同学们思考并填入表 1:表 1天数0123x进步结果y11.0111.0121.0131.01x退步结果y10.9910.9920.9930.99x设计意图:学生在初步感知了情境的内涵和名言警句的含义之后,教师再抛出问题,引导学

12、生变化思路,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能更好地把握其数学本质,抽象数学关系式,发展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学生通过问题 1 和问题 2 的指引,尝试完成表格,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感受进步结果与退步结果的变化趋势。同时,两句名言的内涵也正好与指数函数的变化相呼应,反映出不同底数的指数函数变化趋势,为后续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学习做铺垫。学生从语文和数学的学科角度思考问题并表述自己的想法,发展跨学科思维。(二)形成概念类比讨论,抽象本质属性概念的形成需要学生对情境充分体验后再对问题进行辨别,接着类化共同属性和抽象本质属性,最后概括形成概念并符号化。这是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需要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反复地

13、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判断,类比推理,从而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讨论 1上述两个关系式中,变量y是变量x的函数吗?讨论 2它们与幂函数的区别是什么?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特征?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了“填表”之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稍加提示,便能得出关于“勤学”与“辍学”的两个数学关系式并清晰快速地确定两者皆为函数。此时学生已经将晦涩的古诗词抽象为数学关系式,鉴于幂函数与指数函数在知识点和结构上有一定的关联,引导学生将二者作比较,得出关系式的异同,再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并得出结构的共同特征。思考 2为使函数应用更广泛,当x取全体实数张琳玲等基于“三教”理念的跨学科“情境问题”教学探索 156 第 25 卷

14、第 5 期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3 年 10 月时,底数的取值范围有限制吗?思考 3你能类比幂函数的定义,归纳概括指数函数的概念吗?设计意图:“讨论”与“思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断深入。指数函数底数的取值范围的讨论是教学难点之一,对定义域的范围进行扩充,逐步引导学生发现其限制范围,为完善定义做好铺垫,加深对分类讨论思想方法的理解。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自主概括出指数函数的概念,在类比的过程中组织和规范语言,进而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三)回归情境尝试表达,提升文化素养情境的作用并不只是简单地引入课题,学生应当是在情境中学有所悟,悟有所得。学生基于情境得到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模型后,应再次回归于

15、情境之中加以应用,即强调学生的数学表达。学生在表达中思辨、深化理解,以思考推动自己主观体验与感受。问题 3当 x=365 时,请分别求出两个函数的函数值。设计意图:学生尝试计算结果,在具体的计算中比对表格发现两个函数的变化趋势,一个函数值是在不断地增大,另一个在不断地减小,从而确定“进步”与“退步”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在具体操作中感受数学所刻画的客观事实。问题 4结合你的计算结果,谈一谈你对陶渊明劝学名言的理解。设计意图:学生将具体的函数值与晦涩的古诗词相对应起来,即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其含义,并结合数学与语文的学科特征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孜孜不倦的学习信念,丰富文化素养。

16、(四)动手实践加深体验,巩固概念理解根据教材“阅读与思考”栏目中“放射性物质的衰减”这一阅读材料设计跨学科相关的典型例题,学生用跨学科思维解决问题,进一步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通过数学活动进行猜想与操作,体验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本质,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的现实意义。同时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应用,自主构建认知结构,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发展数学抽象与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例 1生物死亡后机体内原有的碳 14 含量会按比例衰减,大约每经过 5730 年衰减为原来的一半,这个时间称为“半衰期”。按照上述变化规律,生物体内碳 14 含量与死亡年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设计

17、意图:放射性物质碳 14 含量的衰减是物理现象,其含量变化是指数函数的典型例题,题目中信息量较大,概念较多,当学生初步形成了对指数函数概念的理解之后再进行探究,能较为清晰地分析出该题目的问题结构和抽象出数学模型,感受指数函数的科学价值。活动与猜想 一张纸,将之对折,厚度变为原来的两倍,假设一张纸的厚度约为 0.1 毫米,不断对折后其厚度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师播放视频:纸张对折 103 次,厚度将超过宇宙;同时展示相关数据:对折次数、纸的层数)问题 5在折纸活动中,蕴含着函数模型,同学们能不能从中提炼出函数关系呢?问题6观看视频,这个函数值有什么特征呢?问题 7在折纸活动中,折叠后纸的面积也会随

18、之变化,其中蕴含的函数模型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设计意图:指数函数的变化速率也是指数函数的一大特征,纯粹的数字并不能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与体验,学生通过折纸实验和观看视频感受指数函数的变化速率,再次经历数学抽象与数学建模的过程,加深对指数函数特征的体验和理解。(五)升华理解落实三教,浸润思想德育跨学科情境的创设融入了其他的学科观念,让学生在充分思考、深刻体验过后感受问题的多面性以及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学生的感悟并不仅限于数学感悟,更应该是多学科理念与思维方式的获得以及思维品质的提升。问题 8本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指数函数的概念?从中你悟到了什么道理?名言勤学则进,辍学则退。魏晋 陶渊明不积跬步,无以

19、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战国 荀子 劝学设计意图:在巩固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同时,让学生回顾学习方式并抒发从中感悟到的道理,谈一谈自己的学习心得。最后,教师借助劝学 名言警句寄语学生,升华理解,浸润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感悟“勤学”与“辍学”的区别,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念,感悟(下转 161 页)161 育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优秀的教师职业素养更加重要,因此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要有目的地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并重,使学生明白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一改往日部分学生“平时插科打诨,期末发愤图强”的现象

20、,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了课程评价的激励功能。课程评价的及时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了自己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学生及时查缺补漏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式方法,也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综括全文,本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是在二十大报告思想指导下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进行的初步探索。考核评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思政评价融入课程评价全过程,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多维度、多元化的课程考核评价新模式,对深化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过程中,该课程评价模式既有积极效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参考文献:1

2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17)2023-04-12.http:/ 156 页)脚踏实地、勤奋刻苦才是学习的唯一途径,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三、结语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参与。教师应注重角色由“主导”到“支架”的转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真实性参与3-5。以陶渊明劝学典故创设跨学科情境开展教学,让学生基于两种学科观念分析问题,不仅帮助学生建构了两个形象具体的指数函数模型,为后续图象与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也让学生真正地融入情境中进行

22、体验、思考和表达,既传递了正确的学习观念,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文化价值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基于“三教”理念的跨学科“情境问题”教学强调多学科理念的同步渗透,问题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找到学生在情境中的落脚点,将情境与学生关联起来,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问题中思考,在感悟中表达。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严虹,游泰杰,吕传汉.对数学教学中“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的认识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7,26(5):26-30.3翁小勇.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5):86-87.4任旭,夏小刚.问题情境的创设:基于思维发展的理解J.数学教育学报,2017,26(4):15-18.5朱晓山,凡妙然.国内关于情境学习的研究综述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20(2):125-128.(责任编辑:罗东升)秦琦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模式的问题与建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