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一二三四模式”对新建地方院校食品、生物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以九江学院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900851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一二三四模式”对新建地方院校食品、生物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以九江学院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一二三四模式”对新建地方院校食品、生物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以九江学院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一二三四模式”对新建地方院校食品、生物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以九江学院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9期(总第5 8 4期)2023年9月文章编号:16 7 1-96 46(2 0 2 3)0 9b-0101-03基于“一二三四模式”对新建地方院校食品、生物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一以九江学院为例江慎华1.2,谢丽琴1,*李同建1,郝1.2,张军兵1.3,熊勇1,3,刘小风12,陈思1,2,周凯1,2(1.九江学院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西九江332 0 0 0;2.九江安德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九江332 0 0 0;3.江西丹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鹰潭335 0 0 0)摘要:食品工业早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以生物学为核心的生物科技产业也正在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

2、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形成“一位导师、二个平台、三个年级、四种能力”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并强化过程管理为以上模式的培养质量提供保障,显著提高了九江学院食品、生物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这种模式在新建地方高校相关理工科专业中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关键词:“一二三四模式”;食品、生物类专业;创新创业;九江学院中图分类号:G642.0The Culti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for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Food and Biology in N

3、ewly-Built Local CollegesBased on“One,Two,Three,Four Model:Taking JiujiangJIANG Shenhua-2,XIE Liqin,LI Tongjian,HAO Shu2,ZHANG Junbing,XIONG Yong,(1.School of Pharmacy and Life Science,Jiujiang University,Jiujiang,Jiangxi 332000,China;2.Jiujiang Andehe Biotechnology Co.,Ltd.,Jiujiang,Jiangxi 332000,

4、China;3.Jiangxi Danxia Biotechnology Co.,Ltd.,Yingtan,Jiangxi 335000,China)Abstract:The food industry had already become the largest pillar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with biology as the core is also becoming an important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and a new economic

5、 growth point.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mode of“one tutor,two platforms,three grades and four abilities was formed,and theprocess management was strengthened to provide guarantee for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the above training mode,the innovation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ies of c

6、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food and biology in Jiujiang University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This model had certain reference and promotion value in the releva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s of newly-built lo-cal colleges.Key words:the mode of“one tutor,two platforms,three grades and four

7、 abilities;the majors of food and biology;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Jiujiang University民以食为天,食品是民生的最基本要素。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食品工业早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第一大产业!。我国食品类专业设置经过几十年收稿日期:2 0 2 2-0 7-17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XJG-22-17-21,JX JG-2 2-17-14,JX JG-2 2-17-9);江西省科技厅项目(20181BBH80010,2 0 192 Z D F0 40 32,2 0 2 0 2 B

8、BF6 30 12)。作者简介:江慎华(197 3一),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食品营养学、农产品加工。*通讯作者:李同建(198 3一)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物工程、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农产品加工Farm Products Processing文献标志码:Adoi:10.16693/ki.1671-9646(x).2023.09.055University as an ExampleLIU Xiaofeng*2,CHEN Si-,ZHOU Kai-2No.9Sep.的纵深推进,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大约有330 所高校开设了食品类相关专业2。生物学主要研究生命系统各层次种类、结

9、构、102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生物学是当今最受关注的基础性自然学科之一,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存在密切关系,涵盖了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胞、遗传、生化分子等多个领域和层次。与其相关的本科专业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以生物学为核心的生物科技产业正在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并由此成为世界各国打造核心科技竞争力和抢占产业优势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创新型生物科技人才的培养是实现生物科技和生物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国家在2 0 18 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也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高校应重视

10、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的激发,强化实践,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3。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食品、生物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指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等学校以培养学生的食品、生物类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实践能力为基础,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在食品与生物科技领域具有创新的综合能力4。目前,因各种历史及现实原因,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由于建校时间短,教学、科研基础薄弱,加上各种历史事实及现实原因,学生创新能力呕待进一步加强回。部分地方高校食品、生物类专业存

11、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不均衡等现象,这影响了地方高校创新教育的发展和实施效果2,7,学生深入探讨、挖掘知识深度的意识不强等问题5.7。九江学院是2 0 0 2 年3月合并组建新成立的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学校目前设置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4个食品、生物类本科专业,其中包括“生物科学”这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为了全面提高食品、生物类专业创新创业能力,进行了以下有益探索、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如下。1形成“一位导师二个平台三个年级四种能力”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在九江学院“着力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总目标指导下,

12、形成“一二三四”综合培养模式,具体阐述如下。1.1选择1 位导师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每位学生选择一位指导教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大部分学生从大二第农产品加工一学期开始,少部分学生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与指导教师双向选择后即开始进入实验室,锻炼自己的创新或者创业能力。1.2建立2 个平台1.2.1第1个平台是创新科研平台九江学院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7人,具高级职称教师占5 2%:博士4人、硕士41人,具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7 9%。药生学院现有总价值17 0 0 余万元的各种仪器设备1190 台(套),学院教师先后共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2 项、各种省部级、地厅级项目10 0 余项。这些科

13、研项目和硬件设施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抓手和契机。1.2.2第2 个平台是创业教育平台药生学院不但拥有较好的理论研究条件,也拥有较完备的实训、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已建成的实训实践基地包括8 0 0 L啤酒生产线、10 0 L果汁生产线、10 0 L果酒生产线和小型果胶生产线。这些生产线设备还可重新组装使用,能够为食品、生物及药学类专业学生提供各种实训、实践模块化教学。这些模块主要包括冷冻冷藏、物料前处理、灭菌消毒、好氧发酵、厌氧发酵、固液分离、浓缩提取、过滤、层析、喷雾干燥、产品包装等,学生可将以上模块自由组合形成不同的生产线,为学生创业训练和综合能力教育打造一个模块化实训平台。1.3培养

14、3个年级大部分学生从大二第1学期、少部分学生从大一第2 学期开始就进人指导教师实验室,按照“传、帮、带”的原则,形成“大一大二开始学徒、大三担任骨干、大四负责总结”的培养模式,着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1.3.1大一、大二年级主要经历的锻炼选择创新科研平台及创业教育平台的学生,大一、大二期间开始进人实验室学徒,跟随上一届大三学生逐步熟悉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各种仪器操作与使用、各种简单实验训练、中文文献的检索与阅读、听取各种组会讨论等。很多学生还要提升到英文文献的检索与阅读,能独立从事简单科学实验。1.3.2大三年级主要经历的锻炼(1)选择创新科研平台的学生。经历了1 2 年学徒阶段,大三年级

15、期间即从生手转变成熟手,全部学生可独立完成各种简单科研任务,一部分能力强、基础好的学生可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独立从事低等、中等难度的实验操作及科研探索,可融人到指导教师的纵向或横向课题研究中来。这种模式既分担了教师一部分科研任务,也锻炼了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为很多学生后续继续深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2)选择创业教育平台的学生。大三年级期间2023年第9期2023年第9 期跟随指导教师深人实训教学基地,熟悉各种模块化单元设备与操作方法,并融人到指导教师各种横向课题中,锻炼这些学生设计各种工艺、完善各种参数、解决各种实践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的创业梦想从此得到了一定熏陶。1.3.3大四年级主要锻炼通过

16、以上2 3个年度的培养与锻炼,所有学生创新或创业能力均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时,指导教师开始对学生撰写各种书面材料的能力进行培训,详细讲解科技论文、各种竞赛申报材料、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方法与经验。经过2 3年的历练,一部分基础好、能力强、有上进心的学生积累了很多理论或实践成果。这时,指导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根据取得的业绩鼓励学生撰写科技论文或申报书、积极参加各类竞赛。一方面,为毕业论文(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相关奖励。1.4练就4种能力通过以上各种措施,强化了学生4个方面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运用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了创新创业意

17、识。通过科学强化培养过程,毕业论文质量及考研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2通过强化过程管理为以上模式的培养质量提供保障为保障培养质量、全面提高新增地方院校大学生综合能力,总结了一套方法与经验,主要内容包括:建立了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准人机制;创建了实验室及实践教学基地的开放管理及激励机制;探索出地方院校大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方法与经验,其主要内容如下。2.1实验室准人制度与开放机制的建立2.1.1建立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准入机制根据学生的理论课成绩、综合测评及教师面试等环节,初步考查每位学生从事能力提高训练的意愿和决心,决定学生是进人实验室进行创新教育训练还是进入

18、实训基地从事创业教育训练。通过往届优秀学生经过自身努力在创新或创业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后获得的回报(如考上2 11/9 8 5 大学研究生及获得各种奖励等),对每位学生进行宣传和积极引导,为上进心不足的学生加油、鼓劲并注入动力。根据每位学生能力及自身意愿和兴趣爱好决定是进人创新平台还是创业平台进行锻炼。2.1.2实验室、实训基地开放机制的建立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统江慎华,等:基于“一二三四模式”对新建地方院校食品、生物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2.2.1大学生业余时间合理、有效利用向学生灌输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社会危机意识及丛林法则等,让学生真正理解学习为了谁。只有学

19、生思想得到解放,才能真正利用好课余时间。2.2.2文献检索和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集中授课方式,逐一介绍常用中英文数据库,每个数据库检索的方法与策略,并举例说明。文献阅读方法着重强调泛读与精读有机结合,详细向学生讲述如何泛读,通过泛读如何挑选精读文献,对重点文献进行精读的方法策略。2.3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2.3.1实实验室、实训基地管理及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建立一系列详细的实验室、实训基地管理制度,针对各项管理措施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撰写各种仪器操作方法及详细说明。针对仪器使用方法与经验也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说明及演示,以确保正确操作与使用。2.3.2实验或实践过程的监督、管理

20、、提高和完善培养学生大量阅读文献后进行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锻炼学生对实验结果正确性、合理性进行分析的能力。当实验结果出现问题后,演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着重演示通过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文献检索、分析的策略与经验。通过完善培养过程,可将指导教师从琐碎的培养环节中解放出来。2.3.3地方院校大学生科技论文及各种书面材料撰写能力的提高就科技论文撰写方法与经验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让学生掌握各种书面材料撰写的基本要领与方法,然后集中观看行业内大牌专家撰写高质量论文方法的视频或录音,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撰写能力。然后,重点选择基础好、能力强、上进心足、试验做的好的学生撰写中文科技论文。

21、从这些学生中进一步挑选实验内容与结果比较理想、英语基础好、想考2 11/98 5 等重点高校研究生的学生撰写英文科技论文。经过学生撰写一教师修改一学生完善一教师修改等几轮过后,一篇中/英文科技论文就此产生。发表论文之后,引导这些学生撰写各种申报材料,积极参加各种竞赛。采用以上策略,在2 0 14一2 0 2 2 期间指导本科生获得以下业绩: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下转第10 8 页)103:计、分析,各实验室、实训基地对学生实行错峰开放,以保障各实验室、实训基地在不同课余时间、休息日、节假日、寒暑假都能得到有效、合理利用,尤其是充分、合理利用好节假日及寒暑假时间。2.2大学生动手能力

22、的培养与提高108习,形成良好循环,推进食品专业产教融合模式的实施。5结语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发展,食品加工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类专业对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被重视,在需求和培养不相匹配时,要想尽办法解决问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构建以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匹配拥有实践能力的食品类人才为重点、以农为优势的校企产教协同培养模式。对高校而言,产教融合模式将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也是人才培养的路径之一。该模式的实施需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积极参与,由于新工科理念和教学内容存有脱节现象、实践与理论比例失衡、产教融合度弱等问题,通过企业的积极融人、实践教学比例提高、产

23、教融合力提升、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革新等,通过教学模式、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等的改革,提高学院毕业生的工程实践和专业素养能力,并为学院食工专业工程认证的顺利通过助一臂之力。参考文献1】黄兰芳,金滔,邱晗凌,等.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农产品加工的能动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 0 19(S1):2 0-2 2,2 9.2 林健.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 0 2 0(1):1-13,2 4.3 罗小燕,陈慧明,许范,等.基于产教融合的测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轻工科技,2 0 2 0,36(1):126-128,153.4 张俊逸,王硕.

24、新工科背景下机器人工程专业产教融合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 0 2 1(33):15-18.5 谢凤英,王辉,吴瑕,等.工程认证与新工科背景下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策略J】.食品工业,2 0 2 2,43(2):219-222.6 苏小军,李清明,廖卢艳,等“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机制探索食品与发酵工业,2 0 2 0,46(18):2 8 7-2 90.7 李菲.新工科背景下本科专业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 0 2 0(9):187-188.8 米红波,陈敬鑫,吕长鑫,等。“新工科”背景下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食品与发酵

25、科技,2 0 19,5 3(4):132-134.9李学鹏,范金波,励建荣,等.地方高校食品专业“五位一体”新工科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中国食品学报,2 0 2 1,2 1(11):417-42 5.10王文彬,盘赛昆.基于OBE理念的生物工程专业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5):32-33,58.2023年第9期AEAEAEAEAtEA(上接第10 3页)文2 篇、CSCD论文10 篇(本人通讯作者);因期刊编辑部要求第一作者为博士生或者讲师职称以上,实验及论文撰写均由学生完成,本人第一、学生第二作者发表EI收录期刊论文3篇;另有几位学生已撰写完英文

26、论文待修改完善后投稿。以第一指导教师指导本科生获以下奖励: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全国三等奖、江西省二等奖各1项;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江西省二等奖4项、三等奖2 项、优秀奖1项,九江学院一等奖3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江西省铜奖1项、九江学院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2 项;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江西省康科技杯食品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优秀奖各1项。指导学生获九江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设计)17 篇,指导毕业论文的学生中有6 0 人考上研究生(含2 11/98 5 以上高校2 5 人)。3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对招生宣传考研录取率及专业在全省同行业中的排名起促进作用指导学生取得的各项成果为学院招生、

27、就业、促进专业在江西省内排名、提升考研质量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九江学院各二级学院得到了较好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参考文献:1陈建设.关于食品的几个基本概念:食品科学,2 0 19,40(4):3-4.2俞建光.高校食品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探J】文教资料,2 0 2 0(5):130-131.3 周强,陈功锡,易浪波.生物类专业三阶段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教论坛,2 0 18(8):2 6-29.4李波,张晓雪,付学鹏,等.生物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 0 19,36(8):215-217,229.5张玉,方尚玲,陈茂彬.高等工科院校创新型生物科技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 0 2 0(4):266-267.6甘瑶瑶,安立龙,张光亚。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基于G大学的实证调查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 0 18(12):8 8-90.7肖娥芳.提升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对策研究: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3):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