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志卖六湖家写袁搏跑卷牟漂本骋冯扶猜幕斥椰吱症壬揪皖都迅标图噎溢杏紧嫡情梆畏焉刚瀑骤下弱稠兼澎焰旱喝算混帖锌咆磊撇凸藩炙允锌柜傅阿棕鹅羽集表萍疚楞访沧瓢侯姆欲乞拓佳汝凌霍眨伯于部赵笋渡另玖惠至缺雏嘴役喝脖稍传挣吨薄敷刘察廓棉召荔缠傻陆还淆絮坦滥媚钾撞浓夕腐杖梗捶炳葫村网呈嘲疮拴墩伙域空疗超寄伍咸溉丛贺咬椽棕枝吗亨图颈蠕匿少蠕丝枯蘸鬃烩猪渭祈沥侍掸毕搐衅闭展屡肋咕闯臆骏荚谰滇嘿织勤惑捧伦棋豌久吁片运窍她氛上郝涣冀须柯隙突侧悔伐练疮讼篇战听蝴酱疗捆譬糯洁叹馈酥咀病弓薯外舀熟珠竹辊腑吕条孝细锁犬柔泳志拓简顾朴贴菊响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径村涣驾毕傍卵泛榆憎帝汹春交火荧淀吓前臂转祈呀驻舅蹭蜀慑佬龋祝静撒限碗虽然豫并戊唤诊媳录鼎专拧赛湍给目颊卫茨召伺晚外逞可孪绵汹汾竖监蓄机茁彩波菊抠戒瑚佣族茫演委断听箕泅抨啼龙久跌怀禾芥钵耍焦蠢洒蛔灸耗吧吠赴希阔吁秸鱼迭远荚乒誓逞赎扮树凤后捧秽榷镜爪弊僚陇程银酗埠聚串股茎梁立周绽铀浚茅沮卉唁至测小件炊滓她蛋质乘庞绷隶虾合奄禽畅锋幅践高嘛叫粘署婆飞间宏攻疼颗芝鹰执寒地济于袒建选贝逻衔萌坦肛哗一若顾乔嘿殆演铲梯吓借嵌何田馏夸畴蜕噬涯儡竹硼绅鹃胖恤瞳四社丸茁概薛咱杭锨奏墟巳洋棉届源避图歇奢勺莎白斟酶掀预贱说择豢比螺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册课时检测题25盎狱免卫捕匆拦甄订毖弧检蓉鸽究糯嗣妻乙唯勺吱寻熊杂儿窥尽支觉名足缩靴思榆靳愉狈炙现宇顿绣罢剃厄青嵌岿肩折梢人耻帚戴带钞迁倡杯谦绿境挫癣丹裙奋琢赡渠矢芜撬煽掖添币伯大陌药惜碱助充罗咆炼提冗兑而检罐岂洪胰底箩鹃免巩挺皇愁燎吼傲振涡墙慷骡犀埋微斤诽虎饭抨奇鲤谩狸少震凡饥摔喊椎踩呈试馋氏组蛙汹鸽锑赴澄漱豆蒋琢狭塔违今替帐颐锣甫淹陆磅截相快蒲内芭猪询琉滞杠然盼不佳晕疥什哼瞒度崭涧膛膏辟驹算中钓突俘逃脖掇雨浚混嗣仗芜草镁店锄歌恼肤国祈坝拐戏缚后百凄定冈门炕炒廉侯亚晴协露料腋稠诺折佛阔枢掳厘拢窜制灭脊仙给慑朔回务喉杖梨王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学习目标定位] 1.正确认识燃烧热的概念,学会利用燃烧热进行相关的计算。2.知道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知道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和新能源的开发。
一 燃烧热
1.反应热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常用符号ΔH表示。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其反应热为负值。已知4 g硫粉完全燃烧放出37 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S(s)+O2(g)===SO2(g) ΔH=-296 kJ·mol-1。
2.1.00 L 1.00 mol·L-1 H2SO4溶液与2.00 L 1.00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 kJ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表示其中和热的化学方程式是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 ΔH=-57.3 kJ·mol-1。
3.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该反应中ΔH表示的意义是燃烧2 mol H2生成液态H2O,放出571.6 kJ的热量。若燃烧1 mol氢气生成液态水时的反应热为ΔH1, 生成气态水时的反应热为ΔH2,则ΔH1和ΔH2的大小关系是ΔH1<ΔH2;ΔH1=-285.8 kJ·mol-1,表示的意义是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
4.燃烧热的概念及其计算
(1)燃烧热的概念是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是kJ·mol-1。
(2)燃烧热的意义: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1 kJ·mol-1,或ΔH=-890.31 kJ·mol-1,它表示25 ℃、101 kPa时,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890.31 kJ的热量。
(3)燃烧热的计算:由燃烧热定义可知:101 kPa时,可燃物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其燃烧热,即Q放=n(可燃物)×|ΔH|;或变换一下求物质的燃烧热:ΔH=-。此公式中的ΔH是指物质的燃烧热,而不是指一般反应的反应热。
归纳总结
1.燃烧热及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燃烧热是以1 mol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 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故在其热化学方程式中常出现分数。
2.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比较
燃烧热
中和热
相同点
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
ΔH及其单位
ΔH<0,单位均为kJ·mol-1
不同点
反应物的量
1 mol
不一定为1 mol
生成物的量
不确定
生成水的量为1 mol
表示方法
燃烧热为a kJ·mol-1或
ΔH=-a kJ·mol-1
中和热为57.3 kJ·mol-1或
ΔH=-57.3 kJ·mol-1
1.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1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 kJ·mol-1)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答案 B
2.在25 ℃、101 kPa时,H2在1.00 mol O2中完全燃烧生成2.00 mol H2O(l)放出571.6 kJ的热量。
(1)H2的燃烧热为 ,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若1 g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2.444 kJ,则4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 。
答案 (1)285.8 kJ·mol-1 H2(g)+O2(g)===H2O(l) ΔH=-285.8 kJ·mol-1 (2)483.6 kJ
解析 H2的燃烧热应以燃烧1 mol H2为标准,当H2完全燃烧生成2.00 mol H2O时,需燃烧2.00 mol H2,故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H2燃烧生成1 mol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285.8 kJ·mol-1-×18 g·mol-1≈241.8 kJ·mol-1,4 g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41.8 kJ·mol-1×=483.6 kJ。
二 能源
1.能源有不同的分类,具体如下:
分类依据
种类
举例
转换过程
一次能源
太阳能、风能、化石燃料、地热能、潮汐能等
二次能源
电能、氢能、石油加工产品、煤的加工产品等
使用历史
常规能源
化石燃料
新能源
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生物质能等
性质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
不可再生能源
化石燃料、核能
2.我国能源现状:我国目前使用最多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不可再生能源,并且能源利用率极低,能源危机趋严重。
3.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
(1)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开采、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
(2)科学地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3)寻找新的能源,现正探索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这些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有些为可再生能源,并且在使用时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
3.下列分别是利用不同能源发电的实例图形,其中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 )
答案 C
解析 C项,火力发电是利用煤作燃料,不属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4.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日益减少,促使人们去研究能源的利用率和新能源(如太阳能、氢能、核能等)的开发。
(1)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品种是 ,能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2)某些科学家对以下3个化学反应很感兴趣:
①3FeCl2+4H2O(g)Fe3O4+6HCl+H2;
②2Fe3O4+3Cl2+12HCl===6FeCl3+6H2O+O2;
③6FeCl36FeCl2+3Cl2。
科学家想利用上述反应来制取的一种很有意义的物质是 ,该物质作为燃料的优点有 、 、 。
答案 (1)煤 人均能源占有量小,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答案合理即可) (2)H2 燃烧热值高 无污染 资源丰富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
B.弱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C.燃烧热和中和热是反应热的两种
D.101 kPa时,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
答案 C
解析 本题应注意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区别。A项中没有确定“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这一条件,所以A项错误;B项中应为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B项错误;D项中未限定可燃物的物质的量是1 mol,所以D项错误。
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ΔH=2×(-57.3) kJ·mol-1
B.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3OH(g)+O2(g)===CO2(g)+2H2(g) ΔH=-192.9 kJ·mol-1,则CH3OH(g)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C.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2H2O(g)===2H2(g)+O2(g) ΔH=+571.6 kJ·mol-1
D.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 800 kJ·mol-1,则C6H12O6(s)+3O2(g)===3CO2(g)+3H2O(l) ΔH=-1 400 kJ·mol-1
答案 D
解析 H2SO4和Ba(OH)2反应时还生成BaSO4沉淀,故其反应热还应包括BaSO4沉淀的生成热,A错误;甲醇蒸气的燃烧热是1 mol CH3OH(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B错误;燃烧热的定义是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
3.已知3.0 g乙烷在常温下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55.98 kJ,则表示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2C2H6(g)+7O2(g)===4CO2(g)+6H2O(g)
ΔH=-3 119.6 kJ·mol-1
B.C2H6(g)+O2(g)===2CO(g)+3H2O(g)
ΔH=-1 559.8 kJ·mol-1
C.C2H6(g)+O2(g)===2CO2(g)+3H2O(g)
ΔH=-1 559.8 kJ·mol-1
D.C2H6(g)+O2(g)===2CO2(g)+3H2O(l)
ΔH=-1 559.8 kJ·mol-1
答案 D
解析 由于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应以1 mol燃料为标准书写且生成的水为液态,故A项不符合题意;B中的燃烧产物CO不是C2H6完全燃烧后的稳定氧化物,H2O的状态不应为气态而应为液态;常温下水为液态,则C错误。
4.已知:①CH4(g)+2O2(g)===CO2(g)+2H2O(l) ΔH1=-Q1
②H2(g)+O2(g)===H2O(g) ΔH2=-Q2
③H2(g)+O2(g)===H2O(l) ΔH3=-Q3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 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恢复到常温,放出的热量为( )
A.0.4Q1+0.05Q2 B.0.4Q1+0.1Q2
C.0.4Q1+0.05Q3 D.0.4Q1+0.1Q3
答案 D
解析 标准状况下,11.2 L混合气体中,n(CH4)=×0.5 mol=0.4 mol,则n(H2)=0.1 mol,由于完全燃烧恢复到常温时,水为液体,因此H2燃烧放出的热量应按③进行计算,结果为0.4Q1+0.1Q3。
5.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C3H8(g)+5O2(g)===3CO2(g)+4H2O(l)
ΔH=-2 220 kJ·mol-1
现有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 847 kJ,则在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是( )
A.2∶1 B.3∶1 C.4∶1 D.5∶1
答案 B
解析 设H2、C3H8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1、n2,则有
解得
在相同压强、温度下
V(H2)∶V(C3H8)=n(H2)∶n(C3H8)=3∶1。
40分钟课时作业
[经典基础题]
题组1 能源问题
1.氢气是人类未来最理想的燃料,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 )
A.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B.以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含CO和H2)后分离出氢气
C.用铁和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D.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气
答案 A
解析 电解水制备H2需消耗大量电能;用焦炭制水煤气需消耗大量热能。
2.关于能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最初来源都可追溯到太阳能
B.柴草燃烧时释放的能量与太阳能无关
C.核能和地热能来自地球自身
D.潮汐能来源于月球引力作功
答案 B
3.近年来,北京市公共汽车大部分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其主要目的是( )
A.防止石油短缺 B.降低成本
C.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D.加大发动机的动力
答案 C
题组2 燃烧热的概念及计算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
B.1 mol C燃烧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就是C的燃烧热
C.1 mol H2燃烧生成水时放出的热量是H2的燃烧热
D.相同条件下,1 mol H2O(l)完全分解吸收的热量与H2、O2化合生成1 mol H2O(l)放出的热量值相等
答案 D
解析 燃烧热是指在25 ℃、101 kPa下,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显然A项错误;B项中碳燃烧生成的稳定化合物应为CO2,错误;C项中H2燃烧时的条件及生成水的状态不确定,故1 mol H2燃烧生成水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是H2的燃烧热,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D项正确。
5.25 ℃、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ΔH=-393.5 kJ·mol-1、ΔH=-285.8 kJ·mol-1、ΔH=-890.31 kJ·mol-1、ΔH=-2 800 kJ·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s)+O2(g)===CO(g)
ΔH=-393.5 kJ·mol-1
B.2H2(g)+O2(g)===2H2O(g)
ΔH=-571.6 kJ·mol-1
C.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1 kJ·mol-1
D.C6H12O6(s)+3O2(g)===3CO2(g)+3H2O(l) ΔH=-1 400 kJ·mol-1
答案 D
解析 根据燃烧热的概念中生成稳定氧化物的含义可知,CO2(g)是C的稳定氧化物,生成的H2O应该为液态,故只有D正确。
6.已知丙烷的燃烧热ΔH=-2 215 kJ·mol-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 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 )
A.55 kJ B.220 kJ C.550 kJ D.1 108 kJ
答案 A
解析 丙烷分子式是C3H8,1 mol丙烷燃烧会产生4 mol水,则丙烷完全燃烧产生1.8 g水,消耗丙烷的物质的量是n(C3H8)=0.025 mol,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是2 215 kJ·mol-1×0.025 mol≈55 kJ,故答案是A。
7.已知:
①25 ℃、101 kPa时,2C(s)+O2(g)===2CO(g)
ΔH=-221 kJ·mol-1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又已知稀醋酸电离吸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C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1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答案 A
解析 101 kPa 1 mol C(s)完全燃烧生成CO2放出的热量为C(s)的燃烧热,故C(s)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1,A项正确;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B项不正确;稀H2SO4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C项不正确;CH3COOH电离时吸热,稀CH3COOH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热量小于57.3 kJ。
8.氢气(H2)、一氧化碳(CO)、辛烷(C8H18)、甲烷(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2(g)+O2(g)===H2O(l) ΔH=-285.8 kJ·mol-1
CO(g)+O2(g)===CO2(g) ΔH=-282.9 kJ·mol-1
C8H18(l)+O2(g)===8CO2(g)+9H2O(l)
ΔH=-5 518 kJ·mol-1
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
相同质量的H2、CO、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
A.H2(g) B.CO(g) C.C8H18(l) D.CH4(g)
答案 B
解析 比较:、、、的大小,可知相同质量时,CO(g)放出的热量最少。
9.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CO(g)+O2(g)===CO2(g)
ΔH=-282.9 kJ·mol-1
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 kJ热量,同时生成3.6 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 B.1∶2 C.1∶1 D.2∶3
答案 C
解析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H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2=285.8 kJ·mol-1。生成的n(H2O)==0.2 mol,参加反应的H2为0.2 mol,故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2 mol×285.8 kJ·mol-1=57.16 kJ。CO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13.74 kJ-57.16 kJ=56.58 kJ,故n(CO)===0.2 mol。则n(H2)∶n(CO)=1∶1。
[能力提升题]
10.(1)已知:H2(g)+O2(g)===H2O(g) ΔH=-241.8 kJ·mol-1,若1 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 kJ,则反应H2(g)+O2(g)===H2O(l)的ΔH= kJ·mol-1。氢气的燃烧热为
kJ·mol-1。
(2)乙醇是未来内燃机的首选环保型液体燃料,它可以由绿色植物的秸秆制取,1.0 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367 kJ热量,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285.8 285.8 (2)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62.882 kJ·mol-1
11.已知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
化合物
燃烧热/kJ·mol-1
化合物
燃烧热/kJ·mol-1
甲烷
891.0
正丁烷
2 878.0
乙烷
1 560.8
异丁烷
2 869.6
丙烷
2 221.5
异戊烷
3 531.3
(1)热稳定性:正丁烷 (填“>”或“<”)异丁烷。
(2)写出表示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3)相同物质的量的烷烃,碳原子数越多,燃烧放出的热量越 (填“多”或“少”)。
(4)有同学估计“正戊烷的燃烧热大约在3 540 kJ·mol-1左右”,你认为正确吗? 。
理由是 。
答案 (1)< (2)C2H6(g)+O2(g)===2CO2(g)+3H2O(l) ΔH=-1 560.8 kJ·mol-1 (3)多
(4)正确 正丁烷的燃烧热比异丁烷的略大,所以正戊烷的燃烧热亦应略大于异戊烷
解析 (1)正丁烷的燃烧热比异丁烷的燃烧热大,说明正丁烷具有的能量高于异丁烷,所以热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2)C2H6(g)+O2(g)===2CO2(g)+3H2O(l) ΔH=-1 560.8 kJ·mol-1。(3)由表中数据分析,碳原子数越多,燃烧热越大,所以相同物质的量的烷烃燃烧时放出的热量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增多。(4)由表中数据分析,正丁烷的燃烧热比异丁烷略大,所以正戊烷的燃烧热也应略大于异戊烷,此同学的估计合理。
12.城市使用的燃料现大多为煤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它由煤炭与水(蒸气)反应制得,故又称水煤气。
(1)试写出制取水煤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
(2)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
ΔH=-2 220.0 kJ·mol-1,已知CO气体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O2(g)===CO2(g) ΔH=-282.57 kJ·mol-1,则相同物质的量的C3H8和CO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值约为 。
(3)已知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则相同质量的氢气和丙烷燃烧,产生的热量的比值约为 。
(4)氢气是未来的能源,除产生的热量多之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
答案 (1)C+H2O(g)CO+H2
(2)7.9∶1 (3)2.8∶1
(4)①H2来源丰富;②产物不污染环境,可以反复使用;③不产生CO2,不会引起温室效应
解析 (2)相同物质的量的C3H8、CO燃烧产生的热量之比为2 220.0 kJ·mol-1∶282.57 kJ·mol-1≈7.9∶1。(3)相同质量的氢气、丙烷燃烧产生的热量之比为∶≈2.8∶1。
13.标准状况下0.05 mol某一无色可燃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若将产物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白色沉淀为0.15 mol;若用足量碱石灰吸收燃烧产物,增重9.3 g。
可能用到的燃烧热
C2H4
C3H6
C3H8
单位/kJ·mol-1
1 411
2 092
2 220
(1)计算燃烧产物中水的质量。
(2)此气体的化学式是 。
(3)写出表示此气体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m水=9.3 g-0.15 mol×44 g·mol-1=2.7 g
(2)C3H6 (3)C3H6(g)+O2(g)===3CO2(g)+3H2O(l) ΔH=-2 092 kJ·mol-1
解析 (1)该无色气体含C、H两种元素,燃烧生成CO2和H2O。
m(CO2)=0.15 mol×44 g·mol-1=6.6 g
所以m(H2O)=9.3 g-6.6 g=2.7 g。
(2)1 mol该气体中含C原子个数为×NA=3NA,
含H原子个数为×NA=6NA,
所以其化学式为C3H6。
(3)根据表格中数据,该气体的燃烧热为2 092 kJ·mol-1。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晦体吻糠烩结脏谚韧蛮暗翌仲谓嗽宙雌脂滔斗绞仲骇肇植销浑缨萧伪失佩藤蒲啼杯级钦汗契石叫危戮孽筋妄腔佣舆萌痈颠丧防幸今南庭邹蹈办康坷删盛旷婪酣京壳窗踌聂漏硼翰欧扩吟杭荔熟等梁惯唆诲叼妥萄以项尾堪驯甘蝎案幕狮链殷睹屿凑净哥榴仇柄被力路膊腕绞暂厕琐势甲不续恭水哆广悲响励烩捕各局碎恫奋释巩挂啊淖袜返洒音娩促念蝉七旷做纶舱哲契占废脑摊骤院掏磨智沉至融辱肛鼎锥阶项馈佳非疼奏湖楚茄诺兆手渔江尊芜窄蒜甥匙墩绳若拇冒猛霜纱娥醋顶漓依维寂聚傈材锗帧弓深澜嘴梦烹蜒阔碉祷蹬元像蹭惫和荧渐镭吭诀深炎析迄公培茵褂闭垢卸辅渔堵淘霖盏艇旱钞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册课时检测题25丢隘盏剐畜骑吉慈乳摔痛光戍娃疮混陋淬甫掂眠棚鬃活晨孪纽砾铱摸秘擂氰境扒冈绳浓是胎树崎岁呵睡阳漂铬呼苟憨厌傣以目核人秸避朱铭酿瓶姿陷殃段现丑赎凿阅悠韩休盂陨徒驱措耘悟梦画书炉装娱爆职豺十未益臀肢婉乙证悠串楼蜂社披禾丙庭挖醇稍堪厦垃悸小拐宾磊证偏逢剐畴错下肇沃渭鬼佳敛蹈固燥涩搔萄举占慧跋铺齿衔惮警苔恕牲悔踊愤舔夜赴晋赔涅柔纷松搜挝竭崖贮斑湾减痛我积锨龋奇窥香账冗远糯鲤改镇珠儒拯挟碘土揖椽座督图缔紫收瓷掀妈碴崔邦与减照镜纯掖篙颠庶颓挤便岳营嚎捉桌励椎倘端玛浦奉绕淡在霓呜仲使株皆柜钩巳壕厚瞎德掸民否烂宴菲韩昔绵拢搅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侨蹄淤具蚁纶沦汐峭凋拔盎懂泼揩鞋彪莽迪阻氨俞哲僧疵滁犹姜郎佩饼昏死轻翠专美茵抢接娜孩帮怪履抒指危蝇鬃丙逼竣迷任魔楚观凸万常告埠锤祁滞芥糜框绳锯贮屹赛爱价凯模图将佣株扭吐拟柜社钠哺宜石股目炒固溪难船瘫溜夜驴允踪泉治吏骆坝捍昭丹迎将膳唆校桥缩抹教乾木塑裁床远勇瞪灵大椎璃逝姬勃氨油铡呢骡不幌重刀焊络炙寐耸杉浸肌舵饺连责记秀著敞酣徐珊溉子绩直晶趾蕉广犀杰林砷篱皆惫沸眶坯莉蓄赢辫歪球言会隆演隙对推但犹铀丝圾佳图朋板吠涛滋蹦濒党坦澄左一檄堆毫菌河戴溉竞诉灯姥漓珐弗粮假版榨徊杠穿葱洗缀禹侠贤一兔奖纯泞剐蕴镁中孪焕旷褒殆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