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必考知识点真题.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893601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必考知识点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必考知识点真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必考知识点真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必考知识点真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必考知识点真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完整版)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必考知识点真题一、选择题1下列表述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是1NB洗澡水的温度约是85C成人步行速度一般约是5m/sD我们用的物理课本长约是5dm2如图所示,一物体A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并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水平方向上A受到两个力B在水平方向上A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在竖直方向上,A对传送带的压力和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在竖直方向上,A对传送带的压力和传送带对A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3如图所示是小强研究单摆摆动规律的装置,小球在细线作用下从位置A经C到达B,再从B经C返回A,如此往复。某时刻小球

2、摆到B位置时绳突然断裂。下列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小球经过C点时受力平衡B小球在A、B两点处运动状态不变C绳子断裂时小球将继续沿CB方向运动D绳子断裂时小球将从B点竖直下落4下列事实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B铁轨下面铺放枕木C推土机用宽大的履带来支承D载重汽车有很多轮子5如图所示,水面下两艘完全相同的潜艇,一艘正在上浮,另一艘正在下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下潜的是甲艇B潜艇下潜时,所受的浮力不断增大C两艘潜艇所受的重力相同D两艘潜艇所受的浮力相同6如图所示,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扫帚B瓶盖起子C钓鱼竿D筷子7某检验人员在盛放密度分别为甲

3、、乙、丙的硫酸铜溶液试管中,分别滴入一滴体积相同的同一感染者的血液,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血液滴在甲试管中受到的浮力最小B硫酸铜溶液中甲密度最大C血液滴在丙试管中受到的重力等于排开硫酸铜溶液的重力D三个试管底部受到硫酸铜溶液的压强相等8下图为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6105N的重物匀速上升的图象,能正确反映钢丝绳的拉力所做的功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二、填空题9图甲小朋友用力将气球按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图乙中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可以使足球改变运动方向,说明力可以_。10小张同学行走时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体向前倾倒。对此情景合理的解释是:小张原来相对于地面是运

4、动的,当他的_(选填“脚”或“上身”)的运动状态突然改变时,_,所以身体向前倾倒。11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手指与图钉帽的接触面积是110-4m2,松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106Pa,手指至少要用_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此时图钉帽对手指的压强是_Pa。12踢毽子起源于汉代,高承事物纪原记:“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如图所示,用脚踢毽子时,脚会感觉疼是因为_; 毽子被踢出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被踢出后,毽子在上升过程中,其动能_,重力势能增大,在重力的作用下,毽子最终会落向地面。13如图所示,a、b两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并相互钩

5、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别拉a、b的拉环,两弹簧测力计静止时a测力计读数为5N,则拉力F2=_N,b测力计受到的合力为_N。14如图所示,如果你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你会看到两张纸_运动,原因是_。15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杠杆长 0.2m,在它的中点B处挂一重30N 的物体G。若动力作用在A点,使该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此杠杆是_(选填“省力杠杆”、“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或“都有可能”),水平位置平衡时,A 点的最小动力为_N。16为了提高采茶效率,某农民设计师设计了一个滚筒型的采茶机(如图)。它利用滚筒模拟人手夹住茶叶的茶茎,滚筒表层用较柔韧的材料制作,是为了防止_

6、过大而夹伤茶茎。滚筒将茶茎拉断后,再利用毛刷将茶叶扫入风筒,该过程毛刷对茶叶_(选填“做功”或“没有做功”)。最后利用抽气机抽气使筒内气压_(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大气压,将茶叶吸入收集箱。三、解答题17一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画出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18如图是是我们经常敲取瓶盖的起子。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A点最小的力F及在B点作出阻力F2。19如图所示,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使所用拉力最小。20某小组同学想研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用材料和横截面均相同而长度不同的两根弹簧进行实验。他们把弹簧的上端固定,然后在弹簧下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比原

7、长L0的伸长量L(L=LL0),并把实验数据填在了下表中。表一 钩码重力(牛)01234弹簧的长度L(厘米)4.25.05.86.67.4弹簧的伸长量L(厘米)00.801.62.43.2表二 钩码重力(牛)01234弹簧的长度L(厘米)2.12.52.93.33.7弹簧的伸长量L(厘米)00.40.81.21.6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有关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_。(b)分析

8、比较表一和表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_。该小组同学想继续探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是否与弹簧的材料有关,请你简要说明实验方案:_。21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正方体木块、水平长木板、砝码等器材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做_运动,根据_的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木块进行了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操作,记录数据为表中1、2,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_;实验序号接触面压力/N滑动摩擦力/N1木块的正面与木板2.00.42木块的正面与木板2.50.53木块的侧面与木板2.00.6(3)表中第1和3两次实验中

9、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同的可能原因是 (_)A.两次拉动速度不同 B.两次木块对木板的压强不同C.木块正面和侧面的接触面积不同 D.木块正面和侧面的粗糙程度不同(4)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很难读数,其原因是_。为解决上述问题,小丽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用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解决了上述问题,这是因为_。二22(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而伽利略则认为:运动的物体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到底谁说得对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a)为了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实

10、验时要使小车到达水平面初速度相同应将小车从 _(选填“相同”“不同”)高度静止释放;(b)请将小明在本实验中的结论填写完整:在较平滑木板上运动时,速度减小得较慢;这是因为小车受到的阻力较 _的缘故,根据实验,再科学推理出小车若不受阻力,将做 _运动;(c)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总结,全面的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即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之为 _定律;(2)利用身边的物品也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利用一块海绵和一满瓶矿泉水进行了实验探究;(a)小亮将矿泉水瓶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实验现象如图图所示,他是通过观察 _来比

11、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有关;(b)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在图乙实验的基础上,他接下来的操作是:_,然后将矿泉水瓶倒立放在海绵上进行比较。二23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正方体物块、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的相同烧杯,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1)比较图A、B、C,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有关,比较图A、_三个图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图A、_三个图进行比较。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浮力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选填“有关”或“无关”);(3)正

12、方体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N,正方体物块的体积是_m3;(4)用图所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_kg/m3。24如图是“研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你完成下列内容。(1)通过观察_来判断_(选填“A”或“B” )动能的大小;(2)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推动木块做功,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_的关系;(3)换用质量不同的小球,让它们从斜面的_(选填“相同”或“不同” )高度由静止滚下,推动木块做功,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_的关系。(4)若利用图所示的器材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必须增加的器材是_(填写字母)A倾斜程度不同的斜面B粗

13、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C质量不同的小球25如图,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相同的重0.5 N重的钩码若干个。(1)如图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图B中杠杆平衡了,若在杠杆左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向_(选填“左”或”右”)倾斜;(3)甲同学通过对一组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C的实验,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

14、 cm,每个钩码重0.5 N,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乙同学发现,动力动力臂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阻力臂。实验C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甲同学结论是错误的。26炎热的夏天,某些城市的街道上有雾炮车在向空中喷水,它比普通洒水车的降温、净化空气的效果更好;(g取10N/kg)(雾炮车的参数如表所示)雾炮车的部分参数空载时质量6000千克最大装水质量10000千克满载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0.4米2已知某古桥的桥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6105帕,通过计算判断该雾炮车能否满载通过?27把一个重为5.4N、密度为0.9的实心物体放入足够

15、深的水中。已知水的密度,g取10N/kg。当物体静止时,求:(1)物体所受的浮力;(2)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28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浸在水中的实心圆柱形物体,物体始终浸没在水中,已知物体的高度为0.8m,底面积为0.15m2,重为2000N,10秒内匀速上升了6m,此过程中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做功为6000J;(不计绳重、摩擦及水的阻力)求:(1)10秒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大小;(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3)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绳端受到的拉力大小;(4)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A【详解】A两个鸡蛋的质量约m=100g0

16、.1kg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FGmg0.1kg10N/kg1N故A符合题意;B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85,故B不符合题意;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一般是1.4m/s,故C不符合实际;D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为26cm左右,即我们用的物理课本长约是2.6dm,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2D解析:D【详解】AB物体随着传送带一起匀速向右运动,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所以,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即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故AB错误;C在

17、竖直方向上,A对传送带的压力和A受到的重力分别作用在传送带和A两个物体上,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在竖直方向上,A对传送带的压力和传送带对A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故选D。3D解析:D【详解】A小球经过C点时会继续做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在变化,大小在变化,故C点不是平衡态,故不受平衡力,故A错误;B小球在A、B两点处,仅仅是瞬间静止,受力不平衡,它们将向下运动,故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错误;C D绳子断裂时,小球在最高点,速度为零,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向下运动,故C错误;D 正确。故选D。4A解析:A【详解】A篆刻

18、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B铁轨下面铺放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推土机用宽大的履带来支承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D载重汽车有很多轮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D解析:D【详解】AC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水舱中的水的重力来改变自身重力的,要使潜水艇上浮,应使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大于潜水艇的重力,所以水舱中水较少时潜水艇上浮,甲图潜艇水舱中的水较少,说明甲潜艇的重力较小,故甲图为上浮时的情景,乙图为下潜时的情景,故AC错误;B根据知,在没

19、露出水面前,潜艇下潜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的浮力不变,故B错误;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潜水艇所受的浮力等于潜水艇排开水的重力,因甲、乙两种情景潜水艇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故所受的浮力相等,故D正确。故选D。6B解析:B【详解】A扫帚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B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C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D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B解析:B【详解】A同一感染者体积相同的一滴血液的重力相同,甲中血液漂浮,浮力等于重力;

20、乙中血液悬浮,浮力等于重力;丙中血液沉底,浮力小于重力,所以F甲=F乙F丙故A错误;B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漂浮,故感染者血液的密度小于甲;当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血液滴在乙中悬浮,故感染者血液的密度与 乙相同;当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下沉,故感染者血液的密度大于丙;故硫酸铜溶液中甲密度最大,故B正确;C血液滴在丙试管中下沉,故受到的重力大于排开硫酸铜溶液的重力,故C错误;D当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血液滴在乙中悬浮,故感染者血液的密度与 乙相同,当血液滴漂浮时,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大于血液的密度,当血液滴下沉时,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小于于血

21、液的密度,可知甲乙丙由图知液面相平,由公式p=gh可得p甲p乙p丙故D错误。故选B。8B解析:B【详解】W=Fs,拉力不变,重物匀速上升,随着时间的增加,距离越长,故功与时间成正比。故选B。二、填空题9形状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详解】1图甲小朋友用力将气球按扁,气球的形状发生改变,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0脚 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 【详解】12小张原来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行走时脚被石块绊了一下,他的脚停止了运动,即他的脚的运动状态突然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

22、以身体向前倾倒。11F解析:25 2.5103 【详解】1根据可知钉尖对松木施加的最小力F=pS=5106Pa510-8m2=0.25N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和钉尖对松木的压力相等,故手指施加的最小力为0.25N;钉帽对手指的力和手指对钉帽的力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为0.25N,故此时图钉帽对手指的压强p=2.5103Pa1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运动状态 减小 【详解】1脚感觉疼,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人对毽子施加了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毽子对脚施加了力。2脚踢毽子,改变了毽子的运动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毽子在上升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质量不变,它的动能减小。13F解析:0 【

23、详解】12a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平衡力的作用,F1和b对a的拉力为一对平衡力;a的示数为5N,则b对a的拉力为5N,所以F1=5Nb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到的合力为0,b受到的拉力F2和a对b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对a的拉力为5N,则a对b的拉力为5N,所以F2=5N14相互靠近 两纸间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两边的大气压将两纸向中间压 【详解】12对着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纸外侧的大气压,产生了一个向内的压强差,将纸压向中间。15都有可能 15 【详解】1若动力作用在A点,使该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由于不知道动力的方向,

24、所以无法判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则此杠杆可能是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2解析:都有可能 15 【详解】1若动力作用在A点,使该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由于不知道动力的方向,所以无法判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则此杠杆可能是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2在杠杆的A点施加力,最长的力臂是以杠杆OA作力臂,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A的作用力竖直向上。阻力G=30N,动力臂是OA,阻力臂OB,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GOB=FOA30NOA=FOAF=15N16压强 做功 低于 【详解】1滚筒表层用较柔韧的材料制作,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防止压强过大而夹伤茶茎。2毛刷将茶叶

25、扫入风筒,茶叶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解析:压强 做功 低于 【详解】1滚筒表层用较柔韧的材料制作,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防止压强过大而夹伤茶茎。2毛刷将茶叶扫入风筒,茶叶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对茶叶做了功。3抽气机工作时,使筒内的气压减小,气压低于外界的大气压,将茶叶吸入收集箱。三、解答题17【详解】过足球的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表示,即为其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因为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作图时两条线段的长度要相等。如图解析:【详解】过足球的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表

26、示,即为其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因为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作图时两条线段的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18【详解】由图示可知,O为支点,要使力最小,力臂最长,连接OA为最长的动力臂L,过A点作OA的垂线即为最小的力F,方向向上,在B点作出竖直向下的阻力F2。如下图解析:【详解】由图示可知,O为支点,要使力最小,力臂最长,连接OA为最长的动力臂L,过A点作OA的垂线即为最小的力F,方向向上,在B点作出竖直向下的阻力F2。如下图19【详解】如图所示,该滑轮组是由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成,动滑轮上最多有三根绳子分担,此时的拉力最小,故先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的上面的钩子上,绕过定滑轮

27、后再绕动滑轮,故如下图所示:解析:【详解】如图所示,该滑轮组是由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成,动滑轮上最多有三根绳子分担,此时的拉力最小,故先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的上面的钩子上,绕过定滑轮后再绕动滑轮,故如下图所示:20当弹簧的材料、横截面和原长均相同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 材料和横截面相同长度不同的弹簧,受到相同的拉力,弹簧长度越长的伸长量越大 当弹簧的材料、横截面和原长均相同时,弹解析:当弹簧的材料、横截面和原长均相同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 材料和横截面相同长度不同的弹簧,受到相同的拉力,弹簧长度越长的伸长量越大 当弹簧的材料、横截面和原长均相同时,弹簧

28、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材料和横截面均相同的弹簧,受到相同的拉力时,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见解析【详解】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同一根弹簧受到的拉力逐渐增大时弹簧的伸长量也逐渐增大,可得出结论:当弹簧的材料、横截面和原长均相同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2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可知,材料和横截面均相同而长度不同的两根弹簧,受到相同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越长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可得出结论:材料和横截面相同长度不同的弹簧,受到相同的拉力,弹簧长度越长的伸长量越大。(a)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当弹簧的

29、材料和横截面相同时,拉力变为原来的几倍,弹簧的伸长量也变为原来的几倍,即弹簧的材料、横截面和原长均相同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b)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材料和横截面均相同而长度不同的两根弹簧,受到相同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变为原来的几倍,弹簧的伸长量也变为原来的几倍,即材料和横截面均相同的弹簧,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的原长成正比。5 探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应用控制变量法,所以,探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是否与弹簧的材料有关时,实验中应控制横截面和长度相同,比较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材料的关系,在弹簧下挂上相同同的钩码,算出比原长L0的伸长量L(L=L

30、L0),并记录数据,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21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条件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或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 很难保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无论长木板怎样运动,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解析: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条件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或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 很难保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无论长木板怎样运动,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便于读数 【详解】(1)12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拉力的大小和摩擦力大小相等,这样可以间接的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

31、)3由表中1、2数据知,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快慢、接触面积大小、压强大小无关。表中1和3两次实验中,压力相同,接触面不同,滑动摩擦力不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木块正面和侧面的粗糙程度不同造成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4)5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实验中要让木块在水平板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有这样才可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在拉动木块时,由于很难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导致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6用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当拉动长木板运动过程中,上面的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

32、木块受平衡力的作用,无论长木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正方体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这样拉力等于摩擦力,由于弹簧测力计和木块静止不动,所以更容易读数。二22相同 小 匀速直线 惯性 海绵的凹陷程度 受力面积 倒出瓶中部分水 【详解】(1)(a)1实验时要使小车从相同高度静止释放,这样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解析:相同 小 匀速直线 惯性 海绵的凹陷程度 受力面积 倒出瓶中部分水 【详解】(1)(a)1实验时要使小车从相同高度静止释放,这样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b)23在较平滑木板上运动时,速度减小得较慢,这是因为小车受到的阻力较小的缘故,根据实验,再科学推理可得出:小车若不受阻力

33、,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4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之为惯性定律。(2)(a)5由实验现象可知,他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属于转换法。6两图中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因此该实验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b)7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不变,只改变压力大小,因此,在图乙实验的基础上,他接下来的操作是:将瓶中的水倒出一部分,然后将矿泉水瓶倒立放在海绵上进行比较。二23排开液体的体积 D、E C、D 无关 4 410-4 1.1103 【详解】(1)1在图A、B、C中,物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不解析

34、:排开液体的体积 D、E C、D 无关 4 410-4 1.1103 【详解】(1)1在图A、B、C中,物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同,即物体所受浮力也不同,所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2要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让物块浸没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所以应选用图A、D、E进行实验。(2)3要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应让物块浸没在同一液体不同深度,所以应选用图A、C、D进行实验。4在图A、C、D中,物块浸没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即所受的浮力相同,所以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无关。(3)5由图A、D知,物块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F浮=G-

35、F示=5N-1N=4N6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块的体积,据阿基米德原理知(4)7物块浸没在盐水中的浮力F浮1=G-F示盐=5N-0.6N=4.4N据阿基米德原理得,盐水的密度24木块被撞击的距离 A 速度 相同 质量 B 【详解】(1)12根据转换法,通过比较木块B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距离来判断小球A动能的大小。(2)3解析:木块被撞击的距离 A 速度 相同 质量 B 【详解】(1)12根据转换法,通过比较木块B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距离来判断小球A动能的大小。(2)3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研究动能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让同一小球从斜面

36、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质量一定,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不同,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3)45换用质量不同的小球,改变了物体质量,由控制变量法,要控制速度相同,故应该让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推动木块做功,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4)6若利用图所示的器材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根据控制变量法,要使同一物体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让物体在水平面运动时所受的阻力不同。在压力不变时,物体受到的阻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所以必须增加的器材是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故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故选B。25右 右 等于 能 【详解】(1)1图A中,杠杆左侧

37、下沉,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2在图B中,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3G2F=2G3L解析:右 右 等于 能 【详解】(1)1图A中,杠杆左侧下沉,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2在图B中,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3G2F=2G3L在左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左右两边分别变成4G2F,3G3L而4G2F3G3L所以杠杆向右倾斜。(3)34由图C知,此时40.5N30.5cm=3N40.5cm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而此时,动力臂并不等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所以能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26见详解【详解】解:车满载时的总质量为m总m车+m水600

38、0kg+10000kg1.6104kg车满载时的重力为G总m总g1.6104kg10N/kg1.6105N车对解析:见详解【详解】解:车满载时的总质量为m总m车+m水6000kg+10000kg1.6104kg车满载时的重力为G总m总g1.6104kg10N/kg1.6105N车对桥面的压力FG总1.6105N则车满载时对古桥面的压强p4105Pa6105Pa答:该雾炮车能满载通过。27(1)5.4N;(2)5.410-4m3。【详解】解:(1)因为物=0.9g/cm3水=1g/cm3所以物体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物=5.4N(2)根据阿基米解析:(1)5.4N;(2)5.

39、410-4m3。【详解】解:(1)因为物=0.9g/cm3水=1g/cm3所以物体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物=5.4N(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到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答:(1)物体所受的浮力是5.4N;(2)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是5.410-4m3。28(1)2.4m/s;(2)1200N;(3)800N;(4)80%【详解】解:(1)由图可知,n4,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2)实心圆柱形物体的体积为因为物体解析:(1)2.4m/s;(2)1200N;(3)800N;(4)80%【详解】解:(1)由图可知,n4,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2)实心圆柱形物体的体积为因为物体浸没在水中,所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所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3)因为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做的功W总6000J,所以绳端受到的拉力为(4)因为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所以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为所以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答:(1)10秒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大小为2.4m/s;(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1200N;(3)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绳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800N;(4)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