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六年级北师大版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
1.8.07升=( )升( )毫升=( )毫升 3.09公顷=( )平方米
2.( )∶20==( )折=( )成=( )%=( )(填小数)。
3.大米重量的刚好和玉米的相等,大米和玉米重量的最简整数比是( )∶( )。
二、选择题
4.比60千克多是( )千克,60千克比( )千克多。
三、选择题
5.从“9,8,7,0”四个数字中任选两个,一共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两位数。
6.一个等腰三角形,若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2,则它的顶角是( )°。
四、选择题
7.如图,圆的半径是r,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
8.在一场篮球比赛中,甲队全场共得了98分,上半场和下半场所得分数的比是3∶4,甲队下半场得了( )分。
五、选择题
9.把盐和水按1∶19的比例配置成盐水,这种盐水的含盐率是( );如果现有盐50克,可配置盐水( )克。
10.校园有梧桐30棵,杨树是梧桐的,柳树是杨树的,柳树有( )棵。
六、选择题
11.如图,在一个圆里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圆的直径是正方形的( )。
A.边长 B.对角线 C.周长
12.用5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下面的立体图形,从( )看到的形状相同。
A.正面和左面 B.左面和上面 C.左面和正面 D.正面和上面
七、选择题
13.小明把自己玻璃球个数的送给小强,两人的玻璃球个数同样多。已知小强原来比小明少20个,小明原来有玻璃球( )个,
A.40 B.30 C.80 D.60
14.一件衣服打八折销售,售价是160元,这件衣服原价是( )。
A.160元 B.200元 C.128元
八、选择题
15.一个等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2∶1∶1,它是一个( )角三角形。
A.直 B.锐 C.钝
16.用4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4∶3。求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42÷(4+3)×4 B. C.
17.有一块72平方分米的长方形钢板,用激光切割出两个圆(如图)。其中一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A.18.84 B.28.26 C.36 D.113.04
九、选择题
18.如下图所示,摆1个六边形要用6根小棒,摆2个六边形要用11根小棒,摆3个六边形要用16根小棒……,摆30个六边形要用( )根小棒。
A.151 B.179 C.180 D.181
十、选择题
19.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0.直接写出得数。
0.22= 0÷= 0.4×0.5= 1-0.01= 6+3.4=
36+54= -20%= 7.6÷0.1= ×= 1÷=
十一、选择题
21.解方程。
十二、选择题
22.计算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π取3.14计算)
十三、选择题
23.某养殖场有鸭600只,是鸡只数的,鹅的只数是鸡的,该养殖场有鹅多少只?
十四、选择题
24.仓库里运来大米160千克, ,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1)根据线段图,将题中的信息补充完整。
(2)我会解答。
十五、选择题
25.果园里的桃树比苹果树少50棵,苹果树的和桃树的40%相等,梨树的棵数与苹果树的棵数之比是2∶3,果园里这三种树各有多少棵?
26.甲、乙两个粮仓共储存了3300吨粮食,运走甲粮仓的50%和乙粮仓的后,甲、乙粮仓的存粮量之比为2∶1。甲、乙两个粮仓原来各有粮食多少吨?(提示:如果你觉得有困难,可以画图试一试。)
27.先画一个直径是4cm的半圆形,用字母O和R标出圆心、半径;再画出半圆形对称轴,最后算出半圆形的周长。
十六、选择题
28.徐老师、王老师、张老师兰家合租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每月一共交房租560元,这三家应该怎样分摊房租?
人口
住房面积
备注
徐老师
3人
第一室22m2
共用面积42m2(含客厅、卫生间、厨房等)
王老师
2人
第二室26m2
张老师
2人
第三室22m2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 8 70 8070 30900
【解析】
名数的换算时,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据此解题即可。
8.07升=8升70毫升=8070毫升
3.09公顷=30900平方米
【点睛】
熟记:1公顷=10000平方米、1升=1000毫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 4 二 二 20 0.2
【解析】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分母乘4得20,分子也要乘4得4,再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改写成比的形式;先把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即可;然后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再把百分数化成相应的折扣和成数,百分之几十表示几折或几成。
==,=4∶20
=0.2
0.2=20%
20%=二折
20%=二成
即4∶20==二折=二成=20%=0.2
【点睛】
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比的关系,分数、小数、百分数、折扣、成数的互化是解题的关键。
3. 5 4
【解析】
根据题意,先写出积相等的乘法算式,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其改写成比例式,最后化成最简整数比。
大米重量×=玉米的重量×
大米重量∶玉米的重量
=∶
=(×6)∶(×6)
=5∶4
【点睛】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二、选择题
4. 90 40
【解析】
把60千克看作单位“1”,求它的(1+)是多少,用乘法,用60×(1+),即可;
把要求的数看作单位“1”,它的(1+)是60千克,求单位“1”,用除法,用60÷(1+)即可。
60×(1+)
=60×
=90(千克)
60÷(1+)
=60÷
=60×
=40(千克)
【点睛】
根据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求另一个数的知识进行解答。
三、选择题
5.9
【解析】
两位数的十位上不能是0,所以十位上的数有3种,个位上的数有3种。根据乘法原理可得:共有3×3=9种;据此解答。
3×3=9种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排列组合问题中的乘法原理,解题时注意数的最高位不能是0。
6.36
【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可知三个内角的总度数是180°,根据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2,可知顶角占总度数的,再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顶角的度数。
180°×
=180°×
=36°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及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方法,即先求出总份数,再根据总份数求出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
四、选择题
7.4r2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的直径,已知半径为r,直径=半径×2,再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即可解答。
正方形边长:r×2=2r
正方形面积:2r×2r=4r2
【点睛】
本题考查用字母表示数,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关键明确正方形内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8.56
【解析】
由题意可知:下半场得分占总分数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分数×下半场所占分率即可解答。
98×=56(分)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比的应用,解答此类问题通常把比转化为分数,用分数方法解答。即先求出总份数,然后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量是多少。
五、选择题
9. 5% 1000
【解析】
盐水是盐和水按1∶19的比例配置成的,将盐的质量看成1,水的质量看成19,带入含盐率=盐的质量÷盐和水的质量×100%计算即可;盐占盐水的,盐的质量是50克,求盐水的质量用除法。
1÷(1+19)×100%
=0.05×100%
=5%
50÷=1000(克)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比的应用及百分率问题,解题时注意盐水的质量=盐的质量+水的质量。
10.9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杨树是梧桐的,用梧桐的棵数×,求出杨树的棵数,柳树是杨树的,用杨树的棵数×,求出柳树棵数,据此解答。
30××
=12×
=9(棵)
【点睛】
本题考查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
六、选择题
11.B
解析:B
【解析】
在圆内画最大的正方形,即在圆上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然后把与圆相交的四个点顺次连接起来就是得到的最大的正方形,由此可知两条互相垂直的圆的直径即是圆的对称轴,也是圆内最大的正方形的对称轴,也是正方形的对角线;据此解答。
根据分析可知,如图在一个圆里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圆的直径是正方形的对角线。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圆的直径与圆内画最大正方形的对角线的关系。
12.D
解析:D
【解析】
根据题意,说出正面看到的图形,上面看到的图形,左面看到的图形,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分2层,下层3个小正方形,上层1个小正方形,左齐;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分2层,下层3个小正方形,上层1个小正方形,左齐;
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分2层,下层2个小正方形,上层1个小正方形,右齐。
由此可知,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和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形状相同。
故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根据观察立体图形,确定三视图,解答问题。
七、选择题
13.A
解析:A
【解析】
根据题意,设小明原有玻璃球x个,则小强有x-20个;小明把自己玻璃球的送个小强,送给小强x个玻璃球,两人的玻璃球个数同样多,列方程:x-x=x-20+x,解方程,即可解答。
解:设小明有玻璃球x个,则小强有x-20个
x-x=x-20+x
x+x=20
x=20
x=20÷
x=20×2
x=40
故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方程的实际应用,设出小明原有的个数为未知数,找出相关的量,列方程,解方程。
14.B
解析:B
【解析】
八折就是80%,用现售价÷80%,即可求出这件衣服的原价。
八折就是80%
160÷80%=200(元)
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折扣问题,打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
八、选择题
15.A
解析:A
【解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进一步利用按比例分配,先求1份是多少度:180°÷(2+1+1)=45°,然后根据各个角的份数求得各个角是多少度,再进行解答。
180°÷(2+1+1)
=180°÷4
=45°
45°×2=90°
45°×1=45°
即它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再按照按比例分配的解法,求出各个角的度数,进而得出结论。
16.C
解析:C
【解析】
用42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也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2厘米,已知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4∶3,首先用周长除以2求出长,然后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即可。
=
=12(厘米)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及应用,以及按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
17.B
解析:B
【解析】
九、选择题
18.A
解析:A
【解析】
观察图形,第一个六边形需要6根小棒,第二个六边形需要(6+5)根小棒,第三个六边形需要(6+5×2)根小棒,依次类推,计算出第30个六边形需要的小棒数。
摆30个六边形需要的小棒数:
6+5×(30-1)
=6+5×29
=6+145
=151(根)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利用数与形的结合,通过观察图形,把图形中变化的规律转化成算式,多多练习,培养数感。
十、选择题
19.;;;
【解析】
根据运算顺序,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即可;
根据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即可;
根据乘法分配律,即原式变为:×+×+,之后先算乘法,即原式变为:++,之后再根据加法结合律,即原式变为:+(+),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即可;
根据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再算除法即可。
=×
=
=+
=
=×+×+
=++
=+(+)
=+1
=
=
=
=
20.04;0;0.2;0.99;9.4
90;;76;;
【解析】
十一、选择题
21.x=40;x=
【解析】
合并方程左边同类项,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1-60%)即可;
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即可;
解:(1-60%)x=16
x=16÷0.4
x=40
解:x=÷
x=
十二、选择题
22.86cm2
【解析】
通过观察图形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完全一样的扇形(一个圆)的面积,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圆的面积公式:S=πr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2×2-3.14×(2÷2)2
=4-3.14×1
=4-3.14
=0.86(cm2)
十三、选择题
23.400只
【解析】
鸡的只数=鸭的只数÷,鹅的只数=鸡的只数×,据此解答。
600÷×
=1600×
=400(只)
答:该养殖场有鹅400只。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明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十四、选择题
24.(1)见详解。
(2)200千克。
【解析】
(1)由图可知,大米比面粉少了是160千克。
(2)大米比面粉少了是160千克,大米相当于是面粉的1-,面粉是单位“1”,利用总量=分量÷分率进行求解即可。
(1)大米比面粉少了。
(2)160÷(1-)
=160÷
=200(千克)
答:运来的面粉200千克。
【点睛】
找到题干中的单位“1”以及明确总量=分量÷对应的分率是解题的关键。
十五、选择题
25.桃树250棵,苹果树300棵,梨树200棵
【解析】
将桃树棵数看作单位“1”,桃树的40%÷苹果树的=苹果树占桃树的对应分率,确定50棵的对应分率,用50棵÷对应分率=桃树棵数;桃树棵数+50=苹
解析:桃树250棵,苹果树300棵,梨树200棵
【解析】
将桃树棵数看作单位“1”,桃树的40%÷苹果树的=苹果树占桃树的对应分率,确定50棵的对应分率,用50棵÷对应分率=桃树棵数;桃树棵数+50=苹果树棵数;根据梨树的棵数与苹果树的棵数之比是2∶3,确定梨树占苹果树的分率,用苹果棵数×梨树对应分率=梨树棵数。
桃树:
(棵)
苹果树:250+50=300(棵)
梨树:(棵)
答:桃树有250棵,苹果树有300棵,梨树有200棵。
【点睛】
部分数量÷对应分率=整体数量,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26.2400吨;900吨
【解析】
通过画图可以看出,甲、乙粮仓的存粮量之比为2∶1,把乙粮仓分成3份,剩下的占2份,甲粮仓剩下的1份相当于乙粮仓的2份,所以甲粮仓总共占8份,乙粮仓总共占3份,用总的3
解析:2400吨;900吨
【解析】
通过画图可以看出,甲、乙粮仓的存粮量之比为2∶1,把乙粮仓分成3份,剩下的占2份,甲粮仓剩下的1份相当于乙粮仓的2份,所以甲粮仓总共占8份,乙粮仓总共占3份,用总的3300吨粮食除以11份总份数,计算出每份的吨数,即可得解。
2×2×2=8
3+8=11
3300÷11=300(吨)
甲:300×8=2400(吨)
乙:300×3=900(吨)
答:甲粮仓原来有粮食2400吨,乙粮仓原来有粮食900吨。
【点睛】
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对于较复杂的应用题,我们可以采取画线段图的方式分析,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才能解决问题。
27.画图见详解;10.28cm
【解析】
先画出4cm的直径,在其中点处标上O,作为圆心,直径是4cm,半径就是2cm,以2厘米为半径,圆规一脚固定在圆心O上,另一脚从直径的一端开始画圆,到直径另一端结
解析:画图见详解;10.28cm
【解析】
先画出4cm的直径,在其中点处标上O,作为圆心,直径是4cm,半径就是2cm,以2厘米为半径,圆规一脚固定在圆心O上,另一脚从直径的一端开始画圆,到直径另一端结束,即可得到符合要求的半圆;再作出经过圆心且垂直于直径的一条直线,即为半圆的对称轴;运用半圆的周长公式:C=πd÷2+d计算半圆形的周长。
根据分析画图如下:
半圆形的周长:
3.14×4÷2+4
=6.28+4
=10.28(cm)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画圆和画圆的对称轴,注意半圆的对称轴是经过圆心且垂直于直径的直线,另外半圆的周长必须加上直径的长。
十六、选择题
28.徐老师:200元 王老师:190元 张老师:170元
【解析】
22+26+22+42=112(平方米)
560÷112=5(元/平方米)
22×5=110(元)
26×5=130(
解析:徐老师:200元 王老师:190元 张老师:170元
【解析】
22+26+22+42=112(平方米)
560÷112=5(元/平方米)
22×5=110(元)
26×5=130(元)
560-(110×2+130)=210(元)
210÷(3+2+2)=30(元/人)
徐老师家3×30+110=200(元)
王老师家2×30+130=190(元)
张老师家2×30+110=170(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