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咸阳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复习试卷(1).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889845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咸阳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复习试卷(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咸阳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复习试卷(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咸阳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复习试卷(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咸阳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复习试卷(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咸阳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复习试卷(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咸阳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复习试卷(1)一、选择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十分漫长的,经历了“直觉推测证实确证”的艰辛的探索过程。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ABCD2能够准确描述地球大小的有()地表海洋深度地球平均半径地球表面积陆地平均海拔ABCD3地球赤道半径大约是()A40000千米B6371千米C12742千米D6378千米4以下不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现象是()A昼夜不断更替B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C地球上形成春、夏、秋、冬四季D运动一周24小时5下列关于在地图上识别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线指示东西,纬线指示南北B面对地图,一般是“上北下南,左

2、西右东”的原则C一个人站在南极,他的四面都是南方D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南方6李倩一家自驾车从广州到深圳游览,为了保证顺利到达最适用的地图是()A中国地形图B中国水系图C广东省交通图D中国行政区划图7下列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们把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相连的线称为等高线B山脊是等高线弯曲凸向低处的地方C等高线最稀疏的地方称为陡崖D山谷最弯处指向高处8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一般代表的是()A海洋B湖泊C平原D冰川9为了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最好用()A分层设色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C电子地图D等高线地形图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3、。10图中乙地海拔是()A200米B300米C400米11丙部位的地形是()A山谷B山峰C洼地12如果你在该地区野外考察,分别从甲地和丁地沿图中线路走到丙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甲地到丙地容易,因为坡度较缓B从甲地到丙地困难,因为坡度较陡C从丁地到丙地容易,因为坡度较缓13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A苏伊士运河B白令海峡C土耳其海峡14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面积的比例是()A七分陆地,三分海洋B各占二分之一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15图为两幅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正确的是()A甲地表示山峰,丙地表示高原B图的比例尺比图大C图范围比图小D甲到乙的坡度与丙到丁的坡度相同16下列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

4、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ABCD17两个同学讨论淮安市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日期,讨论来讨论去,下面三个日期还是无法确定,你来帮助确定吧()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18卫星云图中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薄云层越厚可能是晴朗天气可能是阴雨天气ABC19首次实现人类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A哥伦布B加加林C麦哲伦20下列“地理之最”错误的是()A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B世界最长的山脉是阿尔卑斯山脉C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D世界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2如图是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开发的车载导航界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所代表的汽车行进方向是()A正南向正北B西南向东北C东南向西北D正北

5、向正南22甲图与乙图相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较大B甲图表示的范围较大C乙图表示的内容简略D乙图中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km23海底按照由近海到远海的顺序依次排列为()A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B大陆坡、大陆架、大洋底C大洋底、大陆坡、大陆架D大陆坡、大洋底、大陆架24成语“沧海桑田”原意是指海陆变迁,早在古代人们就察觉到海洋和陆地不断运动变化的现象。下面的海陆变迁结构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A地壳运动B开垦荒地C海平面的升降D填海造陆25下图是依据“大陆漂移假说”绘制的不同地质年代海陆分布图。读图,根据大陆漂移假说,陆地海洋变化的过程是()ABCD26近年来我国地震频

6、发,如汶川大地震。其原因是我国()A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B东部和西南处于板块交界处C处于海洋与陆地交界处D我国人口众多,造成环境恶化读全球板块构造图,完成下面小题题。28有关板块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表层是整体一块B板块交界地带地壳稳定C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D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内部29某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山峦连绵起伏,山高谷深,崎岖不平。山谷间常有吊索桥,人们来往其间。根据文字描述,这一地区的地形是()A平原B山地C高原D盆地30有关地震的知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处于10楼的小明,躲在家中的床下B身处野外的小玉跑到空旷处C正在逛街的小军跑到广场上D在20楼的

7、小杰乘坐电梯下楼逃生读地球不同时期的大陆分布状况,完成下面小题。31以上哪幅图表示现在大陆分布状况()ABCD32大陆漂移说的提出者是()A哥伦布B达尔文C麦哲伦D魏格纳33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的自然现象是()A香港的填海造陆 B在我国东海的海底发现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C潮涨潮落引起海岛面积的变化D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34鸵鸟生活在陆地,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观察下图,图中现象为下列观点提供证据的是A鸵鸟有很强的飞行能力B海牛有较好的远涉重洋的能力C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曾连在一起D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正缓慢靠近35在下面常用图例中,表示长城的是()ABCD36下列词语描述气候的是()A风和日丽B

8、狂风暴雨C阳光明媚D四季如春37读“大连某日天气图”,大连该日天气可描述为()A晴,北风4级,气温0-10B雾,南风2级,气温0-10C晴,无风0级,气温2-10D阴,西风3级,气温2-1038空气质量的高低一般用什么指标表示:()A人体舒适度B紫外线指数C空气质量指数D霉变指数39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B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D乙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40“夏收期间遇上了少有的好天气。淮安市顺利完成了今年的小麦收割任务”,说明的是()A天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B天气与战争的关系C天气与生活的关系D天气与交通的关系四十一、综合题4

9、1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_,B_。(2)该地区如果发展旅游业,A、B、C、D、E、F中适宜攀岩的地点是_。(3)图中河流的流向是_。(4)甲山的海拔高度可能是_米。若甲、乙两山的图上直线距离是6厘米,则实地距离为_。(5)现有两条登山路线,A路线和F路线,选择哪条更费力?为什么?42读“竖版世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大洲的名称:B_、C_、G_。(2)A点的地理坐标是_,所在的大洋是_。(3)图中E、F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4)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位于_洲(填字母)。43下图是东西半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数字所代

10、表的大洲名称。_(2)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洋名称。A_C_注:以下内容填名称:(3)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_,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_。(4)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_。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有_。(5)我们中国在_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1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断地球的形状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因此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D正确,ABC错误;故选D。2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这些数据能描述地球的大小,地表海洋深度和陆地平均海拔与地球的大小无关,故

11、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3B【详解】经过人们的精确测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极半径是6356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4C【详解】地球自转运动一周24小时,产生昼夜交替、地方时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球的公转产生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5B【

12、详解】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故A错误; 面对地图,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故B正确;一个人站在南极,他的四面都是北方,故C错误;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故D错误。故选B。6C【详解】中国地形图主要显示中国地形分布情况,中国水系图主要显示中国河流湖泊分布情况,广东省交通图主要显示广东省交通路线分布情况,中国行政区划图主要显示中国各级行政单位分布情况。李倩一家自驾车从广州到深圳游览,需要参考广东省交通路线分布情况,因此应使用的是广东省交通图,故选C。7C【详解】在地图上,我们把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相连的线称为等高线,山脊是等高线弯曲向低处

13、凸出的地方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称为陡崖,山谷最弯处指向高处。故ABD正确,C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8C【详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和湖泊,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冰川,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9B【详解】地图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为了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最好用地形剖面图。故B符合题意。10C11B12A10由图中的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乙地的海拔是400米,故选C

14、。11由图可知,丙地位于等高线闭合处,且中间数值大于四周,是山峰地形,故选B。12甲处到丙地和从丁处到丙地相比,甲处到丙地等高线更稀疏,表示坡度更缓,更容易登山;而从丁处到丙处坡度更陡,登山更困难,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有关知识。13A【详解】亚洲与非洲原本陆地相连,后来为了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运输的便利,在非洲东北部的西奈半岛开通了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该运河也成为了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土耳其海峡是亚欧分界线,故选A。【点睛】14C【详解】地球表面是由海洋与陆地组成,海陆之间分布的比例不均匀,百分之干 十九是陆地,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有“

15、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说法,故选C。15C【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甲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A错误;图比例尺是1 : 000000,图比例尺是1 : 00000 ,根据分子都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可知图的比例尺比图小,B错误;图的比例尺比图大,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所以图的范围比图小,C正确;图范围比图大,因此图等高线比图稀疏,根据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可知甲到乙的坡度比丙到丁的坡度小,D错误。故选C。16B【详解】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在相同图幅的情况下,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读图可知,B图表示的范围最大,所以比

16、例尺最小,故选B。17B【详解】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导致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淮安市位于北温带,一年中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即6月22日前后,淮安市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故选B。18C【详解】卫星云图中的白色表示云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如果白色颜色越白,说明云层越厚,可能是阴雨天气,故选C。19C【详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首次实现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麦哲伦,也是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故选C。20B【详解】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A正确。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B错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非洲的刚果盆地

17、,C正确。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D正确。故选B。21B【详解】从图中可知,该图采取指向标定向,图中箭头所代表的汽车行进方向是西南向东北,故B符合题意。【点睛】学会地图上确定方向。22B【详解】由甲图和乙图可以看出,甲图的比例尺更小,但表示的范围更大,乙图表示的内容更详细,范围更小,乙图中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的40千米,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地图比例尺的大小、范围、内容的关系。23A【详解】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洋盆、海沟、大洋中脊等。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为大陆架,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为大陆坡,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为海沟,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为大洋中

18、脊。故BCD错误,A正确24C【详解】海陆变迁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图中所示的是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海平面下降和地壳的变动,人为因素主要是填海造陆等。故选C。25D【详解】大陆溧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结合所学知识,由此可知,根据大陆源移假说,陆地海洋变化的过程是,最明显的体现在大西洋的变化,故D对。故选D。【点睛】26B【详解】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两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多地震火山,我国西南部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附近,而东部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

19、地带附近,因而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根据题意,故选B。28C29B30D28地球是由六大板块组成,并不是完整的一块,故A错误、C正确。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灾害,板块内部则较稳定,故B和D错误。故选C。29由题目可知,某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山峦连绵起伏、山高谷深、崎岖不平,说明这样的地形是山地,交通不便,故选B。30地震发生时,处于10楼的小明躲在家中的床下;身处野外的小玉跑到空旷处和正在逛街的小军跑到广场上都是正确的;乘坐电梯下楼是错误的做法,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板块运动及地形有关知识。331A32D31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

20、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读图可知,图按照时间由远及近的顺序为,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故选A。3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故选D。【点睛】板块漂移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为大陆漂移。大陆漂移

21、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泛大陆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33B【详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会发生变迁的,海陆变迁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包括海平面升降和地壳的运动,人为原因是指填海造陆,以上四个现象中,香港填海造陆是人为原因导致的海陆变迁,我国东海的海底发生水井是海陆变迁的例证,潮涨潮落是月球的引力形成的,四季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故选B。34C【详解】鸵鸟生活在陆地,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而且不会飞,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但是现在却隔着大西洋生活在两大洲,说明了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

22、曾连在一起;C符合题意。【点睛】识记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35C【详解】地图是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包括必不可少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三个要素,以上四个图例中,A表示的是国界线,B表示的是长城,C表示的是长城,D表示的是运河,故选C。36D【详解】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风和日丽、暴风骤雨、艳阳高照,都具有时间短,多变的特点,表示天气,不符合题意ABC错误。四季如春,具有时间长,稳定的特点,表示气候,符合题意,D正确。故选D。【点睛】37A【详解】由图中“大连某日天气图”可以看出,大连当天的天气是晴、最高气温是10,最低

23、气温是0;从风向标可以看出,此时的风是由正北方向吹来的,每一杆表示两级,所以是北风4级,故选A,【点睛】38C【详解】空气质量的好与坏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空气质量的高低一般都是用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指数越高表示空气质量越差,污染越严重,故选C。39B【详解】一个地方的海拔是指该地与海平面的垂直高度,两地的相对高度是指两地的垂直距离即海拔相减。如图,甲地的海拔高度是300米,A错误;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B正确;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100200米,C错误;乙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100100米,D错误。故选B。40A【详解】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题目“夏收期间

24、遇上了少有的好天气。淮安市顺利完成了今年的小麦收割任务”说明了天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故选A。四十一、综合题41(1) 山脊 山谷(2)D(3)自西南向东北流(4) 600-700 3000米(5)F;因为此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本大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等高线相低处凸出为山脊,B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发育河流。(2)D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适合攀岩运动。(3)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自西南向东北流。(4)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甲山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25、600-700米。若甲、乙两山的图上直线距离是6厘米,根据图中的比例尺,则它们的实际距离=650000厘米 =3000米。(5)现有两条登山路线,A路线和F路线,F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攀爬较费力气。42(1) 非洲 大洋洲 南美洲(2) 0,75E 印度洋(3)白令海峡(4)F本大题以“竖版世界地图”为材料,设置了4个问题,涉及大洲大洋的名称及分布、经纬网定位、大洲分界线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由图可知,图中B是非洲,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广的大洲,C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洲大洋洲,G是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南美洲。(2)由图可知,A点位于赤道上,纬度为0,A点经线与穿过西半球的1

26、05组成经线圈,即东经75,故A点的地理坐标是(0,75E);由图可知,A所在的大洋是印度洋,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3)由图可知,图中E是亚洲、F是北美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4)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由图可知,北美洲是F。43(1) 北美洲 非洲 欧洲 亚洲 大洋洲(2) 北洋洋 太平洋(3)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4) 欧洲和北美洲 南极洲(5)亚本大题以东西半球图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了七大洲的形状、分布,四大洋的特征、分布,大洲的分界线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对所学内容的记忆理解及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素养。(1)读图,根据图中位

27、置判断可知,是北美洲,面积约240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是非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面积大约为3000多万平方千米,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是欧洲,面积10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六大洲;是亚洲,面积约44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是大洋洲,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2)读图,根据图中位置判断可知,A是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以及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的最北端,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C是太平洋,太平洋跨度从南极大陆海岸延伸至白令海峡,西面为亚洲、大洋洲,东面则为美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几乎占到了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3)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横穿巴拿马地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4)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读图,根据图中位置判断可知,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欧洲和北美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有南极洲。(5)读图可知,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