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23∕T 3072-2022 产孢用灵芝棚室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q****1 文档编号:18866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8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3∕T 3072-2022 产孢用灵芝棚室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23∕T 3072-2022 产孢用灵芝棚室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23∕T 3072-2022 产孢用灵芝棚室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23∕T 3072-2022 产孢用灵芝棚室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23∕T 3072-2022 产孢用灵芝棚室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38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 23/T 3072-2022 产孢用灵芝棚室栽培技术规程 2022- 01 - 29 发布 2022 - 02 - 28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3/T 3072-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富裕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省林业和草

2、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绥化院、国营明水县明水林场、东宁市闹枝沟种子林林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跃新、樊耀斌、黄思明、裴艳春、王昕、闫宝松、马凤、宁广亮、李红莉、孙强、张良、谷尚坤。 DB23/T 3072-2022 1 产孢用灵芝棚室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产孢用灵芝(Ganoderma P. Karst.)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栽培基质、菌种制作、栽培季节、场地及棚室、栽培方法、棚室管理、干燥与储存、病虫害防治及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产孢用灵芝棚室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

3、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准则(试行) GH/T 1335 灵芝孢子粉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T 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 5099

4、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1 产孢用灵芝Ganoderma for spore production 具有高效产出孢子特性、专用于生产灵芝孢子粉的灵芝品种。 4 产地环境条件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规定,灌溉用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 的规定。 5 栽培基质 DB23/T 3072-2022 2 代用料栽培主料为阔叶木屑,使用前曝晒 1 d2 d,常用辅料有麸皮、米糠等;代用料栽培常用化学添加剂有石膏粉、碳酸钙等;代用料主料、辅料和化学添加剂的质量要求及使用方法应符合 NY 5099的规定。木段栽培以

5、阔叶树枝为主,使用前应风晒至含水量低于 40%。 6 菌种制作 6.1 品种及质量 宜使用赤芝Ganoderma lucidum (Leyss. Ex Fr.) Karst.、松杉灵芝(Ganoderma tsugae Murrill)或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 Xu et Zhang) ,菌种应纯正,生长势强,菌种质量应符合 NY/T 1742 的规定。 6.2 菌种制作 6.2.1 母种与原种 母种与原种的制作按 NY/T 528 规定执行。 6.2.2 代料栽培种 6.2.2.1 培养基配方 代料配比如下:阔叶木屑 75%,麸皮 23%,食糖 1%,石膏 1%

6、,含水量 58%。 6.2.2.2 装袋 选用厚度为 0.04 mm0.05 mm 的中密度聚乙烯料筒,双面宽 18 cm,长 42 cm,装干料 1.5 kg,两头扎紧。中密度聚乙烯料筒质量应符合 GB 4806.7 的规定。 6.2.2.3 灭菌 常压灭菌,灭菌锅温度达到 100时保持 10 h 以上;高压灭菌,灭菌锅内压力达到 0.12 MPa 时保持 3 h 以上。 6.2.2.4 接种 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接种室应提前清洁降尘,并进行药物或紫外线杀菌。采取两端接种,将消毒后的菌袋解口,迅速接入菌种后系口。 6.2.2.5 养菌 培养室应提前清洁降尘, 并进行药物杀菌和杀虫。 养菌期培养

7、室保持黑暗, 温度保持在 2328,湿度50%。当两端菌丝向料内生长到 6 cm 以上时,结合室内喷雾消毒,可将两端扎口绳解开,微开袋口形成 1 cm 左右缝隙,当有黄色菌皮形成和原基显现时,养菌期结束。 6.2.3 木段栽培种 6.2.3.1 木段制作 用阔叶树枝切成长 15 cm,捆扎成直径 13 cm15 cm 的木枝捆,剔去尖角和毛刺。 6.2.3.2 装袋 DB23/T 3072-2022 3 装入厚度 0.05 mm0.08 mm,规格为 17 cm20 cm 33 cm40 cm 的中密度聚乙烯料袋,并用代料培养基填满空隙,袋口用细绳扎紧。中密度聚乙烯料袋的质量应符合 GB 48

8、06.7 的规定。 6.2.3.3 灭菌 常压灭菌,灭菌锅温度达到 100时保持 16 h 以上;高压灭菌,灭菌锅内压力达到 0.12 MPa 时保持 5 h。 6.2.3.4 接种 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接种室应提前清洁降尘,并进行药物或紫外线杀菌。将消毒后的菌袋解口,迅速接入菌种后系口,接种量以刚好盖满木段截面为宜。 6.2.3.5 养菌 培养室应提前清洁降尘, 并进行药物杀菌和杀虫。 养菌期培养室保持黑暗, 温度保持在 2328,湿度50%。当菌丝在袋口木段截面上形成菌被、袋壁有水珠形成时,结合室内喷雾消毒,微开袋口形成 1 cm 左右缝隙,保持袋内木段表面稍干状态后再扎口,如此反复,当菌棒

9、表皮长出浅黄色菌皮、原基显现时,养菌期结束。 7 栽培季节 自然条件下,安排10 月翌年1 月制种,4 月5 月入棚(以当地平均气温8 15 持续7 d为准) ,7 月8 月出芝(以当地平均气温16 25 持续7 d为准) ,8 月9 月收集孢子粉(以当地平均气温20 28 持续7 d为准) 。不同纬度地区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提前或推后安排栽培季节。 8 场地及棚室 8.1 场地及布局 应符合NY/T 2375的规定。 8.2 棚室 8.2.1 结构 竹木、钢筋或钢管,棚室南北向,长20 m40 m,宽9 m12 m,边沿高1.2 m1.4 m。两头开门,门加防虫网,棚室覆膜及草帘或遮阴网等设施

10、,棚室内以散射光为主。 8.2.2 杀虫灭菌 棚室内四周做好路埂,地面用生石灰消毒,对连作大棚应放水淹没土面约7 d后放水,待土壤稍干后作畦。 9 栽培方法 9.1 代料栽培 DB23/T 3072-2022 4 栽培袋可摆放在床架或地面上,每层床架上堆叠3层4层,直接摆放到地面时,可堆高7层8层。行间距80 cm100 cm。用刀片在菌袋两端割去直径1 cm2 cm的塑料膜,或直接剪去袋口出芝。 9.2 椴木栽培 垄宽150 cm160 cm,垄间留70 cm左右地沟。在垄上,按18 cm 18 cm的距离,将菌袋脱去植入土中,植土深度以露出土面1 cm为宜,上覆粗砂,垄面喷水至饱和状态。

11、10 棚室管理 10.1 菌丝复壮 遮光培养,温度控制在15 25 ,棚内空气湿度90%以上。检查并去除杂菌,约需培养30 d45 d。 10.2 出芝管理 10.2.1 催蕾 温度控制在24 28 ,保持土面湿润,空气湿度85%90%,增加散射光,散射光应均匀,光照强度保持300 Lux500 Lux,不必通风,5 d10 d原基分化形成菇蕾。 10.2.2 疏蕾 当菇蕾生长至高度2 cm3 cm时,应适当进行疏蕾,每个出芝面保留1个或2个菇蕾。疏蕾后适当掀膜通风,温度控制在20 28 ,散射光光照强度300 Lux500 Lux,空气湿度85%90%,不应向子实体直接喷水,待创伤面菌丝体恢

12、复后进入子实体生长期管理。 10.2.3 子实体生长期管理 温度控制在25 28 ,空气湿度85%90%,光照强度300 Lux500 Lux,散射光应均匀。当菇蕾长至8 cm10 cm时,将大棚两端棚膜掀开通风,使空气中CO2浓度低于0.1%;当菌盖形成,控制温度25 左右, 减小昼夜温差, 增加散射光光照强度至500 Lux800 Lux, 增大通风量; 当菌盖直径达3 cm左右时可直接向子实体喷水,当孢子散发时停止向子实体喷水,空气相对湿度降到80。 10.2.4 孢子粉收集 采用负压收集法, 在菇蕾开片前, 整畦铺上接粉地膜, 在大棚距离地上1 m1.5 m处放置1 台2 台鼓风机,风

13、机内径350 mm,风机功率0.75 KW,鼓风流量10000 m3/h,风机放置在大棚中间,在风机的出风口方向套一条长布袋,布袋长度10 m20 m,布袋离地距离与风机等高。当灵芝生长成熟,菌盖边缘黄白色生长圈颜色逐渐消失时, 进行孢子粉收集。 一般在晴天早晨2 时8 时、 下午5 时8 时以及阴天全天打开电源收集灵芝孢子粉。 10.3 采收 收集孢子粉30 d50 d后,即可采收。采收时用刀或枝剪从菌柄基部切下或剪下。 11 干燥与储存 DB23/T 3072-2022 5 11.1 孢子粉干燥与储存 收获的孢子粉应及时经过摊晒、晾晒、阴干后烘烤等手段干燥孢子粉,使其含水量符合GH/T 1

14、335的规定,再用300 目筛网过筛。干燥后的孢子粉应在自然状态下冷至常温,密封储存于低温或阴凉干燥处。 11.2 灵芝子实体干燥与储存 采收的子实体及时烘干或晒干,使其含水量13%,密封储存于低温或阴凉干燥处。 12 病虫害防治 12.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须使用化学防治时,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NY/T 1276的规定。 12.2 主要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为竞争性杂菌,主要虫害为菌蝇、蚂蚁等。 12.2.1 竞争性杂菌病害 主要竞争性杂菌病害为青霉、 绿色木霉等, 应保证培养料新鲜、 无霉变, 严格无菌条件和无菌操作。发现杂菌感染,应及时清理出棚室。 12.2.2 菌蝇、蚂蚁 在棚室门和通风口加装防虫网;采取诱虫黄板、灯光诱杀等物理防治方法进行防治。 13 生产档案 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产地环境条件、栽培基质、菌种制作、栽培季节、场地及棚室、栽培方法、棚室管理、干燥与储存、病虫害防治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