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ppt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886509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今天我们来学习今天我们来学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文言文词类活用”2023/5/24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v1、复习巩固已学的词类活用知识。、复习巩固已学的词类活用知识。v2、能熟练地判断并解释词类活用现象。、能熟练地判断并解释词类活用现象。2023/5/242词类活用的概念词类活用的概念在语言运用实践中,一个词汇的在语言运用实践中,一个词汇的“词类词类”属性一般来说是稳定的。属性一般来说是稳定的。但是,在古汉语中,但是,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和属性,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和属性,在句子中临时充当其它类词,或临在

2、句子中临时充当其它类词,或临时充当一个原本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现象,时充当一个原本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现象,就是我们所谓的就是我们所谓的“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例如:例如:例如:例如:“鞭鞭鞭鞭”,本是名词,但在,本是名词,但在,本是名词,但在,本是名词,但在“公子怒,欲鞭之公子怒,欲鞭之公子怒,欲鞭之公子怒,欲鞭之”中受能愿动词中受能愿动词中受能愿动词中受能愿动词“欲欲欲欲”修饰并且带了宾语,具有了动词修饰并且带了宾语,具有了动词修饰并且带了宾语,具有了动词修饰并且带了宾语,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和语法功能,因此,我们说在这个句子中,的性质和语法功能,因此,我们说

3、在这个句子中,的性质和语法功能,因此,我们说在这个句子中,的性质和语法功能,因此,我们说在这个句子中,“鞭鞭鞭鞭”活用作动词,离开了这个句子(或语言环境)它仍然是普活用作动词,离开了这个句子(或语言环境)它仍然是普活用作动词,离开了这个句子(或语言环境)它仍然是普活用作动词,离开了这个句子(或语言环境)它仍然是普通名词。通名词。通名词。通名词。特点:特点:特点:特点:1 1、要有、要有、要有、要有具体语境具体语境具体语境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2 2、语义语法的、语义语法的、语义语法的、语义语法的临时性临时性临时性

4、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此处活用彼处未必。,此处活用彼处未必。,此处活用彼处未必。2023/5/2431.1.一般动词。一般动词。2.2.使动用法。使动用法。3.3.意动用法。意动用法。4.4.作状语。作状语。1.1.名词。名词。2.2.使动用法。使动用法。3.3.为动用法为动用法1.1.名词。名词。2.2.一般动词。一般动词。3.3.使动用法。使动用法。4.4.意动用法。意动用法。5.5.为动用法为动用法文言文词类活用文言文词类活用一一.名名词词的的活活用用二二.动动词词的的活活用用三三.形形容容词词的的活活用用四四.数数词词用用作作动动词词2023/5/244一、名词用作动词一、名词用

5、作动词 名词名词在句子中常充当在句子中常充当主语、宾语主语、宾语;它前边可以附;它前边可以附加数量词、指示代词和形容词。但是,它不能带宾语、加数量词、指示代词和形容词。但是,它不能带宾语、补语,不受补语,不受能愿动词或副词能愿动词或副词的修饰。如果一个名词不的修饰。如果一个名词不具备自己的语法特点,反而具备了动词的那些语法特具备自己的语法特点,反而具备了动词的那些语法特点,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了。点,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了。名词的活用名词的活用2023/5/246规律一:名词前面有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规律一:名词前面有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或有或有“能能”“可可”“足足”“欲欲”等能愿动

6、等能愿动词修饰,名词活用为动词。词修饰,名词活用为动词。1、然而然而不不王王者,未之有也。者,未之有也。2、吾恐秦人食之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不得下下咽也。咽也。3、左右左右欲欲刃刃相如。相如。4、假舟楫者,非、假舟楫者,非能能水水也,而绝江河。也,而绝江河。范增范增数数目目项王项王2023/5/2475 5、五亩之宅,、五亩之宅,树树之之以桑。(树:种植)以桑。(树:种植)6 6、无乃、无乃尔尔是是过过与?(过:责备)与?(过:责备)籍籍吏民,封府库。(册吏民,封府库。(册造册登记造册登记)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

7、饰。名名+宾宾2023/5/248规律三:两个名词连用,不是并列、偏正规律三:两个名词连用,不是并列、偏正关系,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关系,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7、晋晋军军 函陵函陵,秦军氾南。,秦军氾南。8、何以、何以王王 齐国齐国,子万民乎?,子万民乎?2023/5/249 规律四:名词前后用规律四:名词前后用“而而”与动词或动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接,这个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性短语连接,这个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词 9、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墓而而葬焉。葬焉。10、顺、顺流流而而东也。东也。2023/5/241011、渔樵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12、而此独而此独以钟以钟名

8、名。(。(石钟山记石钟山记)规律五:名词前后用介宾结构作状语或补规律五:名词前后用介宾结构作状语或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语,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2023/5/2411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1 1、有一母见信饥,饭信。、有一母见信饥,饭信。2 2、驴不胜怒,蹄之。、驴不胜怒,蹄之。3 3、五十者可以衣帛。、五十者可以衣帛。4 4、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5 5、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买五人之头而函之。2023/5/24122.2.名词活用为使动名词活用为使动vv所谓所谓“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就是这个动词所表示,就

9、是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其实质是这个动词里面暗含着其实质是这个动词里面暗含着“使使”的意的意思。可以通过思。可以通过“使使怎么样怎么样”的句式翻的句式翻译。译。其特点是必带宾语。其特点是必带宾语。v如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鸿门宴)。)。“王之王之”就是就是“使他为王使他为王”v既东封郑。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疆界(疆界使使成为疆界)成为疆界)2023/5/2413 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名词使动用法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名词使动用法1、舍相如广成传(舍相如广成传(舍相如广成传(舍相如

10、广成传(zhun)zhun)zhun)zhun)舍。舍。舍。舍。2、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3、汗牛充栋汗牛充栋汗牛充栋汗牛充栋4 4 4 4、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八州而朝同列。5 5 5 5、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下陈蕃之榻。2023/5/24143.3.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v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觉得宾语怎么样怎么样”

11、,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翻译成翻译成“以以为为”或或“认为认为是是”或或“把把当作当作”。v1 1越国以鄙远。(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v侣侣鱼虾而鱼虾而友友麋鹿麋鹿(边邑(边邑把把当作边邑)当作边邑)2023/5/2415v2 2吾从而师之。吾从而师之。(师说师说)v3 3耻学于师。耻学于师。(师说师说)v4 4孔子师郯子、苌弘孔子师郯子、苌弘 (师说师说)v5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12、不耻相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v6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阿房宫赋)(老师老师以以为老师)为老师)(羞耻(羞耻以以为羞耻)为羞耻)(老师(老师以以为老师)为老师)(羞耻(羞耻以以为羞耻)为羞耻)(镜子(镜子以以为镜子)为镜子)2023/5/24164.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v状语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状语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的。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而是常用的。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而是常用副词充当。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作状语,起到副词充当。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作状语,起到副词的作用。有的翻译时需要加上

13、适当的介词。副词的作用。有的翻译时需要加上适当的介词。v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vA A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B B用名词所代表的人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C C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D 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时间。E E表示动作、行

14、为所凭借的工具。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F F表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示事物的发展变化 2023/5/2417A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v1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劝学)v2 2南取汉中。(南取汉中。(过秦论过秦论)v 3 3西举巴蜀。(西举巴蜀。(过秦论过秦论)v4 4东割膏腴之地。(东割膏腴之地。(六国论六国论)(上面(上面向上)(下面向上)(下面向下)向下)(南(南向南)向南)(西(西向西)向西)(东(东向东)向东)2023/5/2418v5 5北收要害之郡。(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过秦论)v6 6仓皇东出。(仓皇东出。(伶官传序伶官传序)v7 7

15、汶水西流。(汶水西流。(登泰山记登泰山记)v 8 8济水东流。(济水东流。(登泰山记登泰山记)v9 9东犬西吠。(东犬西吠。(项脊轩志项脊轩志)v1010骊山北构而西折(骊山北构而西折(阿房宫赋阿房宫赋(北(北向北)向北)(东面(东面向东)向东)(西面(西面向西)向西)(东面(东面向东)向东)(西面(西面朝西)朝西)(北面(北面从北面)(西面从北面)(西面向西面)向西面)2023/5/2419B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v1 1席卷天下。(席卷天下。(过秦论过秦论)v2 2包举宇内。(包举宇内。(过秦论过秦论

16、)3 3囊括四海。(囊括四海。(过秦论过秦论)v 4 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席子(席子像卷席子那样)像卷席子那样)(包裹(包裹像包包裹那样)像包包裹那样)(口袋(口袋像装口袋那样)像装口袋那样)(云(云像云一样)(回声像云一样)(回声像回声一样)像回声一样)(影子(影子像影子一样)像影子一样)2023/5/2420v5 5常以身翼蔽沛公。(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鸿门宴)6 6人皆得以隶使之。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五人墓碑记 v7 7廊腰缦回。廊腰缦回。(阿房宫赋阿房宫赋)8 8蜂房水涡。蜂房水涡。(阿房宫赋阿房宫赋)(翅膀(翅膀像翅膀一样)像翅膀一样)(

17、奴隶(奴隶像对奴隶一样)像对奴隶一样)(腰(腰像腰一样)像腰一样)(蜂窝(蜂窝像蜂窝一样)像蜂窝一样)(水涡(水涡像水涡一样)像水涡一样)2023/5/2421C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v1 1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石钟山记v2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3 3吾得兄事之。(吾得兄事之。(鸿门宴鸿门宴)(船(船用船)用船)(眼睛(眼睛用眼)(耳朵用眼)(耳朵用耳)用耳)(兄长(兄长以对待兄长之礼)以对待兄长之礼)2023/5/2422v4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v5 5道芷阳间行(道芷阳间行(鸿门

18、宴鸿门宴)v6 6群聚而笑之。群聚而笑之。(师说师说)(脸(脸当面)当面)(小路(小路抄小路)抄小路)(人群(人群成群地)成群地)2023/5/2423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时间v1 1内立法度。(内立法度。(过秦论过秦论)v 2 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v3 3有大石侧立千尺。有大石侧立千尺。(石钟山记石钟山记)(国内(国内在国内)在国内)(夜间(夜间在夜间)在夜间)(旁边(旁边在旁边)在旁边)2023/5/2424v4 4使不上漏。(使不上漏。(项脊轩志项脊轩志)v5 5前辟四窗。(前辟四窗。(项脊轩志项脊轩志)v 6 6其

19、下平旷,有泉侧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上面(上面从上面)从上面)(前面(前面从前面)从前面)(旁边(旁边从旁边)从旁边)2023/5/2425E E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v陈涉瓮牖绳枢之子。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过秦论过秦论)(瓮(瓮以瓮)(绳子以瓮)(绳子以绳子)以绳子)2023/5/2426F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v1 1日削月割。日削月割。六国论六国论v2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劝学v3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阿房宫赋(天(天一天天地)(月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一月月地)(天(天每天)每天

20、)(天(天一天天地)一天天地)2023/5/2427二二.动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v1.1.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v.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v.动词活用为为动用法动词活用为为动用法2023/5/24281.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v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词活用成了名词。这一名词一般出

21、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其”或或“之之”字字,被定语修饰。如:求被定语修饰。如:求救于孙将军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救救”,表示,表示“救兵救兵”。2023/5/2429v1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v22、追亡逐北、追亡逐北 过秦论过秦论 (动词(动词“赐赐”作动词作动词“为为”的宾语,的宾语,用作名词,恩惠)用作名词,恩惠)(动词动词“亡亡”“北北”处在动宾结构的宾处在动宾结构的宾语位置,用作名词:逃跑的军队、败北语位置,用作名词:逃跑的军队、败北的军队的军队)2023/5/2430v4 4

22、、此亡秦之续耳、此亡秦之续耳 v5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v 6 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v7 7、其进愈难,其见愈奇。、其进愈难,其见愈奇。(动词(动词“续续”,受定语,受定语“亡秦亡秦”的的修饰,用作名词:继承者,后续者)修饰,用作名词:继承者,后续者)(动词(动词“至至”用作名词:到的人)用作名词:到的人)(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见(见 :看见的景物)看见的景物)2023/5/24312.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v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

23、宾语使宾语怎么样怎么样”的意思。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的意思。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成了使动;如:烛之武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成了使动;如:烛之武退秦师(退,带宾语退秦师(退,带宾语“秦师秦师”,动词的使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用法:使退却)退却)v1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劝学劝学 v2 2、外连衡而斗诸侯、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过秦论(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弯曲)(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相斗)2023/5/2432v3 3、项伯杀人,臣活之、项伯杀人,臣活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24、来见项王 v 4 4、李牧连却之、李牧连却之六国论六国论 v5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v6 6、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而况石乎?(句中的(句中的“活活”“从从”都是使动用法)都是使动用法)(却:使(却:使退却;击退)退却;击退)(“兴兴”“”“亡亡”,动词使动用法,动词使动用法,使使兴盛;使兴盛;使灭亡)灭亡)(鸣:使(鸣:使鸣)鸣)2023/5/24333.动词的为动用法动词的为动用法v1 1、祭祀必祝之、祭祀必祝之 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说赵太后 v2 2、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病梅馆

25、记病梅馆记v3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阿房宫赋 v4.4.伏清白以死直兮伏清白以死直兮.离骚离骚(祝,祈祷。动词的为动用法:为(祝,祈祷。动词的为动用法:为祈祷)祈祷)(泣:为(泣:为哭泣)哭泣)(哀:为(哀:为而哀)而哀)(死死:为为而死而死)2023/5/2434三三.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 v1.1.活用为名词。活用为名词。2.2.用作一般动词。用作一般动词。v3.3.使动用法。使动用法。4.4.意动用法。意动用法。v5.5.为动用法为动用法2023/5/24351.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v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用作名词的形容词

26、,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置,有时前面有“其其”、“之之”或数词。或数词。v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如:如: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贵以近知远,以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贵以近知远,以所见知所不见所见知所不见 v1 1、“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长长”表示表示“长处长处”,“短短”表示表示“短处短处”。2023/5/24362 2、供其乏困(、供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v3 3、此其利也,不可失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勾践灭吴

27、勾践灭吴 v4 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兰亭集序v5 5、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缺少(缺少:缺少的东西。困窘:缺少的东西。困窘 :困乏的东西)困乏的东西)(有利(有利有利的时机)有利的时机)(德才兼备(德才兼备德才兼备之人)德才兼备之人)(年轻的(年轻的年龄小的人)年龄小的人)(年长的(年长的年长的人)年长的人)(幼小(幼小幼儿)幼儿)2023/5/2437v6 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师说)v7 7、小学而大遗。、小学而大遗。(师说师说)v8 8、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8、(六国论六国论)v9 9、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险远。远。(圣明(圣明/圣明的人)(愚蠢圣明的人)(愚蠢/愚蠢的人)愚蠢的人)(细小细小/小的方面)(与小的方面)(与“小小”相对相对/大的方面大的方面)(细小(细小/小的收获)(与小的收获)(与“小小”相对相对 大的方面)大的方面)(艰险偏远(艰险偏远/艰险偏远的地方)艰险偏远的地方)2023/5/24382.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v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词出现在代词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前面,就

29、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的动词。就是用作一般的动词。如如: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坏、破旧(坏、破旧损害)损害)v1 1、患其志行之少耻也。(、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勾践灭吴)v2 2、且饮食得

30、无衰乎。、且饮食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说赵太后(不多(不多缺少)缺少)(衰弱(衰弱减少)减少)2023/5/24393 3、念悲其远,亦哀之矣。、念悲其远,亦哀之矣。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说赵太后4 4、善万物之得时。(、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5 5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遥远(遥远远嫁)远嫁)(好的(好的喜欢)喜欢)(骄傲(骄傲轻视)轻视)2023/5/24406 6、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7 7、火尚足以明也。、火尚足以明也。8 8、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尽,完(尽,完 /走到尽头

31、)走到尽头)(明亮(明亮 /照明)照明)(错误(错误/弄错)弄错)2023/5/24413.形容词活用作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作使动用法。v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如如:“:“以愚黔首以愚黔首”(过秦论过秦论)“愚愚”,表,表示示“使使.愚笨愚笨”。v1 1、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v2 2、既来之,则安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利益(利益使使得到好处)得到好处)(安定(安定使使安定)安定)2023/5/24423 3、洁

32、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勾践灭吴勾践灭吴4 4、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说赵太后5 5、眄庭柯以怡颜。(、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整洁(整洁使使整洁)整洁)(美丽(美丽使使美丽)美丽)(饱(饱使使饱)饱)(尊贵(尊贵使使尊贵)尊贵)(愉快(愉快使使现出愉快的神色)现出愉快的神色)2023/5/24434.4.形容词活用作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作意动用法。v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

33、性意味性”,即,即“认认为为”(宾语)怎样,可译为(宾语)怎样,可译为“以以.为为.”.”或或“把把.当作当作.”.”。如,。如,“且庸人尚羞之且庸人尚羞之”中的中的“羞羞”,表示,表示“把把.当作羞耻当作羞耻”。如:吾妻之美我者,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丽私我也。(美丽以为以为美丽)美丽)(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2023/5/24441 1、而耻学于师、而耻学于师/则耻师焉则耻师焉/不耻相师不耻相师2 2、成以其小,劣之。、成以其小,劣之。促织促织3 3、乐琴书以消忧。、乐琴书以消忧。(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形容词(形容词“耻耻”带宾语带宾语“学于师学于师”“师师”“相师相师

34、”,用作意动:以,用作意动:以为耻)为耻)(劣:以(劣:以为劣)为劣)(快乐(快乐以以为快乐)为快乐)2023/5/24455.形容词活用作为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作为动用法 念悲其远也念悲其远也 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说赵太后(悲,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悲,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悲伤)而悲伤)2023/5/2446四四.数词用作动词数词用作动词v1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兰亭集序兰亭集序 v22、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兰亭集序 v3 3、六王毕,四海一(、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阿房宫赋)(数词(数词“一一”用作动词:看作一样)用作动词:看作一样)(数词(数词“一一”处在谓语的位置,处在谓语的位置,用作动词:是一样的)用作动词:是一样的)(数词(数词“一一”用作动词:统一)用作动词:统一)2023/5/2447再见2023/5/24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